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春之际,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私募公司创始人、投资总监、首席经济学家或知名基金经理展望新的一年投资前景和趋势,供广大基民和股民参考。
弘尚资产联席CEO张骏:围绕经济复苏主线布局
跌宕多事的2022年已经成为过往,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想之事,我们也丰富了人生经历,拓宽了思维方式。放眼全球,2022年的股票市场乏善可陈,中国市场亦是如此。上证综指全年下跌约15%,沪深300指数下跌21%,而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29%,在过去十年,这是表现第二差的年份。
现在疫情管控已经放开,按照海外经验,放开之后的一段时间经济数据会有回落,但之后会强劲增长。基本上2023年会是一个复苏的时点,需要考虑的只是复苏力度的大小。但是我们不能基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经济在2021年出现大幅度反弹的历史情况,就对2023年复苏的力度抱有太大的期望。因为全球的经济状况和当时的情况不一致,美联储的连续加息会有一轮或轻或重的衰退,也会影响我们的外需。但是从经济层面,我认为复苏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我们同样关注货币政策,因为股票市场一方面看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看货币政策。目前由于疫情原因,老百姓投资和企业贷款的意愿不强,美元加息也导致汇率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目前货币政策已经实现最大的程度的宽松。至于后期,需要看到经济比较明显的复苏,物价、通胀水平一定程度的抬升和综合考虑中美利差的情况,我们才需要担心收紧货币政策的调整。近期由于地产三支箭的出台和疫情管控放松,导致债券市场出现一波回调,但我依然认为整体流动性环境无需担忧。
受2022年的经济影响,2023年经济复苏的结构需要关心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领域会有一个复苏。2022年中低收入人群的整体收入受影响较大,同时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场景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国庆假期期间,旅游、消费和餐饮的数据都非常不好,但我认为这是比较短期的情况。疫情管控的放松已经是进行时,未来当然会有一段时间的混乱时期,大家会自发减少室外活动。但按照欧美的放开节奏,这个冲击在一个季度左右。等疫情过去之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场景都会再次修复。另一方面,投资领域也会有一个复苏。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制造业投资,一方面因为经济周期的原因,我们知道中国库存周期大概3-5年一轮。而上一轮制造业投资顶峰是2021年6月份,所以推算来看会在2023年一季度前后触底。另一方面,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制造业升级的需求和中美冲突的背景之下,意味着我们要去补半导体在内各种产业“卡脖子”领域的短板、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所以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后续可能会有一波较明显的增长,是2023年贡献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会在这个领域中持续寻找机会。
综上我认为经济正在筑底即将复苏,且货币政策在宽松没有收紧的组合之下,是一个比较有利于权益类资产表现的阶段。比起对经济复苏的展望,股票市场低廉的估值,更让我们感到兴奋。当下股市的估值,已处在历史底部区域,而相对无风险收益率的溢价,也大大偏离了历史平均水平。此时的市场先生,既否定了过去三年的发展,也无视未来的增长,更给一批优质的公司以及其低廉的报价。
具体到股票市场的配置侧重,一方面我们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相信周期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在不断挖掘优秀公司分享成长的收益,同时我们也结合自身的研究能力,根据估值模型的指引,坚持适度分散的均衡配置,力求获得稳健又不错的投资收益。
整体而言,我的组合行业分布相对均衡,会在过程中做持续的优化。具体到行业,一方面我们主要的仓位是坚持长期持有一些优秀的公司,不会根据短期的宏观经济情况去做比较大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板块配置。例如,7月份我们认为光伏锂电过热,则进行减配;三季度计算机板块估值水平低于2018年,无法理解地下跌,而我们认为计算机行业长期需求是确定的,则进行增配;近期我也在逐步逢低买入一些消费股和赛道股。
围绕经济复苏的主线来看,我认为以下几个方向当前性价比较高:
1) 传统行业中的炼化。从传统逻辑框架来看,我们找2022年表现最差的资产,因为后面如果复苏,他们的弹性可能是最大的。目前,我们看好化工中的炼化。对于大多数化工企业尤其是炼化企业,他们上游是石油,所以成本定价权在海外,但是产品需求在国内。所以2022年的状况是需求差、成本高,在2022年三季度、四季度基本都亏损,股价基本到底。后面需要进一步观察他们盈利回升的能力和经济回升的力度。
2) 先进制造业。我们认为不仅有β机会,还有一定的α机会。2022年更好的体现在专用设备:锂电、光伏、风能等,这些也是刺激经济的抓手。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工控、机床等领域与经济相关度较高。这里的α机会在于,产业链上游都是国外厂商主导,所以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国产产品不是不能用,可能只是品牌或者精度略差,但是性价比很高,这与半导体产品不一样。通用机械里面有30%-40%国产替代空间,其他领域低的也有10%。
3) 其他方面:结合估值水平和消费场景的恢复,消费领域也有机会。另外,出口产业链的机会在于成本端运费的下降。光伏锂电产业链上下游有一定的结构变化,这里我们更看好下游产业。
复盘2022年,我们总是遗憾错过了一些机会,同时也叹息犯过的错误。回望来路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戚戚于过往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抬起头,向前看,才可能找来光明的未来。
对于新的一年,我们充满了期待。三年之后,我们终于有望摆脱病毒的束缚,重新慢慢有序的去谋划我们的生活,每一个个体的力量,将会汇聚成大江大河,这又会推动着个体向前游动。
简介
张骏 弘尚资产联席CEO、合伙人22年从业经历,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CFA。曾任国泰君安证券证券投资总部执行董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权益与衍生品部总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君得鑫、明星价值、君享弘利等产品投资主办。2021年9月加入弘尚资产,担任合伙人、联席CEO、投资经理。
复胜投资董事长陆航:新年投资“更上一层楼”
加强对“细节”的观察和处理
事物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两面性,2022年对于所有人都是考验。我们在2022年经历了疫情的爆发,生活习惯以及行动轨迹的重大变化,市场的大幅波动,以及作为私募管理人所管理的产品净值的回撤。这些事物发生的时候,一方面是让人失望、沮丧甚至恼火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投资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的机会。
2022年毫无疑问是不平凡的。我们在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此生独一无二的事情。投资是人认知能力的变现过程,投资者对于周遭事物未来发展的理解和感受决定了自己的投资逻辑与态度。在2022年4月封城过程中,我一方面感受着身边人的焦虑和忐忑,同时通过市场短期的走势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于经济后续增长的悲观预期;但另一方面,我同样观察到很多朋友在困难中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积极去应对和准备。
2022年同时也是平凡的一年。生长在和平年代,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我们总是对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以及科技水平日新月异而逐渐感到习以为常。但是我们经历的疫情、战争等事情并不只在今年独有,未来的岁月中也一定会有不亚于今年的困难和新的挑战等待着我们去面对和解决。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方向也一直都会是在曲折中前进。我们也不用刻意夸大今年的困难程度。困难和失败可能是生活的亘古不变的话题之一,但如何面对它却对我们进行了区分。
展望2023年,一方面作为基金经理,我需要在投资上能“更上一层楼”,努力给客户实现理想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也需要继续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的方方面面。在2023年,我们最核心任务就是加强对“细节”的观察和处理。
