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多的,这可能只是一部分,呵呵
《季羡林谈佛》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
《季羡林谈人生》 内容简介: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本书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耄耋老人谈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你的心灵将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
《季羡林谈国学》内容简介
面对近年来的“国学热”,季羡林先生更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并亲自拟定内容选取文章以探讨国学之精,可谓国学大师谈国学之经典版本。浓缩了季羡林先生百年学问人生的精华与积淀。是现今不可多得国学读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套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第一本是《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研究所和当代中国出版社还要陆续合作,推出新书。
《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内容简介:
本书集选文的标准本着不选择翻译作品和散文杂文类文章,也不选一般的序言和跋语,而是着力展示季老的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精选地长期研究的印度古代语言吐火罗文、印度古代历史和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史、糖史等精彩篇什,以及涉及众多新兴学科的中印文化流史、中西文化之差异和共性、美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理论、德国及西方文学、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的论著,尤其是选入了相当数量的新著,使《季羡林学术精粹》更有理论新意和考辨价值。季羡林先生研究的具本学科领域如印度佛教语言学,应该说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在这方面已经有我部学术传记阐释其思想,在本书序言中我不再述,而仅仅想阐明全球化中东文学思想文化研究的意义,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学术创新的价值。我想,这也是季羡林先生晚年最终的考重点之所在。
《季羡林生命沉思录》本书是根据已出版的季羡林所著作品辑录而成,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印度文化、读书与治学、人生与世相,以及描写文革期间一些切肤真挚的随感等。本书也是一本普通大众认识季羡林及其学术成就的简便而又通俗的读物,可谓集季羡林先生之作品精华
《三真之境:季羡林散文精选》本书收录季羡林散文《黄昏》、《年》、《寂寞》、《晨趣》、《我的童年》、《遥远的怀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
《季羡林的牛棚杂忆》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最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幸福完满的人生?按季羡林的说法,是和谐的人生。那么怎样的人生才算是和谐?我们该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可怕的隔膜?如何处理友情与爱情?怎样建立起温馨的家庭?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
《季羡林谈师友》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一个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季羡林说国学》 (节选)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
《季羡林文集》 内容简介: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东文语言文学系教授、主任,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亚非学会会长,语言学会会长。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3年3月当选为澳门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印度中进语言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的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印度中世语言形态学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著《〈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一文。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主要译著有《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印度简史》、《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会”成立。
《阅世心语:季羡林经典散文新结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我的人生感悟》内容简介:季羡林,东方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散文家,1911年8月出版于东清平县。
《真话能走多远》内容简介:
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趣味和韵味,值得品评和玩味。读此经典选本,既能享受季羡林先生散文的风采,又能领略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悟出做人的真谛。
《留德十年(精彩章节)》内容简介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朗朗书房授权连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不得转载作者:季羡林
《另一种回忆录》内容简介:
随着张中行、林庚等学者作家的纷纷辞世,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越发让人们怀念。近日,被誉为“当代中国尚在人世的最重要知识分子之一”的季羡林先生九五大寿刚过不久,便以回忆录的形式推出了记述其“起伏人生、不辍治学”的《另一种回忆录》一书,让人得以通过阅读季先生的文,管窥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与力量。
《忆往述怀》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亦是文坛一大幸事。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佛教十五题》内容简介
