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安 荌荌 安卉 安娜 安妮 安然 傲冬 傲晴 傲雪
B
白雪 白云 碧螺 碧菡 碧玉 冰蓝 冰冰
C
采绿 采文 采萱 初雪 春华 春雪
D
丹丹 丹彤 丹红 冬雪
F
芳芳 方方 芳菲 芳华 芳馨 芳泽 芳馥 芳懿 芳茵 芳蕙 芳春 芳洲
芳蕤 芳润 芳荃 芳林 芳苓 芳洁 芳蔼 飞双 飞雪 飞烟 飞燕 飞英
G
谷雪 古兰 古韵 古香 歌阑 歌吹 歌韵 歌飞 格菲 葛菲 戈雅 格格
H
含烟 含玉 涵菡 晗蕾 涵韵 晗玥 寒凝 寒香 寒雁 和悌 和美 和怡
和雅 和璧 和玉 和暖 红叶 红豆 红雪 红英 红云 红旭 红香 红艳
红螺 虹雨 虹彩 虹英 虹颖 虹影 怀玉 慧心 慧颖 慧雅 慧智 慧美
慧捷 慧丽 慧月 慧云 慧俊 慧秀 慧巧 慧英 慧艳 浩岚
J
家美 家欣 家馨 佳悦 嘉怡 嘉宝 嘉惠 嘉悦 嘉歆 嘉美 嘉云 嘉玉
嘉丽 嘉淑 嘉怡 嘉懿 洁玉 晶滢 晶辉 静曼 静涵 静逸 静姝 静娴
静婉 静雅 静慧 静云 静安 静秀 娟秀 娟妍 娟丽 娟巧
L
兰若 兰蕙 兰梦 兰泽 兰芝 兰英 兰娜 岚霏 岚翠 岚彩 乐安 乐心
乐悦 乐容 乐英 丽泽 丽华 丽雅 丽芳 丽佳 丽姿 丽珠 丽容 丽文
灵秀 灵韵 灵慧 灵卉 灵萱 玲玲 玲珑 凌波 凌春 凌霜 凌雪 莉莉
M
曼蔓 曼冬 曼青 曼容 曼文 曼妮 曼云 曼衍 曼丽 曼语 曼辞 曼珠
曼音 曼吟 美丽 美华 米琪 梦凡 梦菲 梦菡 梦露 梦琪 梦秋 梦竹
妙晴 玛丽 茉莉 麦冬
N
念文 凝雪 娜兰 妮娜 纳兰
P
沛珊 沛文 萍韵 萍雅 绮玉
Q
清雅 清逸 清华 清秋 清馨 清心 清韵 清芬 清涵 清妍 清昶 清怡
清婉 清晖 清绮 清漪 清卓 清懿 清润 清俊 清宁 清淑 清舒 清霁
清佳 清妙 庆雪 晴岚 晴雪 晴虹 晴波 晴霞 晴丽 晴照 晴画
R
蓉蓉 融雪 如风 如云 若云 若兰
S
诗兰 诗蕾 诗蕊 书萱 淑兰 舒兰 舒云 舒方 淑华 思美 思云 施诗
T
天韵 天心 天蓝 听云 甜恬 恬美 恬然 恬静 婷美 婷秀
W
宛白 琬凝 婉然 婉仪 婉静 婉慧 婉丽 婉容 婉秀 婉清 婉娜 雯丽
雯华 文茵 文静 文君 文漪 文丽 文心 文惠 文敏 玟丽 玟玉 问筠
问萍
X
惜文 惜雪 惜玉 夏菡 夏兰 夏岚 夏青 夏彤 夏旋 霞绮 霞飞 霞辉
霞姝 霞月 霞英 霞雰 霞影 霞赩 霞文 湘云 香馨 向卉 向彤 向雪
晓燕 晓莉 晓凡 晓兰 晓曼 晓霜 笑寒 心语 心香 心愫 心宜 心怡
心诺 心远 新梅 欣美 欣然 欣悦 欣欣 欣嘉 欣荣 欣愉 欣可 欣畅
欣跃 欣合 欣笑 欣艳 新蕾 新雪 新月 馨香 馨逸 馨荣 馨兰 馨欣
秀丽 秀美 秀逸 秀雅 秀华 秀兰 秀颖 秀隽 秀曼 秀媛 秀筠 秀慧
秀媚 秀婉 秀艾 秀敏 秀英 秀越 秀竹 秀妮 秀洁 秀艳 璇玑 璇子
璇珠 雪枫 雪卉 雪曼 雪萍 雪晴 寻春 寻绿 寻芳
Y
雅宁 雅琴 雅容 雅柔 雅蕊 雅彤 雅韵 雅娴 雅懿 雅静 雅洁 雅丽
雅惠 雅韶 雅素 雅爱 雅美 雅云 雅媚 雅艳 雅可 艳丽 艳芳 艳娇
艳蕊 艳卉 依白 依然 依波 依秋 依美 依云 逸云 逸美 逸馨 倚云
怡然 怡宁 以晴 以蕊 以彤 以轩 忆梅 忆秋 忆彤 忆雪 英华 英秀
英媛 盈秀 迎秋 莹玉 莹华 莹琇 颖慧 颖馨 颖然 颖秀 颖初 映波
映寒 映秋 幼仪 幼怡 幼安 雨筠 雨竹 语燕 语心 语诗 悦欣 悦可
悦欣 悦心 悦爱 云梦 云水 云霞 云露 云英 云岚 云逸 云臻 云韶
云飞 云泽 云蔚 云亭 蕴秀 蕴美
Z
智美 智敏 智纯 芷若 芷文 子珍 子萱 子怡 子美 湛蓝 湛英 湛芳
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位置
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在北部和西部边境建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的民丹岛和巴淡岛等岛屿都有轮渡联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是718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全国由新加坡岛、圣约翰岛、龟屿、圣淘沙、姐妹岛、炯岛等六十余岛屿组成,最大的三个外岛为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陆域,将增添额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标准时间为UTC+8,较其地理位置时间快1小时。
地形
地势起伏和缓,其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丘陵地构成,大多数被树林覆盖,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
水文
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颇为短小,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河流有克兰芝河、榜鹅河、实龙岗河等,最长的河道则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气候
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於65%到90%之间。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乾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薛家岗遗址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即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至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该处已出土的一千多件古文物可供参观凭吊,对研究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晚期文化,是不可多得的理想场所。
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
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之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在舒州(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亦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个氏族,在潜山定居了。
从已经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
在这些陶器中,还有数十个球,小的中空有丸,摇之叮哨作响,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层中出土了许多具有殷商时代特征的青铜器,如箭镰等,为研究安徽省及长江北岸青铜器文化造型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致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砖、瓦、当,宋代的瓶、碗、纺锤等许多生活用品,这说明此时的潜山人己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能。
天柱山
位于古舒州(潜山县)境内天柱山是安徽之源,中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2011年5月5日批准)、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最早五岳之南岳(古南岳)。
