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血脂的认识。 什么是血脂?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质的总称。脂质是一大类化学物质,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脂肪酸等。它们是血液中的正常成分,分别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什么是脂蛋白?因为血脂像油脂一样也是不溶于水的,在血液中它们必须和一类特殊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易溶于水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特殊蛋白质就好比运送货物的载体,故称作载脂蛋白(Apo)。 主要几种脂蛋白有何特点?乳麋微粒(简称CM)这种脂蛋白分子主要来源于食物脂肪;体积大密度最低;含外源性脂肪达95%、胆固醇4%、蛋白质1%、磷脂5%;外观可使血清呈现混浊,CM含量增高时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 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由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演变而成;含内源性胆固醇50%、甘油三脂5%、蛋白质20%、磷脂25%;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之一。 高密度脂蛋白(HDL)来源多种;这种脂蛋白分子体积最小,比重最大;其主要成分蛋白质45%、磷脂25%、甘油三脂5%、胆固醇25%;它(HDL)是心血管的保护因子。 载脂蛋白A 1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载脂蛋白A-1能激活胆固醇代谢中的关键酶, 3 并进一步清除组织中的胆固醇,把它运到肝脏去处理,这样便减慢和阻止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相反亦然,若载脂蛋白A-1缺乏,胆固醇代谢中酶活性降低,则加速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2高密度脂蛋白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受体的结合(竞争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从而减少了低密度脂蛋白在细胞中的堆积。 载脂蛋白B 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的表面,细胞识别和摄取LDL主要通过识别载脂蛋白B实现。所以,载脂蛋白B增多时,即使LDL水平正常,也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增高。 什么叫血脂异常?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即通常所称的“高脂血症”,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因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不能过低;同理通常所称“降脂治疗”亦称“调脂治疗”。
”脂类”、“脂肪”、“脂质”、“血脂”, 哎呀呀,看到这么多含“脂”的字眼,就觉得头晕脑涨;再加上现如今“肥胖”大流行,这肥胖----是身体脂肪过多导致的吧?那我们身体里堆积过多的脂肪,到底是哪一种?来我从每天大家的进食之旅,给大家一窥脂代谢的过程。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口腔后,唾液是没有消化脂肪的酶的,所以口腔中无法消化脂肪;进入胃之后,胃液也仅仅分泌少量脂肪酶,消化脂肪的能力也非常弱。
那么,我们进食后的脂肪,到底是在哪里消化的?是小肠。
人体的胃和肠道,都是有节律蠕动的肌性空腔器官(香肠,大家都见过吧?我们的肠道,大约就是那个样子的)。胃和肠道的蠕动,就像一个大型的食物混合搅拌机,把咱们狼吞虎咽进去的大块食物,挤压、碾磨、搅拌、混匀,最终,所有的成分,都和胃液肠液混合了起来,这也是医学术语中的“食物脂肪乳化”,形成食物糜团,被推入小肠;我们人体分泌的胆汁,可将脂肪乳化,其实就是为了有利于胰腺和小肠分泌的脂肪酶与脂肪充分接触,从而利于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这些脂肪的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吸收。吸收过程,就是这些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从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进入血管,由门静脉收集所有的肠道的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经胃肠消化酶分解后形成的甘油单酯及长链脂肪酸,被吸收进入小肠细胞,在小肠细胞内就会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及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个头相对比较大),所以要经淋巴系统,才能进入血液循环。乳糜微粒是食物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随血液流遍全身以满足机体对脂肪和能量的需要,最终被肝脏吸收。通常,熔点低的脂肪容易吸收(熔点低的意思,是不是就很容易把脂肪融化,变成流动状态,当然就更易于吸收啦)。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肪比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肪易于吸收。食物里的脂肪,餐后12小时吸收可高达97%~99%,真的可以说,是几乎完全被吸收了哈。
接下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几个医学概念,“脂类”、“脂肪”、“类脂”、“血脂”:
脂类(所有脂质的总称):分为脂肪和类脂两大类。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体成分和能量的储存形式,由1分子的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通常把来自动物性食物的甘油三酯称为脂,来自植物性食物的甘油三酯称为油,甘油三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所以哦,我们平时说的脂肪,就是指甘油三脂的。
类脂包括磷脂、固醇及其酯等,磷脂含有磷酸甘油酯和鞘脂,由胆碱构成的磷脂称为磷脂酰胆碱,即卵磷脂,由乙醇胺构成的磷脂称为磷脂酰乙醇胺,即脑磷脂,由丝氨酸构成的磷脂称为磷脂酰丝氨酸。鞘脂由脂肪酸与鞘氨酸或二氢鞘氨酸以酰胺键结合而成,含磷酸者为鞘磷脂,含糖者为鞘糖脂。
固醇包括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胆固醇和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的植物固醇,后者称为植物甾醇。
那医院里天天查的血脂,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
血脂(lipid)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临床上,简单的血脂检测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较为全面的检测则包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些还包括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和Lp(a)
这么多的名称,又晕了!但是,它们都是我们生命所必须,对我们身体十分有益,我们是一刻也离不开它们的。脂肪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供给和储存能量,
2构成机体重要的体成分
3提供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y acid, EFA)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另外,脂类还具有维持体温正常,保护脏器、组织、关节以防损伤,增加饱腹感、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等作用。
1、血清总胆固醇正常指标是:284—517mmol/L
2、甘油三酯(三酰甘油)正常指标是:056—17mmol/L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指标:21—31mmol/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指标:男性114—176mmol/L、女性
5、载脂蛋白A1正常指标:男性096—176g/L;女性103—203g/L。
6、载脂蛋白B参考指标:男性043—128g/L;女性042—112
7、脂蛋白a 参考指标:0—300mg/L
你可以搜一下
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物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
1、胆固醇: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胆固醇也是胆酸、类固醇激素与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构成成分,因此胆固醇是人体所必须的。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自于食物和肝脏合成,胆固醇主要通过与脂蛋白结合后由血液运送。
检查目的:总胆固醇为心血管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因此总胆固醇浓度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也可用于评估饮食疗法和降胆固醇药物疗效。
正常参考值:52mmol/L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可以和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形成可溶于水的LDL-C,脂蛋白将胆固醇经血流输送到外周组织(包括血管),因此测量LDL-C可用来筛查心血管硬化高危患者。LDL-C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因此成为“坏胆固醇”。
检查目的:直接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及疗效。
正常参考值:<26mmol/L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可以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将外周血管沉积的胆固醇移除,运回肝脏分解再利用,因此被称为“好胆固醇”。
检查目的: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一起作为评估血脂必做的血液生化检查。
正常参考值:>145mmol/L
4、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存在血液循环中的两种不同的脂质。甘油三酯是由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的,人体内甘油三酯主要来自于食物吸收或体内自由合成,甘油三酯为体内能量储存的一种形式,当人体缺乏能量时,细胞可分解甘油三酯为甘油和脂肪酸,提供葡萄糖生成所需的原料和能量来源。
检查目的:甘油三酯过高会增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当超过500mg/dl时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因此三酰甘油检查被列为血液生化检查的必检项目。
正常参考值:<17 mmol/L
边缘:17~20mmol/L, 高:2~5 mmol/L,非常高(高风险):>5 mmol/L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减掉多余的体重,降低热量的摄取,避免多食糖类和细粮,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选用较健康的脂肪,不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品,限制饮酒量,有规律的运动等是有一个健康血脂指标的保障!