本书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将季羡林先生论佛教的文章编排为十五个题目。使读者能够条理清晰地阅读季先生在佛教史和中印关系史上的这些重要论述: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论释迦牟尼、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佛教开创时期的一场被歪曲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提婆达多问题、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法显、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关于玄奘、关于《大唐西域记》、佛教对中国儒道两家的影响、佛教的倒流
《牛棚杂忆 》
内容简介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资历最老的大教授之一,又是著名作家、学者,可其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纪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读来让人感慨万端。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生命沉思录》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已出版的季羡林所著作品辑录而成,内容涵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对比、印度文化、读书与治学、人生与世相,以及描写文革期间一些切肤真挚的随感等。本书也是一本普通大众认识季羡林及其学术成就的简便而又通俗的读物,可谓集季羡林先生之作品精华。
《风风雨雨一百年》
季羡林对自己百年人生的最彻底的总结。
独家披露见证季羡林先生一百年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
迄今唯一本图文并茂的季羡林自传性传世佳作。
本书由季羡林先生亲自选定的《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自选集》(第一辑)。该套丛书包括了《季羡林自选集——佛》《季羡林自选集——谈国学》、《季羡林自选集——谈人生》三册。
《真话能走多远》
本书将季羡林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按全新的角度重新结集出版,文字典雅清丽、感情充沛动人,淳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揉,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炽热的人文情怀,充满趣味和韵味,值得品评和玩味。读此经典选本,既能享受季羡林先生散文的风采,又能领略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悟出做人的真谛。
季老先生一生作品无数,研读要有耐心啊,呵呵~~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文学的巅峰时期,著名寓言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就是这一时期的力作。它的成书的时间比《一千零一夜》的手抄本在民间流传的年代还略微早一些。《一千零一夜》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前者是在阿拉伯伊斯兰社会中孕育而成的一部民间故事集,而后者却是一部源出印度、加进了波斯和阿拉伯故事成分的翻译作品。《卡里来和笛木乃》本源自古印度的《五卷书》,原文是梵文。6世纪时,印度王福尔下令将其翻译成波斯的巴列维文,而后又译成了古叙利亚语,到阿巴斯王朝,由伊本·穆格发(724~759年)将其译成阿拉伯文,并有所删节和增加。因此,如果我们拿目前通行的《五卷书》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差距甚大,《五卷书》中有许多故事在《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是没有的,而《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有不少故事在《五卷书》中也找不到。
据学者们研究,古本《五卷书》译成巴列维文时就已是不完全忠实于原文,而是吸收了古代印度的其他故事;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又进行了增删,加进了一些波斯故事。阿拉伯文译者伊本·穆格发在翻译过程中,再次进行了大胆地增删和改造。他不但对故事的编排和行文作了较大的变动,而且增加了新的章节和他个人的许多论说。因此,经过伊本·穆格法重新编排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其核心虽然仍是《五卷书》的故事,但它已不仅仅是《五卷书》简单的译本了,而是作者在汲取《五卷书》故事精华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一部译、著并重的寓言故事集。成形后的《卡里来和笛木乃》行文流畅,文字优美,寓意深刻,被认为阿拉伯最古老的散文典范。
《卡里来和笛木乃》是一部集丰富内容和深刻寓意于一身的寓言故事集,共有大小故事共68个。它的每个故事都具深刻寓意或是为了说明某个经验教训,或比喻某个哲理思想,或宣扬某个道德规范。
据学者们研究,古本《五卷书》译成巴列维文时就已是不完全忠实于原文,而是吸收了古代印度的其他故事;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又进行了增删,加进了一些波斯故事。阿拉伯文译者伊本·穆格发在翻译过程中,再次进行了大胆地增删和改造。他不但对故事的编排和行文作了较大的变动,而且增加了新的章节和他个人的许多论说。因此,经过伊本·穆格法重新编排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其核心虽然仍是《五卷书》的故事,但它已不仅仅是《五卷书》简单的译本了,而是作者在汲取《五卷书》故事精华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一部译、著并重的寓言故事集。成形后的《卡里来和笛木乃》行文流畅,文字优美,寓意深刻,被认为阿拉伯最古老的散文典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和大家一块就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不喜欢鲁迅的作品。反映在新课改的语文教材中就是“金庸的扩张和鲁迅的淡出”,这个问题在2007年曾经引起过不小的争论,在最近的网络和报刊中,鲁迅作品的淡出又引起关注,我刚刚关注了2009年8月26日的《中华读书报》上王铁仙的一篇文章,《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王铁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他在这篇文章里反复论述鲁迅文章的经典性。我也始终认为,无论就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而言,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鲁迅的《拿来主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在坐的各位都很熟悉,有很多老师都教过这篇文章,虽然有些老师没有教过这篇文章,但我敢肯定地讲,在座所有的老师都被教过。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历次修订,而60年长盛不衰、硕果仅存的篇目之中就有《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堪称经典之作,在目前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式微的大背景下,全国通行的几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选了这篇文章。人教新课标版在必修4第三单元第8课。
