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俗文化之语文课程资源的一抹亮色
论文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利用
论文摘要: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在 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将民俗文化资源延伸至写作教学与 语文 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开拓 语文 学习的视野。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 语文 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 语文 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 语文 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 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 语文 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 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 语文 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 语文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 语文 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 语文 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 语文 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语文 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 语文 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 语文 科学能力,开展 语文 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 语文 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 高梓梅从民俗的视角教学鲁迅小说[J]教研天地,2004(2):48-49
[3] 李桂芳中学 语文 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 语文 教学研究[J]2004(4):33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培养阅读的兴趣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这就得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首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刚进初中,很多农村孩子未接触过课外书。笔者就曾碰到一个初一学生坦言,从小到大未看过任何一本课本以外的书,连《故事会》这样非常普及的书都没见过。如何把学生的兴趣从单纯的学习和玩引导到对课外书感兴趣,就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可以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入手,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少儿节目,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并趁机向学生推荐一些故事书,如《安徒生童话》、《365夜》、《西游记故事》等,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图书室借阅。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其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如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读书笔记优秀作品展播,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第三、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中的学生引到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学习了李煜的《相见欢》,可介绍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样表达亡国哀思的《虞美人》,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愁;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提辖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报打不平的英雄形象鲜明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水浒传》这部中国古典名著,让学生去关心鲁智深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阅读探知的兴趣;学习了余光中的《乡愁》,可请来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又认识一位有同样情愫的诗人;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背诵比赛……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且觉得兴趣盎然。
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 ,多渠道多角度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和条件
阅读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农村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1、争取家长支持。大部分农村家长把课外书看作“闲书”,对看课外书的子女横加指责、劝阻,更不用说会花钱给子女买课外书了。学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课外阅读在家中就无 从开展。可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书的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报。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开展阅读。学校图书室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教师可经常到里面翻阅,了解书目,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给学生。每周安排一节固定的阅读课,尽量调到课外活动前,让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自由借阅书报。另外,对于一些教学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学,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一些好的文章篇目或好的网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电脑课或课余时间,自行上网阅读。
