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 Prunus salicina Lindl),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李子、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尤其对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有效。新鲜李肉中的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酰胺等胺基酸,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效果。
李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剂含量高的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李子 拉丁学名 :Prunus salicina Lindl 别称 :李子、嘉庆子,玉皇李,山李子 二名法 :Prunus salicin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蔷薇科 亚科 :李亚科 属 :李属 种 :李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变种分类,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砧木与品种的选择,盆土配制,倒土换盆,整形修剪,越冬防寒,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防治,主要价值,药用,食用,营养价值,植物文化,诗文,民间, 形态特征 李(原变种),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小枝黄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 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厘米,通常无毛,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 花通常3朵并生;花梗1-2厘米,通常无毛;花直径15-22厘米;萼筒钟状;萼片长圆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边有疏齿,与萼筒近等长,萼筒和萼片外面均无毛,内面在萼筒 基部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长圆倒卵形,先端齧蚀状,基部楔形,有明显带紫色脉纹,具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比萼筒长2-3倍;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排成不规则2轮,比花瓣短;雌蕊1,柱头盘状,花柱比雄蕊稍长。 核果球形、卵球形或近圆锥形,直径35-5厘米,栽培品种可达7厘米,**或红色,有时为绿色或紫色,梗凹陷人,顶端微尖,基部有纵沟,外被蜡粉;核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皱纹。花期4月,果期7-8月。 李子详解图 生长环境 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对土壤只要土层较深,有一定的肥力,不论何种土质都可以栽种。对空气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极不耐积水,果园排水不良,常致使烂根,生长不良或易发生各种病害。宜选择土质疏松、土壤透气和排水良好,土层深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建园。 分布范围 产辽宁、吉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生于山坡灌丛中、山谷疏林中或水边、沟底、路旁等处。海拔400-2600米。中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为重要温带果树之一。 变种分类 毛梗李(变种) Prunus salicina L var pubipes (Koehne) Bailey 该变种的主要特征为小枝、叶片下面和叶柄以及花梗和萼筒基部均密被短柔毛。 产甘肃、四川和云南。生于灌丛中或林边,海拔1600-1800米。 繁殖方法 1、嫁接 李树 常用砧木有毛桃、中国李。毛桃作砧木亲和力强、生长快、结果早、耐旱、果大味甜,但不耐湿,易发生根癌病、流胶病,树势早衰、寿命短;李砧适于湿润地区,嫁接成活率高,寿命长,嗜肥,产量亦高,但果实不及桃砧大。 接穗采自优质高产的母树,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发育充实的一年生枝条,一般随采随接成活率高,也可以利用冬季修剪的枝条加以贮藏供作接穗。嫁接可芽接或切接。芽接于6-8月进行,切接在1~2月进行。 2、扦插 一年生枝扦插极易生根成苗。此外冬季掘取直径7-8mm的根段进行扦插也易成活。 3、分株 根际萌蘖可供分株繁殖,通常根际堆土,促进水平根上形成不定芽,萌芽抽梢后翌年将根蘖苗与母株分离,成为独立的小苗进行移植。 栽培技术 砧木与品种的选择 砧木选用矮化砧木,与所嫁接品种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宜选用果色鲜艳、丰产、生长势稍弱的品种。李子的品种十分丰富,中国传统的优良品种有“夫人李、嘉庆李、携李、红香李、玉黄李、密李、五月李”等。目前在生产中推广套用的国产和引进的国外李子品种主要有:大石早生、日本李王、密思李、玫瑰皇后、黑宝石、美国大李、昌乐牛心李、先锋李等。 盆土配制 李子盆景因容器有限,必须在有限的盆土里含有充足的肥力,才能维持李子生长与结果的需要,一般套用腐烂树叶4份、腐熟的圈肥、碎骨2份和园土4份混合,适当混入少量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增加土壤肥力。