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Organic Pharmacy 品牌介绍:
The Organic Pharmacy是全球首个为健康和美丽而生的有机品牌,获英国皇家药剂协会注册认可,因为只选用有机草本植物制作产品。英国伦
敦总店在2002年由Margo & Francesco Marrone创办,全因对有机产品的热诚和奉献,使对产品维持高要求的心始终不变。
he Organic Pharmacy 承诺所有产品;
无人工防腐剂
无人工色素
无人工香料
无生化提炼物
无强烈清洁剂
无DEA, TEA或PEG萃取物
无有害物质
不经动物测试
每种成分在采用前都会由创办人Margo细心检验,以保证达致产品的最高标准。每种产品均经过高技术配以最纯净的冷压处理精油,最高
级的香薰油制成。产品是诉求百分之百天然及有机,任何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的产品都无法成功的在店里上架,所有产品不含人工色素、香料、
防腐剂和石油化学制品。同时并坚持选用有机认证的冷压油脂、最高品质的有机精油和植物精粹,再在伦敦以人手新鲜少量配制以保证产品的
7
最佳品质。全球搜罗世界各地注册认可的最好有机成分,并乐於制作产品的同时,希望每位顾客喜欢使用The Organic Pharmacy 的产品。
而目前,The Organic Pharmacy在英国最畅销的商品,是被顾客誉为有速成拉皮效果的抗氧化修护系列,英国媒体甚至给予它新肉毒杆菌的
昵称,标榜连续使用两个礼拜,除了肤质及肤色的改善,更可有效改善皱纹、斑点及黑色素沉淀现象,让肌肤自然焕发青春光彩
2SkinCeuticals杜克
最佳科学背景的品质保证
杜克左旋C系列产品,是由美国杜克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皮肤科权威Dr Sheldon Pinnell所领导的顶尖研究团队,并透过国际间皮肤科医学团体相互合作,不仅研发出最高浓度、高稳定度且适合皮肤使用的杜克左旋C产品,同时更积极创新技术,根据协同作用的原理,将果酸、大豆异黄酮素、水飞蓟、纯维他命E、绿茶素、雷公根和Ectoin等多种具有强力抗老化的先进成份成供结合,独一无二的专利配方使杜克左旋C系列产品在抗老化领域中得到最高评价。
完善的肌肤照顾—预防、保护、修复
维持并促进肌肤的健康,理想的护肤系统应包括三项重要的基本原则—预防、保护、修复。
杜克左旋C产品在此三原则下—预防未来的伤害、保护肌肤的健康、及修复已形成的伤害;不仅让肌肤恢复朝气蓬勃的年轻明亮,还要积极预防各种肌肤问题。
杜克左旋C美国总公司创立於1997年,为了促进更美丽健康的肌肤,持续不断的研究、开发出创新的医疗级皮肤保养品,使用质纯的医疗及成分;从设计配方、规划制成、最后产品设计,都经科学产品拥有最佳的活性成分及最理想的浓度。所以,杜克左旋C全套护肤计画即是增进肌肤健康最完善的系统。
杜克左旋c致力发展的科学护肤产品,贡献获得全世界医药界的肯定。杜克左旋C获得皮肤科医师、整形外科医师、医学美容中心等专业人士,提共给全美及世界各地35个国家最完善的肌肤照顾保养系统。医学专家们相信杜克左旋C确实可促进肌肤的健康和美丽,并非仅於一时的潮流。
3Armand Petitjean,一个香料和化妆品专家,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自己的梦 – 为女性朋友们送上最美丽的礼物;
为了她们,他创造了兰蔻;
为了她们,他选择了玫瑰;
为了她们,他将最好的科学家汇聚在自己的周围;
为了她们,他在激情的王国开始了前所未有征程;美丽的艺术就是“a la francaise”。
兰蔻香水:一个美丽传奇的开始
对 芬芳情有独钟的灵感使Armand Petitjean开始了辉煌的一步:1935年,他从5个有名的香料开始推出了兰蔻的品牌。好狂妄的举动,确实是的,但只要了解了Armand Petitjean是Francois Coty学校的毕业生,是“20世纪奢华香水之父”,一切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晚些时候,兰蔻推出了 Oceane产品系列(1955),产品的概念至今仍然在使用:即配方中含有非常纯净的海草,辅之以海藻和标记元素。这些革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techniciennes”,即那些毕业于兰蔻的学校并将兰蔻的品牌带到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技术人员的努力。
兰蔻护肤:巨大的成功
兰蔻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实现了所有女人的梦想:对持久美丽的追求。1936年,兰蔻发布了著名的护肤系列NUTRIX,这一产品的滋养和活力配方被沿用至今,经久不衰。
