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穿着是戏曲里的正旦扮相。
穿的是女帔 pèi(行内一般都叫“披”pī)
用于出身官吏、乡绅豪门的未婚女子(所谓“大家闺秀”)。既可用于青春少女,亦可用于端庄**。官吏婚典及喜庆团圆场合时使用。女红帔下身系绣花大折裙。也用红色。这个里演员下身是戏曲里的‘白腰包’。
这种服装在表演时很受‘腰包’的拘束,只做一般的舞台简单身段表演,基本上是演‘文戏’时的服装,不适合舞蹈表演。
程派程砚秋创立,旦角,声情美永的艺术特色。程派的唱腔别具一格。他严守音韵规律,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要求达到“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
他的表演非常细致深刻,讲究舞台表现形式的完整与美感,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真实。
程砚秋本戏
《龙马姻缘》(又名《南安关》)、《花舫缘》、《梨花记》、《红佛传》(又名《剑侠传》)、《花筵赚》(又名《玉镜台》)、《鸳鸯冢》、《风流棒》(又名《谐趣缘》)、《孔雀屏》、《赚文娟》、《金锁记》(又名《六月雪》、《窦娥冤》)、《玉狮坠》(又名《小天台》)、《青霜剑》(又名《烈女报仇》)
(以上为罗瘿公编剧)
《碧玉簪》、《聂隐娘》、《文姬归汉》、《沈云英》(曾易名《明皇封女将》)、《斟情记》、《朱痕记》(又名《牧羊圈》)、《梅妃》、《柳迎春》、《陈丽卿》、《荒山泪》(又名《祈祷和平》)、《春闺梦》
(以上为金仲荪编剧)
《亡蜀鉴》(又名《江油关》、《李氏殉节》) (吴菊痴编剧) 《费宫人》 (杜颖陶编剧) 《英台抗婚》(曾名《祝英台》) (程砚秋编导)
《费宫人》、《锁麟囊》(又名《牡丹劫》)、《女儿心》(又名《春染江山》)、《马昭仪》(又名《楚宫恨》)
(以上为翁偶虹编剧)
李佩红:
李佩泓基本功扎实,戏路宽广,文武兼能,扮相凝重大方,饰演巾帼英雄,颇有大将风度,为常人所不及。她的演唱特点是在严格规范的程派韵味中,充分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景,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韵,又不单纯追求音色的形似,而是以情带腔、以腔抒情,力求从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绪的深层底蕴上,来体现程派演唱艺术的精髓。因此,原工刀马、花衫的李佩泓,不仅是一位文武兼备、不可多得的好演员,也是继承程派艺术的佼佼者。
李佩红的擅演剧目有:《竹林计》、《凤吉公主》、《铁弓缘》、《盗库银》、《六月雪》、《锁麟囊》、《春闺梦》、《红鬃烈马》、《朱痕记》、《荒山泪》、《三娘教子》、《刘金定》、《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扈家庄》、《小上坟》、《思凡》、《昭君出塞》、《坐楼杀惜》、《金山寺》、《棋盘会》、《活捉》、《青风岭》等。
迟小秋:
当代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之一,青年团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学习程派,1983年拜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为师,被着名剧作家翁偶虹誉为“程派标准传人”,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
其唱腔颇具程派寓刚于柔、幽咽委婉之特色,同时兼有雅丽清新、圆熟优美之个性。她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重大艺术活动,曾率团先后赴全国各地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
2015年2月18日,迟小秋将登上央视春晚,与吕洋、郭伟等一起表演戏曲集萃《梨园芳华》。
