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一家不容三姓人,一屋不住三代人,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家庭里边,家庭成员的姓氏不能超过三个,否则的话就会滋生出很多的矛盾。这里的三”也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代表的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姓一般指两口是两姓人,和儿媳就是第三姓的人。婆媳在生活习惯、教育子女等方面有很大差距,又不好沟通,婆媳住一起容易发生口角闹不和,就有了一家不容三姓人的说法。
如果只问婆媳及儿孙,也不尽然,只要媳孝婆贤没什么不能在一起的。前提是互帮互爱,婆婆要放低姿态,带好孙子,理好家常,媳妇要尊敬老人,不挑剔。家庭是会有矛盾的,遇到矛盾不是唇枪舌战,而是要懂得迂回,不要硬刚,毕竟不是敌我矛盾,或者过一会气消了就雨过天晴了。舌头和牙齿再好也会咬到的,长久的和谐要彼此谦让。作为老人不要一味盯着晚辈,左看右看不顺眼,代沟永远存在,文化更新,致世界观不同。用老眼光去看待新事物,等于用自己的尺子去规范别人是不可以的,要爱护孙辈。
如果子女结婚,配偶就是第三姓,三个姓的人生活在一起,容易产生矛盾。因为是来自不同家庭的人,生活习惯、对事物的认知、观点等等方面不同,容易产生分歧、矛盾。新婚夫妻,是从恋爱到成为一家人,也是需要磨合的,彼此从方方面面适应对方,达到完美、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添上其他家人的影响,容易扩大矛盾,不利于夫妻之间解决矛盾,影响夫妻和睦,更不利于大家庭的和睦。因此,分开居住也就是避免婆媳之间的矛盾,或者丈母娘与女婿之间的矛盾。三辈人同住一屋,更是容易产生矛盾,尽量避免。
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济宁县志·卷二·法制略》载:“故临清卫所属村庄·王德政屯”,即此村。
明初,有王德政随燕王朱棣北征,以功赐予屯地,即在此安庄,取村名王德政屯。至清代中期,林氏从巨野迁此定居,户族蕃衍,后王姓式微,改村名林屯。建国后因南有前屯,故改称后屯。
相传距今约六百多年(明朝,有说元朝),金姓从洛阳棋盘街迁来立村,名金家屯。后马、陈、慈、车等姓迁入发展,对村名提出异议,遂改名后屯,与前屯对应。道光《胶州志》标“旧石屯”含义不明。
南沙区三姓围村的泉水主要是地下水。南沙区三姓围村的泉水主要是地下水,具体来说是浅层地下水,属于天然的泉水。三姓围村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也比较好。该地区由于地面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形成泉水,因此当地形成了多处泉眼,成为当地人喜欢饮用的天然泉水。
古青州的东夏丶西夏丶苏埠屯现都属于青州市。
苏埠屯有大型古代墓地,位于青州市东夏镇苏埠屯东埠岭上。墓群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200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自1966年至今,山东考古队多次对其古墓葬考古发掘,考证为商代晚期墓葬。
东夏村和西夏村为姓氏命名村。据《夏氏重修祠茔碑记》记载,原为夏氏一族自宋朝时由莒县桃花峪迁来青州的。
总上所述,青州的东丶西夏村和苏埠屯从 历史 渊源上看,它们同夏朝没有联系。
夏朝距今又三千多年的 历史 ,如果现在有哪个地方说更夏朝有点联系什么的,整个国际考古界都会直接爆炸,因为这个讯息太过于惊人了。
而且即便是有的话, 这几千年来,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商超的一切也都肯定掩埋在了 历史 当中,根本不会有痕迹留下来的。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了。
明明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为什么还会将故青州的东夏、西夏村、苏埠屯与夏朝联系在一起呢?
首先,第一个就是古青州的地理位置。
古青州地理位置处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这块地方自七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这块地域上活动了,而且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时候,大禹将天下九分,其中之一就是青州。这说明在三千多年前是有人来到这块地方的。
其次,这里发掘出商朝的墓。
青州的苏埠屯还曾发掘出商朝时期的墓葬,并出土过一些比较有名的青铜器。而商朝的前一个朝代就是夏朝,因此按照人类的迁移路线,青州的有古代的商朝人活动的一个地区。
但是虽然有商朝的活动,这最多这只能证明东夏、西夏村、苏埠屯有商朝的遗迹,并不能证明商之前的夏朝有人定居于此。
最后,夏朝是以部落形式的方式存在,人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住处。
部落以打猎为生,并没有从事农业作物的生产,而且打猎往往就是追逐个猎物为生,一块地方进过长时间的打猎以后,猎物变少了就需要部落迁移的,要不然然不活部落的人。
因此要知道居无定所的夏朝人的墓地,其实是很难实现的,现在发现的所有古代的夏、商之墓都是人们在无意中发掘出来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的。
如果地名上有“夏”字,并且和夏朝有关的话,估计这几个地方早就蜚声海内外了。夏朝之所以被质疑是否为真实存在或者神话存在主要因为夏朝出土的墓葬非常少造成的,《竹书纪年》是夏朝灭亡一千多年后成书的,虽有夏朝世系和记载,但没有多少夏朝墓葬证实。
青州市东夏镇苏埠屯村有一墓葬群,主要是商代乃至汉代的墓葬,出土了很多具有商代时期特色的青铜器。涉及到的亚丑方国和薄姑氏,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待考证。现列举部分出土的青铜器如下:
图一,亚丑方觚 ,铭文上有“亚丑(同“丑”)”而得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二,亚丑方彝,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三,亚丑方鼎,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四,亚丑铜钺,收藏于山东博物馆。
按照墓葬的规模和随葬品来看,应该是诸侯王级别的墓葬,有待考证。
有关薄姑氏和方国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
太戊是商代的第八代君主,薄姑氏和商王朝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氏族的图腾就是“鹁鸪”鸟。有关现在青州(非古青州)这个地方古代的沿袭是如下的顺序:
爽鸠氏——季荝氏——逢伯陵氏——蒲姑氏——西周齐国,对应的时代分别是少昊时期——夏王朝时期——商代前期——商代中后期——西周初年。(薄姑氏的图腾就是鹁鸪鸟)
这个顺序年代也不是现代人杜撰的,而是《左传昭公二十年》的记载,晏子对齐景公的谈话:
到了西周初年,姜子牙的齐国占据薄姑氏的地盘。
薄姑国是如何被消灭的呐?周武王伐纣之时它站在了周王一边,武庚发动三监之乱时,薄姑国站在武庚阵营,被灭,由齐国负责管理。薄姑氏虽灭,但地名保留了下来,齐国前期曾经作为齐国的重要城池。
根据 历史 记载,非常明确了这块地皮上有夏朝之前的氏族部落爽鸠氏、夏朝时期部落季荝氏、商朝时期的逢伯陵氏、蒲姑氏,极有可能发现夏朝时期的墓葬,目前出土的青铜器定义为商代中晚期的产物。
寿光有南夏、北夏,都是优质天然矿物质水产地。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369路,全程约285公里
1、从哈东站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7站, 到达哈南站
2、步行约190米,到达新中新站
3、乘坐369路,经过10站, 到达三姓站
4、步行约460米,到达小三姓屯
后屯村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相传古时此处前有崔逯庄,后有小牛屯。三国时曹植曾在此驻军,前屯屯兵,后屯屯粮。明永乐四年(1371年),张、李等姓迁此立村为张李庄。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村合并为一村,永乐十八年(1421年)经村人协商,取其后屯屯粮之吉祥意,定村名为后屯村,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