3、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可以让学生这个主要场所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建立班级图书角是一个极好的形式。图书角的书由学生从家中带来,没有的也可以买新的,只要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由班委造册登记后派专人管理,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还书时间。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在班上就可读到至少几十本书,然后这些书每学期更换一次。教师也可把自己藏书中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拿到班级图书角来填充,很受学生欢迎。
4、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每年报刊征订的时候,教师可筛选一些适合学生订阅的报刊目录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订阅。同时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他们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和杂志,尽量不要与班上其他同学订阅的相同,拿到报刊后交换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
5、推荐美文、名作。受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名家名作。可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作品。简短的美文,可打印张贴,让学生抄录。还可由学生轮流互相推荐。可开设美文欣赏课,让学生开展朗读、品味、交流等活动。
6、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开展课外阅读。农村虽然相对城市落后,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能充分利用,对课外阅读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如很多民间谚语、歇后语、成语等都出自劳动人民之间,可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在广西的壮乡瑶寨更是有丰富的乡土语言,还有农村的民间习俗、传说故事、山歌、对联等,均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绝佳素材。我们在教学中,就曾利用**《刘三姐》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的歌词作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仿写练习和文学修辞手法的分析,让学生觉得兴趣盎然。另外,在农村尚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国家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等,他们家中或多或少均有一些藏书,可鼓励学生多与这些人接触,大胆向他们借阅书籍,让自己有更多的阅读机会。
在校大学生致富创业小项目有:手游代理、打印店、回收旧书、家教、情侣礼品店、校园配送。具体可以看看风林手游为大家整理的创业笔记哦……
1、手游代理
不需要研发,不需要租用办公场地,甚至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人一电脑一手机,在家足以。新手的话建议前期做好调研和分析,因为做代理你还是得了解一下哪些平台靠谱与否,再说游戏,后期推广的事,做得好的话,几乎除了前期的代理投入,你几乎不怎么花钱,在家做好推广即可,直接就能靠玩家充值获取分成变现了。像风林手游、腾讯游戏助手、网易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
2、回收旧书
在毕业来临之际,各高校大四学生就要毕业离校了,每到这个时候,很多大学生就面临着如何处理旧书的烦恼,大部分会选择把书卖掉,一般都是五毛钱左右一斤,是按照卖废品的价格。此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二手书收下来二次利用。
3、家教
做家教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比较适合的,一方面是利用了自身资源,二是懂大概市场情况。如果你有一定的积累,可以租用办公室,招聘一些大教师自己创业。业务范围涉及小学、初中、高中文化课辅导。当然,降低成本的更好办法是,多招一些做兼职的大学生,可以安排一对一上门辅导。
4、打印店
相信每位同学对自己所在学校还是非常熟悉的,如果学校提供有大学生创业园,可以申请一间,开家打印店,如果没有在校园周边租一个店面也是可以的。大学生对于复印和打印需求非常大,经常需要打印一些学校资料,论文之类,我们可以开一个打印店,操作也比较简单;大学那么多人,生意自然也不会差。
5、校园配送
简单的来说就是送外卖,可以去美团、饿了么找一些靠谱的商家,然后与商家谈好价格,这样就可以每天给学校里面需要外卖的同学送外卖,也能够赚取不错的收入。
6、情侣礼品店
现在的年轻情侣如此多,特别是大学校园,更是情侣的聚集地。现在的大学生们谈个恋爱各种纪念日、节日都喜欢送点小礼品纪念一下,如果在大学城周边开一家情侣礼品店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情侣礼品店创办条件与普通精品店相似,比较简单,也很轻松,是很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少数民族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建议
我县与越南接壤,地处边境,是典型的边疆地区,是苗、瑶、壮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学校,且笔者所担任教学的分部就是少数民族居多的“民族特色分部”,少数民族学生占到了整个分部的百分之八十。在这样一个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承担教学,要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确实要花很大的心思。根据目前我县的教育现状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自主学习虽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这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运用,但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高中教学中,自主学习教学中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主要还是由于边疆农村教师受培训学习时间少、观摩研讨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当然边疆农村中学学生教学条件的艰苦以及学生本身对外界的接触与影响较少、眼界的开阔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的限制等都是制约合作学习教学的重要因素。据此现状笔者对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师提出以下几点浅薄的建议:
1认真备课,全面掌握学生现状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在备好课本的同时也备好学生,这一点很关键,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着不同的引导方法。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对自主学习的内容、时机等做深入研究和设计,要认真并考虑到学生现状:高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有的学校存书少而且内容陈旧,所以导致了学生阅读的少,知识量少,面也比较狭窄。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考量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以及自主学习时问题的难易程度,切不可只重形式而不重时效,比如说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清楚:哪些问题教师要怎么讲,包括措辞、问题的设计及这个问题必须由哪个层次的回答等等,一堂课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这要根据学生情况来定。
2以课本为依据,与高考接轨
教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一定要深入研究哪些内容需要老师精讲,哪些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启发性: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字词的注音及理解,这些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教师一定要学会“偷懒”,教师切不可一切“包干”,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勤做笔记的习惯。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成语的考查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一块的知识只能靠自己平时的积累,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了。高中学生的学习很大部分都有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与高考接轨,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学生做练习时的答题模式都一定要高考的要求来做。比如,在学习课文《孔雀东南飞》时,第一段“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本文讲的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可课文开头为何要写“孔雀向东南飞”呢?这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如此一来,就把高考设计的“表现手法”的考点穿插到了课文的学习中了。另外边疆农村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所生活的环境艰苦、信息闭塞,到如今有的家庭连一台电视都没有,因此学生见得少、也不会表达,这样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要不断鼓励才行,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将前功尽弃。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听、说、读、写得到全面发展
在学习中,一定不要让学生经常“大合唱”,一定要让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之后单独表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生性胆小不善于交流,有时学生胆小到教师声音稍大一点都会流眼泪,很多时候学生有他们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但由于胆小他们的观点也不会轻易会被其他同学和老师知晓,这就需要老师创造一个很是轻松和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忘记这是严肃的课堂,而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场所。在这一点上,笔者是这样做的:比如学习文言文,安排学生预习,课上笔者从不先讲课,学生按顺序或是随意指明从哪位同学开始,每人读一句,读了后自己翻译,再把此句中他认为关键的字词做解释,站起来的每一位学生完成这三个内容后就自己坐下了,下一个接着这样做。如此之后,教师再稍作补充讲解或是强调,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学生既锻炼了胆量,找到了自信,而且在写作文时也敢下笔了,从此不再犹豫不决。就这样,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后,很多学生能自己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而且总会有让笔者惊喜的发现。所以,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不要忽视了学生个性、思维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应该让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自主探究并组织好语言之后再表达,这样学生的听、说、理解及表达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4给足时间,监督到位
在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回答,由于地域的差异及边疆民族学生基础及知识面的限制导致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时间太短,有的学生甚至连题目都没看懂,问题尚未弄清,更不用说学生的思维正在训练和发展中。应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长一点,学生的思考则会更充分全面些,思考后才能更好地组织语言进行交流和汇报。但老师却不可把问题甩给学生后就坐视不管了,一定要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必须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时间到了每个人都必须要表达出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若是教师监督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学生不思考、等着老师给答案的懒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忙”起来,手要做笔记,心要跟着老师的问题走,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堂课很快,而且收获也不小,他没时间打瞌睡、没时间发呆,他只忙于学习了,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少数民族学生胆小,很容易自卑,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做好思想方面的引导,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如发现学生犯错或是稍有偷懒要监督到位并及时给与纠正,若是不注意监督到位后果就会很严重。总之,边疆少数民族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高中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阶段,若是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提高教学成绩就一定是一句空话,可是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得要老师不断地去摸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会有所成效。