《三娘教子》、《锁麟囊》、《窦娥冤》、《玉堂春》、《荒山泪》、《孔雀东南飞》、《碧玉簪》、《春闺梦》、《四郎探母》、《武家坡》、《大登殿》、《贺后骂殿》、《文姬归汉》、《红拂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四五花洞》、《鸳鸯冢》等。现代京剧《法官妈妈》成功塑造了一位现代的女性法官形象。2011年在新编京剧《宋家姐妹》中扮演国母宋庆龄的角色。
1、观京剧《将相和》(七绝) 居功自傲莽廉颇,挑衅事端屡屡多。
大义相如胸纳海,负荆请罪将相和。 2、赞廉颇(七绝) 藐视忠良为懦儒, 廉颇自诩战功殊。
难能可贵幡然悟, 请罪负荆一丈夫。 3、观京剧《空城计》 城头诸葛弄瑶琴, 城下洞门空巷深。
司马犹疑失战策, 神机妙算孔明临。 4、(七绝) 观京剧《辕门斩子》 盛誉杨家将帅贞, 凛然大义斩亲生。
今来古往忠臣在, 此等胸襟有几名? 5、(七绝) 观京剧《锁麟囊》 百听不厌《锁麟囊》,程派唱腔婉而慷。 悱恻缠绵入肺腑, 余音美妙胜琼浆。
6、观京剧《江姐》(七绝) 京剧新星张火丁,舞功绝妙美声情。 移植新戏颂江姐。
雏凤清于老凤声。 7、红楼二尤 尤二姐(七绝) 金丝娇鸟入笼中,寝食无忧难驾风。
与世无争犹有梦,奈何厄运命匆匆。 8、尤三姐(七绝) 寄人檐下不低头,泥穴濯清自净流。
双剑痛淋贞女血,湘莲悔煞泪难收。 9、观京剧《霸王别姬》(七律) 盖世英雄奈若何,霸王伟业瞬间过。
十方埋伏濒亡近,四面楚歌悲泪沱。 骓马哀嘶心恋战,虞妃刎别血婆娑。
狂澜难挽英魂弃,悲也壮哉一曲歌。 10、观三国戏有感(七律) 风驰云涌观三国,胜败是非分与和。
巧取豪争何厌诈,忠奸善恶怎明讹。 长驱直入雄无畏,帏幄运筹谋几多。
叱咤风云成霸业,浪花一闪泯长河。 11、观京剧戏迷票友大奖赛 (七律) 鼓瑟和鸣声溢梁,行云流水韵悠扬。
旦生净丑皆无俗,唱念做功俱闪光。 童稚趣真尤可爱,翁耆矍铄气神昂。
余音缭绕传千载,国粹文华誉四方 12、词;玉楼春 · 观京剧《杨门女将》 忠良世代杨门将,为国捐躯盛誉响。凛然巾帼胜须眉,屡建奇功人敬仰。
百岁元帅披战氅,数代悲孀情慨慷。姑婆媳嫂抖英姿,纵马疆场敌胆丧。
13、词:八声甘州 · 观京剧《赵氏孤儿》 赞人间自古有英雄,千载受人崇。叹昏君无用,谗臣当道,残害良忠。
搅得天无宁日,血雨伴腥风。惊满门三百,人绝庭空。
好汉程婴义勇,舍却亲骨肉,救遗孤童。看将冤仇报,千古恨消融。
感神明,撼天壮举,慰英灵,恸万里穹空。千秋颂,侠肝豪胆,气贯长虹。
14、词: 思佳客 · 贺中国京剧马派票友联谊会成立 国粹梨园纷彩呈,须生马派誉驰名。西皮流水迷人醉,慢板二黄仙乐鸣。
甘露寺,御碑亭,悠悠音韵润心灵。虔诚票友深情在,高举传承旗帜行。
15、词: 汉宫春 · 梅派京剧艺术 国粹梨园,数京昆优雅,盛誉奇葩。缤纷流派,令人陶醉其华。
青衣旦角,释闺门、梅派尤佳。观虞姬、寒光剑影,刎诀霸主悲嗟。
天女舞绸挥绢,彩霞频闪烁,飞散千花。雍容贵妃醉酒,娇步横斜。
行腔妙润,舞娉婷、承继名家。传弟子、名师亲授,流芳永继无涯。
16、词: 行香子 · 尙派京剧艺术 尚派优伶,文武皆精。行腔柔、偏又锵铿。
《昭君出塞》,名剧传承。策马飞涧,唱功并,武功灵。
难能名段,《失子惊风》,瞬时间、骤变姣形。目瞠发散,乱语痴行。
撼人心弦,惊心魄,共心鸣。 17、词: 醉落魄 · 程派京剧艺术 一枝奇秀,京腔程派传人有,唱腔独特声名久。
婉转悠扬,凄切幽咽透。 演绎悲情情愫扣,《荒山泪》涌愁肠纠。
《锁麟囊》曲良音奏,妙舞佳声,似享琼浆酒。 18、词: 杏花天 · 荀派京剧 京剧流派传承葆,荀派戏、玲珑妖娆。
闺门旦角风姿妙,衣袂飘飘奇俏。 红娘巧、尤三姐傲,唐琬雅、卓文君姣。
清柔婉转声袅袅,陶醉醺然难了。
2 京剧的经典段落
1、霸王别姬(折子戏);2、白蛇传;3、定军山;4、贵妃醉酒(旦角折子戏);5、群借华;6、金玉奴;7、失空斩;8、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全剧);9、玉堂春;10、让徐州;11、乾坤福寿镜(尚派);12、搜孤救孤;13、文昭关;14、西施(全剧 选场 01-02);15、望江亭;16、徐策跑城(折子戏);17、彝陵之战; 18、辕门斩子;19、四郎探母;20、红鬃烈马;21、锁麟囊 22、群英会 23、探阴山
