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和鸭胗可以一起炒。将鸭胗洗净,用刀片切成薄片。鲜苦瓜、鲜桔梗洗净,先将苦瓜刮去外皮,除去内瓤,切成薄片;再将鲜桔梗刮去外皮,斜切成薄片。将两样分别入烧沸的开水中焯一下,在冷水中浸泡过凉,捞出控净水分。用清汤、精盐、味精、黄酒、味极鲜、山药粉兑成芡汁。煮锅加水烧沸,将鸭胗片放入焯一下,捞出控水。植物油下勺,烧至七八成热时,将鸭胗片放入油中一冲,捞出控油。勺内另放入少许香油烧热,放入花椒粒炸焦黑捞出不要,用葱姜末爆锅,烹入汁,加苦瓜、桔梗略煸炒,随即放入鸭胗片及兑好的芡汁翻炒至汁水包匀原料即可。注意事项:原料改片要厚薄均匀;鸭胗过油时一冲即好;爆炒时操作要迅速。如没有鲜桔梗,可用干品煎汁兑芡配餐。
进入伏天后,每天又热又闷,食欲也不怎么好。每次给家人做一些肉菜,都会剩下不少,反而素菜和凉菜更容易光盘。和大家分享6道素菜做法,没有油腻感,简单好做又特别开胃下饭,喜欢的亲们就试试吧。
第一道:剁椒杏鲍菇
这是一道比肉还香的素菜小炒。这样炒好的杏鲍菇香辣下饭,越吃越想吃。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十几分钟就可以做好。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杏鲍菇3根、剁辣椒适量、蒜适量、香葱适量、熟白芝麻适量。
第二步:把杏鲍菇切片,如图。蒜切末、香葱切末备用。
第三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把杏鲍菇放入锅中焯1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
第四步:锅中倒入少许油,油热后把剁椒放入锅中小火煸炒出红油。
第五步:把蒜末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再往锅中放入半勺老抽、1勺生抽、1勺糖煸炒均匀。
第六步:把杏鲍菇沥干水分放入锅中,然后开大火,快速翻炒均匀。
第七步:放入少许鸡精翻炒均匀,然后关火。淋少许香油,再撒上白芝麻和香葱末。
第八步:装盘上桌吧~
多说几句:
1、杏鲍菇可以不焯水,用油煸一下口感更好哦。
2、剁辣椒的量随自己的口味来放。
3、剁辣椒、生抽中都有盐味,所以不用再放盐。
第二道:干锅藕片
干锅藕片,非常简单的一道家常小炒,几分钟搞定。吃起来香辣脆嫩,超级下饭。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莲藕两节、蒜适量、干辣椒适量、花椒适量。
第二步:把藕去皮,切成片。然后浸泡在清水中,如图。
第三步:干辣椒剪成段、蒜切片备用。
第四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水烧开后,把藕片放入锅中焯1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第五步:锅中倒入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花椒和干辣椒段煸炒出香味,再放入1勺郫县豆瓣酱煸炒出红油。
第六步:把蒜片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
第七步:把藕片放入锅中翻炒均匀。
第八步:往锅中放入2勺生抽、半勺盐、1勺白糖、少许鸡精调味,翻炒均匀后,再淋少许香油即可关火。最后再撒上一些熟白芝麻翻拌均匀。
第九步:盛出,撒上一些香葱末即可开动。
多说几句:
1、将切片的莲藕放到清水中,可以防止莲藕氧化变色。另外,在炒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铁锅来炒,这样也可以避免莲藕变色。
2、可以往这道菜中放一些五花肉片或者腊肉片,荤素搭配,口感更好。
3、白芝麻提香不少,不建议省掉哦。
第三道:木耳烧腐竹
这道菜虽说是纯素的,一点肉都没有放,但吃起来却是特别的下饭,比肉还香。
腐竹,豆香浓郁,又有嚼劲。与木耳、红绿辣椒一起烧,颜色丰富,咸香开胃,拌在米饭里吃特别美味。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几样食材处理好之后,与碗汁一起烧一下就可以了。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干腐竹适量、干木耳一小把、红辣椒几个、尖椒1个、葱姜蒜适量。
第二步:泡发腐竹。将腐竹掰成段放入盆中,加入一小勺盐和适量的凉水,使腐竹慢慢泡发。
第三步:把干木耳放到碗里,再倒入一些温水,使木耳泡发。
第四步:把泡发好的腐竹,切成3、4厘米长的段。
第五步:把木耳清洗干净后,掰成块。青辣椒切块、红辣椒斜刀切段、葱姜蒜切末。
第六步:取一个空碗,依次放入半勺老抽、1勺生抽、1勺蚝油、少许白糖、盐、鸡精、2勺玉米淀粉,然后再倒入小半碗清水,搅拌均匀,碗汁就做好了。
第七步:锅中倒入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末煸炒出香味。
第八步:把腐竹、木耳放入锅中,翻炒均匀。
第九步:往锅中倒入小半碗清水,然后煮2分钟左右。
第十步:把青、红辣椒放入锅中,翻炒均匀。
第十一步:把碗汁倒入锅中,快速翻炒均匀,直至再次烧开,即可关火。
第十二步:盛出上桌吧。
多说几句
1、大家在泡发腐竹的时候,可以盖上一个盘子或者大碗,把腐竹压住,这样泡发的会更加均匀。