天柱山东临长江,西连大别山,雄峙江淮。风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境内山奇水秀,古迹众多,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因主峰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而得名。古为皖山、皖公山, 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据《史记封禅书》载,公无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至公元589年,隋文帝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天柱山仍以古南岳而受人仰慕。天柱风光,雄秀兼备,四十五峰各有千秋 。 这里处于南温带和北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动植物种类丰富 ,珍贵植物有香果树、红豆杉、天女花,特别是成片的珍珠黄杨与云锦杜鹃 ,伴生于海拔千米地带,形成高山特殊的景观。珍贵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四声杜鹃、娃娃鱼等。天柱山有很多文物古迹。
山谷寺(三祖寺)
三祖寺,一名山谷寺,又称乾元禅寺,坐落在舒州西北9公理处的谷口凤形山上。凤形山,唐宋以来人们习惯称之为三祖山,这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环境清幽,景色怡人。三祖山一峰独秀,翠黛苍郁,东西两侧岗峦逶迤,向南蜿蜒伸展,对三祖寺呈环围合抱之势,使山前形天一个天然谷口。清澈甘冽的山谷流泉从三祖山西侧谷底潺潺流出,滚珠嘎玉,泠泠有声,向南经谷口汇入潜河。宽阔的潜水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自西向东轻盈舒展,系于山前。河水清涟,波光粼粼,映现着青山塔影。水光山色,浑作一体,构成了谷口的独物风貌,成为天柱山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景。
山谷寺始建于梁武帝时,为高僧宝志禅师首创。相传:南朝梁时,白鹤道人、宝志和尚两人都想在此建道场,梁武帝命他两各施法宝识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鹤,和尚抛锡杖,鹤飞在前,将落地时被锡杖飞来声所惊,止于他处,锡杖卓立此地,宝志即在此建寺。大同二年(536年)武帝萧衍赐名为山谷寺,佛教二祖曾在此驻锡,境内三祖寺系禅宗三祖祖庭,佛教禅宗在中国的第三代祖师僧璨禅师在此圆寂,肉身葬于寺后小丘上,后人又称为三祖寺。 寺院内觉寂塔俗称三祖塔,建于唐玄宗时,塔下藏三祖舍利百粒,代宗大历七年,赐号曰觉寂,塔高六丈,七层八面,结构精巧,壁雕佛像栩栩如生,北有石级可登,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层有四门相对,两虚两实,虚实分设。游人登塔,常被虚实所迷。
建寺1500年来,这里道教、佛教文化几度辉煌,鼎盛时期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现今寺门上高悬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山谷寺”匾额。佛道寺观达3600余间,现为全国重点对外开放寺庙。
石牛古洞
石牛古洞位于天柱山脚下、三祖寺西边的山谷里 ,谷中大石累累,溪水潺潺,苍松翠柏,紫峰白云,风光秀丽。山谷腹部有个露天巨洞,洞前有一巨石,重约百吨,状如一头水牛卧于溪涧边,在石牛旁有两崖相接,葱茏植被填补了其间的空隙,构成了不是洞的洞门,从石牛后面看似石牛归洞,故称“石牛古洞”。据《潜山县志》记载:如牛的大石有两处,一在上游,巨石如牛伏溪底,借流水为浴,仅留腹背在外,水经其腹侧,人行其肋上,有两只天然牛蹄印嵌于近脊背处。一处在下游数十米,大石酷似牛的全身,头、背、腹、腿,线条分明,单个地跪卧溪畔,状如饱饮清洌泉水之后,昂首醉赏松竹交翠美景,谛听三祖寺里钟鼓之声。
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牛郎把牛放在银河岩上,就迫不及待地和织女到天柱山上幽会去了。神牛看见风光秀丽的天柱山下,地旷人少,男女老少垦荒耕种,十分艰辛,顿现勤劳本性,就悄悄下凡,来到天柱山帮助人们垦荒耕地。由于牛郎织女十分迷恋天柱山的景色,一连几天乐不思蜀,王母知道后,勃然大怒,派天兵天将将牛郎织女押回天庭。然而神牛眷恋人间美景,不愿重回天庭,于是遁迹山林,没入千年古洞,变成了石牛。神奇、勇猛、倔强的石牛便被传为千古佳话。
古往今来,维妙维肖的石牛令南来北往的游客叹为观止,写下了许多赞美石牛的诗篇。明代诗人罗庄赞曰:“天生好景在人间,阆苑蓬莱奚足贵”。清代诗人丁珠在《石牛古洞》一诗中赞美石牛是“一品神仙”:“古洞悠然小洞天,石牛得此本无全。谁迎紫气谁能杖,不粪黄金不受鞭。齿洁无劳临水漱,心闲唯爱枕云眠。千秋山谷真知己,信是烟霞一品仙。”
石牛经过风风雨雨,走过了数千年,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愚昧无知的山民把石牛当做“牛鬼蛇神”,炸去了石牛的头,只留下了残缺不全的牛身。
唐宋以来,李白、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柬之、留正、张同之等都酷爱潜山山水。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意愿。在舒州(今潜山县)任团练副使的苏东坡想定居潜山,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黄庭坚更是把自已当成潜山人,他特别喜爱石牛古洞的林泉之胜,自号山谷道人,常骑在石牛背上读书,让宋代第一画家李公麟为他画“黄山谷坐牛图”,刻于崖壁之上。他在山谷筑室读书,写下了十几篇歌颂潜山山水的名篇诗作,在《题潜山》一诗小序中满怀深情地写道:“余家潜山,实为名山福地”。后人为纪念他,在其读书处建起了“涪翁亭”。
黄庭坚游历潜山过程中,最令他流连忘返的是“石牛古洞”。
置身“仙境”的黄庭坚,面对诗崖,感慨万千,写下了《题山谷大石》、《题山谷石牛洞》、《书石牛溪大石上》、《题青牛篇》等多篇诗文。他在诗中抒发了当时的心情:“郁郁窃窃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间,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陶醉于石牛古洞的黄庭坚,虽身处世间,却已思接千载。人生的痛苦、仕途的艰辛、旅途的劳顿都已统统抛开,石牛古洞就是心中唯一让他快乐的世外桃源。他经常骑着青牛,像仙人一样优游在山谷林泉之中。
孔雀东南飞旧地
在舒州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传说,发生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1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舒州府(今安徽潜山县梅城)出发,沿梅河西岸向东南行45公里,便是焦仲卿的故乡-----焦家畈。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丽的民女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凶狠的焦母不容兰芝,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焦、刘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于是,兰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中树上。后来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于华山,墓旁种有松柏、梧桐。树木间枝枝相盖,叶叶相连,常常有鸳鸯鸟飞落其间,仰头相啼,如泣如诉达五更。在今小吏港老街东侧的华山岗上可见新修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人们习惯称之为孔雀坟。
