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中的俄国是哪国?

八国联军中的俄国是哪国?,第1张

俄国俄罗斯帝国也是当今的俄罗斯。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清朝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俄罗斯帝国(俄)、日本帝国(日)、意大利王国(意)、奥匈帝国(奥)的八国联合军队。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扩展资料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参考资料: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汽车是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发明的,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欧洲科技技术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发展迅速,1886年,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内燃机汽车,这辆内燃机汽车虽然是三轮车,但人们普遍认为这辆内燃机三轮车就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而卡尔本茨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

但是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属于三轮车,很多人觉得三轮车从严格意义上看并不能属于汽车,所以不少人将世界上第一年汽车的发明者归功于戈特利布·戴姆勒。

戴姆勒在不知道卡尔本茨的前提下也于1886年发明了内燃机汽车,只是时间上比卡尔本茨晚了一点,所以就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的称号擦肩而过。不过戴姆勒发明的汽车以今天的标准来说更加符合,因为戴姆勒发明的汽车是四个轮的,并且还是以四冲程内燃机为动力。

汽车的介绍

1885年是汽车发明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一年。当时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厂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车。他在1885年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装在汽车上,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的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此外,意大利的贝尔纳也发明了汽车,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两人发明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电动车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于1828年在实验室完成的电传装置。第一辆实际制造出来的电动车是由美国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这辆电动车所用的蓄电池比较简单,是不可再充的。

故事开始于北韩,一个美国女商人伊芙琳·绍特(安吉丽娜·朱莉饰演)被朝鲜人民军以间谍罪拘捕。健壮的士兵一次又一次虐待者这个美国女人,逼她承认自己是美国的特工。幸运的是,经过一个仰慕她的徳裔生物学家(好像是吧,我一般不太关注男角色的背景)在各界奔走呼吁,美国终于同意用人质换回绍特。绍特脱离苦海后,被那个四处奔走解救自己的男人所打动,于是二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又过了一段时间,绍特每天享受着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CIA抓住了一名俄国特工,绍特身为一名CIA干员,和她的上司一起对其进行审问。然而审问的结果令大家瞠目结舌,俄国佬特工承认前苏联时代他领导着一个秘密的特务组织,成员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把这些孩子洗脑后再派遣到美国,以便在未来发挥他们的作用。而老特工更透露近期将有其中一名经他训练的特务发起针对来美国访问的俄国总统的刺杀,而这名特务的名字则是——SALT,绍特,伊芙琳·绍特。匆匆送走了俄国老特务,绍特面对着同事们怀疑的眼神,歇斯底里的询问自己的丈夫是否平安,因为她认为对方一定是绑架了他以此胁迫自己。果然,她尝试往家里打电话而平时此刻丈夫应该在家却无人接听电话。

很快的新的坏消息传来,俄国老特务趁CIA看守人员不备将其杀死并成功的逃离CIA总部。而赶去指挥的绍特的上司却发现身份可疑的绍特也正在逃离总部大楼。绍特的同事们都认为这是她心虚的表现于是更加认为她确实是俄国特工。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绍特脱离了警方和CIA的追捕。

美国副总统于任期逝世,世界各地的政要前来吊丧,俄国总统也在其中。仪式将在大教堂举办,而染成黑发的绍特也混入教堂。她制造了一起爆炸使俄国总统单独落入她的陷阱,最终在一名一直认为她就是俄国特工的黑人CIA同事的面前射杀了俄国总统。看着俄国总统逐渐停止了挣扎,绍特扔下了手枪向黑人探员投降。

然而在押送绍特的途中,她再一次成功的制造了警车事故并再次逃出升天。逃离的绍特来到海边一艘破旧的船上,原来那个成功逃脱的苏联老特务也在此等她。原来绍特真的是俄国的一名特工。她在船上不只见到了老特工和那些当年曾经和她一起接受训练的特工少年们,也见到了自己被绑架的丈夫。原来果然是老特务怀疑绍特的忠诚,于是抓住他的丈夫以此要挟绍特为他们做事。但是绍特还是估计错了曾经的教官,老特务残忍地在绍特面前枪杀了她的丈夫。

内心无比悲痛的绍特强忍住痛苦,在老特务和特务同学们的面前摆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而内心却恨极了这些杀死她所爱的男人的人。她套出了老特工的下一步计划——刺杀美国总统以引发世界大战。之后趁着对方对她放松了警惕,杀死了老特务和所有在场的前苏联特工。

之后绍特联系上了老特务下一步计划的联系人,一名东欧上校。看着将军脸上的疤痕,绍特想起了他就是当年在少年特工学校里关系最好的XXX(老毛子的名字太难记)。这位当年最要好的朋友仍然对绍特十分信任,他将自己的计划对绍特全盘托出。于是在一个晚上,上校带着已经便装成为一名男子的绍特来到白宫参加外交宴会。然而绍特曾经的上司发现了绍特的踪迹于是立刻安排总统撤离。上校试图以引爆身上炸药的方式杀死总统,最终却失败了。绍特看着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毫无价值的死去,心有不甘,于是解除伪装继续追杀总统一行人。

绍特在CIA的上司带着总统一行人逃进了白宫的地下掩蔽室,然而惊魂未定的一行人却发现绍特的前CIA上司对着自己端起了枪口,这个真实身份是比绍特还要早潜伏到CIA的俄国特工杀光了总统之外的所有人,并强迫总统发射核弹以真正导致世界大战。绍特和前上司经过一番激烈打斗,却最终被赶来支援总统的士兵打倒。而自己的前上司却宣称自己是保护总统的人,掩盖了他是俄国特工的真相。

