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具体制作方法:娃娃鱼的基本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大鲵家常做法:
1、奶汤娃娃鱼的制作方法:
风味特点:原汁原味、娃娃鱼味醇厚、奶汤鲜美。
主料辅料:1、取刮洗好的娃娃鱼700克(活体约2斤)改刀为1厘米见方块备用。
2、矿泉水或者纯净水1500克、鸡粉20克、味精75克,蒜瓣50克、盐适量、姜20克、鸡油20克、糖适量。
烹制方法:1、将净锅上中火加油,待油烧至5成热时将蒜瓣、生姜入锅煸炒片刻将鱼料倒入迅速翻锅,待鱼肉收紧时倒入矿泉水转大火调汤,汤至奶白色时撇去浮沫,再炖5分钟转中火,加入其它调料。
2、出锅装盘:调料放置3分钟后撇去浮沫,淋鸡油,装入已准备好的容器内即可。
也可用每人每位容器分装,有底火最好。
2、红焖娃娃鱼的制作方法:
风味特点:色泽红亮,软烂适口,汤汁浓醇,风味独特。“红焖娃娃鱼”为秦州名肴。相传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才气横溢,所为诗俊逸高雅。《陇西志》载:“少时多难,从家西域,后还天水。”贺知章叹为谪仙,言于唐玄宗,充供奉翰林白甚赞此菜美味,畅饮斗酒,名播京兆。
主料辅料:
1、取刮洗好的娃娃鱼350 克(活体约1斤),然后用刀切成长方形小块。
2、冬笋150克、熟猪油50 克、料酒25 克、白糖10 克、水淀粉30 克、葱段20 克、蒜瓣20 克、 姜片10克、食盐10克、酱油50克、鸡粉10克、植物油1000 克(约耗50克)、浓鸡汤200克。
烹制方法:炒锅坐旺火上,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炸至金**捞出控油,冬笋改刀成1厘米见方小块,过油捞出控油。原锅去油,坐旺火上烧热,加熟猪油25克,然后入葱段、蒜瓣、姜片爆出香味,再放鱼块、冬笋块颠翻一下,加入料酒、酱油、食盐、白糖、鸡汤,烧开后将锅移文火上,加锅盖烧约20分钟,待鱼烧熟,将锅再移旺火上,加鸡粉,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熟猪油25克颠翻,淋香油盛盘上桌。
工艺关键:a、鱼块用酱袖先淹渍10 分钟,然后烹制;b、不用勾芡,中火烧至2/5时加入鸡粉,出锅装盘即成;c、保鲜的娃娃鱼最好用做红焖。
3、清炖娃娃鱼
风味特点原汁原味,汤味鲜美
主料辅料
主料:活娃娃鱼一条(约1500克)。
配料:菜心2棵,水发香菇20克,火腿15克,水发玉兰片15克,鸡腿2个。
调料:精盐6克,绍酒10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葱25克,姜15克,猪油20克。
烹制方法:
(1)将娃娃鱼宰杀后,用沸水轻烫;去外皮、内脏、洗净,改瓦楞块,放清水中同鸡腿氽透,洗净血沫。
(2)炒锅置旺火上,加猪油,烧五成热,放入葱段(10克)、姜(5克)、鱼块,烹绍酒略煸炒后倒出,拣去葱、姜,冲洗干净,放入汤盆,加入鸡腿、火腿、香菇(1个)、葱段(15克)、姜(10克)、精盐和清水1000克盖好盖,用净纸封口,上笼用中火炖熟取出。揭盖,取出葱姜、鸡腿点缀上氽熟的菜心即可。此菜亦可直接用小火慢炖而成。
4、鲵宝羹的制作方法:
风味特点:鱼肚脆爽、鱼肝绵软、鱼肠韧滑,口感奇特。
主料辅料:
1、原料:娃娃鱼杂100克,把鱼肠洗净均匀的打成小结,鱼肝切条、鱼肚切条与鱼肠小结大小一致洗净备用。
2、辅料:白灵菇片50克、党参10克、小茴香3克、料酒10克、熟猪油30克、白糖10 克、水淀粉30 克、葱段20克、蒜瓣20克、姜片10克、食盐10克、鸡粉10克、浓高汤500克。
烹制方法:将鱼杂加料酒、食盐、鸡粉、葱、姜、蒜、腌制10分钟,放入砂锅中,砂锅加入浓高汤上旺火放入其他辅料及适量的水,一起旺火炖10分钟,改文火煨制20分钟捡去其他成型辅料(留白灵菇)撇去浮沫勾芡即成。
