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第1张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为学佛修行的捷径。

1936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人心惶恐,社会不安。佛教界在上海举行护国息灾法会,参加者达数千人。敦请正在闭关的印光大师莅会主法,念佛七天。第八天,应信众请求,为授皈依并做开示。在法会所作几篇开示,都是阐述做人和学佛的要道,概括有如下三要点:

一、 阐明因果规律的重要性

这几篇开示,反复阐述因果的原理,引证因果的事例,揭露谬说的由来及其危害,目的在树立人们对世出世间因果规律的正确认识。

当年,佛陀快入涅槃时,向大弟子们说:「你们如果对苦、集、灭、道四谛法有什么疑问,可立即提问,不应有怀疑而不求解决。」 佛陀这样连说三遍,没有人提问。什么原因?因为他们没有怀疑。那时,阿菟(音:漏)楼驮尊者用他心智观察他们的内心后,向佛陀说:「世尊,月亮可能变热,太阳可能变冷,佛说的四谛法,永不会变。」 四谛法就是阐述世出世间因果关系的真理。佛陀当快入涅槃时,问诸大弟子对此有无怀疑,足见其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他们都是具足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的大阿罗汉,所以深信因果律是永恒真理,丝毫没有怀疑。

印光大师说:「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这说明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能超出因果之外。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诸佛成正觉,是种熄灭烦恼惑业、出离生死轮回的因,结的是涅槃寂灭的果,是修因证果。众生堕三途,是种贪瞋痴的因,结三恶道的果,也是自种因,自受果。所以皆不出因果之外。

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可见,三藏十二部讲的都是因果,离开因果就没有佛法。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这里明确提出,连罗汉以上,具足神通的圣人,都逃不脱因果,我们凡夫还能逃脱吗?!

但是,今天仍然有许多人不懂因果,不信因果;甚至有些僧人、居士也轻视因果。认为因果是佛法中低层次的、带迷信色彩的说教。虚云大师在《参禅要旨》中早就提出,「深信因果」是学佛的先决条件。学佛的人若不懂因果,不信因果,真令人为佛教前途担忧!

必须指出,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因此,印祖的这些开示,今天来看,实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重视奠立做人基础

佛法以人为本位,学佛先学做人。印祖提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础。」这就是传统道德的精华,也是做人的重要基础。

做人从家庭开始,从起心动念下手,从日常生活做起。「敦伦尽分」,「敦」是尊重、和睦的意思。「伦」是伦常、伦理道德。「尽分」,就是各尽其应尽的本份、义务。如父慈、子孝等。做人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必须「闲邪存诚」。「闲」,防范、制止。「邪」,邪恶,包括种种妄想。如三毒、五欲等。「存」,存养、保持。「诚」,诚意、正念。闲邪存诚,就是熄灭妄想,保持正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做人的准则、是佛法的纲领。「诸恶莫作」,从严守五戒做起。今天社会上的坏人、犯罪分子,都是犯了五戒。杀人是犯杀戒;抢劫、贪污是犯盗戒;乱搞男女关系、嫖娼是犯邪婬戒;诽谤、诈骗是犯妄语戒;酒后肇事、吸毒、贩毒是犯酒戒。不守五戒的人,现世要受舆论批评、国法制裁;死后必堕三途,难保人身。能守五戒,现生就得到护戒善神的保护。守好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戒善神暗中保护;守好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戒善神保护,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消除呢?只要能守好五戒,「众善奉行」就不难做到。众善奉行以十善为准:

1、不杀生而护生、放生;2、不偷盗而行布施;

3、不邪婬而修梵行(净行);4、不妄语而说诚实话;

5、不恶口而说柔和语;6、不两舌而说调解语;

7、不绮语而说朴实、正直语;8、不贪而修不净观;

9、不嗔而修慈悲观;10、不痴而修因缘观。

能够认真守好五戒,积极奉行十善,奠定了做人的基础,就是实践人天乘修行的纲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所以不要把这四句话看简单了,这是修出世法的起点,修菩萨行的基础。

