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在2015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随着得奖的风势,这部小说也越来越火。《三体》简要介绍
《三体》是科幻作家刘慈欣于2006年开始创作的小说系列,共有三部,也称“地球往事”三部曲。小说中,“三体”是一个在三个“太阳”影响下的行星,因为面临毁灭,三体人决定殖民到其他星球,他们选择了地球。在此背景下,刘慈欣讲述了地球文明在整个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评价
《三体》三部曲全篇八十八万字,他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世界并描写他,从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时光的尽头。从过去到永远,从四维到二维,从人类走进澳大利亚到太阳系最终成为二维图画,不能不令人感叹,刘慈欣的想象力已非一个宇宙所能局限。
小说给我们带来的惊异取决于其陌生化手法,然而其动人的魅力却来自于与现实的连结。 某种程度而言,“三体”是一个隐喻,其最终仍旧指向我们的现实。在制度构建与人性道德中,刘慈欣其实是将“中国经验”放大到宇宙背景。“文革”时期叶文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迫害,导致她对人类绝望而引来三体人;而在《黑暗森林》中人的欺骗性被正面运用,因之产生了“面壁者”——此时的人类虽然没有明确意识到黑暗森林法则,但已经开始进入这个游戏了;而在《死神永生》中,程心是一个圣母般的人物,但由于其缺乏杀伐决断的勇气,她以爱与和平的名义先后两次将人类臵于绝境。
这部小说让我们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但是,一丝希望已经可以带来光亮,无论是对于宇宙尽头的文明,还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我们。我们还有时间,时间足够我们去思考,去探寻,时间足够我们爱。这部小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看的。
花了大约15天的时间,在kindle上看完了《三体》三部曲。很久没有这么短时间密集地看完一套书了,因为着迷,所以空余时间基本就是捧着kindle。其实主要还是兴趣使然,觉得有趣就会停不下来。其他书可能翻了几页就扔下了,所以阅读要从感兴趣的开始。
我是理工科,所以《三体》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高科技脑洞。作为科幻小说,虚构当然占了很大部分,但还是有很多未来科技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物理、科技常识之上的。这类未来科技看起来很先进,甚至天马行空,但是却有基础科技知识,或经证实了的前沿物理研究来支撑。而科幻小说中最有趣,最吸引我的也就是这些,看起来好像遥远但又够得着的未来科技。
两个质子锁住地球
质子作为构成原子核的微观粒子,肉眼不可见,重量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就是这么一个可以无视的,甚至不能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的粒子,三体人却利用它监视地球,并控制了地球科技的进步。更准确的说是,在地球科技发展道路上,竖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从此,各领域的发展、研究都将会止步于这道无形的墙。以此来保障自己星球的安全,并为占领地球争取时间。
三体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要提一下量子纠缠理论:一个原子核在衰变成两个质子后,如果一个质子顺时针旋转,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另一个质子必定会逆时针旋转。如果干涉其中一个质子的状态,则另一质子的状态也会改变,不管这两个质子空间距离有多远都成立。
三体人的科技水平远在地球之上,他们已经可以操控微观世界十一维中的九维。三体人将质子的九维结构在二维平面上展开,得到一张超级大的薄膜,在薄膜上蚀刻电路之后,再将薄膜折叠恢复原来大小,这样就把一个质子改造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三体人改造了四个质子,并通过量子效应组成了感应矩阵,使得它们之间可以通信。然后,将其中的两个质子,发射到了地球。这样,三体人就可以通过控制家中的两个质子,来遥控地球上的两个质子。
那两个质子如何阻挡地球科技发展呢?
