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铬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会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
不锈钢里面的含碳量太高,这个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不锈钢的碳元素过高主要影响不锈钢的拉申性能和折弯性能。碳含量越高,越容易折断。而不锈钢洗白主要跟生产工艺有关,主要是沙眼,裂缝,掉皮等等。
一起来看看相关知识:
1,从耐性和硬度上差异:一般废钢软而有耐性,易弯不易断;铬不锈废钢性坚固,砸击能弯不能断;镍铬不锈废钢性坚韧,砸击能弯不能断。
2,从抗氧化性上差异:一般废钢易氧化生锈,呈**;铬不锈废钢不易生锈;镍铬不锈废钢不易生锈。
3,从色彩上差异:一般废钢黑褐色;铬不锈废钢酸洗后呈白色;未酸洗呈棕黑色;镍铬不锈废钢酸洗后呈银白色;未酸洗呈棕白色(铬锰氮钢呈黑色,性硬);冷轧未经退火的呈银白色,有反光,性硬。
4,从磁性上差异:一般废钢不管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被磁石招引;铬不锈废钢有磁性,能被磁石招引;镍铬不锈废钢在退火状态下,无磁性。在冷加工后,又是会有一点磁性,但含锰较高的高锰钢和铬锰钢没有磁性……
5,从光泽上差异:一般废钢未经氧化有光泽;铬不锈废钢无光泽;镍铬不锈废钢有光泽。
6,用硫酸铜擦洗差异:一般废钢呈紫红色;铬不锈废钢不变色;镍铬不锈废钢刮掉氧化层,滴一点水,硫酸铜擦洗不变色。
高碳含量、热处理温度过高。
1、高碳含量:高碳钢的碳含量高,超过06%。高碳含量会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但也会增加脱碳倾向。因为在高温下,碳会与氧气反应形成一氧化碳气体,导致金属表面的碳含量减少,即脱碳。
2、热处理温度过高:在热处理过程中,高温会加速碳的扩散速度,从而促进脱碳的发生。高碳钢在高温下保持较长时间,或者温度过高,将增加脱碳的倾向。
镀锌的金属表面是没有毒的,但是镀锌的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氰化物是具有剧毒的,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已趋向于采用低氰、微氰、无氰镀锌溶液。
镀锌就是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随着镀锌工艺的发展,高性能镀锌光亮剂的采用,镀锌已从单纯的防护目的进入防护-装饰性应用。
镀锌溶液有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两类。氰化物镀液中分微氰、低氰、中氰、和高氰几类。无氰镀液有碱性锌酸盐镀液、铵盐镀液、硫酸盐镀液及无氨氯化物镀液等。氰化镀锌溶液均镀能力好,得到的镀层光滑细致,在生产中被长期采用。
扩展资料: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镀锌速度及质量的常见因素有:
1、前处理不彻底。工件表面有氧化膜,影响锌的正常沉积。
2、导电不良。电流在导线上消耗,分配到工件表面的电流过小。
3、工件含碳量高。高碳钢、铸铁件等会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
4、工件绑扎过密。镀锌时工件局部遭到屏蔽而导致镀层过薄。
5、镀液温度偏低。当镀液温度偏低时配送的电流密度相应降低,镀层的沉积速度也必然降低。
6、镀液中氢氧化钠含量偏高。氢氧化钠含量偏高时电流效率相应降低。
7、镀液中添加剂含量偏低。添加剂含量偏低会影响分散能力,镀层局部显得过薄。
8、受镀件面积估算不足,施镀时配送的电流密度显得过小。
9、工件悬挂方法不当,与锌阳极间距过大,应调整位置。
10、工件过腐蚀。降低氢的析出电位,工件表面析氢加速电流效率降低,从而影响锌的沉积速度。应在酸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缓蚀剂,局部处氧化皮过厚先用机械法除去,酸洗过程中多作检查。
-镀锌
-镀锌板
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304-91《钢分类》描述:“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其中的一般是指除铬钢外的其他钢种,部分铬钢的含碳量允许大于2%。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是铸铁。其他国际标准如ISO 4948或EN 10020中对钢的定义也与此类似。
严格地说,钢是含碳量在00218%-211[1] %之间的铁碳合金。我们通常将其与铁合称为钢铁,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其它成分是为了使钢材性能有所区别。以下以字母顺序列出重要的钢材,他们包含以下成分,现将它们的功能特性一并介绍:
碳(Carbon)
存在于所有的钢材,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有助于增加钢材的强度,我们通常希望刀具级别的钢材拥有06%以上的碳,也称为高碳钢。
铬(Chromium)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尽管这么叫,如果保养不
炼钢
当,所有钢材都会生锈。
锰(Manganese)
重要的奥氏体稳定元素,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在热处理和卷压过程中使钢材内部脱氧,出现在大多数的刀剪用钢材中,除了A-2,L-6和CPM 420V。
钼(Molybdenum)