如今的焦家畈,早已不见当年小吏的踪迹,但从一些老人娓娓的讲述中,从孔雀台、小吏港及一些民间习俗里,仍强烈地感受到人们对焦、刘的怀念,焦刘二人名字早已溶入了这片山川、河流。尽管焦家畈已没有焦家后代,但焦家畈的地名一直保留至今。小吏港也是因焦仲卿曾是府中小吏而得名。孔雀台更是纪念焦、刘二人的建筑。在今小吏港的下街,可见当年孔雀台的遗址。据史料记载,这座孔雀台始建于唐朝末年。初建时为土台,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规模最大时有几十间房屋,占地百余平方米。台为上下二层,砖木结构。台内侧门上有焦仲卿、刘兰芝画像。逢年过节,常有外地名班名角来此演出,唱唱“仰头相对鸣,夜夜达五更”等有关焦仲卿、刘兰芝忠贞爱情的戏文。在焦、刘的故乡习俗里,人们把折磨媳妇的恶婆婆叫“焦八叉”,把受苦难的媳妇称作“苦芝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古老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读者,这凄丽的故事曾被改编过越剧、弹腔、黄梅戏等多种剧本,深受人同喜爱。遥想当年,潜山何等繁华。县城为庐江府府治和皖县县治所在地,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今日潜山,在改革开发的新形势下,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城内高楼林立,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孔雀东南飞的故乡正在皖西南崛起。在今城区东南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孔雀东南飞》。这座造型优美的雕塑,为古老的文明县城增添了艳丽,同时也在向后人诉说着那震撼世人的千古绝唱。
古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被誉为“长诗之圣”。我县小市港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古镇小吏港,历史上曾名焦吏港、晓市港、小市港,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代就有其址。 小吏港位于皖水中游,距安庆市5 0 公里,抵天柱山风景区8 公里,与潜山县隔河相望。旧时分上街、中街、下街。今称旧时的三街为老街,新建的区域为新街。 古时,小吏港为水运港口,又是官道驿站。设有各种商行、货栈、店堂、饭铺、旅馆、赌场、澡堂、作坊五百余家,白天车水马龙,夜晚灯火辉煌,常年人声鼎沸,喧嚣热闹。最具盛名的是竹簟行,上达三江,下抵苏杭,客商云集,把外埠的货物带到小吏港,把小市的特产斑竹簟销往全国各地,日成交额高峰达数万条。
小吏港遗有大量《孔雀东南飞》遗迹,镇东一华里有一个村庄名刘家山 ,是《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刘兰芝娘家所在地。刘家山有一口古井曰“苦水井”,相传刘兰芝作姑娘时,在此井汲水,井水清澈甘甜,兰芝死后,井水变苦,无法饮用,故称苦水井,后百姓将其填平。古镇西,一河之隔是焦家坂,焦家坂内有一村庄名焦家园,是焦仲卿家所在地。汉时,小吏港、刘家山焦家园同是庐江郡辖地。今小吏港、刘家山属怀宁县,焦家园属潜山县。 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古时“花”、“华”通用,花山即华山。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三十年代初期,墓前还曾有古青砖雕刻的墓碑,每年清明节和腊月都有大批群众到此焚香祭祀。八十年代,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 距“孔雀坟”不远有“望雀墩”,墩上原建有“望雀亭”。相传刘兰芝死后,当地人们筑墩建亭,逢年过节,携老带幼,攀墩登亭,祈盼孔雀归来。 古镇东有一庙,名“相公庙”,为纪念焦仲卿焦相公所建。有一座桥名“兰芝桥”,为怀念刘兰芝所建。 小吏港还有一个名闻遐迩的古建筑——孔雀台,与南京凤凰台、武汉黄鹤楼并称为“长江流域三大精灵”。“到安庆必登塔,到小市必登台”。孔雀台亦名万年台,相传是焦仲卿、刘兰芝定情的场所,后人为歌颂纪念这一对对爱情忠贞不二的男女青年,筑台以示怀念,故而得名。据碑文记载,此台始建于唐末,为一土墩台。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盖竹簟。明朝永乐年间,台基用石条砌筑,台身是砖木结构。到清朝,则修缮成气势恢宏的古戏台。各行业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戏班在孔雀台演出,少则几日,多则十天半月,这也是小吏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孔雀台四周有一组古建筑群,台右是振风亭,又名化纸亭、字纸亭,系砖砌五层宝塔,塔心是焚烧字纸的场所。小吏港遗风,凡写有文字的纸张,不可随意扔,街道上有专人拾起丢弃的字纸,虔诚地送到字纸亭焚烧,表现出当时人民对文字的尊重和敬仰。遗憾的是“孔雀台”及周围古建筑毁于“文革”期间。 距小吏港东一华里地,是著名的新石器遗址“王家山遗址”。距小吏港北三华里地植有著名的“乾隆牡丹”,年代久远,花盘硕大,最著特色的是一株枝上盛开几种不同颜色的花,每年牡丹盛开之时,观赏游客数以万计。
当地政府和人民正抓紧恢复《孔雀东南飞》遗迹原貌,旅游部门将小吏港列为安庆——天柱山旅游线路中一个旅游景区。不久的将来,《孔雀东南飞》将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成为皖西南又一亮丽的旅游景点。
三国时期南国佳丽——二乔故里
大、小二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乔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溪流环绕,松竹掩映着一个村庄——乔公寓所,后人称之为乔公故宅。乔公有二女国色天香,又聪慧过人,远近闻名。因遣人礼聘,得邀乔公允许,送入一对姊妹花。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此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有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有诗曰:“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兰芝堂琼瑶谱上名叫陈诗吉吉,乳名叫凤凰,祖居衡阳县渣江兰芝堂。1938年生于四川成都市,1949年随父从衡去台,至1989年已离家40年了。
游子心——琼瑶家乡行(上)
一、日日向衡阳
琼瑶终于回来了,回到了她的故乡衡阳。
“无尽的怀念,无尽的乡愁,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能把所有所有的怀念和乡愁一起勾销”。这是1988年初访大陆时琼瑶所表达的乡思。那是1989年5月6日下午5时许,琼瑶和丈夫平鑫涛先生的小车停在下榻的雁城宾馆楼前。迎候她的有她的堂叔陈族祥、陈季春(笔者)、堂哥陈诗伟、堂妹陈丽君、政府有关领导和宾馆工作人员。
琼瑶梳着卷发,瓜子脸轮,51岁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那位琼瑶的陪同、被琼瑶称作“湖南骡子”的欧阳常林(当时湖南广播电视报记者、如今的广播电视厅厅长)跑上前来,弄清我们与琼瑶的关系後,便把我们介绍给琼瑶。琼瑶领着丈夫鑫涛跟亲人一一握手见面。她第一句话就问我:“我们陈家来了多少亲人?都到齐了吗?”
