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的矛盾与出路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

伊万的矛盾与出路 -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第1张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我最近读/听过的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我甚至有预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二字也可去掉。书中四兄弟性格迥异: 极端情绪化的德米特里,完全理智的伊万,神性博爱的阿辽沙和阴沉的斯乜尔加科夫。无论是作为不可知论者,抑或存在主义者,我都是最喜欢伊万的。我首次模糊意识到这本行文冗长,语言啰嗦的书的伟大之处,也始于伊万。以下我将浅谈书中伊万两段最精彩的对话,且看诸神黄昏时的人们如何破而后立。

一、 与阿辽沙的对话 - 无法接受的世界与《宗教大法官》

阿辽沙在酒店遇到伊万,他们谈起了亘古长存的问题:有没有上帝?如我们所知,伊万是不信上帝的,在他与阿辽沙的对话里循循推进的阐述出他为什么不信。

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不和谐之一:孩子的苦难。

对话之始,伊万承认他乐意接受上帝以及他的智慧和目的。因为欧几里得式的,凡人的头脑不该思考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思考也是徒劳的。所以伊万说他信仰秩序,信仰生活的意义,和 据说我们都将融入其中的永恒的和谐 。注意此处修饰永恒和谐的“据说”二字,因为这颗怀疑的种子即将在理性的催化下生根发芽。伊万接着说虽然他三维世界的头脑选择接受上帝,但是无法接受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纵使到了世界的大结局,到了永恒和谐来临之时,一切的愤怒得到平息,一切的罪恶得到洗刷,他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为何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且看裂缝之一,孩子的苦难。鉴于陀翁行文篇幅过长,我仅摘要基础伊万理论的核心。

“ 我之所以不谈大人,除了他们可厌可恶、不值得爱之外,还因为他们已得到补偿:他们吃了苹果,认识了善与恶,变得‘和上帝一样’。可是孩子什么也没吃过,暂时还是清白无辜的。你喜欢孩子吗,阿辽沙?我知道你喜欢,你将会明白现在我为什么只愿谈论他们。如果他们在世上也苦难深重,那无疑是为了他们的父辈,他们是代吃了苹果的父辈受过,——但这是来自另一世界的论点,非世间凡人的心所能理解。无辜者不该代人受苦,何况还是这样的无辜! ”

诚然,人不是耶稣,不必钉在十字架上代他人受苦,何况是懵懂的孩子。即便是中国有古语“父债子偿”,且不说在法律意义上,其在现代社会的有效力为零。就算在道德意义上的“子偿”也限于孩子成年以后。伊万接下来举了若干孩童所受的苦难的实例,为使读者了解其行状,我略介绍其中之一。大抵是一位卸甲归田的大将军,因为一个八岁的男童仆扔石头砸伤其爱犬的腿。第二日扒光男孩衣服,让他在野地奔跑,并指挥所有的猎犬冲向小男孩。小男孩的母亲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撕成碎片。其实不消说历史上黑暗野蛮的时期,孩童遭虐待遭杀害的惨案在如今这个人文主义得到高度发展和颂扬的今天也在不停的发生。由此,伊万动情道:

“ 听着,如果人人都得受苦,以便用苦难换取永恒的和谐,那么,请回答我:这跟孩子们有什么相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他们也必须受苦?为何要他们以苦难为代价换取和谐?为什么 他们也成了肥料,用自身为他人栽培和谐?人们抱成一团为非作歹,我可以理解;抱成一团实施报复,我也可以理解;可是不该把孩子也扯进来。如果他们的父辈作恶果真都有他们的份,那就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我是理解不了 的。也许某一位爱开玩笑的人会说,孩子反正要长成大人,将来迟早会作恶多端;但他并没有长大啊,他八岁便让狗撕成了碎片! ”

我不禁想起了电车悖论,牺牲少部分人是理所应当的吗?自古以来,舍生取义者有,清心苦修者有,穷凶极恶者有。我能理解他们这些人为了贯彻宇宙的终极意义和达到大和谐而必须受苦。可牺牲孩子的意义呢?至少在普世价值来说,它不必要,不正义,也不仁爱。纵观我自己的经历,我遇到过的传教者无一不说,上帝是爱你的,所以你也应爱他。可如果上帝建造的世界要以孩子的苦难为基石,那怎能让我相信他是爱世人的。