下面我开始进入正题。
根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想]
1以本文作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材,重点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使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拿来主义”;
2文章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不在个别实例和语句上纠缠;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表面,分析所用形象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背景,揣摩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现实生活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开启一堂课的很好方法。导语要做到先声夺人,结语要做到余音绕梁,让人回味不尽,这在课堂结构设计上叫“金声玉振”。
就一般人和我们的教学参考书对《拿来主义》主题的理解,本文是谈的对中外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态度。我设计的导语是从于丹解读《论语》和《庄子》所引发的争论而切入的。,配合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把学生带入一种问题现场当中。我们今天作这节课的话,就可以不久前去世的季羡林和任继愈先生为话题导入。关于他们的道德文章,他们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我在这里就二老谈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不是仅仅对这两个人感兴趣,而真正科学的继承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对两位先生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那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遗产。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印度古代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等;译自英文的如梅特丽耶•黛维的《家庭中的泰戈尔》。此外,季羡林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书。
任继愈先生著述: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老子全译》、《老子绎读》等;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4卷本)、《中国佛教史》(8卷本,已出第1、2卷)、《宗教词典》、《中国哲学发展史》(7卷本,已出第1、2卷)等;此外,还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论文收集在《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和《中国哲学史论》中。
首先请大家认识一个人,(多媒体展示于丹像)请大家告诉我这是谁她是干什么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这是于丹,被称为2006年的“超级女声”,只因为她在央视百家讲坛里解读《论语》和《庄子》而暴得大名。(多媒体展示《于丹〈论语〉心得》书影)再请大家认识一个人,(多媒体展示徐晋如像),请大家告诉我他是谁(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他叫徐晋如,于丹《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播出后好评如潮,但声讨的声音也十分强烈,有人在博客上撰文《孔子真要被于丹弄哭了》、《中国进入文化奶妈时代》来质疑于丹。以徐晋如为首的十博士更是联名讨伐于丹,徐晋如也主编了一本书《解“毒”于丹——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和庄子》,并称他们的行为不是“醋意大发”,而是出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多媒体展示《解“毒”于丹——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和庄子》书影)。现在请大家告诉我,2006年6月10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这是我们中国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论语》是什么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于丹解读《论语》,还是徐晋如解“毒”于丹,他们的初衷都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孔子,一部真实的《论语》。那么谁是对的,我们应该相信谁当我们还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我们相信任何一方都是虚妄而不负责任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首先要拿来,把《论语》拿来,自己去解读,读懂读不懂没关系,但是,我们首先要拿来,此之谓“拿来主义”。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文章背景介绍。(多媒体展示背景)请一位同学朗读。
要点:
①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②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③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放课文录音(或找学生诵读),理清文章思路。
