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了解知道的请进来

有关《孔雀东南飞》的问题,了解知道的请进来,第1张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杰出的叙事长诗,其中的人物刘兰芝已成为典型的文学形象。但对于刘兰芝为何被驱遣历来有不同说法。

  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一、兰芝无子。兰芝被驱遣时嫁到焦家已二、三年(“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但仍没有孩子。古代重孝道,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不孕的原因可能在焦仲卿身上,但当时的伦理观念是不管这些的。这构成了兰芝被驱遣的一个首要原因。

  二、焦氏有“恋子情结”。古代不大讲究节育,但焦氏只有两个孩子,说明焦母的丈夫死的早,多年焦氏母子、母女相依为命。但兰芝嫁来后,仲卿“娶了媳妇忘了娘”,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焦母感到兰芝夺去了儿子的爱,心存嫉妒。

  三、焦氏处于或接近更年期。可以推定,焦母当在40-50岁之间。现代医学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妇女情绪波动大,心情烦躁,易发脾气。这可能是焦母驱逐兰芝的潜在原因。

  四、焦母欲满足作为婆婆的权力欲望。焦氏做媳妇时,想必也受过公婆的不公平对待。而今成为婆婆,便把久被压抑的情绪转移到媳妇身上,满足做婆婆的权力欲望,以寻求心理的平衡。

  五、兰芝不会讨婆婆欢心。虽然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但仍然得不到焦母的认可,这说明兰芝嘴不够“甜”,不懂得“早请示,晚汇报”。而且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能有些傲气,因而既使“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心中常苦悲”,也不去和婆婆交流。婆媳间的互不理解是矛盾产生的根源。

  上面的一些分析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的反封建思想意义,但作为“调侃”性质的探讨一下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并无意为焦氏翻案,愿与各位先辈和同仁商榷。

  论刘兰芝的性格特征

  《孔雀东南飞》运用了许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使每个人的性格都显得活灵活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刘兰芝的性格特征。她是本诗的主人公,是诗歌重点歌颂和描绘的对象。本文拟对刘兰芝的性格特征作具体分析研究。

  首先,刘兰芝聪明、能干、知书达礼。诗歌第二段兰芝自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颂诗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聪明知书达礼,多才多艺的还女子。在她被遣回娘家后,母亲对她的责备“十三教汝织,……十六知礼仪。”也为兰芝的自述做了佐证。再加上被遣回娘家不久就有“窈窕世无双”的县令的五郎,与“娇逸未有婚”的太守的公子来求婚,也反衬出刘兰芝的能干、知书达礼。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婆婆百般刁难,说她动作太慢。面对这些,刘兰芝实在无法忍受,终于对焦仲卿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她知道婆婆在鸡蛋里挑骨头,迟早有一天会把她赶回娘家的,还不如自己请回。可见刘兰芝的聪明、刚强。

  其次,写了刘兰芝的坚贞不屈。第二自然段兰芝面对婆婆的“故嫌迟”,她要求丈夫“及时相谴归”。可能有些人,一天就只知道哭哭涕涕,甘受委屈,她却要求让自己回娘家,可见她的刚强。第九自然段写道刘兰芝的严妆。被遣回娘家本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她却要精心打扮自己,要风风光光地走。她不会让婆婆瞧不起她,她想让婆婆知道她离开焦家也会生活得很好。第十段写到她与婆婆的告别。“堂上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刘兰芝却很镇定、从容,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流露半点可怜相。足见其坚贞啊。

  再次,写了刘兰芝忠于爱情。她的第一次拒婚,面对的是县令的三少爷,年轻、帅气、窈窕绝伦,便言多才。这是许多女子都追求的呀。她的母亲本来支持她,但是也动了心,劝她“汝可去应之”。刘兰芝没有被那公子的地位和相貌所打动,只是想到与焦仲卿的铮铮誓言,想到与焦仲卿的情投意合,从而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她说“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在“断”字前加一个“自”,“自”是立即、立刻的意思,表明她几乎不容思考、不须商量,立马拒绝,可见她的坚守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怀。太守家迎亲的场面热闹、富贵、繁华,可刘兰芝不为所动,从侧面衬托出她对爱情的忠贞。最后的“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悲壮举动更说明这一点。