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不和谐之二:《宗教大法官》。

《宗教大法官》是伊万写的一首长诗之一。这无疑是全书的高潮之一。诗描述了耶稣在离开人世十五个世纪之后重临人间的经历。在此我不赘述诗的具体内容。诗的背景正处于中世纪末期,是天主教禁锢思想,文艺复兴黎明前的至暗时期。诗中的宗教大法官便是一个一句话就能把人架在火刑柱上烧死的人物,是极权的代表。然而他也是一个以爱之名,把残酷的真相藏于心中,欲给予全人类安乐死的痛苦之人。我认为这个故事除了表达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羁,它还想讲一个千千万万其他故事都曾试着讲过的东西 - 选择自由。人应该有完全自由选择的权利吗?往右边偏一点,精英主义者会告诉你,不,精英们比你更知道你和这个社会需要选择什么,让他们来替你选择吧。往左边走一点,一些存在主义学者会告诉你,人是完全自由的,你所做的所有选择都是出于你的自由,你也应当承担所有这些选择的后果。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至少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答案只能各人靠自己的背景,经历,所学去寻找。最近引起热议的《进击的巨人》里不也以另一种形式提出了这个问题,是选择吉克的安乐死,还是选择艾伦的向前进击(此处忽略让人失望的最终话)。在那样极端简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个问题尚无答案,何况是百花齐放的当代社会。人人都想要选择的自由,但不是人人都能承担选择的后果。所以“没得选”常常被包装成看似“有的选”。以此假象来骗取世人心安。这不正是《宗教大法官》里所述,只有能承担后果的强者才能进入天堂,占大多数的弱者不如在谎言中糊涂度日。

伊万和阿辽沙的对话带给我的最大的震撼却还并不在内容阐述的哲思。而是阐述这番哲思的陀翁本人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但是他却能借伊万之口阐述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与自己信仰对立的观点。这份勇气,实为我辈楷模。

二、 与魔鬼的对话:地质大灾变后重建巴比伦塔的人们。

一般情况下,当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内涵是荒谬的(也就是说世界本身并没有终极意义,没有上帝的意志来贯穿)的时候,人们会走向三种道路:

1 从宗教中寻求解脱,加缪也将其称之为哲学自杀 - Philosophical Suicide。

2 自杀(肉体死亡)。这种解脱方式也许在如今这个宗教式微科学当道的时代的人们是很难想象的。

3 接受现实。这也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的道路,存在主义者们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家庭,爱,物欲,凡此种种);虚无主义者认为任何寻找到的意义也不会是真实的;荒诞主义者们虽然知道自建的意义是徒劳的,但同时他们也寻求一种力量让他们能心安理得。就像伊凡对阿辽沙说的:“有一种力量,他什么都受得了,卡拉马佐夫式的下流的力量。”好心的阿辽沙立刻向读者解释了这种力量就是“沉湎酒色,把灵魂扼杀在腐化堕落之中”。但伊凡说这种力量只能管到他三十岁以前,三十岁以后呢?我个人的理解是三十岁以后的出路,伊凡写在了《地址大灾变里》:

“ 一旦人类个个背离上帝(我相信那个时代将以与地质年代平行的方式来临),那时不必吃人,整个旧的世界观,特别是旧道德都将自行崩溃,于是万象更新。人们将联合起来,从生活中获取生活所能提供的一切,但肯定仅仅为了现世的幸福和快乐。人在精神上将变得伟大,拥有尊神、巨人一般的自豪感,那时会有人神出现。人凭着自己的意志,依靠科学每时每刻不断征服已经没有疆界的自然,从而将每时每刻获得如此高度的享受,足可取代过去对天国欢乐的向往。将来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死后不会复活,每一个人都会像神一样自豪而平静地接受死亡。自尊将使人明白没有必要抱怨人生若白驹过隙,人将会爱自己的同类而不图任何酬报。爱将仅仅适过隙的那一瞬,但正因为意识到爱的短暂,将使爱的火焰燃得更旺,不亚于过去憧憬身后永恒的爱的热切程度 ”

在此我对陀翁的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在陀翁生存的一两百年后的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贴近伊万笔下的灾变年代。从物质上来说,因为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了。从精神上来说,普世的情感和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人们从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中获取着生活给予的意义。人文主义思想与关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加的肯定。但此种未来也许正是陀翁有了对“不信”这套体系如此深刻的思考还是选择了信仰的原因。作为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的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全都是幸福。甚至成为科技的奴隶之人比比皆是。就拿我现在用来打字和赖以生存的电脑来说,谁又能估量它给我带来的消极影响呢?同时,这段话又多么的有力量啊,正是因为意识到爱的短暂,所以其火焰燃得更旺。

然而在普天之下都是人神之前的转变时期,也有着这样的危险:

“现在已对真理有所认识的任何人,都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在新的基础上定位。从这一意义上说,他‘无所不可’。这还不算,即使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到来,但由于上帝和永生反正都没有了,那么这个新人可以成为人神,哪怕整个世界只有他一人如此,当然,头衔会换上 新的,他可以心安理得地跨越横在过去作为奴隶的人面前的一切道德障碍,如果有此必要。对于神来说,法律是不存在的!神站到哪里——哪里便是圣地!我所站之处立刻成为天下第一处……‘无所不可’”

