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是近代科学中的核心概念。关于此,费曼说如果人类所有的知识因某种大灾难全部毁灭了,假如我们有机会告诉未来的文明一句话,用最少的词汇传达最多的信息,那么这句话应该是什么?费曼的选择是原子,即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原子构成,在此基础上稍加想象和思考我们将得到整个近代科学。
末世意识是西方文明的特征,因为古典世界确实灭亡过,然后又……在很多个世纪后复活了,一些idea像种子一样历经千年重现人间,并迅速覆盖/影响人类的全部思想/生活。原子就属于这类idea。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也做了类似费曼式的遐想,
接着
费曼和麦金太尔假想的这种状况正是文明史一再发生的,当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人们遗忘了古典的学术,而到了中世纪的晚期人们又重新发现了古典的学术,并致力于在新的时代复兴它们。费曼和麦金太尔的区别是前者很乐观,而后者则相当悲观。当然这与他们关注的问题有关,费曼关心的是科学,而麦金太尔关心的则是伦理学。
麦金太尔假想在这种复兴了的科学文化里,人们仍能以一种多少类似于科学认识如此大规模丧失之前的早期时代使用科学词汇的方式来系统地、常常是相互关联地使用“中微子”、“质量”、“比重”、“原子量”等词汇,但是,作为使用这些词汇的前提的许多信念已经丧失,因此,在这些词汇的运用中,就将有一种武断的、甚至任意的成分,而这将是我们不可理解的。
在这个世界里,自然科学的语言、或至少是这种语言的某些部分还在继续使用,但却处在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里。
基于这种假想的图像,麦金太尔提出“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道德语言,同为所描绘的想象世界的自然科学语言一样,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状态。 我们所拥有的也只是一个概念体系的残片,只是一些现在已丧失了那些赋予其意义的背景条件的片段。”
在费曼的图像里,复兴现代科学是乐观的,核心是概念,有了“原子概念”,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些想象和思考。这提示我们应对“原子”这一源自古希腊的哲学-科学概念做一番清理。实际上原子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也不仅仅出现在古希腊哲学中,如在印度哲学中有“极微说”。但为什么近代科学要滞后2000年,并只出现于近代的西方呢?
古希腊原子论包含两个要点:首先存在原子,绝对的坚实和不可入,对应“有”,并且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原子一词(atom)在古希腊语中就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其次存在虚空,虚空与原子相对,但它不可理解为“无”,而应理解为绝对的可入,绝对的可以容纳。
虚空使原子相互分离,并提供了原子运动的舞台。由以上对原子论的概括可知,古希腊原子论导向的不仅仅是关于物性的科学,如化学,原子物理等;还导向运动学,“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在近代之后将被翻译理解为“质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运动”。
原子论被后人认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巅峰,其实整个古希腊哲学都可以看作是这个自然哲学传统上的。所谓自然哲学就是由自然出发,用语言和逻辑去解释万事万物,而不是通过万物有灵的方式或宗教和神的方式。
泰勒斯是这个传统的开始,他一般也被认为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都可归为水。后来,赫拉克利特又提出了“火”,又有人提出了“气”和“土”。“水气土火”即组成万物的四元素。
与之类似佛教的物质论,有所谓四大种“坚湿暖动”。四元素和四大种很类似,甚至我们可以直接建立:“坚即土,湿即水,暖即火,动即气”这样的联系。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曾给出了为什么是“四元素”的论证,首先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可触,可见的,这其实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态度,可触即“坚”,因此有土,可见即“火”,而火是暖的。水和气的特点是不定,它们使“土”和“火”恰当地混合起来成为立体的(即世界是三维的),而水是湿的,气是动的。
佛教哲学的“坚湿暖动”其实就是古希腊哲学的“水气土火”,只是印度人强调性质,而希腊人强调主体。其实世界由“水气土火”组成在柏拉图的年代就是人们的常识,而柏拉图真正厉害的是给这种常识提供了一个数学论证,或者说他提出了一个数学的结构,在这个结构里要有立体,除土火之外还必须有两个元素。
这个数学结构就是一个数列。数是人们最早创造出来的抽象概念,而在最初,数总是依附于一些具体事物呈现的。比如1就是伸出食指,同时1也可能是这个,因为我们总是用食指“指”某物,等等。比掰指头稍微进步点的就是摆石头子,一个石头子是1,两个石头子是2,等等。
但我们发现四个石头子可以摆成很好看的形状,四四方方很对称,再有就是八个石头子也可以摆成很好看的形状,但你必须是在假想的空间中摆,又是四四方方的。这样的事情,如果用今天的语言讲就是对称,四个石头子能在二维空间里摆出一个最对称的形状,而八个石头子则能在三维空间里摆出一个最对称的形状。
这很有意思,古希腊人是最早研究立体几何的民族,古代中国人也摆石头子,比如河洛图,但河洛图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柏拉图的论证就是依赖于这样一个摆石头子的工作,假设造物主就在如此玩弄着石头子,第一堆1个,第二堆2个,第三堆4个,如此将是一个等比数列:
1, 2, 4, 8, 16, 32, 64,
柏拉图说4, 16, 64等是平方数,而8($2 3$),64($4 3$)等是立方数。在这个数列里,每两个平方数之间有一个数;而每两个立方数之间有两个数。
由感觉出发,世界是有形的,可以触摸的,即世界是立体的,要把火和土和谐地混合起来成为立体就需要另两个元素,这两个元素可以渗透,变形使火与土恰当地混合起来,就是水和气。
柏拉图的论证是一种基于数学和几何学的论证,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这段论证是由蒂迈欧给出的,蒂迈欧是来自意大利南部洛克里(Locri)的贵族,而意大利南部正是毕达哥拉斯派活跃的地区,毕达哥拉斯派主张“万物皆数”,这个数就是1, 2, 3这样的自然数(正整数),毕达哥拉斯派坚信万物背后就是数字在起作用。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数”是抽象的1,还是具体的“伸出食指”或“一颗石头子”呢?今天我们都能明白地区分出来,前者属于数学研究的领域,而后者是对数学对象的表示,它对应为自然的,或物理的,或世界的,或事实的等等。柏拉图是第一个明确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哲学家,借助于他的理念说(idea)。
关于数学研究和自然研究的区分是很重要的,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数学家虽然也讨论面,体,线,点,然而不是它们作为自然物体的限,也不是作为这些自然物体显示出来的特性来讨论的。数学家是把它们从物体分离出来讨论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他和柏拉图还是有分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把自然的对象分离出来进行研究了。而他认为自然的对象是不能象数学的对象那样被分离开来研究的。
亚里士多德强调:
亚里士多德对仅凭数学能否描述自然表达了自己的怀疑,在这一点上他似乎比柏拉图向后“退”了一步,柏拉图的宇宙是造物主按照某种数学-几何学的语言设计出来的,这与基督教的神创论相合。早期的基督教神学家,如奥古斯丁对柏拉图极为推崇,并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解读圣经。