  最后是她的反抗精神。刘兰芝借母亲的口拒绝了太守家的求婚,可是哥哥逼迫,无奈之下,刘兰芝口里答应了这门婚事,却在心里做好了抗婚的准备,最后以死拒绝了婚事,表明了自己忠于爱情。这最能反映出她的反抗精神,因为面对那样好的条件,加上自己又不能在娘家呆下去,许多女人会选择结婚的,可刘兰芝没有。从诗歌中刘兰芝对焦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哥哥和母亲说话的态度语气不同,也可以感受到她备受压迫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性格特征。在刘兰芝的性格中,这是最主要的,也是诗歌重点歌颂的性格。

  综上所述,刘兰芝是一个聪明、能干、知书达礼、坚贞不屈、忠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是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受害者、反抗者。

在抖音上经常刷到小媳妇智斗恶婆婆的视频,评论区里很多人点赞或者是拍手称快。在很多人眼里,婆媳关系就跟“矛盾”的代名词一样,而大多数人认为婆婆就是制造矛盾的源头。

所以现在很多女性都在考虑婚后是否与婆婆住在一起,毕竟谁都不想把自己置于一个不开心的环境中。

大家之所以害怕跟婆婆住在一起,觉得同婆婆一起住,自己就生活在了水深火热当中,这是有深深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的。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女方一般是嫁到男方家,跟随男方以及男方的父母一起生活,有些时候,婆媳相处的时间比跟自己的父母都长。而在这相处中,婆婆通常扮演的是一个强势的角色。

而且婆婆虐待儿媳古来有之,我国著名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面,就描绘了一个恶婆婆生生拆散了儿子焦仲卿、儿媳刘兰芝的故事,故事里的婆婆怎么看儿媳都不顺眼,处处为难她,最后终于强迫儿子把儿媳“休掉”,最终导致儿子儿媳双双自杀的悲剧。

婆媳不同于母女,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感情基础,而是凭借同丈夫的一纸婚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婆媳相处不好,也属正常。

而很多时候,婆媳斗争的根源,除了一些情感因素,儿媳经济独立与否,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很多情况下,婆婆为难媳妇,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家里的经济来源,既然儿媳花自己儿子的钱,那么儿媳也就是在花自己的钱,儿媳做什么也要符合自己的要求。

很多婆婆都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这点小丽深有体会。

当电视剧里播放恶婆婆为难弱媳妇的时候,小丽妈妈就开始抱怨自己当年如何被婆婆为难,边说还边留下眼泪,弄得小丽心里十分不安。

小丽妈妈说,当年小丽奶奶处处为难她。小丽爸爸凡事听奶奶的,奶奶说一不二。小丽妈妈怀孕的时候,奶奶就没怎么照顾,自己十分辛苦;每当和小丽爸爸有矛盾时,奶奶出来第一个帮腔,帮着爸爸一起讨伐妈妈;还背后逢人便说自己不好。

小丽妈妈说,还好后来自己做生意赚钱,掌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这以后婆婆基本上没有为难自己,即使为难,也有小丽爸爸主动从中调解。

当然小丽奶奶也有自己的看法,她对小丽说,以前小丽妈妈既不会做饭,也不会照顾孩子,老公也照顾不好,总之家里的事情都是自己弄,所以处处看不上儿媳妇。

小丽妈妈和奶奶对小丽都很好,双方的话或许都是对的,但是小丽觉得,那些都是一面之词。

毕竟小丽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妈妈后来确实照顾的很少,然而小丽奶奶对妈妈的苛刻,小丽以前也是眼见为实的。

小丽觉得,她们双方都没有看到对方的辛苦,都没有为对方着想,而是处处标榜自己的难处。

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小丽妈妈经济大权在手,确实是改变了自己的境况,奶奶不再像以前那样,至少言语上有所收敛,双方的冲突也少了很多。所以小丽觉得虽然凡事不能完全说钱,但是有钱在手,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俗语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有时候,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说清。但是女性经济独立,很多时候,会避免很多麻烦,婆婆跟你有冲突时,也会衡量一下轻重,生活就是这样现实。