在转变时期,跨越旧道德障碍的人神作为高人一等的存在无疑是极端危险的。因为人类之间有了高等人和低等人之分而产生的悲剧不胜枚举,也不必我赘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伊凡类似的,陀翁另一本书《罪与罚》里的男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也是这样一位将成未成的人神。然而陀翁毕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所以伊凡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下场都不很好。

写到这里,我想说并没有解决信仰危机的万能药。不信上帝的人们须得自己去找到存在的意义与爱的方法。但我相信,当你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无论它是什么,只要不以伤害他人为前提,那么你便是幸福的。没有人有权利能对你的意义嗤之以鼻。即便有这样不识趣的人,也请你忽视他们。毕竟人生若白驹过隙,这短暂的一生请用来更热烈的去爱吧。

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二战前和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学之一,就其所处理的思想、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作为个人和社会与世界互动的人类生活的分析而言。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以现实主义潮流而闻名,受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拥护,但也受到其他作家的追捧。

俄罗斯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有:

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作品在价值上与现实主义思潮不可同日而语,他将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置于同一时代,描绘了俄罗斯上层社会生活的全景,对爱、恨、战争与冲突、民族认同和阶级划分等问题提出了根本性的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人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最善于剖析和分析人的心灵。他的作品是著名的人类心理深层复杂现象研究的基础,对精神分析和其他心理学领域都有贡献。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弗洛伊德的弑父论等。除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和他的其他著名小说,《亡灵屋的故事》、《魔鬼》、《地下笔记》都非常重要,要想洞悉人类心灵和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读一读。

普希金:俄罗斯文学之父。这家伙显然很厉害。他以华丽、神奇的诗歌和同样出色的散文开启了黄金时代,唤起并使俄罗斯人的性格明朗化,他的作品如尤金·奥涅金(Eugene Onegin)、鲍里斯·戈杜诺夫(Boris Godunov)、鲁斯兰(Ruslan)和柳德米拉(Lyudmilla),以及短篇小说《黑桃皇后》(Queen of Spades)将俄罗斯人的性格固定在石头上。

果戈理:作为超现实主义和怪诞主义的大师,果戈理掌握了现实主义,并将其扭曲成怪诞的形状,以讽刺他那个时代的既定制度。《鼻子》、《政府Inspector》、《大衣》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还有未完成的经典作品《死灵魂》。我只能把他的散文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尽管这个术语用于另一种小说类型)。

安东·契诃夫:他一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他的故事制作完美,像清澈的溪水一样流动,以无与伦比的轻松和优雅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它的缺点。契诃夫使用的文学主题和情节装置,如契诃夫的枪,被公认为现代叙事学的标准。

伊万·屠格涅夫:阿诺德·班奈特在他的《作家的手艺》一书中把伊万·屠格涅夫描述为在技巧和能力方面最好的俄国作家,这并不是空洞的断言。他散文的纯粹抒情使人想起浪漫主义诗人。阅读他描绘的农村生活,美丽的俄罗斯风景和有争议的叙述变化的意识形态解放后的俄罗斯资产阶级。最著名的作品:父亲与儿子,猎人的素描。

高尔基:俄国工人阶级的社会现实主义,他是布尔什维克宣传在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和之后的海报男孩。但是高尔基的忠诚要比苏联机器释放的东西复杂得多。最重要的是,他坚定不移地倡导工人阶级解放,无产阶级斗争,理性、积极的观点,以及在日益黑暗的世界中永不停止的理想主义,使他不仅成为苏维埃俄国人钦佩的人物,而且成为全世界意识形态清醒的读者钦佩的人物。

我说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然而,如果《罪与罚》没有写出来,它就不会存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被迫在恶劣的条件下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他从来没有足够的钱;他有一个大家庭,需要他的支持,在西伯利亚生活之后,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他是一个愤怒的人,最终为了俄罗斯东正教信仰和沙皇俄国的优越性而放弃了激进政治。如果你仔细观察阿洛伊沙,你会发现,当他嘲笑天主教会是假的时候,他经常会鹦鹉学究他的政治。

他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对伊万的毁灭是他拒绝年轻时激进政治的另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正统上帝信仰的忽视。但他拒绝杀死伊凡是一种自我同情的行为:伊凡以他自己的方式寻求救赎,试图拯救他的兄弟德米特里,并找到真正的道路回到上帝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做的。然而,他的罪太大了,所以作者不能让他摆脱构思“大审判官”故事或拒绝接受上帝的世界的困境。

所以伊万失败,但失败是高贵的,而希望就在于Aloysha出去在世界青年作为一个例子,而俄罗斯接受他有罪,尽管他没有杀死他的父亲因为俄罗斯知道他是一个罪人,并通过在西伯利亚的痛苦必须寻求救赎。基本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分成了三兄弟和他们各自的命运。