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及其注释被翻译过来,由阿拉伯文或希腊文重新翻译为拉丁文。阿奎那斯在亚里士多德哲学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神学体系,这个体系被罗马天主教会采纳成为其官方哲学。这为原子论在近代的复活埋下了伏笔,记载古代原子论最详细的著作,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也是在中世纪晚期被重新发现。
为了解释世界的复杂和多样性,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了种子说,即矛是由矛的种子小矛组成的,种子的种类无限,种子可以很小,小到感觉无法直接感觉到,只能通过理性把握。种子说可看作是元素说的新变化,只不过元素的种类变得无穷多了。
最早提出原子说的是留基伯,留基伯与阿那克萨哥拉同时代,原子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元素说,只不过留基伯提出的元素是两种:原子和虚空。他认为: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按形状分类的,而形状一词在古希腊语中与柏拉图的理念(idea)相同,其实柏拉图的理念就是形状,但它强调那是理性而非感官能够把握的形。柏拉图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是他理念说的危险对手,甚至他想带着自己的门徒去烧德谟克利特的著作。
今天读来会觉得这段很八卦,柏拉图很邪恶,其实回到2000多年前,这是相当真实的。首先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著作全靠手抄,拷贝数是有限的,烧书是有可能彻底完成的。其次,古代哲学家及其门徒是政治性的团体,他们聚集在一起是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各门派的哲学都是综合性的。
系统化的古希腊哲学大致可分三部分,最基础的是逻辑和方法论(柏拉图是辩证法,亚里士多德是形而上学),在此之上是自然哲学(相当于今天的科学),而最上面的是伦理学(和政治学)。一个成功的哲学体系由逻辑和方法出发,能够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最后还要落在伦理学上。
柏拉图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反对,不仅仅是因为他提出了一种竞争性的自然哲学,更是因为这种自然哲学导向了一种柏拉图反对的伦理学和政治学。这是和今天的科学完全不同的,今天的研究是分科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原理和问题,我们今天不可能因为某种政治的理由去反对某个具体科学理论或科学结论。
实际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在今天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其他人的转述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比如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反驳了原子论的主张,而为了反驳的需要,亚里士多德相当详细地介绍了古希腊原子论的细节。伊壁鸠鲁派是古希腊晚期重要的哲学流派,这个流派继承了古希腊原子论的传统。
为什么会有原子的观念?温伯格在《亚原子粒子的发现》中是这样论证的“这一观念(原子)帮助人们理解了许多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如果人们认为物质连续地充满了它所占有的空间,这些现象就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例如,取一些盐溶解于一碗水里,用原子论就很容易解释这一现象:组成盐的原子分散到水原子之间的虚空中去了。再例如,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它将扩散到一定的面积后才终止扩散,用原子论很容易解释这种常见现象:薄薄的油膜一直扩散到只有几个原子的厚度的时候,才终止扩散。”
这个论证的关键是原子论(即物质由原子和虚空组成)使许多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理解了。温伯格举的两个例子都是我们的日常经验,而第一个例子正是古代原子论者经常举的例子。
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但他在《物理学》中认为“那些企图证明没有虚空的人并没有驳斥主张有虚空的人真正的主张,他们的论证没有击中要害。”
接着亚里士多德罗列了几条虚空存在的证据(1)如果没有虚空,就根本不可能有空间方面的运动(位移和增长)。(2)有些事物显得能收缩或能被压缩。等。
这些应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关于虚空存在的例子,即假设虚空存在就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亚里士多德认为驳斥这些用以证明虚空存在的根据是很容易的。他的作法是给出一些新的解释,在这些解释里是不需要假设虚空的。
比如他把运动解释为性质的变化,“一般意义的运动不必要有虚空作为条件。即,实的事物是可以有性质变化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之能被浓缩倒不是因为进入了虚空,而是因为包容在其中的别的事物压出去了。例如水受压时,其中的空气被压出去了。”
如果让亚里士多德与温伯格对话,温伯格的第一个例子很容易被驳斥,即盐溶于水不一定是因为有虚空存在,而可以是因为水中间包含的空气被压出去了。但第二个例子,即油膜扩散到一定程度不再扩散了。这个例子亚里士多德可能并不知道,第一个描述这个现象的是富兰克林(1706-1790),他已经是近代的人物了。
在亚里士多德的眼里,支持虚空存在的经验例证是很容易被推翻的,下面他将转向逻辑的论证。比如他试图论证正是虚空的存在使运动不可能了。
(1)虚空是绝对的缺乏,其中没有“上下左右前后”之分,因此运动不可能了。
(2)运动的快慢有两个原因:(a)运动所通过的介质不同(如通过水或土或空气);(b)运动物体自身轻或重的程度不同;
介质造成运动速度的差异是因为它对运动物体的妨碍作用,例如物体A在$t$这段时间里通过事物D,以及在$t'$这段时间里通过稀疏的事物L,若事物D的长度等于事物L的长度,那么运动的快慢就表现在阻碍物体的密度的比上。事物妨碍作用越弱运动越快,但是如果存在虚空,即完全没有妨碍作用,则对应速度是无穷大,这是不可想象的。
亚里士多德说:
亚里士多德理解的虚空——空间是一种分离着独立存在的事物——这是不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论证了“不可能有任何连续事物是由不可分的事物合成的,例如线不能由点合成,线是连续的而点是不可分的。”(《物理学》Vol6,sec1)
首先亚里士多德对连续(continuous),接触(in contact),和依次(in succession)进行了定义。
亚 里士多德是通过外限(extremity)定义的。外限看上去是个很直观的概念,即区别于事物内部的从外部对事物予以限制的边界,但这个起限制作用的边界可以是属于事物的,也可以不属于事物,就好像集合论里的开集和闭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当然没有近代集合论的概念,但外限概念的使用已暗示了集合论在未来的大用。
连续:外限为一;
接触:外限在一起;
依次:如果二者之间没有同类居于其间,比如:自然数123,12就是依次的,但13不是;
下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命题:连续不可能由不可分组成(nothing that is continuous can be composed ‘of indivisibles’)。然后他进一步解释了这个命题:线不能由点组成,线就是连续的,点是不可分的。
然后他的论证基本上是就线不可能由点组成这一命题完成。亚里士多德反驳原子论的思路是这样的:(1)承认组成我们世界的事物是连续的,比如水、气、火、土应 是连续的,这和我们的日常经验吻合;(2)论证连续不可能由不可分(原子)组成;(3)论证线不可能由点组成。