三、 指出学佛修行的捷径

本来佛所说的一切法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由于时节因缘不同,众生根机各异,尤其末法众生,善根浅、福报薄、业障重、退缘多。纵能修行,不易证果。《大宝积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少)一得道(证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选择法门必须契时、契机。如果自己不是上根利器,就应当契时:1、正法时期以戒律成就;2、像法时期以禅定成就;3、末法时期以净土成就。当代高僧道源法师说得好:「末法时代的众生,非念佛无以了生死,非念佛无以度有情。」 圆瑛法师为禅门宗匠,早年宣讲《楞严》,被称为「楞严独步」。中年梦佛嘱弘扬净土,他在《弥陀要解讲义》中说:「故余归心净土,自号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当代净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说:「我曾从北平真空禅师学参究法,与济南净居寺方丈客观公同参八年。后至重庆,复学密法于贡噶活佛、诺那活佛,如法持咒亦有八年。愧皆无成。确信印光祖师(后皈依印祖)之提示,依旧专修念佛一法。」 他九十七岁尚在弘法,晚年常说:「诸位修净土不成功,则可断言修其他法门皆不能成就。若离此法门你们能成就,我即为大妄语,即入地狱!」

净土是二力法门,是易行道。正如印祖所说:禅净两宗之间,「比较其难易,则有天地之别。」 并引证清末前世为禅僧的彭蕴章、何桂清、张费三人今生享大富贵,广造恶业,终归堕落。以及民国初年自知前世为僧的清末探花吴隐之,不屑念佛,甚至连佛法也不信的事例。启人深省!所以明代高僧莲池大师说:「我观察历来才华出众的富贵中人,前生多是僧人。……可是,投胎后便迷惑不知回头的,占十分之九;不辜负前世因缘的,占十分之一。原因在哪里呢?因为五浊恶世,退缘太多,贤达的人,也在所难免呀!如戒禅师身后是苏东坡,青禅师身后是曾鲁公,哲禅师身后,贪恋富贵,苦恼更重……古今来的善知识,劝人舍离五浊恶世,求生西方净土,正是这个缘故。」

再引证唐代圆泽禅师,已有所证悟,能知过去未来,「尚且不能了脱生死,……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难;仗佛力了生死有如彼之易。而世人还常常舍佛力而仗自力,真是莫名其妙!」 末后,印祖一片婆心地说:「愿一切人,仔细思考这五个人的往事,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从而自利利他,以修净业,方可不虚此生此遇也!」

修净业的纲领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真为生死」,修行的目的,必须真实为了脱生死,而不是为求消灾免难和人天福报。「发菩提心」,净土是大乘法门,必须发度众生的大愿,方与弥陀愿力相应。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才叫「老实念佛」。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才能达到「求生净土」的目标。这就是学佛的捷径,修净的纲领。

印祖这几篇开示,始终贯彻、反复阐明世出世间的因果规律,恳切劝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奠定做人的深厚根基;在此基础上,持戒修行,了生死,出轮回,才有可能实现。在选择法门上,肯定地指出末法众生,只有修净业,是最稳当、最直接、最契时、最契机的法门。印祖一生,再来示现,悲愿度生的本怀,在这几篇开示中,和盘托出。言语平常无奇,句句切实可行。我们果能反复学习,深入领会,依教奉行。现在就能消除业障,息灾免难,增长福慧,所求如愿;临命终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现前,感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净土,一生了脱,永不退转。

戒律是一定有的。在无所得之前,必须有行持。

《佛遗教经》若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大般涅槃经》卷第七,如来性品第四之四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

《大宝积经》第一百一十二卷 ,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复次迦叶。菩萨有四真实菩萨。何谓为四。能信解空亦信业报。知一切法无有吾我。而于众生起大悲心。深乐涅槃而游生死。所作行施皆为众生不求果报。

《像法决疑经》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胜。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是佛教经典。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梵本多数仍存。

《圆觉经》

《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完美。Sūtra 意为「经」,故此经之全名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印顺法师认为它与《圆觉经》、《大乘起信论》属于晚期如来藏真常唯心系的作品。由于《楞严经》内容助人智解宇宙真相,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是佛教经典。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全经分寿命、金刚身、名字功德、如来性、一切大众所问、现病、圣行、梵行、婴儿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狮子吼菩萨、迦叶菩萨、憍陈如等13品,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佛教思想。

其理论与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义理颇有契合之处,与《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的重要思想也有一致的地方。此经还常常引用《华严经》的某些义理,两者思想相通。经中还引用佛陀所说:“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这反映了笈多王朝复兴婆罗门教、排斥佛教的历史背景。