2、和大家分享一个快速泡发木耳的方法。将干木耳放入保鲜盒中,然后倒入多半盒热水,接下来盖好盖子,用力摇几下。几分钟后,木耳就泡发好了。这种耗时短,适合时间紧张时来做。但这样泡好的木耳,与自然泡发下相比,质量还是差一些。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哦~
3、吃不了辣的亲们,可以把红绿辣椒换成青椒和红彩椒,颜色好看漂亮,也没有辣味。
第四道:少油版烧茄子
和大家分享一道只用炒菜的油量就可以做的烧茄子方法。很简单,也很实用。这样做好的烧茄子,软糯入味,不油不腻,虽说是素的,但比肉菜还香,特别下饭。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圆茄子1个、西红柿1个、尖椒1个、蒜适量。
第二步:把茄子去皮,清洗干净后切成滚刀块。
第三步:把茄子放入盆中,撒入1勺盐,然后拌匀,腌制15分钟。
第四步:把西红柿切成块、尖椒切块、蒜切末备用。
第五步:取一个大碗,依次放入1勺老抽、2勺生抽、1勺蚝油、2勺白糖、3勺醋、少许鸡精、2勺玉米淀粉、半碗清水然后搅拌均匀,碗汁就做好了。
第六步:锅中倒入少许油,炒菜的油量就可以了。然后把腌好的茄子,沥干水分,放入锅中,小火开始煸炒。
第七步:炒至茄子成熟,表面有些微微发黄的时候就可以了。
第八步:把茄子滑到一边,将蒜末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
第九步:把西红柿、尖椒放入锅中,煸炒均匀后加热1分钟左右。
第十步:把碗汁倒入锅中,如图。
第十一步:开大火,不停的翻炒,直至汤汁煮开,变得浓稠,都裹在茄子上时,关火。
第十二步:装盘上桌吧。
多说几句
1、用盐先把茄子腌一下,可以起到入味、易熟、不吸油的作用。
2、在腌茄子时已经放过盐,另外,生抽、老抽、蚝油中都有盐味,所以咱们在调碗汁的时候,就不要再放盐了,以免味道太重。
3、茄子在入锅炒的时候,不要不停的翻动,这样容易把茄子弄碎。只要翻炒均匀,就可以用小火加热一会儿,等一面稍稍变色后再翻炒均匀。
第五道:香辣豆泡
这样做好后的油豆腐就像海绵一样,吸满了汤汁,用它来拌米饭,配馒头都特别好吃。家人常说,这菜虽说是素的,但比肉菜还香。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油豆腐300克、青蒜苗适量、葱蒜适量、小红辣椒适量。
第二步:把油豆腐切成两半,如图,这样更容易入味。
第三步:把青蒜苗斜刀切成段、葱蒜切末、小红辣椒切段。
第四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然后把葱蒜末、小红辣椒放入锅中,煸炒出香味。
第五步:把油豆腐放入锅中,翻炒均匀。
第六步:往锅中放入1勺生抽、1勺蚝油、半勺白糖翻炒均匀。
第七步:往锅中倒入半碗清水煮2分钟。
第八步:把青蒜苗放入锅中,翻炒均匀,然后再放半勺盐、少许鸡精调味。
第九步:往锅中倒入少量的水淀粉,快速翻炒均匀。
第十步:淋上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关火。
第十一步:盛出开动吧。
多说几句
1、油豆腐比较吸汤,一定要放些清水煮一下,味道才好。
2、蚝油、生抽中都有盐味,大家在放盐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些。
3、水淀粉就是干淀粉加水调成的,主要用来勾芡。
第六道:香辣煎豆腐
这道香煎豆腐的做法,特别特别简单。做好的煎豆腐外焦里嫩,特别入味。另外,在家做不仅干净,口味还更随意,喜欢吃什么就多放一点,所以,很建议亲们试试看。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食材。豆腐1块,辣椒粉适量、孜然粉适量、花椒粉适量、熟白芝麻适量、香葱适量。
第二步:把豆腐切成厚片,如图。
第三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油烧热,然后把豆腐片放入锅中,小火开始煎制。
第四步:煎至一面微黄时翻面。
第五步:直到两面金黄时放入辣椒粉、孜然粉、花椒粉、熟白芝麻、盐翻炒均匀。
第六步:把香葱切末撒入锅中,翻炒均匀即可装盘。
第七步:上桌开动吧。
多说几句:
1、豆腐最好选择北豆腐,这样比较好煎一些。
2、在煎的时候,全程一定要用小火。
3、辣椒粉、孜然粉、花椒粉的量随自己的口味来,喜欢吃的辣的,可以多放一点。
4、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在豆腐表面刷一点酱料。如果酱料有盐味,一定不要再放任何盐。
炸腐竹是无需通过浸泡的,直接油炸就是了。如果浸泡,腐竹会烂,烂后会有很多水份,这时就无法油炸了。
炸腐竹,是中国人很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它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别有风味。
扩展资料:
为了增长腐竹保存的时间,一般含水分过高的腐竹可以晾晒,使水分降低到12~14%,然后装入食品袋,扎紧袋口,置于33℃以下的阴凉、通风、干燥处。如生虫,可以经常翻晒,让虫子自行爬出,不能用药剂喷杀。
晒干后的腐竹会比较适于久放,但应放在干燥通风之处。过伏天的腐竹,要经阳光晒、凉风吹数次即可。腐竹要是炒着吃就要泡稍微软一些,要是做成凉菜吃,就要稍微硬一些!
