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曲《沉思》作曲马思涅
《沉思》为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思涅的代表作品。这段间奏曲表现了泰伊思厌倦世俗,而产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这一优美的旋律,除用做间奏外,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以提高剧中气氛。乐曲结构简单,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子。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主奏小提琴奏出了著名的抒情性主题,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国主敞开心扉企求上帝国主的饶恕。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戴伊思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在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是主带对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全球最娇贵的轰炸机,的确是让大兵们又爱又恨!
据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在5月22日进行的试验中,两架从戴伊思空军基地起飞的B-1B轰炸机发射了两枚生产型LRASM导弹,并且成功的击中目标。”
B-1B战略轰炸机是美军现役的最先进机种之一,由于技术超前,研制费异常昂贵,连出手一向阔绰的美国空军也只装备了100架。在已参加的多场局部战争中,B-1B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另一方面,B-1B也是迄今为止最复杂、最娇贵的飞机(超过B-2隐形轰炸机),这些特点使得它被人称作“机库女王”。
罗克韦尔B-1“枪骑兵”(英语:Rockwell B-1 Lancer,或音译为“兰斯”)轰炸机,是美国空军在冷战末期开始使用的超音速变后掠翼远程战略轰炸机,由北美航空(后与罗克韦尔公司合并,又被波音公司收购)于70年代研制,在1974年首次试飞,并于1985年服役。
因为B-1读作“B-One”而常常被昵称为“骨头”(Bone)。B-1B是其主要的改型,截至2013年仍有至少60架在美国空军服役,亦为美国空军战略威慑的主要力量之一。
B-1B的机身在外观上与B-1A相似,但显著加强了结构,重量增加到37,195千克。双轮前起落架有液压转向装置,向前收入机鼻下方的起落架舱中。主起落架安装在机腹下方发动机短舱之间,采用4轮小车形轮胎,向上收入机身。B-1B安装4台带加力的F101-GE-102涡扇发动机,每台最大推力7,711千克,加力推力13,961千克,发动机重量为1814千克,推重比77。
911事件后,美国针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发动了持久自由军事行动。在战争初期,第28轰炸联队的8架B-1B作为第28空中远征联队部署到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
2001年12月中旬,B-1B又从迪戈加西亚岛转场到阿曼的苏姆莱特空军基地。从2001年10月7日作战行动开始到美军占领坎大哈(塔利班的基地)两个月的时间里,B-52H和B-1B执行了美军10%的空中攻击任务,投放了11,500枚武器。实际上,B-1B任务架次只占美军飞机架次的5%,却投放了近40%的弹药。
新时代网络中心战实时而分散的作战特性,奠定了B-1轰炸机的地位,使美国国会强烈要求将全部的B-1B轰炸机恢复待命。但B-1B强大的火力却让美国空军认为不需要太多飞机,2003 年开始将总架数进一步缩减到60架,其中只有36架值勤。
虽然B-1B的先进雷达提供了移动与固定目标的瞄准能力,不过在近距支援任务中,仍须要具有高分辨率光电吊舱的战斗机在轰炸前进行目标确认。B-1B已经进行了Sniper XR 瞄准吊舱的外挂测试,能够协助自己的雷达进行目标确认。
B-1B数量削减之后的传统任务升级计划(Conventional Mission Upgrade Program, CMUP)旨在强化B-1B轰炸机在执行传统任务时的作战效率。借由软件和硬件的持续升级,B-1B轰炸机将逐阶段适应使用传统武器的现代战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