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无量寿经,佛教经典。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好像没有鸠摩罗什的翻译本。
净土三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此经前后有十二译,存五译、失七译,会集、节略本四本。经中介绍了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接引众生的大愿、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秽不堪等内容。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净土五经一论》中的《无量寿经》版本,为印光大师勘定的曹魏时期康僧铠主持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
相传此经前后有汉译12种,除康僧铠译本外,现存的异译本有: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4卷;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2卷;唐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2卷;北宋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3卷。有经录记载而现已缺本的有:东汉安世高译《无量寿经》2卷;魏帛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2卷;西晋竺法护译《无量寿经》2卷;东晋竺法力译《无量寿至尊等正觉经》1卷;南朝宋佛陀跋陀罗译《新无量寿经》2卷,宝云译《新无量寿经》2卷,昙摩蜜多译《新无量寿经》2卷。《开元释教录》卷十四称:“此经前后经十一译,四本在藏、七本缺。”加上后出的法贤译本,即所谓五存七缺的十二种译本。但后人对此存疑颇多,认为是误将一经分属多位译者所致。因此,有人认为此经前后仅五译,最多不过七译,其他纯系经录之误题。此经另有胜友、施戒与智军合译的藏文本,收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
此经梵本和各种译本内容大体相同,仅文字互有出入,如序分中来会的听众,康僧铠、支谦、菩提流支三译本有大比丘众12000人,支娄迦谶译本作大弟子众1250人、比丘尼500人、清信士7000人、清信女500人,法贤与藏译及梵本作32000人;康僧铠译本列菩萨众17名,菩提流支列13名,藏译和梵本仅列慈氏(弥勒),其他三译未列。又如正宗分、流通分中的某些段落,各本也都稍有出入。因而近世学者疑此经梵本原有数种异本。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于1933年勘定《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本)为标准版本。
此经叙述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大比丘众12000人及普贤、慈氏等诸大菩萨说法,谓过去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出家为僧,号法藏,发四十八大愿,称:“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经漫长时期,积无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号“无量寿佛”。光明寿命最尊第一。其国土谓安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严饰,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庄,但受诸乐,无有众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至于往生者有上辈、中辈、下辈之分。彼国菩萨都得到一生补处(即隔一生而成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为上首。最后释迦牟尼劝弥勒及诸天人等,备勤精进,不存怀疑,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国七宝华中化生,等等。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参考网站::无量寿经。
字数超出知道最大限制,《佛说无量寿经》全文请移步查询,谢谢。
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06354htm
给你一个提醒贴,转自地藏论坛
警惕佛教传播中的“正龙拍虎”
时常在各种机缘下能碰到“信佛”之人,往往都会“装”成无信仰者求知好问,这一问,问题也出来了。
外出夜归,巧遇一陌生夫妇,便车搭回,偶然发现其车内西方三圣像,问:“你们俩谁信佛?”异口同声答:“都信。”话匣子由此打开试探性问一些问题,解答却令人诧异
问:“这些说法是佛经里的吗?”
答:“是。”
又问:“都看过哪些佛经?”
答:“没看过。太难懂了。”
复问:“没看过为什么说是佛经里的呢?”