相信很多人如果有条件,估计不会选择跟婆婆住在一起。但是由于各种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经济、养老等等,很多人婚后还是会跟婆婆住在一起的。

很多时候婆媳相处的关键人物——丈夫,如果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婆媳关系也不会弄得很僵,但并不是每个丈夫都有这样的能力的。不过有丈夫的爱,如果再加上自己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就会得到丈夫的尊重,丈夫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会更有底气和说服力。

萱萱刚跟丈夫结婚的时候,丈夫家里只有一套房子,只得跟公婆住在一起,刚开始没有什么,后来有了孩子,和婆婆的矛盾多了起来。

首先母乳喂养就让萱萱受尽委屈,她说,不知道为什么婆婆总是认为自己母乳不够,还不停的夸别人家的媳妇奶水足。婆婆逼着她给小孩儿加奶粉,孩子撑得总是吐,婆婆却说孩子吐奶是常事儿。

还有就是孩子怕热,老人怕冷,婆婆总是给孩子捂得特别厚,孩子热的脸上都起了小红点点。但是婆婆坚定的认为孩子就得捂着。

萱萱总是气的不行。还好萱萱有自己的事业,而且随着事业蒸蒸日上,婆婆再找各种理由的时候,丈夫就会告诉婆婆,自己的妻子很不容易,都是为了这个家,让婆婆多多担待,婆婆渐渐的也对自己的辛苦看在眼里,很多事情也就不再苛求。

虽然相处的并不像亲母女那样,但是至少能够平心静气的商量一件事情。萱萱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当然,经济独立能力很关键,会让自己在各方面掌握主动权,并不是说其他方面就不加考虑。毕竟人与人相处,贵在相互包容与相互尊重。自己掌握了经济独立能力,是让自己在这个关系中的地位平等,如果自己掌握了经济大权,就对婆婆不管不顾,颐指气使,那样同样得不到安宁幸福的生活,那又是另一个矛盾的起源了。

古人是很孝顺的,每当遇到婆媳矛盾,古人都会站在母亲的阵营里,甚至还会因为婆媳矛盾把自己的媳妇休掉,来讨母亲的开心。

现代的婆媳矛盾是婚姻生活中最难以调和的矛盾,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个难题。如果丈夫不是个妈宝男,他还能为自己的媳妇说几句公道话,如果丈夫对母亲言听计从,那么这个丈夫就会觉得母亲说得都对,会让妻子寒心。其实古人处理婆媳矛盾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坚信母亲是对的。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男尊女卑”的模式,女子出嫁以后,就要“以夫为天”,丈夫就是最大的,所以古代女子都是唯唯诺诺的,她们在丈夫的眼里就只是个生育工具,丈夫还可以三妻四妾的,但是女子必须守妇德,否则就要浸猪笼。所以一遇到婆媳关系,受委屈的一方肯定是妻子,因为丈夫是孝顺母亲的,那么“以夫为天”的媳妇也要孝顺自己的婆婆,除非自己“熬”成婆婆。根据《孔雀东南飞》记载,有一个小故事特别引人深思。刘兰芝是个能干的女子,她有一双巧手,她在13岁的时候,她就可以自己做出精美的衣服了,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她已经自学成才学会弹琴了,在她16岁的时候,她已经能够过目不忘背诵诗词了。但是她嫁给焦仲卿以后,她和她的婆婆之间的婆媳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刘兰芝的婆婆多次以死相逼让儿子焦仲卿把刘兰芝休了,焦仲卿一开始还会反抗,后来他只能把刘兰芝休了。两人离婚以后,他们都非常痛苦,后来刘兰芝的母亲把刘兰芝改嫁给了太守,焦仲卿得知此事以后,他对刘兰芝说自己活不下去了,刘兰芝也十分难受,最后他们都殉情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之命难违”,古代的男子即使娶了妻,也难以违抗父母的命令,最后产生了令人惋惜的结果。

