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小提琴演奏家绝大多数都是大师级的,可称作“小提琴一代宗师”。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帕格尼尼的作品,但可惜没听过他的亲自演奏的录音。阿卡多则是我听过演奏的最喜欢的小提琴演奏家(很厉害),穆特则是我最欣赏是女小提琴演奏家。至于中国的,我最喜欢的是:薛伟、吕思清、李传韵。
尼科罗·帕格尼尼(意大利)
克莱斯勒(奥地利)
海菲兹(美籍俄裔)
蒂博(法国)
奥伊斯特拉赫(前苏联)
米尔斯坦(美国)
梅纽因(美国)
阿卡多(意大利)
拉宾(美国)
列宾(俄罗斯)
谢林(波兰)
斯特恩(美国)
格鲁米欧(比利时)
穆特(德国)
克雷默(前苏联)
西崎崇子(日本)
约夏贝尔(美国)
中国:
薛伟
吕思清
盛中国
俞丽娜
王蒙拉
金力
郑京和
李传韵
柴亮
张毅
陈立新
(我不想搞复制,他们的具体资料可在百度一下找到)
1.纪念曲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急于记载下来,写在电车票上。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钢琴上细心研究,完成了全曲。这首曲子追忆怀念之情尤深,大都理解为美女深情的回忆,或是幸福美好的纪念。作曲家未给予确切的说明,这就留给欣赏者来领悟吧。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也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2.圣母颂
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在古典作品中,作曲家往往把最美好、最完善,最能给人以崇高意境的圣母形象化作庄重的乐思中,表现出自始自终的质朴高贵。曲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仿佛就是达芬奇的圣母肖像画。那曲调句句层次清楚,深邃而通畅,情感浓重,格律严谨,以虔诚和真挚深深感动人心。起始在G弦上浑厚多姿的歌唱,感人至深。当用八度双音演奏时,钢琴伴奏使用了大幅度波浪进行的琶音。在乐曲高潮中,涌现出圣洁的色彩。全曲在异常宁静中渐渐消失。
3.云雀
这是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Dinicu)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绝无仅有的颤音名曲。乐曲巧妙地运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颤音技巧,以极为明快欢腾的旋律,简练而富于动感的钢琴伴奏,表现了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风景如画的一幕。在小提琴E弦亮丽清悦透明的音色表现下,高超的颤音绝技一气呵成。
4.沉思
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Massenet)为歌剧泰安司(Thais)所作的幕间曲。女主角Thais在沉沦的深渊中,渴望憧憬着清明湛蓝的天空。作为一首小提琴冥想曲,在表现深挚悠远的情思,在宁静起伏的旋律中,其典雅耐人寻味。
5.爱之喜悦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小提琴大师。这首小提琴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全曲为三段式,充满喜悦欢乐浪漫的情调,极富沙龙风味。中段十分温厚亲切。本曲在运用三度双音上独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韵味深长。
6.匈牙利狂欢节
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胡拜(Hubay)是二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曾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这首小提琴曲可算他最优秀的代表作。本曲为多段式作品,既有深沉华丽的旋律,更有热烈狂欢的场景。在运用连续颤音方面,匠心独具,有着惊人辉煌的技巧和震撼人心的表现力。
7.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Mendelssohn)为出身名门贵族的典雅绅士。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上登台演奏最多的协奏曲,一个多世纪以来久奏不衰。它有着高贵温柔的小调色彩,第二乐章是一副怡人的音诗音画。钢琴伴奏好似荡漾的水波。小提琴正如无歌词的船歌,弓弦之间缓缓倾注出柔丽抒情的旋律,显示出小提琴的纯洁、银色而崇高。曲调在进入复调后,其双音技巧得以充分展现,宛如两把小提琴合奏。这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迷人的柔板乐章。
8.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特(Sarasate)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艺术表现上有惊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顶级。本曲运用吉卜赛人的音调风格写成,成为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最喜爱的一首名曲。乐曲起始于豪放而激动的散板音调,自由奔放,还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装饰,使之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之感。乐曲之中段转入慢板,曲调缠绵动人、悲酸忧郁。结尾是极其精彩活泼的快板。这一突然转变把人们带进热闹欢腾的场面,流利的快弓拨弦十分引人入胜。在高潮迭起中结束全曲。
