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几种常用节水灌溉技术

简介几种常用节水灌溉技术,第1张

中国现有常用节水灌溉方法包括渠道防渗、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均为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

渠道防渗

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

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渠道渗漏是农田灌溉用水损失的主要方面。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渠道防渗可分为:①三合土护面防渗;②砌石(卵石、块石、片石)防渗;③混凝土防渗;④塑料薄膜防渗(内衬薄膜后再用土料、混凝土或石料护面)等。

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已大量采用管道。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推广应用也较快。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其效益为: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3%;增产幅度10%。目前,如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不计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以下同),亩投资为100元—150元。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 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水可以当2m3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1)移动管道式喷灌通常将输水主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田间支管和喷头可拆装搬移、周转使用,因而降低了投资。北京市顺义县全县数万亩粮田均采用这种灌溉形式。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移动式管道喷灌除了具有一般喷灌省水、增产、省工、减轻农民负担和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等优点以外,还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低、对田块大小和形状适应性强、一户或联户均可使用等优点,是目前较适合我国国情、可以大力推广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亩投资为200元一250元。

(2)固定管道式喷灌 固定管道式喷灌是将管道、喷头安装在田间固定不动, 其灌溉效率高,管理简便,适用于蔬菜、果树以及经济作物灌溉。但是投资较高(亩投资一般在1000元左右),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3)中心支轴式与平移式大型喷灌机只能在预定范围内行走,行走区域内不能有高大障碍物,土地要求较平整。其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型农场或规模经营程度较高的农田。使用国产设备,每亩投资为300元-400元。

(4)卷盘式喷灌机 靠管内动水压力驱动行走作业, 与中心支轴式及平移式的大型喷灌机相比,具有机动灵活、适应大小田块、亩设备投资低等优点。 目前进口设备每亩投资为;50元左右, 设备国产化后可进一步降低投资, 这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有发展前景的喷灌形式, 可适用于大田作物、蔬菜等。卷盘式喷灌机有喷枪式和析架式两种, 后者具有雾化好、耗能低的优点。轻小型机组式喷灌,可以手抬或装在手推车或拖拉机上,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价格较低等优点,通常用于较小地块的抗旱喷灌。每亩投资为100元-200元。

微喷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这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 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国产设备亩投资一般在500元-800元。主要应用于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

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目前,国产设备已基本过关,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发展滴灌。

接管道的固定程度, 滴灌可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固定式滴灌,其各级管道和滴头的位置在灌溉季节是固定的。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省工、省时, 灌水效果好。国产设备亩投资约为700元(果树)-1400元(大棚蔬菜)。半固定式滴灌, 其干、支管固定, 毛管由人工移动。亩投资为500元-700元。移动式滴灌,其干、支、毛管均由人工移动,设备简单,较半固定式滴灌节省投资,但用工较多。亩投资为2m元一500元。

覆膜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痕灌

2013年2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对外发布消息,学校痕量灌溉研究中心历时10多年研发出“痕量灌溉”技术,一举打破农作物“被动式补水”传统灌溉模式,改由农作物自主吸水、按需吸水。

“痕灌”是受化学上微量元素与痕量元素概念启发而取名,主要指能在超微流量向作物长久供水,痕灌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可达到滴灌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痕灌技术的核心节水部件是痕灌控水头,由具有良好导水性能的毛细管束和具有过滤功能的痕灌膜组成,控水头埋在作物根系附近,毛细管束一端与充满水的管道相连,另一端与土壤的毛细管相连,感知土壤水势的变化。作物吸水导致根系周围的水势降低,即发出需水信号,控水头内的水不断以毛细管水的形式流向根系周围,直至作物停止吸水;控水头内的痕灌膜可防止毛细管束因杂质而堵塞,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工作。[2] 多年田间试验表明,痕灌比滴灌节水50%左右,即使在滴灌无法使用的地区也可推广应用。

