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成分:主体为碳酸钙CaCO3(约占82~86%),矿物名称为文石(又称霰石),珍珠角质10~14%,水2%。珍珠的色调:以白色为主的,可出现奶色、亮**、亮玫瑰色、杂色等;以黑色为主的,可出现灰、古铜、暗蓝、蓝绿、绿等色调。
(1)化学成分:珍珠的成分由碳酸钙、有机质和少量的水组成。其中CaCO3约占80%~86%,有机质(壳基质)约占10%~14%,水约占2%。
珍珠中的 CaCO3由文石和方解石组成,研究表明文石的含量直接影响珍珠的质量。如表9-15中合浦珍珠中文石含量与质量关系。
表9-15 合浦珍珠矿物相及相对质量分级表
(2)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文石),方解石为三方晶系。微细晶体呈放射状排列,并具同心构造(图9-23-1)。
(3)硬度:35~4。
(4)相对密度:260~278,贝珍珠283~286,常为285,养殖珍珠273~285。
(5)光泽:珍珠光泽,贝珍珠则不显珍珠光泽。
(6)发光性:在长波紫外光下,大多数天然珍珠呈现浅蓝色、浅**、浅绿色或浅粉红色光,天然黑珍珠呈浅粉红色到浅红色荧光,而人工染色黑珍珠常呈惰性或发浅白色荧光。
(7)颜色:珍珠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白色、奶白色、奶**、粉红色、丁香紫色、玫瑰色、灰色、古铜色、深蓝色、蓝绿色和黑色。
由于含有金属微量元素的缘故。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还有少量角蛋白质、水份和微量金属元素,其中含铜的珍珠常呈金**;含银的珍珠呈奶油**;含钠的珍珠呈肉色;含锌的珍珠呈粉红色;质地纯净的珍珠洁白如玉。
珍珠生产于珠蚌内,因为有异物进入蚌的外套膜内,蚌本身受到刺激,却又无法将它排除时,便分泌碳酸钙与真珠母将它包覆,每天分泌约3-4次,每次覆盖涂满的厚度仅05微米,需2-5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宝石级质量的珍珠。
母蚌自海水中吸收钙质,并用来制造珍珠层,海水珍珠吸收海洋微量元素,珍珠氨基酸、牛磺酸(调节中枢神经及内分泌,助睡安眠)、碳酸钙和角壳蛋白,还有少量的金属元素,还含有对人体免疫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硒元素。
其中角壳蛋白含有人体能合成和不能合成的单元氨基酸,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改善肤质、促进新陈代谢)、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另外还含有388%的钙(Ca)以及微量元素,如镁(Mg)、锌(Zn)、硒(Se)、锗(Ge)等,以及小分子多肽。
扩展资料
天然珍珠呈圆球形、椭圆形、不规则的球形或长圆形,直径1~6毫米。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浅粉红色、浅蓝色等,具美丽的彩色光泽,平滑。作过装饰品的珍珠,中央多数有穿孔。质坚硬,难破碎,断面呈层状。用火烧之有爆裂声。气无,味微咸。
养珠形状与天然珍珠相似,但表面光泽较弱,断面中央有圆形的砂粒或石决明碎粒,表面有一簿的真珠层。入药仅用真珠层。气无,味微咸。不过合浦生态珍珠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养珠的质量。
中国的珍珠养殖技术已非常成熟,珍珠价格也相应大众化。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珍珠古国,据《尚书·禹贡》载:“淮夷宾珠”,说明中国采珠历史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就已开始了,淮河就产淡水珍珠,当时还将珍珠定为贡品。
《格致镜原·装台记》中记载了周文王用珍珠装饰发髻的史实。因此,一般认为我国珍珠饰用始于东周。自秦汉以后珍珠饰用日渐普遍。珍珠已成为朝廷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皇帝已开始接受献珠,东汉桂阳太守文砻向汉顺帝“献珠求媚”,西汉的皇族诸侯也广泛使用珍珠,珍珠成为尊贵的象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