参考资料:
北京小吃:
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
历史:北京的果脯蜜饯制作来源于皇宫御膳房。为了保证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果品,厨师们就将各季节所产的水果,分类泡在蜂蜜里,好让皇帝随时食用。后来,这种制作方法从皇宫里传出来,北京就有了专门生产果脯的作坊。
工艺:采摘讲究,果实要成熟到果核与果肉能够分离,马上摘下送到工厂加工,鲜杏去核成两瓣,用白糖溶液煮制,或者浸糖液用抽空压缩机抽去果内水分。
特点:选料精、加工细,所以产品色泽好,味道正,柔软爽口。色泽由浅黄到桔黄,呈椭圆形,不破不烂,不反糖,不粘手,吃起来柔软,酸甜适口。
茯苓夹饼
茯苓饼,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风味独特。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就有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于是,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
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薄若蝉翼,柔腻绝伦”。还有“秦人制小锡罐装饼30张,叫做‘西饼’”也是很薄的。继而,人们又不满足于其淡而无味,随后便加了用多种果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即用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馅的茯苓饼。这种茯苓既桂香浓郁,又营养丰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
现今北京的茯苓饼,就是继承了由清宫御膳房流传下来的传统制法,并经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断改进而制作出来的。那每张极薄的饼皮,宛如馅料的包装纸,且饼皮外表的模印图案清晰,精美别致,更富有艺术性。因而,以其质佳味美,驰名全国。
驴打滚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外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皮,然后
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粉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
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 ,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 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干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 圈。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受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也有记载:"入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一般50克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形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灌肠
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 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
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艾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艾窝窝。”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艾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艾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还注说:“艾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艾窝窝"在元代即已有之,名"不落夹"。因明代帝、后喜食,就成了明宫小吃,称"御艾窝窝"。后来传入民间,衍化为"艾窝窝",亦作"爱窝窝"。
豌豆黄
年糕、切糕,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官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宫,"小枣糙豌豆黄儿"便是时令鲜品,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好像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暖意。
"糙豌豆黄儿"是用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点,通常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