投资上,2022年给我很大的挑战来源于主要来源于两点:第一是复胜资产一直秉承“业绩驱动投资”,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论。2022年我们在调研方法更多时候依赖电话或网络会议,这在信息的获取上还是打了一些折扣。这种投资深度上细节的差异,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整个团队在投资选择上的判断。第二是2022年市场有太多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导致短期预期的摇摆出现了两极化,这就给投资组合带来了更大的交易损耗。伴随着2023年全面放开,整个投资团队的调研工作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我们相信伴随着不断地“翻石头”找标的,一定会有新的投资机会被我们发现。投资中唯一比拼的其实是勤奋,我们只有更勤奋才能有创造更多超额收益的可能。同时,在投资组合管理上,我们也会继续加强“细节管理”,在多维度对投资组合做好“健康检测”。
同时,2023年我们从公司层面会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投资决策可能是基金经理个人的事情,但资产管理一定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回望2022年,我很庆幸复胜资产拥有一帮热爱投资的小伙伴。虽然封控在家,但无论是另外两位合伙人还是投研团队的其他伙伴,都保证将注意力百分百聚焦在投资上,大家在微信会议中不断地进行头脑风暴,个股投资价值的探讨。同时,负责交易和产品运营的同事也都排除万难确保资管产品的正常运转。热爱是最大的生产力,我们希望在2023年能够吸引到更多热爱投资,热爱资产管理的小伙伴到复胜资产这个平台。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严谨、务实、客观的态度对待投资事业,继续努力将复胜资产打造成国内最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合远基金总经理管华雨:A股有望冲出阴霾,重启上升之旅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制约市场的因素将发生重大变化,A股有望冲出阴霾,重启上升之旅。
首先,23年疫情束缚将消退。管理层在病毒毒力不断减弱后,适时优化和调整了管控政策,春节后生产生活大概率逐渐回归正常。
其次,在政策发力显效的推动下,经济有望筑底回升。当前房地产政策已经全面转向,“三支箭”陆续落地,在信贷、债券和股权上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保交楼、保民生稳步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3年地产需求侧支持政策值得期待。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包括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支持政策呼之欲出。22年1-10月份,居民储蓄多增超过4万亿,蓄水池储备充分。疫情平复之后,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和政策支持有望带来地产、消费企稳回升,有力带动经济复苏。
再次,欧美加息进入尾声。欧美央行22年持续大幅加息,目前看欧美景气指数和美国核心通胀持续回落,23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大概率步入衰退,加息进程有望相应结束。届时外部流动性和汇率约束消解,国内宏观政策自主性增强,发力空间进一步扩大。
最后,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从中期看非常有吸引力。传统行业股票有所反弹,但是其经营景气将跟随经济复苏而回升,估值吸引力依然较强。新兴产业股票估值大幅度回落,虽然渗透率提升后未来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高增长区间,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也在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安全可控、绿色发展等产业一直是结构性政策坚定不移的支持重点,相关龙头公司全球竞争力日益突出,当前股价提供了良好的中期布局机会。
整体而言,2023年A股的大背景是经济复苏,同时汇率、运费、大宗商品压力也已明显舒缓,驱动企业盈利能力回升,因此23年的投资机会将显著扩大和丰富。和疫后复苏相关的大消费、房地产产业链,以及中期增长动力强劲的绿色经济、先进制造、国产替代和安全发展相关产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全球视角看,由于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不同步性,2023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主要大国中展露明显优势,中国资产有望得到国际资金的青睐和加持。
最近几年市场遭遇的黑天鹅不断,2023年我们关注的国内主要风险依然是新冠疫情,如果疫情多次反复冲击经济复苏进程,对市场无疑会造成负面影响。放眼海外,欧美快速的加息缩表,对美债稳定性、日元套利交易以及欧洲主权债务都可能带来意外风险,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纵观历史,A股走势主要受国内经济和政策的牵引。如果病毒不发生突兀的负面变异,国内政策对于可能的海外冲击应对得当,我们相信A股恢复上升的态势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022年是极其难忘的一年。在这个不平凡的年份中,上海合远在广大持有人和合作机构的鼎力支持下,顺利扬帆起航。借新年之际,我代表上海合远的全体员工,向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的谢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投资顺利,万事如意!严冬过尽绽春蕾,经过众多重锤的冲击和洗礼,A股当前处于历史低位,也是中期机遇展现的区域。2023年我们将继续鼓足干劲,全力抓取投资机会,力争为持有人献上良好的业绩曲线!
作者简介
管华雨
上海合远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基金经理
21年证券从业经验,拥有公募、私募的成功经验,曾任交银施罗德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兼研究总监,在2020年带领团队进入百亿私募行列且保持突出业绩。他的宏观判断,行业配置与选股能力俱佳,21年从业期间先后覆盖金融、机械、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大消费、医药、科技电TMT、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化工、 新材料等众多行业方向,不断拓展和深化能力圈。
宽远资产总经理甄新中:积极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
新春之际,我们即将告别壬寅年,迎来癸卯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壬水是滔滔江河之水,寅是十二生肖之虎,所以壬寅在古代别称虎跃天河,代表着越过天险、渡过难关。所以过去这一年的特点就是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从汉字发源来看,壬代表孕育,寅代表生长,壬寅的组合是处于旧的周期正在过去,新周期即将开始的阶段,预示着未来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过去的这一年中,我们见证了多年未有之大变局。美联储启动了逾20年来最大规模的加息,俄乌战争的爆发扰乱了世界局势和能源命脉,国内疫情的肆虐导致经济活动陷入停滞。全球资本市场也遭受重创,比特币全年下跌63%,纳斯达克全年下跌33%,标普500指数全年下跌19%。中国资产中,沪深300全年下跌21%,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5%。
在面对内外形势的这一年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在面对变化和挑战时采取了有效的调整措施。二十大以来,外交方面采取了务实的策略,接见各国政要,缓和国际关系;对国内包括房地产、互联网等各个行业的政策及时调整;对民营经济的肯定和表态;在疫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但毒力显著下降后及时调整防控措施以支持经济等。我们相信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一年中,我们可能会看到进一步的政策空间来应对国际、经济、社会等方面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在经历了去年的阵痛后,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有所恢复。
我们面临的变化和机遇包括:防疫政策的彻底放开带来中长期对经济的利好;国际环境的缓和有利于我国重启经济增长;对于各个行业和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化解风险和增强市场主体信心。这些都可能同时带来股票市场的稳定和部分行业和公司的业绩增长。
当然我们也依然面临着疫情依然存在反复、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和经济衰退压力、地缘政治黑天鹅风险、经济下行周期中某些行业和个别公司潜在的经营管理风险等。所以我们在保持对恢复和增长期盼的同时,更需要充分的冷静和紧密的跟踪,始终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来应对未来一年的市场。只要未来的市场相对稳定,积极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那么就有充分的信心来获取超额收益。
