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黏液腺癌详细资料大全

膀胱黏液腺癌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膀胱黏液腺癌,又称膀胱胶样癌、膀胱腺癌或膀胱印戒细胞癌,是指在整个肿瘤内有腺体样结构。

概述,疾病名称,英文名称,别名,分类,ICD号,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性别,年龄,民族及肤色,时间趋势,地区差异,病因,发病机制,膀胱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CT检查,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诊断,鉴别诊断,非特异性膀胱炎,肾结核,尿石症,腺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子宫颈癌,其他疾病,膀胱黏液腺癌的治疗,预后,膀胱黏液腺癌的预防,相关药品,相关检查, 概述 膀胱黏液腺癌包括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占膀胱癌的09%~2%。膀胱黏液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男女之比在270~320∶1。最常见的症状为肉眼血尿。其次是尿路 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等。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 疾病名称 膀胱黏液腺癌 英文名称 adenocarcinoma of bladder 别名 mucinous carcinoma of bladder;膀胱胶样癌;膀胱腺癌;膀胱印戒细胞癌 分类 泌尿外科 > 泌尿生殖系肿瘤 > 膀胱肿瘤 肿瘤科 > 腹部肿瘤 > 膀胱肿瘤 ICD号 C67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发病率是指每10万人口中,每年确定的新病人例数。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及经济状况不同差异性很大。欧美洲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国家,膀胱肿瘤的发病率较高;而亚洲,如印度、中国、新加坡及日本等国家发病率较低。Miller(1979)统计世界膀胱肿瘤发病率资料,男性为28/10万~287/10万,女性为02/10万~70/10万。Catalona (1992)报告美国1990年膀胱肿瘤新病人471万例,其中男性345万例,女性126万例,男性为女性的27倍。Silverberg (1990)报告膀胱癌在男性约占全部癌肿的10%,位于最常见癌肿的第4位,在女性占全部癌肿的4%,列最常见癌肿的第6位。顾方六(1982)统计1978年北京市膀胱肿瘤发病率,男性为147/10万,女性为046/10万。 死亡率 膀胱癌年平均粗死亡率是063,中国调整死亡率是052,世界调整死亡率是089,截短调整死亡率为105。据新近资料(1991)在1988年男性膀胱肿瘤死亡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4~8位。中国1988年男性膀胱癌死亡率为19/10万,居第6位;女性为07/10万,位于第10位,但在泌尿系均居首位。 性别 膀胱肿瘤是性别差异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男女之比为270~320∶1。我国某些省市性别比例高,如上海市(1987)为360∶1,浙江省最高达650∶1。死亡率差别更为明显,男性粗死亡率为090,中国调整死亡率为080,世界调整死亡率为141,截短调整死亡率为149;女性粗死亡率为034,中国调整死亡率为027,世界调整死亡率是045,截短调整死亡率为059。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性别差异,可能与女性青春期内分泌活跃,能抑制β-葡萄糖酸酶的分解,不使致癌物还原成致癌因素有关。 年龄 膀胱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20岁以前发病率很低,在4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60~70岁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Ruttac(1981)报告膀胱癌在首次诊断时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美国(1989)统计1987年膀胱癌各年龄段平均标化发病率,35岁以前不到10,40岁组为99~191,50岁组315~538,60岁组为827~1115,70岁组1403~1709,80岁以上组高达1944。邓杰报告上海市区1987年各年龄段膀胱癌标化发病率,男性50岁以前不到800,55岁突然上升至1376,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到85岁达11482;女性发病率及上升速度均低,60岁为793,75~80岁最高为1806。膀胱肿瘤的死亡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同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死亡年龄起点较晚。我国男性年龄组死亡增长率从15岁开始,逐渐上升,年龄越大越高。各年龄组死亡增长率上升的幅度基本相同,从30~64岁阶段中,每个年龄组的增长幅度约为80%。女性年龄组死亡增长率的趋势与男性相同,只是起点较男性稍晚为20岁,而且上升幅度也较男性小。各年龄组死亡增长率的性别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亦逐渐增大。平均死亡年龄为6570岁,男性为6601岁,女性6485岁。15岁以前的病人多为肉瘤等非上皮性肿瘤,中青年多为高分化低分期的表浅肿瘤,而老年则多为分化不良及浸润性肿瘤。 民族及肤色 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民族,亦具差异性。美国1950~1985年膀胱肿瘤年平均标化发病率,白种人为175,其中男性为304,女性为81; 黑种人为99,其中男性为154,女性为60。同期死亡率,白种人为34,其中男性62,女性17;黑种人为33,其中男性49,女性22。白种人高分级、低分期的表浅肿瘤较多,黑种人低分级、高分期的浸润性癌较多。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膀胱肿瘤死亡率统计资料显示,哈萨克族最高,为094,回族为089,朝鲜族080,蒙古族063;而苗族、维吾尔族、藏族和彝族则较低。