答:“听别的信佛的人说的,他是听他师傅说的。信佛的人不会说谎。”
的确,信佛的人不妄语。然而,外装信佛,内藏污邃,图取名利的宗教骗子们,也是不会轻易说实话的。
佛教经纶是目前诸多宗教中数量最多、涵盖领域最广的宗教文体,涉及到诸多方面。从基本的四圣谛到十二因缘,乃至最深奥精妙的大乘般若等诸多概念,分散在数以千计长短不一的各个经本中。如此庞大的理论虽然体系完善,却无可避免的会造成学习传播烦琐,教理教义则是“解而后信”。
如果有人利用迷信神秘力量的原始心态,利用少劳多获的近利心情,利用贪着世欲的目的,甚至利用恐惧未知的怖畏和迷茫那么,他可以轻易的告诉你些正和你胃口的“佛理”,有些是蓄意编造,有些则是自我推断。因为他知道你急功近利的心情,利用对宗教神秘力量的敬畏,也断定你不可能深入浩瀚的佛教经典中辨别真伪,而轻易达到图取名利的目的。
佛教学习最重要的宗旨之一:不依于人,而依于法。
佛灭度后,有人问佛弟子啊难:“你们现在以谁为老师?”啊难答:“我们并不以某一人为老师,佛教我们会聚集在一起,那些当时听闻过佛讲法的比丘,并喧说这些道理时,我们便把这当为老师。”(〈中阿含经/梵志品/瞿默目揵连经〉所述)
当佛教教义集结为文字经典后,这些经典便成为佛教教义中唯一的理论依据和修行指导。而这些文字经典的集结和传播,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和义理深浅的排序集录传播的,就出现了概念分散和义理分散的情况。
比如熟知的《心经》,全文200多个字,句句概括性很强,字字都有相应的概念出处,就象物理公理一样。但是怎么得出这200多个字的公理?这个论证过程是什么样?分解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大般若经》整整用了600卷详细论证解读《心经》这200多个字。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大般若经》,是很难看懂《心经》,如果不学习其他更多经典,《大般若经》中牵涉到的许多名词概念也会另其一头雾水。急于求成的人们真会按部就班的学习吗?这种情况下,往往更多人选择望文生意的自我理解,而千奇百怪。
不仅仅是《心经》,许多历来广泛流传的大乘经典毫无例外的存在这个问题。这些广泛流传的大乘经典往往有共同特征:篇幅短,意义浓缩,功德大。
如果有缘人能从这些流传广泛的大乘经典缘起,深入到浩瀚的经藏中,这无疑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如果有人不求甚解,望文生意,自我理解,并传播这种自我理解灌以佛说的名义的话,以讹传讹,功德何在?
时下,很多人都希望有大师能用最简短的话,最通俗的言语把佛教的道理讲明白,而不需要自己深入学习。然而是否想过,佛教的道理还能有谁比佛更善于用最简短的话,最通俗的言语,最合不同根性差别的讲述方式表达出来呢?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还用信佛吗?信他就可以了。再大的大师,如果他说的是佛教道理,也必定会出自某部经典。
现代社会,一个U盘可以装下历代翻译收录的《大藏经》,可以方便的通过查找关键词句从数以千计的经藏中找到想找的具体内容,这些学习便利是历史上各位大德高僧们不曾具备的方便,那个时代除了国家级大寺可能收录较全的经藏外,更多寺庙几部、几十部、几百部就已经了得了,传播经本时更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部头经典,仅仅能传播自我修学相对完善或便携的经本。这些种种特定的历史背景最终造成佛教派别的产生和经典流布的特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现代社会中学习、流通佛教方便的同时,篡改、捏造传播佛教教义,打着佛教旗号兴名利骗夺的行为也更加便利。
在百度查找“佛说”二字能搜到许多千奇百怪的故事和说法,却永远没有出处。
这是个欲望名利的社会,宗教骗子无处不在,如果自己懒惰,盲目迷信某某说法,吓你没商量,骗你没商量。
如果你对佛教教义感兴趣,请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对你说了些佛教道理,一定要问这是自我理解?还是佛说?(可能会告诉你“悟”,但不要迷信“悟”,更不要把“悟”看的至高无上和神秘,任何通过思辩明白的道理,这个过程都是“悟”,就象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悟”到引力存在一样。不要理会那些貌似义理玄妙,确不能直言相告的语言游戏,不要浪费精力在那些哲学意义大于佛教教义的所谓佛教哲理故事、公案里,除了学会戏论,什么也得不到。)
2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对你说了些佛说、佛经说的道理,一定要问这些说法或道理出自哪部经?(一定要亲自查证。有时对方会告诉你一部内容很长的经,就算你找来,一看长度就吓住了,可能的话,尽量问清章节段落。对个别经本的出处需要必要的历史考证,几乎伴随佛经的传播和教派斗争,伪经现象时有发生,学习历代经校刊录非常重要。)
3不要相信任何“大师”“高人”。(这个世界有大师也有高人,但他们都以最平凡的面貌在你身边,或隐居密林。也许那位角落扫地的比丘就是个罗汉,但那位被重星捧月、言辞惑人的大德却可能是个伪诈者。)
4善于分辨哪些是佛教教义?哪些是佛教作为宗教发展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民俗?(任何社会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当佛教作为宗教服务于社会时,这种发展演变无可避免。往往这些演变已经脱离了教义并与社会文化结合成为民俗。民俗虽然不是教义,甚至有悖于教义,但站在社会文化多元的层面,是被社科尊重的。就象过年放炮,没人相信有“年”来吃人,也知道污染环境,但这民俗却要被尊重。)
宗教就象双刃剑,可以斩断烦恼丝,也能自伤身命。时常劝戒周围对佛教感兴趣的朋友,信仰佛教是好事,但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这不是时尚,也不是命运委托,更不是少劳多获的捷径,最好把她当学术一样严谨对待。即便做到不到这点,也一定要出于对宗教尊重的态度,是自我理解的坦诚为自我理解,是佛说的就是佛说,不能含糊,时刻警惕、辨别佛教传播中的“正龙拍虎”。
