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刘兰芝才貌双全、勤劳能干,焦母还是毅然决然要将她赶走?甚至当她发现儿子有轻生的念头时,这种想法依然没有改变?我们不妨从焦母的三次发怒入手,探讨其中的原因。
《孔雀东南飞》的开篇,我们并没有看到焦母和刘兰芝的正面交锋,由孔雀起兴后就是刘兰芝对自己丈夫的诉苦,核心思想是“君家妇难为”,“及时相遣归”——你们家媳妇儿太难做,无论怎样婆婆都不满意,不如你把我遣回家算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刘兰芝这位女性比较有个性,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的“封建媳妇”。我们不妨推断,焦仲卿母亲不满意的点可能并不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这一点上,后文兰芝告别时的自述“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虽然有点说气话的意思,但可以看出她小时候并没有受到非常严格“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类的训练,加上平日焦仲卿在外工作,婆媳矛盾不断,可想而知。
矛盾或许不能根本解决,然而也并不是没有调和的可能性,只是听完刘兰芝的诉说后,焦仲卿的一系列说辞非但没能缓和矛盾,反而不经意中犯了大忌,激化了婆媳二人之间的矛盾。我们看,焦仲卿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是“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我已经是个福薄之人,幸好娶了一个好媳妇,最后一句话是“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也就是说,焦仲卿在谈话的一开始就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自己的母亲,娶到刘兰芝是我的幸运,她明明很好,你为什么就不满意呢?那么对于焦母而言,这段话引发的联想就是——所以错的人是我喽?所以焦母立刻说了一句“何乃太区区”,区区书下解释为愚拙,实际上翻译得粗鲁一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这个蠢货!”焦母继而说出了真实想法“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她没有礼貌,行动自作主张,这也和我们前面的推理不谋而合。所以焦母最终的目的是为儿子求得一个东家的“贤女”。
焦仲卿接下来的举动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他对母亲说:“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你要是赶走她,我这辈子再不娶亲!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也实际上把刘兰芝推到了矛盾的最前沿,如果说之前两人的矛盾还能调和,到这个时候就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我们从焦母的反应“槌床便大怒”也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性。当年司马昭要杀嵇康,“太学生三千上书,请以为师,不许。”虽然司马昭后来不久就后悔了,但是当时三千太学生上书的行为实际上是大大激怒了司马昭的,因为这里面有对权威的动摇。
《孔雀东南飞》成诗于东汉献帝之时,两汉经学盛行,东汉更是以孝治理天下,曹操当年杀孔融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不孝,孔融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也就是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不孝尚可以用作杀人的理由,焦仲卿当然也就不能如现代社会的青年人一样反抗母亲不合理的安排,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请刘兰芝等待母亲气消然后再接回来,可惜,由于焦仲卿对现实的判断不清,对困难的估计不足,最终两人的爱情还是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所以,可以说,焦仲卿的母亲驱逐刘兰芝的最核心原因在于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动摇,焦母需要的是一个符合妇德的听话媳妇,而刘兰芝偏偏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虽然最后相爱的人只能“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但是他们这种不愿意屈服的个性正是诗歌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当然,还有一个思路就是:刘兰芝好几年都没有生出孩子。
望采纳,祝学习顺利。
最后,刘兰芝成为了孟将堂孤儿院的嬷嬷,远离了一切战火与纷争。过上了属于自己的平静生活。
在《麻雀》这部电视剧中,刘兰芝是特别行动处处长毕忠良的妻子,也是一号男主陈深尊敬和看重的嫂子,她对陈深这个弟弟十分关心,并且多次救他于危难之中。
她作为一个在陈深和毕忠良之间牵扯较深的人物,对于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推动剧情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麻雀》大结局剧情简介
陈深在行动处制造了爆炸的场面,行动处一片混乱,然后陈深趁乱离开回到了毕忠良家中,他送给了刘兰芝等人几张**票,让他们去看**,其实陈深的目的是将他们都支走,然后自己好下手获取归零计划。
刘二宝其实是李默群的人,他是按照李默群的命令在毕忠良手下潜伏了这么多年,此时终于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他将毕忠良和陈深的情况告诉了李默群,李默群为了保证归零计划的安全,他命令刘二宝监视毕忠良和陈深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就地格杀勿论。
陈深支走了所有人,然后潜入了毕忠良的书房,他果然在妞妞的相册里发现了归零计划,但是毕忠良却出现在了陈深的身后,他拿着枪对准了自己的兄弟陈深。陈深虽然和毕忠良信仰不同,但是他还是念及兄弟之情,他希望毕忠良能够幡然醒悟,就在两人对峙的时候,刘兰芝回到了家中,眼前的情景吓到了刘兰芝。