之后的1955年,兰蔻推出了一款新的护肤产品系列Océane line,该系列产品蕴含极致纯净的海藻精华,这种独一无二的创新科技使得兰蔻品牌的科研声誉传遍全球。
兰蔻彩妆
兰蔻以其对女性的独特热爱创造出了Rose de France一款散发着保加利亚野玫瑰香味的粉色唇膏。
这款有着18种不同颜色散发诱人芬芳的唇膏宛然是一件艺术的珍品,是彩妆世界中的一颗明珠。
4SAMPAR欣蔓
令多位国际知名红星,包括名演员苏菲玛素、荷里活影后桂莉芙柏德露、名模「黑珍珠」纳奥美金宝等趋之若鹜的SAMPAR,是一个专为拥有摄人魅力、自然美和独一无二的女性而设之尊贵护肤品牌。於巴黎进行超过二十年的研究,成功以先进的纳米技术、香薰治疗及高效能成分创制出一系列革命性的护肤产品,提升现代女士们的自然美,更为不同年龄女士度身设计的四款护肤系列,迎合每人独特的需要。而配方均含专利成分复合物及天然成分,进一步消除污染物和毒素每天对肌肤的伤害
SAMPAR是世界著名品牌之一和皮尔卡丹等并列。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的公司之一。在欧洲销量非常好,尤其在法国。2005年在法国丝芙兰仅用5款新款基础单瓶上市第一季度销售额名列欧洲第一,打败了很多著名品牌。如:CD、皮尔卡丹、香奈尔等。在世界国专为名人服务。哈莉.贝瑞、007邦女郎等。目前畅销全球四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SAMPAR品牌1984年创立于法国巴黎。创始人patrick sounigo毕业于法国著名医科学院,是皮肤学专家。在世界著名芳香治疗大师jean valnet(其著作成果《芳香疗法的的实行》被称为“芳香治疗的圣经”)的影响下创立PARLABO实验室。专门研究植物活性成分及植物芳香活性成分对皮肤的应用。同年研制出功效显著卓越的samuel par品牌,并推出了皮肤修正的理念。
2004年,在功效显著卓越的samuel par的基础上,精心研制了SAMPAR系列产品在全球正式上市,专门针对因环境污染而导致都市女性皮肤出现的各种问题。2004年初被朗斯国际集团总裁姜宁博士正式引入中国市场
5LA COLLINE
精纯的瑞士超科技产品
瑞士La Colline的科学研究院自1952年以来,集合了医学、生化、美容、营养学等专家,竭力钻研对抗皮肤老化及刺激细胞再生的技术。凭着40年工作经验及尖端科技,破天荒成功研制成专利的CMA(Cell Metabolism Activation Complex)细胞再生复合活性元素,可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效果超卓显著。
优质高效的科丽妍 LA COLLINE 护肤系列,原产自被誉为“瑞士希腊而拉”之日内瓦湖畔。
瑞干境内的阿尔捭斯山派一带,终年积雪,汇聚天地间的精髓,天然纯正,尤以其卓越领先的活细胞科学及抗衰老美容科技闻名于世。
科丽妍的一系列美容护肤珍品,实为一群科学家于细胞再生科技上共同钻研超过50年的心血结晶。所有产品 匀经过极度严格的科学测试。
科丽妍细胞科学研究院独创的细胞再生复合物CMA COMPLEX)(CELL METABOLISM ACTIVATION COMPLEX)揉合多种卓越高效的活跃成分,能高度预防及延缓因衰老及外来环境因素而引致的皮肤伤害。
所含的活跃成分包括玻尿酸、糖蛋白、角豆胶、CERAMIDES、RNA 、植物性DNA及豆蛋白,能促进细胞之充氧功能,刺激表皮肤的新陈代谢,使肌肤组织活跃更新,亦可加强皮肤的天然保温功能。
通过多方严格志业的科学实验,证明细胞再生复合物CMA 能增加细胞的耗氧量高达390%,使ATP(ADENOSINE TRPHOSPHATE 细胞能量的指标)产量增加540%,并可高度增强纤维细胞的生命力,促使骨胶原及弹性素的天然制造明显提升。
对肌肤发挥明显的功效,减少纹路,增加肌肤的紧致度,加强肌肤的保湿功能,使肌肤更富活力,光彩焕发。
科丽妍的全线优质系列,除含独家的细胞再生复合物CMA外,更揉合多种精炼而成的活跃植物精华,包括玫瑰、金丝桃、薰衣草、迷迭香及鼠尾 草等,能高度发挥保护、舒缓及促进等作用。个别产品并含有保护性的紫外线A及B过滤元素,使卓越的抗衰老系列更加臻美。
6法尔曼(VALMONT)
品牌介绍:来自瑞士的VALMONTValmont与La prarie,Cell CosmetssLine,并列成为瑞士四大护肤品牌之一。那无与伦比的效果绝对令人不顾其昂贵的价格买下它并且成为它的忠实追随者!一般认为昂贵的美容产品总体上针对成熟皱纹肌肤,对年轻女郎不一定合用。然而,瑞士Valmont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收紧肌肤、收细毛孔、平滑肌肤最有效的品牌。 其明星产品——更新面膜Renewing PACK 更是凭着其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效果,使爱美女性为了拥有它而支付其不匪的价格。只要使用过一次,就会深深感到绝对的物超所值!