9.引子与幻想回旋曲
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是一位多才多艺、杰出的高产作曲家。他的每一首乐曲都新颖别致,有风格回异之感。这首回旋曲曲调节奏十分别致而富于弹性。引子部分是带有忧伤冥想的行板,进而音调像飘落的枫叶在天空中浮动,很有沙龙式的味道。中段的西班牙舞灵活流畅、妩媚动人,接着是豪华的琶音,之后是大段飞速奔驰的快弓乐段,使乐曲越往后越精彩、动人。在音乐上色彩缤纷、争奇斗艳,是最能体现小提琴技巧性的作品之一。
10. 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塔尔蒂尼(Tartini)是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这首奏鸣曲正是小提琴历史上古典的顶峰之作。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叙述了它的来历。一天夜里,塔尔蒂尼在睡梦中梦见了魔鬼,魔鬼教他用奇妙的方法演奏了一首乐曲。他惊醒后立即追忆记录下来。后来,作品以其非凡的魔力征服了听众。它好似作曲家在梦中与魔鬼对话。它的抒情与庄重深沉在曲调中由难度极高的双弦颤音体现出来。那雄浑的气势和独到的旋律使魔鬼的颤音给人间留下了绝响。几个世纪过去了,再也没有哪位小提琴家做过同样的梦,记下那样惊世的曲调。
11
(月森莲)
12
万福玛利亚(舒伯特)
13
斗牛士之歌(萨拉萨蒂)
14
D大调波兰舞曲(维尼亚夫斯基)
15
G小调恰空(小维塔利)
16
茨冈——音乐会狂想曲(拉威尔)
17
二十四首随想曲NO24(帕格尼尼)
有的听过有的是复制的
1,尼科罗·帕格尼尼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2,巴勃罗·德·萨拉萨蒂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1844年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5岁时师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
3,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
安东尼奥·卢奇奥·维瓦尔第(意大利语: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1741年7月28日),男,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4,阿尔坎格罗·科莱里
阿尔坎格罗·科莱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又译作阿尔坎杰罗·科雷利、阿尔坎杰洛·科列里。
5,亚莎·海菲兹
亚莎·海菲兹(Jascha·Heifetz,1901-1987),二十世纪杰出的美籍立陶宛小提琴家;1901年出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3岁随父学琴,次年进入维尔纽斯音乐学院,6岁演奏门德尔松作品,8岁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Leopold·Auer。
-尼科罗·帕格尼尼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阿尔坎格罗·科莱里
-亚莎·海菲兹
读过《傅雷家书》或《傅雷书简》的人,大概知道这两位名人的关系了——他们其实是亲家。傅雷之子傅聪在国外学钢琴时,认识了梅纽因的女儿(傅雷称她”弥拉“)。两人后喜结连理,生子名傅凌霄。傅雷敬重这位颇有修养的艺术大师,与他多有信件交流。梅纽因亦与傅聪合作演出,对贤婿也很欣赏。
不幸十多年后,傅聪和弥拉的家庭破裂了。用傅聪的话来说,缘由是“终因东、西方人秉性差异太大”。(参阅”傅聪“条目)
意大利人尼科罗·帕格尼尼、百度啊~要说录音多还要数海菲茨 阿卡多 里奇 谢霖 大卫 奥伊斯特拉赫 梅纽因 米尔斯坦 柯岗 斯特恩这类活跃在50-60年代的人 或者下一代的kremer 拉宾(挂得太早了。。)等
现代的我比较推崇 sarah zhang ,她比较符合我的口味。虽然我喜欢沙汉姆,但他的录音却不多。(个个精品到是真的) 中国的就听薛伟吧,不逊外国大师,
听专辑是不行的,关键是听曲子。不如这样,我打个比方,你可以搜“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看看能搜出哪些人。看看这些人的事迹,符不符合你的“大师”标准。值不值得你去学习。很多时候大师出专辑也是按曲子来分的。比如巴赫小提琴无伴奏这样的。
如果一定要说专集。。那就是杂集了。。你可以听听穆特的一张啥名字忘了,有卡门幻想曲的那张,还有阿卡多的“魔鬼的颤音”超强,是DC的金碟 还有谢霖的szeryng play kreisler
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努力学习,不断前进。1952年,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到日本演出,听说有一位擦鞋童来听他的音乐会,想方设法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谢幕后,梅纽因穿越了贵宾上社会名流的盛情簇拥,径直来到低档席,找到了那位擦鞋童,轻轻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孩子羞怯地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的泪水夺眶而出,一把搂住衣衫褴褛的孩子,把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30年之后,当梅纽因再度访日演出时,又想起了当年的情景,想方设法找到了在一家贫民救济院工作的小知音。梅纽因得知,30年来尽管他的生活清贫、坎坷,却多次决然地拒绝了想以高价购琴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