她那稍带点台湾味的“国语”,听来含情脉脉,非常亲切。我告诉她:“我们才得知你们到来的消息,衡阳市区的亲人来了一部分,还有好些没赶到,乡下老家还不知道你们回来了。”
这时,琼瑶的表姐王代训、表哥王代杰、和表外甥唐昭学、表外甥女小刘等也赶到了。琼瑶一眼认出表姐,姊妹拥抱,热泪纵流,久久不肯放开,激动地哭了。怎能不激动,海峡一隔四十年,还是第一回在家乡相聚啊。放开紧贴的脸,又紧握对方的手,泪眼相视。那神情恍若又回到四十年前的光景。童年的凤凰(琼瑶乳名)让表姐拉着手逛衡阳大街,去上小学。一年时间,小凤凰的父亲陈致平因羁留上海,母亲袁行恕远去教书,对小凤凰和弟弟们的照顾就交给了代训表姐。当年青春妙龄的代训表姐,风华年少的代杰表哥,相见都是年逾花甲了;当年她去台北时,我这位叔辈还是摇篮裏的娃娃,重逢已是“不惑之年”。
琼瑶说:“我说嘛,我要回来看你的,我天天都在想念你们呀,想念我老家呢”。
“如何伴征雁,日日向衡阳”。欧阳修或言欢聚,或诉离愁,与游子琼瑶的心是多麽相通。
二、人似秋雁来有信
在琼瑶夫妇下榻的雁城宾馆3栋6楼套间,离散多年的亲人欢聚一堂。身居异乡的琼瑶和故乡的亲人都期盼着这一天,两岸骨肉,一支血脉,两相期盼,一样情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已’改鬓发衰。‘亲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家谱辈份’来”。
我大哥、琼瑶的堂叔陈族祥(抗美援朝志愿军,受过伤,立过战功)曾抄下与琼瑶有关的家谱,寄给琼瑶一份,这时又拿出同样一份家谱,展开在琼瑶眼前。她怀着寻根的心态看着家谱。追本溯源,渣江陈氏家族开房远祖陈朝知官拜明代镇威将军,与王船山反清复明失败後隐居渣江毓秀村,琼瑶是第十一代嫡孙。
琼瑶祖父的祖父陈维之,做过清代江西九江知州,彭玉麟还委任为九江造船厂总办,为官清廉。维之去世後,家道中衰,到她的祖父也就是我的大伯伯陈墨西出生时家业渐渐破落。大伯伯自幼聪颖过人,受业于塾师,能过目成诵。1890年乡试授廪贡生,1907年毕业于两江优质师范学堂。1909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相识,经黄兴介绍认识孙中山先生,孙很赏识他,与之过从甚密,不久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告捷,1912年(民国元年)初,他随孙先生回国。翌年应湘籍革命党人黄钺之邀,赴甘肃秦州(今天水市)共商举义大计,起义军一举推翻清朝在甘肃的统治,之後被委任为甘肃省军政府教育司司长。1914年,袁世凯为恢复帝制而出卖国家主权投靠日本,他弃政从教,回归衡阳故裏,在南路师范学堂任讲习。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大元帅府,他奉召赴粤,简任大元帅府谘议,还担任过湖南甯远县县长,北伐总司令部顾问等职,为官廉正,百姓称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琼瑶的父亲陈致平属“祥”字辈,名叫陈祥均,1949年与夫人袁行恕携子女离乡去台(墨西大伯伯和我父亲不愿去台,兄弟俩就留在衡阳)。她的父亲在台湾仍从事教育,任台北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由他主编的十辑《中华通史》受到台湾、大陆专家、学者一致认可。
琼瑶本人属“诗”字辈,谱上名叫陈诗喆,1938年生于四川成都市,1949年随父从衡去台,至1989年已离家四十年了。听着家裏亲人叙旧,看着家谱,缅怀祖父生前业绩,她陷入沉思,更增添对祖父的崇敬之情。
“可是”琼瑶深情地说:“爷爷早已离开了人世,我们没能在他的晚年见上一面,真是太遗憾,可他老人家留下的精神财富真是太多了,‘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她从小就能背诵很多诗词,常会在适当时候用上一两句。“雪泥鸿爪”是蘇东坡的比喻,我说:“蘇还说过:‘人似秋雁来有信’,去年你说要回家乡看看,果然你就像衡阳雁一样按时回来了,真讲信用”。
琼瑶笑了,平先生也笑了。太太乐,丈夫陪着乐。平先生是一位模范丈夫,上楼後,他还没坐上一会,就被“湖南骡子”欧阳常林叫去商议在衡三天的活动安排(实际上是官方安排)。刚返回,他又从冰箱裏拿来冷饮让大家吃,当然也少不了他太太一份。忙完他又悄悄坐下,依然静静听着太太与亲人谈家常。
不知是谁问了一句:“琼瑶,你去年到了大陆也不回家看看,这是为什麽?”
这话问得琼瑶发窘。我说琼瑶已在她的新书《剪不断的乡愁》说清楚了,几十年都过去了,还计较多等一年吗?
三、青杉翠竹是衡州
我一提琼瑶《剪不断的乡愁》,代训的女儿、琼瑶的表外甥女小刘便捧出几本《剪》书请琼瑶签名。琼瑶钢笔书法透着文气,很漂亮,我和大家交口称赞。她频频摇头说字没写好,十分谦虚,接着对我说,“听说季春叔你的诗联书法有功力,像满爷爷”。她说的满爷爷是指我的父亲。我从小受家庭熏陶,仅仅有些这样的爱好而已。她和平先生酷爱书画古玩收藏。1986年听说她们要回来,我将清代王柽:“回雁峰头声断处,青杉翠竹是衡州”几句诗写了一幅中堂,原本想让他们挂在书房给人以常住家乡的感觉,可人还未等到,书法就不知哪位老先生 “看”走了。给小刘签完名又展开家谱,她说她要弄清大家的辈份,唯恐对长辈称呼出“差错”。我们自报名字和辈份,她认真找着家谱上的名字让我们“对号入座”,并在家谱的空白处记下。在座的人多,她有点记不住。二十年前年届四十的我小她十一岁,一不小心就凭年轻的面孔称呼我,当自觉欠妥时,歉然一笑,说:“你看我老说‘你,你’的,又忘了称呼‘季春叔’了”。
我和大哥辈份大,琼瑶让我们和她坐在一条沙发上说话。其他就请随便坐。大家你言我语介绍墨西大伯伯晚年生活情况,这是琼瑶最关心的。其实大伯伯晚年过得还好,为有关部门供职,但长住兰芝别墅,月薪近百元(50年代物价低,其数可观)。1960年他去世时,国家正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物资奇缺,也不曾吃过多少苦,多蒙政府部门照顾,常有计划猪肉(当时的美食佳肴)等供应。老人家一生俭朴,乐善好施,常把些计划猪肉和一部分薪水送给乡邻,德高望重,备受群众爱戴。如有身体欠佳,或有什麽困难,总有亲人和热心乡邻去照料。
记得家父常往墨西大伯伯的别墅走,那时我还小,家父几乎每次都带着我,我称呼墨西大伯伯,是因为墨西排行老大。家父名叫陈少礼,文书兼善,一生长时间文事大伯伯,与大伯伯一同追随孙中山先生,是大伯伯名副其实的秘书。大伯伯虽年事已高,仍忙于著述,他的文稿有时让家父起草,稿子大多又让家父书丹誊正,而研墨的事无论在家还是在别墅自然要我来干。《船山故居沿革及坟墓》以及如何保护湘西草堂等文稿,要作为提案参加省人民代表大会,由于赶时间,大伯伯不让家父拿稿子回家(别墅与我家住处毓秀村相隔两裏远),要让父亲就案同书。两枝毛笔共个砚台这就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两只小手轮换地磨个不停,手都发酸,磨的墨还供不应求。那时我还未上学,受家父与大伯伯的影响,已识字习书。一次我正在纸上涂鸦,听大伯伯和家父谈及他台湾的儿子菊池和致平兄弟,还有什麽“凤凰”,我问凤凰是不是小鸟,能不能飞。大伯伯说 ‘凤凰’能飞,能飞到这楼上来的。大伯伯的书房在二楼,幼稚天真的我,还以为楼外真有什麽凤凰飞来,殊不知大伯伯是指已飞台湾岛上的凤凰(琼瑶)。可以想象,高龄的大伯伯思念离散的骨肉心情多麽殷切。三十多年後,凤凰终于飞回来了,不是“飞”到书房,却是“飞”到坟前。
1989年4月9日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大陆之行,访北京、看西安、走洛阳、探长沙、游览张家界,最後回衡阳,马不停蹄,归心似箭。她一张嘴,可要应付不少的交谈对象。人家进了宾馆,还没顾上洗一把脸。为让琼瑶夫妇休息,大家起身告辞。可她夫妇要请大家在宾馆共进晚餐。
游子心——琼瑶家乡行(中)
四、精卫将诚填海沟
用饭时坐席排位,琼瑶夫妇很讲究辈份,定要让叔辈坐上宾席。大哥一定要琼瑶夫妇坐上席。我和侄女丽君支持大哥的意见。代训、代杰、昭学则是琼瑶的支持者。两相谦让,礼让不下,半天都站着。还是我想了个“交叉法”,让琼瑶和她族祥叔坐上席,平先生和我对坐两方,这才终于坐好。琼瑶举杯起身,抑制不住的激动,说:“二位叔叔、表哥、表姐、外甥们,为阔别四十年今天终于团圆,干杯!”