品牌故事:来自瑞士的尖端科技-Valmont法尔曼。水份是自然的生命动力,也是维持肌肤平衡,柔软紧致,容光焕发的主要元素。皮肤表层水份的流失是肌肤衰老的先兆,而Valmont的革命性技术,创制专利的移植DNA吸湿成份(grafting of the DNA macromolecule),更让其在对抗肌肤缺水方面跨前一大步。将此独一无二的科技应用在Lipidic Chain(stearic acid硬脂酸)上,可稳固DNA在肌肤表层发挥高效的"滴滴更生"保湿系统功能,令肌肤的补湿及保护功能发挥最佳作用。将此科技应用在RNA中,可让肌肤重获生命力,回复肌肤的最佳储水状态。
昂贵的美容产品总体上针对干燥成熟皱纹肌肤,对年轻女郎不一定合用。不过,瑞士Valmont倒一直被公认为是收紧肌肤、收细毛孔、平滑肌肤最有效的品牌。
最出名的是L'Elixir Des Glaciers,每年全球限量5000瓶,标榜瑞士Herens冰山海拔2000米未经污染的泉水、加拿大西岸野生三文鱼精子的HP DNA活细胞元素、与瑞士Valais有机种植园中提炼的三种植物精华结合。听说大美人关之琳还是它们的Eye Regenerating Mask眼膜的忠实用家。
7Jurlique 茱丽
1985年创立天后级的芳疗品牌
生产「世界上最天然纯正的护肤品」。Jurlique不只是芳疗迷心目中最数一数二的顶尖品牌,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时尚潮流意义的天然保养品及化妆品,现在,这个优质却又低调的品牌,正等着您来探索……。
最天然纯正的护肤品
Jurlique起源于化学家兼自然派医生DrJurgen
Klein与植物学家Ulrike
Klein夫妇,为实践他们的理想「由于不可能制造出纯天然的保养品」,所以Jurlique栽种纯天然的保养品,于是踏遍全球,寻找一块纯净不受污染的土壤,以生产全世界最天然纯正健康的护肤产品,终于在澳洲南方阿德雷得市Mount
Barker山上实现梦想的浪漫故事,选择这片全无污染的土地定居后,更在巴格峰购买厂房,希望正统的欧洲知识配合南澳洲仍未受污染的环境,达成他们的心愿——让Jurlique生产「世界上最天然纯正的护肤品」。
TGA专业认证
为确保制成护肤品品质的优良,Jurlique所采用的植物原料均在全无污染的环境种植,采用有机种植法绝不使用化学肥料、杀虫剂及除草剂。从育苗到采摘过程都使用人手操作,采摘后自然风干植物花草原料,以利植物的压榨;
除了商品成份标示极为完整且清楚,100%生化精纯成份,100%能生化分解,可说是极为天然珍贵的保养品。
Jurlique并持有澳洲药品管理局颁发的专业牌照TGA,从原料至制成品,每一步骤都经过严格的品质控制及绝对符合国际GMP制药标准。无论任何年龄、种族、气候,Jurlique都为各种皮肤带来生气与神采。
8LA MER 来自深海的美丽传奇 海蓝之迷奇迹
LA MER, 经过12年研发,6000多次实验才诞生的美丽传奇;
LA MER, 众多好莱坞明星、王室贵族、名媛淑女趋之若鹜的神奇面霜;
LA MER, 自1965 年问世以来就被视为秘密珍传的护肤极品……
掀起奢华贵价护肤品热潮的La Mer(法文意为“海洋”)靠一瓶被称作“神奇面霜”的 Cream de La Mer轰动时尚界,背后的传奇,更是高潮迭起。
美国太空总署(NASA)火箭燃料师Max Huber博士在一次爆炸实验事故中面部严重灼伤,连医师都宣布放弃。可是他决心自救,经过12年6000多个实验,他从海藻中研制出一种完美的烧伤药膏,治好了脸上的疤痕。不可思议的是此产品只能选用南加州不对外曝光的海域之褐藻,发酵期间,还需照射仿原生长地的光线、聆听海浪的声音,并且由人手工装瓶,制作过程完全保密。
博士去世后,由Estee Lauder公司取得配方复制成功,并将品牌命名为La Mer。近年,除了“镇店之宝”Cream de La Mer 被疯狂抢购外,更推出含钻石粉末的磨砂膏Refining Facial、矿石眼霜The Eye Balm、电解精华素The Face Serum。
无视其高昂的价位,成分颇令人匪夷所思,La Mer迷们依然痴心捧场。
LA MER旗下到现在为止仅有22件产品。其中面霜是LA MER的镇店之宝,也是所有LA MER产品的起源。 世界上唯一一款由低温低压,类似于生产葡萄酒的生物发酵方式制作出来的护肤品。 世界上唯一主要使用手工流程制作的面霜,在世界各地都限量供应。
LA MER一瓶需经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发酵,内含多种维他命、矿物质及海洋萃取有机物的乳霜终于诞生!
它来自海洋,并以海洋为名。 纯手工制造的海蓝之迷乳霜,完整保留海草的活性精华,让肌肤细胞再生,不但抚平DrHuber的伤痕,更能让你感受前所未有的肌肤新光芒。它含有前所未有的天然成份组合,采撷太平洋深海之海草及富含氨基酸的卵磷脂,矿物质钙、镁、钾、铁,四种维他命C、D、E、B12及萃取自柑橘、尤加利树、小麦胚芽、紫花苜蓿及向日葵等配方,经过3个月以粼粼波光与海洋声纳的低温低压发酵,并在不破坏天然元素的研制过程中,持续保持滋养成份的活化,在制成的第一时间手工装填。
如此费尽心思的成果能帮助肌肤新生健康的自然肤质,同时加强肌肤本身的防御力,具有镇定舒缓、抗老紧实的效果,适用于任何肤质,包括敏感的眼周部位。
主要原料是采自加州南太平洋无污染深海的新鲜海藻,再配合其他天然成分。特别的生物酵素配合模拟海底自然环境的“声纳”和特定频率的闪烁光线,让活性的海藻发酵,3到4个月后酿造出LA MER的核心成分“神奇活性精萃”(MIRACLE BROTH™) 直到现在,Crème de la Mer 乳霜的工作原理还没有被完全了解。但是众多使用者的脸却证实了它铁一般不容质疑的奇特效果。在很短时间内,皮肤变得柔软,紧密,看上去没有皱纹,老化的痕迹和毛孔都很明显的淡化,甚至最干燥的皮肤都被改善了,敏感皮肤也得到了缓解。
当然,还有很多人坚信他们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就象Max Huber 博士所经历的一样。毫无疑问,许多尝试过Crème de la Mer的人们成为了这个产品的忠实消费者。