虽然我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更伟大的小说,但作者需要写出《罪与罚》来找到指导这本书的哲学。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那个迷路的学生。和作者一样,他身无分文,所以他通过谋杀来寻求经济上的解脱。他杀死了一个没有人会后悔看到死亡的人,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活该。但他也杀害了一个无辜的人。罪恶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直到他被迫认罪,像德米特里一样,忍受着他看似最快乐的惩罚。这两个角色非常相似,因为他的才华而有些许伊凡的味道。

他们的观点是人是邪恶的,但他们必须接受俄罗斯东正教的上帝和支持这一信仰体系的国家的优越性,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这两本书的大部分实际上都是喜剧,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天生就很幽默,他创造了荒谬的社会情境,主人公们在这些情境中以某种方式哄骗自己,直到找到自己内心的真相。

就像拉斯柯尔尼科夫必须为自己的救赎而认罪一样,阿洛伊沙必须离开他喜爱的修道院,伊万必须帮助他不喜欢的兄弟,德米特里必须为他没有犯过的罪行受到惩罚。他们都遵循上帝的意志和国家的意愿作为他们的向导(俄罗斯母亲作为爱她任性的孩子的神圣母亲的象征)。

陀思妥耶夫斯基确信,一旦这些人物死去,他们就会找到天堂(关于费奥多·卡拉马佐夫和他不为人知的私生子斯梅尔嘉科夫,我们就不能说了,他实际上判德米特里有罪,并加速了伊凡的疯狂)。对作者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个人的救赎,以及对俄罗斯优越性的承认。

我还可以谈谈其他原因,比如这部小说对库尔特·冯内古特、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兰兹·卡夫卡等大作家的巨大影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都很欣赏这部小说。我最近才知道,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对这部小说也评价很高。所以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我读过很多书,我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排在第二,排在第三的是押沙龙·押沙龙和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双重人格》(1846)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继他的成名作《穷人》(1845)之后发表的第二部作品。

关于《双重人格》,先是好评如潮,曾受到别林斯基和屠格涅夫的赞扬(陀氏曾在别林斯基召集的晚会上朗诵了这篇小说的头三章),继而,全文发表后,却引起了一片批评和指责,认为这篇小说“枯燥乏味,不堪卒读”。别林斯基特别不满这篇小说的“幻想色彩”:“在当代,幻想的东西只能发生在疯人院,而不应当发生在文学中,这是医生而不是诗人应当管的事。”

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无论在《双重人格》的写作过程中,还是在《双重人格》遭到批评之后,甚至直到他垂暮之年,对《双重人格》的自我评价都十分良好。他在给哥哥的信中说:“戈利亚德金写得很出色,这将是我的杰作”,“戈利亚德金比《穷人》高出十倍。我们的人说,在《死魂灵》之后,在俄罗斯尚未出现过类似的作品。”在经过苦役、流放、重返文坛后的1859年,他在给哥哥的信中又说,他要修改《双重人格》,把它扩展成一部长篇小说,并加上作者序,让人家看看究竟什么是“双重人格”。他希望这部小说能引起轰动。他说:“我干吗要丢掉这一出色的思想,丢掉就其社会重要性来说最重大的典型呢?这一典型是我头一个发现的,我是揭示这个典型的预言家。”1877年,他在提到《双重人格》时又写道:“我还从来没有把任何比这更为严肃的思想引到文学中来。”

一褒一贬,二者的分歧究竟在哪里呢?别林斯基认为,小说在形式方面尚存在某些缺点。而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学者格罗斯曼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它同自然派的创作原则大相径庭,因而引起强烈反对。”俄国自然派的创作原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陀思妥耶夫斯基奉行的则是幻想现实主义或发展到幻想性的现实主义,把幻想性和现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在《双重人格》中运用的艺术形式,据俄国学者巴赫金研究,渊源于狂欢节文化的梅尼普斯式讽刺:把对立的两极集于一体,情节怪诞,亦真亦幻,亦庄亦谐。

《双重人格》中的梅尼普斯式讽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初试锋芒,尚未娴熟。他自己也承认:“我这篇小说的形式彻底失败了。”但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这一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无疑滥觞于《双重人格》。“有人公开说,这部作品是奇迹,尽管不好理解;它的巨大作用将在以后表现出来;哪怕我(指陀氏本人)只写一篇戈利亚德金,那么对我来说也已足够了;在一些人看来,它比大仲马更有兴味。”别林斯基也说:“一般平庸的作家是不会用这样的作品来开始自己的文学生涯的”,“对于许多人来说,甚至用这样的作品结束自己的文学生涯,也已经够好,够璀璨的了。”

以后,特别在重返文坛之后,作者继续深入开掘了“双重人格”这一主题,使梅尼普斯式讽刺这一艺术形式更趋成熟。例如《罪与罚》中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卢仁——斯维德里盖洛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斯梅尔佳科夫——魔鬼:前者就是典型的双重人格,而后两者实际上就是前者的化身,尽管外貌不同。