看着自己前上司仍然一副无耻的嘴脸,绍特终于在被押走时痛下杀手,勒死了当时也打算趁机杀掉绍特以保护自己秘密的前上司。

在押送的路上,那个曾经怀疑过绍特的黑人同事问她,像她这样的特工还有多少?绍特回答,像我这样的都死了,而像他(绍特的前上司,比她更早一批接受少年特工训练的苏联特工)那样的还有无数。最后黑人同事偷偷放跑了绍特,而绍特也将继续潜伏在暗处,对那些仍然在潜伏的像自己前上司那样的俄国特务复仇。

《特工绍特》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1S4qPeXhzU2m5uu4yDupA

pwd=32jt 提取码:32jt

许多政党,30多个~比较大的有

一、“统一俄罗斯”政党

二、俄罗斯联邦***

三、俄罗斯自由民主党

四、“祖国”竞选联盟

五、“右翼力量联盟”党

六、“亚博卢”民主党

“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和公正俄罗斯党

进入去年的国家杜马

都是***分裂出来的,但是常理上的***不多

以前俄罗斯***是杜马(议会)占有最大的的政党,现在是团结党和祖国党合并的统一俄罗斯第一。

苏联解体后,原来的高度集中、不平衡的社会关系向新型多元化社会组织结构转变。各种力量、各种运动群雄并起,相生相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型社会关系,使得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结构非常脆弱。俄罗斯一度出现了上千个政治组织,各类“运动”、“协会”、“阵线”、“联盟”和政党遍地开花,多如牛毛。1993年叶利钦下令炮打白宫、解散议会后,俄罗斯以街头对抗为主的政党活动方式转入以议会斗争为主,并将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以宪法的形式予以合理化。宪法规定“承认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每个人都享有结社的自由,社会团体的活动自由受到保障”,“社会团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此后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中,“议会斗争”成为政党角逐政权的主要手段,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已逐步走上正轨。

此消彼长的俄罗斯政党结构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俄罗斯始终存在左、中、右三大派政治力量,每一派都有为数众多的政党和组织。在普京第一任期内,俄罗斯左、中、右三派并存的政党格局虽已形成,但各派政党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派政党逐渐壮大,左派政党力量受到削弱,右翼政党力量下降,主体框架始终是政权党和反对派俄共的对峙。

俄罗斯联邦***是俄罗斯最大的左翼反对党。俄共成立于1991年6月,“819"事件后被禁止活动,1993年2月重建并恢复活动。俄共代表劳动人民阶层的利益,苏东剧变后成为原苏联、东欧地区组织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俄共以推翻现存社会制度,重建苏维埃型人民政权,最终实现革新的社会主义为目标,俄共以“爱国”、“强国”等口号孤立了主张西化的自由派,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在1993年12月第一届杜马选举中获124%的选票,成为第二大党,1995年12月第二届杜马选举中获223%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1999年第三届杜马选举中,获242%的选票,成为杜马第一大党团。随着俄罗斯政治局势的稳定、总统权力的加强及其对国家杜马的改组,俄共选民支持率下降。2001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成立后,俄共退居杜马第二大党,2002年4月,俄共被剥夺了在杜马中曾经拥有的若干委员会的领导职务。在2003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的得票率以及获得的杜马席位,几乎降到1993年重建之初的水平,议席只占9%,成为杜马中的少数派。与此同时,俄共内部也发生了分裂。谢列兹尼奥夫被开除出俄共后,以俄罗斯运动为基础,建立了俄罗斯复兴党,拉走了俄共党内具有社会民主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党员。2003年,俄共又与原先的盟友,经济学家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发生分歧,格拉济耶夫联合一些政党建立了“祖国”竞选联盟,与俄共分道扬镳。俄共***久加诺夫的党内反对派公开与党中央分庭抗礼,自行召开所谓“中央全会”和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于是出现今年7月1日在莫斯科召开俄共中央的两个全会,3日又举行两个代表大会的场面,并分别产生了两个中央和两个党的***——久加诺夫和吉洪诺夫,俄共陷入成立十年多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统一俄罗斯党是支持普京总统的中派政党。其前身是1999年第三届杜马选举前夕成立的“团结”竞选联盟。选举中取得成功,获得2332%的选票,成为杜马第二大党。2000年2月27日“团结”联盟改组为社会政治运动。同年5月又改组为“团结党”,2001年7月,该党与“祖国”运动联合组成“团结—祖国”联盟,同年决定吸收“全俄罗斯”运动加入联盟。并于12月1日正式成立全俄罗斯“团结与祖国”党又称统一俄罗斯党。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部长绍伊古、鞑靼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共同当选为最高委员会主席。该党在杜马中的议员人数超过了俄共,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中派力量也超过全部议员的半数,形成稳定多数,使普京施政得心应手。自2002年10月起,俄内务部长格雷兹洛夫出任最高委员会主席。该党宣称是总统的支持者和总统政策的执行者,“其宗旨是使俄罗斯联邦公民通过形成和表达他们的政治意愿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选举和全民公决,以及表达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公民的利益”。 该党还宣称奉行“自由、法律、公正和和睦”的共同价值观,以此将全俄“团结和祖国”——统一俄罗斯党的全体党员联系在一起。