作者:李明丽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明确地指明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让教师的教育观念活起来,语文课堂就能活跃起来。
二、转变角色,轻松驾驭课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不是单一的,也不是课堂中最重要的,教师可充当多种角色,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转变角色,轻松驾驭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传统的语文课堂我们以解读文本为主,就是把别人的文本当作别人的东西来分析,发掘其中蕴含的意义,学习文本的形式。欣赏是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东西来感受,感受别人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体会别人这样写的情趣意味。对照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注重的往往是解读,而不是欣赏。很多的教学环节,如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主题、中心思想,学习作者表现手法等,这些教学内容和活动使得学生在与文本接触时,始终需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的方式是手术刀式的剖析解读。而且,这些所谓的“解读”,又有多少是学生的真正思想呢?只不过是老师和参考书的观点大杂烩罢了。在新课改中,我们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所谓欣赏就是把别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东西来感受,感受别人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体会别人这样写的情趣意味。因此,我们在备课之时,就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地品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领悟。而不应该只是迷信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悟,真正地用心欣赏作品,再做适当的解读,不宜作过多的讲解,把活生生的文本解剖得肢离破碎。
2、以启发者的身份出现。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只能靠领悟积累。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能做的,很大程度上就是诱导学生走向文本,在学生疑难上给予启发。启发要注重时机。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意思是说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处于积极思考尚未搞通的心理状态时,指导学生思考;当学生已有所思考,但未思考成熟,处于想说又怕表达不清的心理状态时,适当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的内容,并能确切地表达出来。简而言之,应该在学生阅读品味文本,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给予提供另外一些思考的角度、方法,为问题的解决做一些铺垫。当然,接受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些基本的知识与方法,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直接灌输也无妨。
3、以激情澎湃的演讲者身份出现。学生的情绪是很容易被老师的情绪所左右的,要想学生有激情,老师就必须要激情澎湃,要想学生间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老师更要有敏锐的思维。如在指导朗读时,我们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和特定的情境,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不同的情感体验,或舒缓或急促,或高昂或低沉,或喜悦或悲伤,或激动或惊讶……一个充满激情的语文老师,他的语言一定是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像说书人一样,讲话绘声绘色,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把人、事、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语言幽默,妙趣横生;或旁征博引、语带双关;或富有启发,激发联想。学生自然会听得入神,不知不觉间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模仿,从中积累词汇,形成语感。一个平庸的老师,他是不能吸引学生的。他上的课自然也是淡而无味,自然也不是合格的课了。
4、以评价者的身份出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剧本来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正的感情”这一问题。同学们结合文本各抒己见,所执观点不一,畅述了对该问题的见解。我肯定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针对学生的观点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多向性。通过课堂的评价,为学生指出探究性解读文本的方向。教师的评价激励要抓住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佳效果,起到表扬一个而教育全体的作用。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直接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在阅读过程中闪烁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这样,受肯定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其他同学也会以他为榜样,争取受老师表扬肯定的机会。