最后毕忠良对陈深开了枪,刘兰芝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不管陈深是什么样的身份,她都不希望看到他们兄弟二人自相残杀,她不顾危险挡在了陈深面前。最后毕忠良决定放走陈深,但是窗外的狙击手早就瞄准了陈深,只不过刘兰芝一直在陈深身边掩护他离开,毕忠良早就知道窗外有狙击手,他为了保护刘兰芝替她挡下了子弹,最后倒在了自己家中,在毕忠良临走之前,陈深将所有的真相都告诉了他。
—麻雀
刘兰芝人物形象如下:
1、才华出众。
文中多次提到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古代来说,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些是可以算有才的了。
2、吃苦耐劳。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很好的说明了刘兰芝的心灵手巧和任劳任怨。一个弱小女子每日勤于机织,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3、心地善良,善解人意。
婆婆故意刁难她,她却在被婆婆逼走的时候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足以看出她是多么善良。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盛装离开原因
是她自尊自爱个性的表现,她的离开虽然是由于婆婆的刁难和逼迫,但是她的盛装打扮也表达出了自己对婆婆无声反抗和对自我的肯定:就是走也要美丽的离开,把最美的一面留在丈夫的心里,并不是我不够美丽,不够贤惠,而是婆婆你太过于刁蛮偏见。
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无论是富贵不*的刘兰芝还是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他们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而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谁都不能割舍自己对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而移情于母亲。作为封建社会里一个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滥施*威的婆婆,自儿媳兰芝过门后,一心想使她成为自己任意摆布的驯服工具。儿媳的一举一动必须受家长支配。她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子婚后把爱更多地献给自己的妻子,心中当然不是滋味,当然未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儿媳对儿子的殷勤承欢和狐媚吸引,甚至会认为是儿媳妇把儿子从自己身边生生抢走了。于是自然而然会迁恨于儿媳妇,自然而然会觉得“失恩义”,自然而然会觉得“大不悦”。而因儿子”甚宜其妻“引起父母心中不悦的,封建礼教明文规定着可以“出”,于是“吾意久怀忿”的焦母自然就要凭借这一条将兰芝驱遣回家。这,就是刚强不阿的刘兰芝失宠于婆婆横遭休弃的真正原因。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兰芝感到被遣的命运势所难免,尽管她“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也难逃“被遣”的厄运。也只能“自遣”了。
“七出”(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嫉者,*僻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或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认为“不孕无子”是造成刘兰芝被“休”的根本原因。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的凄美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不知赚取了多少人伤感的泪水,以至于淹没了刘兰芝被休的真正原因——刘兰芝没有为焦家续香火。
首先,刘兰芝嫁到焦家多年没有生育是不争的事实。何以见得?兰芝被遣送回家前与丈夫、婆婆、小姑告别。却没有象东汉末年蔡文姬归汉前与子难舍难分的情景描写。小姑不可能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只能证明兰芝无子。另外,与小姑临别所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从小姑的成长可以反观兰芝嫁到焦家多年。
其次,刘兰芝没有为焦家续香火才是被焦母休的真正原因。“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焦母鸡蛋里挑骨头的真正原因双方都心照不宣。刘兰芝已经退让到悬崖边,终于向丈夫摊牌,自己是去是留就看仲卿最后能否力挽狂澜。当仲卿向母亲求情时,焦母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这是焦母说的休兰芝的理由。然而从兰芝向焦母、小姑辞行的言行可以证明兰芝很讲礼节。另外,兰芝向仲卿辞行说“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又可证明兰芝并没有违逆焦母。然而与焦母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不是兰芝凭自己的能干、善良、忍让能化解得了的。这症结其实很寻常,刘兰芝没有为焦家添香火。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焦母的刁难:兰芝越忍耐,越表现贤惠,焦母面临的压力就越大,就越觉得兰芝故意与自己作对。因此指责兰芝“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就合情合理了。