LA MER的容器为特殊制造,不开启使用可保存十年之久。开始使用后尽量在一年半到两年内用完
9la prairie蓓丽
在瑞士的蒙特里斯有一座传承皇室血统的高科技生化研究室-「la prairie调养中心」,以独步全球的「细胞疗法系统」著称,成为全球追求青春永驻的名媛淑女及贵妇的天堂。而这个实验室也成为当今全世界生化美颜科技最高的指标。
活细胞疗法由DrNiechans博士於1931年首度提出,他在瑞士的日内瓦湖畔创办「活细胞回春治疗中心CLINIQUE LA PRAIRIE」,为许多无法亲自前往瑞士的爱美女性,提供日常的保养品成为他的研究动力。
la prairie每一项商品都含有珍贵独特的「细胞精华」,可以有效减缓、修复老化现象,带给肌肤健康、活化的完美呵护。
在现今压力极大的生活环境中,la prairie为肌肤找到完美保养方案,特别是肌肤提早老化、环境恶劣及压力造成的各项肌肤问题,la prairie都拥有温和、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使是脆弱敏感的肌肤,也能重拾年轻完美的迷人风采。
la prairie始终以抗老为第一优先目标,想消除岁月痕迹,熟龄女性第一个在脑海闪过的就是la prairie,没有其他品牌可以取代la prairie这般神奇的传说。
目前la prairie推出数种肌肤保养系列,其中最神奇的是运用一般保养品中罕见的鱼子酱成分,增添品牌的独特性。
la prairie虽然起源於专业的实验室,初期活跃於坊间护肤沙龙,不过目前仍以百货公司专柜通路为主,la prairie拥有专业高级护肤保养沙龙,凸显其专业背景,同时各种独家的手法及产品都成为有钱阶级的最高保养享受。
由於强调给顾客最「尊贵」享受,因此la prairie价位并不便宜,锁定的消费族群也都是高所得的消费者,但不一定是较高年龄的女性。
la prairie以抗老的独特诉求、不同於多数主流化妆品的行销手法,已经奠定化妆品市场稳固的江山。
10Keihl's 契尔氏
1851年,Keihl's创立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为一历史悠久的保养品:一百五十多年来,Keihl's一直是纽约客最喜好并信赖的邻居,已成为各界专业人士及好莱坞名流的最爱。 Keihl's坚持采用最好的成分来调配适合脸部,身体肌肤以及头发的保养品,以满足百年来顾客对Keihl's产品的期待。拥有美容,药学,草药及医学所结合的专业知识背景及经验,代代想传以研发出Keihl's独特的配方,并融合最新的科技,制造出各项特别的保养产品。 注重品质的保养传统精神,甚至得到美国Smithsonian国立历史与科技博物馆的肯定,并于1979年挑选了一百多项Keihl's的产品,展示于其公共卫生及药学展览会上。 花俏的包装并不会使你更美丽。Keihl's相信,只有最好的成分才真正对肌肤与头发有帮助。Keihl's专注于产品本身的品质,不依赖广告,并使用实在且可资源回收的包装。 前总统夫人希拉蕊于我们到访的前一天竟也造访了纽约总店,并且购买了一号护唇膏、经典润肤乳及海源净化修护霜三样Kiehl's商品。除此之外,Kiehl's还透露诸多名人们的爱用品项,例如:黛咪摩尔最爱的是Kiehl's的经典润肤乳,这款产品对付乾燥气候超有用。汤姆克鲁斯则最爱同时具有护发及整型效果的丝光护发霜。玛丹娜与纽约著名艺术家则最喜欢庆祝40周年的蓝色收敛水,据悉,这款化妆水,堪称是容易长痘痘、泛油光的男女救星。 妮可基曼与葛妮丝派特萝则都离不开Kiehl's最经典的一号护唇膏,彻底告别了脱皮又乾荒的双唇,值得一提的是,欲望城市女主角凯莉,则不论戏里戏外都是Kiehl's品牌忠实拥护者。 由于Keihl's使用许多天然成分并只含极微量的防腐剂,建议您在气温较高和希望延长使用时间时,将产品置于冰箱保存,详细的细节请参阅产品使用方法及保存须知。 Keihl's产品坚持采用最好的天然原料并以纯手工制造,仅含少量的防腐剂。所有产品皆有三年的包存期限,产品于购买后一经开封使用,建议于六个月内使用完毕。避免将产品至于极阴冷,极热或温度变化急剧的地方。请将产品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浴室的温度及湿度的变化差异大,并不适合置放产品。
11HAKU 日本东京国际柜
日本殿堂级的美容品牌资生堂,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创立了肌肤美白的美容理念。就连“美白”这个美容名词也是由资生堂首创的。从1917年的一支抗氧化化妆水开始,发展至今日拥有多元化美白系列的庞大美白王国,不断进化开发更新的美白技术,不断发展推出更新的美白产品,资生堂堪称美容界中美白理念的先驱者。
最为著名的当属她家的驱黑露了,贴一下产品的介绍
驱黑净白露为有效、安全的含药美白保养品。属於高效能的美白精华,建议在化妆水后使用在有斑点困扰肌肤上,加上其他美白保养品如乳液、面膜、按摩霜等,能让美白效果更快速显著,但最重要的是别忽略美白同时要持续防晒,才能避免激怒紫外线激怒暴走中的黑色素。
(北岛译 )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
我们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
这棵树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
《17首诗》
李笠译
序曲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旋涡
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
万物燃烧。他察觉——用云雀飞翔的
姿势——稠密树根
那无数盏灯在地底下摇晃。但地上
苍翠——以热带风姿——站着
举着手臂,聆听
无形的抽水机的节奏。他坠入夏天,坠入
夏天眩目的坑洞,坠入
在太阳火炉下抖颤的
湿绿脉管的棋盘。于是停住
这穿越瞬间的直线,翅膀张开
急流上鱼鹰的栖歇
青铜时代的小号
不安的旋律
悬挂在深渊上空
晨光中,知觉把握住世界
像手抓住一块太阳般温暖的石头
漫游者站在树下。当
穿过死亡的旋涡
可有一片巨光在他头顶上铺展?
