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b在钢筋的锚固中没有这个符号。
La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参考资料:
LaF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需要说明的其公式中105La的La应改为Lab。因为《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是2005年的标准,他它这个La是依据是〖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La。
而〖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把〖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La改为Lab了。所以该公式中的La应改为Lab。见〖GB 50010-2010〗(2015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参考资料:
由图可知:
(1)B出发时与A相距10千米;
(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15-05=1小时;
(3)B出发后3小时与A相遇;
(4)由已知条件可知A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一次函数,
则设此函数关系式为s=kt+b
由图知:此函数过(0,10)和(3,22)两点,将这两点代入得:
10=k0+b -----------------------------------------------①
22=3k+b -----------------------------------------------②
联立以上两式得:k=4,b=10
故A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s=4t+10
(5)有图可得:B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为s=15t
联立s=4t+10与s=15t解得:t=10/11,s=150/11
故相遇点离B的出发点距离为150/11-10=40/11千米
C点坐标为(10/11,150/11)
在原图中将A在第一段路程的函数图象延长,与B的函数图象相交于一点,此交点即为C
肺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到35%左右,以其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归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源于支气管分泌粘液的腺上皮细胞。以TNM分期除了原位癌外,还有Ⅰ、Ⅱ、Ⅲ、Ⅳ期4个期别,其中Ⅰ期又分为ⅠA期和ⅠB期,有哪些不同呢?
ⅠA期和ⅠB期均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比如肺叶间淋巴结、支气管旁淋巴结、纵膈淋巴结等等,也不存在远处转移,比如肝脏、脑、骨以及肺内转移的情况。
ⅠA期肺癌肿瘤直径 3cm,且肿瘤被肺脏、或脏层胸膜包绕,也就是“肺实质”内肿瘤,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没有侵犯到主支气管。在此基础上又分为ⅠAa ,指肿瘤直径 1cm,ⅠAb,指肿瘤直径 1cm 而 2cm,ⅠAc,肿瘤直径 2cm而 3cm。
ⅠB期是指肺肿瘤直径 3cm而 4cm的情况,或者肿瘤直径 4cm且位置具有下列之一者也算是ⅠB期,①肿瘤累及主支气管、但未累及隆突(气管分叉处),②肿瘤侵犯脏层胸膜,③肿瘤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肺腺癌ⅠA期和ⅠB期治疗原则都是手术为主,不同之处是术后要不要化疗?
ⅠA期大家意见都一致,无需化疗。但是对于ⅠB期争议很大,存在复发高危因素,比如组织分化低、有脉管/神经侵犯、楔形切除手术等情况,一部分医学专家建议“考虑”化疗,也有不用做的建议。个人推荐病人身体状况允许,化疗4周期。
ⅠA期术后5年生存率大约在90%以上,若ⅠA期+ⅠB期,5年生存率大约就是60%左右,当然ⅠA期也有一定差别。不过肺癌预后还与组织类型、病人体质等其它因素也有关!
ⅠA期和ⅠB的主要差别可能是术后是否化疗的问题,也就牵扯到预后的不同。规范治疗,科学抗癌!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肺的腺癌和肺的鳞癌一样,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它的分期也是采取TNM的分期系统来进行分期的,T表示肿瘤的大小,N代表有没有淋巴结的转移,M就代表有没有远处器官的转移,根据这三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判定分期。肺腺癌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周围型肺癌,它的病灶多都位于肺的周边区域。而且比较小,早期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几乎没有任何的不适,也没有呼吸道症状等。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 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 2cm。
T1b:肿瘤最大径 >2cm且 3cm。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 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 7cm。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M1b:胸腔外远处转移。
我是营养科谭涛峰主任,专注分享医学、癌症康复方面相关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关注、留言,有问必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存在很大的疑惑,也是非常想明白这其中的分别,有时候真的感觉是一种没有底的感觉,有时候又怕知道什么,所以也是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情况。我想明白的原因是这样的,两年前父亲在体检的时候检查出了肺部结节,当时医生的建议就是观察随访,直到去年年底的最后一次回访结束之后建议我们去做手术治疗,当时的感觉就是既然要做手术了就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也是非常忧虑的状态,但是仔细考虑之后,为了以后不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我们选择了手术,手术之前医生也和我们谈了很多关于肺部结节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状况,其实也是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心理准备,手术之后的病理结果确认就是肺腺癌,医生也没有进行特殊的药物治疗之类的,也没有向题主所说的这两个区别之分。当时去问医生,医生只是说注意随访就可以了,并没有再说别的,所以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是勾起了我对于肺腺癌的一个思索,也是非常的想知道这两个的区别,还有应该注意的等等问题。
三相电度表的 ⅠA、ⅠB、ⅠC 就是通过电表的三相电流。三相交流电源,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120°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一般用A/B/C表示三相电。UA、UB、UC表示各相相电压;LA、LB、LC表示各相的电感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