将盆土充分混合均匀,碾细过筛。培养土在使用前应洒入15%福马林溶液消毒。定植时让根系舒展,培土压实,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灌透底水,放置于阴凉处缓苗。 倒土换盆 盆土中的养分在频繁的浇水,中逐渐淋洗掉,2至3年后,盆土中肥力不足,物理结构变劣,需及时倒盆,增添新的培养土。倒盆前停止浇水,让土壤干缩与盆壁分离,以便倒出盆土。土团倒扣出来后,削去盆土四周2至3厘米厚的老根,将有机肥与土壤拌匀过筛填充底部。再带土团上盆,周围再加入肥土填充,浇1次透水。因为李子盆景根系生长较快,1至2年后根就沿盆壁卷曲生长,盘根错节,老根密布,影响新根的生长。所以在换盆时,剪截卷曲根系,对拥挤过密的老根进行疏剪,利于新根生长,提高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整形修剪 李子盆景的树形,既要利于结果,又应具有美学效果,提高其观赏价值,通常以自然圆头形、塔形为主,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塑造成喜爱的树形如悬崖式、曲乾式等。上盆后,在1至2年应充分利用撑、拉、别等措施开张枝条角度,以提早结果。 修剪时着重对一年生枝进行适度短截, 枝条萌发,形成结果紧凑的小冠树形。幼年李树在选留、培养好主侧枝,完成整形任务的同时,平衡好树势,维持好各级骨干枝的主从关系,长势过强的骨干枝适当所剪。初结果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校结果为主。进入结果后,可据其生长的强弱,留基部 2至3个饱满芽重截。对过长枝可缩减至二年生枝处,使整个树冠内的中、小枝组分布紧凑。 越冬防寒 在冬季不发生冻害的情况下,一般不宜在室内越冬,让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提高树体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防止发生冻害,可选择晴朗的天气在土壤封冻前浇1次透水,待水渗下后用草袋将整个容器包裹,用绳子捆紧,也可在背风向阳处挖沟埋藏。 田间管理 扩坑改土,深翻施重肥。追肥应以勤施薄施,梢期多施为原则。肥料要先稀后浓,用量随树体扩大而增加,注意整形控梢,培养丰产树型,夏剪主要将徒长枝进行摘心或短剪,并疏剪从主干、主枝萌发出来的徒长枝,冬剪主要是剪去枯枝、病虫枝、下垂拖地枝。 肥水管理 栽植苗木成活后,在行间开20厘米宽、5厘米深的浅沟作成台田,台田沟作夏季排水、灌水、施肥用。生长前期每隔10天追一次肥,萌芽至开花期亩施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等各25千克,幼果期至成熟期亩施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各25千克。果实采收后营养生长期及时进行地下施肥,亩施碳酸氢铵100千克或尿素50千克,每年9月沟施或树盘撒施有机肥,以腐熟鸡粪、圈粪为主,亩施优质粗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硫酸钾30千克、尿素30千克,每次施肥后灌水一次。在整个生产过程除施肥后浇水外,根据土壤墒情再灌1次~2次水,灌水后随时进行中耕松土。 温湿度调控 1温度调控 ,李子的休眠期为40天~50天,需0℃~7℃低温1000小时~1500小时,11月初李子落叶后进行强迫休眠,满足其需冷量后升温。升温后的温度调控通过开关通风口,调整通风带大小来实现。设施李子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温度调控指标为:升温开始至初花期白天温度13℃~15℃,夜间3℃~5℃;花期白天温度调控到18℃~20℃,最高不能超过22℃,夜间6℃~8℃;果实生长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0℃~12℃;果实着色期白天最高不超过30℃,夜间10℃~15℃,当外界气温夜间在10℃~12℃时可撤去棚膜。2湿度调控 ,从覆膜至发芽前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花期相对湿度在50%,果实膨大期湿度在60%~70%,果实着色期湿度在50%,湿度调控可以通过灌水来调节。 病虫防治 炭疽病,为害叶部,早春发芽前喷5度的石硫合剂,或喷1:1:100的波尔多液。流胶言不胶病,为害干、枝树皮,夏、秋季对已感病的树用800倍代森铵或800倍托布津喷射,并刮除病部。蚜虫,为害新梢,可用菸叶浸出液,连续喷洒2-3次,每隔7-10d喷洒1次。 李子病虫害主要有食心虫、红蜘蛛、卷叶虫、刺蛾等,发生虫害可喷杀螟松10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防治。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穿孔病病二轮纹病、褐斑病、白粉病、病害可用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在4月下旬或5月初喷1次,以后每隔半月再喷2至3次。发生细菌性穿孔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喷洒叶片。 主要价值 药用 1、去骨节间劳热,肝有病的人宜于食用。晒干后吃,去痼热,调中。不能经常吃,否则会使人发热。喝水前吃李子会使人发痰疟。不能与麻雀肉同时吃。合蜜吃,会损五脏。在水中不下沉的李子有毒,食用害人,不能吃。 2、摔跌引起的筋折骨伤、骨痛瘀血。使人皮肤好,治女子小腹肿胀、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治疗脸上黑斑。 3、小儿壮热、疟疾引起的惊痫,则煎汤洗身,效果良好。 4、目翳、镇痛消肿。 5、将它制成末洗脸,使人面色润泽、去粉刺黑斑。 6、糖尿病和尿崩症引起的消渴,止腹气上冲引起的头昏目眩。治小儿高热、解丹毒。煎水含漱,治牙痛。煎汤饮服,治赤白痢。烤黄后煎汤,次日再饮,治女人突然带下赤白。 7、降压、导泻、镇咳:李子核仁中含苦杏仁甙和大量的脂肪油,药理证实,它有显著的利水降压作用,并可加快肠道蠕动,促进干燥的大便排出,同时也具有止咳祛痰的作用。 