就命题(3)本身而言已经变为纯粹的数学问题,以今人的观念看并不构成对命题(1)(2)的有效证明。但在古希腊哲学中达到可靠知识的基本手段就是数学,比如只有几何学能达到对理想化的,不朽的三角形的理解。所以把一个命题成功地转化为数学问题是柏拉图学园的基本训练,从这个角度亚里士多德很好地继承了他老师 柏拉图的传统。所以我们今天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证看作是数学史的一部分也许会更恰当,当然即便如此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仍然存在漏洞。以今天的眼光看命题(3)是相当古怪的,因为根据实数的理论,线段上的任何一点都可用一个实数来表示,所以我们今天也说线是由点组成,但这个点指的是实数。有趣的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认识到无理数的存在,但古希腊人确实一直没有实数理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证可帮助我们考察他们曾经距离一个实数理论有多远(或多近)。
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论证方式是利用反证法。如果线是由点组成的,那么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就是——连续、接触、依次——三者 之一。如果三种关系都不成立,说明线就不是由点组成的。而亚里士多德在这第一步就犯了错误,以今天的眼光看,点与点的关系恰恰不是这三种情况之一。比如我们在线段上任取两点,我们知道两点之间至少还存在一个点,若再取这靠得更近的两点,我们又至少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点。如此一直做下去,我们发现点与点之间 的关系不可能存在“依次”关系,当然这样构造出的点集也不可能是连续和接触。因此点与点的关系用连续、接触、依次来分类是不全的。
假设我们认同亚里士多德对点与点关系的分类,看他是如何论证的。首先他排除了点与点不可能是连续和接触的。因为在他看来点是没有外限的(点的定义是没有部分,而没有部分也就没有外限与其内部分开),因此谈不上外限为一,或外限接触。
接着亚里士多德又详细地补充了以上论证。亚里士多德认为连续意味着点与点是连续的或接触的,对接触这种情况他又做了分类: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整体与整体。由于点是没有部分的,所以点与点接触就意味着是整体与整体接触。而这样就是不可能连续的,因为连续意味着在空间上可分为不同的部分。
最后亚里士多德论证点与点也不可能是依次的,这里他提到了时间的类比,即长度不可能由点组成,而时间不可能由时刻组成。接着他说:点与点之间总是线,而时刻与时刻之间总是时间。如果认为线上有点存在,那么点与点之间就有其同类存在,则点与点是不可能依次的,这是一种我们比较能接受的论证,同时这也提示我们亚里士多德一开始的三种关系的分类是不全面的。
(中间夹了一段似乎打断了对问题的论证,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大多是讲稿,很可能会根据课堂情况随意地加进一些评论和重述,我们今天看来会显得有些拖沓和不连贯。亚里士多德这里强调说:如果长度和时间可以由不可分组成,它们就可分为不可分的,而不可分是没有部分的,但前面已经证明没有连续的可分为没有部分的事物。)
但亚里士多德似乎对第二种可能性更重视,即认为“依次点之间的线” 是不同于点的(可能是针对原子论者所说的虚空),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可能是由可分的或不可分的组成。如果可分,就意味着我们可继续往下分,结果又是可分或不可分,如果是一直可分的话,那么就是无限可分的,并且是连续的。
那么连续的就是无限可分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分为不可分的,那么不可分就与不可分相接触,而这前面已经被否证了。
至此该论证告一段落。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1)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是基于分类展开的,如果分类不全面,论证就会有漏洞;(2)亚里士多德对反证法使用非常频繁 (矛盾律和排中律);(3)严密的逻辑论证的价值是使论证的漏洞可能暴露出来,实际上提供了后人可继续研究的基础,否则仅仅是声称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或反对)而没有任何论证就显得没有多少价值;(4)亚里士多德对该问题的处理可与实数理论进行比较,人的思维在几千年间确实很少进步!
亚里士多德还论证了“对不可再分的物体而言,运动是不可能的”。(《物理学》Vol6,sec10,240b20-241a5)
假设某物体占据AB区间,一端在A,另一端在B;D时间后,它将运动到BG区间,一端在B,另一端在G。如果物体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比如时间流逝了D/2),那么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物体在AB区间;或(2)物体在BG区间;或(3)物体的一部分在AB,另一部分在BG;
现在来证明对不可再分的物体,运动是不可能的。对不可再分的物体而言,它不可能部分在AB,部分在BG,否则物体就有部分可以再分了。这否定了情况(3)。
物体也不可能在BG,因为这样运动就完成了,而我们假设物体是处在运动过程中的。这排除了情况(2)。
最后一种情况是物体仍处在AB,这意味着物体处在静止的状态,时间已经流逝,但物体没动,仍处于静止。这排除了情况(1)。
所以没有部分的物体是不可能运动的。
伊壁鸠鲁(Epicurus,341 BC - 270 BC)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伊壁鸠鲁学派是古希腊晚期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伊壁鸠鲁主义一度在希腊和罗马非常流行。
罗马诗人卢克莱修(Lucretius,约99BC-约55BC)是伊壁鸠鲁主义的信徒,他流传的唯一著作《物性论》详细介绍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其中相当多的篇幅叙述了伊壁鸠鲁的原子思想。
到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编撰了关于古希腊各哲学流派哲学家的传记作品《名哲言行录》,其中第十卷是关于伊壁鸠鲁的,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中抄录了三封伊壁鸠鲁致友人的信,其中致希罗多德书信(Letter to Herodotus)是关于原子论的。
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假说的主要改进是:
(1)提出了“原子的偏转”(swerve),即认为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可能发生微小的偏转,原子的运动不再是决定性的了,伊壁鸠鲁认为这样就避免了德谟克利特的宿命论,为“自由意志”保留了可能。
“自由意志”在基督教神学中是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如果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原子的机械运动所决定(或完全由上帝的事先安排所决定),那么个人就无需为自己的罪恶负责了。
也经常有人会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比作牛顿和拉普拉斯的机械力学,而把伊壁鸠鲁引入“偏转”概念的原子论比作量子力学。
(2)伊壁鸠鲁认为原子不可能取所有的大小, 其大小是有上限的,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原子, 另外原子的大小也是有下限的,即不可能是任意小的。
伊壁鸠鲁强调“除形状、大小、重量和其他必然与形状联系在一起的性质外,不应当认为原子还具有其他属性。”
这里,原子具有形状是原子论解释物性的基础,有形状就意味着有部分,即在想象意义或数学意义下是可分的,那么在想象意义下原子是否无限可分呢?