右翼自由主义政党是俄罗斯政治结构中的右派力量,主要有“亚博卢”联盟、“右翼力量联盟”和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亚博卢”联盟成立于1993年10月,在1993年、1995年、1999年杜马选举中分别获得786%、68%、593%的选票。在去年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被挡在议会大门之外,党的领袖亚夫林斯基因而引咎辞职,今年7月3日重新被推举为党的***。该党代表中产阶层的利益,主张在市场经济轨道上进行改革。右翼力量联盟也是一个右翼自由主义政党,成立于1999年8月,由涅姆佐夫、丘拜斯等人领导。在第三届杜马选举中,该联盟获852%的选票。2001年5月27日,“右翼力量”联盟召开代表大会,决定解散联盟内部的各派组织,成立新的“右翼力量联盟党”简称“右翼党”,涅姆佐夫任该党***。虽然新的“右翼党”重新改组,但因其内部不统一,派系斗争异常激烈,涅姆佐夫—基里延科派与盖达尔派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在去年国家杜马大选中败选出局,从此一蹶不振。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也是一个右翼民族民主义政党,成立于1989年12月13日,该党主张俄罗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致力于恢复俄罗斯昔日的超级大国地位。由于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曾得到部分选民的支持,在第一届杜马选举中获2219%选票,一度成为国家杜马第一大党,在之后的两届杜马选举中,分别获1118%、598%的选票。但近年来,该党力量剧减,影响日益缩小。

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分化演变,俄罗斯左、中、右三种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其结果是中派力量上升,左、右力量削弱,俄政党初步呈现出多党并存、一党主宰政坛、反对党继续分化组合的格局。

当然近几年来光头党的风头远远不如过去,不过光头党还是主要的极端主义政党!

俄罗斯文学

古代文学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出一源,发轫于基辅罗斯988年定基督教为国教后的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自此直到17世纪初,俄罗斯外患内乱不断,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些作品,多为融宗教、历史于一体之作。只有12世纪末佚名作者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史诗般雄浑生动的文笔叙述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大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及最后回国的经历,贯穿团结御侮的思想,在内容和技巧上堪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媲美。

从17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全俄市场的形成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开展,俄罗斯文学渐渐丰富起来。司祭长阿瓦库姆(1620或1621~1682)的《行传》和宫廷诗人西密翁·波洛茨基(1628~1680)的创作,显示了宗教文学的新发展。还出现了《戈列-兹洛恰斯基传奇》、《萨瓦·格鲁岑传奇》和《弗罗尔·斯科别耶夫传奇》,及《谢米亚克法庭的故事》和《棘鲈的故事》等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民主倾向的世俗传奇故事作品。

18世纪文学18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以沙皇彼得一世的社会改革为契机,反对守旧和愚昧、宣传开明君主和启蒙思想的古典主义占了主导地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科学家兼诗人罗蒙诺索夫(1711~1765)、悲剧作家苏马罗科夫(1717~1777)、讽刺杂志的编辑出版家诺维科夫(1744~1818)、在颂诗中包含讽喻的宫廷诗人杰尔查文(1763~1816)以及著名讽刺剧《纨礌少年》的作者冯维辛(1744~1792)等。

18世纪末受英、德、法等国文学影响,贵族作家卡拉姆津(1766~1826)和革命家拉季舍夫(1749~1802)打破古典主义美学禁忌,将卑贱者的形象引入文学。前者的小说描写普通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后者以自己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记”表现农民的苦难和愤慨。他们的格调大不相同,却均以渲染主人公哀婉的内心感受为特点,标志着俄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兴起;当时属于这个流派的,还有德米特里耶夫(1760~1837)及其诗歌创作。

19世纪文学受1812年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引发民族意识高涨和社会动荡的影响,19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变化较快,带有新旧交接的性质。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里鲍耶陀夫(1795~1829)的喜剧,虽然遵循古典主义的诗艺规范,但所展示的俄罗斯社会冲突、情节、形象和生动语言,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感伤主义迅速为浪漫主义所取代;茹科夫斯基和巴丘什科夫(1787~1855)等的诗歌脱胎于卡拉姆津,追求内心自由和谐,流露出悲观遁世情调;雷列耶夫(1795~1826)和马尔林斯基(1797~1837)等十二月党人的诗歌和小说更多继承拉季舍夫的传统,洋溢着反对暴政和争取自由的革命思想。

大约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1825年贵族革命的失败和专制农奴制统治的强化,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又很快让位给以强调冷静客观地观察和描写生活、要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主要特征的现实主义。原来和十二月党人一起同属于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普希金,从这时起先后创作大量现实主义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因此被尊为俄罗斯近代文学之父。稍后的莱蒙托夫首先是个浪漫主义诗人,果戈理也起步于浪漫主义并始终保持着浪漫气质,但前者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及后者的剧作和小说都是严峻的现实主义之作;他们分别从心理分析和幽默讽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巩固了普希金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别林斯基主要通过对这三位作家创作的分析评论,为现实主义(当时叫自然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之从此成了半个多世纪里俄罗斯文学的主潮。此后涌现的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小说、诗歌、戏剧巨匠。当时属于或接近这个主要流派的,还有杜勃留罗波夫和皮萨列夫的评论著作,丘特切夫、柯里佐夫和尼基金的诗歌,以及皮谢姆斯基、格里戈罗维奇、列斯科夫、格·乌斯宾斯基等的小说、特写。

在19世纪中后期的俄罗斯文学中,较著名的还有托尔斯泰的浪漫主义诗歌和小说,费特(1820~1892)和德鲁日宁(1824~1864)的唯美派诗歌和小说等,但其成就和影响都远不能与现实主义相比。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出现了新的转折。与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等客观现实情况相适应,俄罗斯文学形成多个流派同时并存的局面。库普林(1870~1938)和蒲宁(1870~1953)等人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沿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时流露出较多的感伤情调。柯罗连科、绥拉菲莫维奇和高尔基等人的创作试图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以反映新的现实;其中后者的小说《母亲》和剧作《仇敌》因为较好地做到了这种结合,开了后来被定名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先河。此外还出现了不少以否定传统、大胆创新为特点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梅列日科夫斯基(1866~1941)、勃洛克和安德列·别雷(1880~1934)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歌和小说,有迦尔洵(1855~1888)和安德列耶夫等脱胎于现实主义而更接近表现主义的小说和戏剧,以古米廖夫(1886~1921)和阿赫玛托娃为代表的脱胎于象征派的阿克梅派诗歌,以叶赛宁为代表的意象派和以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未来派诗歌等。