碳化作用剂,防止钢材变脆,在高温时保持钢材的强度,出现在很多钢材中,空气硬化钢(例如A-2,ATS-34)总是包含1%或者更多的钼,这样它们才能在空气中变硬。
镍(Nickle)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出现在L-6\AUS-6和AUS-8中。
硅(Silicon)
有助于增强强度。和锰一样,硅在钢的生产过程中用于保持钢材的强度。
钨(Tungsten)
增强抗磨损性。将钨和适当比例的铬或锰混合用于制造高速钢。在高速钢M-2中就含有大量的钨。
钒(Vanadium)
增强抗磨损能力和延展性。在许多种钢材中都含有钒,其中M-2,Vascowear,CPM T440V和420VA含有大量的钒。而BG-42与ATS-34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含有钒。
磷(Phosphorus)
是有害元素,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出现冷脆性,能使钢的强度显著提高,同时提高大气腐蚀稳定性,含量应该限制在005%以下。
硫(Sulfur)
通常硫是有害元素,使钢热脆性大,含量限制在005%以下。但是易切削钢的硫含量高,可达008%~040%。
钢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根据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按化学成分分 (1)碳素钢 碳素钢是指钢中除铁、碳外,还含有少量锰、硅、硫、磷等元素的铁碳合金,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1)低碳钢——含碳量wc≤025% 2)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 3)高碳钢——含碳量wc>060%高碳钢一般在军工业和工业医疗业比较多 (2)合金钢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冶炼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炼成的钢,如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按其合金元素的总含量,可分为: 1)低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 2)中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5%~10% 3)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含量>10%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碳是决定钢的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大,塑性、韧性下降。当含碳量<077%时,随含碳量的增加,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10%以后,强度反而下降。
碳素钢按其含碳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种类,分别是:低碳钢——含碳量wc≤025% 、中碳钢——含碳量wc025%~060% 、高碳钢——含碳量wc>060%。
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钢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根据成分不同,又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根据性能和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钢件淬硬后会变脆,同时由淬火急冷而引致的应力,可使钢件受到轻击而断裂。要消除脆性,可用回火处理法。回火就是将钢件重新加热至适当的温度或颜色,然后予以急冷。回火虽然使钢的硬度略为减少,但可增加钢的韧性而降低其脆性。
碳原子核的形成需要α粒子(氦核)在巨核或超巨星中发生几乎同时的三重碰撞,这个过程称为三氦过程。这种核融合反应可以在超过一亿度K的高温和氦含量丰富的恒星内部迅速的发生。
同样的,他发生在较老年,经由质子-质子链反应和碳氮氧循环产生的氦,累积在核心的恒星。在核心的氢已经燃烧完后,核心将塌缩,直到温度达到氦燃烧的燃点。
——碳
——钢
铁的含碳高,钢和铁的区分主要是含碳量不同,铁的含碳量大于211%,钢的含碳量小于211% 碳素钢的碳含量上升碳化物(Fe3C)随之增多,Fe3C的特性就是硬而脆,在钢的性能上就表现为硬度增大韧性降低。
铁轨一般用低碳钢,低碳钢有较大的时效倾向,既有淬火时效倾向,还有形变时效倾向。当钢从高温较快冷却时,铁素体中碳、氮处于过饱和状态,它在常温也能缓慢地形成铁的碳氮物,因而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淬火时效。低碳钢即使不淬火而空冷也会产生时效。低碳钢经形变产生大量位错,铁素体中的碳、氮原子与位错发生弹性交互作用,碳、氮原子聚集在位错线周围。这种碳、氮原子与位错线的结合体称岁柯氏气团(柯垂耳气团)。它会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形变时效。形变时效比淬火时效对低碳钢的塑性和韧性有更大的危害性,在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上有明显的上、下两个屈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