"细豌豆黄儿"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儿改进而成。其制法较精,是将豌豆煮烂过筛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后切成两寸见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块,上面放几片蜜糕,色味俱佳,质地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属上品。民国以后,北海公园漪澜堂饭庄和仿膳茶社卖的即是细豌豆黄,以纸盒盛之,每盒十块。它与云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酸豆汁
豆汁这东西,不要说是外地人,就是自称是“北京人”的新北京人(49年以后迁居北京),都受不了那股又酸又臭的味道。但是在老北京人看来,豆汁却是提神醒脑败火的上等饮料。
过去北京经营豆汁最有名的四大家是琉璃场豆汁张、东安市场豆汁徐和豆汁何,天桥舒记豆汁。这四家里,舒记豆汁最纯正,张家的热豆汁是一绝。其他两家也各有特色。
喝豆汁不能大口大口的喝,否则那酸味太“冲”鼻子,要像喝茶一样一点一点的抿。豆汁里要放咸菜丝辣椒油,就着焦圈儿一块吃。
由于豆汁有祛火养嗓子的功效,所以许多京剧名角和相声演员也喜欢喝。梅兰芳、裘盛容等更是喝豆汁上瘾。抗战时梅大师蓄发明志隐居上海,他的弟子言慧珠用四个大灌子盛满豆汁从北京风尘去拜访他。梅兰芳当即请他到国际饭店美餐一顿以表谢意~~
六必居酱菜
话说“六必居”这块横匾,相传为明嘉靖年间武英殿大学士严嵩所写。它笔力饱满,雄健浑厚,字体端严,熠熠生辉。随着这块名匾的问世,“六必居”曾九城闻名,盛极一时,又历尽艰辛,饱经风霜。可以说这块金字招牌是无法估价的无形资产,保留至今实在不易。有关它的民间传说,浪漫神奇,但它的产品生产工艺中的“六必”严谨精细,使它470余年来仍有口皆碑,今日且更加辉煌。
相传“六必居”最初是6个人合开的买卖,托严嵩题匾说来也是巧遇,一天,在严夫人的帮助下,严嵩写下了“六心居”写完后又想,六必岂能合作?于是又提笔在“心”上添了撇,成为“六必居”。
也有人传说“六必居”开办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创始人是山西临界汾西北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3兄弟。因为经营柴米油盐酱醋这6种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故取名“六必居”。
然而更多的历史考证证明,“六必居”原是经营酒的小店,“六必”乃指古代酿酒工艺的操作要点。即“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六必居”的店名源出于此,“六必”又是生产操作原则,所以其生产的酱菜均显示了产品质地优良、口感风味独特的风格,“六必居”成为京城酱园中历史最久、声誉最著的小店;“六必居”的酱菜是上至达官贵人宫廷御用,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垂青的佐餐佳品。据说,清代宫廷为方便“六必居”进宫送酱菜,还专门赐其一顶红缨帽及一件黄马褂,可惜1966年“文革”中被毁。
“六必居”盛极一时,然而也饱经风霜。据史料载,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火烧卖洋货的商店,“六必居”所在的前门外粮食店街遍地火海,在大火殃及小店时,伙计张夺标冒生命危险从浓烟中把大匾抢救出来,藏于崇文门外一带的临汾会馆。以后,东家返回被焚的店中,得知大匾幸存时,喜极而泣。有匾就有生意,他特提拔了张夺标,“六必居”继续经营。相传抗战时,蒋介石请客设宴,也曾点名让店里的伙计送“六必居”的酱菜,可见这里的酱菜名声之大了。“文革”期间,名匾被当成“四旧”再度惨遭破坏,被送进了北京展览馆。店名也被改为“红旗酱菜厂”。
据“六必居”传人吴玉汉介绍,1972年,日本总理田中角荣访华,随行提出要参观“六必居”,可见“六必居”的名声享誉海内外。厂里奉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把名匾由展览馆取回,经精心修复后,又重新高悬于店堂门脸正中,当时老北京人欣喜若狂的高兴劲就甭提了。
据1929年就进入“六必居”的学徒早先回忆:“六必居”最出名的是酱菜。当时北京的酱园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老酱园,多为山西人所开,除“六必居”以外,还“中鼎和”、“西鼎和”、“北鼎和”和“长顺公”等;二是酱园,有名的像“天义顺”、“天源”等;还有一类是山东屋子(即油盐店铺),为山东人所开,像“桂馨斋”、“兰馨斋”等。那时南方的酱菜也有一些,像榨菜、佛手疙瘩、大头菜、腐乳等,但多是在北京的酱园寄卖。“六必居”是北京所有酱园中历史最久、声誉最著的一家。它每年前半年进货,后半年销售,买卖从冬三月做到春起。
早先“六必居”有12种传统产品,即稀黄酱、铺淋酱油、甜酱萝卜、甜酱黄瓜、甜酱甘螺、甜酱黑菜、甜酱包瓜、甜姜牙、甜酱八宝菜、甜酱什香菜、甜酱瓜和白糖蒜。这些产品色泽鲜亮、酱味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度。
“六必居”的酱菜所以出名,是与它选料精细、制作严格分不开的。“六必居”酱菜的原料,都有固定的产地。这些产地一般都有几十年以上的历史,这些产地的农户,往往世代相传,成为“六必居”的老客户。
酱菜腌制的好坏,与酱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六必居”自制黄酱和甜面酱,保证了质量。它的黄豆选自河北丰润县马驹桥,其特点是粒大、饱满、色黄、皮薄、油性大。“六必居”还选用过通州永乐店的金粒黄豆,这种黄豆虽然粒小,但圆满、色黄、油性大。白面选取用京西涞水县一等小麦,自己加工磨成伏地面(重罗的细白面)。由于这种小麦黏性大,特别适宜制作甜面酱。
其他原料,如制作白糖蒜,选用长辛店范祥家种的“白皮六瓣”每头重一两二三,七八头就1斤。夏至前3天起出来,不然就会老。买的时候要带泥,以保持新鲜。
制作甜酱萝卜,选用广安门外一户姓王的人家种的萝卜。这种萝卜不同于一般的小萝卜,它个儿不大,长得像蒜头,做出的酱菜不糠不艮,又脆又嫩,别有风味。可惜这种萝卜后来再也没有见到。