工艺关键:鱼杂,一定要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多泡一些时间,在用清水泡时稍微的加一些白醋,鱼肠要认真打结。
大鲵进阶做法:
5、金汤娃娃鱼的制作方法:(又名金鲵盅)
风味特点:色泽金黄、口感浓香。
主料辅料:
1、原料:取挂好洗净的娃娃鱼350克(活体约1斤),头尾均可,平均切成二十块,块的大小越均匀越好,切好备用。
2、辅料:自制南瓜酱250克、熟猪油20克、白糖10 克、水淀粉30 克、葱段20 克、蒜瓣20 克、 姜片10 克、食盐10克、鸡粉10克、植物油1000 克(约耗50克)、浓鸡汤250克。
烹制方法:将20块娃娃鱼加盐、鸡粉、葱、蒜、姜片入味10分钟,炒锅坐旺火上,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滑油捞出控油。炒锅加鸡汤烧开,倒入鱼料加食盐、白糖、烧开后将锅移文火上,加锅盖烧约20分钟,待鱼烧熟,再加入南瓜酱、熟猪油,用水淀粉勾芡淋油,装入蒸热的盅内上桌即可。
工艺关键:一定要把鱼烧熟后才能放南瓜酱,这道菜用保鲜鱼也可。
6、虫草蒸娃娃鱼的制作方法:
风味特点:汤请味浓、肉嫩滑爽
主料辅料:
1、取挂好洗净的娃娃鱼350克(活体约1斤),最好用娃娃鱼腩或鱼背上的肉,平均切成二十块备用。
2、上好红枣10颗、虫草十只(或者是虫草花)、宁夏枸杞20粒、上等清高汤750克、食盐10克、鸡粉10克、姜片10片、白糖10克,大葱20克、蒜瓣20克。
烹制方法:将入味好的娃娃鱼料入锅抄煮后捞出备用。准备好带盖气盅,每个盅内放置两块鱼料,然后依次放入红枣、虫草、枸杞、姜片,将高汤调好味分别装入每个盅内,加盖入蒸锅内蒸20分钟,取出每个盅内的姜片上桌即可。
工艺关键:这是一种大鲵药膳的制作方法,娃娃鱼原材料最好用现杀现宰的,腌制完的葱、蒜一定要捡出来不能同蒸。
7、煲汤大鲵药膳
风味特点:这种做法主要是喝汤,大鲵与中药材搭配制成药膳,成菜不仅汤汁浓醇、鲜香可口,其味道和营养都属于极品。这鱼汤有抗衰老的作用,吃了可以延年益寿的,女士吃了还养颜,用娃娃鱼鱼头跟爪子来炖汤,是老年人最好的滋补品,可健胃理气、祛风除湿。
主料辅料:娃娃鱼、老母鸡、姜片、蒜、枸杞、天麻、虫草、枸杞子、黑枣、桂圆等姜葱蒜腌制半小时。
烹制方法:
1、先将老鸡加调味的姜蒜花椒蒸个五个半小时,再加天麻、虫草、枸杞子、黑枣、桂圆等名贵药材,熬成一锅浓汤。
2、娃娃鱼洗净鱼身上的粘液,剖去内脏清洗干净,切成小肉块,用姜、葱、蒜食盐等佐料腌制30分钟,加进瓦罐的浓汤里,用瓦罐微火清炖两个小时,美味的娃娃鱼汤就完成了。
8、鲍汁扣娃娃鱼
风味特点:此菜借鉴了鲍汁扣辽参的做法。取大鲵掌与冬瓜搭配制作成菜。
主料辅料:大鲵掌1只,冬瓜500克,葱段15克,姜片5克,陈皮2克,料酒15克,于贝粉5克,鲍汁15克,盐5克,上汤400克,水生粉10克,葱油10克,色拉油
烹制方法:
1.把大鲵掌投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捞出沥水后, 再下到六成热的油锅里,炸至紧皮后捞出来沥油。另把冬瓜切块.入笼蒸30分钟后取出来打成茸泥,待用。
2.把大鲵掌放入高压锅内,掺入上汤并下盐、葱段、姜片、料酒和陈皮,加盖上火压约6分钟离火,取出来摆入盘中,另把锅里的原汁过滤出来待用。
3.另锅入油烧热.下入冬瓜茸炒香后。再倒入过滤出来的原汁,接着调入鲍汁、干贝粉和盐,另用水生粉勾芡并淋葱油搅匀,起锅浇在盘中大鲵掌上面,即成。
9、堂灼大鲵
风味特点:此菜借鉴了澳门海底捞的吃法,把大鲵肉与鹿茸、人参等搭配制作,质细嫩,汤鲜味醇。
主料辅料:大鲵肉250克,红枣10克,桂圆肉5克,保鲜人参1只,玉竹2克,鹿茸1克,盐8克,鸡汁8克,上汤1000克。
烹制方法:
1.大鲵肉片成大薄片,摆入盘中。