人们谈论健康时,往往要提到血脂。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类物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类是甘油三脂、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等等。血浆中的这些脂类,有的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有的是在身体内合成的,还有的是从身体其他组织转运到血液里来的;血脂的成分受膳食和各种生理条件影响不断变动,而且含量也时有增减,不过血脂各成分的变动有一定范围。血浆的脂质沈度超过正常值的高限时,称高脂血症。正常人在空腹时血清中各种脂类正常值如下表。
人们十分关注血浆中胆固醇升高对相关疾病的影响,这是因为胆固醇沈度过高将对许多器官产生危害,例如常见的动脉硬化、肥胖症等都与胆固醇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正常人血液里的脂类好像我们平时见到的油脂,它不溶于水,所以它在血液中必须与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亲水的复合物后,才能溶于血浆中运往全身。这种复合物叫做脂蛋白,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叫做载脂蛋白。由于血液中的脂类通常都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浆中存在,所以血液中脂蛋白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血脂水平的高低。
人们发现在不同的脂蛋白中,其蛋白质含量及各种脂类成分所占的比例、脂蛋白分子的大小及密度都不一样,由此将脂蛋白分为下列四类。
(1)高密度脂蛋白,缩写为HDL,也叫α脂蛋白。这种脂蛋白的颗粒最小,只有5~20毫微米,而比重最大。组成成分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含量高,甘油三酯极少,是心脏和血管的保护因子。
(2)低密度脂蛋白缩写为LDL,也叫叫旨蛋白。颗粒为20~25毫微米,胆固醇含量高,甘油三酯含量低。
(3)极低密度脂蛋白缩写为VLDL,也叫前B脂蛋白。蛋白质含量低,甘油三酯含量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之一。
(4)乳糜粒缩写为CM,90%的成分是甘油三脂,在血液中代谢很快。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不起重要作用。
另外,血浆中还有游离脂肪酸,但含量很少。
现在,进一步发现脂类在诱发相关疾病中,载脂蛋白十分重要。已经查明载脂蛋白有近十种,其中载脂蛋白A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它能清除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并把它携带到肝脏进行处理或由胆汁排出,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而载脂蛋白B则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中。目前认为造成血管硬化危害最大的是这种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起保护血管的作用。所以当预测动脉硬化的危险时,不仅要看血脂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看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两者的比值。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之比值应小于4,当其比值大于4时,由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危害便更加显著。
载脂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它像江河里的船舶一样载运着脂类在血浆中流动,并尽力把它们快速地送到各个地方,供给细胞产生能量或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从而阻断脂类在血浆中和血管壁内堆积,以避免血管受损,保证血流畅通。
当血液由于某些原因,如血脂增高、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等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大时,则血液的流速变慢,血流量随之减少。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与血小板在血管中是随着血流的中轴部位单个地分散流动的,血浆则围绕着中轴血流与血管壁之间比较快速地流动,保证了足够的血流量供给组织利用。血粘度增加后,红细胞、血小板增强了凝聚,并且从中轴向血管内壁移动而贴壁流动,由于血流对血管壁的剪切力增强,造成血管内壁损伤,于是脂类乘虚而人,在血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块而妨碍血流畅通。随之而来的是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研究血脂化学成分变动与疾病发生之间关系的同时,必须重视血液在流动过程中,血液成分的物理性质变化对血管壁产生的影响。
一、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进入水里,尾部朝向空气,搅动会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二、脂质体有很多种类,按所包含类脂质双分子层的层数不同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按结构分还包括多囊脂质体。按电荷分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荷脂质体,正电荷脂质体。
三、脂质体有很多特点,它具有定向性和延缓作用,有助于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稳定性。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制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恶性肿瘤的靶向给药治疗方面极有潜力。脂质体的优点有很多,包括具有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可作为肝脾网状系统的被动靶向药物。
用于寄生虫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治疗,在药物载体方面脂质体要比普通载体载要浓度高。脂质体具有缓释作用,可以缓慢释放、延缓肾脏排出和代谢,从而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
脂质体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如两性霉素B脂体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的毒性。脂质体可以提高稳定性,比如胰岛素脂质体、疫苗等,可以明显提高主药物的稳定性而提高药物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