制作甜酱包瓜的香瓜,选自永定门外小红门牌坊村王光益家种的“八道黑”。制作甜酱瓜的白瓜,选自小红门一带的老洋瓜。它们都是六七成熟时就摘下,这时瓜子还不太显。不然,摘早了肉薄,摘晚了皮厚,腌制出来都不好吃。
莴笋选自广安门外太平桥乡湾子村韩文亮种的青莴笋,要1斤1条。黄瓜选自安定门外前花园一带的五寸秋黄瓜,不仅要顶花带刺,还要挂白霜。此外,南郊海慧寺的五寸白根小萝卜,通县的宽叶老韭菜,广安门外大小井村的甘螺,丰台卫墙校的青扁豆等等,都各具特色。到了收获季节,就由这些老客户赶着大车送货上门。
“六必居”制作酱菜,一切规程,由常任的一人总负责,如有违反或失职,就要受到严厉的指责或处分。比如酱的制作,从酱料的发酵到酱的发酵,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认真操作。先把豆子泡透蒸了,拌上白面,搁在碾子上压,再放到模子里,垫上布用脚踩10到15天。然后把它拉成条块,簇到架子上码好,用席子封严,便开始发酵。在发酵后期,还要不断用刷子刷去酱料上的白毛。经过21天,酱料才能发好。现在采用的高温快速发酵法,只用72小时,由于时间短、温度高,有的地方发得过了,有的地方发得还不够,制成的酱,味道远不如老法制成的。
酱料入缸加盐对水以后,关键是打耙。打耙就是用一木柄耙子(底部固定一块方木板),在酱缸内上下搅动,使发酵均匀。“六必居”规定,不仅要按指定时间打耙,而且每次要保证一定的耙数,务必把浊气放尽。开始时,每星期打1次,每次打8耙。到了伏天,每天要打7次,每次打10耙。过了伏天,逐渐减少打耙的次数。到了酱快好的时候,每天只3次,每次10耙。这样制成的酱叫伏酱,不仅色泽鲜亮,吃起来还感到后味发甜。
再比如甜酱瓜的制作,也是一环扣一环,要求很严格。老洋瓜要清晨摘下,必须赶在中午以前送到。货到后立即组织全体人员用清水洗净,按斤瓜斤盐的比例放入盐水中,浸泡36小时后投入酱料。经两天两夜将瓜捞出,放在太阳底下晾一两天,好天气晾1天就可以,中间翻一次(放气);不好的天气要晾两天,翻两次。然后再入甜面酱缸,以后每天打耙七八次,每次打10耙。打耙时间有具体规定,最早的一次是清晨5点半,最晚的一次是晚上9点半。如果天气特别热,还要多打一两次耙。夜里还要有人值班,遇到下雨要立即叫醒全体人员,5分钟内务必将缸盖全部盖好。
470年来,“六必居”正是靠这种严谨的规程一直发展至今的。我们祝愿这个老字号永远兴旺。
王致和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县举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进京会试落地,滞留京城,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一边维持生计,一边刻苦攻读,以备下科。一次,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一口小缸里腌上。由此他也就歇伏停磨,一心攻读,渐渐把此事忘了。乃至秋凉重操旧业,蓦地想起那一小缸豆腐,忙打开一看,臭味扑鼻,豆腐已成青色,弃之可惜,大胆尝之,别具风味,遂送与邻里品尝,无不称奇。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菜,慈禧太后赐名“青方”,身价倍增。清末状元孙家鼐写了两幅藏头对,曰:“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曰:“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
时至今日,“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以其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倍受广大华人消费者的钟爱。经检测,100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日的需要量,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还含有VB1、VB2,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北京名菜:
炒肝儿
是清末由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的"白水杂碎"改进而 成,白水杂碎以切成段的猪肠、肝、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由于不讲究佐料,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于是店主将心、肺去掉,易名"炒肝儿",一时间在京味小吃中别树一帜。
名炒肝儿,其实以猪肥肠为主,猪肝只占1/3。制作方法是先将猪肠用碱、盐浸泡揉搓,用清水加醋洗净后再煮。开锅后改用文火炖,锅盖盖好使肠子熟透而不跑油。烂熟后切成 5分长的小段,俗称"顶针段""再将鲜猪肝洗净,用刀斜片成柳叶形的条。
佐料是在熬热的食油中放入大料,炸透后放入生蒜,蒜变黄时立即放 入适量的黄酱,炒好置于罐中备用。此外还要熬些上好的口蘑汤。原料、 佐料备齐后,始制作炒杆儿。先将熟肠段放入沸汤,再放入蒜酱、葱花、芡同"姜"末和口蘑汤,然后将生肝条放入锅中,以淀粉勾芡,最后撒上一层砸好的蒜泥即成。
会仙居的炒肝儿出名后,北京四九城的小饭馆、小吃店都相继添了炒肝儿,市面上也出现了以炒肝儿为说词的俏皮话,如责骂人时说:"你这人怎么跟炒肝儿似的,没心没肺。";讽刺互相残害的人与事则说:"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肉。"
爆肚
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有记载,多为回族同胞经营。北京比较有名的有天桥的爆肚石,东安市场的爆肚王、后门的爆肚张,其他还有爆肚杨、爆肚冯、爆肚满等。