经济的企稳和恢复必将带来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机会,资产管理行业也将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对资本市场的变化,面对投资者的信任和托付,我们始终谦虚谨慎如履薄冰。在未来,我们将始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兢兢业业做好研究和投资,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市场、行业的变化和发展,并结合到我们核心的投资理念中去,继续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持续增长的投资业绩。
2023年展望
展望2023年,我们面临的变化和机遇主要是:
第一,防疫的彻底放开将会是重要转折。随着放开后疫情的指数级爆发,未来一段时间情况会可能变得更混乱,经济状态可能难以预测。这些混乱或许会带来一些悲观的情绪。但混乱总会过去,生活终将回归正常,经济也将回归正常的增长。投资中,我们相信最好的做法就像知名冰球运动员Gretzky说的:“不要到冰球那里,要去冰球会到的地方“,我们对各个行业的变化保持关注,并且等待“球”在未来半年一年达到的地方。
第二,地产支持政策频出,房地产是否软着陆依然非常重要。地产是经济的超级大象。不仅体量庞大,上下游的关联行业巨大,而且深度嵌入了金融系统,也与地产财政健康度息息相关。最近几个月出台了相当多的支持房地产的政策,包括支持地产企业融资,鼓励正常住房需求的政策。一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的需求有望重启,使得行业实现软着陆。地产行业的稳定对经济回到增长非常重要,这一点我们会保持密切关注。
第三是市场主体的信心能否逐步恢复。过去3年疫情导致的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出台政策。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家是组织生产的核心力量。随着行业政策尤其是互联网政策的调整,未来如果能够从法制上给与更多安全性的保障,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也将有利于经济重回正常的增长轨道。
第四,中外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出现了好转的迹象。G20的会面后,我们看到中美都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来处理问题,管控竞争和分歧,避免冲突。中国和其他经济体的关系也得以修复或者变得更为密切(如德国、澳洲、中东等)。对于中国而言,重启经济增长需要友好的海外环境,外交手段可能更为柔软和务实。海外的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增长和高通胀压力的情况下,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以及最高效廉价的供应链,也有巨大的合作基础。对于中美而言,长期的竞争和冲突难以避免,但是经济高度互补和深度融合也是难以分割的。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美贸易额在2019年出现下降,但最近两年已经创出历史新高,远超过贸易战之前的水平。
但我们依然面临一些风险,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第一,疫情依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更为致命的毒株,将迫使全球和中国进行某种程度的再封控,中国经济的复苏会被打断。第二,全球经济面临高通胀以及经济衰退的压力,尤其是面临能源价格高企的欧洲,可能会陷入衰退。全球经济的衰退一方面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的加息也会导致资金回流,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的压力。第三,地缘政治的风险没有完全消除。俄乌战争尚未得到妥善的解决。第四,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中,某些行业的政策风险和个别公司的经营、财务、管理层风险会急剧增加,我们还将保持一贯的谨慎投资风格来应对各种风险。
放眼全球,中国市场依然有相当的吸引力。2023年中国会是一个适度增长,低通胀,估值也相对有吸引力的市场。如果对中国长期的一些担忧得以缓解,中国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会体现出来。
中国经济固然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但同样也有难以复制的巨大优势: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之一。在很多领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比如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巨大的单一市场优势是其他新兴国家难以复制的。巨大的单一市场意味着有机会诞生世界级的本土企业。
(2)中国同样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备领先的成本优势和高效的制造能力。过去2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不断提升,2001加入WTO之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低于8%,虽然2018年遭遇贸易战但仍继续上升,202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298%。不少新兴的产业中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比如光伏、新能源车等,都处于全球的垄断地位。同样从微观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行业的中国企业,都在不断往更高端领域不断突破和实现进口替代,全球行业排名不断上升。
(3)中国经济发展核心的动力来自于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是中国经济生生不息的最深层的动力所在。只要没有太多限制,这一力量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总体而言,我们对未来一年中国市场保持谨慎乐观,市场可能在震荡中上行,投资机会明显优于2022年,我们会积极把握确定性的机会。但我们同样会密切关注风险,在市场过于乐观的时候及时调整仓位实现收益。
我们关注的主要行业和机会主要包括:
(1)能源板块的机会。不仅包括传统能源,也包括新能源。传统能源的资本开支相对不足,经济复苏带来能源需求的恢复,将会进一步放大供过于求的问题,行业景气度会保持在高位。新能源经历了去年的大幅调整,估值回到相对合理的水平。新能源的渗透率空间还非常大。我们密切关注其中少数能够建立起超额优势和壁垒的公司。
(2)医药行业过去几年受到新冠的影响,很多正常的需求未充分释放。我们关注那些不包含新冠业务利润的医药企业,未来一年可能会受益于正常的就医需求的恢复。
(3)消费行业的公司,如家电、白酒等,过去两年受到地产和疫情的影响,随着地产的软着陆和疫情放开带来的消费恢复,需求有望恢复,存在阶段性的机会。
(4)互联网行业的机会。过去两年,互联网受到政策的负面影响以及宏观的压力,业绩停滞不前。随着降本增效逐步发挥作用,业绩增速底已经度过,此后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业绩会重回增长的态势。同时行业政策转为友好,中央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监管转入常态化,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的积极作用。估值压制因素也会逐步消失。
在具体公司的选择方面,我们同时看重安全性和进攻性。我们偏好那些商业模式优秀、竞争优势远超同行、建立起了足够高的壁垒、低负债率和有充沛现金流,业绩保持增长以及合理估值的企业。
我们想用尤瓦尔·赫拉利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是的,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我们所寻找的是那些在新世界中,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依然坚如磐石的企业。
作者简介:
甄新中 先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上海宽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历任兴业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董事,太平洋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保荐代表人,东吴证券投资银行四部总经理、保荐代表人。参与或主持过多家公司IPO、上市公司再融资及重组并购项目,有着丰富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
本书相对简明实用。所谓简明,意味着表述不拖沓,没有充塞大量的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来喧宾夺主(这一点齐中祥《舆情学》就做得很不好),每节篇幅不长,行文易懂;至于实用,是说在一窍不通的情况下,依靠本书来操作,可以进行舆情工作的基本操作,不至于无从下手,但也别指望太多:一来舆情应对往往是“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二来读书要是那么有用的话,要网监干吗?