风暴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块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夜晨
月的桅杆腐烂。帆皱折一团
海鸥醉醺醺飞过水面。渡口
沉重的四边形发黑。灌木
在黑暗中悬荡
走出房门。黎明敲打敲打着
大海的花岗石大门,太阳喷吐着火
走近世界。半窒息的夏神
在水烟中摸索
复调
在鹰旋转着的宁静的点下
光中的大海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
鼻息喷向海岸,并咬着自己的
海草的马勒
大地被蝙蝠测量的黑暗
罩笼。鹰停下,变成一颗颗星星
大海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鼻息
喷向海岸
致梭罗的五首诗
一
又有人离开沉重的城市
那贪婪的石环。水晶清澈的盐
是海水,围攻所有真正的
难民的脑袋
二
寂静随缓慢的旋涡从大地
中心上升,生根,长大。用
树冠茂盛的阴影遮住男人
温暖的楼梯
三
脚随意地踢一只蘑菇,乌云
在天边扩散,树弯曲的根
像铜号吹出曲子,树叶
惊恐地飞散
四
秋天疯狂的逃亡是他的轻大衣
飘动,直到平静的日子
成群地走出灰烬和霜
在泉中洗脚
五
看到间歇泉逃离枯井的人
无人相信时,像梭罗一样
深深潜入内心的绿荫
狡猾,乐观
果戈理
夹克破旧,像一群饿狼
脸,像一块大理石碎片
坐在信堆里,坐在
嘲笑和过失喧嚣的林中
哦,心脏似一页纸吹过冷漠的过道
此刻,落日像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
瞬息点燃荒草
天空充满了蹄角,天空下
影子般的马车
穿过父亲灯火辉煌的庄园
彼得堡和毁灭位于同一纬度
(你从斜塔上看见)
这身穿大衣的可怜虫
像海蜇在冰冻的街巷漂游
这里,像往日被笑声的兽群围住
他陷入饥饿的利爪
但群兽早已走入高出树木生长的地带
人群摇晃的桌子
看,外面,黑暗正烙着一条灵魂的银河
登上你的火马车吧,离开这国家!
船长的故事
没有雪的日子,海
是山的亲戚,披着灰色的羽毛起伏
瞬间变蓝,和惨白如山猫的波浪
长时间在沙岸上徒劳地寻找栖地
沉船在这样的日子浮出海面,寻找
没入城市警报的船主,淹死的船员
被吹向陆地,比烟斗的青烟更轻
(北方有真正的山猫,长着尖爪
梦幻的眼睛。北方,岁月
二十四小时住在矿井里
那里,唯一的幸存者必须坐在
北极光的炉旁,聆听
那些被冻死的人的音乐)
节与对节
最后的环是神话的。那里划手
在闪耀的鱼背间下沉
离我们太远!当白天
陷入无风窒息的焦虑——
像刚果的绿影
用蒸汽罩住蓝色的男人——
当漂流的木块
在心脏缓缓延伸的河里
腾空跃起
突然的变化:被拴住的船身滑入
静息着的天体下的水域
黑色之梦的船尾
无可奈何地翘起,面对
浅红的海岸,被弃的
岁月下沉,迅速
无声——森林赶来
像雪橇的狗形的巨影
穿越雪地
愤激的沉思
风暴让风车展翅飞翔
在夜的黑暗里碾磨着空虚——你
因同样的法则失眠
灰鲨肚皮是你那虚弱的灯
朦胧的记忆沉入海底
在那里僵滞成陌生的雕塑——你
的拐杖被海藻弄绿
走入大海的人返回时僵硬
石头
我听见我们扔出的石头
跌落,玻璃般透明地穿行岁月。深谷里
瞬息迷惘的举动叫喊着
从树梢飞向树梢,在
比现在更稀薄的空气中静哑,像燕子
从山顶
滑向山顶
直到它们沿着存在的边界,到达
极限的高原,那里我们
所有作为
玻璃般透明地
落到
仅只是我们自身的
深底
联系
看这棵灰色的树。天空穿过
它的纤维,流入大地——
大地狂饮后只给留下
一朵干瘪的云。被盗的宇宙
拧入交错的树根,挤成
苍翠——这自由的瞬息
飞出我们的体内,旋转着
穿过命运女神的血液前进
早晨与入口
海鸥,太阳船长,掌着自己的舵
它下面是海水
世界仍打着瞌睡,像水底
斑驳的石头
不能解说的日子。日子——
像阿兹特克族的文字!
音乐。我被绑在
它的挂毯上,高举
手臂——像民间艺术里的
形象
静息,在溅起浪花的船头
冬天的早晨感到这地球
在向前翻滚。来自暗处的
风,呼啸着
撞击墙壁
被运动包围:宁静的帐篷
候鸟阵里隐秘的舵
一阵颤音
从昏暗中
飞出隐藏的乐器,像站在夏天
高大的椴树下,千百张
昆虫的翅膀
嗡嗡掠过头顶
昼变
林中蚂蚁静静地看守,盯视着
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
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
夜晚的喧嚣
松树像表盘上的指针站立着
浑身是刺。蚂蚁在山影中灼烧
鸟在叫!终于。云的货车
慢慢地起动
悲歌
1
出发点!像一条战死的巨龙躺在
烟雾的沼泽,躺着
我们松林覆盖的海岸,远方:
两只汽轮从迷雾的梦中
呼唤。这是下层世界
平静的森林,平静的水域
兰花的手从松土中伸出
在另一头,远离这一航道
但悬挂在同一倒影之中:船
像云朵轻轻挂在自己的天空
围着它头部的水静止
不动,但风暴在席卷!