《楞伽经》

《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亦称《入楞伽经》、《大乘入楞伽经》。其译名分别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罗、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僧人实叉难陀。各译为四卷本、十卷本、七卷本。由于求那跋陀罗的译本最早,更接近本经的原始义,因此流传广、影响大。我们也以四卷本为工作底本。针对佛僧对话,散文与诗句相互交叉的特点来进行标点和分段。《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震旦禅宗初祖达摩祖师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是人世间手手相传的最古老的经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仅存的西魏墨迹,价值无可估量。此卷为西魏大统十六年陶仵虎写造,字大如豆,书法为北碑一派,笔意自如,全无石刻方拙之态,其超凡入圣之处,实有不可思议之妙。在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敦煌国际大展上,当时俄罗斯将其掠夺的敦煌写经一举展出,但是都是考古所出,多有残破。日方展出了几件唐朝时候流入日本的写经,精美至极,特别是这份菩萨处胎经,完全就是压场的宝物,精美的纸张,稳健的笔意,一看就是难得一见的神品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一二〇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大宝积经》在中国佛教界,被称为五大部之一,有着崇高的地位。与《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盘》组成中国佛教史上所称的五大部。

佛曰经典语录大全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佛曰经典语录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来)。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曰:寻找自我。

 佛曰: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杀,盗,*。 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意三者,嫉,恚,疑。

 佛曰: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羽化不是我的抉择,我也不是羽化的抉择,注定的眼睛,俯瞰着万物苍生。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阿含经卷》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曰: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佛曰: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

 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佛曰:少欲,则少烦。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佛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佛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曰: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佛曰:为何不必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佛曰: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

 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

不可能的 每天一两个小时不错了 出家人也不是这样的

注意功德回向

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出生在年月日的名字 说农历生日)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历劫怨家债主,错杀,误杀,故杀的一切生灵,人,非人等,愿你们早日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

大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具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三遍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冤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

《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佛说菩萨内戒经》:“菩萨三昧等心。护一切十方诸天人民。父母兄弟妻子。怨家债主泥犁薜荔畜生。”

《大宝积经》:“一切财业非是真宝,五家,水火、盗贼、怨家债主、县官、恶子分耳。”

了法:能了知的一切法。多闻解了法,常学习佛法就能正确理解众生所了知的一切事物的究竟义,明辨善恶真假,让大家离假趋真,断恶修善,向佛正道。

无义:与修行佛法无关的、无意义的琐事及懈怠心。多闻舍无义,常学习佛法就能让修行人放弃无意义的求驰,放弃怠惰散漫的心情,而精进修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0759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9
下一篇2024-01-19

随机推荐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57200
  • 好用的唇膏有哪些

    1赫莲娜胶原卵白丰润密集唇霜深度滋润津润唇部,当即由内而外丰盈唇廓,淡化唇纹。独家专利成分Pro-Xfill能激起并加强细纹幼纹上层皮肤所短缺的胶原卵白IV型及胶原卵白VII型生成,重新弥补唇部因胶原流掉所造成的干涩、毁坏、凹痕和细纹。2

    2024-04-15
    52800
  • 化妆品公司有哪几家

    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前十名有:兰蔻、雅诗兰黛、迪奥、资生堂、倩碧、海蓝之谜、SK2、香奈儿、赫莲娜、伊丽莎白雅顿。一、兰蔻兰蔻1935年诞生于法国,是由Armand Petitjean(阿曼达·珀蒂让)创办的品牌。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端化妆品品牌

    2024-04-15
    53400
  • 精华露使用方法(精华液怎么用使用顺序)

     女生买一套护肤品至少需要几百元,护肤品里的精华可以说占了很大一部分。作为同类护肤品中最贵的精华,其成分远高于乳霜。因此,人们在应用时应该正确地应用精华。让我们掌握精华的正确用法。  一、使用前,掌握护肤中精华的在护肤第几步使用。  涂抹精

    2024-04-15
    56500
  • 德叔派克视频bgm是什么歌曲

    经过网友总结,在开发者日志的视频中,一共有三处和新英雄有关的彩蛋:设计师的声音突然变成暗裔的声效、派克官方BGM的出现、以及设计师有一句话和凯隐的台词一模一样。由此得出新版本的新英雄必定有血港鬼影-派克,大概率有影流之镰-凯隐和暗裔剑魔-亚

    2024-04-15
    37400
  • 男士混合型皮肤如何护理

      楼主,我来给你讲讲男士肌肤的护理吧,可能有点长,希望你能耐心看完,男士护肤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保持清洁了,因为男性皮肤一般纹理较粗,毛孔较大,且多油脂,很容易在脸上毛孔处留下污垢,甚至堵塞毛孔,除了用温水(30--40度)洗脸,洗面奶是清洁

    2024-04-15
    42500
  • 自然唐堂黑松露精华乳怎么样

    题主是否想询问“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怎么样”。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自然堂黑松露精华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精华乳质地浓稠保湿效果更好,对于肌肤的防护、修复、缓解衰老等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自然堂,

    2024-04-15
    393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