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华丽丽的7顶皇后凤冠:王蓁般若萧唤云……在你们心目中认为哪位皇后的凤冠最美呢?
1、李治皇后——王玉燕
《武媚娘传奇》中李治的皇后王玉燕,头顶上戴着一只李治亲赐的五尾凤冠,冠小巧玲珑,戴在发髻最高处,与王皇后的天性高傲十分贴切。
2、拓跋浚皇后——李未央
《锦绣未央》中拓跋浚的皇后李未央,头顶上戴着一顶无比硕大的赤金凤冠,凤凰大展,珍珠围绕,似乎寓意着她即将开创宏图伟业。
3、高演皇后——萧唤云
《陆贞传奇》中高演的皇后萧唤云,头顶凤冠由数只凤钗构成,上下层叠,左右围绕,占据了发髻最高处,前额最明显处。看起来十分繁重的样子。
4、刘恒皇后——窦漪房
《美人心计》中刘恒的皇后窦漪房,头顶戴着一只小巧的立体的凤冠,如金鸡独立一般。
5、刘彻皇后——陈阿娇
《卫子夫》中刘彻的皇后陈阿娇,喜欢奢侈,平时头戴一只开屏的凤冠,到了重大场合还会锦上添花、堆砌成山。
6、李隆基皇后——王蓁
《宫心计2》中李隆基的皇后王蓁,头戴一只七尾凤冠,加上六支金叶子发簪衬托,好像孔雀开屏一般。
7、宇文毓皇后——独孤般若
《独孤天下》中宇文毓的皇后独孤般若,梳着拱桥状的环形发髻,搭配一顶绿玉宝石镶嵌的凤冠,简洁优雅,高贵而迷人。
李隆基的原配皇后是王皇后,但她却被李隆基给废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王皇后多年无子,结果病急乱投医搞了一个“符厌事件”,导致被废。但另一方面是李隆基开始宠爱武惠妃,对皇后越来越不满。
王皇后其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兄王守一。当年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王的时候就聘娶王氏为妃。
而且,王氏在李隆基讨伐韦后时,曾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王氏不仅立下了大功劳,也与李隆基是同甘共苦。
所以在李隆基做了皇帝之后,封王氏为皇后。但就是这么一个对他有过帮助的皇后,却常年无子,这让李隆基非常郁闷。哪个皇帝都不希望自己没有嫡子的,李隆基也是这样。
后来,武惠妃越来越受宠,这就更让王皇后担惊受怕,她非常害怕自己有朝一日醒过来,自己已经不是皇后了。
李隆基有了废后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他便把这件事告诉姜皎,姜皎却把这事说溜出去,便被杀害。皇后的地位不保,她的亲戚自然也会这样。所以王皇后的哥哥开始病急乱投医,他结交了很多旁门左道的人,还请来和尚明悟祭拜南斗与北斗,取来霹雳木并刻上天地文与玄宗名讳,让王皇后佩戴,说是这样能够生儿子,结果事情败露了。
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派人调查此事,结果王皇后因此被废了,她的哥哥也被赐死了。
如果从表面上看,这个就是李隆基废黜王皇后的原因。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已经没有了感情,而喜欢上了另一个人,其实他的内心就已经决定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他们的关系自从李隆基喜欢上武惠妃后就已经貌合神离了。
至于什么“符厌事件”其实这个只不过是个引子而已,即使没有这件事,王皇后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太平公主余党全部诛戮之后,太上皇李旦虽然很伤心,但是,他总算踏实了,于是,下诏书:自此以后,一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朕要无为养身,以逐往日心愿。于是,李旦迁居百福殿,再也不过问国事,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1
唐玄宗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帝位,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他以唐太宗为榜样,礼贤下士,思贤若渴,用姚崇、宋璟
、张九龄、卢怀慎、源乾曜为相,总结不断政变的历史教训。
姚崇办事果断,他因为向唐玄宗提出了十条建议而被器重,做了宰相。十条建议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
姚崇之后是宋璟
,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
张九龄是广东人,当时的广东被称为岭南,还不是发达地区,犯罪的人也经常被流放到那里,以示惩罚。所以在人们眼里,那里是荒凉、艰苦的地方。出身于广东的人由于历代在朝中做官的很少,所以那里出来的人很难在朝中做到宰相这么高的官。但是张九龄却凭借着自己出众的才华被玄宗相中。
张九龄在做宰相之后,也像玄宗那样看重人的品德和才干,而不是看重其背景。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时,他一直主张要公正选才,量才使用。同时,对于玄宗的过错,他也及时地指出,加以劝谏,不因为玄宗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就隐瞒实情。
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把武则天以来的许多无用的官员一律裁撤,让谏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这是他能开创开元盛世的主要原因。
唐玄宗不仅对内政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边疆也进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将原来丢失的领地重新夺了回来。
早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北方边境已是危机四伏。在武则天做皇帝的初期,即公元68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的李尽忠利用当时的民族矛盾,煽动部下反叛唐朝,而且攻占了营州。武则天派兵反击,结果失败。此后,在公元703年,安西地区的碎叶镇也被突厥攻占,致使丝绸之路最后断绝,严重影响了唐朝的声誉和外贸经济。
为了重新统一北方,唐玄宗采取了很多措施,为收复北方领土做准备。这主要是对于兵制进行了改革。原来的府兵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致使农民逃亡,影响了军队的兵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对于军事不太重视,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时,士兵逃跑现象极为严重,军队战斗力也很低,无法和强悍的突厥军队抗衡。
唐玄宗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开创了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于是,国家的繁荣和后宫争斗开始同步增长。政治上的成功给玄宗莫大的快慰,后宫的纷争也给他带来了无限的苦恼。
从此,唐玄宗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后来又是杨国忠掌权,致使唐朝的政治前途更加黑暗。
李隆基不立皇后的理由
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后,到他的曾孙玄宗李隆基继位,这62年唐朝经历了五个皇帝。这五个皇帝中,武则天是女人,其余四个男人是祖孙三代人,这四个皇帝都是窝囊废,远没有李世民的雄才伟略。为什么这三代人当皇帝都这样窝囊呢?