1、借东风 2、花田错 3、红灯记 4、杜鹃山 5、智取威虎山 6、沙家浜 7、宇宙锋 8、红娘 9、穆桂英挂帅 10、杨门女将 11、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12、二进宫 13、大保国 14、西施 15、贵妃醉酒 16、生死恨 17、太真外传 18、白蛇传 19、文昭关 20、击鼓骂曹 21、李逵探母 22、女起解 23、钓金龟 24、金玉奴 25、武家坡 26、游龙戏凤 27、击鼓骂曹 28、打渔杀家 29、四郎探母 30、将相和 31、凤还巢 32、大登殿 33、玉堂春 34、文姬归汉 35、桑园会 36、洛神 37、鸿门宴 38、三娘教子 39、甘露寺 40、法门寺 41、柳荫记 42、打侄上坟 43、铡美案 44、彩楼记 45、御碑亭 46、珠帘寨 47、穆柯寨 48、定军山 49、春闺梦 50、双阳公主 51、文昭关 52、红鬃烈马 53、谢瑶环 54、天女散花 55、八仙过海 56、闹天宫 57、嫦娥奔月 58、春秋配 59、荒山泪 60、贺后骂殿 61、锁麟囊 62、辕门射戟 63、洪羊洞 64、八大锤 65、杨家将 66、三家店 67、罗成叫关 68、拾玉镯 69、江姐 70、失子惊疯 71、西厢记 72、状元媒 73、赵氏孤儿 74、打龙袍 75、遇皇后 76、四进士 77、秦香莲 78、借东风 79、草船借箭 ……
3 描写戏曲的语句有哪些
1、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2、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 3、先看一步走,后听一张口。
4、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锁麟囊》 5、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二三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昆曲《桃花扇》 6、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
诸君漫说登场好,曲部风流斗巧妆。 7、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8、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戏楼》 9、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汤显祖 《牡丹亭》 10、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
11、你穿上凤冠霞衣,我将眉目掩去,大红的幔布扯开了,一出折子戏。 12、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
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汤显祖 《牡丹亭》 13、西子湖依旧是当时一样,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
—京剧《白蛇传·断桥》 14、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5、三唱三叹儿时去,一曲别离又相遇,凭谁问,花解语,开哪里。
适合新手扒的舞蹈剧目如下:
1、《礼仪之邦》
秦淮夜的表演,有璇玑的官方教学视频,不算专业舞蹈。零基础学习无压力。
2、中国歌剧舞剧院《采薇》选自《孔子》
有一点的难度,主要考验腰和手腕力量,特点是舞姿婀娜,身形优美。
3、中国歌剧舞剧院《盛世》选自《一义孤行》
服装搭配好就成功了一半,跳起来优美,动作简单,容易学习。
4、《春闺梦》
这个剧目学习之容易,只要是稍微有点功底的孩子都可以掌握与领会,而且对于身材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苛刻,可以在动作中遮掩住缺陷。舞蹈作品结构十分优秀,整体的作品冲击力很强,音乐和服装都是十分有特色。并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在内,方便舞者加深理解。
5、《罗敷行》
动作简单,入门简易。内涵深刻,音乐美妙!这是这个作品的四大优势,而且其中高难度技术技巧不多,可以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更改和调整。音乐节奏点也非常明显,无论在初学还是熟练之后,都不会产生听不见街拍,卡不准动作的尴尬现象!