三、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的思维、行为活跃起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空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又不断变化的平等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关键因素,他是活生生的人,在文本阅读中他受思想、动机、情绪、情感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尊严,人为的划上师为师、生为生的界线,造成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及师生人格上的不平衡。这不仅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更不能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被逼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两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二是民主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拔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只有教师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的前提下,激励赞赏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逐渐形成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得到激发,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2、激发阅读兴趣,制造良好课堂阅读氛围。
在阅读教学中,沉闷压抑的气氛和消极被动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智力活动。而阅读兴趣是指学生对阅读的一种注意倾向、积极态度和喜爱程度。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比较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洪镇涛等已给了我们很多成功的经验。用明确目标指向、以旧引新、设疑问难、引导想象、名言趣事、情感熏染、插诨打科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制造良好阅读气氛,效果很好。如果教师善于创造教学条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伊始或其间,激发兴趣,制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学生便会很自然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例如,在教授〈〈琵琶行〉〉时,让学生弹奏一曲优美动人的乐曲,学生兴趣盎然。
3、变接受者为发现者,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探究阅读的行为活跃起来。人生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者,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学校的教育就是将学习这一人类基本的习得性功能加以引导和组织的体制。在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走进教师设计的框架,忽视了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关注。新课程认为,阅读行为的实质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教师在阅读中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是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学生阅读“个性化”,决定了语文课本不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必须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探究氛围。互动的课堂阅读教学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与困惑,敏锐地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全面的互动学习中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分析探讨问题的锲而不舍的动力。而在此阅读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纯粹答疑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应自觉地充当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推动者。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从而为学生提供探究阅读的空间。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才能让学生体验在兴趣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中阐述自身的阅读体验。
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一直以来,教学参考书中关于阅读文本的意义是确定的、标准化的甚至是唯一的,而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的合理性却得不到承认和鼓励。这种思想和现实对阅读教学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一是导致了阅读权威的产生,使学生有依赖心理,渐渐失去质疑和怀疑精神,失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二是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服从教师,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是极为不利的。大家都知道阅读是创造的基础之一。通过阅读,掌握了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中受到启迪,才能产生创造。教师要想办法保护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阅读理解的合理性,激发和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四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读思结合,“只有勤于思考的人,在阅读中才可能有所创造”;第二教学生用质疑和批判的思想去阅读,力求多发现问题;第三教学生进行发现性阅读,越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给阅读文本以解释,越是能发现更多的东西;第四教学生在阅读中善于积累和重组资料,积累是创造的基础,重组也是创造。
四、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使气氛由沉闷到活跃。
1、书声琅琅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朗读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一般的阅览相比,更是一项很重要的深入理解文本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读书的声音是不可或缺的。在教授古诗文时,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许多学生特别喜欢朗诵苏轼、辛弃疾的词,在朗诵中,学生体会着古诗词的魅力。课堂上书声朗朗,气氛热烈,过去的沉闷一扫而空。