都说婆媳矛盾自古无法调解,但是遇到刘兰芝这样的媳妇儿,焦仲卿的母亲怎么着也该满意了吧。刘兰芝要貌有貌,甚至是世间无双的美人;这样的美人在家中却从来没有恃宠而骄,对于婆婆也是百般孝顺,不敢自专;论才,刘兰芝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会织布会制衣,还能吹箜篌懂礼仪,婆婆叫她织布贴补家用,她能彻夜不眠将任务办好……正如焦仲卿所说,他官运不足,好在能有刘兰芝这样的老婆,他已经很满足了。但是焦仲卿的母亲为什么一直看不上她呢?

从焦仲卿母亲本身出发,她是一个寡妇,独自将焦仲卿抚养成材。这样的母亲向来对儿子的占有欲特别强烈,别说是古代,就是现代亦如是。普通家庭的母亲,儿子成家之后,她还有丈夫可以说说话排解寂寞,平时要照顾丈夫起居。但是焦仲卿的母亲在儿子娶妻之后就感到了无尽的落寞,特别是看自己儿子儿媳关系特别好形影不离的样子,她更是有一种儿媳抢走儿子的感觉。焦仲卿的母亲对刘兰芝的敌意日渐加深,一旦对一个人讨厌起来,看她做什么事情都是错的。

再看刘兰芝这个儿媳,她很漂亮很能干,是所有男人都向往的贤妻,但是她处理婆媳关系的时候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太要强了。的确,婆婆交代的事情,她都尽力去做了,不会有什么怨言。表面上来看,刘兰芝是一个孝顺温和的小媳妇,实际上她骨子是很硬气的。可能婆婆越是找她麻烦,她越是要将麻烦不动声色地解决掉,以这种形式来做反抗。

但是她这位婆婆,要的是儿媳的服软,不是能干。比如婆婆交代她一定要在限定的时间之内织完布匹,刘兰芝完全不用和自己过不去,熬夜也要将所有的事情做完。如果她跑到婆婆面前装个可怜,掉几滴眼泪,说自己手笨,不及婆婆年轻时灵巧,请求婆婆赐教,也许焦仲卿的母亲好会有些许好感。

最后说说焦仲卿吧,他是一个国家公务员,官不大,但是经常出差,不在家中,很难顾及到家中婆媳二人关系的调和。而且焦仲卿在成家之后进取心就不大了,对母亲说只娶这个老婆就心满意足,没了刘兰芝她也不想娶其他人,这样的话根本起不了调解的作用,而是将婆媳矛盾又推上一层。

当然还有许多的外在原因,比如小两口结婚两三年了,一直没有小孩。而且两人成婚,焦仲卿母亲给了刘家不少钱财,这也是焦仲卿母亲觉得刘兰芝根本配不上儿子的原因。

不要说在古代了,这种婆婆也要强媳妇儿也刚烈的矛盾在现代生活之中也比比皆是。只不过孔雀东南飞在封建时期,母亲有权力让自己的儿子休了妻子,所以导致了这样的婚姻悲剧。孔雀东南枝和梁祝的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这么久,就是在告诫我们,如果小年轻两个都是善良和睦的好孩子,做父母的就少干涉孩子的生活吧。