烟囱里的烟波涛般翻滚
太阳在风暴的手中抖动——风
狠狠地抽打登船者的脸
哦,朝死亡的左舷攀登
一阵突起的对流风,窗帘掀动
寂静如闹钟振响
一阵突起的对流风,窗帘掀动
直到听见远处的门关上
在另一个遥远的岁月
2
哦,地面灰如柏克斯登男尸的大衣!
岛在昏暗的水烟中飘浮
宁静,就像找不到目标的雷达
一圈又一圈地旋转
有一条转瞬即逝的十字路
距离的音乐相互交融
万物汇成一棵茂盛的树
消失的城市在枝杈上闪耀
如同八月夜晚的蟋蟀,这里
处处都在演奏,如同
深陷的甲虫,被泥苔包围的游子
在这里酣睡。树汁
把他的思想运往星辰。山
的深处:这里是蝙蝠的洞穴
这里,挂着密集的岁月和行动
这里,蝙蝠收起翅膀酣眠
有一天它们将飞出去。这密集的一群!
(从远处看像渗出洞口的黑烟)
但这里弥漫着夏天的冬眠
远处是水声。黑暗的树上
一片叶子翻转
3
夏天的清晨,农民的耙
触到一堆尸骸和烂衣——他
躺着,而泥炭已经清理
他起身,踏上被照亮的道路
每个县都有金黄的种子
围着旧债旋转。田野
石化的头颅。漫游者走在途中
山用目光追踪他脚步
每个县都有射手的箭
在翅膀展开的午夜喧响
往昔在跌落时生长
比心脏的陨石更黑
精灵的遁逃使文章贪婪
旗帜猎猎作响,翅膀
围着猎物拍打。这自豪的征程!
信天翁在这里衰成
时间嘴里的云朵。文化是
捕鲸站,那里,陌生人
在白色墙面和游戏的孩子中漫步
但每一次呼吸都能嗅到
被绞杀的巨人的气息
4
天上的松鸡来去轻盈
音乐,我们影子里的无辜
如喷泉的水柱上升。群兽
因水柱而石化成百态
带着森林模样的琴弦
带着暴雨中帆模样的琴弦——
船在暴雨的马蹄下颠簸——
但内部,万向节处,欢乐
黄昏,无人拨弄的弦
奏出万籁静寂的世界
森林在雾中静立
水的苔原倒映着自己
音乐那喑哑的一半出现,像松油香
缠绕被雷击倒的松树
地底的夏天在每个人的怀里
路口处,影子脱身而去
向巴赫号角的方向奔跑
宽慰在恩赐中降临。把自我
的外衣扔在此岸。波浪
冲撞着,退回到一边,冲撞着
退回到一边
尾声
十二月。瑞典是一艘被拖起的
破旧的船。它的桅杆
斜向黄昏的天空。黄昏比白天
更长——通向这里的路充满了石头:
中午时光出现
冬天的斗兽场拔地而起
被非现实的云朵照亮。刹那间
白烟从村庄
凶猛上升。云高远地垂挂
海在天树的根旁挖掘
走神地,仿佛在聆听什么
(一只看不见的鸟穿越灵魂
那背转的黑暗的半边,用喊声
唤醒睡者。折射器
开始转动,捕捉另一个时辰
这是夏:饱食光和溪流的山
嗷嗷叫喊,举起透明手上的
阳光……然后一切消失
如同黑暗中断裂的**胶片)
此刻金星焚烧着云朵
书、篱笆、房屋在膨胀,在
黑暗无声的雪崩中成长
那靠夜的X光底片
过着轮廓生活的隐秘的
风景,在星光下变得越来越清晰
一个阴影拖着雪橇穿过房屋
房屋在等待
18点,风
像一队骑兵,轰响踏过
黑暗中村庄的小路。哦,黑色的
焦虑在怎样地喧嚣,平息!
被绑在静之舞中的房屋
站在这梦般的骚动中。风
一阵阵地飘过海湾
飘向甩动身体的开阔的水面
星星绝望地在空中招展
飞云让它们时隐时现,飞云
只有遮挡住光,才能
获得生存,就像缠住灵魂的
旧时的云朵。我
经过马道,听见轰响中
病马在踩踏大地
这是风暴中的起程,始于一扇
甩动的破门,始于
手中摆动的马灯,山里
惊叫的动物。启程,雷霆的声音
越过牲口栅,在电话线里
咆哮,在夜的瓦片上面
尖利地打着口哨,树
无奈地扔掉枝杈
一个曲子从风笛中飘出!