因为有三个女人太强势了。这三个女人就是: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公主。
按现代人的观点来说,男人能管理天下,女人也同样能管理天下,前提是法治与民主。但在封建社会,这是不可能的事。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限定了皇权只能在皇族男性中传承,非皇族不得继承皇位。如果女性窃取了皇位,她的儿女都随丈夫姓,如果传位给儿女,等于是还皇权给夫家;如果传位给娘家人,那等于是自己背叛自己,把皇权拱手送给别人,虽然皇位的继承人与自己同姓。这样作冤枉得个窃国的罪名。
贞观之治后,唐帝国非常强大,女性的地位也很高,这样就给不少女性觊觎皇权的机会。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平衡朝廷的权力,不得不把皇位传给第九个儿子李治。而这个李治却是个不争气的花花公子,喜欢上了比他自己年龄大四岁,比他父亲李世民年龄小36岁的小娘武则天。李世民死后,李治把武则天从寺院里请回朝廷,正式封为皇后,开始操纵朝政。684年,武则天嫌幕后操纵朝政不过瘾,她丈夫李治死后,只让她自己亲生儿子李显、李旦轮流当了几个月的皇帝,第二年就自己当皇帝了,这一当就是21年。这21年,武则天管理朝政还蛮有办法,虽然宫廷里乱七八糟,社会上却管理得井井有条。这样,就给人们一个提示:女人也能治理天下。天下的女性都跃跃欲试想参与政治,特别是朝廷里的女人。
于是,武则天死后,李显的老婆韦皇后也想步武则天的后尘,韦皇后被处死后,太平公主也想操纵朝政。
这段历史,李隆基太熟悉了。他当上皇帝后,最忌讳的就是女人干预朝政。李隆基非常喜欢女人,但他从来不让女人干预政治。他可以天天陪女人一起玩,琴棋书画,演戏跳舞。但从来不与妃子宫女们谈论政治,哪怕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女人杨玉环也是如此。744年,李隆基把他儿子李瑁的妃杨玉环纳入宫中后,一直到756年安史之乱后逃到马嵬驿,杨贵妃被迫自尽,这12年中,李隆基与杨玉环天天混在一起,也没有让她干预朝政。
李隆基的第一位妻子是王氏,王氏先祖为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王仁皎。当玄宗还是临淄王时,娶王氏为妻。在讨伐韦后时,王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玄宗即位后,立王氏为皇后。
但王皇后无子,而武惠妃极得宠又生育有多名子女,王皇后失宠、地位日益危险。724年7月,李隆基以造畜蛊毒、厌魅的罪名废王皇后为庶人,皇后的兄长王守一被赐死。10月,废后郁郁而终。之后,李隆基就再也没有册封皇后。他的老婆最高只封为贵妃。
李隆基的女人还有两个在历史上曾被追认为皇后,一个是武惠妃,是武则天舅侄女,是在武惠妃死后被李隆基追认的。这个女的长得蛮活泼,有点她姑婆武则天的气质,李隆基的结发妻子王氏被害与武氏有关,虽然喜欢武惠妃,但在她在生时没有封她为皇后。死后才追认。
再一个就是肃宗皇帝李亨的亲生母亲杨氏。杨氏虽然给李氏生了儿子李亨,但李隆基很少临幸过她。说穿了,就是很少跟她睡觉。杨氏的皇后名份是李隆基退位,李亨当皇帝后追认的,李隆基在位时,似乎连妃子的名份也没有给她。
杨玉环被逼死于马嵬驿,这事可真的有些冤枉。造成安禄山造反的不是杨玉环,也不是杨国忠,而是李林甫。杨国忠与安禄山一向势不两立。从历史资料中,我们看不到杨玉环干预朝政的事实。人们对于历史往往有很多误会,杨贵妃与杨国忠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喜欢从酒楼茶肆说书人那里了解历史,不肯下功夫读历史原著了解历史。中国人相信:红颜都是祸水,杨玉环长得漂亮,自然也就是祸水了。以讹传讹,致使一千多年以来,多数人都相信杨玉环不是好女人,以此展开,天下所有漂亮女人都不是好人。
我要问:长得漂亮有罪吗?