伊壁鸠鲁仍然主张不能无限可分,因此有想象中的极小,没有形状,但却有体积,并可用来度量体积。如果把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观点做个比较的话,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主张在自然和数学意义下都“无限可分”,而伊壁鸠鲁则正好相反,在自然和数学意义下都主张原子论。
在整个漫长的中世纪,原子论被欧洲人遗忘,哲学与诗歌和戏剧一起被作为异教的焚烧。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是唯一流传的自然哲学著作,十字军东征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开始流传,这为原子论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1417年,意大利学者布拉乔利尼(Poggio Bracciolini)在一个修道院里重新发现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并流传给当时的知识界。随后,蒙田(Montaigne,1533-1592)、伽森狄(Gassendi,1592-1655)等复活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并通过玻意尔(Boyle,1627-1691)、道尔顿(Dalton,1766-1844)等实验物理学家的工作逐渐发展出了关于原子的近代理论。
(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第四章)
大鹏斗孽龙传说
在纳西族的传说中,过去有个大酋长,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怕他死后儿女争夺家产,就把天地各划一半,儿女各一半,并指定了儿子住在陆地是人,女儿住在海里是龙。
后来,酋长死了之后,住在海里的龙不断侵占陆地,龙子龙孙也经常毁坏人的庄稼。为此,人请来了金翅大鹏,把那海底的孽龙抓起来捆住,给她一次狠狠的惩罚。从此,孽龙再也不敢侵犯百姓了,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地过着生活。
画龙点睛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一个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这四条龙都没画上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去。听的人不相信,偏要让他画上。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用毛笔在龙头上点上了眼睛。谁知道,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就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墙壁也震破了,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墙上就只剩下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
叶公好龙
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公,他非常喜爱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的墙壁上也画着龙,叶公的家简直成了龙的世界。天上的真龙知道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口伸进来,尾巴拖到客堂里。谁知叶公一见到真龙,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龙马负图的传说
在河南洛阳东北孟津老城一带,在远古时候是一片水草丰盛的地方。传说古代曾经在图河里出现过一个妖怪。它头似龙,身似马,满身的鬃毛卷成无数个漩涡。人们按它的形状,就叫它龙马。据说这龙马是水中蛟龙变的,凶猛无比。它的到来,使附近洪水横流,庄稼毁坏,人们无法生存下去。
小白龙的故事
泰山黑龙潭下边有个白龙池,据说小白龙从前住在这里。有一次,玉皇大帝叫小白龙下一场狂风暴雨,但他不忍心毁坏老百姓的庄稼,只下了一场牛毛细雨。这下激怒了玉帝,罚他到人间做苦工。
小白龙到人间去做短工,并和一个姓崔的姑娘相爱结婚。有一年,赶上大旱,庄稼都快干死了,小白龙偷偷地显现龙形,帮助下了一场透雨。但它的原形还是让人发现了。它的妻子听到传闻后,不相信,追问丈夫,并让它现出原形给她看看,小白龙被逼无奈,现出原形,一下子把它的妻子吓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小白龙为民浇地的好处,在泉边盖了座白龙庙。
正当人们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伏羲乘坐六龙,来降服龙马。说也奇怪,龙马立即变得温顺善良起来。后来,伏羲根据龙马身上的漩涡,认真研究,坐了八八六十四天,终于研究出了八卦图。龙马恰为天地用,图河先得圣人心。"后世为纪念伏羲和龙马,修建了一座寺院,叫负图寺,寺前高竖两块大碑,上刻图河故道和龙马负图。
:1传说,龙是一种神异生物。各地传说丰富。龙是中华民族所敬奉的图腾,是吉祥雄伟的象征。龙的普通级别类型是有两个杈角、蛇身、四足、鳞片、腥味浓烈,非标准类型还有独角龙等。
2龙的原型有“新中国龙”化石里的美丽瓦窑龙,有双角。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3古代最著名话题有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观龙并令画工当场绘像且令文臣对此吟诗作赋,有的地方还传说天击恶龙的故事,龙的传说是中国民间一个文化仓库。
顶楼第二季依旧是原班人马因为在第一季的时候把女主角安排下线了。
《顶楼第二季》是由朱东民执导,金顺玉编剧,柳真、金素妍、李智雅、严基俊等主演的韩国季播连续剧,于2021年2月19日在韩国SBS电视台播出。该剧是韩国季播连续剧《顶楼》的第二季,讲述了发生在韩国上流社会人群居住的一栋100层的顶级公寓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成功诬陷吴允熙后,千瑞珍和朱丹泰决定结婚。他们的订婚派对被刚从美国回来的吴允熙和河尹哲打断了。随着秘密的揭开,赫拉宫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然而又一个神秘的人物出现并与他们对抗。
韩剧经典合集
1234
古希腊文明的“东方起源说” - ---中国网
今天仍有许多人持充足的理由相信:西方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诸文明迥然不同,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经由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而到近代的工业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甚至有人把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制度等常常被直接归结为古希腊——罗马文明“固有本质”的衍化。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古典学者约瑟夫·斯卡利杰就指出希腊人受益于非希腊人的成就。
