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的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我们将摩托车熄火,放置到方便操作的位置,将磁电机边盖打开,此处并没有机油,可以比较简单的拆除。
2随后,我们就需要拆除后面的挡油盘,此处会有较多的机油,拆开之后会有大量的机油出现,我们最好准备好一定的清理物品,避免机油较多。
3拆开挡油盘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到机油泵,我们使用工具拆除固定的机械臂和轮子,即可将机油泵独立出来,进行拆卸。
4然后按照顺序,拆除离合器边盖、离合器后,即可拆卸机油泵,机油泵拆除下来后,上面会有较多的机油。
5如果拆除下来的机油泵进行维修后还继续使用,最好将拆除后的机油泵,放置到没有较多灰尘的物品上面,避免沾上泥土灰尘。
机油泵出现问题,往往是机油泵内部零件老化出现问题,或者是机油泵中出现杂物,将机油泵分解维修后,往往可以继续使用。
1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2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机油中的5W-40、5W-30等表示的是机油的粘度等级,即SAE等级。“W”是冬天的意思。W前面的数字越小,其低温黏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W后面的数字的确是指在100摄氏度下机油的黏度,数字越大表明机油黏度越大。其后面的数字主要指的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4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有更长的换油周期以及适合更恶劣的用车情况,适合豪华高性能车使用,10000-12000公里左右更换。
5半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的更换周期一般是在8000-10000公里左右,价格与性能适中。
6矿物机油:这类型机油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就需要更换。
你好,油泵一般都在汽车的后座少部分在后备箱,后座的需要拿掉后坐垫然后找一个铁锤跟大号的一字螺丝刀,逆向斜45度轻轻敲打就可以把油泵盖拿掉了。油泵固定有一个类似于卡扣一样的东西,前后或者左右平着推掉就可以拿出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用车愉快汽车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油泵的功能
油泵的作用是使一定量的油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输送到发动机运动部件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
目前发动机使用的油泵有两种:齿轮式和转子式。
齿轮油泵的结构
齿轮油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油泵盖、从动轴、主动轴推力轴承和传动齿轮组成。
驱动轴通过半圆键安装在驱动轴承上,驱动轴承固定在泵体和油泵的前盖上。从动齿轮通过从动轴安装在泵体内。泵体和泵盖之间的配合由两个定位销定位,两个定位销之间安装有垫片,通过改变厚度可以调节齿轮端面的间隙。
如果间隙过大,油压会降低;相反,如果间隙过小,油泵转动时摩擦阻力会增大,会加速齿轮的磨损。正常情况下,泵体与泵盖的间隙应在005-0115mm之间,传动齿轮通过半圆键和螺母固定在驱动轴前端,驱动轴后端设有钢丝挡圈,防止驱动轴脱落。止推轴承安装在变速箱齿轮和泵盖之间。
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齿轮通过中间齿轮带动油泵的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油泵内部的主动齿轮随主动轴转动,同时带动从动齿轮反向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相啮合,将泵体内部分成两个独立的密封件空。随着齿轮的高速旋转,齿轮齿间的油被带到压油腔,使压油腔内的油不断增加,压力上升,从出油口压出。吸油室中的油被带走,产生局部真理空,油底壳中的油不断被吸入并补充到吸油室中。油泵的输油压力通常由机油滤清器上的限压阀控制。如果油压过高,限压阀就会打开,这样油就可以直接流入油底壳,防止油路压力过高导致油泵出现故障。齿轮油泵容易引起的故障
正常情况下,由于润滑条件好,油泵的各种磨损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但长期使用后,齿面间隙与齿面、轴颈与轴承孔、泵体与泵壳内壁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随着磨损的加剧,各种配合间隙增大。当磨损达到一定极限时,会导致供油和供油压力下降。
齿轮油泵的维护方法
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润滑系统供油不足、油压过低或运转时听到异常噪音,一般需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油管和接头是否漏油。如果没有漏油,检查其他方面。
2检查油的粘度。
3调节油压。如果在调整过程中油压没有增加,检查其他方面。油压的调整方法如图8-5所示。
4检查摇臂之间的油铜管是否断裂,
5检查吸油盘粗油滤网是否堵塞等。所有检查后,如未发现隐患,拆下机油泵,拆开检修。
拆解后齿轮油泵的大修1。齿轮端部间隙过大的检修
齿轮面和泵盖之间的间隙称为齿轮泵面的间隙。该间隙的逐渐增大通常是由齿轮与泵盖或泵体在轴向上的磨损引起的。检查时可用直尺和塞尺测量。这个间隙一般为005~014mm,极限值为015mm。
端面间隙的大小对油泵的工作指标有很大的影响。当齿轮端面间隙过大时,可通过减薄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将端面间隙恢复到规定的技术范围。如果减薄垫片不能使端面间隙恢复到规定范围,可以在平台上涂上细磨膏,然后用手打磨泵体结合面或泵盖平面。磨削时,力要均匀,否则,当两个分解面重新装配时,会因为不在同一平面上而发生漏气或漏油。2齿轮啮合间隙过大的修复
油泵内齿轮长期相互摩擦后,齿轮的啮合间隙会增大。检查时可用塞尺测量齿轮的啮合间隙,如图8-7所示。检查时,一般选择与120°相邻的三个位置进行测量,然后从三个测量数据中得到平均值,即为实际的齿轮啮合间隙。这个间隙一般为005~025mm,使用极限不允许超过028mm。
如果齿轮的啮合间隙过大,齿轮将在相对侧连续使用或成对更换新齿轮。
3齿顶间隙过大的检修
油泵内壁与齿轮顶部的间隙称为齿顶间隙。这种间隙的增大,一般是由于主动轴与衬套或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的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增大,油泵内壁与齿轮顶部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该间隙一般为005~015mm,极限间隙为045mm,检查时可用塞尺测量。如果测量结果超过极限间隙值,齿轮或泵体一般应成对更换。4驱动轴和衬套的维护
驱动轴与衬套长期磨损后,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会增大,影响油泵的传动精度和齿轮的啮合间隙。一般情况下,主动轴与衬套的配合间隙为004~010mm,极限值为015mm,检查时可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主动轴和衬套内孔的直径,两者之差即为主动轴与衬套的配合间隙。如果驱动轴和衬套之间的磨损超过极限值,通常可以通过更换衬套来恢复配合间隙。
齿轮油泵的装配和测试
齿轮油泵应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组装。装配后,传动部分应转动灵活,无卡涩。然后,将油泵放入装有油的容器中,用拇指堵住油泵的出油口,同时用手转动油泵的驱动轴。如果转动过程中拇指感觉到压力,机油溢出,则油泵的工作性能基本正常。
油泵的维护步骤油泵的主要损坏形式是零件磨损引起的泄漏,降低了泵油压力和泵油量。油泵端面间隙、齿顶间隙、齿轮啮合间隙、轴和轴承间隙的增大,密封和限压阀的调整都会影响泵油量和压力。油泵工作时润滑条件好,零件磨损速度慢,使用寿命长,可根据其工作性能决定是否需要拆卸修理。
(1)用直尺和测厚仪检查齿轮段到泵盖段的距离,即检查断面间隙,一般为005-015毫米
Check用直尺和测厚仪测量泵盖端面的平整度。如果平面度误差大于005毫米,应进行修理和平滑。⑵用测厚仪检查齿顶与泵体的间隙,间隙值一般为005-015mm
(4)用测厚仪测量齿轮的啮合间隙,同时在120゜的三个相邻点测量,间隙值一般为005-020毫米,三点之间的齿隙差不应超过01毫米 @201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