现代文学1917年十月革命后直到80年代末,俄国实行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制度,因此其文学又通称苏维埃俄罗斯文学;因为俄国是当时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这个阶段俄罗斯文学又是整个苏联文学的一部分。

苏维埃俄国初期,文学界存在许多作家团体,派别之争激烈,创作不多。代表当局主管文艺的卢纳察尔斯基为团结作家队伍做了大量工作。不久,执政的***和苏维埃政府加强了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提倡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因此,除高尔基和绥拉菲莫维奇等老作家及富尔曼诺夫(1891~1926)、法捷耶夫和肖洛霍夫等文坛新秀外,马雅可夫斯基、阿·托尔斯泰(1882~1945)、爱伦堡、费定(1892~1977)和列昂诺夫等原起步于各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家,都很快转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其诗歌、小说、戏剧,盛极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诗人兼戏剧、小说作家西蒙诺夫(1915~1980)以及小说家柯切托夫(1912~1973)、邦达列夫和拉斯普京等的创作,增强了对苏维埃现实中缺点错误的暴露批判,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了新的特色。苏维埃俄罗斯文学中不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有反乌托邦小说作家扎米亚金(1884~1937)、象征派诗人和小说家帕斯捷尔纳克、剧作家和讽刺小说家布尔加科夫、幽默讽刺作家左琴科(1895~1958)、带意识流特色的乡土小说家普拉东诺夫(1899~1951)、古风派小说家索尔仁尼琴以及现实批判派作家特里丰诺夫(1925~1981)等。

俄罗斯音乐

QUOTE:

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十八世纪起开始流行。人们对音乐的兴趣,引起民间歌曲的收集和改作,这些民间歌曲对后来俄国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下半叶,作曲者和演奏者相继出现,到七十年代舞台上已有反映城乡生活的歌剧演出。

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形成独特而新颖的音乐流派,出现了俄国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格林卡。米·伊·格林卡(1804-1857)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雅》、《马德里之夜》等是俄罗斯交响乐较早的代表作,以其奔放豪迈有别于西欧音乐,对后来俄罗斯交响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俄国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说过,整个 “俄罗斯派交响乐部孕育于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雅》之中——有如橡树之出生于橡实”。格林卡的重要作品有爱国歌剧《伊凡·苏萨宁》和古典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作曲家把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曲调都溶合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表达爱国主义思想,歌颂人民的功绩和美德。作品一经问世,立刻使他跻于世界著名作曲家之林,至今声誉犹存。

继格林卡之后的俄罗斯著各作曲家是亚·谢·达尔戈梅斯基(1813一1869)。他创作了许多声乐作品,最好的作品是歌剧《石客》和《水仙女》。《水仙女》的旋律脱胎于俄罗斯民歌,后来成为俄国民间最流行的歌剧之一。

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音乐进入繁荣时期,六十至七十年代被称为俄国音乐的“狂飙突进”时代,音乐昌盛的标志是出现了一个作曲家集体“强力集团”。“强力集团”以格林卡的学生米·阿·巴拉基列夫(1836一1910)为首组成,主要成员有穆索尔斯基、鲍罗金、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和居伊,他们的活动得到著名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弗·瓦·斯塔索夫(1824一1906)的支持和肯定。“强力集团”以倡导现实主义,促进俄罗斯民族音乐为宗旨,创作多取材于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民间传说和文学名著。他们注意吸取和运用民间曲调,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革新。莫·彼·穆索尔斯基(1839一1881)的作品以性格描写和心理刻划见长,音调有民歌特点。他的代表作品是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霍宛斯基党人之叛乱》。两部歌剧都以俄罗斯人民为主角,表达了人民憎恨专制暴政的思想。亚·彼·鲍罗金(1833一1887)的代表作是根据《伊戈尔远征记》谱成的歌剧《伊戈尔公》。歌剧场面壮阔,成功地利用了俄罗斯和东方的民间歌曲和舞蹈。尼·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一1905)作品题材丰富,写过15部歌剧、交响乐、浪漫曲和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影响较深远的有歌剧《沙皇未婚妻》,以叙事诗和童话为题材创作的幻想歌剧和神话歌剧《萨特阔》、《五月之夜》、《白雪公圭》等。

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彼·伊·柴可夫斯基(1840一1893)。他的音乐创作开始于“强力集团”活动的六十年代,七十至九十年代初是他创作的全盛时期。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他的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是俄罗斯音乐艺术史的高峰。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响曲中特别著名的是第三、第四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他的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以曲调优美著称。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悲歌为基调,反映了八十年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情绪,有力而真切地表达了时代的矛盾,斗争的冲动,人们寻求安慰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幢憬。柴可夫斯基为俄国交响乐派赢得了世界声誉。