1、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2、我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团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八十八佛回向文)
3、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地藏经)
4、以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5、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圆满,便生欲乐,乃至摄持于心,平等安住?
舍利子,如是义者,当知即是回向菩提。何以故?
由回向菩提,所有善根无复失坏故。所以者何?以彼菩萨不依三界而发心故。舍利子,若诸菩萨不依三界修习善根,又复回向一切智者,当知所有一切善法,则为究竟,无能有尽。(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三)
········
可以经书中回向文回向,自选一个。可看看经书全文,以了解回向义。
1 佛经中关于因果报应诗句(禅语或者佛语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佛经中关于因果报应诗句(禅语或者佛语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1禅语或者佛语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佛教的“十来偈”: 端正者从忍辱中来,贫穷者从悭贪中来, 高位者从礼拜中来,下贱者从憍慢中来, 喑哑者从诽谤中来,盲聋者从不信中来, 长寿者从慈悲中来,短命者从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从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从持戒中来。
善导大师云: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普贤菩萨警众偈: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华严经》“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十善业道经》“菩萨有一法。
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
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
令诸善法。念念增长。
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无量寿经》“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 清净无染”。 《梵网经序》“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涅盘经》“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五苦章句经》“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如来兴世,难值难见。
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66句佛家经典禅语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
当有一天,你深 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 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1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3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
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4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
2禅语或者佛语中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佛语 因果报应懂得因果的人,他不会去做坏事,他不敢做恶 事,因为他知道今天做了坏事,一定会有果报的,犹如在人间告诉你们要懂得 法 律一样,如果你不懂法 律,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法 律的话,你这个人什么都不怕,就会造出很多的恶因出来,所以师父给你们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因果,因为恶 果灾 难你不让它的恶 果种子长大,它就不会成熟,不会有报应,所以我们不要去动坏脑筋,动坏脑筋实际上就是在动恶因,如果我们再去做坏事情,就是又在碰它了,就像我们碰癌细胞一样,不要去碰,它就不会长大,对不对?你今天碰碰它,明天去碰碰它,会越碰越痛。