2.砂锅掺上汤,放入鲜人参、鹿茸、红枣、桂圆肉和玉竹,上小火炖约10分钟,再调入盐和鸡汁,随大鲵肉片一起上桌烫食。
贵州美食名菜八宝娃娃鱼的做法
江河湖塘的淡水鱼,汪洋大海的咸水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从孟夫子的"鱼我所欲也"到范仲淹的"但爱护鱼美",有多少名人骚客赞美过鱼。但是当人们品尝了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后,一定会觉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因其能发出"娃娃"的叫声,类似婴儿声,故名娃娃鱼;在贵阳又俗称为"狗鱼"。贵州多深山溪谷,很适于娃娃鱼生长繁殖,所以盛产此鱼。贵州黔东南、黔南、铜仁各地均有出产,尤以凯里下司一带所产最多最肥,重的可达四五十斤。黔味名菜八宝娃娃鱼,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贵阳人王仁斋,经常加多种配料制娃娃鱼,久之其技法甚精,颇有名气,当时人们都称他"王狗鱼"。烹制八宝娃娃鱼,大致要经宰杀、装盘、蒸熟等几个主要步骤。杀娃娃鱼可采用剖杀、宰杀和烫杀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烫杀去最为独特:即把娃娃鱼置于木桶中,将沸水倒入并迅速盖上盖子,使它在桶内不断挣扎,自行挣净全身粘液致死,然后剖腹洗争待用。这种杀法不仅能去净粘液,而且鱼血未放出,其肉味更鲜美。将杀好的鱼砍成块,与火腿、鸡片、金钩、玉兰片、冬菇、竹茶、大蒜、鳐柱等八种配料(谓之"八宝")一起人油锅爆炒后拼摆手瓷盘中,加高汤上笼锅蒸透,出笼时撤上胡椒面、淋上麻油,即成名闻遐迩的宝娃娃鱼。此菜美,汤汁清澈,洁若山泉;"八宝"排列,形以花瓣,令人赏心悦目。此菜香,郁香、清香兼而有之,其异香实难言状。开笼出菜,香气四溢,一客食之,满座皆香!此菜鲜,鱼鲜、配料鲜,汤汁更鲜,盖因娃娃鱼鲜而一鲜百鲜。此菜嫩,嫩似豆腐而强于豆腐,嫩似蛋羹而胜于蛋羹!此菜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皆有之。美哉!八宝娃娃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红烧娃娃鱼
〔主料辅料〕
娃娃鱼250 克
(约耗l00 克)
熟猪油50 克
料酒25 克
白糖10 克
水淀粉30 克
葱段20 克
蒜瓣20 克
姜片10 克
食盐10 克
酱油50 克
味精3 克
植物油1000 克
〔烹制方法〕
1先将娃娃鱼头部砍一刀(不要砍断)放血,接着用90℃热水浸烫,刮
洗表皮粘液,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然后用刀切成月牙形小块。
2炒锅坐旺火上,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炸至金**捞出控油。原
锅去油,坐旺火上烧热,加熟猎油25 克
,然后入葱段、蒜瓣、姜片炮出香味,再放鱼块颠翻一下,加入料酒、
酱油、食盐、白糖、鸡汤,烧开后将锅移文火上,加锅盖烧约20 分钟,待鱼
烧熟,将锅再移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熟猪油25 克
颠翻,淋香油盛盘上桌。
油藏存在三要素或三个阶段:(1)生、储、运、圈原生条件;(2)烃源岩或油藏在生油窗范围内;(3)后期不被破坏或严重改造。
中国石油原生条件非常好而且普遍,但多旋回盆地深部多已超过生油窗,燕山和喜马拉雅晚期运动构造破坏严重或过于深埋,所以中国寻找石油资源的领域并不宽广。由于油藏受生油窗的制约,同时为便于探知油(气)系统,下面拟从老到新的层位进行论述。
(一)下古生界
我国下古生界油田,塔里木盆地具有独特意义!