2、议论纷纷的课堂。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的单纯的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满堂灌式的“一言堂”当然不是合格的语文课,老师和学生的“你问我答”式的“问答堂”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就必须要有对话。阅读是人与文本的对话,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就表现在纷纷扬扬的议论当中。没有纷纷的议论就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就没有师生间的深入探讨和交流,也就没有所谓的合格的语文课了。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讨论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过去爱睡觉的同学也精神抖擞。
3、充满质疑声的课堂。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对文本、同学、老师有所质疑,不能人云亦云。当然,这里的“疑”是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同学和老师的观点,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怀疑一切的盲目的“疑”。不仅学生应有所疑,教师本身也应该有所疑。“有怎样的师傅就会有怎样的徒弟”,本身欠缺独到见解的老师,是教不出有独立精神的学生的。老师对文本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不能唯教参是从。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展示出师生自己的思维火花。否则,师生也只能沦为各种参考书的传声筒。
4、充满知识的课堂。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到一定的语文能力,那么,这一节怎么也不能算是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要判断学生是否学有所得,看什么?看学生的眼睛!一个学生的眼睛,如果是熠熠生辉的,闪着智慧的光,那他一定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如果学生是迷惑不解的眼神,这也是好的。因为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有困惑,说明他深入思考了,发现问题了,这不也是一个“得”吗?相反,如果学生们的眼睛只是呆呆地盯着黑板记笔记的话,他们在这节课中可能没有什么收获,这节也不是合格的语文课。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主动参与是关键,上述几点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点收获。我认为只要老师们愿意改变角色,试着与学生平等相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唤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情和热爱,使其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变得活跃。
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是一个比较复杂但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对这个话题,我想说三点意思:一是学生虚假作文的产生往往是被“逼”的;二是中学生作文不应排斥“文学性”;三是作文的理想追求应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一学生虚假作文的产生往往是被“逼”的
关于中学生作文的真实性问题,常常会出现几个认识的误区:
一是认为学生作文不写自身的生活,就不真实。其实,在我们看来,不管学生是否写自身的生活,只要作文中的内容能反映生活的本真,符合客观实际和生活逻辑,哪怕是虚构,搞文学创作,写别人,写他人,就应看作是真实的。真与假的分辨,是以能否反映生活的本质为试金石的。
二是学生作文只要讲“真话”、说“心里话”就符合“真实性”的标准和要求,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认识的误区。由于认识的局限,有时学生作文中的“真话”、“心里话”,也许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非本质,并不符合客观真理,未必正确。具体而言,它既不能反映事物的本真和生活逻辑,又不符合主流意识,或格调不高,或情趣不雅,或是非不明,或言辞偏激,所以,这“真话”、“心里话”并不符合“真实性”的要求,因为,它“真”中有“假”。
三是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同起来。比如在考察真实性的时候,我们常常将艺术真实视为生活真实。看待学生作文是这样,分析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不说将《葬花吟》的作者归于林黛玉名下,单说有人像历史考古一样发表文章探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赶出家门、休回娘家的原因,这无疑是把刘兰芝当真实的历史人物来看待了。其实这故事原本是虚构的,历史上未必真有刘兰芝其人。当然如果从文本出发,探究刘兰芝被休的原因,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把刘兰芝当作真有其人来考证便是。
回归正题,学生作文说谎造假,责任往往不在学生。这是为何?先看看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我们提倡学生讲真话,可有时又并没有真正地给学生讲真话的自由。指导写作,常常要求学生甚至是小学生首先做到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于是学生作文的话语开始由率真、朴素,变得崇高、神圣甚至“伪圣化”。尤其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功利目的的影响,至今中学作文教学仍基本采用封闭型的命题作文形式。写作的范围,题材的选择,思想情感的流露以及表现形式等,都有很大的限制性。学生写作就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不仅思维受束缚,创造潜能不易发挥,而且个性难以张扬。而对同一作文题,不管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认识水准、性格志趣乃至写作时的心境差异如何,都一律要求在特定的空间和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这种不顾及学生写作实际的做法本身就带有较大程度的强制性,学生失去了写作的自由,没有了自主话语权,因此,作文很难走出说假话的藩篱。