最后,为什么《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没有生育只字不提呢?为什么焦母也不直截了当地说兰芝要断焦家香火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孔雀东南飞》的出处《玉台新咏》选材决定的。《玉台新咏》所选题材都是歌颂男女恋情的。理所当然极力美化男女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掩盖其瑕痴,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另外,中国很多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都经过文人反复加工润饰。我们对比《白蛇传》早期和后期的版本,会发现越后的版本对白蛇的美化越多,掩盖其瑕痴越甚。典型的情节对比是早期版本写两蛇妖先水井投毒,后为百姓治病,名利双收。后期版本改为茅山道士水井投毒,两蛇为百姓除瘟。《孔雀东南飞》毫不例外经过几代文人多次修改润饰,哪里还能看到刘兰芝半点瑕痴?
另外原因,焦母也很有心计,兰芝没有生育也可能是焦仲卿的问题,焦母拿不准,只好找其它借口休兰芝。为了焦家香火,焦母宁愿自己作恶人,这样既方便兰芝另嫁,又为仲卿另娶延续焦家香火增大了机会。
《刚强不阿 理性抗争——也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死,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笔者试图通过故事当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专制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青年婚姻不能自主,青年男女陷入深重的痛苦,尤其是妇女受到最为惨重的迫害,从而再现刘兰芝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
关键词:
悲剧根源 探讨 封建礼教 殉情 理性抗争
有汉一代,辞赋盛行,诗坛一度冷落。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出现,使文坛为之一新,大放异彩。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光彩,并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成就,它是汉末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诗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后人常以诗的篇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不少学者专家的许多文章的观点,以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为原则,切中肯綮,为后代学习研究者所认同,皆已形成共识。每次读《孔雀东南飞》,常读常新,常新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丈夫又与她情深似海,可她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儿媳,为何非休她不可?既然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史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什么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同时,兰芝仲卿他们以自杀殉情的方式向封建礼教进行有力抗争以后,两家会求合葬吗?这一系列困惑,让我更为执着地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为,由于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然而,我思考再三,总感这一理由难以服众。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况且,新科技研究证明,生育也与男子有很大关系。其二,刘兰芝被休弃后,先后有县令、太守家走马灯似地遣人上门求婚,如果刘兰芝当时真的被断定不能再生育,像焦仲卿这样门第寻常的普通小吏家尚且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断然休弃,难道声名显赫的堂堂县令、太守家会不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郑重聘娶?这显然更是不合情理。
也有论者认为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诗中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然而,纵观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不仅找不到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的依据,恰恰相反,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的例子倒比比皆是。例如,当刘兰芝看出“大人故嫌迟”,自知“徒留无所施”,顺从母意,主动向焦仲卿提出“及时相遣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礼有节。另外,刘兰芝被遣前夕与焦仲卿生离死别时的一段掏心剖腹的表白:“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验之于全诗对刘兰芝的描写,也始终看不出刘兰芝有什么“无礼节”“自专由”的越轨行为。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的表白,看到的只是刘兰芝知书达礼、温顺贤慧的美好品德,让人感到刘兰芝的临行表白句句是真,毫无虚言。可见,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不过是焦母掩盖自己休媳真意的蛮横借口,根本不是刘兰芝被休弃的真正原因。焦母休儿媳是由于“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被休弃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末建安中”),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汉代社会中去找寻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在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由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便被尊奉到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唯一准绳和依据,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影响到家庭、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中的“七出”之律,妇女只要犯有“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的休弃。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什么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现在我们来探讨刘兰芝当时横遭休弃的原因,只能从当时被奉为圭臬的“七出”中去寻找根据。
