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记得“叶赫那拉氏是曾为我大清太祖努尔哈赤所灭,这叶赫那拉的首领,金台吉死前悲愤不已,曾立下誓言,即便叶赫那拉只剩下一个女子,也要灭了爱新觉罗。”
太后曾经因为女儿可能被外嫁忧心忡忡,想让意欢去皇上面前吹枕头风,谁知她完全顾着皇上的感受,完全不愿提这回事。这样能够忍气吞声的女人在后宫真的是少之又少,我要是皇上,我就宠她。结果被太后的婢女看到,回头就被叫去赏了一耳光。即便是太后雷霆大怒,她也丝毫不愿松口,还是一心向着皇上。
虽然有这样的一层关系,但意欢毕竟是太后推荐过来的,最后还是成为了皇上的嫔妃,而且太后也是说到,但这也只是听说而已,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意欢的父亲也是做了皇帝的侍郎,殊不知,最后皇帝还是有所忌惮,伤害了意欢。
由陈昊宇参与主演的历史大剧《如懿传》拍摄历时8个月,自陈昊宇扮演的叶赫那拉·意欢清丽脱俗的剧照曝光,一出来海报我就举得这部戏一定好看!
“意欢小主选角真真是极好的,长相温婉甜美,更是灵气透骨”。业界也纷纷看好,“陈昊宇气质纯净,演技自然”,作为演艺圈潜力股新星,我觉得她以后的戏路会更长远。
意欢是个悲情人物,她的死比任何人都无辜,因为她从没有害过一个人,却变成了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太后成全了她的痴情,也将她的生命葬送在了深宫。看到这里我有些可怜她。因为卫嬿婉的上线,他成为了这段角逐中的牺牲品。原著中,她是在生产时被卫嬿婉害死的,不知道电视剧会给她怎样的结局。
叶赫那拉·意欢是在后宫中最纯洁最深情最刚烈的人。她的纯洁是她的本性,她从小酷爱、饱读诗书,对事物总保持着较干净的看法,因而发现被乾隆欺骗后绝望自焚而死。她从没有为争宠而做过害人的事。
她的深情,从十几岁对乾隆遥遥一见倾心,她爱上乾隆以后把他视为夫君一样对待,我真的替皇上惋惜,她是一个外表刚冷内心深情的女人。她的刚烈,最能体现在她发现被欺骗后宁死也绝不愿重回到乾隆身边,这是整部剧很值得说好的片段之一。
纳兰性德是姓叶赫那拉,纳兰有教那拉氏,是属于叶赫那拉氏的一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
肯定有。凡是满蒙汉八旗的女子都要选秀,叶赫那拉氏好歹也是大姓,肯定是要参加的。
-----------------------
康熙朝叶赫那拉氏最著名的大臣就是明珠(明珠的祖父是金台石,姑祖母是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明珠三个女儿,至少两个成年的都是参加过选秀的,其中次女还嫁给了宗室(一个叫延寿的贝勒),容若的四个女儿其中至少三个成年的也都参加过选秀。
康熙的惠妃纳喇氏,其实也是属于叶赫那拉氏的,肯定也是通过选秀进的宫(惠妃之父是索尔和,索尔和是叶赫部台吉德尔格勒的三子,德尔格勒是金台吉的次子)
---------------------
明珠,包括他的三个儿子成德(容若)、揆叙、揆方也都是康熙名臣,尤其是明珠和揆叙。
顾命大臣苏克萨哈,兵部尚书国斯海,郎中索尔和,护军统领南褚,也都是叶赫那拉氏,他们的女儿、孙女也都肯定参加过选秀
这是因为清朝的兴盛是从打败叶赫部开始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是叶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的后代,慈禧太后灭亡了清朝,满清有“兴于叶赫,亡于叶赫”之说。
1、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清朝皇太后,是咸丰帝妃子和同治帝生母。慈禧出身于北京满洲镶蓝旗世袭官宦之家。1852年,封懿贵人,后依次晋封至懿贵妃。咸丰帝死后,其子同治帝继位,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抬入满洲镶黄旗。同年与恭亲王奕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顾命八大臣势力,与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外人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西太后”称呼。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慈禧太后是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人称清朝“无冕女皇”,其掌权时间长达47年,在清代仅次于康熙帝与乾隆帝。
2、清朝皇帝有两个巧合的历史现象:
第一,清朝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兴起于今辽宁抚顺市所属新宾赫图阿拉,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又监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既是清朝首位皇帝兴起的地方,又是清朝末代皇帝被囚禁的地方。这是一个历史巧合。
第二,清朝兴起时的皇后姓叶赫那拉氏,清朝覆亡时的太后也姓叶赫那拉氏。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有一段话:努尔哈赤建祭天之所堂子时,掘出一块石碑,上书六个大字:“灭建州者叶赫!”后来,果然在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时清亡。这是小说家言、附会之词。可是肯定地说:所有满文、汉文、朝文史料,没有关于这块石碑的记载。
3、叶赫那拉氏是清代满族八大姓之一。先祖为蒙古土默特氏,原明末海西四部之一的叶赫部的贵族姓氏。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姓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叶赫那拉氏族谱的收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研究叶赫那拉氏族谱对研究清初历史及开发叶赫满族地区旅游资源都有较大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