再看看我们老师自身,有时我们呼吁学生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可对学生的某些真话,心里话并不认可。这一点,从近几年不少高考零分作文的遭遇,可见一斑。由于过于强调“思想性”,有时反而失却了“真实性”,虽说考场作文有特殊的规则。老师们通常自己心里有个标准,并以此来衡量和要求学生,看学生的这些话是否格调向上、积极健康、符合主流意识,是否辨雅俗,明是非。这固然没错,但我们又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学生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由于标准过高、要求过严,一些阅历尚浅、生活缺乏、认识尚有局限的学生,作文时很难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自然就会变得言不由衷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尤其是作文的测试与评估,价值取向的偏差也常导致逻辑悖谬,一方面我们提倡写真情实感,说诚实的自己的话,可另一方面题目本身又常常背离这一宗旨,以致使学生陷入两难困境,无所适从。
笔者曾经用这样一道题目测试高三学生:某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激烈。假定你打算应聘,请你按不同目的各写一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受聘。
这道题无疑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科《考试说明》中“能够根据表达的方式、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的要求设计的。写作此题,学生应先假想成应聘者,然后根据不同目的作出相应的回答。应聘记者需从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应变能力(或洞察、分析能力)等方面考虑,而应聘播音员则需从口齿口音、朗诵水平、相貌等方面作思考,倘若思虑不周、表述不当,此题是很难作答的,命题者的用心可谓良苦。
然而没想到问题接踵而至。在介绍自己的优势时,至少有90%的学生在不切实际、夸大其辞地“推销”自己:有的说自己出身于记者家庭、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新闻系,还说有多年的当记者、播音员的历史和经验;有的吹嘘自己文才如何拔萃,相貌如何出众,甚至自夸“才如子建,貌似潘安”。总之,男生说才佳,女生道貌美,似乎绝大多数都合乎招聘条件。可事实上,应答者中大多数并不具优势,真正符合招聘条件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如此作答,怎不令人困惑?可转念一想,又不能过分责怪学生,试题上明明写着“力争受聘”(换言之,就是设法得高分),这就让那些并无优势的学生犯愁,总不能空着答卷不写吧?为了达到这一功利目的,除了作不切实际的假想、“杜撰”、“虚美”之外,又有何良策!难怪有一位自夸“貌似潘安”、“嗓音圆润”而相貌平平、声音沙哑的学生含羞地对我说:“老师,我不这么写,能行吗?”
出现这一问题的实质全在一个“假”。就学生而言,在如何正确对待这类写作文题上,固然有认识上的不足;可就命题者而言,虽说命题的初衷是好的,但客观上却把学生引入了说“假”话的歧途,并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文风,这是始料未及的。这样的命题明显不切合学生的理想实际,想当业余记者、播音员未必是多数学生的心愿;再说,电视台招聘业余记者和播音员哪有以“一纸答卷”为依据的?这也不符合生活实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作文的这个“假”,也是被我们老师“逼”出来的。
总而言之,说假话而不说真话,并非学生的天性,当我们有意甚至无意识地给学生的心灵笼罩(涂抹)上一层功利色彩而让学生有一种“被作文”的倾向性时,虚假作文也就会随之而生。
二中学生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不应排斥“文学性”
现在学生的作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憾,这就是在“文学性”上几乎缺少追求,突出的表现之一是能够较好体现“文学性”的文学创作颇受冷落。文学创作在中学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中理应有一席之地。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而“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所以将文学创作仍旧幽闭深宫、束之高阁是不可取的。
作文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很早以前张志公先生就明确指出:“中学生写作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学生作文,我们不主张将写作的重点放在文学创作上,但并不意味着抑制学生的“文学创作”,甚至排斥“文学性”。
尤为严重的是,尽管有别于文学创作的高考作文,由于“文体自选”,考生只要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文学体裁,都还是认可的;但是,对作文教学具有导向作用的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在某些方面是比较排斥“文学性”的。
比如说文体的选择,虽说“文体自选”,可对诗歌而言,以往由于评判等原因,高考将这一颇富文学性的体裁一律打入冷宫,明确规定禁写。近几年比较开明,在文体的选择上,全国卷及不少自主命题的省份,如广东等省,对诗歌体裁已不加限制,然而仍有一些省份作出规定:“不要写成诗歌”“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如2010年语文高考浙江卷、江苏卷、山东卷及上海卷,作为文化大省、大都市,作出这样的规定似乎缺少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像安徽卷更为有趣,题目本身提供的是一首能引发考生思考和联想的蕴涵哲理的诗,清代诗人阮元《吴兴杂诗》,可对考生作文却仍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规定。我们认为似乎不合情理。此其一。
其二,由于命题的疏忽,有些高考作文试题,虽然规定“文体不限”、“文体自选”,但实则只适宜写成一种文体,而这种文体偏偏又不是记叙文而是议论文。这使得考生很难与“文学性”结缘,像2010年的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四川卷《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的联想》等,虽然也明确要求“文体不限”、“文体自选”,但题目本身只适合写成论说性文章,并不适宜写成叙事、抒情一类的文章,这让擅长叙事,抒情的考生个性难以张扬、文学才华难以施展。
写议论文不同于写记叙文,议论文注重于“义理”与“思辨”,“文学性”不易凸显。而记叙文偏重“意蕴”与“情思”,它可以是抒情散文,可以是小说、故事新编,文学性更为浓郁。
其三,由于过分强调“真实性”,高考作文命题有时甚至将文学性与真实性割裂开来。
就说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那道考题吧,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客观地说,此题导向正确,指向明确,而且题目是二选一,让考生有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无可厚非。尤其是这题目“二选一”,多少改变了成千上万的考生面对的仅是同一道考题而“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事实上,对相当多的考生来说倘若换一道题目,考查结果也许迥然不同。可惜这“二选一”的好传统,未能很好地继承。2010年高考全国18道作文题中没有一道是“二选一”的。