李隆基别称:李三郎、唐明皇。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东都洛阳。出生时间:685年9月8日。去世时间:762年5月3日。主要作品:《答司马承祯上剑镜》《过王_墓》《登蒲州逍遥楼》《千秋节赐群臣镜》《野次喜雪》等。主要成就: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开创开元盛世。
关于李隆基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李隆基的诗词
《好时光》、《平胡》、《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轩游宫十五夜》、《早度蒲津关》、《经河上公庙》、《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送张说巡边》、《观拔河俗戏》、《__颂》、《春中兴庆宫_宴》、《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千秋节赐群臣镜》、《傀儡吟》、《惟此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人》、《登蒲州逍遥楼》、《左丞相说右丞相_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二、评价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1)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的选拔,曾亲自考核县令,把不称职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_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4)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5)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他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重要历史人物。
三、艺术成就
书法李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朝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_《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书迹很多,以《__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__颂》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此帖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文皇大令”。清梁_《承晋斋集闻录》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此帖书法萧散洒落,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
音乐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明皇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镇,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这是后来称戏班为“梨园”的由来。
他还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
李隆基还很喜欢舞蹈,相传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的曲调,就是李隆基根据河节度使杨敬述将从印度传进来的《婆罗门曲》来润色改编,又称有月宫的神仙托梦与他创作而成的,且不管如何传说,但《霓裳羽衣舞》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李隆基能够演奏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
四、生平
简述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公元756年在在位。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李隆基遂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_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_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早期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乙酉年八月五日戊寅日(685年9月8日)生于东都洛阳,属相鸡,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玄宗712年即位和改元,年号为先天,后改开元,再改天宝,756年退位,在位45年,上元二年四月五日甲寅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玄宗崩殂于京师长安神龙殿,享年78岁,群臣上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十八日辛酉日崩于长安太极宫,葬玄宗于泰陵。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还“特加宠异之”(《旧唐书玄宗本纪》)李显的母亲(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在公元710年,中宗终于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她们合谋毒杀。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唐玄宗)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率领御林军万余人攻占了皇宫,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史称“唐隆政变”。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但父亲李旦优柔寡断,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他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她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开始她没把他放在眼里,觉得他还年轻,但后来了解了李隆基的英勇果断之后,就开始防范他。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太子,更不能继承皇位。太平公主的目的是要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帝开路。到公元712年,睿宗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于是毅然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睿宗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登基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李隆基的妃子及皇后是:
1、杨淑妃:
杨真一,唐玄宗嫔妃,兵部郎中、昌宁伯杨澄的长女。出生于692年,先天初以名家选为太子良娣,玄宗即位,进册淑妃。开元中以替玄宗祈福为由出家,天宝八载六月廿四日病薨于道观,享年五十八岁。
2、董贵妃:
董贵妃,原为良娣,玄宗登基前便侍候其。延和元年(712年)十月太上皇李旦册封皇帝良娣董氏为贵妃,见于《全唐文 卷十九》册封皇帝良娣董氏等诰。关于之后的事件,已经不可考。
有说《明皇杂录》上和唐玄宗一起接见十岁的刘晏的贵妃便是董氏。当时为开元十三年(725年),但无从考证此贵妃便是董氏。董氏何年生,何年卒,无考。
3、杨玉环:
杨玉环,号太真。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嫁给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后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
4、武惠妃:
贞顺皇后(699年~737年),武氏,名字不详,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武则天的侄孙女,绛州刺史武攸止的女儿,母为郑国夫人杨氏。
5、王皇后:
王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原配皇后,同州下邽县人,梁冀州刺史王神念的晜孙女。当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聘娶王氏为妃。在讨伐韦后时,王氏在幕后协助临淄王,终于完成大业。
先天元年,立为皇后。因皇后无子,地位受损,遂导致“符厌事件”发生,结果事情被揭发,玄宗亲自追查。开元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唐玄宗废王皇后为庶人。同年十月,庶人王氏卒 [2] ,玄宗诏令以一品礼将她葬于无相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