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砚也因康熙、雍正、干隆的欣赏,被康熙封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从而名扬四海,在现代的价值难以估量,受到很多收藏家和砚爱好者的推崇。
松花御砚石质坚实发墨,硬度比端石、歙石都高,研磨以后,用水冲洗不留痕迹。色彩有紫红、紫绿相兼、深绿、浅绿四种,间有**和刷丝纹,以深绿色刷丝为上品。
松花砚的历史: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1979年发现旧矿,重放异彩。其中以“松花静水”、“松薄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
根据松花石硬度、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冻融压缩强度、防腐能力等独特物理化学组织,加之主要矿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颗粒细小(大都小于001毫米)、结构分布均匀等特性,所制的松花石砚润色饱墨。早在前清就备受康熙、乾隆二帝宠爱,封为“御砚”,设专门造办处进行督造专司皇家御用,以地区广义松花江名称御封名“松花砚”,并作为重要礼品馈赠大臣和友邦之国。
宣砚与歙砚的区别:产地不同、色泽不同。
1、宣砚产于安徽省宣城旌德县白地镇,歙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
2、宣砚特点是黑亮如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歙砚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
3、宣砚色泽纯正,乌黑发亮,如墨玉一般,成分纯正;歙砚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及少量石英粉砂等。
历史上,宣城产的砚台久负盛名。宣城制作砚台的历史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到了唐代宣砚已经风靡全国,成为当时著名的砚台之一。宣砚选用的是可与婺源的龙尾石相媲美的宣石,其特点是黑亮如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形状大致可分几何形、仿物形、随形和自然形。
2014年6月19日,“中国宣砚之乡”荣誉称号授牌仪式举行;5月9日,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旌德县“中国宣砚之乡”文房四宝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松花石砚等。
1、洮砚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
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
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2、端砚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
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砚为其一。
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广东省端砚最为称著。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端砚若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
端砚石出产在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3、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
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
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
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
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其中最适合制砚的是轻度千枚岩化的板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炭质等,粒度0001~0005mm,比重281~294,主要砚锋为片状砚锋。
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
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
4、澄泥砚
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澄泥砚的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
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
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
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产地却莫衷一是,虽各有说法,但都没有离江河太远,古人说取河泥澄而制砚不假。
只是这个制法却颇费周折,光是淘洗澄结便要一二年,出泥后“令其干,人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
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
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
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
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其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制作工艺繁复而产量甚低了。
加上石砚中的佳砚理当比泥砚更胜一筹,流传久远者当然比泥砚更多。
到清代,澄泥砚已经没落衰微,偶有较好的,也多是世俗之品。
5、松花石砚
又称松花砚,吉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松花砚是由产自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松花石雕制而成。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崇于清朝。
松花砚以其温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
能使松烟浮艳,毫款增辉的特点深受帝王喜爱。
康熙帝对松花砚十分欣赏,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
自清末后便销声匿迹,1979年发现旧矿,重放异彩。
其中以“松花静水”、“松薄荡水”、“绿静”最为名贵,以“龙眼”、“凤眼”、“赤柏纹”、“紫袍绿带”最为奇特。
根据松花石硬度、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冻融压缩强度、防腐能力等独特物理化学组织,加之主要矿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颗粒细小(大都小于001毫米)、结构分布均匀等特性,所制的松花石砚润色饱墨。
鱼子砚与绿端区别是,绿端储量丰富,但成材无裂、呈绿豆纯色的优质佳料不容易找。文房四宝鱼子砚,鱼子石是大自然的一种杰作,它天然生成,在石头中密布黑色或者黑褐色鱼颗粒,与将孵出的鱼卵极为相似,所以叫鱼子砚。
鱼子砚石质纹理纯净细腻。绿端结构相对酥松,吸水性强。用手摸鱼子砚,感觉石质优良,有温凉的感觉。
相关信息
1、鱼子石学名鲕粒灰岩。 这些鱼卵状的小颗粒,是在海水温暖动荡、碳酸质过剩的条件下,沉积物均匀地包裹住悬浮在海水中的小碎粒形成。
2、直径大于2毫米的,称为豆粒灰岩,小于2毫米的称为鲕粒灰岩。 鱼子砚多产于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古人很早就发现这种奇石,多用于墓碑、艺术品。
3、绿端是端砚里的大类砚石,地位仅次于紫端。它的主要成分是泥质白云岩。在探明储量上,绿端储量丰富,占了已知端砚矿石的三分之二。绿端结构相对酥松,吸水性强,不及紫端细腻、滋润,但工艺表现能力非常强,偶有佳者,也可媲美紫端作为砚台材料。砚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对象。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颜色比较丰富,有无色、粉色、紫色等,透明度较高,常为半透明至透明状,表面有玻璃光泽,外观明净,入眼给人剔透晶莹的感觉。佩戴时,水晶可让人显得更清新美丽。将水晶佩戴在身上,需避免它产生磕碰,或靠近高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