双重人格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的普遍特性。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呈现其不同侧面,因而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本书译者臧仲伦先生在他为《罪与罚》中译本写的序言《人的命运与人的哲学》中写道:

“‘双重人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它是理解《罪与罚》和他的其他小说的一个关键。

“拉斯科利尼科夫就是戈利亚德金第二。但他并不是妄想型的偏执狂,而是一个理智健全的野心家、阴谋家;他也不像戈利亚德金那样在自己的想像中幻化成另一个人,而是寓双重人格于一身。

“双重人格,或曰内心分裂,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人的二重性。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形象化的说法,就是集‘圣母马利亚的理想’与‘所多玛城的理想’于一身。”

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已经有几个月了,一直不敢动笔,似乎不管写些什么,都难以体现出原著精神的万一。如今硬着头皮写下此文,只是为了让此巨著,能被更多的人知道。

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感受,就像是和一位行状怪异的老者同行,听他一路絮絮叨叨的讲述。开始时觉得平淡无奇,甚至有点啰嗦;渐渐的,这些话语展现出一种铺天盖地的威势,排山倒海般地压迫过来;再后来,话语开始显露出灵性,往思想和灵魂里钻进来,那些平时大量阅读碎片化的浅表文章时从不被动用的深层区域,被渗透,被点燃,被撩拨;再往后,话语仿佛变成一柄重锤,重重地锤打在灵魂上,一下又一下,认知、观念、情感,都随之战栗,灵魂颤抖着缩小,对自我浅薄的羞愧不断累积。终于,思考的速度再也跟不上老者的语速,步伐也随之慢了下来,眼看着老者继续健步而飞,却再也无力跟随,只得匍匐在地,为这位老者遥遥致以最诚挚的膜拜之情。

我之前读许多知名的文学大师的作品时,有过各式感叹、赞赏和惊喜,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带来的感觉,却是震撼。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所点评的那样:“灵魂是俄罗斯小说的主要特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更具深度、更有分量。”

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华丽的辞藻、精确的描述,还是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无法带来;不管在文本、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如何登峰造极,都无法臻达如此境界。对写作技巧的追求,固然是无数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的重中之重,但真正能在“好技巧”之上脱颖而出成为传世之作的,唯有不再拘泥于技巧,而追求更重要的东西的作品。这个东西,就是思想。这就是从“术”到“道”的飞跃。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谈这本书时曾提到:“贯穿这本书各个部分的主要问题就是我一辈子有意无意为之痛苦的问题,即上帝的存在。”

很多人也许无法理解,为何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在尼采兴奋地高喊“上帝死了”之后,在这个上帝不再存在的世界里,人们不是都过得好好的么?

原因也许在于,我们对“上帝”这个词的理解角度不同。面对失去上帝的世界,有人欢呼,有人麻木,有人迷茫,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表达的,则是深刻的担忧——

简言之,没有上帝的世界,是一个“无所不可”的世界。

这里所谈的“上帝”,不能狭义地以纯基督教的形象去理解。可以把它想作世间最神圣、最强大,拥有至高美德、代表着公道正义的,既能为人类做出榜样,又能为人类给出指引,且不属于人类群体之内的东西。 当其不存在时,如果人类想要继续保全自己的道德体系,需要以什么作为标杆?判断善恶是非的价值观,还存在什么根基?如果人类需要赎罪时,需要向谁低头?当“上帝”像书中所写被宗教大法官杀死时,人类之中又有谁有能力、有资格把我们身上的血洗净?

就像德米特里在书中所说的:

如今我们看似有现代科学傍身,许多人以此对宗教和“上帝”嗤之以鼻,讽刺的是,这些人在生活中仍然纷纷供奉着自己的“上帝”。他们崇敬商界领袖,热衷于谈论成功的创业者,对政治强人顶礼膜拜,对明星趋之若鹜。“上帝”是不会离去的,改变的只是“上帝”的属性。当美德、公道、正义的上帝被人们行刑死去,金钱、权力、欲望的上帝进入人心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担忧的道德法则的改写,人的利己主义的统治地位,自然是合乎逻辑的演化结果。

如果读到这里,你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是我,是在为基督教和上帝辩护,那请多一点耐心读下去。

作为基督徒,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屠格涅夫称为“我生平遇到的基督徒中最邪恶的一个”。这里的“邪恶”,应该是中性词,而非贬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品中,对基督教有着诸多异常深刻的思考,甚至是挑战,以至于有些基督徒在读了部分《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后,就弃书而去,因为他们担心这本书会影响自己对基督教的信仰。

由此可见,这绝非一本为“上帝回来吧”而呐喊,或是为基督教宣扬教义的书,反而是将基督教中令人疑惑的部分,及其背后艰深的推理逻辑,都赤裸裸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书。