这从章节安排大体就能看出。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无甚新意的导论(3小节),空旷粗浅的理论篇(第一至四章,9小节),提枪上阵的实操篇(第四到八章,15小节)以及不无担心的趋势篇(第九章,3小节)。前两篇和后两篇相比,简直如同超市里加钱换购来的,就连仅有3小节的第九章,恐怕在观点上的重要性都不会输给理论篇——尽管我们总觉得,但凡讲XX课程未来发展的内容,都没那么重要,也不是考试重点。
导论篇是“网络舆情学概述”。对任何一本网络舆情学的书来说,写出新意都非常难,就像写论文把文献综述写出花来那么难。概述讲起源与现状,讲概念与范畴,讲地位与作用,哪一个留给作者自由发挥的余地都不多。不然是想在起源上独辟蹊径,还是想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呢?这部分稍微可看的有两处:一是定义,“舆情是公众对公共事件(或现象、人物)的情绪、情感、立场、观点、态度、意见和行为倾向。……只有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信息才是舆情,少数人的意见表达不能算作舆情信息”;二是35个舆论场的说法,即主流媒体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国际媒体舆论场和海外华文网站,以往的一些书只强调前两个舆论场;
理论篇包括网络舆情的类型和特征、诱因和推理以及生成演变。一般来说,在这部分通常要涉及到不少交叉学科的东西,比如讲大众心理自然要有心理学理论背书,或者讲舆情发展演变,需要传播学的一些内容打底……网络舆情学究竟偏重于以理论来解释现象,还是侧重以现象来印证理论不一而论,与像齐中祥《舆情学》那样力图来达到理论上的自洽闭环不一样,本书是明显偏向后者的。因而理论篇讲得都比较浅显简短,在书中能自我解释得通就好了,比如讲网络舆情的五种类型,或者谣言传言的五种类型,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必能覆盖千奇百怪的舆情信息。故此要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不妥当;
实操篇可以说是本书价值最大的内容,曾胜泉的一些著作都与舆情应对有关,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此篇内容较多。虽然说是实操,但不少还是在讲基本原则,比如分析研判,监测指标,三元预警,应对处置上所讲的时效度等,尽管有不少近些年来的案例说明,但毕竟也没细致到手把手教你写舆情报告的程度,故此依照它来搭建舆情项目的基本流程固然可以,很多时候还是要在操做中完善。第五章第4节“案例观察”中的“7·23温州动车事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案例,这个案例和第二章第3节“意见领袖”中的“微博打拐”堪称本书的“案例双壁”;
趋势篇之所以我个人把它看得比较重要,是因为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担心”情绪,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或者《未来简史》那样表现出来的对智人未来的一种忧虑。一般讲某门学科或者知识的前景,通常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大家展望学科未来,觉得其未来一定更美好——废话,要是学科未来暗淡无光,还有多少人向往?21世纪还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呢……本篇第九章可看的,就是提出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型舆情以及人机共存和万物互联带来的难题。十年前人民网舆情研究室的一些技术方法或者理论判断,未必就完全适用于今天的舆情工作;而今天我们舆情工作的经验,“只有借助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相关技术,才能确保精准高效完成。而在舆情数据采集结果的分析研判、最终结论和建议的形成、舆情应对的实操等环节,则应更多依靠人力去实施”,也未必适应十年后的舆情模式。
此外,由于出版日期较新,本书不少案例很贴合当下(我相信在近两年的疫情形势下,之后再出版关于舆情类的书籍,新冠必然是不能忽视的事件,很可能会带来一些舆情工作上的改变),其排版舒服,行间距较大,页面文字不局促,分节清晰,引用较多(部分章节不无拼凑之嫌),读起来不累人。不过往往这种书定价偏高,然后在各个平台上打骨折了卖,而且读者不多,这不得不说是谜之操作。
任何的动物在产仔时,都是鬼门关走一遭,因为难产等意外不仅仅是人类才有的,动物也有。不过,略有不同的是人类的女性在生孩子时往往会疼的撕心裂肺,大喊大叫,而动物在生幼崽时,通常是很少会发出声音的。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这种差异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幼崽的大小在分娩时,如果婴儿过大,比如巨大儿(泛指4公斤以上的婴儿),在分娩时,产妇所承受的痛苦将会是普通婴儿的一倍以上。由此可见,幼崽的大小,也决定了痛苦的级别。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来看一下人类婴儿大小与动物婴儿大小有什么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类婴儿的大小。人类的婴儿只要是足月的体重区间大都在25-4公斤之间,而母亲的平均体重在60-75公斤之间,由此我们可以算出,母体与婴儿的体重比约为22:1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多数动物的母体与幼崽的体重比,我们以5种动物为例,综合的计算一下。一头成年的雌性亚洲象平均体重为3吨左右,而刚出生的小象平均体重在100公斤左右,母体与幼崽的体重比为 30:1 。一只成年的雌性猫的平均体重在4公斤左右,而初生的小猫体重在100克左右,体重比为 40:1。 一头成年的雌性东北虎的体重约为140公斤,而一只刚出生的小虎崽体重为1公斤左右,母体与幼崽的体重比为 140:1。 一头成年雌性大熊猫的体重约为100公斤左右,而一只刚出生的小熊猫体重为150克左右,母体与幼崽的体重比约为 800:1 。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发现,人类母体与婴儿比相比较大多数动物来说要大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体型下,人类的婴儿要比其他动物的幼崽大,这样在分娩时,难度就会增加,痛苦也会随之增加。
除此之外,不知道小伙伴发现了没有,在所有动物中,人类婴儿同比例下头部要比其他动物的幼崽大很多,这是因为在演化的过程中,人类选择了大脑的演化,脑容量的提升,让人的颅骨逐渐的变大,同时这也会造成分娩时的痛苦加剧。
因此,人类母体与婴儿比较大,以及人类婴儿的头部较大,都是人类母亲分娩时更痛苦的原因,也就是让人类母亲撕心裂肺的原因。
环境不同人类的母亲在分娩的时候都会疼的撕心裂肺的大喊大叫,但是放眼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它们似乎是悄无声息的就会把幼崽产下来,当然不大叫并不代表不疼,而是环境所迫。
首先,对于自然界中大多数食草动物来说,分娩时候的气味本身就容易暴露自己,所以,它们要么躲在隐蔽的地方生产,要么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同时分娩。这样的好处就是尽可能地避免食肉动物的捕杀。如果此时,动物在分娩时大喊大叫,就更容易被食肉动物锁定,而在分娩的时候被食肉动物锁定,通常就摆脱不了“一尸两命”的命运。因此,即使它们想喊,为了自己和后代的安全,也只能强忍着。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它们虽然处于食物链的相对顶端,但是大多数的食肉动物,无论是独居还是群居,在分娩时都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生产。而此时也是食肉动物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此时它们大喊大叫,也会引来其他的食肉动物对自己不利。
因此,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在危险的野生环境下,都要尽量地保持隐蔽、缄默。(狮子虽然是群居动物,但是在生产时,它们会短暂地离群,独自去分娩,等到生产完成后,才会叼着幼崽回到领地)
而人类就有所不同了,至于原始人在分娩时是否会大叫,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从当下来看,人类在分娩时已经不需要隐藏自己了,因为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最关键的是,人类有了安全的住所和环境,此时人类不需要再压抑自己,而大喊大叫显然是释放痛苦的一种方式。
总结分娩对于任何一位妈妈(包括其他动物)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只不过,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类在分娩时的反应是最大的,这是因为人类的婴儿同比例要比其他动物的幼崽大,而且人类婴儿的头也比其他动物幼崽的大,所以,在分娩时,人类母亲会更加的痛苦。