对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大家分歧很大,争论不休,我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刘兰芝的心路历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刘兰芝和婆婆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吗?刘兰芝对焦仲卿说“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可见,刘兰芝已经不堪驱使,做好了离开的准备,而焦母则说“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根本没有给焦仲卿留什么挽留的余地。焦母说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而刘兰芝却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刘兰芝平时是怎么做的呢?“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如此勤苦,婆婆还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谓言无罪过”仍更被驱遣“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可见,不是刘兰芝做的不好,而是婆婆太挑剔。刘兰芝作为富家女子,从小的教育是优良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一切都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而且即便是刘兰芝要离开的时候,依然去拜别公姥看,“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嘱咐小姑子“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可见,刘兰芝的一言一行有礼有节,无可厚非。但是婆婆依然不依不饶,“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如此绝情。刘兰芝亦反复申明“不堪母驱使”。可见二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刘兰芝必走无疑。即便是这次如焦仲卿所愿,回了娘家再接回来,接回来以后呢?岂不是依然如此?婆媳矛盾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刘兰芝在家庭里面依然得不到焦母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待遇,依然过着辛劳且没有自主的生活,这种生活对刘兰芝来说依然是无法忍受的,你想改变焦母也是不可能的,让自己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低眉顺眼,阿谀逢迎,没有尊严的活着,也是不可能的,谁也改变不了谁,结果只能是离开,决绝。“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如一走了之!刘兰芝和社会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吗?刘兰芝在那样的社会背负的太多,恶婆婆的折磨,娘家父兄的逼迫,太守婚事的无法拒绝,丈夫的懦弱和谴责,爱情的不可保全,都是围绕在刘兰芝身边无可逃避的现实环境,面对这些,没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女子出路在哪里?你或许会说,刘兰芝面对婆婆,可以忍一忍,等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好了;你或许会说,父兄的建议也是为了妹妹好,刘兰芝听从哥哥的建议,选择再嫁,可能是更好的归宿;你或许会说,虽然被焦仲卿遣回家,但是县令和太守相继来求婚,自己的身价岂不是更高了?可是,为了尊严和自由,刘兰芝已经无法和婆婆安然相处;为了捍卫爱情和承诺,刘兰芝不愿意选择再嫁;为了不连累家人,刘兰芝没有办法拒绝太守家的婚约。如果刘兰芝能够和社会妥协,抛弃自己的坚守,那就不是这个冷静、觉醒、有反抗精神的刘兰芝了。这样的社会容不下这样的刘兰芝,这样的刘兰芝在这样的社会无法找到真正自己。这个时候的刘兰芝面对的社会就是铜墙铁壁,根本无法突围。可见她和社会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她已经无路可走。刘兰芝和自己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吗?刘兰芝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对自己不想要什么和想要什么已经有了清醒的意识,从刘兰芝决定离开焦家的时候开始,刘兰芝应该就已经做好了和这个折磨人的社会决裂的准备,从她决议离开,就放下了,放下了对焦仲卿的依恋,放下了对男人的依附,她独身孤勇的毅然前行,她要和自己的命运去做勇敢的抗争。她的性格是刚烈的,不是懦弱的,她的选择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跟《氓》中的卫国女子不同,刘兰芝一开始就不认命,自始至终就不甘受命运的摆布,希望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委曲求全、低三下四的没有自我的活着。这样的性格的女子注定是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宁可带着对焦仲卿的爱以赴黄泉,完成“不负韶华不负卿”的誓愿,也不和自己的至情至性相妥协。就是这样的刘兰芝,她选择了离开就是选择了誓死捍卫自己的尊严,誓死捍卫自己的独立自主的人格。至于爱情,她只能放在心里,只能带到另一个世界了。这就是她无言的呐喊,这就是她掷地有声的承诺,这就是她最有力的抗争!这,才是我心中的刘兰芝!

身为女人,生活在女人的圈子里,常常耳闻目睹一些家长里短。女人们很少把夫妻矛盾拿到桌面上来说,但对于婆媳矛盾,却毫不避讳。

有人历数婆婆的罪状,说到动情处,甚至嚎啕大哭。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有个女儿,被婆婆气成这样,我该怎么办?

婆媳矛盾由来已久,刘兰芝何等贤惠,何等温顺,尚不称婆婆的心,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按说亲上加亲,婆婆尚且不待见。

反过来说,有多少媳妇对自己的婆婆满意呢?说这些话,并不是挑唆婆媳关系,而是想探讨一下婆媳矛盾产生的根源。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不是谁轻易能消灭的。儒家大肆宣传三纲五常,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又有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人在重重重压之下,何时有过独立的地位和人格?

只有娶了儿媳妇之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旧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人娶什么样的老婆,不是自己说了算,那这个老婆合不合格,自然也不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旧社会,婆媳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婆婆占据优势,媳妇处于劣势。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但在一些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男尊女卑的传统。

其次,经济问题严重影响婆媳关系,试想婆媳各住各的房子,各花各的钱,谁也不需要伸手从对方的钱袋里掏钱,还能有多大的矛盾?