大家起身,让我代表祝酒:“为‘新姑爷’平先生和琼瑶姑娘回娘家,为两岸亲人四十年能有一聚,干杯!”
琼瑶与平先生都十分谦恭,圆桌可以转动,夹菜很方便,他俩带头不停劝菜。我们碗裏菜堆满了,还轮换地劝。我们都不同意这样,琼瑶说:“四十年聚一回,劝一回菜,不多吧”。後经协商才把劝菜的“专利”移交表外甥。她打趣道:“昭学,在座你年纪不小,可你辈份最小。劝菜的事就你来吧,多给长辈夹点。”
做名家的长辈我们有苦有乐。在“那个年代”,只因为我们是琼瑶的亲人,“政治待遇”每况愈下,但受苦再多再大也不敢对她说,所受小苦小乐倒不妨幽默幽默。我告诉她,一次我在书店买书,一个冒失鬼多嘴洩秘,说我是琼瑶的叔叔。大家闻之先是擡头,後是摇头,甚至有的干脆说:“呸!他是琼瑶的叔叔?拿证明来看看,凭什麽做人家叔叔,冒牌!”还有一次,琼瑶的成名作《窗外》在衡阳发行,很快成了青年人的抢手货,书店裏挤满读者。我和朋友也挤在其中,眼看书不多了,那位朋友唯恐买不到,灵机一动,居然把“琼瑶叔叔”一张“牌”打出去。不想真管用,我们还得了个“优先”。想起这件有趣的往事,在那第一次与琼瑶共进晚餐时,我兴奋地不由得也捧了几句。接着话题一转,我问她是否有兴趣回家乡拍拍电视、**,或投资搞点什麽实业。她说她十分愿意回来拍戏,只是家乡没有机场,没有高速公路,拍戏的行头太多,实在不方便。记得同年九月,她拍电视剧《六个梦》,虽未回衡阳,却也是在长沙拍成的。离衡返台时隔四个月後,我们叔侄重逢省府榕园宾馆,她把自己正用着的计算机兼打火机送给我作纪
念,至今我还珍藏着,而在我心裏珍藏的却是她在雁城宾馆晚宴干杯时,她深情地说的一句话:“干杯,我衷心感谢家乡的读者朋友,衷心感谢我家乡的所有亲人!”
话题转到她夫妇的《皇冠杂志》社和出版公司上。他们告诉我,出版公司是自家独资经营的,公司有60多名职员(并不是现在网上传的是什麽家庭小作坊),每年出版书籍的种类数以百计。接着平先生问我《皇冠杂志》是否看过,并邀我去台湾走一走。
饭後,我便去衡阳汽车站联系车辆,为琼瑶次日回渣江祭祖随行人员备用。听说是台湾琼瑶回家祭祖包车,车站负责人十分热情,指着那百十辆客车由我挑选。我告诉他市政府接待处王雄飞处长(当今衡阳市政协主席),亲自过问用车的事,他说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无论大车小车、车辆驾驶员晚上一律在宾馆过夜等候,对车况、驾驶员要求高,安全问题更是要严格把关,要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琼瑶家乡行日程三天,时间紧,领导没有安排她同衡阳市文学艺术界人士见面。1988年访北京,1989年回家乡,市文联一直准备与她座谈联欢。当我介绍了这一情况後,琼瑶说:“我的时间不由我自己支配,这次不能和家乡的同仁欢聚,我深感遗憾,恳请季春叔转达我的歉意并请代我深表谢意,下次回来我一定拜访家乡同仁。”
琼瑶夫妇给我们赠送纪念品时,我也给她夫妇准备了两幅条屏“梅·竹”国画,代替当年被人“看”走的“青杉翠竹”书法送给他夫妇作纪念。因是我自己画的,画得好与不好,夫妇俩都十分高兴说:“我们一定要好好珍藏”,次日,她的堂弟诗华也赠送了一幅书法作为回礼。
晚上暂别时,我转达市文联领导的意愿,请琼瑶为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文学天地》题词,她很高兴接受了。
在8日告别衡阳之前,她让我把题词转给《文学天地》。遗憾是我转给《文学天地》一位负责人,他却面露不悦,并拒绝接受。这显然是因为琼瑶未能前往“座谈联欢”而引起的误会。那一纸题词,至今我还慎重地珍藏着。她是这样写的——
《文学天地》的读者们:
我把我对家乡的爱留下,
愿各位永远幸福快乐。
事过很久之後,我还在想着琼瑶为什麽不能安排自己参与那次“座谈联欢”?那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误会,说严重点那是“时空”的误会,是“历史”的误会。一个中秋深夜,我独自踏着幽幽的月光,漫步在湘江岸畔。那时海峡那边正刮着什麽全民“公投”风,其居心无非就是利用两岸天堑,水隔金瓯,割断源远流长的炎黄血脉。那一颗颗“乡恋乡愁”游子心会答应麽?幸福的天伦之乐还有没有?“误会”岂不又要重复发生。望着湘流,沉思着,波中月,游子心……我似乎捕捉到一点灵感,回到“无为轩”书房,偶得一诗:
怀念琼瑶有感
两岸同源好泛舟,湘江母唤橹声柔。
乡情难老老青鬓,国爱越多多白头。
台上当停离谱唱,世间可怕不归游。
险于天堑为人堑,精卫将诚填海沟
游子心——琼瑶家乡行 (下)
五、近乡情更怯
春夏之交的五月,风和日丽。衡阳西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琼瑶是陌生的,又是可亲的。四十年前,童年的她,每次随父母从衡阳至渣江都是坐着轿子,轿窗外的山山水水无不欢欣起舞,雀跃鸟歌,羊肠小道幽静而神秘。这些难以忘怀的情景像电视一般常常浮现在脑海。而今的山山水水仍然欢欣起舞,雀跃鸟歌,而且更加清爽激动,更是妖娆可爱。这微妙的感觉变化,在琼瑶的脸颊上反应出来。而这异样感觉产生的原因,应该出于“轿子年代”和“轿车年代”的变化吧。这是推想琼瑶心理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她就在这样的变化中与丈夫平先生同坐一辆小轿车经过西渡进入渣江境内。
渣江为衡阳西乡首镇,地处市西北约60公裏的蒸水中游,为历代重要物资集散地。未修公路前,水运发达,蒸水汇于湘江,沟通西乡与外界的物资和文化。清代的王船山曾多次游历渣江,寻访锺武遗址,并有题咏。蜀汉名将刘巴、清代名臣彭玉麟、清末民初大书画家曾熙等历代名人,都出生于此。我陈氏祖堂“毓秀村”三字行楷,就出自曾熙手笔。
琼瑶的祖居兰芝堂与祖堂毓秀村一山之隔,位于渣江西北五公裏处。这裏地呈褐红色,典型的红壤丘陵地带。旧时,渣江与兰芝堂之间一条石板路,原是琼瑶祖父的祖父维之和涵之兄弟创立的“兰芝共和家庭”出资修建的。(注:共和家庭指兰芝堂所有陈氏人口,无论在外在家,收入归公,统一支配,实行“家族共产主义”,这种大家庭形式延续许多年,至今还传为佳话)。如今,石板路已变成通车公路。这是当地政府特意为琼瑶回乡探亲祭祖修筑的。