羊爆肚的吃法在过去很讲究,要按羊肚部位选了加工成肚板、肚葫芦、肚散丹、肚蘑菇、肚仁等,随顾客的选择。爆熟的时间也因部位不同而不一样。近来由于受到欢迎,而且鲜肚货难以保证,象以前分部位供应已经没有了。爆肚除要新鲜以外,功夫在爆上,爆的时间要恰倒好处,爆肚又脆又鲜,吃爆肚的人要是会喝酒,总要喝二两,再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特别是老北京有“要吃秋,有爆肚”的说法很讲究在立秋的时候吃爆肚。梅兰芳、马连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万春等梨园名角就很喜食爆肚。
制作方法:
将羊肚洗净,分割成肚领、肚蘑菇、肚散丹、肚葫芦、肚板和食管
撕净肚面上的油和有草芽一面的皮;肚散丹、肚板、肚蘑菇、肚葫芦上的薄膜撕去,顺着肉纹切成条,再横切成小条
将香菜末连同葱花、芝麻酱、醋、酱油、辣椒油、豆腐乳和卤虾油一起放入碗内调匀
锅内半锅凉水用旺火烧沸,下入羊肚,用漏勺搅拌,肚散丹氽5秒钟,肚板永7秒钟,肚蘑菇、肚领、肚板约余8秒钟,食管约氽12秒钟,熟后捞入盘子,蘸着调料即可食用。
爆肚满:牛街输入胡同,6路、50路牛街站。
爆肚宛:崇文门外东花市大街往东的白桥,地铁崇文门站106路电车磁器口站。
炸酱面
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如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馄钝、烙饼、面条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条。炸酱面:常见的是猪肉丁炸酱。纯是以半肥瘦猪肉丁加葱、姜、蒜等在油锅炸炒,加黄稀酱,盖上锅盖小火咕嘟10分钟。这时,肉丁被黄酱 咕嘟透了,肉皮红亮,香味四讲究的则是里脊丁炸酱三鲜(虾仁、里脊、 玉兰片)炸酱等,还有木樨(鸡蛋)炸酱、炸豆腐丁酱、烧茄子丁酱等素品,油而不腻。
面条寓意“长寿”,俗语“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长寿面 ”、“接三面”。老北京人吃炸酱面,冷天讲究吃热的,谓之“锅儿挑”( 完全不过水),热天吃过水面,但汤要篦尽。根据季节佐以各种时鲜小菜 ,谓之“全面码儿”。
初春,用掐头去尾的豆芽菜(称掐菜)、只有两片子叶的小水萝卜缨,并浇上过年剩下的腊八醋。春深,在酱里放上鲜花椒蕊儿,称花椒酱,面码儿则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萝卜缨 和丝(条)。 初夏则以新蒜、焯过的鲜豌豆、黄瓜丝、扁豆丝、韭菜段等为面码儿。
东来顺涮羊肉
东来顺涮羊肉有八大特色:1、选料精:东来顺所涮羊肉选自内蒙锡林郭勒盟一年至一年半阉过的羊。由于当地水甜草嫩,草中又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故羊肉肉质细嫩,无膻味。而选用部位是羊的 "上脑"、 "黄瓜条"、"磨裆"、"大三岔"、"小三岔"等部位,出成率只占一只羊净肉的40%。此外,所用羊一律由阿訇屠宰,由公司配制中心剔羊选肉,装合一次冷冻成型。
2、 刀工美:东来顺涮羊肉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除了选料精以外,刀工的要求十分严格。肉质细嫩,色泽鲜艳,刀工精美,薄厚均匀,排列整齐,形如手帕。切出的羊肉片舒展开来,放在青花磁盘上,透过肉片,青花花纹清晰可见。那真是薄如纸,软如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涮就熟,久涮不老。
3、调料香:东来顺涮羊肉经久不衰,与调料香是分不开的。东来顺涮羊肉的调料,包含了"辛、辣、卤、糟、鲜"的成分,构成了独特的香味。东来顺涮羊肉调料构了成五味调和:甘——芝麻酱、花生酱;咸——酱油、酱豆腐;酸——糖蒜(自制的大六瓣糖蒜酸甜适口);苦——韭菜花、料酒;辛——韭菜花、辣椒油。同时,鱼露特有的鱼腥味与羊肉本身的香味结合起来,又形成了独特的鲜香味。
4、火锅旺:火锅是东来顺加工厂家专门生产的,具有盛碳容积大放碳多、通风口合理开锅快、燃烧时间长的特点。以前燃料选用镇巴地区的二级白碳,现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用了环保型的机制碳。无烟、耐烧、火旺。十来个人围着火锅就餐,两个小时之内,火锅保持汤水滚开,且中途不用添碳。
5、底汤鲜:传统东来顺火锅使用清汤,底料包括海米、葱花、姜片、口蘑汤。其中,口蘑汤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海米结合,使火锅汤味道鲜美。
6、糖蒜脆:东来顺涮羊肉的佐料中最有特色的是糖蒜。它选自河北霸州市大清河的优良品种大六瓣蒜,由公司配送中心自制加工三个月精制而成。它无异味,酸甜适口,口感清脆、开胃解腻。
7、配料细:与涮肉调料同时上桌的还有几样配料,葱花、香菜、雪里蕻、腌韭菜……虽然价位不高,但却必不可少。
8、辅料全:东来顺涮羊肉火锅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辅料品种丰富。除涮羊肉部位齐全以外,各种蔬菜、面点应有尽有,符合荤素互补、酸碱中和、营养搭配的要求。
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北京的特产,他处皆无。此物出自旧京的粉房。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是粉房的副产品,或曰下脚料,所以价格特别便宜,两个大子儿就可以买一大碗。老北京人买回家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一炒当饭菜吃,叫做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旧京百姓地道的家常菜,别看此物甚廉,但要炒好亦非易事,首先在原料上就要有所选择,得用东直门四眼井粉房里做的麻豆腐才算正宗。
望采纳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其中三伏中最热的是中伏。那2019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呢?
