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频繁上热搜这一件事情,让拼多多陷入了舆论风波,也让他们的名声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拼多多就已经出现了几次事情,而这些事情都让拼多多成为舆论中心。同时也揭露了拼多多这个企业的丑陋现象。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事情。
23岁女员工猝死
拼多多23岁的女员工在凌晨1点多的时候下班,没想到下班途中突然倒地猝死,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之后就有网友在知乎这个网站上发表了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没想到拼多多的官方账号在下面也回应了这件事情并表示底层的人们都是用命来换钱,就是一个用命来拼的时代。虽然这条言论很快就被删掉,但是还是被一些网友截图出来,之后迅速在网上发酵,引起了各方的议论。
知乎网打脸拼多多
也许拼多多也知道自己的言论很不恰当,所以当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发酵之后,拼多多很快就出来回应声称这并不是拼多多的,官方账号是谣言假冒的,拼多多并没有发布过这条言论,却没想到知乎,很快就出来打脸,并表示这个账号就是拼多多官方账号,知乎的认证流程是非常严格的,不可能会有造假的现象。眼看否认不成功,拼多多再次找借口声称是一位李姓的供应商上了这个账号并用拼多多的账号发表言论,并不代表拼多多官方的意见。不过对于拼多多的声明,绝大部分网友都不相信,甚至还被嘲笑为自嗨式的公关模式。
发布匿名帖被公司辞退
一位“王太虚wray”的网友因为在脉脉上匿名发帖被拼多多辞退,而拼多多给出的辞退理由是因极端言论解约。但实际上是因为这位网友发布了一张救护车停在拼多多总部大楼的照片,当时这位网友还在照片当中配上文字“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再加上前不久就已经有一位拼多多员工猝死的事情,所以这个帖子很快就上了热搜。而网友发帖不到三天,公司的hr和主管就找这位网友谈话,并威胁网友主动提出离职,遭到了网友的拒绝之后就以发布极端言论为由将这位网友解雇。
几件事情都让拼多多陷于舆论风波,更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拼多多的上班时间,而相关的劳动部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已经介入调查拼多多的用工情况。
京东:有商家因为“二选一”,退出了我的平台。某猫,你搞事情?!!
天猫:
有本事你教商家做事儿啊,汪汪!!
京东指责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裹挟商户”。
天猫反讥京东“无能的狂怒”。
今年的“京东天猫二选一”,你站哪边?
天猫:用最怂的心态,干最嚣张的事
猫狗二选一大战有多白热化,当事人最有发言权。
著名服装品牌某某衣舍,一直以来都有着不错的品牌影响力,在各大电商平台都有傲人的销量,搜索权重很高,但活动当天,品牌方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天猫强制限流了,搜索直接沉底!
直到把京东售价调得高于天猫售价,该品牌才再度恢复了“主角光环”,获得了应有的流量。
京东回应称,“二选一”受伤最深的是那些没日没夜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商家,希望个别企业能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
平台资源稀缺更应该鼓励商家多渠道、多平台发展,多销售一点是一点,而不是用各种手段威胁打压。
年终大促就要来了,希望每个商家都能在各个平台大卖,用更好的商品服务好我们的消费者。
记住这段话,后面有“惊喜”!
这番话同时说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心坎里!
商家认为,原本自己可以兼得两个平台的销量,现在却不得不屈从于“二选一”的恶性竞争,从身上割掉一块肉。
消费者认为,如果商家屈从于“二选一”的恶性竞争,那么因此导致的流量和销量的损失,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此举无疑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再加上同情弱者是人们的天性,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指责天猫吃相难看!
但其实,天猫不是吃相难看,它只是在害怕!
“怨妇”心态
天猫在怕什么?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公认的“下半场”,流量红利逐渐见顶,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行业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作为国内电商行业的先驱,
淘宝天猫由于块头最大,也率先触碰到了行业的天花板。
打个比方,在一个巨大且密闭的空间,氧气是恒定的,如果一个人块头过大,他供养细胞所需要氧气就会增多,否则就会有窒息感,那种窒息感是最令人害怕的。
那么他会怎么做呢?