一个进军的风笛的曲子
轻松。一支浩荡的队伍。一座进军的森林
船头波涛汹涌,黑暗移动
陆地,水并肩行进。死者
已步入船底,他们与我们结伴
同行:一次海上游行,一次
不是逐猎而是平安的漫游
世界不停地拆卸自己的
营帐。风在夏日攥住橡树的
船帆,把地球扔向前去
小湖黝黑的怀中,逃亡的睡莲
划动着隐秘的手脚
冰川期的石块滚入宇宙的大厅
群鸟在黄昏的光中
从地平线升起。古老的村庄
正走在途中,骑着季节喜鹊般
尖叫的轮子,向森林深处挺进
当岁月蹬掉脚上的靴子
太阳摇晃上升,树摇落身上的叶子
用饱满的风自由扬帆
针叶林的礁石在山脚下站着
但夏日温暖的波涛到来
缓缓地漫过树梢,作
短暂的休息,重新退回——
光秃的岸仍在。最后
上帝的精气像尼罗河,按照
不同时代文献统计的
节奏涨潮,退潮
但上帝万古不化
所以很少受注意
他从边沿横穿过进军的队伍
如船穿越迷雾
而不被雾所发现。寂静
信号是提灯淡淡的辉茫
这是我们的托马斯
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轮到诗人。10月6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宣布201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上一次诗人获奖是15年前,波兰人辛波丝卡。
毫无争议地,大家都认为这个奖项是迟到的实至名归。多年前,诺奖得主、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就说:“瑞典学院应该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奖颁给特朗斯特罗默,尽管他是瑞典人。”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给诗人打电话报信。正在听音乐的特朗斯特罗默“显得很惊讶”,“感觉非常好”——他已经没法说话,由妻子莫妮卡代为传达简单的意思。
当天下午,诗人所住公寓的楼梯井前挤满了世界各地的记者。事实上,许多年的这个时候都有记者守在他家门口,今年,他们如愿了:中风11年的诗人在轮椅上现身,他的姿态和往常一样,右手蜷着,放在心脏的右边;而他的眼睛,一如既往,像梅拉伦湖一样深邃(诗人蓝蓝语)。莫妮卡转达“获奖的喜悦”后,他们很快挪进了前厅。
特朗斯特罗默诗作的主要译者李笠告诉本刊记者,作为瑞典国宝级诗人,几年前特氏已从韦斯特罗斯搬到首都斯德哥尔摩,住在市政府特拨的、大约九十平米的公寓里。房子虽然不大,但从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海。
布罗茨基偷过他的意象
瑞典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默“通过其凝炼、通透的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路径”。
“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李笠说,这种个人的、独特的、连通自然与形而上的意象在托马斯两百多首诗作中俯拾皆是。1987年诺奖得主、美籍俄裔诗人布罗茨基也承认:“我偷过他的意象。”
李笠说,他看到过一张诗人四十多岁时的照片,神情安宁,目光向上,像在聆听树梢、天空或飞鸟。他还记得诗人在北京吃火锅的情景:“认真地咀嚼着嘴里的食物。这种咀嚼,或者品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聆听,聆听事物深处的语言。”
托马斯用瑞典语创作。李笠说,尽管是北欧最大的语种,瑞典语也只有900万人在讲,不到讲上海话的人的一半。北欧气候寒冷,阔叶林很少,几乎没有肥硕果实;瑞典语冷硬、直接、具有逻辑性,瑞典人也多沉默、沉郁,那里的一切,仿佛都已被事先削减——这些,也许令那里的诗歌更加硬朗、枯瘦,具有线条感。
瑞典盛产诗歌,有不少诗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比如维尔纳·冯·海登斯坦、帕尔·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
但特朗斯特罗默与这些传统诗人不一样。1981年,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三年级的李笠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诗,感觉有障碍,“他的诗中含有丰富的隐喻,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的。”
1983年,马悦然托人带给诗人北岛一本特朗斯特罗默新出的诗集《野蛮的广场》,北岛译了其中9首,感觉“果然厉害”,“托马斯的意象诡异而辉煌,其音调是独一无二的”,“冷峻节制,修辞严谨,不含杂质,有纯钢般的力量”,“他典型的警句风格是又稳又准又狠,既突然又合理”。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之于瑞典语,犹如在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20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李笠说,托马斯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从古罗马的贺拉斯到日本的俳句,从瑞典前辈诗人埃克罗夫到现代主义的宗师艾略特,从法国超现实主义的艾吕雅到俄国象征主义的帕斯捷尔纳克。他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开创出自己的道路。
1984年,《美国诗评》指出欧洲诗的质量超过美国,列举了米沃什、布罗茨基、希尼、蒙塔莱等诗人,并认为特朗斯特罗默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的诗被译成六十多种语言,英译版本多达二十余种,研究他的专著已超出其作品页数的千倍。
用左手弹奏一曲
特朗斯特罗默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记者,母亲是教师。从职业上讲,他首先是心理医师,其次才是诗人,他曾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和少年犯罪管教所任职。
1980年代中期,中国诗人北岛、李笠等人,通过不同途径与特朗斯特罗默相识,遗憾的是,还没有来得及谈到他早年的生活,他就失语了。