伟大的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怀特海也说:“我们从两河流域的闪族人那里继承了道德和宗教,从埃及人那里继承了实践”(1937)。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西方——更确切说是古代“东方”诸文明。
事实已经证明:东方的各种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等等——对古希腊文明都有较大的贡献。
东方文明对人类的贡献经过希腊、希伯来和基督教一直向西流传,最终到达了近代西方世界。在技术上,这种贡献包括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车轮和播种机器;在科学上,则包括对天文学研究的肇始、六十进位制的数字系统──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如用度来划分圆,把小时分成分、秒等。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观测最终导致了季节的划分和月相的固定。伴随天文学而来的星相学,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黄道的名称──公牛座、双星座、狮子座、天蝎座等等;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显然是荒谬的。许多世纪之前,埃及人就提出了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的许多想法。希腊人的贡献,勿宁说是使哲学发展为比以前内容更为广泛,包罗万象了;在政治上美索不达米亚把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二项内容传给了西方文明──城邦和神圣王权的概念。城邦制度分布在整个地中海周围的大多数地区,王权──君权神授的概念,君应向神们述职的概念──传入西方社会的本质之中。今天英国君主的加冕仪式可以说是美索不达米亚仪式的再现;在法律上美索不达米亚把成文法传给了西方。或许这并不是夸张,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律照亮了文明世界的大多数地方。希腊和罗马通过与东方的接触而受到影响,伊斯兰世界只是在征服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中心地带之后才有了正式的法典。究竟现在的法律中有多少因素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已可断定,就如英国历史学家赛格斯(HWFSaggs)在其所著《伟大属于巴比伦》一书中所说的:“有关抵押方面的法律最终都可追溯到……古代东方”。
希腊文学也表明它受了许多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如,美索不达米亚的洪水故事和希腊神话中的丢卡利翁的传说相似,丢卡利翁造了一艘船,靠它渡过了洪水,而洪水却毁灭了其他人类。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屠龙题材在希腊传说中也有类似的传说,如伊阿宋和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他们两个都杀了几个怪物。上帝为惩罚人类而施的瘟疫是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题材。希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阴府也惊人的相似,两者的阴府都是灰暗的地方,与现实的世界相分离,来世与现实只靠一条不祥的河连接着,死者由此河运送。同样地,希腊为死者所作的挽歌,似乎在苏美尔人的作品中也有相似的地方,这部作品最近已由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从泥版文书中翻译过来。作品中一位美索不达米亚诗人以夸张的语言哀叹他父亲和妻子的去世。甚至希腊史诗的形式,通过其他媒介影响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也可找到它的原型。这时腓尼基的神也传入希腊,如在腓尼基神话里有一个神叫做“浦昂”(锤子神),后来被希腊人改称“皮格梅”,意思是“拳头大的神”。
在希腊哲学里,学者们直到最近才发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的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劝导词和赫西俄德的《田工农时》奇异的相似。许多苏美尔的对话现在正被拼凑在一起以图翻译过来,这些或许可以证明一些作品如柏拉图《对话集》中存在一些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
因此,追本溯源,希腊文化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鉴于史实,英国学者奥斯文·穆瑞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东方化时代”的概念,立即受到学者们的普遍接受,这个新的观点第一次从本质上肯定了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地中海世界,原先就存在过一种希腊因素和东方因素相汇合的文化。当然,这种汇合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双方的关系是互动的,并不是始终一方对另一方一边倒的强势影响,究竟是谁对谁的影响大,是由不同时期各种具体而复杂的因素决定的。
-----------------------------------------------------------------
白种周人的起源和黄种殷民的复兴
在史前时期的中国,存在着三大民族集团。处于西方即黄河中上游高原地带的,是称为河洛文化区的羌狄集团,其象征代表是轩辕黄帝;处于黄河下游东部平原及沿海地区的,是称为海岱文化区的东夷集团,其象征代表是帝俊高辛;处于南方长江流域的,是称为江汉文化区的三苗集团,其象征代表是太皞伏羲。
从各地出土的早期文物对比,古人类学研究及DNA等科学检测情况来看,所谓羌狄集团明显带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基本可以确定其族群来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亚地区。从中亚到黄土高原,游牧民的文化遗迹由西向东呈阶梯型连续发展,自罗布泊以东开始与东方民族有了陆陆续续的接触,直至到达中原地区与东方主体文明发生碰撞。而东夷集团和与东夷集团关系密切,时常难分彼此的三苗集团,则明显属于蒙古利亚人种,其外观形象、身体特征与现代汉族人基本一致。因而,我们今天可以推断出,黄帝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祖是有疑义的,而作为黄种人的汉族代表则更是显得荒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奉祀黄帝为始祖,其根源在于远古时期各部族对中原地区争夺的结果。具体来说,起点就在于周民族的兴起和殷民族的衰败。