如果身上长了一个小疙瘩,你拿这个手不停的去触 摸,就会越摸越大,你不要去碰它,它就不会长大,如果你的思想经常去想,它会不会是癌症呢?这个疙瘩它就会慢慢变成癌症。如果一个人的意念出差错,实际上就会让他的行为出差错,意念控 制行为,因果就是这样,你控 制了因,你就制止了果,所以要记住我们不要去碰癌细胞,我们身 体哪个地方痛了,不开心了,先不要去想到自己会不会生癌症,明白了吗?另外任何事,不要有 意的,人为的去触动它,就是说任何不好的东西,不要人为的去造成它不好,比如,今天这个人来了,朝你看了看,而且很不开心,你看到他的眼神后,不要人为的再去触动这个事情,人家不开心了,实际上是人家家里不开心,你看见之后用你人为的想法去想:哎哟,他今天对我有 意见了,接下来脑细胞就开始转了,我得罪过他吗?我讲过他什么了吗?我怎么样怎么样,就这样不停的转,第一,死脑细胞,第二,就动了不好的因了,你去想它干什么呢?你去动它不好的因干什么呢?因为你动了之后,你肯定会想出一个偏思维,不是正的思维,叫偏思维,这个思维出来之后会害你,你以为是这个原因呢,你就会报复他,或解释,实际上就是你这个不好的因在你的脑子里开始运作了,所以不要人为的去触动那些不好的东西。
明明知道自己在男女关系上控 制不住,就千万不要去乱看,去乱动,如果是钱财,就不要去接 触。所以师父给你们讲,如果你触动任何事情,才会加速它的发展,今天你不停的去碰善因,你就会有不停的善果出来;今天你不停的去碰恶因,你就会有恶 果出来。
比如夫 妻两人的感情已经不好了,天天吵架,其实就是天天在触动那个不好的恶因,最后造成的灾 难就是打架、离 婚。如果你天天去触动好的善因,两个人的感情就会越来越好,这个就是师父想给你们讲的善和恶,善种善因,恶种恶因是基础,人都有善恶,你今天只要成为人,不可能没有恶 果的。
就像你只要是人,身上一定会有白血球和红血球。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定业?人的定业好改,而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共业就很难改,个人的定业就是定下来的业障,也就是说前世种下的恶因,今世来报的时间,然而共业很难改,大家一起做坏事,这股恶气报应的时候,是大家一起来承受的。
虽然是大家一起承受,但是,我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学校一个班里有30个同学一起做坏事,唯独一个孩子没有一起去做坏事,老 师让所有的同学全部站起来,罚站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我没有做”这个同学就能脱掉干系了,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坏事的时候,你不去参与,不去做,虽然在共业来的时候,你会蒙受这个灾 难,但是你可以死里逃生,听得懂吗?就像唐 山地 震里面有很多好的人,也有很多坏的人,等到地 震来的时候,坏人好人,他们都是受到这个共业的,但是有些人就是躲在桌子底下,有些人房子就没有压倒下来,有的人就出差了,这些人就是能躲开共业的,这些人就是人家在做共业的时候,他没有去做共业,他就不会遭受到这个恶 果,我们在这里学佛 学 法,我们在救 度众生,那么等到有灾 难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有事情,对不对呀?菩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当中装了一个盒子,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这个盒子记录着你的一生所做的善事和恶 事,这个黑匣子要等到这架飞机毁灭了,也就是像我们人生死掉的时候一样,它这个黑匣子才会起作用,它可以把这个黑匣子拿出来从头到尾,知道飞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然后来判断这架飞机为什么会失事?也就是说我们在八识田中就有一个最好的摄像机,把我们的一生坎坎坷坷、做人、做善事、做恶 事全部记录下来了,等到你判到下面的时候,你清清楚楚能够看见你自己一生所做的一切事情,想想看,你能骗谁呢?你就是头上三尺没有神灵的话,但是在你的八识田中已经种下了因果,你这个心里会告诉你,你已经是一个罪人了,就像很多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坏人,很多人到了监狱里,你跟他讲:“你可以变成好人的”。他说:“我已经是一个坏人了”,因为他的意识告诉他:你有太多的业障了,有太多的恶缘了,因此造成了你的因果报应,所以你就是一个坏人。
听得懂吗?所以说害人就是害自己,害自己之后,又害了人家,最好不要去害,连脑筋都不要动,行为也不要有,嘴巴也不要说。告诉你们,如果你今天牙痛,也叫报应,你可能会想师父说的严重了,其实我说的一点都不严重 ,如果不是灵性给你报应,。
3求佛教中一些关于因果报应的话语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 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
若不尽 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 ,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
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 ,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
况报应昭昭,不爽毫 发。*为诸恶首,孝为百行原。
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 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若负帝教,请试帝刀。
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友朋,睦 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 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 排难解纷,损赀成美,垂训教人,冤仇解释,斗秤公平。