“七出”在儒家学说中又叫做“七去”“七弃”,这是在那个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的男权社会中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也是为维护夫权而强加在妇女身上的七道枷索。查阅《仪礼·丧服》,里面记载“七出”的内容为;一、无子,二、*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当时社会的妇女,只要犯有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堂而皇之的出弃。
对照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刘兰芝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呢?如前所述,第一条“无子”显然不能成立。由诗中描写的“守节情不移”“女行无偏斜”等句可知,刘兰芝的品行贞洁贤惠,循规蹈矩,无可挑剔。第二条“*逸”,第五条“盗窃”恐怕也不能成立。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岁嫁到焦家后,又“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门辛”,甚至在因失爱于婆婆,蒙屈受怨,无端遭遣时,临行还再三叮咛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这说明她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能干的善良女性,第四条“口舌”,第六条“妒忌”恐怕也不能成立。至于第七条“恶疾”,卒读全诗,始终看不出她患有什么“恶疾”的蛛丝马迹,这就更不能成立了。“七出”之中,“六出”已被排除,那么,刘兰芝也许是犯了“不事舅姑”(第三条)的大过。
也许会有人说,至纯至孝的刘兰芝,怎么会“不事舅姑”呢?我们认为,探讨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分析。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是非标准,在刘兰芝生活的男权社会里,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合乎“妇道”,是和我们今天的标准大不相同的,当时衡量“妇道”的是非标准是以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为绳墨的。《礼记·昏义》中说,妇女须“成妇礼,明妇顺”,“妇顺者,须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也就是说,作为女子,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过与舅姑(即“公婆”)的亲密程度,否则即为“不事舅姑”。《礼记·内则》中说得更明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也就是说,儿子过于喜欢妻子,引起父母不高兴的,可以休弃。
纵览全诗,我们不难看出,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无论是富贵不*的刘兰芝还是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他们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而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谁都不能割舍自己对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而移情于母亲。作为封建社会里一个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滥施*威的婆婆,自儿媳兰芝过门后,一心想使她成为自己任意摆布的驯服工具。儿媳的一举一动必须受家长支配。她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子婚后把爱更多地献给自己的妻子,心中当然不是滋味,当然未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儿媳对儿子的殷勤承欢和狐媚吸引,甚至会认为是儿媳妇把儿子从自己身边生生抢走了。于是自然而然会迁恨于儿媳妇,自然而然会觉得“失恩义”,自然而然会觉得“大不悦”。而因儿子”甚宜其妻“引起父母心中不悦的,封建礼教明文规定着可以“出”,于是“吾意久怀忿”的焦母自然就要凭借这一条将兰芝驱遣回家。这,就是刚强不阿的刘兰芝失宠于婆婆横遭休弃的真正原因。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兰芝感到被遣的命运势所难免,尽管她“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也难逃“被遣”的厄运。也只能“自遣”了。
在礼教重于“人情”的封建时代,因年轻夫妻过分恩爱而使父母不悦造成的婚姻悲剧又何止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宋朝大诗人陆游也是深受其害者之一。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跟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何其相似?儿子“甚宜其妻”,夫妻俩人“伉俪相得”竟成为沉浸于爱情幸福中的青年男女的莫大罪名,以致横遭迫害,劳燕分飞,生离死别,各分东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现在看来是何等的荒谬和不可思议,而在那个时代又是何等的平常和合乎礼义!