而且其他动物在分娩时,之所以不大叫,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非常危险,而分娩的动物又无比的脆弱,所以它们只能强忍着,而人类就不同了,安全的环境让人类可以发泄自己的痛苦,而方法就是撕心裂肺的大叫。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的确,现在女人生孩子总是是撕心裂肺,而动物却看不出来,但是动物看不出来并不等于说动物繁殖的时候就很轻松,只是他们不能用语言表达而已,这一点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的女人生孩子确实比过去的女人生孩子要痛苦一些,这是为什么呢?只不过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体力劳动减少。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都从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而女性的这种体力劳动缺失,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在生育孩子的时候就会缺少体力,变得费力,过去的女性生孩子确实要比现在容易一些。
2,生育孩子少。由于我国提倡的计划生育,一般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现在虽然放开了政策,但生育两胎以上的毕竟还只是少数,从生育方面说,生育第1个孩子的时候往往比较痛苦,以后就要顺畅一些,而现在的女性绝大多数都只生育一胎,所以说总体上讲会显得比较痛苦,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3,女性变得娇气。现在的女性和过去不一样,在大原则上享受男女平等,在小原则上又要享受女性待遇,这就导致了女性变得娇气,很难经历痛苦,生孩子时的痛苦会让更多的女性承受不住。
应该说女性生孩子确实也是很痛苦的,虽然我们归纳了几点原因,但对于女性生育作为男人应该给予理解和体量,人类的繁衍,女性功不可没,这也是女性的一个伟大之处。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世间万物繁育后代是重要的,但也都是不容易的
我们经常说女人生孩子不容易,生孩子是伟大的,那不仅仅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更多的是责任和传承。那么其他动物繁育后代就轻松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痛我们可以体会到,而动物的痛我们并不能体会,也不能去否定。
就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来说,狗,猫。很多人应该是见过的。他们其实并不是不痛,只是不能表达,就算表达了我们也不一定能理解,也不一定去关注。动物难产而亡的例子也很多,而我们不知道的就更多了。
现在宠物猫和宠物狗都是我们生活的小伙伴了,说实话有时候在他们繁育后代时,给他们的照顾是现在很多家庭女人都得不到的待遇。都有专门的宠物医院了。吃喝各方面都伺候得好好的。而农村好多家庭在女人生产时可能都没有一个好的条件。而再往前几十年,那时生孩子都是在自家生的,那才叫一个痛呢。
猫在繁殖交配的时候,那叫声是一个凄惨,听者流泪,恨不得打死它,因为它们的叫声实在是太吓人了,跟小孩声音一样,让人心里发麻。你认为它们可容易?至于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它们的生殖器是有刺的,为了交配那叫一个遍体鳞伤,而当它们生育时一般我们很难看到的,因为猫都是半驯化的状态《现在的宠物猫人为产物不算》。我家的猫咪就是在交配时被咬死了
狗狗生产时,你感觉到很顺利,那也是分情况的。我家养过很多狗,记得最清楚的是难产而死掉的。那叫声,就算不明白也能感觉到无助,疼痛。有时候顺利的话很快结束,见过最慢的能生一天。你说它们不出声,在那躺一天生一天,难道不用使劲,没有任何感觉吗?
繁殖后代,与生俱来的母爱那都是天性。因为这些可以忽略过程中的任何痛苦。人也有顺产没有疼痛的,说生就生的。可能这跟个人的身体有关系吧!
还有一点就是动物的世界远比我们认知的要残酷些,我们可以看病住院,而大部分动物的世界还是优胜劣汰的。所以它们体会的更多,天性更好地保持了下来,也更加的坚强。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疼。
而我们人作为文明的象征,过得越来越舒坦,承受经历的也越来越少。身体已经适应了舒坦的环境,所以疼痛感会不会更明显呢。比如,经常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身体适应能力就强,身体素质好,那么可能一点伤都赶紧不到痛,而如果你是温室的花朵,被刀碰破了,疼痛是不是就无限放大了。
所以,作为母亲都是伟大的,也都是不容易的。繁育后代都是痛苦的,也都是快乐的。这个我想应该是不分种类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会不会表达和表达的方式。
因为人类脑容量太大导致人类婴儿头部较大,人脑是所有动物中最发达的,但是发达的大脑必须要有个好的基础,所以婴儿时期人类的大脑就已经很大了,这要求婴儿的头部也要很大才行,但是婴儿的头部变大也加大了女性生产的难度,女性的子宫口和阴道口在产出婴儿时,婴儿头部生产出来都是一个最大的考验,特别是在生产道口,胎儿的头部想通过这个狭小的部位并不容易。
其实动物生产也不容易,我家狗狗,还有小时候我家的牛生崽崽的时候也很痛得它们也会痛苦呻吟,不过比人生孩子更快一些。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动物一直在运动,而人类现在一怀孕,全家都很紧张,营养摄入多,胚胎越长越大,越大越难生。而且人类的运动量又少,好一点的就是散散步,爬爬楼梯。以前的女人为什么生孩子容易一些,因为经常劳动,肌肉更有弹性,其实孕期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整天坐着躺着,适当的劳动更有利于宝宝在肚子里面 健康 成长,也更容易生。
这一点我们还是要用进化论的理论来解释。几百万年前的远古人类,随着演化,表现出两个独立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一般哺乳类动物的脑容量是200立方厘米,而早期人类脑容量是600立方厘米,到了智人时代,平均脑容量高达1200—1400立方厘米,从而使人类有了庞大的思考器官。其好处是人类有了思想,语言,能制造工具。缺点是庞大的大脑必须有巨大的头骨把它装着,头颅较大。
第二个特点是由原来的四肢着地,演化成直立行走,能够站起来。优势是容易扫视整片草原,便于发现猎物和捕猎,更重要的是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便于能处理非常精细的任务。劣势是由四肢行走演变为直立行走,要将骨架调整为直立,这点让女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立的步行方式,需要让臀部变窄,于是产道宽度受限,而人类婴儿的头正如上所说脑容量大,头颅也大,这就使人类女性生孩子产生撕心裂肺的痛苦。而动物则很轻松,更为严重的是分娩死亡也是人类女性的一大风险,动物分娩死亡的风险要小的多。
参考书目《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外婆说她是天煞孤星的命,因为她的妈妈在生她的时候大出血去世了,爸爸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她从小就是个孤儿。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外婆,以前女人生孩子就像在闯鬼门关,因为医学相对落后,女人生孩子充满风险。即使是在现在医学这么发达的条件下,女生生孩子仍然存在风险,而且如果没有选择无痛分娩,生孩子会有撕心裂肺般的疼痛。
为什么人类生孩子这么痛,而其他哺乳动物却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呢?
这要从我们人类的进化史说起
我们人类是从古人猿进化而来。最早的古人猿,出现在非洲的大草原上。
后来由于地壳变动,地面裂开了一条大缝,形成大峡谷。
峡谷一边的猿人仍然生活在资料丰富的草原上,而另一边的人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被划到了树丛较多的区域。为了方便采摘树上的果实,他们开始直立行走,最后进化成直立行走的智人。
直立行走,虽然在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但在行走时很容易失去平衡。为了保持平衡,在奔跑起来速度更快,人类的盆骨也变得越来越窄。
不仅如此,直立行走也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肠道为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变得九曲十八弯,女性的产道也变得弯弯曲曲的,这也会给生产带来难度。
由于人脑不断地进化,人类的头部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与变窄的盆骨形成反差,也是造成生产困难的原因之一。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也是引起女性生产困难的原因
以前的人运动量非常大。为了生存,人们经常外出捕猎和采摘水果,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后来驯服了动物和粮食,过上定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运动量也非常大。
但现代人一般坐在空调房工作,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动,有些有除了上下班,基本不运动。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人在家办公,运动量就更少了,因此女性在分娩时,容易体力跟不上,生产时间过长就会越痛苦。
胎儿过大也会导致女性的生产痛苦的原因
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孕妇摄入的营养也非常丰富,一不小心就会营养过剩,导致胎儿过大,同样不利于生产。
如果胎儿超过4公斤或更大的胎儿,还很容易发生肩难产,就是胎儿的肩卡到产妇的耻骨联合处,除了对产妇造成痛苦以外,还很容易对婴儿造成神经损伤。
那么孕妇生产会经历哪些痛苦呢?