亲近有德,远避凶人; 隐恶扬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 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 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若存恶心,不行善事;*人妻女,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妒人技能,谋人财 产,唆人争讼,损人利己,肥家润身;恨天怨地,骂雨呵风,谤圣毁贤,灭像欺 神;宰杀牛犬,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离人骨肉,间人兄弟;不信正 道,奸盗邪*,好尚奢诈,不重俭勤,轻弃五谷;不报有恩,瞒心昧己,大斗小 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托说升天,敛物行*,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日咒 诅,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引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 事。
官词口舌,水火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蠢,杀身亡家,男盗女*,近报在 身,远报子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 临。
帝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戏侮帝言,斩首分形。
有能持 诵,消凶聚庆,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 获,万祸雪消,千祥云集。诸如此福,惟善可致。
帝本无私,惟佑善人。众善奉 行,毋怠厥志。
4佛教因果名句
十住毗婆娑论十二曰:“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从因有,事成名为果。”
楞严经曰:‘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泥犁经曰:‘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因果经曰:‘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
涅盘经曰:‘善男子,知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远离恶因。’
弥勒所问经曰:‘一业多果,多业一果。’(一业多果是一罪数刑,多业一果是数罪一刑,从其重也。)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5关于因果的诗词有哪些
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
译文: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译文: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译文: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5、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明朝末年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
译文:行善和作恶都必然会有报应,只不过有报应来得时间是早一些还是晚一些的区别罢了。
6描写报应的诗词
善男信女听言因,听念三世因果歌。
因果报应非小可,佛言真语莫看轻。今生做官为何因,三世黄金装佛身。
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有食有穿为何因,前世衣食施贫人。
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肯舍分文。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
聪明智慧为何因,前世吃斋念佛人。父母双全为何因,前世敬重孤独人。
多子多孙为何因,前世开笼放鸟人。今生长命为何因,前世买物多放生。
今生短命为何因,前世宰杀众生人。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
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笑了拜佛人。今生无病为何因,前世施药救病人。
雷打火烧为何因,大秤小斗不公平。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
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子孙近在身。不信吃斋多布施,但看眼前受福人。
前世修来今世受,今生修积后世身。若人不信因果报,后世堕落无人身。
若是因果无感应,目莲救母为何因。若人深信因果经,同生西方极乐国。
三世因果说不尽,皇天不亏善心人。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收。
为君寄在坚牢库,世世生生福不休。。
780分:关于‘因果’‘福祸’的古文
一个个回答你的问题
先说“因果”这个在佛经里面常说
例如: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一切诸果 皆从因起 一切诸报 皆从业起 《华严经》 三世因果 循环不失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涅盘经》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大宝积经》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喻如植物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如此项种子,落于石上,或被人藏于瓶中,不遇水土适当之缘,虽有种子亦难发生。然则缘与因同样重要设无适缘,因亦不能生果,因果律岂不破坏。而且因为缘有强弱,果乃不同,植物种子之遇增上缘,或强或弱,(如水分充足不充足,及泥土肥沃不肥沃等。)似属偶然,无有一定。因而疑及人之造善因者。如缘有一定,自感善果,设缘无一定,不啻偶然,虽有善因,难料其必感善果。且因为缘有强弱。从善因甚大,如遇弱缘,亦难得大善果。仆怀此疑而及转回净土。如此疑冰释,则对轮回净土亦可深信矣。
