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字怎么读?

伊字怎么读?,第1张

拼 音

部 首 亻

笔 画 6

五 行 土

五 笔 WVTT

基本释义

1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姓。

组词

伊始 伊人 伊衡 伊颍 伊莱 伊州 伊尼 伊汭 伊鸦 欝伊 伊优 伊臯伊思 伊行

笔顺: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组词:伊尹、伊川、皋伊、渠伊、欝伊、岂伊、吾伊、吕伊、伊鸦、伊霍、伊雒、伊阳、伊郁、伊迩、伊轧、伊谁、伊衡、伊蚊、伊臯、伊管、伊箕、伊祈、伊甸、伊生、伊瀍、伊洛、伊汭、伊水、伊楼、伊望、伊曹、伊旧、伊戚、伊思、伊家、伊始、伊夔、伊咎、伊周、伊吾、下车伊始、自贻伊咎、伊于胡底、驰志伊吾、秋水伊人、匪朝伊夕、自贻伊戚、自诒伊戚伊何底止、匪伊朝夕、蒹葭伊人等。

自贻伊咎指自己招来过错。

分类: 社会民生

问题描述:

的人口,主要分布,历史,中教信养,文义活动,庆祝活动,婚礼与葬礼等方面。

解析:

族名:

是“ 民族”的简称。元朝时称当时来自西方中亚细亚的各族、波斯和 的商人为“ ”,被列为“色目人”一类,以区别其他民族。但 真正形成一个民族是在明朝。

人口及分布:

截止到1990年止,人口为860298万。主要分布在宁夏 自治区,在甘肃、陕西、贵州、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分布,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 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 分布。

历史由来 :

来源,可上溯到公元7世纪末,那时 和波斯商人到中国经商,留居广州、泉州等地。以后,历经五代至宋末五`六百年间的发展,成为 来源的一部分。到13世纪初叶,被迫迁来我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 人开始逐渐增多,后来不断同 、 尔人、蒙古人融合,逐渐形成了 民族( )。一说还应包括10世纪中期以来分布葱岭东西喀什噶尔等地改信 教的部分回鹘人后裔在内。其先民在唐宋时被称为“番客”。

宗教文化

多信仰 教,属逊尼派。在长期相处中,虽受汉文化影响较大,但在心理状态和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仍表现出自己显著的特点。

历史上出现不少政治家(海瑞)、思想家、文学家(李蛰)、航海家(明代郑和)、建筑家(亦黑迭儿丁)、学者、诗人、画家及经学家等。

节庆活动:

宁夏 同全国 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开斋节:开斋节是 对“尔德·菲图尔”( 语)的习惯称呼。每年 历9月是 的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 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的斋戒,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清晨起来, 们沐浴净身,换上洁净的衣服,开始在家中炸油香、馓子。上午,到 寺参加会礼。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然后请阿訇为已故亲人走坟,纪念亡人。走坟后,走亲访友,相互祝贺,邀请亲戚乡邻到家,进行款待。 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 过年”。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 语音译,又称“尔德·艾祖哈”,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在 历年的12月10日举行。这一天也是 赴麦加朝觐的第三天。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它起源于先知伊卜拉欣的传说。伊卜拉欣受到 启示,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思玛仪献祭,以考验他对 的忠诚。于是,伊卜拉欣将爱子伊思玛仪带到麦加城郊米纳山谷,准备宰杀爱子以表达诚意。此时, 派来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绵羯羊代替伊思玛仪牺牲。从此古尔邦节宰牲便成了 的传统庆典。节日这一天, 沐浴洁身后,穿上节日的盛装,到 寺去参加会礼。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牲的牛、驼、羊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贫孤之人。

圣纪节: 教 圣人的生辰和忌日都在 历3月12日,所以统称“圣纪”。这一天, 沐浴净身后,炸油香、馓子,然后到 寺听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圣的嘉言懿行和功绩。之后, 在 寺内聚餐。 举行圣纪的日子并不统一,一般在3月12日穆圣的诞生和逝世日,也可以在3月内任何一天。圣纪节是 每年一次规模浩大的庆典。

婚葬:

婚姻一般实行族内婚,少数与其他民族通婚者,原则上要求对方随 习俗生活。斋月一般不结婚。

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土葬送葬时众亲友争抬“金匣”, 孝 衣,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不搞吊孝活动。

习俗及社会:

饮食、丧葬、婚姻、节日等受宗教影响至深,并已成为民族习惯。不吃猪肉和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丧葬时用白布包身土葬。

历史上从事内地和边疆屯田垦牧,农户多附带经营牧业或运输业、手工业、小商业。 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上都较为著名。 又以善于经营而著称,从珠宝玉石业、运输业到牛羊屠宰和加工业,都是他们的传统行业,特别是“ 小吃”更享盛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宁夏 自治区、2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并分别与彝、苗等族建立3个联合自治县。

崇尚白色

在服饰色彩上, 人崇尚白色,如白衬衫、白帽子、白色盖头等,这是宗教信仰所致。 曾教导教民,白色衣服是最好的衣服。同时, 视白色为最洁净之色。

组词:伊迩、淹伊、岂伊、伊洛、伊兰等等。

基本释义:

1用于词语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始。~于胡底。~谁之力

2姓。

3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多义词。作为名词,是姓氏和地名等;作为代词,是第三人称的代称;作为动词,表示“却”,还可以作为语气词。

相关组词

扩展资料

一、伊迩[ yī ěr ]

近,将近,不远。

二、淹伊[ yān yī ]

犹伊优。阿谀逢迎貌。

三、岂伊[ qǐ yī ]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

四、伊洛[ yī luò ]

1亦作“伊雒”。

2指二程理学。参见“伊洛之学”。

五、伊兰[ yī lán ]

1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2草花名。赛兰香的别称。

3国名。

一、伊字组词有伊人 伊始 伊甸 伊洛 伊祁 伊兰 伊蒲 伊威 伊管 伊行 伊阳 伊衡 伊祈 伊们等。

二、基本字义

伊yī

1、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姓。

三、伊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亻,总笔画是6画。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

白话版《说文解字》:伊,殷代的圣人阿衡,文治天下的人。

三、相关组词

1、伊祁

[yī qí] 

神名。传说善治鬼,故世人奉为门神。

2、伊兰

[yī lán] 

草花名。有臭气的恶草。佛经中多以伊兰比喻烦,以旃檀木的香味比喻菩提。

3、伊管

[yī guǎn] 

商 伊尹 和 春秋 管仲 的合称。

4、伊轧

[yī zhá] 

象声词。船桨、轮轴等发出的声响。

5、伊傅

[yī fù] 

伊尹和傅说的合称。均为商代的贤相。相传傅说 曾筑于傅岩 之野,武丁访得,举之为相。

1、伊组词:下车伊始、伊威、伊阳、伊公、伊戚、伊昔、吾伊、伊行、伊祈、伊人独醉、伊思、伊谁、乃伊组特、伊衡、洛鲤伊鲂、伊瀍、伊州、伊于胡底、伊犁河、春色伊人、蒹葭伊人、自贻伊戚。

2、伊,读音为yī ,是多义词。作为名词,是姓氏和地名等;作为代词,是第三人称的代称;作为动词,表示“却”,还可以作为语气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968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3
下一篇2024-04-03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