当然会疯狂地抢夺氧气。天猫此时就面临这样一个局面,电商的流量池是恒定的,天猫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电商,无论是为了维持体系运转还是满足自身的欲望,都需要更多的流量,因此才会催生出病态的“二选一”竞争。
特别是拼多多从夹缝里一路杀到决赛圈,与天猫京东鼎足而三的时候,这种病态的竞争愈演愈烈!
于是那一次“二选一”的力度空前强大,天猫放出话去,想要参加天猫的活动,商家不仅要关停其他平台的店铺,而且要发表公开声明,向业内宣布没有在其他平台授权开店。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直在提防小三,结果却被小四截胡了一样的愤怒。
据统计,那一波,三只松鼠、美的、九阳、苏泊尔、韩后等品牌纷纷与拼多多分手。
这样的天猫,多么像一个更年期怨妇!一遍又一遍地强迫商户表忠心,你只能爱我,不能爱别人,多看别人一眼都不行,把她们的****全部删掉!
这样咄咄逼人的“爱”,一开始可能会奏效,但时间一长,必然把“婚姻”推向破碎的边缘!
况且商户和平台本来就不是婚姻关系!
这样恶意的竞争,只会把商户越推越远!
商户割肉,平台自肥
如果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商家只是损失点友方平台的利润,捏着鼻子也能忍了。
但现实却是“平台为刀俎,商家为鱼肉”,上演了一幕
“商家自愿割肉,平台却之不恭”
的魔幻场景!这次不仅天猫,京东也有份!
在一次活动中,某知名家电品牌直接不干了:
你们打价格战,凭啥叫我们买单!
该品牌方表示自己的促销力度已经很有诚意了,但“两大平台”仍强制通过优惠券和满减进一步压低售价。
消费者得了实惠,平台得了名声,最惨的永远是商家!
因为一系列优惠叠加后,
价格已经远远击穿成本!
本来二选一就已经是在商家大腿上割肉了,而强制降价简直就是在敲骨吸髓!平台大快朵颐,啖着商家的脂膏,肥了自己!
联系一下本文开头,
京东那番义正辞严的言论,多么讽刺!
京东之所以不忿,不是真正为消费者和商家鸣不平,而是暗恨自己力量不够大,不能像天猫那样作威作福、翻云覆雨!假如它们易地而出,京东一定会和天猫做出同样“艰难的决定”。
子曾经曰过,资本家的社会责任感就像韩国的体育精神一样。
你何时见过割韭菜的人为韭菜考虑过?
良性竞争才是王道
曾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某个以南瓜种植为特色产业的小镇,每年都会举办南瓜节,评选出年度最大南瓜。
一位大胡子老人总是蝉联冠军,而且每一次获胜以后,都会把冠军南瓜的种子无偿分发给大家。一个来此旅游年轻人不解,老人难道不害怕别人的南瓜超过他吗?
老人和蔼一笑,说,这样做与其说是在帮大家,不如说是在帮他自己。
只有大家的南瓜品质都上去了,蜜蜂在授粉的时候才不会把劣质花粉带到他的南瓜园里。而且就算种子一样,他也绝对有信心种得比大家更好。
故事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却一语道破了良性竞争的机要:
只有大环境好了,个体才会好!良性的竞争应该是蓬勃的、开放的、生机盎然的;而不是像天猫京东这样封闭的、内卷的、互相倾轧的。
平台和商家是鱼塘和鱼的关系。
环境良好的鱼塘会让鱼儿变得肥美,环境良好的平台会让商家在获利的同时更加感激和依赖。
环境恶劣的鱼塘会让鱼儿生病、死去,环境恶劣的平台会让商家心灰意冷、注销账户。
当鱼塘里的鱼全都死光的时候,鱼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至于害怕自己的“鱼儿”给别的“鱼塘”增添生机,其实大可学学故事中的那位老人,
身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平台,连这些许的自信都没有吗?
虽说商场如战场,但“不讲武德”终归是不好的。
希望所有恶性竞争的平台,在看到此文之后,都“耗子尾汁,好好反思”,做生意要以和为贵,不要内卷,不要“窝里斗”。
少一点吃相难看的害怕,多一分海纳百川的豁达。毕竟,胸怀有多大,生意才能有多大。
拼多多回应解约发帖员工,它是如何回应的?