痕量灌溉应用前景广阔。痕灌节水技术能耗更少,节水更多。尤其是能够突破在常规节水灌溉很少涉及的荒漠化治理、矿山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的发展,能为解决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危机作出贡献。水利部等有关部委已表示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此项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大田试验,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技术,使之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荔枝树一般2-3天左右浇水一次。荔枝树在生长的前期需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花期则要适当的控水以帮助花朵留存和坐果,但坐果期又要补水,且不能大旱大涝,使用滴灌法进行补水是最为稳定且容易调整的方法。

荔枝树几天浇水一次

1、2-3天

荔枝树一般2-3天浇水一次即可,由于这种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变化的比较快,且整体看在同体型植物中需水量算是比较大的,保证其水分的供应和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与土壤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苗期补水

在荔枝树的苗期,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季节,荔枝需要大量的水分用以生长发育,此时浇水的单次水量不宜过大,以免积水损伤到荔枝树的新生根部,但是要做到少量多次的施加,土壤出现干旱征召之前就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湿润。

3、果期补水

花期的时候要适当的控制荔枝树水分的摄入以免造成落花现象,但是到了果实生长的高峰期,此时的果树生理机能最为旺盛,水分一旦不充足叶片就会抢夺果实的水分使其掉落,此时浇水要做到适度适量,保证土壤长时间处于微微湿润状态。

4、浇灌方法

一般传统种植所采用的漫灌方法无法做到随实际情况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改变浇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滴灌法就是很好的选择,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也能够及时对水量做出调整,避免造成旱涝不匀的现象。

灌溉有多种多样的方案,因看啥农植物用哪些的方案,较为南方地区的稻谷长期性要水灌溉,直到稻子长出来,水适度的留一些,以养稻子苗,等水没了,稻子发黄可以收种,根据植物水份临界期事前拟定灌溉方案。但因不一样的年代的气象条件不一样,不同地块植物生长不一样而常会有一定的变动。根据土壤层湿度决定灌溉期判断准确,但无法充足发挥灌溉经济效益。因为灌溉的真真正正对像是植物而不土壤层。根据植物少水时嫩幼的茎叶,因水份供应不了而发生凋萎,茎颜色转为暗绿或变红,生长速率降低,经过这种方式 的优点是灌溉形态指标易观擦,要以多次实验来积累方案。

畦灌是在田里搭起田坎,将田园切分成很多细长土地,也就是畦田。水从输排水沟或毛渠放进畦中,畦中流水以层析流水往前挪动,边流边渗湿润土壤层;沟灌是在农作物行与行基坑开挖注水沟,灌溉水以输排水沟或毛渠进到注水沟后,在流动性的历程中,关键借土壤层毛细管作用从排水沟和沟壁向周边渗入而潮湿土壤层;淹灌也叫格田灌溉,是用田坎将灌溉土地资源区划成很多格田,注水时,使格田内维持一定深层的隔水层,借作用力功效潮湿土壤层,关键适用稻谷;

漫灌是在田里不做一切沟埂,注水曾任其在路面漫流,借作用力功效侵润土壤层,是一种较为单一化的注水方式 。注水的匀称能力差,水流量消耗比较大;有效灌溉关键就是指,水需适当。例如水稻田才逐渐栽秧时要6cm(水太浅非常容易干,深了不太好栽秧)水位,伴随着幼苗的成长可适度提升水的深层,深刻不超过10cm。栽秧遇足印或泥少,可从泥多的地区刨一些泥。田空缺拿手打磨,雨天时不必要的水释放。土里灌溉先翻土,水才可以往下浸,留意铁锹用劲轻一点,尽可能别伤粮食作物根,由于生根必须肥和花费时间,每窝粮食作物一般不超过一斤水。

有效灌溉,最先要确立大家灌溉的靶点是啥,大家灌溉的目地,便是给农作物给予充足的,适合的水份。最先有效灌溉要依据农作物,作物类型不一样,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也不一样,例如北方地区水果树土壤含水量的规定,60%上下,茄瓜类是70%~80%,那麼瓜类蔬菜,就规定80%~90%。有效灌溉,还需要依据植物的差异成长环节,幼苗期对水份的需要量过少,正常的生长期对水份的需求会显著增加,当进到果子膨果期或脱袋期以后,对水份的要求又会有一定的降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385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