首先是阵痛,然后子宫开始收缩,子宫口会裂开到10个手指的宽度。平时我们手上划了一个小伤口都非常痛,那么肌肉被硬生生地被撕开,疼痛可想而知了。
这时,过窄的盆骨也会被撑开。曾经采访过一年刚生产完的妈妈,她说生孩子的时候,就像有人用一把电钻在钻你的肚子。如果疼痛分12级的话,生孩子就去到10 12级。
有些人因为怕痛,选择无痛分娩或剖腹产。尽管这样,但产后的的修复也是疼痛难忍的。
首先是伤口的疼痛。如果是顺产,虽然生产的过程非常难熬,但是产后修复的时间相对快一些。如果是剖腹产,那么就需要较长时间的修复期。就是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疼痛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是子宫收缩。胎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将子宫撑大到原来的1000倍,重量也会增加20倍,生完孩子后会慢慢收缩回原来的大小,但收缩带来的疼痛也是非常强烈的。
接着是排恶露。剖腹产的孕妇就比较受罪了,由于非自然生产,恶露不会自然排出来,需要医生手动按压腹部。而按压的过程会撕扯到伤口,让人痛不欲生。
那么动物在生产时为什么不叫呢?
其实其他哺乳动物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难产的状况。比如一种叫法斗狗,因为头部太大,所以一般都需要剖腹产才能分娩。一些小种马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难产,需要人类协助才能得以繁衍。
不过即使动物难产,也不会像人类叫得那么惨烈,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生物链里,动物自我保护的措施。如果他们生产时大声惨叫,就会招来天敌。
而此时如果刚生产完的动物身体比较虚弱,除了无力反击,跑也跑不快。就算侥幸逃脱,它的宝宝也难以活命。因此,动物就算遇到难产,也不会喊叫。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动物的盆骨较宽,产道比较直,所以动物的生产起来相对而言比较顺畅,可以少受些罪,但这也不代表动物生产就一点都不痛,他只是不敢喊叫而已。
所以说,孕育生命的妈妈实属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爱我们的妈妈,好好感谢生儿育女的妻子。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孕育一个个可爱的宝宝,让生命生生不息。
你的身边的女性朋友或亲人,在生孩子时经历了什么故事呢?欢迎留言分享。
大多数男性可能都对女性分娩的疼痛无法感同身受,只是通过影视节目或者口口相传来了解生育之间的大恐怖。
都说女人生孩子实在鬼门关走一遭,这话其实一点不假。且不说十月怀胎中各种难受不适,一朝分娩也会面临巨大的疼痛和危险。
分娩的疼痛在医学上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灼烧疼痛。 分娩疼痛主要包含产前宫缩疼痛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产前宫缩是为了给分娩创造有利的身体条件,这个过程中宫颈口会缓慢打开,会产生阵阵宫缩疼痛,腰部、腹部、盆腔也都会感到疼痛。这在我们民间俗称“开骨缝”,通常会开到10厘米左右。
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但有的女性可能会持续一天还不能生产,从而进行剖腹产,遭受第二份罪。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主要是因为会阴部的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扩张撕裂,还有胎儿下行时的压迫,这些会造成尖锐的疼痛。
女性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通常能够达到十级,这相当于20跟骨头同时断裂产生的疼痛。所以,现在为了让男性能对女性分娩所经历的疼痛感同身受,很多医院都有那种体验仪器,让男士体验下女士的痛苦,但很少有男士能全程坚持下来。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同样都是生产,为什么女性生产都是声嘶力竭、歇斯底里,但是动物就显得很是平静,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想说,任何一种动物生产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之所以我们觉得动物生产容易,我想可能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
NO1 幼崽和母体的个体比例
我国女性分娩时的体重大约在120-150斤左右,婴儿降生时体重只要达到5-8斤,就属于正常儿,超过8斤就属于巨大儿,医生会联系剖腹产。通过女性和婴儿的体重数据,我们取中位数,得出母亲和婴儿的体重比大约在21:1。
通过调查其他动物的体重比,发现人类的婴儿体重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像大象这个比例只有30:1,老虎只有130:1,而熊猫就更过分了,只有800:1。
所以,这是实实在在的身体生理差异。另外由于我们人类再进化过程中对大脑的开发比较大,所以导致脑袋比较大,一般人类婴儿的脑袋双顶径要达到95--10厘米才会降生。试想一下,10厘米的脑袋相对于狭小的产道,不痛才怪。
这个原因是客观存在的身体生理差异。
NO2 环境差异
史前人类我们无从考究,但是至从人类走到食物链的顶端,并且有了文明之后,我们不在担心生产时会被捕食者发现。
恰恰相反,在野外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因为时刻处在危险的环境中,它们都会刻意的低调生产,生怕引来捕食者的注意。
就算是雌狮,它虽然是顶尖捕食者且是群居动物,但是它分娩时也会悄悄的离开狮群,等分娩过后再回来,这就是为了避免风险。
正是因为这种风险意识,在进化中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就算是我们驯养的家畜也保留了这一习性。
我们人类由于没有天敌,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所以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大声的叫喊,来缓解身体的疼痛以及心理上的紧张。
这也是我们感觉动物分娩比人类分娩风淡云轻的原因之一!
NO3 生产次数的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分娩次数。
现在大多数女性都是生育1-2个孩子,有经历的女性都会有这个感觉,第二胎生产时间比第一胎要短,疼痛要轻。这是因为经历了第一次的“开骨缝”以及产道扩张,第二次相对就轻松很多。同理,如果继续生第三胎第四胎,会会感觉越来越轻松,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相对于人类,动物生产的次数要远远多于人类,所以它们也是越来越轻松。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婴儿相对于产道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所以不存在生产时不疼的情况,只不过是相对来说有轻有重。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巨大儿(一个8斤,一个8斤4两),我也经历了一次进产房陪护的过程,所以真心说一句,女人生孩子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拿命在延续后代。
作为男人,我们有生育我们的母亲,有为我们生育后代的妻子,这两位女性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所以,请一定善待她们!
天赋一利,必附一弊。人类本来和猴子一样生活在树上,由于气候变化森林灭绝,不得已才转移到地面以采集狩猎为生,从而从爬行进化为直立。这个进化是从猿到人的里程碑,使人类获得了若干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带给女性的弊端,就是骨盆变窄造成的生育痛苦;带给孩子的弊端,就是发育不成熟就得出生,比其他动物的幼仔更脆弱!