但就是这样一道题,问题也颇多。先说这道题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当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普遍脆弱,多数学生在困难和厄运面前显得脆弱,于是命题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命题来引领这一代能“战胜脆弱”,并努力追求“坚韧”这一品质,这无可非议。但问题是,不少心理脆弱而又不能战胜它的考生,面对这样一道题目,就举步维艰,进退两难了。假如不说自己的诚实的心里话,会违背作文的准则,可说了,评判老师又不会认同,于是也只能不切实际的胡编乱造,说谎了。
这是命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带来的问题,而最为主要的则是它排斥“文学性”。题目明确规定:“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显性要求是这样,而隐性要求也是如此。题目不许学生文学创作也就罢了,偏偏写作的视角又受限制。自己不能“战胜脆弱”,写别人“战胜脆弱”总可以吧,但不行,只能写“自己”,据当年某省评分细则,曾作如下规定,一定要紧密联系“自己”,以“自己”为例,谈心理承受力;并在评分补充说明里强调,“文章对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状况完全不作交代,用例完全不是自己的,不及格,上限23分(满分为40分)。其实,“战胜脆弱”这一题目如果能让考生虽不写自己但可写别人,写别人如何战胜脆弱,也许并不背离生活的本真和生活逻辑,中外历史上,像海伦・凯勒、保尔、史铁生,不乏其人。但由于有了这样的限制,决定了学生在作文时不能自由表达,更不能进行文学的虚构、想象和夸张。这样,那些原本心理脆弱而又一时难以战胜它,又并没有把坚韧这一品质作为追求的考生,写自己不切实际,写他人又受限制,就必然陷入困境。同时,为了追求感人效果,考生们也只好采取权宜之计,硬着头皮杜撰了。于是为文造情、矫情煽情、甚至像安徽省当年那么多学子违背客观事实地写“父母双亡”那样制造悲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显然,这些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题目片面追求作文的“真实性”,而排斥“文学性”。如果题目没有这样的限制,而能像王先霈先生所提倡的那样,学生既能“以我手写我心”,又可“以我笔写你心”、“以我笔写他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三中学生作文的理想追求,应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真实性”是学生作文的根本,失去“真实性”的作文是没有生命力的;然而学生作文不应只局限于此,而理应有更高的目标追求,这就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因为作文如果仅有“真实性”而缺乏“文学性”,是没有感染力且难以产生审美愉悦的。尽管目前我们的少部分学生“真实性”问题还未解决好。
而且当我们过分强调“真实性”,写“真情实感”的时候,也容易走进只“重视个体内省取向,凸显以自我为中心,以真情实感的感性思维模式作为写作生成机制,严重忽视理性思维方式”(《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26日第8版)的这样一个怪圈。
当然,我们提倡“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并把这作为中学生作文的理想追求,并不是说这一追求是“唯一”的。众所周知中学生作文的核心能力是语言和思维,仅就思维而论,就包括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应是全面的,当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时,同样不可忽视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理性思维,对培育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不可或缺,所以两者同等重要。
而且这一追求,也应是有层次的。我们以为,对学生而言,不同的对象,写作的目标定位不同,其写作追求也应有所不同:
小学生,写话,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写自己诚实的心里话,哪怕只是生活表象的“摹写”,幼稚想法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
初中生,习作或叫作文,具有真实性,讲求具体性和客观性,基本能反映生活的本真,且有点文采;
高中生尤其是高考作文,可以创作,而且应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不仅能写我自己的生活,还能写“你”和“他”。
姑且就把这看作是学生写作目标追求的三个层次、三重境界吧。
真实性与文学性一旦统一,就会产生奇特的魅力。且不谈类似那篇用文言写成的《赤兔之死》,想当年,1991年高考考生写《圆的想象物》,不少考生都不可避免的写到小露珠,尽管高考专家一再强调选材切忌“撞车”,因为选材雷同乃写作大忌。面对这同一题材,如何写出新意和创意,在大考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看你用怎样的语言文字表达,尤其是能否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学表现功力了。
请看,有一位考生是这样独树一帜写的:
清晨,荷塘玉盘正翠。在一片荷叶上,有一颗圆圆的小露珠。她是凝聚了一夜的大气的精华。
晨风轻轻地吹,荷叶轻轻地摇,这颗小露珠活泼泼地在荷叶上滚动,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有一回,差点滑落出来,荷叶如妈妈一般呵护着她,把她轻轻拉了回来……
朝霞在燃烧,太阳升起了,这一颗小露珠顿时闪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辉。她,美丽极了!
太阳愈升愈高,愈升愈高。这一颗小露珠愈变愈小,愈变愈小,小到没有;她,又回到大气母亲的怀抱中去了……
文学性在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显示的表现力不可低估。很难想象,不追求艺术表现力的作品是多么苍白无力!大家可能读过不少写母爱的作品,然而像下列这样的作品也许并不多见:
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位迷人的公主,公主为考验王子,竟提出一个荒诞无理的要求,要王子将其母亲的心偷挖来交给她。王子为表明自己坚定的爱情,真的这样去做了,可是当王子捧着母亲那颗心而慌忙离开宫殿时,却不慎摔了一跤,母亲的心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可就在这时,母亲的心却道出一声“孩子,你摔伤了没有?”
这个故事何其撼人心魄,令人刻骨铭心,母爱又多么感人至深。这就是文学性的魄力,尽管它并不是写实。作品之所以感人,无疑得力于文学的虚构、想象和夸张。
至于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怎样才算统一,笔者不由想起一则大家并不陌生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国王,左眼瞎而右腿瘸,他宴请全国的画家为他画像,要求画得真实而又不有损他的尊严。画得好,有赏;画得不好,杀头。有一位画家给他画了一幅肖像:头戴王冠,身穿王服,左眼瞎,右腿瘸,十分逼真。国王看后,下令将画家杀死了。又有一位画家给国王送来一幅肖像画:眼不瞎,腿不瘸,英勇威武。国王看后,下令将这个画家也杀了。后来,又有一个画家给国王画了一张像,国王很满意,重重赏赐了他。这位画家是如何为国王画像的呢?原来这第三位画家画的是国王射猎像。他右腿长跪,拉着弓箭,紧闭左眼,正瞄准空中的大雕,准备射击。
作文的“真实性”与“文学性”如何统一,从这则故事中,大家也许不难得到一点启迪吧。
华义平,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舒 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