关于三伏天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伏邪所指六邪是古时人们的一种说法,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里暑邪会逐渐的深伏于体内,而不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冬至容易患重病。因此,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调房里。冷饮不但消不了暑气,反而会伤了脾胃。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2019年7月12日入伏。
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做终伏、三伏。
三伏天时间的计算方法
1、三伏天的推算方法
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十或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简而言之,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2、三伏天的计算公式
21世纪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数年1单数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时减1小于8时加9(2096年例外减1),比如2006年GR = (1 - [6/4])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2019 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廿二)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9年三伏天共有四十天,其中初伏时间有十天,中伏时间为二十天,末伏时间是十天。下面是未来10年的三伏天时间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年份 初伏日期 庚 日 中伏日期 庚日 次庚日 中伏天数 末伏日期 庚日
2020 2020-7-16 庚申 2020-7-26 庚午 庚辰 20 2020-8-15 庚寅
2021 2021-7-21 庚午 2021-7-31 庚辰 10 2021-8-10 庚寅
2022 2022-7-16 庚午 2022-7-26 庚辰 庚寅 20 2022-8-15 庚子
2023 2023-7-21 庚辰 2023-7-31 庚寅 10 2023-8-10 庚子
2024 2024-7-15 庚辰 2024-7-25 庚寅 庚子 20 2024-8-14 庚戌
2025 2025-7-20 庚寅 2025-7-30 庚子 10 2025-8-9 庚戌
2026 2026-7-15 庚寅 2026-7-25 庚子 庚戌 20 2026-8-14 庚申
2027 2027-7-20 庚子 2027-7-30 庚戌 10 2027-8-9 庚申
2028 2028-7-14 庚子 2028-7-24 庚戌 庚申 20 2028-8-13 庚午
2029 2029-7-19 庚戌 2029-7-29 庚申 10 2029-8-8 庚午
关于三伏天的相关习俗
1、关于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在北京有着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这种说法,其实仔细体会这句话,会发现这种饮食说法并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三伏天气温度很高,人往往会大量流汗,使得身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大量流失。而饺子、面条、烙饼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有效补充因为汗液而流失的营养物质。因此这种饮食方式在三伏是很好的。
南昌:起伏吃只鸡
南昌有着在三伏天吃鸡的说法,并且这种吃法还有一定的规矩,如到了三伏,很多南昌人会将鸡做好,让后将门窗关闭,接着穿上长袖衣物,将鞋袜穿着整齐,裤脚则用身子扎紧,也不开空调或者风扇,只是倒上一杯小酒,然后慢慢食用吃的自己大汗淋漓才可以。
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上海人总是会说头伏馄饨,二伏茶,因为三伏天气温很高,很容易影响人的食欲,而用一些酱料凉拌煮熟的馄饨是很开胃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振奋食欲,避免三伏天食欲不振导致身体受损的情况出现。而喝茶就很好理解了,在三伏天人会大量的流汗,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消失,而通过喝茶,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并且喝茶还有利于排尿,可以将身体之中的暑气、暑热、暑湿通过尿液排出。
汤面
三伏天的防暑方法
3、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4、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5、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2019 年三伏天的养生方法大全
吃苦味食物
中医认为苦味食物有补气固肾、健脾燥湿的作用,可以平衡机体功能。而且苦味食物多含有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等人体需要的物质,从而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除烦、健胃等功用。
不要吃冰镇的食物
夏季大家最常吃的便是冰镇食物,尤其是冰镇西瓜,但是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是浮在体表,五脏六腑是寒冷的,如果再吃冰镇的食物,相当于寒冷的五脏六腑再被冰冻了一次,这样严重不利于身体健康。
洗热水澡
因为夏季天气特别炎热,因此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洗冷水澡可以快速的降温,其实不然。因为夏天气温接近人体的温度,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如果用冷水冲洗,有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发黑、呕吐等现象,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颅内大出血。
各种体制的人三伏天如何养生
阳虚质: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平和质: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2019 年三伏天注意事项
不吃冰饮、雪糕,冷粥祛湿最好
吹干头发再睡
很多人以为,炎气候温高能够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气!炎地利,人沐浴出格勤。有的人头发湿淋淋的,就坐在空调屋里,以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招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材。以是,炎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眠。
护肤补水很重要
要多喝水、少吃冷饮,,可自行用蒸汽熏蒸面部。这样我们皮肤就不容易干燥了。注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新鲜的水果蔬菜对人体的水分摄入量很高,所以健康的护肤从生活开始。别以为我们泛着油光的肌肤就是预示着秋天不缺水了。其实,这时我们更应该做好控油补水的工作。所以我们的皮包里永远都要带有一盒吸油纸,不要让出油来影响我们皮肤的补水效果。所以亲们保湿锁水很重要的。
三伏饮食补气去火
步入三伏天,中暑也进入高发期。在许多人印象中,在烈日下劳作才容易中暑。其实在高温且通风效果不好的环境下,人体最容易受到暑邪侵袭;而频繁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者,更容易患上暑湿感冒。不要以为只要避开阳光,就可幸免于暑。只要是在高温、通风不良且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呆久了,同样容易中招。因此,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保持通风尤为重要。
炒馍片算是儿时的回忆了,因为它的主要材料就是馒头,而作为北方人呢,馒头又是我们家中常见的主食。
三伏天悄然而至,天气格外的炎热,头一天买的馒头吃不完,放到第二天就会坏掉,扔掉怪可惜的,浪费粮食那是大大的不对,那不如换个吃法,换换口味,教你一个香炒馍片的小技巧,用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诱人的美食。
香炒馍片
具体做法,下面请看我们的操作
准备凉馒头两个,先从中间切开,再切成一厘米厚的馍片,放入盘中备用。
洋葱半个切成条,放入小盆里面,用手抓散,青椒一个切成长条,和洋葱放在一起,西红柿一个,切成滚刀块,一起放入盆中。
小葱两根切成段,放入盆中备用。
等食材备好以后,我们开始烹饪
起锅添入食用油滑锅,再添入少许凉油,热锅凉油食材不容易粘锅,然后倒入馒头片,晃动炒锅,使馒头片均匀受热,再颠锅翻炒,淋入少许明油,煎至馍片两面金黄酥脆时,即可倒出控油。
锅内再添入少许食用油,倒入西红柿翻炒几下,再放入青椒和洋葱,快速翻炒,加入蚝油3克,翻炒化开,加入食盐2克,胡椒粉1克,继续翻炒化开调料。
然后倒入馍片,快速翻炒片刻,加入生抽3克调味,继续翻匀,再倒入葱段,简单翻炒几下,就可以关火起锅装盘了。
好了,这道营养美味的家常炒馍片就做好了,这样稍稍一加工,是不是颜值蹭蹭蹭的往上升啊?两面金黄,酥脆可口,味道独特,令人胃口大增。
不用炒菜,一人一盘就能吃个精光,味道之鲜美,真是拿肉都不换,如果再配上一碗小米粥,生活真是特别滋润!