晚些时候的俄国作曲家有格拉祖诺夫、拉赫马尼诺夫等人。谢·瓦·拉赫马尼诺夫(1873一1943)是作曲家兼钢琴家,1918年出国,在欧美各国从事演出活动。他的创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响,作品有三部交响曲、三部歌剧(其中有根据普希金长诗《茨冈》创作的《阿乐哥》)、24首钢琴前奏曲、4部钢琴协奏曲和钢琴与乐队合奏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由于重视传统音乐形式而出现了几代新的作曲家。他们在交响乐、歌剧和芭蕾舞曲创作中取得不小成就。这些作曲家各有侧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老作曲家莱·莫·格里艾尔(1875一1956)除芭蕾舞剧《红婴粟》和《青铜骑士》外,吸收民间曲调写成的一些歌剧艺术价值也很高。他的学生谢·谢·普罗科菲耶夫(1891一1953)创作题材广泛多样,音乐语言清新生动,富于独创性,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他写了著名的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宝石花》和大型歌剧《战争与和平》。他的第五、第七交响曲流传很广。尤·亚·沙波林(1887一1966)常以俄国诗人的歌词为基础谱写抒情曲。他的代表作是历史题材的交响乐大合唱《在库利科沃田野上》和歌剧《十二月党人》。尼·雅·米亚斯科夫斯基(1881一1950)专事交响乐作曲,一生写过27部交响曲,最后一部最有名。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曾培养出80多名作曲人才。阿·伊·哈恰图良(1903-1978)是亚美尼亚人,米亚斯科夫斯基的学生。他熟悉东方音乐风格,重视民间创作源泉,擅长器乐协奏曲的创作。他创作了许多色彩丰富、情感强烈、民族情调浓厚的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协奏曲,对形成民族交响乐学派有较大影响。

苏联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是肖斯塔科维奇。季·季·肖斯塔科维奇(1906一1975)长期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主席。他的创作以交响乐为主,被誉为二十世纪音乐高峰之一。他的创作多反映重大社会主题,以战争与和平、反法西斯斗争等为主要题材。作品的艺术特色是强烈的激情和细腻而隐秘的抒情相结合,风格接近穆索尔斯基、巴赫和贝多芬。他写过15部交响曲,还有历史题材的歌剧《卡捷琳娜·伊兹麦洛娃》、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清唱剧《森林之歌》、小提琴协奏曲等,并为《马克辛三部曲》、《带枪的人》、《青年近卫军》等数十部影片、戏剧作过配乐。给他带来声誉的作品是第一、第五、第七、第十一交响曲。其中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是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写成的,以悲壮著称,是战争年代纪念碑式的作品。

苏联的钢琴演奏自成一个学派并闻名世界。苏联学派的创始人是钢琴家兼艺术教育家康·尼·伊古姆诺夫(1873一1948)和根·古·涅依高乌兹(1888一1964)。后来的著名钢琴家是伊古姆诺夫的学生列·尼·奥保林(1907一1974)。当代著名钢琴家有涅依高乌兹的学生斯·切·李赫特尔(1915一)和艾·格·吉列利斯(1916一)。

苏联的小提琴演奏也自成一个学派。达·费·奥依斯特拉赫(1908一1974)是苏联小提琴学派的主要代表,驰名世界的小提琴大师。他以演奏西欧乐曲、俄罗斯古典乐曲和苏联当代作品为主,风格严谨,表达深刻,曾在1937年“伊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上获得第一名。

俄国和苏联都有一批著名歌剧演员。费·伊·夏里亚宾(1873-1938)是俄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歌剧演员。他擅长演唱《伏尔加船夫曲》,扮演过苏萨宁、鲍利斯等形象。他于1922年出国,再未返回苏联。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为苏联观众所熟悉的歌剧演员有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谢·雅·列美舍夫(1902一1977),女中音歌唱家纳·安·奥布霍娃(1886一1961)和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瓦·弗·巴尔索娃(1892一1967)。当代最著名的女歌唱家是伊·康·阿尔希波娃(1925-)

俄国芭蕾舞自成一个学派,形成于十八世纪。二十世纪早期俄国名芭蕾舞演员是安·帕·巴甫洛娃(1881一1931)。她主演过《天鹅之死》、《埃及之夜》、《阿尔米达宫》等传统剧目,1913年离开俄国旅居欧美各地演出,使俄罗斯芭蕾舞在欧洲得到传播。本世纪中期以来驰名世界的苏联芭蕾舞演员是加·谢·乌兰诺娃(1910一),稍后是玛·米·普莉谢茨卡娅(1925一)。年轻一代的苏联著名芭蕾舞女演员是乌兰诺娃的学生叶·谢·马克西莫娃(1939一)。

苏联1948年成立作曲家协会,1979年有会员2100多名。协会经常在各地举行音乐节和音乐会演。1958年在莫斯科举行第一届国际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会,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在1978年的第六届柴可夫斯基音乐会上,苏联歌唱家舍姆丘克,小提琴手格鲁别尔特和钢琴演奏家普列特涅夫分别获得一等奖。1969年起每四年在莫斯科举行一届芭蕾舞国际比赛。苏联演员不只一次获得第一名。