1、请大家思考课文的结构层次,带着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拿来”的观点是在那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正面论述的。第二,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学生读完课文,找同学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第一,“拿来”的观点是在那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正面论述的。明确:第2段点到“拿来”后,第5、6段再次点到,直到第8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第二: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2、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分析: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媒体5展示)
四、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设置3个问题
提问:(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鸦片战争洋人的枪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主义”大门之后,中国的反动政府“送去”了什么吗:国土、主权、白银、文物、苦力、奴隶,从“古董”到“活人”,从人格到国格。就在鲁迅写作本文的时候,国民党政府给日本帝国主义送去了东三省和热河省,还给别的帝国主义国家送去了“租界”等等,美其名曰“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以至于在中国的土地上竟也被挂上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提问:(2)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多媒体6展示)
提问:(3)我们奉行“送去主义”的同时,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什么政策
讨论,明确: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送来主义”,“送来”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和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词。(多媒体7展示)
五、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提问: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题目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追问,我们不妨在这里化用一下,拿来之后怎样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多媒体8展示)“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多媒体9展示)
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六、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
明确:(多媒体10展示)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多媒体11展示)
七、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拒绝假命题和伪命题,比如,问学生一些幼稚的问题,你“你们喜欢鲁迅吗这篇文章好不好)
1、从论证的层次结构上来看,本篇文章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第一段以清政府的闭关主义起笔,闭关主义的实质是闭关锁国,最后导致“送去主义”,第三段讲“送去主义”的危害,“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卖国主义,而这种卖国主义又加紧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即第四段和第六段谈的送来主义。送来主义即侵略主义最终导致亡国灭种,所以鲁迅在第七段提出拿来主义。拿来之后怎样,第八段批驳三种错误做法,第九段提出正确主张,第十段总结全文。整篇文章浑然天成,有破有立,层层推进。但是,如果第一部分里有两段如果去掉,却能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请大家认真分析,小组探究,告诉我哪两段应该去掉学生回答(2、5段)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把它去掉,这是一处败笔吗这两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议论文写作种重要的笔法:点题。希望大家在写作中注意学习。)联系议论文的写作实践来讲此问题,目的性明确,又鼓励了学生创新、探究的精神。鲁迅的文章也有问题吗
2、我现在请大家来思考一个关于本文主题的问题,鲁迅先生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拿来主义的,拿来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还是外国的文化遗产,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告诉我你的理由
明确:这是50年来一直聚讼不已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直被误解的一个问题,本篇文章是针对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而直接提出来的,显然是对外国文化实行拿来主义。文章第一部分一直谈的都是中外文化问题,第二部分没有理由该谈中国文化遗产。当然,拿来主义的观点是适合对待一切文化遗产的。关于此观点,请参阅于发忻的文章《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叫屈》
八、总结全文:
提问: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先驱,一个时代的伟人。他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这篇深刻的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地球村意识,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之广阔,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拿来主义[参考事例:于丹的签售现场,反对者穿上“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搅场。宋祖英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开演唱会了,大长今来了,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也来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活动相继举办了(多媒体12、13展示)]
学生回答后总结:
想想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学习继承真是令人汗颜,复旦大学组织的中文考试夺魁者竟然是新加坡人,当你想给某个心仪的女孩写封信的时候,肯定不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了,你写的是“抱着那妹妹上花轿”,当你终于要向她求婚的时候,你不会用“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说的是“我想和你结婚”,上次我在改作文时有个学生竟然在作文中痛心疾首忏悔道:“我对不起‘劣祖劣宗’”。是啊,你这样的不肖子孙怎能对得起“劣祖劣宗”。
让我们还把话题放到于丹上来,十博士那边阵阵“下课声”刚把“学术超女”骂了个狗血喷头,这边于丹立马回应“需要上课的人比需要下课的人多”。网上论战双方一边是力挺百家讲坛文化传播效应的“学术粉丝”派,一边是声讨学术明星庸俗化的文化保守派。如果我们跳出争吵的小圈子,寻找双方原本就具有的共识性的诉求,我们发现,以现实语境来看,保证传统文化传承延续,加快民族文化繁荣复兴,也就是要正确继承文化遗产,应是大家的共识。人类文化的演进史表明,“传统”只有和“现代”不断的发生冲突和博弈,文化经典才能在动态中寻求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的草如果是毒草我们也要拔掉,自本主义的苗长出的粮食也能填饱社会主义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的肚子。“不薄洋人爱古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首先要拿来。然后再进行挑选、创新。
我们不但要拿来,也要勇敢的送去,宋祖英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开演唱会了,郎平去美国执教后又执教中国女排了,大长今来了,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也来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活动相继举办了,全球同此凉热了,然而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异彩纷呈,我们的民族也更加充满活力而蒸蒸日上了。是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我们继承文化遗产,不是文化遗产继承我们,正如人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因为我们是新主人,因为我们拿来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让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沐浴在古今中外文化圣贤的光辉里学会成长。(多媒体14展示)
九、板书设计: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文学的巅峰时期,著名寓言事集《卡里来和笛木乃》就是这一时期的力作。它的成书的时间比《一千零一夜》的手抄本在民间流传的年代还略微早一些。《一千零一夜》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前者是在阿拉伯伊斯兰社会中孕育而成的一部民间故事集,而后者却是一部源出印度、加进了波斯和阿拉伯故事成分的翻译作品。《卡里来和笛木乃》本源自古印度的《五卷书》,原文是梵文。6世纪时,印度王福尔下令将其翻译成波斯的巴列维文,而后又译成了古叙利亚语,到阿巴斯王朝,由伊本·穆格发(724~759年)将其译成阿拉伯文,并有所删节和增加。因此,如果我们拿目前通行的《五卷书》和《卡里来和笛木乃》作一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差距甚大,《五卷书》中有许多故事在《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是没有的,而《卡里来和笛木乃》中有不少故事在《五卷书》中也找不到。
据学者们研究,古本《五卷书》译成巴列维文时就已是不完全忠实于原文,而是吸收了古代印度的其他故事;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又进行了增删,加进了一些波斯故事。阿拉伯文译者伊本·穆格发在翻译过程中,再次进行了大胆地增删和改造。他不但对故事的编排和行文作了较大的变动,而且增加了新的章节和他个人的许多论说。因此,经过伊本·穆格法重新编排的《卡里来和笛木乃》,其核心虽然仍是《五卷书》的故事,但它已不仅仅是《五卷书》简单的译本了,而是作者在汲取《五卷书》故事精华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一部译、著并重的寓言故事集。成形后的《卡里来和笛木乃》行文流畅,文字优美,寓意深刻,被认为阿拉伯最古老的散文典范。
一、 古代亚非文学的基本特征
古代东方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属于黎明期。当地球上其他大多数地方仍处于蒙昧原始状态之时,在北非、西亚、南亚和东亚这些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就已形成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伯来、古印度和古中国这五大文明古国,它们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且成为古代世界文学最早的发源地。
与西方古代文学导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传统、具有明晰性和统一性的特征相异,古代东方文学的范畴是一个包涵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从公元前4000至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段,即东方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辽阔的地域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到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条件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相互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譬如,古埃及文明就是由生活于南方沙漠地带的上埃及游牧民族与生活于北方肥沃地区的下埃及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古巴比伦文明则是对苏美尔人的农耕文化和阿卡德人的游牧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结果;希伯来文明是在源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过游牧生活的希伯来人,与定居迦南的农耕民族两者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从中亚移居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游牧文化,及其与印度河流域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固有的农业文明的有机融合,开创了丰富深厚的古代印度文明;而东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同化于中原及南方的农耕文明,一起共同整合塑造成为儒释道互补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东方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神话乃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发展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积淀了他们悠久深厚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始思维。