5月7日上午11时许,小车到达兴隆小学。琼瑶刚出车门,一位大嫂就热情地把一碗茶水捧送她手裏。她有滋有味地品着四十年没喝过的家乡茶。同时,教室门口张贴的横幅大字映入眼帘:“一碗清茶敬游子,意好水也甜”。时近中午,气温较高,乡亲们见琼瑶夫妇已热得冒汗,就递上两把蒲扇,他俩欣然摇了起来。这所用来接待琼瑶一行的名叫兴隆小学,原是一所危房校舍,她在回乡前,听说当地需要重建而苦无资金,慷慨捐出重建工程所需全部费用。重建後,当时在全县村一级小学中堪称一流。当地政府要用琼瑶的名字为学校命名,被琼瑶婉言谢绝了。
琼瑶一行在用课桌拼成的“茶几”前就座,与乡村领导及堂叔陈稹、陈仲贤、陈季春、陈叔祥、陈鹫祥、陈鹈祥、堂兄陈诗络、堂弟陈诗系、陈诗环、陈诗华等亲人欢聚一堂。此次大陆之行,本来琼瑶把第一站安排在衡阳,以便清明扫墓祭祖。只因时值雨季,马路修筑艰难,进度缓慢。为让琼瑶早日回家,乡亲们争分抢秒,夜以继日,冒着风雨抢修了4公裏的马路,还架起一座拱桥。同时在官埠乡诗波村小学至兰芝堂之间,也已修筑一条约一公裏的新马路,与另一条通班车马路连接,琼瑶夫妇为之感激不已。
跟琼瑶促膝交谈的陈诗络,原来是儿时跟她一块作游戏的那个“小络哥”,而今他那被岁月染白的鬓发、刻下的皱纹,乍一见面已不敢相认。1988年在结束大陆观光之前,湖南电视台记者黄子林,专程到琼瑶的祖居兰芝堂和祖父墨西墓地拍了电视录像。她在录像中看见已经破旧的祖居,祖父的一抷黄土,也看见眼前这位在县税务局供职的小络哥。此时,琼瑶多麽想听他说一说祖居的情形,祖父坟墓修葺的情况。可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毕竟她已扑入故乡的怀抱,沉浸在淳朴的乡音、深切的乡情之中。
六、腮边两行思亲泪
12时许,琼瑶夫妇来到祖父墓前,代替在台湾的年迈双亲供上祭品,献上鲜花和花圈。司仪一声祭奠开始,默哀……
陪同琼瑶祭祖的,除衡阳城裏的亲属来了一部分外,在祖居和散居在外的亲属也来了不少。更多的则是本地的父老乡亲,他们都是自发而来,挤满了墨西墓地四围山头,少说不下5千人。他们欢迎琼瑶,也是哀悼墨西先贤。新中国建立後,墨西大伯伯曾担任过湖南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省参事室参事。年逾八旬,他在晚年仍坚持做些于社会和民众有益的工作。作为人民代表,他除了参加代表大会而外,还常常以省代表的名义写信给各级政府,代表人民,直言敢谏。如建议包产到户,揭露浮夸虚报,反映贫困,求拆食堂等,因此後来终被划入“右倾”之列。也因此有口皆碑,备受爱戴。西乡人民至今尚未忘记这位省代表。乘他的孙女回来祭扫之际,他们也缅怀、哀悼自己的代表来了。
墨西大伯伯生前长时间从事教育,平生推崇船山思想。年届八旬,退出教育界,又担任衡阳县县志编委会主任委员。1955年曾两次到湘西草堂和船山墓地考察,召集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寻访船山後裔,搜集船山史实,考察湘西草堂及墓地建制沿革,写出约三万字的调查报告,得到当时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民革湖南省负责人谢晋的重视,并多次致信肯定他的工作成绩,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
默哀完毕,继而是琼瑶夫妇在祖父墨西墓前三叩九拜。琼瑶,这个墨西生前最心爱的“小凤凰”,虽不尽人愿,没能在爷爷生前“飞”到别墅楼上,但终于“飞”到了他的“身”前。当年的公孙俩,怎麽也不曾想到,小别竟成永诀。四十年的乡愁,四十年的乡恋,无限的怀念,无限的哀思,怎能勾销于几个鞠躬之中,“墓前一盏瓜叶菊,腮边两行思亲泪”。
祭奠之後,琼瑶夫妇想看看祖父墓地风水,漫山遍野的人群挡住了去路,遮住了视线,无法了此心愿。只是仔细察看修葺一新的坟茔。高大的汉白玉碑上,镌刻着她父亲于台北亲笔撰写的碑文;水磨石预制板构筑的坟墓,其规模之大,用工之多是可以想见的。修墓之前,受琼瑶委托,欧阳常林与多方联系,得到有关部门的热情支持,长沙和县裏派了工程师实地勘查,精心设计,用材均在长沙预制成品运来。当时,正值清明雨季,由塘坳至墓地的公路正在抢修,还不能通车。修筑墓围的麻石预制件,每件重达一吨,用板车每次只能搬运一件。除几个路基好的地段可用板车外,其馀全靠人力擡起板车前行。有时板车陷入烂泥中,好容易才擡出车轮来。头上雨淋,脚底路滑,水汗交流,寸步难行。从清晨到午夜,吃得苦,耐得劳的乡亲父老,谁也没有怨言。他们认为墨西是一位十分可敬的先贤,曾经追随孙中山推翻帝制,还是为国为民献馀热的省代表,如今修路只是对前辈的一点回报。担负筑路任务的六一村和兴隆村的乡亲们,更是劳苦功高。正值春耕季节,有好些村民都是白天忙了一天的农活,晚上连轴儿转修路;古峰乡领导召集17名乡村干部分段督战,有空时也和村民一块流汗大干,精神可钦可佩。清明节那天,我和大哥从衡阳去给墨西大伯伯扫墓,经过正在修筑的公路时天已擦黑,乡们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大哥问他们为什麽还不收工,他们说只要琼瑶能早日回来,我们吃点苦也高兴。为答谢父老乡亲,琼瑶在兰芝堂摆上几十桌酒席,宴请的对象是方圆几裏的父老乡亲,来者有份,修路的更是宴请的嘉宾。酒席所用菜肴、酒水碗筷等用料用品,全都从县府西渡专车运来,唯恐扰乱乡亲们的正常生活。每桌十几个大碗菜,水鱼都用大脸盆装,琼瑶尊重渣江的酒席风俗,菜肴干汤各半,说是汤实则汤也内容丰实,只怕父老乡亲吃不饱、吃不好,筵席之丰盛,谢意之诚恳,可以想见。欧阳常林先生不仅亲眼目睹,而且用他的相机留下这一感天动地的情景,这也是兰芝堂史无前例、盛况空前的节日。
兰芝别墅离兰芝堂一箭之遥,别墅又叫排灯屋,因外观结构状似舞龙时用的排灯而得名。排灯屋是当年墨西大伯伯设计建造,四壁图书的二楼书房,是大伯伯晚年著述的地方,也留下孩提琼瑶许许多多的童趣轶事。按理琼瑶应去“故居重游”,可她就是没去。也许只因今日的排灯屋已非昔日的排灯屋之故罢。她有陈氏亲人和平先生陪着,在兰芝堂堂屋台阶木凳上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流着泪,静静地仿佛旁若无人。十分锺前步入朝门,步入石板禾坪,见到正待上菜宴请父老乡亲的几十张八仙木桌时,她还是那样地高兴,那样地激动。此情此景,不仅有欧阳常林先生摄影为证,而且我又把欧阳当年手捧相机的镜头摄下,瞬间成为永恒。但一时的感伤不应为永恒,以言情著称的琼瑶姑娘,自己怎能没有情感?爷爷早已故去,说是物是人非还不是,是物也不是,人也不是,空留的祖居更是面目全非,那让她和弟弟们用来捉迷藏的深宅大院哪儿去了?怎麽听不见爷爷亲切的呼唤声……