张火丁唱得最好的一段是春闺梦。
1、张火丁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工旦角,宗程派,其师承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并且还曾经受教于李世济、新艳秋、王吟秋、李蔷华等等京剧名家。
2、张火丁近些年十分火爆,被称之为“票房神话”,在当今低迷的京剧市场她的演出还能够赚钱这是十分不容易的。而张火丁值得敬佩的就是她对于艺术的执着,她不会在节目中侃侃而谈,也不会在任何节目担任评委,对于她来说研究艺术和培养后辈是她最看重的。
张火丁在京剧界的地位
张火丁应该是当今京剧程派艺术传人中,最火的一个了。众所周知,京剧各流派发展到现在,程派艺术应该是发展最好的一个了。而张火丁在当今程派三代弟子中,不敢说她是唱的最好的,但是绝对是最受观众欢迎的。
张火丁出生于1971年,从师于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开始的时候是学习评剧的,在1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京剧,从事京剧艺术三十多年里,获奖无数,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
之前说到张火丁是程派三代弟子中,最火的一个,是有理由的。张火丁的号召力和票房指数极高,她不经常登台,但是一有她的演出,就是基本上就是妥妥的票房保证。
张火丁并非是一味的传承程派艺术,而囿于自己的突破与发展。张火丁的程派表演,有着她自己的特色,她的做工精巧,扮相美艳,韵味独特,很多戏迷称她的特色为“程派张韵”。
简介
戏曲片是中国民族戏曲与**艺术结合的一个片种。
类别戏曲片有记录一出完整戏曲剧目的,也有记录著名戏曲演员表演片段和折子戏集锦的。如《群英会》、《盖叫天的舞台艺术》。还有的突破舞台框子,采用布景或实景,将吸取艺术表现手段与**艺术表现手段结合起来,使之兼备二者之长,比如《野猪林》(京剧)、《红楼梦》(越剧)。
豫剧戏曲**海报 性质戏曲片是一种特有片种,是除歌舞片外唯一以影片中的一种艺术元素命名的**类型。或者说,戏曲片是**中唯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类型。基于**的影像双重性特征,戏曲片从诞生那天起,其功能定位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除了市场(片厂美学)与叙事(舞台美学)的矛盾及统一,戏曲舞台传统的保存与传承,一直成为困扰戏曲片存在与发展的难以逾越的"鸿沟"。戏曲片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在解决戏曲片的内在矛盾--程式性矛盾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后的结果。
在美工及其他艺术处理上,戏曲片注意保持戏曲的特点和原剧的风格,以满足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欣赏习惯与需要。
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第一部**--《定军山》拍摄后,任庆泰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又拍摄了《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均为京剧短片。
1920年代,梅兰芳大师也曾主演一些如京剧《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木兰从军》《西施》"羽舞"、《霸王别姬》"剑舞"、《上元夫人》"拂尘舞"等和昆曲《春香闹学》等等。
到了1930年出现第一部有声**后的拍摄的戏曲**就是有声的了。主要有京剧《四郎探母》《周瑜归天》《霸王别姬》《林冲夜奔》《斩经堂》《三娘教子》,费穆导演的京剧**《古中国之歌》包括有《水淹七军》《朱仙镇》和《王宝钏》等戏,比较著名的还有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生死恨》。
京剧**《生死恨》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中国第一部彩 --《生死恨》--《生死恨》是京剧舞台**。
新中国初期1949年后,拍了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盖叫天等大师的舞台艺术片,但立意是很明确的,就是趁他们尚在世,留下珍贵的声像资料,严格地说,那只能算资料片,并非独立的"**"。
突破舞台限制,真假景结合、运用特技、并在社会上发生了广泛影响的是黄梅戏**《天仙配》。这部**使黄梅戏这个地方剧种唱响全国、流传港台,人人识得严凤英。严凤英朴素而甜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她像一阵山野清新的风,吹皱一池春水,戏曲**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问世,那也是戏曲片:由越剧大腕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时风靡全国。该片被周总理带到日内瓦,替新中国作了最为出色的形象宣传。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浙昆《十五贯》被拍成**,受到 激赏。豫剧《花木兰》、评剧《刘巧儿》等地方剧种的**也相继问世,每一部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许多以前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戏拍成**,被全国人民接受和喜爱,正是建国后百花齐放的艺术政策以及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的结果。