而东方原始时代的神话往往又与宗教密不可分,神话成为相应的宗教教义的形象阐释者,宗教同样为神话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母题与原型。故此,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在古埃及,关于太阳神拉的创世神话和自然繁殖之神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内在深层地主宰着古埃及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了他们敬畏自然、繁衍生命的原始宗教意识。他们的宗教观把生命视为死亡之前经过一个预定阶段而将最终到达其终点的过程,故对死亡关注的热情远超过现世生活,死者的尸体被制成木乃伊放置于灵柩内而经久不朽,并随葬放入指导亡灵顺利通过冥国考验性质的诗,以祈求获致灵魂的永生,这些诗作汇集成庞大的宗教诗歌集《亡灵书》。古巴比伦宗教继承和发扬了美索不达米亚宗教的传统,与古埃及宗教一道,并称为世界上具有最古老文字典籍的宗教。古巴比伦神话渊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其最重要的神话《埃努玛·埃立什》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创世神话,为后世的创世神话如《旧约·创世记》和古代希腊赫西奥德的《神谱》提供了范本。古希伯来人的犹太教圣典《旧约》中关于天地起源、人类创造、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的神话,早已成为人类象征性地阐释主体及其客体最富想象力的典范。印度最古老的《吠陀》诗集中的神话传说、颂神诗、祭仪诗与咒语等不仅是印度古往今来各教所尊崇的经典(如吠陀教和婆罗门教等),同时也是印度人最早的文学创作。由此可见,上述古代东方各国最初的文学作品,均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中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宗教经典,那些虽非纯粹宗教文本的神话、颂诗和故事等无不与神灵崇拜的观念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仍充溢着浓郁的宗教意味和宗教想象。而其中不少带文学性的作品之所以得以汇编成册保存下来,并且广泛流传开来,很大程度上乃是依靠宗教方面的搜集整理和编纂。
多区域多民族文化间的扩散、融合、冲突以及战争构成了东方各国早期的复杂历史。换句话说,上述这种文化传播和融合一般都是在血与火的兼并战争或者宗教冲突中进行的。在古代东方各民族从原始部落发展到城邦国家以及统一的大国的历程中,往往是外来游牧民族在武力上征服相对开化文明的土著农耕民族,同时,他们却在精神上被农耕民族更高的文明所征服同化。就在这种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扩散冲突、交融互补的漫长时期中,歌颂英雄人物、体现文化冲突及历史变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英雄史诗等得以产生并广为流传。如果说神话往往是东方先民通过自然现象而对自身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的某种象征性阐释,那么故事与史诗作为神话的历史化或历史的神话化,则往往是东方初民通过世间现象而对社会关系进行的某种象征性阐释。例如《吉尔伽美什》表征了以吉尔伽美什为代表的城邦文明同以恩启都为代表的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上古东方人走出蒙昧迈向文明、从神的时代走向人的时代的形象表征和集体意愿。古希伯来文化与其多灾多难、颠沛流离的历史密切相关,饱受异族侵凌压迫的艰危遭际驱使他们创立信奉一神论的犹太教,祭司们将公元前13世纪至前2世纪形成的希伯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宗教教规、先知训诫、国法政令等各种文献和民间口头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编成犹太教的经书总集《旧约》,这部庞大文献汇集同时也集中了古希伯来文学的精华和主要成就。印度文化因“浮动文化”传统的缘故,历史记录只能凭借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代际授受的浮动形态往后延续。由古代印度人集体创作因而具有民间作品性质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关于印度历史的神圣化的形象记录,《摩诃婆罗多》(书名可引申为“婆罗多族发生的大战”)习惯上被他们视为“历史传说”,古代印度的历史记录(包括神话传说)正是通过这种代际授受、口耳相传、长期编纂、浮动完善的形态而展现出来的。上述种种情况,自然导致古代东方文学呈现出民间集体口头创作的鲜明特征。在语言文字尚不成熟、书写材料工具尚不完善、个人主体意识尚不突出的古代东方,各种类型的颂诗歌谣、故事寓言、箴言谚语、神话传说与英雄史诗等,皆源于民众群体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能力,是在历代辗转流传的过程中经过许多人搜集加工整理,才最终编纂定稿成书的。譬如古埃及的神话、歌谣、故事,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古希伯来的《旧约》,古印度的两大史诗以及吠陀文学、佛经文学和《本生经》、《五卷书》等主要得力于群体长期的创作搜集整理编纂之功,而绝非一个时段一个作者所完成的。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东方早期各文明古国之间在区域上仍处于相对封闭隔离或自成一体的状态,不过后期的交流及由此产生的历史影响依然清晰可见。尤其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带,已成为融合两河流域各文化,沟通埃及文化与印度文化以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从《旧约》洪水方舟神话对《吉尔伽美什》关于洪水泛滥方舟救渡的故事原型的沿袭中,可以清晰看到古巴比伦和古希伯来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影响。而《旧约》成为基督教《圣经》的组成部分之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广的影响,成为欧洲书面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源头。司芬克斯、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赫鲁斯等埃及神话原型,则通过西亚地区以隐性方式超越东方范围被移植到古希腊罗马神话之中。印度佛教自汉代开始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古代东方文学对于中古、近代以来的东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学的巨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