七、不信衡阳雁不回
人生苦短。琼瑶离乡去台已是六十周年,1989年的家乡行,日历一翻又是二十周年。这二十年裏,她的乡愁乡情乡恋如何?她没有忘记小故乡,更没有忘记大故乡。1988年初访北京,许多出版社都主动把她的著作出版费送到她手裏。据说她把那一笔巨大的款项无偿地捐赠湖南的公益文化事业了。她对湖南的文化建设功不可没,湖湘文化的复兴,文化湘军的崛起,如果没有她的影视文化作铺垫,可以说不会有今天这麽辉煌吧!《六个梦》、《还珠格格》、《梅花三弄》、《水云间》等十多部电视连续剧与湖南经视台合作,这是对故乡的支持,更是个人情感的投入。衡阳她怎能忘记,衡阳是她的祖籍,是她真正的故乡。对故乡这片热土,似乎缺少她更多的情感注入。然而,故乡又怎样呢?衡阳不是缺少情感,而是缺少欧阳常林那种“湖南骡子”的倔劲。为了能面对面采访十分低调的琼瑶,他跟随着琼瑶大陆行的整个日程,直到游三峡的船上才接受他的采访。彼此缺少沟通而让他备受冷遇,不知吃过多少苦头。可想而知,正因他当年的那股“倔”劲感动琼瑶的心,才有当今湖南影视文化的异军突起。如果说我当年在晚宴上邀请琼瑶夫妇回乡投资建设是因为交通闭塞未果,那麽如今这个问题已不是问题。衡阳交通已不滞後,滞後的应是观念问题,琼瑶是衡阳的一张世界级名片,十分响亮。如果大家认同,过去我们很好地利用这张名片了麽?试想汉语世界裏有多少代青年入了“琼瑶热”,而且代代有“热潮”。在他们中间,恐怕大多都会乐意接受这张名片。假如“名片”上印有“衡阳市琼瑶纪念馆”、“渣江琼瑶故居纪念馆”、“琼瑶热”慕名来衡旅游观光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顺水推舟,将他们导向南岳风景区。“南岳旅游热”照样可以折转导向“衡阳琼瑶纪念馆”,到了衡阳也就可能去“渣江琼瑶故居纪念馆”。“纪念馆”如与衡阳“中国南方影视基地”为邻岂不更妙。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可圆的梦,但不应让它是一个“单相思”。也许海峡那边的琼瑶还不知道衡阳的梦,但我们最终要请她进入“梦”中的主角。有朋友对我说,您是琼瑶的叔辈,可以牵线搭桥吧?朋友的话使我想起当年市府为她夫妻离衡返台送别午宴上她留给我十分深情的题词:
我爱我的家乡,
更爱我的亲人,
但愿——
从今以後,
能常常聚首!
二十年过去了,琼瑶再没有回家,但我们在通信和电话中有过多次的心灵“聚首”。在我曾代表有关单位的邀请下,她为《衡阳日报》“星期天”栏目一百期、市文化局拟创办影视文化中心等题过词,每每都是非常热情,有求必应。我相信她的“乡恋情结”永远都会系着家乡。这篇回忆录,是从我当年两万多字的笔记中浓缩而成的,也是专为她的家乡行二十周年写的。我要告诉她,别後的二十年间,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宽敞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民航飞机场也正在修建,家乡的千山万水更秀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更美了,家乡的人还是一样可亲可爱。我深情地怀念和珍藏着她回家乡的每刻时光,更殷切地期望我们不久的将来能在家乡再次聚首。
这篇回忆录还是用刻在石鼓书院石板上我那篇《重修石鼓书院记》结尾联语结尾吧:
相思游子心相许,不信衡阳雁不回。
2009年5月6日于无为轩
谢玄,字幼度。陈钧出生在杨霞。东晋军事家,豫州刺史谢懿之子,太傅谢安之侄。
谢玄精于治国,善于治军。早年为辅桓温将军。元二年,为抵御前秦的骚扰,谢推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首领、江北监军。他招募北方的勇者,组建并训练了一支名为“北府兵”的精锐部队。元四年,率兵击退前朝秦军的进攻,成为状元将军,并担任徐州刺史。淝水之战,谢玄任先锋军总司令,先遣部率刘牢之夜袭罗箭,首战告捷。然后夺取战机,机动使秦军退入混乱,乘势而上,以少胜多,取得大的战果。元九年,他率军为先锋,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来因病被任命为左将军和会稽内史。
元十三年,谢玄卒,时年46岁。赐车骑将军,以第三师开府,谥号“赐武”。
德高望重的家庭
谢玄出生于陈郡谢家,其家族在谢玄时代已逐渐成为江左高门,素有“诗酒风流”之称。谢玄的生父谢懿,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母亲阮荣,是西晋著名学者阮籍的一员,阮贤的一员。
早熟而聪明
谢玄从小聪明,理解能力很强。与堂弟谢朗一起,受到叔父谢安的器重。谢安曾告诫子侄,问道:“我们的子侄不需要出来参政。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才能?”一时间,没人回答。这时,谢玄答道:“就像兰芝玉树,且让他生在前院。”谢安听后非常高兴。
谢安曾问他《诗经》最喜欢哪一句话,他回答说:“我过去,杨柳柳叶;今天想起来。下雨下雪了。”后世人认为是性情中人。
步入仕途
谢玄成年后,显示了他治理国家的能力。他拒绝接受几次法庭传唤。后来和王勋一起被桓温立为皇族,两人都受到桓温的礼遇和器重。又调西凉将军桓霍为司马,统领南郡,监督北方军事。当时的前秦苻坚多次入侵东晋边境。于是朝廷下令招募能抵御外侮的优秀将领。谢仁没有避亲,推荐了谢玄。
中书侍郎郗超一向与谢玄不和,但听到这个推荐,他不得不感叹说:“谢安敢于冒着得罪众怒的危险推荐自己的侄子,的确是明智之举;谢玄一定不辜负叔叔的推荐,因为他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当时,许多人不同意郗超的观点。郗超说:“我曾与谢玄在桓将军的幕府共事,亲眼看到他在用人方面能做到最好。即使是小事情,安排人也很合适。所以我知道他会成功的。Rdmide302截图quo于是朝廷召谢玄回朝,封他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节度使、江北监军。