就全书来看,上部第五卷中的《宗教大法官》,和下部第十一卷中的《魔鬼。伊万·费尧多罗维奇的梦魇》是两大关键核心章节。阅读时需要先提神醒脑,正襟危坐,做好“防震”准备。

《宗教大法官》之前的章节《反叛》里,伊万表达了他对基督教的信任危机。

最强有力的质疑,来自于孩子们的苦难。基督教说,人人都要受苦。大人们受过苦难,可以通过信基督,循规、赎罪、忏悔,理论上,他们可以受到基督的照拂,在死后上天堂,让苦难得到补偿。但孩子们不同。那些遭受虐待的儿童,因为生病、战争、意外而早逝的小孩,他们何尝有机会和基督教亲近,践行上天堂的方法?他们深重的苦难,得不到任何的补偿,这些苦难又是因何而来,为何要降临在他们身上?书中所举的小女孩被虐待的例子令人肝肠寸断,被将军的恶犬撕裂的小男孩让人即心痛又迷茫——谁为这些苦难负责?上帝会负责吗,怎样负责?伊万的质问振聋发聩:

于是,伊万不再相信上帝,而转而坚守在他看来更高的原则——正义。

在加缪看来,伊万对上帝的拒绝,是另类的。传统浪漫主义反抗者认为上帝是以恨为基准的(人人有罪),因此与上帝本体决裂;而伊万拒绝的,则是以爱为基准的上帝。对他来说,上帝的爱并没有达到正义的高度。

伊万的反抗是坚决的:“哪怕我并不正确。”这句粗体字的背后是惊天动地的呐喊:“即使我错了,我的愤怒也永不停止”。加缪解释说:

然后,宗教大法官登场了。这个虚构的人物,在伊万创造的剧本里,杀掉了真正的基督。但他并非叛逆,也非为了个人野心,而是与基督有着不同的见解。

核心的分歧在于,人们是否需要“自由”。宗教大法官指明的真相,是残酷的。让自己的良心得到自由,听上去最吸引人,可是——最折磨人的也莫过于此。要自行判断善与恶,对人们来说,是一种“选择自由的压迫”,是不堪承受的重负,自由做出决定的过程是痛苦的。人们就像是一群温顺而无知的羊群,思考并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超出了脑力的负荷,他们需要权威那高大的形象和坚定的声音的指引,才能从这种“自由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因此,历史和人心的基础, 并不建立在道德、善良和真理之上,而是建立在奇迹、秘密和权威之上 。这是个可怕的见解,却又是难以辩驳的真相。据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借伊万之口,对基督教和狭义的“上帝”概念,发起了理性而深刻的控诉。

这个控诉所导向的,是只有当人们放弃自由,把它交给权威时,他们才能成为自由人,他们才能如释重负般地高兴。这个逻辑的背后,是无数人类被创造出来,似乎仅仅是作为一种嘲弄。这种嘲弄,是伊万所厌恶,却又无可奈何的,因为这是残酷的真相。伊万选择跟着宗教大法官走了。他抛下所有美好的幻想,抛下对生活的热爱,把灵魂扼杀在腐化堕落之中,以此对抗这个荒诞的世界。这是上帝不存在后道德体系崩塌所自然产生的“无所不可”的信条,是“卡拉马佐夫式的下流的力量”。

伊万的反抗胜利了吗?在第二个关键章节里,伊万在和自己的魔鬼梦魇对话后,终于无法承受“卡拉马佐夫式的力量”,不幸地精神错乱。“上帝”真的离去了吗?作为佐西马长老的弟子,伊万的弟弟阿辽沙在长老去世、父亲被杀、伊万发疯等等重大事件的打击之后,依然选择了坚守。

然而,阿辽沙最终以怎样的方式对抗伊万对基督教的指控,对抗宗教大法官看似不可辩驳的雄论,终究没有了答案。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阿辽沙才是真正的主角,要在第二部中重点讲他的故事,可惜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没来得及动笔写这部书就已去世。这个真理的秘密,或将永远埋藏在黑暗之中。

在陀老过世后,他书中的人物仍然深深影响这后世的作家和哲学家们。伊万所代表的方向上,有加缪和萨特;德米特里走的路上,有卡夫卡;而阿辽沙,却随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起,永远地死去了。

本文所写的部分,只是原书的冰山一角。有太多太多无比珍贵而华丽的思想瑰宝在原书中,等待着更多的读者去一窥究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有一种“奔涌而出”的感觉。不像是经过规划的顺流而下的涓涓细流,而像喷薄而出的火山岩浆。他自己是这样自述的:

对,当代医学家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严重的癫痫病患者。正是这位身患癫痫的暴躁老头,为现代人写下了如此不朽的诗篇。

可悲的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再也没有这样的导师,来拯救我们千疮百孔的灵魂。

2021/8/20

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代表作有:

《穷人》,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

这是我第二次向大家推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作家文字能带给我这么大的冲击力的,除了余华,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也对俄国文学感兴趣,对人性非常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不容错过!