我不这样认为,也有的女人生孩子时不喊也不叫,区别就在于人的意志和心态,一般在家娇生惯养的女孩比较娇气,别说是生孩子,就是平时手做刀切个小口都大喊大叫的,再有动物生孩子就是大叫又有谁会来安慰他?野生的动物如果大叫还会招来天敌。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并通过产业链、价值链、消费链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深远影响。同时,新冠疫情也加速了数字化的进程,无论是产业端,还是消费端,数字技术让各行各业都面临深刻变革。新冠疫情和数字技术双向发力,正在重构产业环境,重建产业生态,重塑产业价值,并带来了一系列改造后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技能,甚至是领导力方式。
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工作环境的改变是变革性的。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发现疫情过后,传统的统一时间上下班,统一工作地点办公、一群人聚在一个大办公室的工作模式,逐渐向混合工作环境、弹性工作时间、个人单兵作战转换。
数据显示:一些互联网大公司的员工平均每周有24天进行远程办公,这一数字与疫情前的14天相比,提高了近70%。远程办公已经从疫情中的“急救包”,变成了疫情后的“家常饭”。
办公室不再是工作唯一的最优选择。原来在写字楼里办公的白领们,开始在家中、在分散的共享办公室,甚至是咖啡店,远程完成工作。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新定义办公室和办公室的用途。公司员工可以分布在不同城市和不同楼宇,传统办公室不复存在,而员工的家庭空间,由于疫情隔离需要,也转换为了工作空间。
日本富士通全球人力资源主管Hiroki Hiramatsu声称:到2020年5月,仅有15%的富士通员工认为办公室是最好的工作场所,大多数人偏好居家和办公室混合办公的模式。到了9月,同样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员工认为回不去以前了,之前很多人在通勤上浪费了两个小时,现在他们希望把这些时间用在技能提升和陪伴家人上。一些年轻人的口号变成:“我热爱工作,但我不爱去办公室。”
离开办公室办公,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选择。当原有的两点一线(从家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家)被单点(家和办公室的混合体)取代后,居家办公者面临的是如何多模式转换:起床,工作,照顾孩子,工作,准备午餐,工作,洗衣服,工作,打扫卫生,工作,准备晚餐,陪孩子玩耍。工作一下子被打散了,而每种模式切换,都会对注意力和生产力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影响到工作效率。
也有员工抱怨,在家办公模糊了工作和休息的区隔,996变成007,延长了总工作时间。当员工走出封闭的“小隔间”,来到家庭或咖啡室办公时,他们发现即使有独立空间,大电脑屏幕和一把好的功能椅,但居家办公区域和原有的家庭区域之间,还是缺乏物理阻隔和心理屏障。
尽管许多员工可以在非办公室环境中工作高效,但他们还是感受到了因缺乏和公司物理实体连接,而造成的对团队斗志和集体幸福感的影响。
同时,公司管理者也面临着如何为线上招聘来的,在线下非公司办公室工作的新员工创造归属感和使命感的困难。原来的公司团建都无法正常开展,又何谈用集体仪式塑造公司信任型工作氛围呢?
新的混合型工作环境,如何去准备一个让员工在物理形态和心理上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仪式,同时明确一个“在线协同办公”和“离线休养生息”的清晰边界,这是摆在公司管理者和员工们面前的新难题。
对工作技能的影响
各行各业都在转变,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来适应变化。谁也无法只依靠四年或六年的大学教育来安度整个职业生涯。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而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让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工作者去专注新技能的学习。
针对“新冠疫情对职场技能影响”这一话题,《新闻周刊》对全球120个国家、86个行业和53个主要职能的3026个管理者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疫情加速了人们淘汰旧有工作技能的进度,并加快了人们学习新技能的速度。
工作环境的改变,让新一代工作者要习惯有效与同事在线沟通,而非面对面的沟通。如何加强书面沟通的能力,以及同步加强语音沟通协调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无论是在工作群,还是视频会议,都要求工作者有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和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
而居家工作,容易被其他琐事分散精力,时间管理能力也成为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对员工的一项基本要求。按照事项重要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合理分配时间,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优先排序,按计划进行,并有预备方案。这些都是实现团队或个人的既定目标,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
技能是未来工作的货币。对于那些持续学习新事物、善于钻研新技术的员工来说,新冠疫情反而在帮助他们重塑职业技能,并在职场竞争中弯道超车,实现个人价值提升。反之,那些未能跟上技能迭代要求的员工,被职场淘汰的风险则再次扩大。
旧岗位的消逝和新岗位的诞生
ADP研究院近期有份名为《职场人2021:全球劳动力观点》的报告,来阐述疫情给劳动力带来的影响。近三分之二 (64%) 的全球劳动力表示他们的职业受到了疫情影响。超过四分之一 (28%)的人,要么失去工作,要么被迫休假或暂时解雇。接近四分之一 (23%) 的人遭受减薪,而相似比例 (22%)的人减少了工作时间或责任。
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2021年,新冠危机将导致约1亿个全职工作岗位消失。2022年,全球范围将再失去26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并使205亿人面临失业。而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最后一年(2019年),全球失业人口总数为187亿。
一些旧的工作岗位,在新冠元年(2020年)之后将可能不复存在。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预计到2025年,自动化将取代8500万个工作岗位。在疫情之后,新踏入职场的毕业生,可能会面临和上个世纪末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截然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但是,不用太悲观,新冠疫情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工作岗位的诞生。这些新工种产生的速度和多样性,同样超乎想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据分析等岗位,从无人知晓到广受追捧;电竞玩家,从原来的玩物丧志转变成当今的热捧新潮;无人机飞手、带货主播、小程序开发者等岗位,也如雨后春笋般勃发。
美国某大型软件公司最近的一个招聘岗位名称是:远程工作领导者。工作描述是:岗位人选必须具有领导大规模、远距离分散团队开拓未知领域的经验。还特别标注:“人力资源老将不要申请”。
类似的职位“生产力和远程体验副总裁”,被猎头公司Cowen Partners评为2020年度最流行的10大管理职位之一。这一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如何让员工在家工作时保持参与度和体验感。
另一个新兴岗位,则是“首席医疗官”(CMO)。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这个岗位仅限于大型医院、医疗保健或制药公司,主要负责管理医生和生物医药研发队。但疫情过后,无论是大型游轮公司(加勒比游轮公司),还是快速消费品公司(百事公司和泰森食品公司),都不约而同增设了这一岗位。
我们也许会纳闷,游轮和食品公司业务范围大相径庭,为何会异曲同工,选择CMO这个职位?其背后原因,就是这些公司都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密闭和狭小的空间里作业,而这种环境之前导致了严重的集体病毒感染事件,从而造成大规模业务中断。这个岗位的设立,就是为了保证员工能够安全工作,同时解决员工因远程工作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哈佛商学院茨达尔·尼里教授将此种现象总结为:“生活在一个健康与业务交叉的世界里,公司首先要想办法确保安全。”
对领导力的影响
新冠疫情并不只是对普通员工造成冲击,对公司高管的领导力也是一次新的挑战。疫情在极短的时间内,严重扰乱了领导者的组织策略、和员工们的沟通机制、以及和公司外部的联络。
这种背景下,领导力也在经历着一种范式转移。领导者需要比普通员工更快适应从现场指挥处理向远程统筹模式的转变。与此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员工参与度不变。同时,领导者还需要更加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安全和团队情绪,有更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场疫情迫使企业去追寻以人为本、行动敏捷、善于协作、勇于创新的领导者。
从事高级行政管理者招聘的RSR Partners公司为此评论:“在新冠疫情之后,一种全新的领导力评估体系将发挥作用。高管是否经过危机测试?他们是否有能力在虚拟世界中担纲领导职位?他们可以实时重塑吗?他们是一个灵活思考者吗?”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新一代公司管理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充分的信心,在下一次未知的危机来临前攻坚克难?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长文《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风暴过后我们将居住在什么样的世界上?是的,风暴将过去,人类将继续存在,我们大多数人仍将活着,但将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他认为,再过数十年,当人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如果他们还记得新冠疫情,他们记住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哦,就是从那时开始,世界完全数字化了”。新冠病毒何时彻底消灭,还是个未知数。但这些年它给人们塑造的新工作方式,估计会永远伴随着人类了。
昨天美国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暴乱事件,特朗普的支持者占领了白宫。美国是个自由主义国家,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每个人也都享有抗议的权利。
去年我在电视上看到,因为黑人被跪杀、新冠肆虐、选举不公正,一帮人就跳出来游街抗议。抗议倒是没什么,可很多人会混在抗议的队伍中肆意打砸甚至抢劫,这就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了。
自由本是件好事,人人都享有自由,但我小时候就听老师教导过:“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自由过头了得受到惩罚”。自由主义是现代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也是人文主义的一个分支。
我的上一篇文章中说过,人文主义其实是现代社会的宗教,过去宗教关注的是神,而人文主义关注的是人。过去人活着的意义是神赋予的,只要我足够虔诚,积德行善就能进入天堂或轮回转世。
但随着科技的发达,人类能探索的区域更广,研究的东西更深了。人类找遍了所能触及的所有范围,也没在天上找到一个神,也没在体内发现一个灵魂。科学打破了神的存在,神不在赋予我们意义。
但现在神没了,可是生活还得继续,那就自己赋予自己活着的意义。所以人文主义,倡导我们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
并且赫拉利认为,对于人文主义来说知识是“经历过程中体察到的体验,再用这个体验去影响或改造自己,并且时刻保持着对周边事物的敏感性”。因此人文主义最重视的是人的体验。
想知道困扰自己问题的答案,必须连接自己内心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感受去观察它,所以说,知识是长时间经验的累积。快速获取知识的方法也就是,对一切事物永远保持敏感性,对同一件事情反复体验、反馈、总结,形成一个正循环的过程。这不就正是复盘吗?