谢玄在任时,招募了大批勇者。刘牢之、何谦、诸葛侃、高峰、刘贵、罗天和孙武定都是因为他们的勇敢和力量而被选中的。谢玄授予刘牢之参军权,命他率领精锐担任前锋,屡战屡胜。他被称为“北府兵”,前秦对他相当惧怕。
引人注目
元三年,前秦皇帝苻坚,
谢玄引东关太守高峰、后将军何谦守四口。他们想秘密派遣使者告诉戴云援军已经到了,但他们找不到到达那里的方法。十几岁的宏恬恳求去,于是他潜入了潜在的水中。当他快要到达城门时,不幸被敌人俘虏了。敌人用丰厚的报酬收买了宏恬,并让他告诉程鹏守军“南方的援军已被击败”。宏恬假装答应。但是到了城下,我们大声告诉城上:“南方的援军马上就到。我一个人来传递消息,被敌人抓住了。你一定要尽力坚持住!”所以他被杀了。
当时彭超把辎重放在柳城,谢玄提高声音要把何谦等人送到柳城。彭超听后,带领他的军队回到城市保护战壕。何谦迅速率军前进,解决了彭城之围。彭超再次入侵南方,苻坚的将军秋楠和毛当从襄阳加入他。罗天有六万军队,被彭超三阿的幽州刺史包围。朝廷命令谢玄的叔叔谢石将军率领水军前往土中。毛安之、毛安之将军、王、淮南太守、宣城太守领兵前往堂邑。不久,盱眙城陷,高密文官毛藻战死,毛安之等人大惊,各自退兵,震惊朝廷。
从广陵向西讨伐谢玄很难。何谦率领军队打败了敌人,清除了罗天。然后,据白马说,他粉碎了前秦军,并斩首其将领。试再进,再破,斩其大将邵宝。彭超,判难率军退役。谢玄率领何谦、戴云、罗天追击,在军川与他交战,又一次击溃了他的军队。谢玄从军,刘牢之破浮桥、白船;诸葛侃、杜丽破运粮船。好不容易等到对方分手,才蒙混过关。朝廷闻讯后,派将军在殿安慰谢玄,为状元将军,接徐州刺史,将战车还广陵,并以功勋封东兴郡侯。
水之战
元八年,苻坚亲自率军到襄城,自称百万兵。前秦凉州的军队到了咸阳,顺流南下,又有边、二州的军队也相继而来。苻坚把傅荣、慕容永、章昊、傅芳等人推进营口,成亮、等人在定居。
晋孝武帝命谢玄为先锋,率徐州、兖州、青州、扬州金陵、兖州燕诸军,与及其部下大将、大将桓伊、大将龙翔、大将戴、大将和大将陶胤共八万人作战。谢玄贤派广陵刘香劳治率领5000人攻打罗箭,首战告捷。不久,他杀死了成亮和他的兄弟梁云,敌人的骑兵同时崩溃,争相渡过淮河逃跑。刘牢之派兵追击,俘虏了敌军将领何亮、王献、梁倜、慕容曲石等。活着,并获得了他们的军用物资。
苻坚进军驻防的寿阳,在淝水沿岸设伏。谢玄的军队无法渡河。谢玄派人去见秦荣,说:“你离我们这么远,却在淝水之滨。这是因为你不想速战速决。请退后一点,好让我们的部队过河和你们并肩作战。你我心平气和地看着,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苻坚的部下都说:“我们要用淹死的办法把他们拦在河对岸。我们人多,金兵少。形势肯定会对我们有利。”苻坚说:“只要叫军队退后,让他们过河就行了。等他们来了,我们就用几十万战士把他们全部赶到河里,彻底消灭他们。”富荣也认为应该这样,所以他指示秦军撤退。但是撤退的命令一下达,那么多人就失控了。
在这种情况下,谢玄、谢衍、桓伊等人率领8000名士兵渡过了淝水河。苻坚中箭,苻容被杀。苻坚的军队落荒而逃,自相践踏,无数人被抛入水中等死。结果水被堵住了,不流通了。其余部队弃甲连夜逃跑。他们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东晋军队到了,扎营,饥寒交迫,十个人死了七八个。苻坚乘坐的云母车,加上马、牛、驴、骡、骆驼等十余万头。堆满了他的衣物、装备、军事资源和财宝。孝武皇帝诏谕殿中将领,安慰谢玄的军队,并将前将军和假节授予谢玄,但谢玄坚决不接受。朝廷赐给他数百万美元和数千件彩色丝绸。
壮志未酬
不久,谢安上朝,认为苻坚最近丢了性命,应该利用有利时机,以谢玄为前锋,带领状元将军桓世谦到漩涡、新奇、故都去。于是谢玄来到彭城,派部队在鄄城与刘一起攻打苻坚的兖州刺史张冲。赶走张冲,派刘牢之建鄄城。
兖州平定后,谢玄受难水路受阻,运粮困难,于是采纳督护炸水的建议,修筑土坝拦截吕梁之水,设置藩篱,并封闭七岸作为支流承接两岸流水,以利水运。从此方便公私使用。还进军青州,所以这个水利工程叫青州派。
然后派怀陵太守高率三千人马攻打光谷,迫使苻坚青州刺史傅朗投降。又进占讨伐冀州,派龙骧将军刘牢之、冀北太守丁匡据守,济阳太守郭曼据守滑台,汾武将军熊燕渡过黄河建营。苻坚之子苻丕派桑军到溧阳。谢玄命刘夜袭桑居,桑居逃走。夫差吓坏了,打算升晋。谢玄同意了这个要求。苻丕告饥,谢玄给了苻丕两千迎粮。又派金陵总督滕天志渡河,在溧阳设寨,三魏之地全部投降东晋。
因兖州、青、泗、豫四州已收复,朝廷任命徐、燕、青、泗、冀、尤、谢玄七州为武将。谢玄尚书阁认为,河北之地刚定下来,幽州冀州就要专设总督,州府又远,应该由豫州管辖。根据朝廷的立功表现,谢玄被任命为乐康县官员。谢玄请求将他先前加封的东兴侯封号,赐与侄儿谢万。经朝廷许可,谢万被封为宇宁伯。谢玄派宁远将军与沈凯作战,后者占领了魏军,打败了沈凯。谢玄有意让豫州刺史朱序镇守郭亮,他坐镇彭城,河北可北固,洛阳可西救,朝廷可西守。
然而此时朝臣们却主张,战事已久,应在边境设守,然后停战休息,派谢玄回淮阴,朱序镇守寿阳。当翟辽造反,占领了溧阳,逮捕了滕天志,泰山巡抚张远率全县造反,河北就乱了。谢玄认为处理不当,于是上告朝廷,还了杰夫,要求撤掉他的一切职务。朝廷下诏谢玄,令其暂时返回淮阴镇,改彭城镇为朱序。
疾病会被记住。
谢玄回到淮阴后,病倒了,随后要求罢免他。诏令禁止他。谢玄再次表态,说既然不能履职,恐怕就废了军务。
法院命令他搬到东阳城镇。谢玄因为病重,奉命上路,恳求免职。朝廷的谢玄派了一个高
谢玄的十余份奏折一直被扣压,没有回复。过了很久,朝廷把谢玄调到了便骑、左将军、会稽内务的位置上。谢玄登上了去会稽县上班的汽车。
元十三年,谢玄卒于会稽,时年46岁。朝廷谥号车琦将军,以三司开府,谥号“献怀”。
雍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代金称帝,建立。当时只有东晋的王导、谢安、文桥、谢玄、陶侃的后人的爵位没有废除,谢玄的康乐郡爵位降为康乐郡侯,有五百个食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