《卡拉马佐夫兄弟》作为陀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其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这部小说处理了人类的大问题:宗教,人类灵魂的启示录,革命。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之处在于,即便他也一生面临着痛苦,却仍然不忘告诫人类:首先要善良,其次要诚实,最后永远不要互相遗忘。而且用近乎神性的洞察力预见了20世纪乃至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处境。

小说的故事围绕“弑父”展开,老卡拉马佐夫在某个深夜里被发现浑身是血倒在自家卧室中。

小说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几兄弟在这场弑父案中的表现,从而建立起了上帝与理性、道德与罪恶、真理与虚无的角斗场,也无所不包地摹写了人类的灵魂。

父亲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坏事做尽、没有信仰的酒色之徒;是当地臭名昭著的恶棍,贪婪、卑劣、无耻,先后折磨死两任妻子,还和儿子争抢情人。

他有三个儿子:

老大德米特里是个退役军官,游手好闲,性情暴戾易怒,但底心底还是善良正直;同时也是每每追求声色犬马时,往往也会良心不安;

老二伊万上过大学,聪明理性,以无神论者自居,坚持“理性主义”,胸中常怀对全人类苦难的悲悯,但是又会常常莫名地感到痛苦;有时候也会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恶意。

比如:觊觎大哥的未婚妻,为父亲和大哥的自相残杀而感到幸灾乐祸。

老三阿辽沙是一个修士,奔走于世间,与世人一起体会痛苦,他会用一颗仁慈的心去宽恕世间善恶美丑,去化解人和人之间的尖锐矛盾,仿佛这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玷污他了,仿佛他就是悲剧中希望的化身;

仆人斯乜尔加科夫其实是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他崇拜伊万,可是最终也在伊万“百事可为”的信条下走向了毁灭。

个性截然不同的三兄弟,都曾有过弑父的念头。

作为书里主角的人,内心很复杂,又纠结,又自私又无私,甚至读起来,还会觉得他们有一些些病态,但究其根本都是有一颗诚实善良的内心呐。

哲学,心理和人性,都被写进里边,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

在德米特里向阿列克塞坦自白的一章中阐明了这部小说的主题:“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

上帝与魔鬼的斗争,本质上就是在探寻道德和向善的本质问题与宗教信仰的问题。

“上帝是否存在?”,

这是陀氏给自己的友人一封信中谈到的问题,也是他终日思索且为之苦恼一生的问题。

上帝是宗教信仰最权威的代言人,上帝的存在,就是从某种意义来说,道德与善良存在的标杆吧。

如果没有上帝,伦理道德是否会荡然无存?如果没有上帝,人们是否能承受住良知的拷问?

对此,我们当然可以完全保留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在困顿和希望中摇摆,觉得可悲的是,只有在临近深渊时,往往真理才会浮现出来。 

能从拷问宗教的角度去解剖道德,这也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勇敢和真挚的思考与挑战。

人们常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深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品里,把俄国人民全方位充分,且深刻地展示出来,同时又把思想深度的发掘,且到一定的淋漓尽致!

加缪说:

“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精神游戏可能在人生中所产生的后果表现出来,因此他成了艺术家。”

写在最后:

“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网

《卡拉马佐夫兄弟》读后感1000字

一个多礼拜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也不算慢了,特别是在经历了枯燥乏味——疑窦丛生——击节叫好的心路历程的情况下。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和六便士》、《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书,总有一种精神上被打了一顿的感觉,至少要一个礼拜才能缓过来,而这一个礼拜中会不停地感叹——人生为何会是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受折磨,受疾病的折磨,受贫困的折磨,受不同思想在心中相互冲击而真理不曾出现的折磨。他太清楚痛苦的感觉,各种痛苦,所以在描写笔下人物受苦时的感受他驾轻就熟。这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是身患神经疾病的斯麦尔加科夫,他是在欲望中越陷越深的德米特里,他是在天人交战中不能自拔的伊凡,他是死去的伊留沙的父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个儿子三个月大的时候便夭折了)我们甚至可以把他的小说看作他心灵的出口,他祈求救赎的呼喊。当然,可惜的是也许他以为呼喊便是拯救,这并没有改变他在生活重的行事,还好,妻子安娜拯救了他。