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求婚者接踵而来,足见兰芝的品貌不同寻常。但如前所述,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吏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何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呢?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生活的年代里,择偶配婚已十分讲究门第、容貌、才华、年龄和婚史等。县令家的三郎和太守家的五郎自身条件这么好,为何不向“窈窕艳城郭”的贤女秦罗敷求婚,而偏偏看上被休的刘兰芝?如果说县令和太守是仰慕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和很有教养,那么他们对刘兰芝嫁给府吏,“共事二三年”后被遣该不会一无所知吧!如果我们从反常的心理解释反常的行动,一切就显得万分合乎情理:县令和太守替儿子求婚是假,为己纳妾是真!在封建时代,对于一个被休待嫁的刘家女来说,等待她的将是一条布满陷阱、洒满血泪的路。
刘兰芝和焦仲卿反抗封建家长制度的压迫,殉情以后,会“两家求合葬”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其一,焦母和阿兄是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刘兰芝蔑视封建礼教,反抗兄长之命,新婚之夜“举身赴清池”,让太守一家枉花无数钱财,空欢喜一场,可谓叛经背道,罪不可赦;而焦仲卿饱读诗书,任职台阁,得知刘兰芝自杀,也竟然丢官抛母,“自挂东南枝”,实属不忠不孝,当惩不贷。从焦母和阿兄的思想立场来看,“两家求合葬”是不可能的。其二,阿兄暴戾自私,冷酷无情,而焦母蛮横顽固,独断专行。当初,太守派媒人来求婚,刘兰芝不忘“府吏见丁宁”,一心只盼破镜能重圆,可阿兄对妹妹的事情却无丝毫的理解和尊重,粗暴训斥兰芝“后嫁得郎君”,“足以荣汝身”,“作计何不量”!而焦母一手毁了儿子的幸福,面对儿子殉情的拜别,仍是一副铁石心肠,丝毫不肯回心转意,收回成命。从焦母和阿兄的性格特征来看,“两家求合葬”也是不可能的。其三,富贵不*的刘兰芝一“举身”,不仅毁了阿兄的高攀梦,还丢尽了阿兄的脸面;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一“自挂”,不仅使焦母日后无靠,还使焦家香火断绝。巨大的打击无疑会激起焦母和阿兄心中的波澜,然而,除了绝望、痛苦、恼怒和怨恨以外,还会有些什么?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从焦母和阿兄的内心感情来看,“两家求合葬”就越加不可能了。笔者认为,刘兰芝夫妇死后的情况,完全出于诗人的想象与幻想。“两家求合葬”和“魂化双飞鸟”都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刘兰芝夫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机械地把“两家求合葬”理解成为写实的手法来看待“合葬”,不仅有悖于焦母和阿兄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将大大削弱全诗“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主题。
人非木石,熟能无情,刘兰芝、焦仲卿执着纯真的爱情虽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却为世俗人情所赞赏。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这对青年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欣赏钦佩他们为追求爱情和自由而进行的不屈的理性反抗精神,虽是悲剧,却极富正义色彩。这一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和写照,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控诉。学习欣赏这首凄美的爱情诗,我们认识到了古代社会的罪恶,看到了中国妇女为了争取自由幸福的理性反抗精神,刘焦的自尽,是失败,也是胜利。这种方式的抗争,虽说消极,但毕竟是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给后人以积极的启迪,更应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参考文献:
1余冠英选注 1953 《乐府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李因笃、陈祚明等 19876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孔雀东南飞》
3 孙志凌 20017 《孔雀东南飞》中的三个问题 河北《语文教学之友》
4游国恩等 19895 《中国文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5金伟源 19895 生不偕老·死求同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析》 华东师大出版社
“自古红颜薄命。”当人们读到这句话时,它常常与权力、名利联系在一起。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普通家庭和普通人。贾斯珀是汉末刘兰芝庐江县的一个小家庭。“十三会织素衣,十四会学裁衣,十五会弹琴,十六会背诗背书。”看来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多才多艺的闺阁女孩。十七岁时,他与庐江县的公务员焦仲卿结婚。焦家人口简单。除了丈夫,只有她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小水泵,也算是当地小康之家。嫁到焦家后,他起早贪黑,操持家务:挑水、做饭、洗衣、织布。他整天忙忙碌碌,把一家四口打理得井井有条。焦仲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工作之余,躲在妻子身边,呢喃情话,偶尔弹一曲筝曲,轻轻唱一曲。他的妻子非常深情和幸福,邻居们都很羡慕这对完美的夫妇,但焦的母亲很不高兴。焦的母亲开始无理增加儿媳妇的工作量,然后百般指责儿媳妇的过错,最后完全失去了理智,认为儿媳妇根本就是一只破坏焦家和谐气氛的狐狸,强迫儿子带回娘家。焦的母亲当时去的理由是,儿媳妇没有教养,凡事爱自己拿主意,我老头子不高兴。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在古代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古代有所谓“七出”,任何人遇到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和妻子离婚。中记载:“女人有七条路可走:违背父母,不生育,嫖娼,吃醋,与恶疾同行,话多,偷盗。”从心理上来说,母亲和儿子多年守寡已经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习惯。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媳妇,让母子相依为命。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平衡失去了,对媳妇生气。当时,焦仲卿认为她儿媳妇的行为没有错。她为什么没有得到母亲的爱?他反对母亲这样做,当着母亲的面发誓:“你要是送了媳妇,这辈子就再也不嫁了!”然而,焦的母亲用她最后的武器,一把鼻涕一滴泪,威胁着她的死亡。在最后一刻,焦仲卿被打败了,屈从于她母亲的意愿。那天晚上,夫妻两人泪流满面,直到天亮,焦仲卿反复解释他的尴尬处境,并承诺假以时日,情况会有所改善,并鼓励妻子再忍耐一会儿,等会儿再回来迎接他。然而,刘兰芝不敢做出这种奢望。这完全是一种告别的姿态。她哭得像个泪人。游子提醒丈夫把刺绣、沙朗裙、桶帐、香囊、梳妆盒、丝绳等妇女用品全部送人。给别人,以免留置,以免被打乱。眼泪还没干,天就快亮了。怀着愤慨的心情,刘兰芝站起来,穿好衣服。她穿着袜子的时候,每一件小事都重复四五遍,每一次都影响着她对丈夫的无限情意。她想说她还是会休息一下。她从容地走出门去,向焦的母亲告别。她一本正经,穿着考究,这是对母亲的抗议。然而,轮到这个圣洁的表情和小本子说再见的时候,却变成了眼泪。她一肚子苦水,在一个女的和自己同龄的小泵面前再也忍受不了了。她要走了,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我很抱歉要离开。一辆马车载着离开了焦的家,骑着一匹白马跟在车后,一次又一次地走着。车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像是在碾碎两颗破碎的心,他不禁感到疼痛。焦仲卿下了马,钻进汽车,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又哭了起来,对天发誓,他们永远不会消极。“你如磐石,妾如芦苇。苇如丝,岩无转。”也就是说,海枯石烂,两者一类。从不