附方 1、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李根、桂心、芒硝各十八铢,甘草、麦门冬各一两。上五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千金方》李根汤) 2、治小儿尿灶丹,初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皆赤色者:烧李根为灰,以田中流水和敷之。(《千金方》) 3、治骨蒸劳热,或消渴引饮:鲜李子捣绞汁冷服。(《泉州本草》) 4、治肝肿硬腹水:李子鲜食。(《泉州本草》) 5、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甘草、芎藭、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奔豚汤) 6、治咽喉卒塞:以皂角末吹鼻取嚏,仍以李树近根皮,磨水涂喉外。(《菽园杂记》) 7、促进消化:李子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增加肠胃蠕动的作用,因而食李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为胃酸缺乏、食后饱胀、大便秘结者的食疗良品。 8、清肝利水:新鲜李肉中含有多种胺基酸,如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生食之对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大有种益。 食用 李子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忌宜人群
1、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发热、口渴、虚痨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师、演员音哑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益食用。 2、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伤脾胃,过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服。 3、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宜多吃。 2、食用禁忌 1、未熟透的李子不要吃。 2、切忌过量多食,易引起虚热脑胀、损伤脾胃。 3、李子同蜜及雀肉、鸡肉、鸡蛋、鸭肉、鸭蛋食,损五脏;勿同麋、鹿肉同食。(引自《饮食须知》) 营养价值 化学成分 果实含赤霉素A/32(gibberellinA/32)。还含胡萝卜类色素,如β-胡萝卜素(β-carcotene),隐黄质(cryptoxanthin),叶黄素(lutein),堇黄质(violaxanthin)及新黄质(neoxanthin),并含维生素A。 营养成 分 李子的营养略低于桃子,含糖、微量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铁、天门冬素、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成分。 每100克李子的可食部分中,含有能量1172~2219千焦,糖88克,蛋白质07克,脂肪0.25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00--360微克,烟酸03毫克,钙6毫克以上,磷12毫克,铁03毫克,钾130毫克,维生素c 2~7毫克,另外含有其他矿物质、多种胺基酸、天门冬素以及纤维素等。 植物文化 诗文 1《尔雅》:“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 2《乐府诗集·古辞·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3南朝梁·沈约。《麦李诗》:“青玉冠西海,碧石弥外区。化为中园实,其下成路衡。在先良足贵,因小邀难逾。色润房陵缥,味夺寒水朱。摘持欲以献,尚食且踯躅。” 民间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言李子不可多食。 李子和灰子:灰子即是李子,属于亳州的方言。传说老子出生时以李子树为姓,故叫做李耳,也称李子。亳州人忌讳,认为吃李子是把老子吃了,见李子成熟时为灰色,故把李子叫做灰子。 李子树下抬死人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的原因,经求证得知,桃、杏、李,既为夏季时令鲜果,又为药食同源的中药。 说“桃养人”,并将其唤作“寿桃”,是因为桃的益处众人皆知: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为何说“杏伤人”《食经》说:“味酸,大热”,“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日华子本草》说:“热,有毒”。《本草衍义》说:“小儿尤不可食,多食致疮痈及上膈热”。生活中的实践证明,杏的酸味使人“牙倒”,对牙齿不利,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对小儿骨骼发育有可能造成影响。一次食杏过多,还能引起邪火上炎,使人流鼻血、生眼眵、烂口舌,还可能引起生疮长疖、拉肚子。杏伤人是实,不可多吃。但是正像养人的桃对人也有害处一样,伤人的杏并非对人没有好处,这里就不说了。 李子危害人体也确有其实,孙思邈说:“不可多食,令人虚”。《滇南本草》载:“不可多食,损伤脾胃”。《随息居饮食谱》也有“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疾,脾虚者尤忌之”的话。生活中证实,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现出虚热、脑胀等不适之感。发苦涩味和入水不沉的李子有毒,也是不能吃的。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宜少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