赫拉利还举了个自己的例子,之前他喝茶喜欢往茶里加糖,后来他发现糖的味道会盖过茶味,他逐渐减少糖量去体会茶原有的香味。再后来他对茶味越来越灵敏,体会到了各种丰富的茶香,最后他发现最喜欢的是一款产自四川雅安的茶,这款茶的肥料用的是熊猫粪便,也称之为熊猫茶。
这又让我想到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里的“微观体感”,“微观体感”是产品经理做决策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被动的艺术,产品只能默默地在被动中,让客户接触每个细微的体验。
她还讲了一个《寿司之神》学徒的案例,做小野二郎的徒弟,首先要从拧毛巾、料理鱼和用刀开始,十年之后才只能开始煎蛋。其中有个徒弟十年基本功练完后,终于开始煎蛋了,但他又花了四个月,经历了200次失败,才做出了一个合格的蛋。
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没办法培养出敏感性。因此,人文主义认为成长就是一种内在的渐变过程,靠着长期积累的经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所以想要在这个社会,了解一个人或与人打交道,亦或者是创业做产品,那你必须要深刻的理解人文主义这个价值观。
人文主要主要分三大派:自由主义、社会主义、进化主义。
自由主义就是我们开头提过的美国人的价值观,他们在乎的是个人的感受。比如美国战争片里会用一个美国大兵作为主人公,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美国大兵感受到了痛苦,而否定了整个战争。
但社会主义一般不会讲个人情感,它主张整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你不能因为个人的感受,来判定整件事的价值。
而进化主义则相信,有些人天生就是比另一些人强,世间本就是弱肉强食,应该让那些强者脱颖而出,纳粹应该就是这个思想。
但赫拉利提醒我们并非进化主义就是纳粹,就算现在是自由主义站了上风,但在将来很有可能进化主义是指导思想。
远古采集者和现代智人,谁的幸福感更强?
这个问题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人类经过漫长的进步演化,总不至于让自己过得越来越糟糕。
想我们坐在冬暖夏凉的空调房里,吃着美味,看着电视,我们的祖先还要穿梭在荒山野岭中,提防着狼虫虎豹的侵扰,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不过,也有人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说,远古的狩猎采集者比起后来的农夫、牧羊人、工人或上班族,他们的生活要更舒适、更有意义。
一、 工作时间短
就算住在最贫瘠的地区(比如卡拉哈里沙漠),远古的采集者每3天打猎1次,每天采集3-6小时,一般情况下,就足以养活整个部落。
而现代富裕社会,每周要工作40-45小时,发展中国家是60-80小时,996和007也不少见。
那时候的采集者也没有什么家务活要做,不用洗碗拖地,换洗尿布,也不用还房贷和信用卡。
二、 生活更有趣
流水线的工人在同一台机器旁一站就是10个小时,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身心疲惫,心灵麻木。
披星戴月地劳作,连抬头望一眼星空的心情都没有。
而30000年前的远古采集者可能,可能会在8点钟离开部落,在附近的森林和草地上晃晃,采采蘑菇,挖挖根茎,抓抓青蛙,躲躲老虎。到了中午,就可以回去做午餐,有大把的时间讲故事、聊八卦、陪孩子玩。有时会碰到凶猛的动物,但也不用担心车祸或工业污染。
三、 食物多样化
通过采集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营养,其秘诀在于食物的多样化,可能早餐是浆果、蘑菇;中餐吃水果、蜗牛和乌龟;晚餐是野兔排和野生洋葱,每天不重样。
而现代智人基本上吃的食物比较单一,主食是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之类,人体容易缺乏其他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碰到天灾人祸,因食物单一,更容易引发饥荒。
远古采集者要是遇到自然灾害,会直接迁移到别的地方寻找食物,食物的可替代品也多,肠胃也适应多样化的食物结构。
四、 没有传染病
远古采集者是以部落的形式在辽阔的大地上漫游、迁移,疾病不容易流行。不像现代智人,人口密集,居住条件拥挤,空气污染严重,还饲养了大批家禽家畜,也滋生了天花、麻疹等这样的传染病。
已经肆虐至今的新冠病毒,也毫无疑问,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产生的。
当然远古采集者的生活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浪漫,他们会有很高的儿童死亡率,年老体衰跟不上队伍时,会被遗弃甚至杀害。不过,这种暴力发生的机率也非常小,即使发生,在远古采集者的概念里,也类似于安乐si。
远古的狩猎采集者为什么能活得快乐自由,也许缘于他们需求和欲望非常简单,部落里不分地位高低,食物共享,有良好的人际互动,也有真诚的友谊。
《人类简史》这本书视角独特,讲的是整个人类的历史,作者在现有证据基础上,充分表达了个人见解和看法。有些观点石破天惊,惊世骇俗,比如:他认为国家、宗教、企业都是虚构的现实,农业的发展是一场大骗局
他不仅站在某个民族(国家)或者人类的角度,也站在动物植物、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人类发展历史。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类简史》这本书除了能提供圆圈外的未知,还给读者讲述了已知的圆圈内的新知,刷新了读者的人类史观。
就如此文的主题,远古的采集狩猎者竟然活得比我们现代智人还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