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岭雁随毫末,川蜺饮练光。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秋成玄圃外,景物洞庭旁。绘事功殊绝,幽襟兴激昂。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秋峡》
江涛万古峡,肺气久衰翁。不寐防巴虎,全生狎楚童。衣裳垂素发,门巷落丹枫。常怪商山老,兼存翊赞功。
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充。大府肃无事,欢然接悲翁。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杨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穷。四贤虽得仁,此怨何匆匆。老氏齐宠辱,於陵一穷通。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真境靡方所,出离内外中。无边尽未来,定惠双修功。蹇步惭寸进,饰装随转蓬。朝行楚水阴,夕宿吴洲东。吴洲复白云,楚水飘丹枫。晚霞烧回潮,千里光曈曈。蓂开海上影,桂吐淮南丛。何当翼明庭,草木生春融。
年代:唐朝 作者:顾况
《满庭芳》
乡物牵情,家山回首,浩然归兴难收。报恩心事,投老拼悠悠。却笑当年牛下,轻自许、激烈寒讴。成何事,夷犹桂楫,兰芷咏芳洲。人生,萍梗迹,谁非乐土,何处吾州。算不须,临歧惝恍迟留。要看香炉瀑布,丹枫乱、江色凝秋。真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
年代:宋朝 作者:晁补之
《霜叶飞》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年代:宋朝 作者:周邦彦
《解蹀躞》
候馆丹枫吹尽,面旋随风舞。夜寒霜月,飞来伴孤旅。还是独拥秋衾,梦馀酒困都醒,满怀离苦。甚情绪。深念凌波微步。幽房暗相遇,泪珠都作,秋宵枕前雨。此恨音驿难通,待凭征雁归时,带将愁去。
年代:宋朝 作者:周邦彦
《临江仙》
木落江寒秋色晚,飕飕吹帽风轻。丹枫楼外捣衣声。登高怀远,山影雁边横。露染宫黄庭菊浅,茱萸烟拂红轻。尊前谁整醉冠倾。酒香薰脸,落日断霞明。
年代:宋朝 作者:谢逸
《醉思仙》
倚晴空。正三洲下叶,七泽收虹。叹年光催老,身世飘蓬。南歌客,新丰酒,但万里、云水俱东。谢故人,解系船访我,脱帽相从。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任酒倾波碧,烛翦花红。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恁时节,漫梦凭夜蝶,书倩秋鸿。
年代:宋朝 作者:朱敦儒
诗写丹枫是关于谁的典故,如下:
1韩翠苹 唐僖宗(862~888年),即李俨。唐代皇帝,懿宗子。
2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时值“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深秋,满地枯萎的落叶,风呼啸着而去,树木的枝桠刺在寒冷的空中好像冰上的裂纹。天色越来越黯,他呆呆立了片刻,颇怀莫名的伤感。他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
丹枫,字面意思应该是血红的枫叶,犹言枫树经霜后其叶之染红。
据说,枫叶之所以变红,是蚩尤死,其血透枫叶染红,为后代熟知。
比较著名的典故如唐朝的“红叶题诗”典故。
凋碧树的对句
绽红花
凋碧树的对句
染丹枫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