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淤泥河》中盖苏文“耍牙”的表演技巧
《淤泥河》是秦腔传统折子戏。盖苏文,毛净应工,此戏中讲究“三耍”,即“耍领子”、“刷眼神”、“耍牙”。尤其独特的“耍牙”表演为人物的面孔增添了凶恶的表现力,艺术效果特强。盖苏文头戴紫金冠,插双翎,吊狐尾,别鬓毛,挂“红张”(颌下),扎红靠,红彩裤,登红色虎头靴,手提三股叉。
李世民连人带马被陷淤泥河中,做一连串挣扎欲冲出淤泥河的表演后,盖苏文在“雷锤”鼓点中从上马门跃到台前,左脚站定,右脚抬起,左手抓领子,右手举叉,口吐上到“八”字牙亮相。接着向右转身(收牙)至上马门定顿,引出四角子,至台右角,一转身到台中,右脚抬起,包脚,左手握叉扎地,右手抓领子,口吐上中双勾牙亮相。四角子在盖苏文走进台中的同时围盖跑圆场,盖收势收“牙”至台右角,,四角子虽至台右角一字型站定,盖端叉踢左腿接催步,跨右腿左转身,摆左腿到台左“黄场”,即伸臂大笑三声四角子接笑,音尾绕台口下场,盖同时走向台右尾跟四角子,跑至下马门,扎“左弓箭式”,随着“摆刀穗’锣鼓伴奏,左手抓领子,右手抓叉把顺抡数圈,接着绕头领子冲着观众扫一圈,把叉头对着台右角,左手搂缰,向右歪着身子和头,合着“仓、仓、仓”三点锣鼓声,双手双脚交叉跳跃三下(表示高兴),接着“扎右弓”箭式,在锣鼓节奏中抡叉吐双分上下“牙”(一牙斜冲上,一牙斜冲下,牙尖都朝外勾)亮相,头摆动,表示得意。然后合着“仓——仓”两声收锤锣鼓节奏,双手端叉,右手将叉把通到左手,搂缰,站左“丁字步”吐下中上勾“牙”(一牙在中直下,一牙冲上向外勾)亮相。片刻双眼随着头左右摆动两下随着锣鼓节奏,转身超前恨踏三步,由慢变快从下马门下场。
尸吊
亦称“大上吊”[刘全进瓜],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眉户等剧种均有此特技。演出前,先将一根长吊杆,平绑于入场口的柱子上,杆的一端在台口,另一端藏于台内侧。剧中人上吊时,站椅上,将白绫吊圈绑于杆头,然后将吊圈套在脖子,蹬倒椅子。这时台内即将吊杆一端压下,右移,使杆头上翘并伸出台口,使上吊者高高吊于台前。演员在化妆时,腰里扎一椭圆形铁裹肚,上端有两个铁钩,由胸部直通脖颈。上吊时,往脖子上套的吊圈一定要套在铁钩上,然后将一水袖绕脖搭肩,以作掩饰,另一水袖下垂,呈现出活人被吊死的景象。至今已不用此技。
秦腔的唱腔
咸阳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
秦腔的自乐班
自乐班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票友下海,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西安沿着城墙根走一圈,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在关中农村很常见的民间娱乐组织,自乐班主要是唱秦腔戏。在城墙根下听自乐班,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唱者多为关中汉子,方面阔口,状极威武。提袍抖袖,大吼大唱,一条嗓音破空飞去,撞在城墙上,踅回来,声犹震耳。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有皇陵,地上建有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气,据说能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秦腔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地人个个都会唱几句,村村都有"自乐班",逢年过节,便是村民过戏瘾的最好时光。
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
秦腔的常见剧目
秦腔所演的剧目有神话、 民间 故事 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脍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贯》、《火焰驹》、《大登殿》等。
“花脸”不是角色(行当)的正式名称,而是对“净”的俗称。因为净角化妆均为花脸得名。
传统戏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指男子;旦:指女子;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等。
至于为什么这样叫?说法不同,提供一种“反意”解释做参考:
生:生疏。过去老生是各行当之首,即整出戏的台柱,要求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反其意为“生”;
旦:旭日初生,阳气最上升之时,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净:清洁干净,而净角全是满面涂彩的大花脸,看起来极不干净,反其意而为“净”。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因此,丑就是笨的代名词,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故反其名为“丑”。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也就是以一个曲调为基调,通过节拍、节奏、旋律、速度等的变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
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须归人“安”韵,一句听下来饱满酣畅,极富表现力,这也是秦腔与其他地方戏曲不同的地方。
音乐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秦腔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
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