他是怎样从一个幻想成为铁路工程师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诗人,无法由他亲口告诉我们,只在他的自述文章中略有踪迹可寻。
5岁左右,他第一次被带到自然历史博物馆,从此醉心于动物学。“我收集昆虫,几乎所有甲虫。我开始了自己的收藏。它们存放在家中的食品柜里。从11岁直到我满15岁。”李笠展示了一张照片,是中风后的特朗斯特罗默和李的一双儿女在一起:诗人收集的蝴蝶标本被印成小册子,他正跟孩子们一道欣赏这些标本。
他画素描,也弹钢琴,15岁那年冬天因受焦虑折磨,猛烈地捶击钢琴。李笠说,托马斯喜欢弹奏巴托克和李斯特的作品。
“我的诗深受音乐语言的影响,也就是形式语言、形式感、发展到高潮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我的诗与绘画接近。”诗人自己说。
最近几年,李笠陆续陪着严力、王家新、蓝蓝、陈东东等十多位中国诗人造访特朗斯特罗默时,诗人常会热情地掀开琴盖,为大家弹奏一曲。俄罗斯作曲家埃利格尔专门为半身不遂的托马斯写了用左手弹奏的曲子。
“中学的倒数第二年,我用心写起现代诗来。同时,我迷上了古老的诗歌。拉丁文课上,从关于战争、元老院和执政官的历史课本进入卡塔拉斯与贺拉斯的诗歌……”他开始用古典格律写诗,且一出手就“如此纯真而显得老练”。
18岁那年,他写出最早期作品之一《果戈理》,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并在结尾处用一个辉煌的意象照亮全诗: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显示出惊人的成熟,一出场就已达到了顶峰,后来的写作只不过是扩展主题丰富音域而已。”(北岛语)
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经北岛、李笠等人的努力译介,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出版物上,对众多中国诗人产生影响。
李笠说,特朗斯特罗默的诗常常从一个鲜活的现场,比如在咖啡馆喝咖啡、乘坐地铁、夜间行车、林中散步等等出发,然后突然更换镜头,穿插个人经验,或者将细节放大,变成特写,写得饱满而富有张力,对语言、节奏的控制极好。
好诗人都有一颗童心,特朗斯特罗默也是。
1985年他到过上海,使馆让他保存好所有发票。发票多半是中文的,他在公园里颠过来倒过去看,引得闲人注目,于是有了这首《上海的街》开头两句:“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扑动的一角。”
北岛曾跟托马斯一家去林中采蘑菇,“穿着长筒胶靴,笨拙得像登月的宇航员。托马斯走在前头,用小刀剜起蘑菇,搁嘴里尝尝,好的塞进口袋,坏的连忙吐掉,说:‘有毒。’”
2001年春天他到过昆明,李笠见识了70岁的诗人品尝鸡血鸭血、动物内脏的新鲜快活,尽管妻子在一旁皱着眉头。“那是他开放、可爱的瞬间。其实,生活中他就像个大孩子一样。”李笠说。
在昆明,于坚第一次见到坐着轮椅的特朗斯特罗默:“我有幸在春天的一个黄昏见到了托马斯,活人,对昆明好奇着。这老诗人已经中风,说话不清楚。他的相貌看上去有些狡黠,像一个通灵的巫师……他从轮椅中站起来拄着金属支架行走的时候,总是低着头,认真地看着地面,似乎正在向一只蚂蚁致敬。”
在昆明,有位年轻诗人用一套高深语汇谈论完对特朗斯特罗默作品的理解后终于说:“好诗是否就像从泥土探出的花朵一样自然?”
疲惫的诗人突然抬起低垂已久的头,目光闪烁,提高嗓门响亮地应了一声:“Ja(对)!”
要是我在中国生活3年,也许会写一首诗。
特朗斯特罗默作品不多,从1954年的第一本诗集《17首诗》至今,总共发表了两百余首诗歌(包括俳句),印成诗集也只薄薄16本。许多诗人钟爱其中的《半完成的天堂》。
1988年秋天,李笠与托马斯第一次见面时谈到一位著述丰富的瑞典诗人和小说家,托马斯说:“他去中国一个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要是我在中国生活3年,也许会写一首诗。”
李笠说,托马斯写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从他第一次看到手稿到发表历经了7年时间。
2001年夏,于坚去龙马岛拜访诗人时,曾问及他的写作。托马斯说:“一个夏天写了4首。”
莫妮卡对李笠说过:“有人以为托马斯作品少是因为他半天上班的缘故。但即使他不上班,作品也不会多到哪儿去。他写诗确实很慢。”
1990年12月,特朗斯特罗默因患脑溢血而右半身瘫痪。北岛说诗人当时“语言系统完全乱了套,咿咿呀呀,除了莫妮卡,谁也听不懂”。
诗人的听力没有问题,只是没法表达。莫妮卡充当他与外界交流的舌头,连猜带比划。“其实误差太大了,常常见老头在那儿着急,眉也皱着。我们看着,也只有叹息。”李笠说。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已经停止,特朗斯特罗默还在可能范围内写诗。他给北岛看过抽屉里的两个八开横格本,上面是左手的字迹,“像是地震后的结果,凌乱不堪”。
2001年特朗斯特罗默又出了本集子《监狱》,只有9首俳句;2004年,再出诗集《巨大的谜》。但别说遗憾,因为“一流的作品已经被他写出来了”。
并且,好诗人都是有人格魅力的人。“托马斯是一个谦和、平静、宽容的诗人,那宽容来自他的智慧。他不像有些诗人自恋到可怕,跟他在一起你会很舒服,他的明朗清澈让人喜欢,让人觉得可以亲近,这也是我愿意翻译他诗作的一个原因。”
一次,诗人严力和麦城来到斯德哥尔摩,在李笠家吃晚饭。天降大雪,大家正担心受邀的特朗斯特罗默来不了,却见他坐着轮椅,同妻子冒着雪赶来。
2007年,李笠的第6本诗集《源》在瑞典出版,有一个诗歌朗诵会。想到托马斯出行不便,李笠没有通知他。不想在现场,赫然看到老先生穿得整整齐齐正襟危坐在第一排。李笠很感动:“他一点没有大诗人的架子,自己看到广告就来了。”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瑞典诗坛有许多人对特朗斯特罗默的诗不以为然,也有左派声称要“打倒他”,认为他的纯诗“背离现实”,他的心情与创作一度低落。从1980年代初开始,风向转变,特朗斯特罗默的诗歌渐渐如日中天。李笠说,这说明,相对于艺术,政治只是过眼云烟。
如今,老诗人享受国宝级待遇。比如夫妇俩去斯德哥尔摩美术馆,导游认出后,大声向观众们说:“这是我们的托马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