“因果”你想详细了解的话就得去参悟佛经,短短几个字道不尽因果。
再说“福祸”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因果”“福祸”有着微妙的联系
哎,我能提供的就这些了。
伽吒经乃一切正法之聚,于经中抄写一字,一句,读诵一字,一句均不可思议。抄写僧伽吒经也是修证念佛禅法门的必由之路,很多同修抄写的过程中,有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或梦中,或现实中,皆乃诸佛菩萨慈悲,应缘化现,度脱我等群迷。特建此感应录专贴,诸位同修大菩萨们,可将自己的,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抄僧伽吒经的真实体会,真实感应在此贴贴出,与大众同沾法益。本文发布:小虎子 今晚给母亲打电话,她老人家年近六旬,家里农活也忙,但她坚持抄经。从去年11月开始抄写僧伽吒经以来,目前已经抄了6遍多,很快就将抄完第7遍。母亲说,有太多的感应了,都记不清了,印象较深的有几个,这里写出来,供养诸位同修(电话里告诉我的,有些梦时间有些长,母亲说记得不清楚了,若今后还有继续):1、梦到观音菩萨梦到观音菩萨给了她五种药丸,颜色各异,观音菩萨慈悲,还分别给她解说每种药丸能治她不同的病。观音菩萨还给她戴上非常漂亮的头冠。2、梦到阿弥陀佛梦到阿弥陀佛到家里来,非常的慈悲,问她要水喝。后来,她才醒悟,原来平时农活忙的时候,忘记供佛前的大悲水了。3、梦到参加大宴席梦到有非常大气,豪华的宴席,请她去参加,听宴席的人说,都是很高贵,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参加的宴席。都是素食,很精美的点心,味道非常好。临走,还送了她很多很多的绫罗绸缎。4、梦里看到地狱梦里看到非常非常多的人,排着队往地狱里走5、梦到考试梦到参加考试,拿到一个红本,最后观音菩萨说过关了。还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今晚母亲才告诉我,是关于我奶奶的。我奶奶83岁高龄,生活完全自理,在家还能帮忙做饭,干点很轻的体力活。春节回去的时候,贴了一份佛顶尊胜陀罗尼(大心师兄抄写的,结缘给俺)在奶奶睡觉屋子的正上方(消业快啊。)今年腊月27那天,父亲在院子里发石灰,奶奶在边上看,老年人上了岁数,站得时间长了,没有站稳,就冲着石灰那边倒下来了。院子里还停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她倒下去的时候,碰到了拖拉机的扶手,就摔到一边了,摔得很重。把我父母都吓坏了,母亲使劲地念观音菩萨,结果扶起奶奶来,只是头上摔了一个小包,其他都好好的,没什么事。现在吃饭什么的都还比以前能吃了呢。母亲说,把她吓坏了,80多岁的人了,老胳膊老腿儿的,万一有点什么事,就麻烦了。是观音菩萨慈悲,阿弥陀佛慈悲护持的结果啊。 查看更多答案>>
顶楼的同修说的很好。
回向很容易理解,并且有很多种,其中的必要因素是“功德”和“回向对象”。即把我所做的某种功德回向给我想要给的人。我每天都会念地藏经,就用地藏经的回向举例子来说:
弟子,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上、中、下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祈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
其中的功德是念地藏经,对象是冤亲债主。
在某种特殊的情况的需要下,你只要说出其中的必要元素就可以,化繁为简,但虔诚是不可少的。佛是最宽容的。
有一点还需要注意:念经和回向都需要念出声。这样可以利益我们身边的一切生灵。声音大小可根据环境调节。
在此,我还想敬告各位有缘看到这个帖子的网友,每种语言都具有力量,这种力量源于意念。所以,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一定要谨慎善行。众善力行,诸恶莫为。
南无阿弥陀佛。
佛经名句精选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说八大人觉经>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直译就是,自在通达没有障碍,能拔一切众生苦的咒语。
1、“无碍”意思是自在通达、涉入、融通而没有障碍。如灯光互相涉入,自在无碍。《大宝积经》卷十四举出三种无碍,(1)总持无碍:谓菩萨得大总持,不失善法,不生恶法,于一切言语诸法分别悉知无碍;(2)辩才无碍:谓菩萨得大辩才,能随机说大小乘法,悉皆通达;(3)道法无碍:谓菩萨得大智慧,能通达大小乘法与世间语言文字。
2、“大悲心”指欲拔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之心。往往和慈心合称为“慈悲心”。
3、“陀罗尼”乃梵语音译,意思是总持、能持、能遮。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四陀罗尼:(1)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2)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3)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4)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此处所说的陀罗尼,即是指咒陀罗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