译者把米卡、伊凡和阿廖沙分别比作肉体、理智和精神,我觉得相当妙。米卡的鲁莽乃至无脑,贪婪和好色都充满了肉欲的味道。正因为欲壑难填,在爱情上他为求格鲁申卡而苦,至于金钱上,他四处借钱的案发前夜是本书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在伊凡身上,我们则看到作者的思辨,同样为求之不得所苦,伊凡和米卡不同,倒在了求知的天人之战中。(那个年代的人也太容易得脑炎了吧!)阿廖沙是四兄弟中结局最好的一个,因为他的信仰让他免于苦难。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现状,虽然工业革命让科学之风席卷全欧,但如何解释人类的起源仍然是一大难题。于是,如果你相信上帝,就啥都不用纠结了,无神论者的内心则要承受更多的质疑前行。

所以要感谢大爆炸理论,让今天的无神论者终于能挺直腰杆,成为探索真理的路上更坚定的一群。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一系列哲思在今天仍然见效,无论是关于罪与错、情与法,还是灵魂和意志。尤其是关于道德的可笑之处——人们常常忘了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用来谴责别人——相信最后在法庭上检察官和律师互相挥舞道德大旗的滑稽场面读者们都印象深刻。所以我们也要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人生的最后一部小说看起来更像是他的临终忏悔,他内心对自己的一次审判。唯有双重人格的疯狂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让这次审判如此精彩,不同人物间个性差异形成的交锋及其营造出的冲击力产生了天崩地裂的效果,无愧于弗洛伊德“最伟大小说”的评价。

也许正如 刘苇先生所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留下的只是震撼。

作者: admin

您的位置:

读后感网读后感读后感1000字文章内容

上一篇:

《艺伎回忆录》读后感1500字

下一篇:

《小猪唏哩呼噜》读后感1000字

相关阅读

读《简·爱》有感1600字

《中国震撼》读后感1500字

读《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后感1000字

《道德经》读后感1500字

《论语》读后感2000字—《论语》中的‘孝'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热词

赵本山亮相两会曝刘烨加盟爸爸3日本17岁女星援交王健林重夺大陆首富朱和平被查大家都很任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932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随机推荐

  • 欧莱雅和珀莱雅和妮维雅是什么意思

    三者都是化妆品品牌,又各有不同。欧莱雅和妮维雅是国外品牌,珀莱雅是本土品牌。一、欧莱雅:欧莱雅集团是法国的化妆品公司,创办于1907年。现各类化妆品畅销全世界,广受欢迎。除化妆品以外,该集团还经营高档的消费品,并从事制药和皮肤病研究。“欧莱

    2024-04-15
    24400
  • 兰芝化妆品 生产日期 用手指就可以涂掉,会是假货吗?

    额,,,我敢肯定是假的,,,因为刚看了下我的那个东西,还是不会涂掉的,我买的眼霜和面膜是同学从韩国带回来的,它说假几赔几,,又没地方鉴定又没地方说理,而且还挺麻烦,它肯定说,你用了不过敏就是真货,,,像兰芝,the face shop之类的

    2024-04-15
    19900
  • 有没有人听说过艾纳菲这个牌子的护肤品呢?套装的价格方面是多少钱呢?效果好么?对比起兰蔻产品那个好用

    你能买到艾纳菲品牌化妆品的地方,那里的服务人员就会告诉你药监局备案码告诉你怎么查,正规厂家产品至于价格方面,每个区域都不同对比兰蔻,没有可比性,兰蔻基础保养艾纳菲专业线,更有针对性,美白效果很好安全。艾纳菲护肤品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定位比较高

    2024-04-15
    24300
  • 安沐珂轻奢畅白美白祛斑精华液瓶子咋打开

    要打开安沐珂轻奢畅白美白祛斑精华液的瓶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1 首先,取下瓶子的外盖。2 找到瓶颈处一个有银色虚线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用一个瓶盖当作支点,用小刀或改锥等工具轻轻撬开。3 打开后,把瓶子倒置,用力拍打瓶底,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尝试

    2024-04-15
    262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护肤品,质地比较粘,比较适合干性肌肤。但是对油性皮肤来说,因为油脂分泌旺盛,如果涂太滋润的产品并不容易吸收,所以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使用,以免因为吸收不了而出现营养过剩、粉刺等问题。精华液一般为液体

    2024-04-15
    18100
  • 奥洛菲多肽嫩活青春悦享套盒怎么样

    好。1、知名度高。是一家非常知名的品牌,其产品覆盖了众多的需求。高性价比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欢迎。2、在质量上也是非常有保障的。该品牌在制造上使用了最新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以确保每个的质量和可靠性。其产品质量通过了严格的测试和认证,可以放心

    2024-04-15
    9400
  • 妮维雅630一瓶可以用多久

    2个星期。妮维雅630一瓶可以用2个星期,连续使用一个月效果会明显,妮维雅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所有的大型全球护肤品与身体护理品品牌,其发展时间久,发展经验丰富,旨在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妮维雅630淡斑精华和科颜氏精华相比科颜氏精华好用。妮维

    2024-04-15
    16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