性别差异也很显著,男性为多,死亡率高的民族尤为突出,朝鲜族的性别比例达503,哈萨克族为455。 时间趋势 随着年代的变迁,膀胱肿瘤的流行趋势不断变化。自50年代以来,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较大,美国自1950~1985年每年平均发病率以08%的速度持续增长,总增长率近5%。而同期死亡率则逐渐下降,总下降率约33%。上海1980~1982年膀胱肿瘤的年平均标化发病率与1963~1965年相比,增长了29%。同期膀胱肿瘤的死亡率亦有所增长。王启俊(1988)统计北京市城近郊区1977~1983年期间膀胱癌死亡率虽有波动,但趋于平稳,并稍有降低。膀胱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与工业的发展、环境变化及人类生存期延长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诊断措施的改善,增加了确诊率;而死亡率的降低,则主要由于早期确诊率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 地区差异 膀胱肿瘤的流行特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存在差异。从统计资料看总的情况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城市高于农村。我国城市和农村膀胱癌死亡率差别亦很明显,其中大城市为098,中等城市为065,小城市为079,农村为049,大城市约为农村的2倍。而性别比例则是农村大于城市。 病因 化学致癌物诱发膀胱癌已得到证实,但也有许多膀胱癌患者无化学致癌物接触史,目前较普遍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的原癌基因,使其激活成为癌基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增高。1954年前有学者统计。在接触苯胺的工人中,膀胱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30倍。联苯胺(benzidine)、4,4-二氨基双联苯(4,4-diaminobiphenyl)、4-氧基双联苯(4-aminobiphenyl)、β-萘胺(β-naphthylamine)等均被认为是较肯定的外来化学性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体内。经肝脏代谢后,由肾脏排泄入膀胱,再由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分解成α氨基萘酸,使其具有致癌作用,导致职业性膀胱癌。这类物质致癌的潜伏期较长,达20年左右。②吸菸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显示,吸菸者在尿中致癌物质色氨酸的代谢增加50%,当吸菸停止,色氨酸水平恢复到正常。Rose和Walleace(1973)研究,在吸菸和不吸菸2组膀胱癌患者尿的化学成分中有较高的色氨酸水平,其中吸菸者呈高水平。而不吸菸者是低水平。他们还发现维生素C可以减少吸菸和不吸菸者色氨酸的活性。③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色氧酸的异常代谢可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3-羟基-2-氧基苯乙酮(3-hydroxy-2-aminoacehenone)、3-羟基-邻氧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enilic acid),能直接影响到细胞的DNA和RNA合成,这些代谢产物经过肝脏代谢后排泄入膀胱,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往往这些致癌物质在膀胱肿瘤患者的尿液中浓度明显增加。④膀胱黏膜局部长期遭受 ,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 以及尿路梗阻,可能是诱发肿瘤的因素。而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病变。⑤药物。近年来,服用药物引起膀胱癌亦引起重视,如大量服用非那西汀(phenacetine)类药物,已证实可致膀胱癌。⑥寄生虫病。在严重埃及血吸虫患者中,膀胱癌的发生率相当高。⑦人 瘤病毒DNA,可能与某些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DNA片段结合,干扰这些基因信息的传递、转录、复制,在多个环节上调控细胞周期而发挥其致癌作用。⑧膀胱癌的发病还与种族和环境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腺癌占原发性膀胱癌2%以下,分3类: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脐尿管癌和转移性腺癌。腺癌也可发生在肠管代尿道通道,扩大膀胱等。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好发于膀胱底部(三角区、颈部、侧壁),膀胱顶部。腺癌在膀胱外翻中发病率最高,肠道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如印戒细胞癌,胶样癌,在膀胱中均可发生。腺癌可能是 状或实体的。多数腺癌分化较差且有浸润,脐尿管癌极为罕见,多为腺癌起于膀胱外壁,且向膀胱浸润,脐尿管癌可扩散膀胱周围间隙。脐部可出现血性或黏液分泌物或黏液囊肿,若累及膀胱腔,尿中则可出现黏液。转移性腺癌主要来源于直肠、胃、 、前列腺和卵巢。 膀胱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为肉眼血尿。其次是尿路 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等;部分患者有黏液尿,黏液量不等,黏液稠厚者也可阻塞尿道而发生尿潴留,这是膀胱黏液腺癌的特点之一。 2起源于膀胱顶部脐尿管的腺癌,位置隐匿,多无症状,但部分患者可于下腹部触及肿块。晚期可出现浸润及转移症状。 实验室检查 尿混浊、黏液量多。尿中黏液样物、坏死脱落物查肿瘤细胞,阳性率较高。 辅助检查 CT检查 肿瘤基底宽,向膀胱壁内外生长的实性肿块。 膀胱镜检查 原发性腺癌多见于膀胱底部,包括膀胱三角区和相邻侧壁以及膀胱顶部,也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膀胱黏液腺癌可呈 样、息肉样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溃疡型。