一、拼多多是怎么回应解约发帖员工?拼多多热度不减,也让我们看到了拼多多的公司管理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拼多多之前,由于一位女员工加班之后猝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事件的热度还没有退下去,就有人爆料,拼多多又发生了一件员工跳楼的事情,发帖的员工却在事发后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就被解雇了,这名员工发帖表示,自己由于拍了一张坠楼员工的照片发到了社交平台上,就被公司给解雇了,而拼多多方面也对这件事情给出了解释,表示是由于这为员工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具有威胁以及不实信息的言论,所以才会将这名员工解雇,并不是这位员工所说的,这样拼多多方面也是用各种证据力证自己,没有无缘无故的解雇这名员工。
二、对于拼多多的解释大家接受吗?对于拼多多这次的解释,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拼多多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解雇一个员工都需要列举出这么多的条条框框,而且还声称,这是员工违反了员工手册,才会解雇他的,但是大家都觉得员工手册完全是由每一个公司制定的,员工手册的内容也是可以由公司去更改的,因此解雇这名员工的真正的原因,大家纷纷猜测,很可能就是这名员工所说的她拍摄了坠楼人员的照片,发到了社交网站上,所以才会被公司给解雇,不得不说,拼多多真的是为了推脱责任不择手段,对于员工们的合法权益也是毫不在乎,只是一心想着要澄清自己。
三、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在网上发酵以后,大家对于拼多多的印象就更差了,本来拼多多作为一个购物平台,从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对拼多多的印象都不是太好,觉得拼多多,他就是一个廉价商品购物平台,可是随着拼多多的发展,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使用拼多多的人越来越多,说明大家对于拼多多的需求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确实在拼多多上有非常多好的商品,值得我们大家去购买,可是,拼多多,这次的事件让我们大家对于公司内部员工的管理上以及公司的理念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觉得拼多多公司很可能在员工工作的时候不太注重对员工的关怀,作为一个比较大的企业来说,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所以大家纷纷表示,如果拼多多真的是这样对员工不管不顾的话,那么很可能他的口碑就会下降很多,甚至对于以后拼多多公司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快递确实与电子商务密不可分。进入中国后,极兔无法打入淘宝和京东,只能先与苏宁结盟,再向拼多多靠拢。拼多多的订单也足够大,其财务报告显示,2019年的订单达到197亿件,平均每天5400万件,同比增长77%。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预计,到2020年,拼多多的市场份额将超过31%。
近日,拼多多通过商户版APP发表声明,澄清与极兔快递没有特殊合作或投资关系。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拼多多送货规则旨在规范商家的送货行为,确保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拼多多坚持平台运营。拼多多与聚途快递春节特殊担保合作已于2021年2月22日结束。平台的送货规则是按照平台发布的统一标准执行的,与快递公司商户选择哪一种送货方式无关。拼多多声明如下:关于“极兔快递配送平台规则及与平台合作”的不实信息的声明。平台近期收到部分商家反馈:极兔快递的一些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给很多商家可以避免虚假配送订单,使用极兔快递进行配送相关处罚,不太可能被处罚”和“有魔咒投资,双方有特殊合作关系”的虚假消息,比如干扰一些商家的日常运营。
随着电子商务竞争的激烈,阿里巴巴加强了对快递公司的控制。2020年9月初,阿里巴巴以66亿元增持圆通,成为继持有五大快递公司股份后的第二大股东。拼多多与极兔的关系一直暧昧不明。外面的看不见的极兔和拼多多绑得更紧。在目前的快递模式下,阿里持有菜鸟,绑定到通达部门,京东有京东物流支持,拼多多却缺一张卡。接近聚图的人士认为,拼多多宁愿重振自己的网络,也不愿支持一个三流快递网络。
拼多多对物流的态度开始转变。2018年,黄峥表示“物流配送不可动”,2019年物流布局被提上议程。例如,拼多多的电子订单系统于2019年2月推出。一个月后,被推广到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思通、邮政、天天快递。到当年4月,黄峥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透露,该系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表面单一系统。在2020年8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黄峥透露,他正在开发一个“新物流”技术平台,为商家和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第二种是“备用”极地兔子。据与聚途创始人李杰交流过的内部人士透露,现在聚途90%以上的流量来自拼多多。“加入可以快速编织一个网,分担成本,总部的角色是介绍业务流程,如果没有拼多多的支持,极兔没有更多的钱可以不建立一个网络,但现在低调,否则不利于当前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