当刘兰芝回到家,她善良的母亲看着“无助”的女儿,她悲痛欲绝。然而,刘兰芝仍然有一个暴力的哥哥。对于哥哥,刘兰芝早有心理准备。回家的路上,她知道,“我有自己的爸爸和哥哥,他们很暴力,怕他们不按我的意思做,所以会炸我的胳膊。”然而,刘兰芝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县长派媒体为他刚满十八岁的三儿子求亲。母亲理解女儿的心情,所以拒绝了女儿的请求。不久,太守让县丞向他的五少爷求婚。当母亲准备再次为女儿婉拒时,她的哥哥介入了。在旧社会,大哥代替了父亲,家庭重男轻女,所以她同意了这门婚事,收养了她的工作,选择了一个好日子结婚。刘兰芝不做声,只是用毛巾捂住嘴哭了,泪流满面。俗话说“被腌了就想出去哭。”听到再婚的消息,赶到了刘家。已经是黄昏了,马嘶的声音是他心中的悲伤。看到门前已经搭起了“绿房子”,是用大布帘搭成的帐篷,是新娘出嫁前一晚用的。看到刘兰芝,焦仲卿生气地说:“我就像一块石头,一千年也不会变,可是你的蒲苇的韧性呢?为什么一天一夜一切都变了?我们永恒爱情的誓言!只能恭喜你攀上高枝,一天天好起来。”刘兰芝肝肠寸断,泣不成声,“人生不如意,一言难尽。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和你一样被逼,只有一死以示野心。”刘兰芝哭着跑回了鲁青,而焦仲卿则绝望地掉转马头踏上了回家的路。世间各种辛苦,都没有做成死亡或者分离。当时已经是寒冬时节,寒风摧残树木,树叶飘落。渐渐地,尼姑庵的黄昏安静了,月亮冷了,地上结了霜。偶尔有一两只孤独的鸟从空中啼叫。刘兰芝跌跌撞撞地走出了鲁青,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跳进了村外的池塘,用她的生命诠释了爱情的坚贞。焦仲卿回到那里的家里,就去教堂祭拜母亲,并说了一些告别的话:“你不能以跪下为乐,但希望善良,珍惜自己。”他那迷茫霸道的母亲还在安慰他:“你是一个大家庭,是台湾内阁的官员,你要小心,不要让你的妻子死掉。你如何高贵或卑微?“东有贤妇,城美壁美,你奶奶若有求于你,夜必还。”不管妈妈怎么鼓励,焦促清此时是铁了心要死的,所以她会听。晚上在院子里转悠,过了第三夜,乌鸦成群飞过。焦仲卿知道事情有所不同,他以为他心爱的妻子已经自杀了,正在黄权路上等着他。于是他解下腰带,绑在一根法院树枝上,上吊自杀。拥有“金车玉轮,青马金鞍”富家子弟的刘兰芝,竟然愿意为爱而死,真是令人惊叹。天亮后,和殉情的消息已经在附近的村子里引起了轰动,焦的母亲为土地哭泣,为她唯一的儿子的死哀悼。刘的哥哥更是羞愧和后悔,因为他的贪婪倾向,他的妹妹谁没有选择,只有投水自尽,以保持她的贞操;一般来说,村民们出于同情而义愤填膺,聚集在两家门前,尖叫着诅咒着,要求将他们一起葬在盖华山脚下。在焦仲卿刘兰芝的墓地里,东西两边种了松柏,南北两边种了梧桐树。过了几年,枝繁叶茂,遮阴蔽日,有一种双翅鸳鸯,日夜上下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年轻男女纷纷来到墓地祭奠,祈求婚姻幸福。至今,安徽舒城县南部的盖华山仍有鸳鸯墓的遗迹!焦仲卿是庐江县的一名小官吏,庐江县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潜山县和舒城县之间
”说到她的打扮,她做了如下的描述:“脚上爬满了丝,头上闪着玳瑁,腰肢飘逸,耳朵上闪着明月。“用了很多笔墨。描写刘兰芝的才情、性格、美貌、打扮,目的是强调这样难得的美人不能讨婆婆欢心,会增加世人的同情和遗憾。1700多年过去了,如今在荧屏和舞台上,这个感人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演,仍能让人潸然泪下,可见其不朽的事业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浪传的。”孔雀东南飞,徘徊五里。”“告别生活,厌恶生活是不可能的。”“谢谢后人,小心别忘了。"
《孔雀东南飞》写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相爱而受到家长阻扰,为何选择“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而不私奔呢?
普遍观点理所当然都会认为,在封建时代私奔很不光彩,要被抓回来浸猪笼的,所以爱而不能只能殉情。这个观点是固定思维理所当然的“臆断”,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在汉代社会并不看重妇女的贞节问题,富家女卓文君就曾和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私奔,并传为慧眼识英雄的佳话,《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回家,先是县令儿子求亲,再是太守为儿子求婚,证明汉代婚俗是较为开放的。
既然不存在社会风俗上的道德绑架,那么为何会有双双殉情的结局呢?