俄罗斯绘画

俄罗斯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形成,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在欧洲范围内,19世纪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各种文艺思潮和流派频繁起伏更迭。19世纪初,流行了将近200年的古典主义趋于没落。法国大革命后的形势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促使了浪漫主义的诞生,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相当的发展。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欧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辩证法、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使艺术的主流转向真实地表现生活和再现社会风貌、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这股强劲有力的艺术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揭露和批判,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50、60年代走向繁荣,70、80年代是其鼎盛阶段。它延续时间之长,在欧洲为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针对俄国的封建农奴制,也涉及俄国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它表现的社会生活比较广阔,多方面地展示了俄国的社会状况,对现实矛盾的揭露具有相当的深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俄国的许多文艺家出身平民阶层,他们较易于接触到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因此他们对俄国劳动人民的描写,具有独特的视角。破仑入侵的全民卫国战争,另一件是1825年由贵族知识分子在彼得堡参政院广场举行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前一件事激发和鼓舞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他们要求改革的决心,后一件事由于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但说明俄国的知识分子对沙皇专制的抗议已进入暴力行动的阶段。这两件大事,促进了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因此这一时期在欧洲文艺中流行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在俄国的反响较弱,其成果也不显著。俄国此时文学中的普希金、克雷洛夫、莱蒙托夫,绘画中的吉普林斯基、特罗平宁、维涅齐昂诺夫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浪漫主义情怀,但已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随着俄国人民反对农奴制的运动和革命思想的传播,在30至40年代,作家、政论家别林斯基、赫尔岑等,提出了文艺的民族性和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的口号,进步的理论导向,使19世纪中期的文艺展现了新的面貌。这个时期果戈理、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和菲多托夫的绘画,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流派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9世纪60年代,曾被人们称作俄罗斯的“曙光期”。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集中地暴露了俄国经济技术的落后及专制农奴制的弱点,俄国人民的奋起和日益高涨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2月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在此前后,俄国文化领域展示了新的局面:在哲学、政论、美学方面,出现了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唯物主义美学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的著名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理论上为蓬勃兴起的文艺运动以有力的指导。大型文学刊物《现代人>杂志,在诗人涅克拉素夫主持下在社会上十分活跃,一大批作家聚集在杂志周围,为俄国的进步和文艺的繁荣呐喊。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萨尔蒂科夫一谢德林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深刻地提出了俄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一系列鲜明而富于哲理的文学形象。在音乐界,1855年前后以青年作曲家巴拉基列夫为首,逐渐形成了俄国的“强力集团”,探索俄国音乐的民族化之路。他们明确反对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流社会对意大利和法国音乐的盲目崇拜,倡导发展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到俄国历史、人民生活、文学著作和民间音乐中去寻找创作素材。“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鲍罗亭、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等的创作,推出了俄国音乐的崭新乐章。

那些西方戏剧有名啊

西方写实主义戏剧以《诗学》作为根基,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现代派戏剧很难说有始创的戏剧理论范本可以作为根据,它相反是一个多方向辐射的“综合化”的过程。前者从《俄狄浦斯王》《昂得洛马克》等到十九世纪的《玩偶之家》《榆树下的欲望》等。这些现实主义作品以纯戏剧式的抽象的提炼,构成了戏剧作品中的大多数创作原则,他们总结了绝大多数的剧作法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供历代的剧作者们模仿和研究。然而后者就没有什么普遍规律可以学习了,从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出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然后有存在主义、荒诞派、超现实主义等崛起,直到今天的后现代、行为主义等等。这些戏剧创作打着反戏剧性的旗帜,企图走进人类的心灵深处甚至是潜意识。不论他们是否真的能做到反戏剧性,就结构、人物和意义而言,现代派剧作法和传统写实主义剧作法的确有着很大的区别。

传统写实主义剧作法和现代剧做法存在着的最大分歧就是对于“戏剧性”的要求。从古到今,传统剧作法都对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传统剧作法一直都在考虑,戏剧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在哪里。戏剧性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特质,人物需要在与外力或自我的冲突中实现自我的意义。就像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越众多,越艰钜,矛盾的破坏力越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越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

可是在现代派戏剧中,“戏剧性”不是必要的,或者说,戏剧性不是通过行动性表现出来的。在斯特林堡的静剧中人物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情节也没有什么发展,但是依旧对人心造成很大的冲击力。荒诞派的诸多戏剧如《秃头歌女》《椅子》等等,人物在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统一的行动可言,这样的戏剧若在传统剧作法中找根据,恐怕很难有符合戏剧性的地方。

从古希腊戏剧开始,写实主义就强调戏剧结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在古典主义戏剧要求达到完全的“三一律”时走到了顶点。这难免会引起戏剧的僵化,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写实主义戏剧对“纯戏剧式”的高度要求。这在后来的发展中当然是抑制戏剧继续进步的障碍,然而,既然是传统剧作法的结晶,写实戏剧在结构上还是要求紧凑和划一的。发展到十九世纪,这就将变成了“佳构剧”,时间、地点、人物的相对集中,情节的统一,直到今天在传统剧作法下实践下的大多数作品依然遵循这样的结构要求。这种结构能够让观众比较明白地看懂戏剧故事,而且长时间保持一种好奇心,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商业剧或多或少都要考虑到这个因素。确实,写实主义戏剧是观众比较好理解的,但同时,因为结构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类戏剧型结构解决。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十九世纪后现代派兴起的原因之一吧。

同样在结构方面,现代派戏剧则更没有任何束缚,在他们看来,形式就是内容。戏中戏结构、**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甚至无法归为任何一种结构的意识流等,在现代派剧作法中层出不穷。虽然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就已经见过了戏中戏结构,但是到了皮蓝德娄的怪诞戏剧那里,这种结构被发挥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如果说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戏中戏还是作为一种点缀,那么在皮蓝德娄的戏剧中这种结构就是戏剧的中心骨架。因为结构的多样性,现代派戏剧可以深入人们的内心深处,把人们心理上比较内在的东西用舞台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结构的差异性,写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在表现形式上也就自然而然的分道扬镳了。

我刚才提到过写实主义戏剧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不断提纯的过程。这点用古希腊戏剧的发展历程就能证明。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司”,那时的戏剧有歌有舞,当然也有最原始的角色扮演(或者说是角色模仿)

什么是西方戏剧

西方戏剧的诞生憨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 蒂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蒂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西方国家里面比较出名的歌剧,话剧有哪些?