从有史可考有据可循的资料上分析,西方人在姓氏制的确立时间上较早。比如沿里海南下的雅利安人的一支达瓦兹,很早就推行了种姓制度。而东方人的姓氏在起源时间上,实际是相对较晚的。只是到了后来,作为西方民族之一的羌人,才带来了姓氏文化。尤其到了武王灭商分封时,以封地为姓氏的现象才大规模的出现。通过考古出土的人物雕像和DNA检测等研究表明,作为古羌狄一支的周人,其主流早期特征明显具有西方印欧人种高鼻深目、头发卷曲、体毛浓密的特点。而他们的始祖后稷,其母名姜嫄,姜羌同源,以羌为姓氏,且嫄即指女性始祖之意,由此可知姜嫄其意就是羌族的繁衍之母。事实上,早期的所谓有熊氏、有虞氏、陶唐氏、烈山氏这些氏族,无不带有印欧语系高加索人种的印记,而东方和南方的九黎、九夷、淮夷、三苗,则蒙古利亚人种特征显著。原始时期,作为游牧民族的古羌人逼近中原,而世代居住于黄河南北广大地区的九黎部落,与外来入侵的游牧民不断发生摩擦,终于酿成了著名的涿鹿之战,长年安居的农耕民族不是剽悍的游牧民对手,渐渐败下阵来。从此,中原地区不再是东方民族的沃土,以炎黄名义为首的羌狄部落逐步向中原各地渗透,与当地的农耕民族冲突时断时续,在各类接触中又相互融合。西方各民族在带来自己异域文化的同时,也慢慢接受了东方先进的农耕文明,但是炎帝黄帝作为一种称号,在当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还是大多局限于西方各族内部,东方民族有自己的民族首领,或者就是原始时期的祖先称号,就象西方羌狄一样,同样也是经过了神化过程的,这就是帝俊。
炎黄对蚩尤发动的涿鹿之战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在于东方的门户从此向西方敞开。而后来的殷周之争则标志着西方的社会文化最终占领了东方的市场。
历史上,作为一个发达奴隶制国家的殷商与周围地区政经关系密切,社会交流、人员往来频繁,这是因为周边的小国家都是作为殷商的附属国而存在的,所以各部族之间杂居侨居的情况普遍。比如姜尚,虽然据记载其为殷人,但从他的名字上可以看出其祖上当有羌人血统,很可能是世代移民于中原地区的羌族人。不过虽是几代人都接受着东方文明的熏染,但羌人沉淀的基因仍会在很多时候起着显性隐性的作用。所以当他回到血缘更近的周人那里,潜意识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认同感也是很正常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姜尚助武王伐纣成功,受封于齐后,自我回归的西方民族刻板拘束的宗教性格得以再现,要残酷血腥地毁灭具有东方民族活泼生动的文化因子、崇尚自由快乐的莱夷文明。
殷民族的始祖叫契,就是那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有娀氏的孩子。所谓天命玄鸟,指代的是一种鸟图腾文化。东方民族以花鸟为图腾,鸟的形象在其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比如东方民族的上帝帝俊,从甲骨文来看,就是一个鸟首人身的形象。据传说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叫羲和,是伟大的太阳之母,就是被羿射死了九只三足乌儿子的母亲,太阳的形象在古人看来就是日中一金乌,由此可知鸟图腾文化象征着夷人对上天和太阳的崇拜。另一个妻子叫常羲,是显赫的月亮之母,生了十二个月亮女儿,这不过是后人对于十二月历的附会。《山海经大荒东经》描述说:“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郝懿行考证沙即为娑,这段话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古代夷人身披五彩羽毛服饰、头上戴着装饰密集的羽毛翎冠,相互盘旋而舞,对天帝和太阳神行祭祀之礼、共同庆祝的热闹的民俗画面。由此而知,作为东夷人一支的殷人,始祖要与天上的神鸟拉上关系,就不难理解了。
殷人作为东夷的一个古老部族,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一直有着显著的地位。殷人善于经营,农牧业发达,手工、商业繁荣,雄厚的经济基础保证了强大的政治地位,在与各民族的往来接触中逐渐树立起威望。同时殷人素以强悍著称,在军事上有很强的战斗力,曾经同有易人的战争就很说明问题。
在成汤以前上溯到六、七代,殷民族有一个首领叫王亥,在他的带领下,社会发展很快,粮食作物充裕,牛羊成群。王亥精明能干,又富有商业头脑,他见这么多产品用不完,就与弟弟王恒商量,把多余的拿去和北方的有易族进行贸易交换。兄弟二人征求大家的意见,族人正发愁东西如何处理,一听这个方案就答应下来,并且推举兄弟俩带队前往。经过一番准备,两个人率领着一批殷人,带上大量的农作物,赶着牛羊群出发了。
有易族居住在今天的河北易县一带,与殷人同源,也是当时北方一个强盛的民族。有易的首领绵臣,得到消息后亲自前往迎接,并设宴款待王亥一行。可在欢宴的过程中,发生了始料不及的事情。因为风俗习惯的不同,王亥本来出于礼貌的问候却引起了有易族的误解,被认为是对有易人的侮辱,由此而产生起争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竟动起手来。结果寡不敌众的王亥被杀,王恒被扣押,牛羊物资也被全部没收。噩耗传回到殷人那里,激起整个部族的愤怒,大家推举王恒的儿子上甲微为新的首领,立刻就组织了一只部队前去讨伐有易族。按说有易作为一个强大显赫的部族,是有很强军事实力的,但在仓促出兵的殷人面前,严阵以待的有易却表现得根本不堪一击。两军在易水河畔一交手,有易人就被打得溃不成军,首领绵臣被杀,被扣押着随军出征的王恒也死在乱军之中。易水旁的这次战斗,充分说明了殷族人具有超强的作战能力和雄厚的军事基础。
补充:
上甲微虽然打了胜仗,但父亲却在混乱中死了,他把满腔怒火全部发泄到有易人头上,一番清剿过后,有易几乎没了人烟。后来,残存的少量侥幸活下来的有易人,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为躲开殷人的势力辐射范围,只得前往西方避难,经过了艰苦的长途跋涉,最后在陕西甘肃一带找到了一片落脚点。根据各地发音的不同,有易转音成了摇,后来又正式定名为嬴,并且以嬴为姓,嬴实际就是易,以示不忘故土。这个迁徙的民族就是后来秦人的祖先,所以秦国虽然是发源于西方,却是源自东夷民族。
从上甲微以后的各代,殷民族不断兴旺,到了成汤时期,殷商确定了自己华夏各民族中心的地位。殷人奉帝俊为上帝,奉契为祖先,按时节祭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周朝兴起。