中国戏剧剧种都因地域而得名,秦腔也不例外。有人认为秦腔得名于秦代,此说不确。
那秦腔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明代万历间(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第十四出中曾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与现在的秦腔唱词大体一致。用赵逵夫的说法,就是:
一、在明代末叶“秦腔”作为一种有系统声腔的剧种已经形成;
二、“秦腔”这个名称也已经确定;
三、它已经分化为“西秦腔”等两个以上的声腔流派。艺术流派的形成是其长久流传达到成熟的标志,故可以肯定,秦腔至此时已经流传了较长的时间,相当成熟。
而从清初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卷三“秦犹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等可知,秦腔是形成于明末清初新兴的戏曲品种。
清人陆次云在《圆圆传》中云:“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说明到明代末年,秦腔已基本定型并渐趋成熟。
秦腔发源于陕西,很快就向东流传到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而且很快就流入江南各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广州魁巷“梨园馆碑记”中,就有关于昆、乱合演唱秦腔的“太和班”的记载。
在由陕西附近地区和远赴全国各地进行长期演出的诸多秦腔班社中,最有影响的班社之一,是乾隆年间秦腔名艺魏长生及其所率领的秦腔班。魏长生是四川人,字婉卿,十三岁时(1757年)随舅父到西安当学徒,次年在陕西东府渭北同蒲(陕西大荔、蒲城)一带参加民间秦腔班社学戏,不久登台演出。魏长生曾三次进京。在化妆上改“包头”为梳水头;在旦角表演上讲求形神兼备,并创造了“踩跷”的特殊表演形式,一经登台,风靡京师。
逮及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断然下诏禁唱秦腔,魏长生备受打击,遂于乾隆五十三年(1783年),带着秦腔班社,经河北、天津、山东到达扬州,立即被江鹤亭看中,收为徒弟。他在扬州连演四年,使扬州出现了“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谢榕生《扬州画舫录》序)的热烈场面。
据刊印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之《燕兰小谱》载,当时在京可考的秦腔名伶有魏、陈银官等21人,剧目27部。秦腔在清中叶以后,不但几乎遍演全国,它在广东的支派“西秦戏”(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等地),还在清末就到新加坡、印尼等国进行演出。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为此它曾和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等被誉为全国戏曲的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四大声腔”。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据统计仅西安地区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到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年),秦腔虽已不如乾隆时兴盛,但在西安和其它各县,仍有一些比较出名的班社。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居我国三百多种剧种之首,因时代久远,散佚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4700多个。
1912年8月,以陕西省修史局总修纂李桐轩(陕西薄城人),修纂孙仁玉(陕西临潼人)和范紫东等人为核心,以“开发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在西安创办了“易俗社”,编写新剧,进行艺术改革,和其它秦腔班社一起,促进了秦腔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培养了大批秦腔艺术人才。先后演出有《双锦衣》、《新华梦》、《三滴血》、《韩宝英》、《卧薪尝胆》等新戏。
1938年7月,抗战方炽,柯仲平、马健翎在延安成立了民众剧团,边区其他各分区也成立了秦腔剧团,编演了大量反映当时人民斗争生活的秦腔现代戏,使秦腔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秦腔在其形成和发展变化中,最关键的就是出现了一代代杰出的演员,如清乾隆年间的魏长生,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美碧(银宫)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洲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还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艺名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当代秦腔泰斗刘毓中之父)、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何振中、宋尚花等。
虽然秦腔有它的发展鼎盛期,有过1958年进京汇报演出,1959年献礼演出及根据周总理指示巡回十三省演出的辉煌。但随着改革开放,及各种现代化的文艺娱乐方式的冲击,秦腔的振兴发展成了目前的首要问题。这是需要社会各方来解决的问题了。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