鲜培礼
鲜培礼(19321-200212),男,回族,宁夏西吉人,大专学历,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吉县政协副主席,固原市政协副主席、伊协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伊协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鲜门第七代穆勒什德(导师),教内尊称其为“品清太爷”。著有《伊斯兰教虎夫耶鲜门史略》,修编《华者》和《杂学》。他是虎夫耶鲜门道祖太爷鲜美珍七世孙,第六代穆勒什德(导师)慈悯太爷鲜玉贞之子。
中文名:鲜培礼
别名:社穆素·鲜培礼
民族:回族
出生地:宁夏彭阳古城镇挂马沟拱拜
出生日期:1932115(1931年古腊月初八)
逝世日期:20021215(农历11月12日)
职业:宗教领袖和国家干部
毕业院校:平凉陇东师范/西北民族大学
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贡献。
为宁夏的社会稳定做了重要贡献。
为虎夫耶鲜门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代表作品:《伊斯兰教虎夫耶鲜门史略》等
拱拜: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旗杆梁拱拜
人物生平
鲜培礼(1932-2002),字品清,男,回族,宁夏西吉人,大专文化,1953年参加工作。原宁夏固原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鲜门第七代穆勒什德(导师)。
鲜培礼1932年1月15日(1931年农历腊月初八)生于甘肃省固原县张化乡(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挂马沟拱拜,他是虎夫耶鲜门道祖太爷鲜美珍七世孙,教内尊称其为“品清太爷”。1953年12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
1953年12月至1960年9月在西吉县文教科工作(兼任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常委、青联副主席)。
1960年9月至1975年在家养病。
1976年至1981年在宁夏固原地区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工作,先后被选为西吉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西吉县委员会委员。
1981年至1999年任宁夏西吉县政协副主席(1981年至1993年兼任宁夏自治区青联委员;1995年兼任宁夏自治区伊协副会长)。
1998年至2002年6月任宁夏固原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宁夏自治区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2001年10月兼任宁夏固原地区伊协会长)。
2002年6—12月任宁夏固原市政协副主席,兼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
历史评价
鲜培礼积极参政议政,长期与党和政府真诚合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注重民族团结。以其特殊身份协助政府排解宗教纠纷,化解矛盾。重视民族文化素质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次受到国家、自治区、市、县级的表彰奖励。
他传教办道主张以《古兰经》为依据,以“圣训”为准绳,以“以善为本,以德服人”为宗旨,著有《伊斯兰教虎夫耶鲜门史略》一书。
2002年12月15日(农历11月12日)归真,葬于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旗杆梁拱拜,享年71岁。归真后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在唁电中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正如宁夏固原市文联主席火仲舫先生在悼文中指出的那样,他的一生是“宏志常存、爱国爱教民本为清;青山不老、惟善惟美信念是真”的一生。
沙特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1、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
2、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扩展资料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
伊斯兰教传入宁夏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五个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这五个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属逊尼派,其教规律法又都崇信逊尼派的哈乃飞学派。
1、格底木教派格底木是阿拉伯语,意为古老的和尊古的,即:符合圣行的大众的道路。该派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派,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
2、哲合林耶教派阿拉伯语哲合林耶(即:哲合忍耶)意为公开的、响亮的、高扬的。该派主张高声念诵记主赞圣词,此与虎非耶教派正相反,故又有高念派之称。
3、格底林耶教派阿拉伯语格底林耶意为大能者。该派主张通过静修参悟、达到认主的目的。相传该派源于苏非派卡迪里教团,在中国的创始人相传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世后裔和卓阿布都·董拉希。
-伊斯兰教
珍惜你的学习机会吧,老师看你不顺眼你一定是你有让老师看不顺眼的地方呢,改改不行吗?再说,你读书又不是为老师读的。 现在考公务员,专科毕业证都很少有职位可以报考的,没有肯定不行。确实有志于公务员。等拿到毕业证再考(应届毕业生可以在毕业前最后一个学年报考公务员,如果你被录取了,只要上岗前能出示毕业证就行)。 公务员考试一般考两科,《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书店里这类书多得很,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可以买点书回来看。祝你好运。势众的一帮去欺负压迫使受害人少势弱的一方以为后图为往后作计划以词害意见以辞害意”以汤止沸借喻处置办法错误不,
伊斯兰教派主要包括什叶派、逊尼派和苏菲派三大教派。
1逊尼派
逊尼派(Ahl a1—Sunnah),英文名:Sunnite,伊斯兰教主要教派之一,全称“逊奈与大众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与什叶派并称为不同的两大政治、宗教派别。
2什叶派
什叶派(阿拉伯语:شيعى)是伊斯兰教的第二大教派。 “什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党人”、“派别”。又译作“十叶派”。什叶派与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是伊斯兰教中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
3苏菲派
苏菲派(al-Sufiyyah)伊斯兰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亦称苏菲神秘主义。“苏菲”(Sufi)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其词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阿拉伯语“羊毛”的意思;
扩展资料:
在中国教派
伊斯兰教传入宁夏后,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五个教派,即格底木教派、虎非耶教派、哲合林耶教派、格底林耶教派、伊合瓦尼教派。这五个教派的基本信仰都属逊尼派,其教规律法又都崇信逊尼派的哈乃飞学派。
1格底木教派格底木是阿拉伯语,意为古老的和尊古的,即:符合圣行的大众的道路。该派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古老的一派,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约有二分之一的宁夏穆斯林皈依此派,尤以泾源、西吉、固原、同心、灵武、平罗各县和吴忠、青铜峡市最为集中。
2虎非耶教派虎非耶为阿拉伯语,意为悄悄的、暗暗的、低声的。该派主张低声念诵齐克尔,所以又称低念派。虎非耶教派念记主词时,要停止呼吸,连续不断地低声默诵。其修行人员多是一种巡游的苦修者,通常没有固定的行教区,也没有隶属的教坊和清真寺。该派支系甚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教。清末以来,宁夏地区形成了洪门、鲜门、通贵三个门宦。
3哲合林耶教派阿拉伯语哲合林耶(即:哲合忍耶)意为公开的、响亮的、高扬的。该派主张高声念诵记主赞圣词,此与虎非耶教派正相反,故又有高念派之称,哲合林耶教派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其创始人马明心(1719~81年)字复性,又名真卫,经名伊卜拉欣,道号维朵耶·屯拉海(意为维护真主之道的人)。
4格底林耶教派阿拉伯语格底林耶意为大能者。该派主张通过静修参悟、达到认主的目的。相传该派源于苏非派卡迪里教团,在中国的创始人相传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世后裔和卓阿布都·董拉希。宁夏的格底林耶教派主要分为韭菜坪门宦和齐门门宦,前者以韭菜坪(今海原李俊乡)拱北为中心,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地区;后者教徒主要分布在固原县七营、梁家堡和同心县的石岑等地。伊合瓦尼教派阿拉伯语伊合瓦尼意为同教兄弟。
5伊合瓦尼教派是受十八世纪阿拉伯半岛兴起的瓦哈比派及该派所进行的伊赫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带有革新色彩。其实该派和格底目派的信仰是大体一致的,只有在具体的宗教仪式上两者才有差别。
-伊斯兰教
宁夏共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
主要宗教的规模:(2009年统计数据)
伊斯兰教:180余万教徒,阿訇4600余人,满拉6900余人;
佛教:居士13万人,出家僧人120人,尼姑70人;
道教:道士、道姑30多人;
天主教:教徒万人,牧师4人
Ps:宁夏主体民族是回族,因此信仰伊斯兰教最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