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臭是由于脚心汗腺多,容易出汗,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
臭味主要刺激性成分就是氨气
以大类粗分后的厨余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嗅觉测定法和GC-MS分析了不同阶段堆肥尾气的臭气浓度和恶臭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排放浓度,并对不同堆肥阶段臭气浓度和恶臭物质排放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共检测到43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含硫臭气物质5种,烃类化合物22种,芳香烃类化合物11种,其它物质5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硫化氢、甲硫醇、1,3-二甲基苯和邻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极显著相关(P<001),二甲二硫和对二甲苯与臭气浓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要对这6种臭气物质进行重点监测和控制。
关键词:厨余垃圾,堆肥,恶臭污染物,监测,控制
在北京等特大型城市,厨余垃圾所占比例高达60%,最高可达80%以上。厨余垃圾具有含水率高、有机成分多、易腐烂、热值低、有害成分少等特点,因此,厨余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堆肥化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这样不仅可以将厨余垃圾中有机物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物质,生产高营养价值的肥料,避免营养物质的损失,还可以减少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和成本。然而在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由于含水率和堆体密度较高,在堆体局部厌氧区会形成恶臭分子,主要包括大量含氮、硫化合物的恶臭气体,不仅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快感,可引起人和家畜的呼吸道疾病,而且进入大气后可造成酸雨和增加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硫的负荷。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的臭气组成进行了大量研究,王新娟等研究表明沈阳分类后的有机垃圾(混有15%的其它垃圾)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臭气物质为氨气、硫化氢、甲硫醇等;Wu和Kim等发现食品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的主要恶臭物质是甲硫醚和二甲二硫。Dimitris等研究表明不同有机废弃物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物质不同。受生活习惯和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厨余垃圾的组成差别较大,因此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物质不尽相同。
本研究主要以北京市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作为对象,通过全面分析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排放的臭气物质,并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臭气物质的种类、排放浓度和臭气浓度的关系,明确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对臭气浓度贡献较大的臭气物质,以期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臭气物质的监测与优先控制恶臭物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液化气常用臭剂有三种,分别是:
1、四氢噻吩简写是THT,化学式是CH2(CH2)2CH2S。
四氢噻吩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恶臭气味,是目前国内外较普遍采用的燃气臭剂。特点为:
①无毒,气味与煤制气相似;
②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储存;
③气味存留长久,少量浓度下可嗅到极刺激性臭味;
④气体状态下无腐蚀性,气化后不易冷凝;
⑤燃烧后无异味,废气较少。
2、乙硫醇、丁硫醇、异丁硫醇
乙硫醇、丁硫醇、异丁硫醇同属硫醇类,基本能够满足臭剂要求,气味较四氢噻吩强。但有腐蚀性和毒性、易冷凝、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缺点。
3、二甲硫醚、二乙硫醚
二甲硫醚、二乙硫醚同属链状硫化物,与前面相比气味较弱,单独使用效果不佳,可与硫醇类混合使用,臭味效果较强,一般稍有毒性。
臭剂的要求
(1)在浓度极低的条件下能够嗅到臭味,并能识别出臭剂味与其他气味。
(2)对人体无害、毒性小、气味存留长久;
(3)化学性质稳定,气态无腐蚀性,易于储存、运输;
(4)能完全燃烧,燃烧后无异味,残留污染物少;
(5)气化后常温下不冷凝,不易吸附于输气设施上(如管道、煤气表、阀门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