瘤组织常较软并有黏液。常见出血、坏死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而致肌层肥厚,类似皮革样。 膀胱造影 特别是头低位摄片,不仅可以发现膀胱内的充盈缺损,还可能见到膀胱外的肿块压迹,此征象多见于脐尿管腺癌。 诊断 根据膀胱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早期膀胱黏液腺癌的诊断并不容易,要注意病史的特点与有关的辅助检查相结合综合判断,争取早期诊断。 原发性膀胱黏液腺癌的诊断标准:①肿瘤多发生在膀胱的侧壁和底部;②常伴有腺性或囊性膀胱炎;③癌与正常膀胱上皮间有移行病变;④无其他原发癌。 脐尿管腺癌的诊断标准:①肿瘤位于膀胱顶部或前壁;②无囊性或腺性膀胱炎;③肿瘤始于脐尿管的膀胱壁内段,浸润肌层或更深,而膀胱黏膜常完整或有溃疡;④肿瘤与周围或表面分界清楚,但有分支伸向膀胱间隙;⑤有脐尿管残余发现;⑥扪及耻骨上包块;⑦全身无其他原发癌。 鉴别诊断 血尿为膀胱肿瘤的主要症状,膀胱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是血尿的鉴别诊断。 非特异性膀胱炎 多数为已婚女性,血尿突然发生,可伴膀胱 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往往在膀胱 症状以后或同时出现。非特异性膀胱炎偶可见到无痛全血尿。尿中可有细菌。 肾结核 血尿在长期尿频以后出现,终末加重,也称终末血尿。一般尿量少,可伴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红细胞沉降率增大。尿中有结核杆菌。膀胱结核性肉芽肿有时可误认为是膀胱肿瘤,经活组织检查可以鉴别。 尿石症 一般血尿比较轻,劳动后加重,又称“劳动后血尿”。除膀胱结石外,一般没有膀胱 症状。尿石症血尿出现可能伴有疼痛,如上尿路结石有恶心、呕吐。 腺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和膀胱肿瘤十分相似,一般需经膀胱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鉴别。尿细胞学和瘤标也有助于鉴别。 放射性膀胱炎 盆腔脏器如子宫、卵巢、直肠、前列腺、精囊等肿瘤放疗后可引起放射性膀胱炎,一般在放射治疗同时或2年以内出现,可以有血尿、膀胱 症状,偶亦可见到治疗后10~30年出现无痛血尿,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放射性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溃疡和肉芽肿。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时常引起排尿梗阻,黏膜充血,如合并膀胱结石和感染,其血尿症状酷似膀胱癌,且有时两者可同时存在。尿潴留和结石都是膀胱癌的诱因。细胞学检查、尿瘤标都有助于鉴别,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血尿为一过性,间歇期尿内无红细胞,间歇可以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 前列腺癌 系老年病。侵入膀胱可发生血尿和排尿困难,一般经直肠指诊可以发现前列腺结节样改变,血清PSA(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上升,MRI、超声、CT可以发现前列腺内病变。 子宫颈癌 容易侵犯膀胱,引起血尿、无痛全程血尿,但在血尿前先有 出血。膀胱镜检查与浸润性癌十分相似,经活组织检查和妇科 检查可以鉴别。 其他疾病 肾炎血尿常伴蛋白,且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出血性疾病、保泰松、磺胺类药物也可引起血尿,结合病史可以鉴别。 膀胱癌的鉴别诊断可以先套用无创的尿细胞学检查、BTA、NMP-22、BLCA-4、端粒酶等各种检查帮助鉴别。 膀胱黏液腺癌的治疗 1膀胱黏液腺癌治疗首选全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一般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2对局限于膀胱顶部、侧壁和前壁的小的肿瘤,可考虑行膀胱部分切除,切缘应距肿瘤3cm以上。小的分化好的脐尿管癌也可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 3膀胱黏液腺癌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辅助疗法有一定疗效。 预后 膀胱黏液腺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33%。其原因为:①诊断时已为晚期;②肿瘤多深部浸润且转移早;③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极易转移;④术前未能确诊为腺癌,致手术切除不彻底;⑤化疗、放疗均不敏感。 膀胱黏液腺癌的预防 膀胱癌的预防有5个方面: ①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如已经肯定在外来致癌因素中,染料、橡胶、皮革等工种能引起膀胱癌的发生,吸菸和服用某些药物,膀胱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就要求改善染料、橡胶、皮革等工业的生产条件,提倡禁止吸菸,避免大量、长期服用可致膀胱癌的药物。 ②高度重视血尿患者的密切随访,尤其是对40岁以上的男性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原则上要采取严格正规的诊断检查,进行膀胱肿瘤的筛选,包括膀胱镜检查。 ③开展民众性普查工作,尤其对高发人群的普查。 ④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包括提高无创伤性检查、早期确诊膀胱肿瘤的准确率和研制防止膀胱肿瘤复发的药物。 ⑤开展肿瘤的宣教工作,普及有关的医学知识,提高民众对泌尿系肿瘤的认识,使他们认真参加定期体检,树立早期就诊意识,以利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关药品 葡萄糖、氧、维生素C、苯甲酸 相关检查 色氨酸、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人体代谢从肾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到达膀胱储存,达到一定的量时,反馈到神经系统,经过神经系统调节,膀胱就自行放尿(上厕所小便)。膀胱切除了,人体代谢还是要产尿的,只是神经系统调节排尿的功能不能正常进行了。医生就给患者接一个尿袋来储存尿,由人工放尿来完成了。