戏曲**的另一个高峰是越剧**《红楼梦》。以三个多小时的容量拍一部巨著,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所幸的是,该剧编剧徐进功力深厚,紧扣宝黛这条爱情主线,唱词典雅清新,颇能传神。导演将真假景衔接得几乎天衣无缝(该剧的外景大都在豫园拍摄),节奏也把握得很好。表演更是上乘,王文娟的林黛玉,人称活黛玉,直到今天,所有艺术形式塑造的林黛玉,没有谁能够超越她的角色。
文革之前五、六十年代,中国拍摄了大量的戏曲**,在数量上几乎可以与故事片相颉颃,如《女驸马》、《牛郎织女》(黄梅戏)、《花为媒》(评剧)、《窦娥冤》(楚剧)、《二度梅》(汉剧)、《生死牌》(湘剧)、《罗汉钱》(沪剧)、《追鱼》、《碧玉簪》(越剧)、《团圆之后》(莆田戏)、《搜书院》、《关汉卿》(粤剧)、《荔镜记》(潮剧)、《穆桂英挂帅》、《朝阳沟》(豫剧)等,为严凤英、新凤霞、陈伯华、丁是娥、马金凤、红线女、马师曾等戏曲大师留下了珍贵的音像资料。这些影片,在艺术水平上虽有高下之分,但都保留了原剧精彩的唱念做打,为挖掘、抢救传统戏曲立下大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甚至引得 诗兴大发,专门为其题诗一首,当然,政治斗争的弦外之音与**本身倒没多大关系。戏曲**之所以能盛极一时,也与当时的客群有关。五六十年代的观众,对民族传统文化还是较感兴趣的。
现代戏**随着文革的开开始,京剧样板戏独占中国文艺舞台。
现代戏**《红灯记》1969~1972年间,为了"看戏难"问题,普及样板戏,北京**制片厂、八一**制片厂、长春**制片厂等,由谢铁骊等执导,将它们先后拍成舞台**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三百多种地方戏曲剧种还对样板戏进行了移植;并被录制成各类唱片发售。因为样板戏被神化,拍摄**、录制唱片和移植成地方戏曲,都严格要求不能走样。
文革后期文革后期,由于 希望看到传统京剧,但限于条件和眼疾的限制,便调动北京**制片厂、上海**制片厂等为他拍摄京剧、昆曲等舞台纪录片。这项拍摄任务,作为秘密任务一直拍摄。这一时期,由于 喜欢高派,主要拍摄的为李和曾、李宗义等演出的京剧高派剧目。如《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逍遥津》、《连营寨(哭灵牌0》、《四郎探母(过关)》、《碰杯》等。
京剧**《连营寨(哭灵牌)》 改革开放时期文革结束后,中国**复苏,禁锢已久的民众对精神食粮如饥似渴,**的地位空前之高,戏曲片也回归正常轨道。八十年代**的黄金时期,有五部比较受关注的戏曲片,分别是由京剧奇才关鹔鹴主演的《铁弓缘》、由原样板戏《龙江颂》的主演李炳淑担纲的《白蛇传》、苏州京剧团演出的《李慧娘》、越剧小百花剧团的《五女拜寿》和豫剧名丑牛得草主演的《七品芝麻官》。关鹔鹴以五十高龄应工闺门旦、武旦、武生,银幕上仍风华绝代、游刃有余,这样的奇才,如今已难再得。李炳淑本是梅派大青衣,演出的《白蛇传》是田汉的本子,照着梅先生的路子来,该片斩获了当年中国**的票房冠军。《五》剧则造就了茅威涛、何赛飞、陶慧敏等明星。
新世纪初期新世纪,著名导演张元拍摄了戏曲片《江姐》,《大宅门》的导演郭宝昌拍摄了戏曲片《春闺梦》。今天,戏曲片已经从**胶片,走向电视、走向网路视频。戏曲片不单单是戏曲**了,新科技的诞生,特别是不同影像记录模式的诞生网路视频的传播,使得戏曲片获得了新的传播空间和记录形式。
今天,戏曲片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发挥着新的魅力。
历史地位戏曲**是中国**百年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类型,它在中国的中老年观众及世界各地华人观众中应该是有市场的,它是中国**在世界影坛所独有的特殊类型,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又发挥了**的特长,在中国**发展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艺术家们,在我国**跨入又一个新的百年的时候,研究并且回顾一下上一个百年我国戏曲**创作的规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艺术,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大事记1905年,中国摄制的第一部无声片《定军山》,实际上是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同名京剧片段。
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中国第一部彩 --《生死恨》是京剧舞台**。
1954年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戏曲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