自周原而起的周人,有自己西方的民族传统。他们奉黄帝为上帝,奉后稷为祖先,虽然依附于殷商,却并不认同东方的上帝。他们的相貌外观、体质结构、生活习俗,虽说因为长期混血的原因已有所改变,但骨子里依然处处潜含着来自西方的基因。这是因为他们的民族主体意识、主体遗传成分始终以西方为根本。他们来自古代羌人,黄帝才是他们羌狄各族崇拜的对象,是他们的不可动摇的认同点,是羌狄各部相互联系的纽带。虽然羌狄集团始终处于人数上的劣势,始终处在少数/民族的地位,但即便是附庸东方的关系,也只不过是松散的表面意义上的宗主名义,并不是完全的统治关系。东方的帝俊信仰,并不足以动摇他们的根本。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四方,四蛇盯绕。”《西山经》又说:“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从书中的记载分析,加以对古代中亚地区的地质地貌构成研究,所谓轩辕之丘大致应位于今天锡尔河上游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黑水即为锡尔河古音而来。近代考古研究证明,史前的印度—卡菲尔—伊朗人大约在公元前四千年甚至更早的时期就对马进行了驯养,并且两轮和四轮马车大量出现。而费尔干纳作为雅利安人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牧马业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伴随着辐轮战车的发明,加之中亚地区气候环境的改变,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各部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军事入/侵。由里海西进的部族有赫梯人、赫楞人、凯尔特人等,陆续抵达小亚细亚和欧洲;南下的一支古提姆人侵入美索不达米亚,推翻了阿卡德王国;另外有两支分别进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河谷,攻占了伊朗和印度北部地区;而东进的一支,无疑就是后来出现在东方的吐火罗语属的羌狄集团。
史前的古羌族,其游牧民特性、生活习惯、语言结构、民风民俗与印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墓葬发掘结果比较,大量的遗骨研究显示他们是狭面高额深目、身型高大的白色人种,提取的DNA样本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而少量具有蒙古利亚特征的尸骨经核实其身份是作为奴隶而出现的,并且经常被当作殉葬者,他们很可能是在入侵过程中被古羌人掳掠去的。而在更早的时期,古羌人与印欧人同样都实行火葬。从出土文物来看,用陶轮制作的尖底水纹陶器,正是中亚古吐火罗人特有的原始工艺之一,带有明显的克尔木齐文化痕迹。上古时代,羌人语言本属印欧语系早期的吐火罗语属,使用多音节语,后来因为受中原地区汉字的前身甲骨文的影响,才慢慢接受了单体象形文字,并转为单音节语,由周人最终确定下来。通过对语言学的比较研究证明,在汉语中存在许多印欧语借词,并且有着某种结构上的类似性。比如水这个词,经一些专家考证,其读音并非东方民族的原始发音,而是从印欧语中sil发音转化而来。而更说明问题的,就是所谓黄帝这个称号。
在古代印度神话中,魔鬼有一个共称,叫Asuras,中文译名阿修罗,与之相对立的天神,叫Devas,中文译为帝释天。而在相邻的古代伊朗人那里,事情却发生了颠倒,Asuras的伊朗对应词是Ahuras,中文应译做阿胡拉,是代表光明、保护人民、惩治邪恶的神祗共称,而Devas的对应词Daevas,则被当作魔鬼的共称。按说古代伊朗人印度人同源,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但当时的情况是,两个部族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在仇恨日益加深的境况下,都自然而然地升格自己的保护神,而不断地往对方的保护神身上泼脏水,最后竟上升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
在早期雅利安人的多神崇拜中,Ahuras确是一个重要角色,即是光明的象征,兼有司值雷电之职,威力可谓无比。通过对早期印欧人的语言学进行研究对比,阿胡拉这个词源于发音应为Hiulran的词语,意指光明。在上古时代,印欧人在H和S的发音上不分,后来因为部族的不断分化迁移,导致读音在各地出现差异,但词源是一致的。这个词又指代闪耀着剧烈光明的雷电,当被作为人格化的神祗后,雷电划破天空,就当成了Hiulran闪现的象征。从印欧语系各部族语言的演化过程,都可以追溯到Hiulran的印记。自伊朗的Ahuras,到北欧的Thor,证明了这个词语或者神祗在印欧人中的影响力。而在古羌人的原始信仰中,这样一位著名的天神是不可能被忽视掉的。
综合印欧语系各语种演化渐变过程,结合吐火罗人羌人周人的社会发展轨迹,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最后作为单音节汉字确定下来的黄帝这个称谓,帝是指明他的身份地位,而黄正是发源于远古时期Hiulran这个多音节词语,是它的单音节转音。在早期的羌人那里,这个词不单用做至高无上的天神之意,还指代与天神沟通交流的民族的领袖,也就是他们的大祭司,发“许”声读音。这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传说中的黄帝怎么会兼有上帝和氏族领袖的多重身份,原来领袖就是天神在下界的化身。如同“MA”这个词一样,Hiulran这个伟大民族的光荣代表,伴随着各部族的繁衍迁徙,从中亚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至于轩辕和公孙这两个词,只是Hiulran这个词源在不同地区各个时期的不同读法,轩辕系转音,公孙为析音,象吐蕃人传说中的格萨尔,即接近于甘南地区古羌人的公孙发音。不同的部族辅以自身的经历,对崇拜对象不断叠加神化,虽然事迹上有了差别,戴上了五颜六色的装饰,原点却是一致的。
从武王开始,姬周取代了殷商,周文化也开始取代殷文化。黄帝作为周文化的标志之一,随之推广到全国各地。周初的分封,使羌人和与羌人关系密切的部落贵族作为统治者,控制了各地的上层建筑。本来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文化上的推广必然会招致原住民的抵触,但作为东夷文化核心的殷人被集中在宋卫两个国家,而其他东夷部落本来就结构松散,缺乏凝聚力,加之长期与殷人相互排斥,甚至有很多部落在灭商的过程中就是作为周人的同盟者出现的,所以周文化的普及并没有遇到过多的阻力。战争过后,境内的大部分东夷人在生活质量上非但没受到影响,反而因为摆脱了殷人的盘剥而有所提高,这又间接为周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而少数固守夷人文化的部族,或是因为地处周朝疆域之外,对中原没有影响力,并且被周代统治集团极力贬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蛮/夷习俗,或是在周文化的强势包围中难有作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湮没掉。至此,溯源于中亚文明的黄帝,作为中原社会的主流文化被延续下来。
东夷和与东夷相关的文化系统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衰落,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可以找到零星遗留的残片。从流传的羿射九日、嫦蛾奔月的民间故事,到萨满文化在一些地区的流传延续,无不加盖着东夷文明的印戳。而与东夷同根同源的三苗和与三苗有着传承关系的楚文化、百越文化,还是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也从一个侧面对东夷文明有所映射。