婆媳之间,不论谁,经济上不能自立,问题就来了。

有人说,经济能力决定家庭地位,这话有点绝对,但颇有道理。

很多人说婆媳分开住,能减少一些矛盾,不错,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个条件的。另外,目前的养老体制不健全,家庭养老的压力仍然很大。

还有,带孙子似乎约定俗成成了老年人的义务,而这又是婆媳矛盾产生的一个因素。日本很少有婆媳矛盾,因为日本婆婆普遍不带孙子,都是媳妇自己带,前提是丈夫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说来说去,都是经济问题。

最后,还有代沟的问题,婆媳是差距较大的两代人,不同的三观,不同的生活背景,相处起来必然有摩擦和矛盾。

此外,婆媳如果不得不住在一个屋檐下,一定要尊重对方的隐私。

婆媳矛盾不仅是家务事,而且是社会问题,婆媳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有时讲个缘分,婆媳也讲缘分,有缘的请珍惜缘分,无缘的起码也得互相尊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460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2023-09-24

随机推荐

  • olay祛斑精华液使用步骤,olay精华

    很多女性朋友都钟爱olay,olay旗下有多款护肤品,其中精华是很受欢迎的,其中祛斑精华液是明星产品,也受到女性朋友的一致好评,也是很多人一直回购的精华。olay祛斑精华液使用的时候是有注意事项的,比如使用步骤。有部分朋友是第一次使用ola

    2024-04-15
    58100
  • 妮维雅防晒隔离润肤露好用吗?

    妮维雅防晒隔离润肤露SPF30PA++,这款产品是夏日美眉必备的防晒乳液了,相信很多美眉在夏天的时候,都是会使用这款妮维雅防晒隔离润肤露SPF30PA++产品的,这么火爆的产品,自然是功效不错的,夏日防晒,小编建议美眉们首先选择这款防晒乳液

    2024-04-15
    49600
  • 天气丹水云系列好用吗

    好用。天气丹套盒里的乳液对于皮肤的维稳效果相当不错,天气丹乳液的质地不厚重,使用起来不会让肌肤产生负担感,保湿力度也很高,适合全肤质所有人群使用。天气丹套盒中还有一盒面霜,天气丹面霜质地比较绵密,可以牢牢锁住之前所使用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天

    2024-04-15
    49500
  • 妮维雅面霜怎么样?

    妮维雅在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个品牌,虽然说妮维雅的产品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很多人平时都会用到它们家的洗面奶,它们家的唇膏也是很多妹子比较喜欢的,这里我们来说一说它们家的面霜,它们家的面霜还算比较火,那妮维雅面霜怎么样?妮维雅面霜好用吗?1、妮维雅

    2024-04-15
    48100
  • 常州小商品批发市场在那里?

    1九龙小商品城公交:255路始发站: 火车站公交中心站 终点站: 三皇庙村委 全线站点: 火车站公交中心站-景福苑-常联报废汽车回收公司-五角场-红梅新村-九龙小商品商场-物流公司-三里庵-五里头村-森源国际-三联桥-沈家塘-糜家塘-伊思达

    2024-04-15
    40100
  • 黑松露是什么 了解黑松露的来源、品种和价值?

    黑松露的品种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冬季黑松露和夏季黑松露。冬季黑松露通常在12月至3月之间收获,味道更为浓郁,价格也更为昂贵。夏季黑松露则在5月至8月之间收获,味道相对较淡,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黑松露是一种珍贵的地下真菌,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食

    2024-04-15
    39400
  • 抖音护肤品套盒便宜能用吗

    抖音50元 护肤品靠谱 ,我就买过乳液 效果也非常好 ,温和 没有刺激性成分 很安全 ,乳液质地很轻盈 很好的推开 延展性很好 ,抹在脸上 轻轻按摩至吸收 ,皮肤特别的舒服 凉凉的 ,清爽不油腻 补水保湿效果也很好 皮肤非常的水润润不干燥

    2024-04-15
    38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