《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的刘兰芝不仅美貌,还多才多艺,关键是非常聪明,一开始她就知道婆婆的有意刁难,“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所以自请遣归。相比之下,焦仲卿就看不明白,他听闻刘兰芝的自诉之后,立马去恳求自己的母亲,说了一番话反而让母亲更加生气了,他又不敢违抗母命,只好让刘兰芝先回去,等他办完事就会去接她回来,焦仲卿是用缓兵之计,但刘兰芝非常清楚不可能再回到焦家,“勿复重纷纭”,不要再添麻烦吧,只希望焦仲卿日后不要忘记自己。
刘兰芝告别婆婆与小姑后,与焦仲卿在道口分别,焦仲卿又指天发誓说等他办完事就去接她,刘兰芝有感焦仲卿的深情,便答应等他,说了非常美丽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并告诉焦仲卿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哥哥,到时候恐怕自己做不了主。
刘兰芝回到家之后,确实一如她所料,她被逼嫁,先是县令来说媒,回绝了,接着她的哥哥亲自威逼利诱,刘兰芝深知已没办法再拖了,便答应哥哥嫁给太守的儿子。在这中间,先不论刘兰芝等了焦仲卿多长时间,总之焦仲卿始终没有去接她。
等到焦仲卿听闻刘兰芝要嫁给别人的时候,突然也能请假回家了,赶紧去找刘兰芝。刘兰芝听到马声,便能知道是焦仲卿来了,一见到焦仲卿,立马哭诉自己被兄长逼迫的遭遇。这个时候,刘兰芝是非常无助的,这个情节有点像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顾曼桢在遭受姐姐囚禁受到姐夫强暴时,她每天想的是,要见到心上人,然后向他哭诉自己遭遇的这一切,那个时候心上人世均肯定会紧紧拥抱她怜惜她,曼桢在生命最艰难的时光里,就靠着这点期盼支撑自己活下去,可惜最后再见到世均已经是十年后,沧海桑田,曼桢提起往事很平静,而世均也不能紧紧抱着她,曼桢只是很悲哀地跟世均说:“我们回不去了。”
刘兰芝向焦仲卿哭诉,她没有想到焦仲卿不仅不听她解释,还出言讽刺,“贺亲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如果说刘兰芝在逼嫁时已经是对前途感到绝望,那么此时听到焦仲卿的言语就更加生无可恋。
女子往往把爱情看成生命的全部,并都带着理想化的意味,好比杜十娘。当遭遇李甲的背叛,杜十娘的财力完全可以重新开始更好的生活,但是杜十娘选择死亡,她希望得到忠贞不渝的爱情,这种爱情是容不得半点杂质的,当理想化的爱情被爱人摧毁之后,生活的希望也被熄灭了。于刘兰芝而言,也是如此,既然如此,“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哀莫大于心死,更何况刘兰芝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人,“大人故嫌迟”中的一个“故”字就知道刘兰芝对婆婆的刁难是非常清楚的,但现实生活中,女人不宜活得太清醒,容易看到很多事情的真相,如果选择私奔,远离他乡得不到家人祝福的爱情真的能够长久下去吗?
不能。就像列夫托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描述的,安娜跟渥伦斯基私奔了,但是之后呢,安娜还可以靠着恋人的温存生活下去,但是渥伦斯基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男人,他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事业需要功名,他也需要爱情,但爱情不能是生活的全部。他们还是回到自己的圈子,最后安娜在痛苦中选择了卧轨自杀。
与其让理想中的爱情在现实的摧残中一点点消失殆尽,还不如选择灭亡保持爱情最美的样子,“人生若只如初见”,故事的开始,我们彼此相爱。
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
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暗暗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