另外,有一个十分令人关注的现象,就是远在美洲大陆的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通过各种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种种迹象表明,奥尔梅克文明与殷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生活着奥尔梅克人,就是后来玛雅人的前身。奥尔梅克人创造了高度的社会文明,建造了印地安人最早的太阳神庙。考古学家在神庙遗址的挖掘工作中,发现了六块平首微弧的玉圭,根据碳14数据的相关测定,时期应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与神庙修建时间相吻合,它们被奥尔梅克人用来当作祭祀祖先的牌位。而让人疑惑的是六块玉圭上镌刻着殷商的甲骨文,通过解读得知,上面的文字是殷人远祖、高祖、先王的名号谱系。为什么奥尔梅克人会在神庙中心祭祀殷人的祖先,人类学家从当地印地安土著的历史传说中寻到了端倪。
经过整理分析当地印地安人的民间传说,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他们的祖先在远古的时候,由西方故乡通过天之浮桥岛来到这里,后来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主要是地震海啸大风等灾害频发),部分居民随同大巫师返回故地,另外有一部分人则被留守下来。时间大约在距今三千年前,当初前往天国的后裔因为故乡国破又回到了这里,并与当地人汇合,共同营建新的国家。留守者的后裔称返回来的首领(同时也是个巫师)为奎兹柯亚特,意即从外面回归的尊者。这个受尊敬的巫师被当作金星神羽蛇神的化身而受到推戴。关于此次回归,印地安人有世代相传的诗歌做了描述,大意如下:天国敌破家难回,亡命海外寻夷(印)乡,二十五族为兄弟,跟从侯喜过天之浮桥岛,途中艰险不能忘,分发麦黍众相亲,天国再建冬复春……。至此,结合公元前1000年左右殷商灭亡时的情形,大致可以推断出奥尔梅克文明与殷文明的相互联系。
在周武王伐纣前夕,殷军主力正被派往东部,由攸侯喜率领在淮夷地区平叛。当纣王自/焚国家灭亡的消息传到后,攸侯喜知道平叛部队随时会面临着淮夷和周军合围的险境。在进不能进退无可守的严峻形势下,攸侯喜不愿坐以待毙,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领殷军民东渡出海,回到夷人祖先在海外的故乡。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因为年代太久远,海外的家乡究竟在哪里,路线又如何走,确实是一个难题。但留下又如何呢,走至少还保存着希望,路途必定会是艰辛的,但路途的艰辛阻拦不住逃跑的决心。所幸的是在他们中间,还保留着一代代巫师流传下来的有关祖先迁徙过程的记忆,于是东征的殷军及随军眷属共二十五万人,分做二十五部,乘艨艟帆舰和涕竹舟,依先人所传下的迁徙路途中的星象变化和地貌标识,先是向东直航,绕对马往北,经虾夷三千列岛,再东向过夷南干诸岛抵达北美,弃舟登陆后南下墨齿之地,即与奥尔梅克人相遇。攸侯喜以少昊金星羽蛇为号召,印证了两族同源,随即被奥尔梅克人尊称为奎兹柯亚特,当作回归的少昊金星化身而拥戴。从日本、堪察加、北美等地出土的殷代青铜刀、青铜面具、陶器,到尤卡坦半岛的玉器,成为这次大迁徙的有力佐证。可以想见的是,这是一次艰苦悲壮的长途跋涉,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的殷民想必所剩无多。但这也是一次成功的迁徙,它使殷商文明在美洲的土地上再次延续。为怀念故国家园,攸侯喜带领殷人与奥尔梅克人仿安阳格局建设都城,新都命名为家,经专家解析,慢读析音为文塔,都城旁的河流仍叫洹河,慢读析音为科潘。城中新建太阳神庙,民众依时节而聚,由巫师引导,尊崇拜帝俊古制,或是头戴翎冠,或是身披五彩羽衣,祭祀上天和太阳神,直至现在,很多印地安部落还有此遗风。最初的祭品是有着鲜艳羽毛的鸡,印地安口音读为“ki”。平日里大家或是种植谷物,或是冶炼青铜器具,或是身背夷人长弓四方渔猎,新的国家就此而诞生。
奥尔梅克文明是美洲最古老最显赫的文明,它是印地安人的骄傲,是东夷文明的再现,是殷商文明的再生,它是我们东方民族和印地安人的共同宝贵财富。事实证明,坚韧的民族一定会通过历史的考验见证出伟大的奇迹!
以我研究n年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知识抛开神话和史诗中两位女神的篇幅比例差距来推一下这四个题。
1、 雅典娜更漂亮。其实一开始我以为是阿尔忒弥斯,因为她是月亮女神,她同父同母的哥哥是阿波罗,被认为最帅的希腊神,所以可以知道她长得很漂亮。其次她被偷看过洗澡(我不想提这个的,但是神话中把她描述得很高很漂亮)相反,一直没有人正面说过雅典娜漂亮到如何如何程度,荷马史诗里描述她的容貌用的是“高额头”(这个是智慧的象征),也就是说她有正宗的希腊高额头高鼻子……但是有个侧面描写有很大的作用,足以证明雅典娜更漂亮:金苹果最后角逐的三个人是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底忒,金苹果上写“给最美丽的人”,雅典娜成为最后的三强,而阿尔忒弥斯并没有入选,证明雅典娜长得比阿尔忒弥斯漂亮,不能单凭雅典娜是智慧和战争女神就认为她不如月神兼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漂亮(她们两个都不是特别女性化)。
2、 以男神的眼光,这个很难说,因为雅典娜和阿尔忒弥斯都是终身未婚,是奥林匹斯山上著名的两大处女神,证明没有男神能够获得她们的欢心(雅典娜是认为其他男神都太愚蠢,而阿尔忒弥斯喜欢的是个牧羊人)。不过有个侧面可以讲一下,那就是没有男神追求过阿尔忒弥斯,但是有男神对雅典娜有非分之想!赫淮斯托斯曾经意图轻薄雅典娜,那场闹剧的最后还有了个孩子(他自己把东西弄到了大地上,于是……但大地女神不承认是她的孩子,当然也不是雅典娜的啦)。这样看,对男神的吸引力,雅典娜要大一点。
3、 处女座的守护神是圣洁神艾斯特莱雅,单从这两位女神中说的话,我认为是阿尔忒弥斯。处女座的主要特征是细心又有洁癖。细心的话更像雅典娜,总所周知,她是智慧女神,智能高而且细心。洁癖的话就像阿尔忒弥斯,就被人偷看一次洗澡就把人家变成一只鹿(这点和她哥好像,一生气就剥人皮),这当中有暗示她洁癖。阿尔忒弥斯是月神,狩猎女神和纯洁之神,三神一体,重要的是她是处女的保护神,这跟处女座的来源还挺沾边的。她自己爱上了牧羊人也只愿意把他弄睡着了呆呆地看他,始终坚持保持处女之身……
4、 至于命运方面,要看怎么看了,我倾向与雅典娜。先分析一下:雅典娜会是最后终结宙斯统治的人,她将最后统治三界(神话没有讲下去,但是根据预言的话是这样的,她的出身就是为了干掉宙斯,所以宙斯才吃她老妈下去阻止她出身,最后她还是自己出身了),也就是说她将获得整个世界!而且她人长得漂亮,高智商,武功有好,跟班有多,凡间还有一大堆人拥护她,事业和个人几乎达到顶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不会有爱情,因为所有人和神在她看来都太傻了……唉,聪明女人的悲哀啊,不过雅典娜自己享受这个无爱的过程,她自己选择的。而阿尔忒弥斯,虽然她事业上面没有雅典娜成功,但是她有爱情,起码她有爱的人,虽然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让那人知道她爱着他,一辈子童贞,一辈子这样单恋……其实细心想想,好痛苦啊,这种暗恋实在太惨了,只能每晚痴痴地看着心爱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