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蛋白质(水解后可得到18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文石结构的碳酸钙,20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
珍珠药用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三国时的医书《名医别录》、梁代的《本草经集》、唐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清代的《雷公药性赋》等19种医药古籍,都对珍珠的疗效有明确的记载。
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中说,珍珠“有治目肤翳,止泄”等作用。唐代的《海药本草》认为,珍珠可以明目、除晕、止泄。在元朝,商人们常在水中加蜜糖和珍珠粉饮用,
认为它既可以滋补,又可以防暑。元好问在《续夷坚志》中记载:“洮水冬日结小冰圆洁如珠盛夏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
明代李时珍更加重视珍珠的药理作用,认为珍珠的药效在美肤,因而在《本草纲目》中特别写道:“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坠痰,除面斑,止泻;除小儿惊热,安魂魄;止遗精白浊,解痘疗毒。令光泽洁白”等。同时,它还记载了珍珠药用的多种方法。
明代陈继儒转引《独异志》说,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宰相李德裕以珠宝粉、雄黄、朱砂煎汁为羹,每食一杯约耗钱三万,过三煎则弃其渣。当时流行炼丹术,人们认为,珍珠粉、雄黄等物,经过提炼后服用可长生不老,鹤发童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辞典》均指明: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去翳、解毒生肌等功效,现代研究还表明珍珠粉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祛斑美白、补充钙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扩展资料:
珍珠是一种中药,有安神定惊,明目清翳,解毒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等症状。而现代药理研究中,珍珠还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珍珠中含有22种微量元素,其中的微量元素锌有清除容易引起人体衰老的过氧化脂质。还有珍珠中的甘氨酸、甲硫氨酸成分,有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再生的作用,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但是“是药三分毒”,珍珠粉属于凉性中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珍珠粉比较适合燥热体质的人使用,所以大家选择使用时,应该注意判断自身体质,正确使用。如果属于寒性体质的女性,长期服用珍珠粉,可是达不到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的效果,反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连续腹泻、四肢发冷、面色蜡黄等症状。
所以需要注意,一般体质偏寒、胃偏寒和结石患者不适合服用珍珠粉
珍珠粉除了内服,还能外用,而且外敷比较安全,不过,第一次使用前最好还是在耳后做个皮试,以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另外,珍珠粉不宜与草酸类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引发结石。珍珠粉性凉,故女性在月经期间宜停用,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过敏体质者,尤其是已发现对珍珠过敏者,应慎用,甚至禁止使用。
-珍珠粉
人民网-珍珠粉你用对了吗?
珍珠的成分:
主体为碳酸钙,约占百分之82到百分之86;珍珠角质,约占百分之10到百分之14;水,约占百分之2。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而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种类丰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它的另一个名字Margarite,则由古代波斯梵语衍生而来,意为“大海之子”。
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并流传至今。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珍珠的化学组成为: CaCO3916%、H2O和有机质各4%、其04%。
珍珠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多种氨基酸、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钙,以及银、硒、锰、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在这些成分中,有不少元素都具有养颜护肤的作用。
这是我从类似问题中找的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珍珠主要由一定的水分及有机质组织,不同珍珠各种成分的含量不同,因此,珍珠的密度随种类而有所不同:
一般是每厘米2、60克~2、80克,平均密度是每厘米2、748克;
天然海水珍珠密度为每厘米2、68克~2、74克;
海水养殖珍珠密度为每厘米2、65克~2、76克;
淡水珍珠密度约为每厘米2、65克~2、78克;
优质珍珠的珍珠层多,棱柱层的有机质和水分少,密度稍大,而劣质珍珠的密度偏低,约为每厘米1、91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