因为地球基础物理研究,都处于微观粒子研究阶段,而研究的主要手段或者工具,就是高能粒子加速器,通过粒子的轰击,来研究微观粒子的结构。潜伏在加速器中的质子,伪造实验结果,干扰试听,导致实验得出的结果,根本没有规律可寻。人类在微观粒子等基础理论上的研究也就将止步不前。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医学等其他各学科的发展,最终也都会撞到这堵墙上。至此,地球科技将被质子永远锁住了。
“锁死人类科学,在三体舰队到达前的四个半世纪,因为这两个质子的存在,人类的科学将不可能有重大进展。据传伊文斯说过这样的话:两个质子到达地球之时,就是人类科学死亡之时。”
每次想到这两个质子,都会感慨万千,如此渺小的粒子,居然能对宏观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细思极恐,这从科学理论上也好像能够解释的通。如此,顿觉自己之渺小,宇宙之无垠,世界之繁杂,知识之无涯。
刘慈欣后悔卖掉《三体》的版权了。
刘慈欣表示:当时他的《三体》无人问津。一时冲动,他低价出让了《三体》的版权。如今,在《流浪地球》的成功后,《三体》IP更是被推向了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地位。
《三体》是刘慈欣的科幻集大成之作,不只是上述的故事,刘慈欣在小说里还融合了很多有趣的学科猜想,像阵列计算、高维空间、不败虫群还有兽性人性等思考都对应着现实中的种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且极富预见性,让人直呼过瘾。
《三体》作品鉴赏:
作为一个技术狂的刘慈欣,在小说中将他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摧毁,又一遍遍重塑。人类挣扎在他的目光下,试图在他冷酷的理性思维中寻找最后一丝希望。刘慈欣在《三体》中显然戳破了某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温馨梦幻。常识和逻辑在刘慈欣的小说里不是失效就是扭曲了。
然而不得不承认,他这种技术狂特有的冷酷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更关键的是,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能误打误撞地触及人类最核心的秘密。刘慈欣在《三体》中似乎是第一次如此尽情地描绘人类终结之时的场景。
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有3个太阳的一颗行星上的外星文明,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在经历了200多次的文明毁灭后,终于决定放弃自己的家园远征地球。三体人在军事科技方面远超地球人类,他们利用先进技术锁死了人类的基础科学,使人类的科技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人类世界陷入了一片大恐慌中。两个世纪后,终于有人发现了令三体世界畏惧的秘密,宇宙黑暗森林法则,每一个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都将被更强大的外星文明彻底的从宇宙中抹去。
借助这一发现人类以向全宇宙公布三体世界的位置坐标相威胁,暂时制止了三体对太阳系的入侵,使地球与三体建立起脆弱的战略平衡。但最后人类还是由于自己的骄傲自大,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太阳系。
作品评价
严锋:在读过《三体》以及《三体Ⅱ·黑暗森林》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北京日报:《三体》以气势宏大的故事架构、瑰丽新奇的科学想象、浓郁朴素的人文反思,写成了一部带有崇高意蕴的太空史诗,征服了广大读者。《三体》所体现的,是高级别、高水平的想象力。个中关键,在于幻想的自洽。刘慈欣提供的,是一部纯粹的“硬科幻”作品,是一个与科学理论、逻辑推演都自洽的世界。
诚如他曾写道,“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为达到这种真实,自然不能免除种种束缚。进行“自我约束”的写作,要比童话式的不羁想象难出许多;也正是这种难度,和因之而成的周密、完备、自成体系,让三体世界免于坠入虚无,最终获得成功。
非常奇怪,刘慈欣是站在地球人的角度去描绘三体世界,譬如元首、执政官等地球的政治元素。越看越觉得除了某些特殊的事物之外,政治阶层、社会阶层什么的完全就是一个地球的翻版。你可以说这是《三体》独有的魅力,利用这个设定来反应人性的黑暗。但你怎么就能保证宇宙中的另一个文明几乎与地球出如一辙?说难听点我还是觉得就是缺乏想象力罢了。像罗姨、托老精心设计的魔法世界,这些都是想象力的产物。例如我最爱的《安德的游戏》或《饥饿游戏》等等无不是充满了想象力,太空世界也完全是另一种伟大而崭新的文明。给人以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之感。但刘慈欣似乎都没怎么思考,就是照着一个模式刻板而僵化地描绘另一个略有不同的地球社会。且小说文笔不够……怎么说呢,不算很优美,文字也没有那么精致,缺乏卡德的那种大家风范与有条不紊、令人叹服的叙事风格和能力。当然啦,其他人尽管可以说我乳臭未干便敢在此大放狂瘚之词,但这的的确确是我的肺腑之言。PS:小说里取名取得太不好啦,好敷衍哟。丁仪杨冬什么的刘慈欣确定不是在给数学课本写例题?一个“ 汪淼”就差点儿让我笑翻了:这先生是命格缺水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