下面是所用到的食材和调料:
食材:馒头,青椒,西红柿, 洋葱,小葱
调料:食盐,胡椒粉,蚝油,生抽
鱼有哪些营养?吃鱼有什么好处?
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它是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食物。它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钙、镁、磷、锰、硒、锌、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
吃鱼的好处:它具有促进骨骼发育、预防贫血、增强智力、提高免疫力、保护心脏肌能、保护视力、预防老年痴呆、增强男人生殖系统功能、保护女性肌肤健美、祛斑祛痘之功效。儿童经常吃鱼益智健脑、聪明伶俐。
不了解不知道,原来鱼的营养这样丰富,好处这样多。看来,宝宝以后要大吃特吃多吃鱼了。
因为我太笨了,吃鱼让我会变得很聪明,和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对吧?
鱼的好吃做法有哪些?
我大中华是一个美食国度,每一道美食都有成千上万种吃法,鱼就更多了,酸菜鱼,水煮鱼片,
剁椒鱼头,糖醋鱼,四川烤鱼,蒸鱼,生鱼片,鱼丸太多了,数不过来,不过,这三伏天,很多鱼的做法都有辣椒啊,这么热的天,你让宝宝吃辣椒,真的好吗?
好吧,来一个开胃的糖醋鱼吧,不辣又开胃,行了吧?
糖醋鱼详细做法步骤:
第一步:糖醋鱼用什么鱼好?一般糖醋鱼都是一整条,这样好吃又好看。草鱼大头鱼都有点太大了,不太合适,我们还是用鲤鱼吧。
挑选一斤到一斤半的鲤鱼吧,太大了鱼肉不好吃。
把活鱼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然后在鱼头和鱼尾处划上一刀,取出鱼腥线。
然后在鱼的两边打上花刀,方便入味。
大葱切圈,生姜切片,放入一个大盆中,加入少许胡椒粉,适量的料酒,食盐,
把鱼放入盆中,用手涂抹均匀,腌制10分钟,让鱼充分入味。
第二步:切点配料
大蒜拍扁,切成末,大红椒去籽,切成细丝,生姜切成细丝,大葱一段,去芯后也切成细丝,
把辣椒丝,生姜丝,大葱丝浸泡到清水中备用。目的是,让切好的丝自然弯曲,支撑起来。
这样在激油的时候,更能激出原料的香味来。
第三步:盆中打入一个鸡蛋,加两勺淀粉 ,一勺面粉,加一些清水,把手戴上一次性手套,
把它们搅拌成糊状。
然后把腌制好的鱼取出来,在鱼身上先撒点干面粉,这样能保证挂糊不容易脱落。
然后给鱼均匀的挂糊。
准备一个盆中,加入1克食盐,20克白砂糖,白醋20克,搅匀备用。
第四步:热锅烧油,多放一点油,因为要炸鱼。油温6成热,微微冒烟的时候,
我们手提鱼尾,把鱼头先炸一下。
炸的时候,我们要用勺子不停的往鱼身上浇热油。
鱼头炸至变色后,我们慢慢把鱼身放入锅内,在炸制的过程中,不要翻动,以免影响定型。
这个时候,我们要用勺子不停的舀油浇露出的鱼头和鱼尾部分。
整个炸鱼过程,大概需要7到8分钟。把鱼炸透,炸至金黄后,把鱼控油捞出。
第五步:关键的一步,制作糖醋汁来了
热锅烧油,油热后倒入蒜末爆香,爆香后放入两勺番茄酱。
搅拌均匀后,把我们调制好的糖醋汁倒入。
用勺子不停搅动化开,水开后加入半勺水淀粉勾芡一下,等到汤汁浓稠起大泡后,
再加入几滴植物油,提亮颜值,这道秘制糖醋汁就调好了。
把汤汁均匀的淋在鱼身上。
然后把刚才浸泡在水中的辣椒丝,姜蒜,大葱丝铺在盘子周围。
最后撒上白芝麻,来来一点葱花点缀,这道开胃好吃,颜值杠杠的糖醋鱼就做好了。
酸甜可口,好看又好吃,夏季三伏天来上这么一点糖醋鱼,是不是特别美呢?
做法不是很难,喜欢的可以收藏起来,回家做起来。
总结一下:
1糖醋鱼关键的一点是给鱼打花刀,挂糊。
2炸鱼的时候先炸鱼头,同时要不停的用勺子浇鱼身。
3糖醋料汁是关键,也是味道好不好的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