太多了,给你举几个经典的例子,比如威尔第和罗西尼的歌剧,

《茶花女》《图兰朵》《蝴蝶夫人》等等

莎士比亚的话剧也是西方国家最经典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莫里哀的话剧也是法国的经典,《伪君子》《悭吝人》等等

外国话剧经典及作者

我有一本书叫《外国戏剧经典1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里面有: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

英莎士丹亚《麦克白》

法莫里哀《伪君子》

意哥尔多尼《女店主》

法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德席勒《阴谋与爱情》

俄果戈理《钦差大臣》

俄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挪威易卜生《群鬼》

英王尔德《认真的重要》

希望你能喜欢~~

要是感兴趣可以到图书馆或书店找找~~

^_^^_^^_^

中西方戏剧文类比较有何异同

其次,从历史上看,西方有着很强大的叙事传统,而中国有着很强的抒情诗歌传统,因此,中西传统戏剧在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诗为主,而西方传统戏剧则以对白为主。在结构上,西方逐渐形成戏剧的三一律理论,而中国传统戏曲的时空结构是开放的,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它的地点是可以流动的,而时间的长短也是依照故事的需要,是没有限度的。

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有什么不同?

戏曲:

1、程式。固定的动作有它的应用范围。如京剧的“起霸”

2、写意。西方的布景是实的,中国戏曲最多放一个桌子两把椅子,当然现在条件好了,也有突破。

3、虚拟。比如时空虚拟,一个圆场百十里,一句慢板五更天。

戏剧最早从古希腊开始的,当时的中国正是诗歌盛行的时候,大家对于诗的崇拜影响了对於戏剧的兴趣,直至元朝,可那时已经比人家晚了一千七八百年了。无疑,古希腊就成为西方的经典,也成为中国戏剧的一个经典,对中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极深刻的影响。当戏剧在不同国度产生后,也必然受到这个国度宗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度的戏剧具有不同的特点。

诗歌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是重大的。密西根大学的一个教授,他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中国人写的戏曲。实际上常常是为诗做借口的。匆匆忙忙跑到一个境界一停,抒发,诗,两个人唱来唱去,唱来唱去。确实如此,在《西厢记》里,崔莺莺送张生大概唱了四十几段,虽然外国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间那段楼台会,也有诗歌的吟唱,“The more ive,he more havforse oh re infinite”意思是“我给的越多,我就得的越多,因为双方的爱都是无限的”。这里面有诗意,但绝对不可能唱四十几段。又比如说,张生跟崔莺莺见了好几次面,每次就抒发一段诗,一段诗就是抒发一段情,一段情就是一个小故事。戏剧应以故事情节为主,而中国的戏剧由于撇不开诗歌的存在,故事里有诗,诗里有故事。这让我想起中国的诗和画也有此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中国人写的戏曲,逃脱不了诗歌这种飞跃的东西。诗就是飞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可以台上转一圈,三千里就过去了,再转一圈,三十年也过去了。这对中国人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几乎不需要理解,因为在元杂剧产生的时代就是诗的时代,他们就是在诗的这个环境里长大的,他们懂诗。

中国戏剧喜欢大团圆结局,这与西方戏剧有很大不同。西方社会的戏剧里暗喻对社会的抨击和批判,所以故事和人物大都是悲剧结局。就看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他的悲剧人物吧,结局都是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情人终难成眷属。而中国人的戏剧大多是用来娱乐的,所以不很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些戏剧甚至没有什么情节,唱了几天,都是同一个人,唱一段讲一个故事,只要他(她)唱得好听,观众愿意听愿意看,再唱几天也无妨。尽管也有悲剧人物,或分离或死亡,但最后一段大都是个大团圆,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如窦娥死了算是悲剧,可作者编排她托梦告诉她的父亲,要把陷害她的坏蛋除掉,最终坏蛋就除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怎么看都是悲剧,作者就安排他们变成蝴蝶大团圆;张生和崔莺莺几经磨难,有情人最终还能成眷属。中国人编戏可谓用尽心思去构建大团圆结局。这是西方戏剧少有的,而中国戏剧则每每皆是。

中国人是继承传统的优秀人种,第一个写戏剧的人他的创作手法大都能世代相传,所以,后人借鉴前人的经验,走前人的路,他编写的大团圆结局观众爱看,那我也编一个。如此下去,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模式就产生了,中国戏剧的特点也就明显了。与西方戏剧不同的地方还表现在舞台的布置。我们看戏看多了,不难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幕一拉开,人物一出场,好人坏人都出现了,为什么,黑脸白脸都画在脸上呢,根本不用自己根据剧情分析。以前只有简单的布景,因为中国戏剧以唱为主,以演员的表演和唱自为核心,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吸引观众,特别是那些出名的演员,所以舞台的布置简单些也无妨。后来随着西方戏剧理论“戏剧与表演上应该注重更加肖似真实人生相应对,舞台上的空间布置与道具应更符合戏剧所提供的历史与现实背景的原生状态的要求”的传入

请各位高手帮我列一张西方经典戏剧的单子

歌剧:《胡桃夹福》、《茶花女》、《卡门》、《莎乐美》、《费加罗的婚礼》、《阿依达》等

音乐剧:《悲惨世界》、《猫》、《灰姑娘》、《歌剧魅影》、《西贡**》等

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四季》等

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有什么区别?