尿粘液丝增高可能是因为小便里面混有前列腺液,是由于前列腺炎导致的。

前列腺有炎症的时候,前列腺液分泌增加,通过解小便这些前列腺液就会混在小便里面,出现粘液是增高的现象,可以上医院做前列腺液常规,进一步明确确诊。有前列腺炎之后,可以遵医嘱使用消炎药。

膀胱癌手术后的康复注意事项:

1,膀胱癌所有患者均因戒烟,要养成多饮水的好习惯,每天至少要2-3升,形成膀胱自然冲洗屏障

2,保留膀胱的患者,应在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2年内无复发者改每6个月1次

3,回肠膀胱过道患者的日だ砗捅=。阂蚧颊吣蛞捍痈贡诨爻υ炜诹鞒需永久安置集尿器集尿器由底盘和尿袋两部分组成,一般底盘数天更换一次,尿袋1~2天更换1次

4,如果发现尿液有絮状粘液时,可以多饮水,并口服小苏打片,使尿液碱化,粘液变稀薄,以利排尿通畅

5,注意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发生,如有突发性高热或尿道口出现血性分泌物,应警惕残留或发生尿道肿瘤的可能性,及时来院就诊

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女性尿液中含有少量的粘液丝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有大量的粘液丝通常还会伴有白细胞或上皮细胞增多,另外还要注意尿常规检查前有否清洁外阴或者留取的是不是中段尿。

那如果检测粘液尿粘液丝的指数相对比较高了,是哪方面不太好呢?

什么叫“尿粘液丝的指数相对比较高”?如果是尿常规镜检中可见大量粘液丝,但是没有白细胞的话,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粘液丝这东西顶多就是提示有炎症还不是特异性的因素,正常情况就有,月经或者心情什么的都会有影响。仅凭粘液丝实在是看不出来什么,如果不放心可以继续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分泌物培养,阴道刮片之类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4649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7
下一篇2024-02-27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