首先,舞台背景。西方歌剧大幕一开拉开就知道这幕剧是在哪里,在皇宫,还是小城镇,基本一目了然。而中国戏曲,舞台上一般只有一个桌子两把椅子,演员不开口,你就不知道这一幕是在哪里发生的。 第二,中国戏曲有很大的虚拟性,而西方歌剧虚拟性很小。戏曲舞台上,演员会拿两个空酒杯推杯换盏直至喝醉,拿一个马鞭就可以日行千里。而在歌剧舞台上,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在楼下与在楼上的朱丽叶说话的一场戏,舞台上就会真的搭建一个类似于二层小楼的背景,这与中国戏曲有很大区别。 第三,唱腔不同。西方歌剧一般用义大利语演唱,有咏叹调,宣叙调,朗诵调,小咏叹调等等。中国戏曲的种类很多,就京剧而言,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 我想到的就这些,不足之处你再查阅一下其他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求推荐好看的国外小说|戏剧

罗密欧与茱丽叶(这个是有名的爱情悲剧了)

飘(经典不能不看)

战争与和平(稍长,但很值得看)

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啊啊,必看!)

奥赛罗(杯具啊〜)

李尔王(古老的悲剧)

麦克白(权利的悲剧)

巴黎圣母院(文化沉淀下的悲剧)

悲惨世界(个人认为很不错的悲剧小说)

海上钢琴师(这个拍了**了)

安娜•卡列尼纳(红颜薄命呐)

茶花女(小仲马的著名悲剧)

很多的啦,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还有18、19、20世纪的许多作家写了很多的这型别小说戏剧来的。^_^望采纳哦,亲〜

西方经典话剧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钦差大臣》、《玩偶之家》都有很名,都是反映社会的,可以演一演。

评价:

1、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2、这部书现行本(毛宗岗本)虽是最后的修正本,却仍旧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话虽如此,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胡适《序》

3、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毛泽东

4、《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金庸

5、《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俄)科洛克洛夫

6、《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日)吉川英治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

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

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

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

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三国演义

2022俄乌冲突一般指在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爆发的军事冲突。冲突爆发的主要背景有民族问题、克里米亚问题等。

2022年2月17日以来,乌东部地区局势恶化,乌政府和当地民间武装相互指责对方在接触线地带发动挑衅性炮击。2月21日,俄罗斯军方表示,击毙5名非法越境的乌克兰破坏组织成员。对此,乌克兰军方予以否认。同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两个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俄乌冲突详细介绍:

2022年2月24日,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发表全国讲话,宣布为了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全面战争爆发。

2月25日,俄乌边境全线燃起战火,俄控克里米亚与黑海地区的俄军也在向北推进。俄军已取得切尔诺贝利地区控制权。2月27日,乌方同意在乌白边境的普里皮亚季河区域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3月1日,据俄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所有大城市均已被封锁。当地时间2022年3月3日,俄乌第二轮会谈结束,俄乌双方就临时停火建立人道主义通道达成一致。

2022年3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莫斯科时间3月5日10时起,俄军在乌克兰进入静默状态,并为平民离开马里乌波尔和沃尔诺瓦哈开放人道主义通道,人道主义走廊和撤离路线已与乌克兰方面达成一致。

2022年3月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乌克兰应当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并且承认“顿涅茨克共和国”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的独立。如果乌克兰能够接受这些条件,俄罗斯将停止特别军事行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40831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随机推荐

  • 日本好用的护手霜有哪些?哪些日本品牌护手霜好用?

    除了脸部肌肤,手部肌肤也是很多人护肤所关注的,手部肌肤有时候比较粗糙,缺乏水分,需要用些护手的产品,护手霜有很多的品牌,日本有许多好用的护肤产品,适合亚洲人的肌肤使用,那么日本好用的护手霜有哪些?哪些日本品牌护手霜好用?1、日本好用的护手霜

    2024-04-15
    34800
  • 腊梅的精华油好用吗

    Lamer这个牌子已经是家喻户晓了。明星产品是神奇面霜和浓缩精华。腊梅一直以强大的修复和滋养功效著称,核心功效就是修复,从最开始的面霜,浓缩精华,到后来推出的新生、塑性、和亮白精华。有些人说腊梅这种牌子要40岁在用,可是如果等到40岁,皱纹

    2024-04-15
    38100
  • DNF战令系统开启,购买战令礼包可奖励未来时空套,值得买吗?

    DNF“战令系统”开启,购买战令礼包可奖励未来时空套装自选礼盒,值得购买吗?如果你经常玩手游,你一定不会对这个战令系统感到陌生,战令系统指的是你充钱完成指定任务,达到指定等级就可以获得奖励,对于在游戏内找不到事做的玩家这个系统还是挺不错的,

    2024-04-15
    36600
  • 妮维雅清透防晒露怎么样?妮维雅清透防晒露成分

    妮维雅清透防晒露主打防紫外线隔离,那么妮维雅清透防晒露怎么样?妮维雅清透防晒露都含有哪些成分?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妮维雅清透防晒露的全面分析,了解它的更多性能,帮你解决更多的困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吧!1

    2024-04-15
    34300
  •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吗 妮维雅是什么档次

    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款护肤品牌,它属于中档护肤品。妮维雅以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高质量的成分在市场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让我们来讨论妮维雅是否属于欧莱雅旗下。是的,妮维雅是欧莱雅旗下的一个品牌。欧莱雅是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2024-04-15
    35800
  • 先用精华露还是柔肤水呢?

    先用爽肤水再用精华,爽肤水有很好的二次清洁皮肤的作用,可以使精华更容易吸收。在洁面完成之后,需要将面部残留的水分擦干,然后拍化妆水,以达到补水保湿的作用。化妆水的选择也是因人而异,有柔肤水、紧肤水和爽肤水这几种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肤质,

    2024-04-15
    34900
  •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护肤需求,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价格方面。抗衰老的套盒通常包含多种成分和配方,用于改善细纹、提升皮肤弹性等问题。而美白套盒则主要针对肤色不均匀、暗沉等问题。从品牌和产品定位来看,抗衰老

    2024-04-15
    367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