本来扬子、华北、塔里木三大自由古陆块,都曾发育被动大陆边缘石油生、聚系统,在不同时期都曾聚集成群的大型油田,大致在印支运动前后,下古生界油藏曾经是中国石油资源最辉煌阶段。扬子、华北偏东部的下古生界油藏主要毁于燕山运动,偏西部在陆盆沉积期也大半气化。但在后期埋藏不深的古隆起边部,如雪峰西侧、龙门山、古燕山等地见到液体油苗;华北孔店井下出油,是否为下古生界自生有不同看法。这些都需进一步研究。
塔里木满加尔坳陷等是我国下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唯一保存完好的地区。在海西两期运动后,古隆起、古圈闭曾大量接受坳陷烃源形成一系列大型油田[103]。此后坳陷中心(约万米)逐步以生气为主,但坳陷较高部位和台区(约5~7km),在相当长时期继续生油,隆起区至今仍在生油窗内。究其原因:一是塔里木地温梯度始终偏低;再则是上覆最厚层系N2+Q,深埋时间短,热演化尚在进行中。
Є、O层系油藏主要存在于海西两期隆起和圈闭中。由于地史经历长久,上覆地层厚度不一,以及断层和储、盖层的变化,油藏侧向、垂向都在改变。所以Є、O层系油藏一般都很杂复,勘探历程曲折。以往工作主要是追寻古隆起和古构造,对重要的台缘相带及隆起周边楔状体等尚未系统研究勘查。塔北和塔中隆起之间广阔平台上的志留系砂岩,直接盖覆在Є、O层系烃源岩之上,油、气、水的关系尚不清楚。总之,塔里木以 “大满加尔(含阿瓦提)”为中心的石油资源,还有相当潜力,但普遍埋藏深,规律较复杂,应制定专门对策。
塔里木Є、O层系烃源系统的次生油藏,主要是C和T—J地层、在古构造断裂发育区较为普遍。在各个海西古隆起上都发现这类油藏,也都属于下古生界油气系统。
其他地区探索下古生界油藏,主要注意印支期以来继承性古隆起边缘、后期构造破坏轻微地区。如江南隆起、龙门山等边缘在特殊条件下保留的残余油藏。
(二)上古生界(含T1+2)
上古生界自生自储油藏主要在北疆的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和伊犁等海西增生地区。
由于埋藏相对较深,除少数自生自储油藏外,大多通过断层在中生界聚集。上古生界烃源最富的准南坳陷,因为叠覆了中生界和新生界前陆坳陷,埋藏已近万米,已全部气化了。但上述盆地大多地区,上古生界石油系统远景仍很好,新油田不断发现,尤其是后期埋藏不深的生油坳陷,在其相邻的隆起地区,已发现一系列油田,如克拉玛依和腹部隆起区,吐哈、三塘湖也有很好的前景。
塔里木盆内上古生界烃源不理想,推测在西部台缘斜坡及礁带(见图151)为有利区。目前盆内发现较多的石炭系油藏,烃源主要来自Є、O地层,这方面的评价普遍很高。
阿拉善地区上古生界有部分稳定沉积,油气有一定潜力,值得注意。
我国上古生界石油原生条件最有利的是华南黔、桂、湘裂陷区,曾形成过大型生物礁等油田群,但大都为燕山期断褶和喜马拉雅晚期抬升所破坏。四川、鄂尔多斯在陆盆期深埋,全部演化为气;黔南古地温梯度很高,最大深埋区烃类多已消亡(Ro>55%)。值得注意的是湘赣裂陷带、苏南和龙门山地区的油苗和少数井下油流,断褶复杂,多属古油藏残留,仍有可能找到一些零散的油藏。
我国东、中部古生界有非常良好的成藏条件,后期强烈构造活动,古油藏遭到严重破坏和改造。但在特殊条件下(如古隆起边缘),仍存在许多残留迹象,可进行专题研究和必要的试探。
(三)中生界
中生界油藏虽然分布比古生界广阔,但主要仍只在北方J3、K1时期巨型裂陷带和印支前陆盆地两个领域内以及西藏海相远景区。
1 中国北方J3、K1巨型裂陷带
最突出的是东段的松辽盆地等。它是巨型裂陷带后坳陷和古太平洋俯冲弧后盆地复合,烃源岩十分发育,地温梯度高,正处于生油窗内;入湖河流三角洲砂体发育。后期反转形成适时大型构造圈闭,出现我国少有的世界级特大型大庆油田和其他一系列油田。
J3、K1巨型裂陷盆地很多(部分在境外)。J3晚期至K1早期为拉裂期(见图36),多为半深水湖及沼泽相,烃源岩的量和质属中等;K1中、后期为裂后坳陷期,断层活动减弱;K2+N为披覆期,略显单薄。除东、西两端复合盆地晚期构造较活跃外,大多缺乏构造圈闭,勘探效果还不理想。从我国石油资源考虑,仍应加深研究勘探,争取多获油藏。另外,河套临河新生代裂陷下部反映有K1时期烃源岩,埋藏较深,可能属此体系。
2 中西部印支前陆盆地
西部前陆盆地烃源最有利的塔西南、库车、准南等地,由于喜马拉雅晚期巨厚的前陆坳陷所叠合,T3—J2地层埋藏深,已全部演化为气,而且坳陷中心近期不易勘探。但向盆内逐步抬升的前隆地区,演化程度较低,已发现一些油藏或凝析油,值得重视。吐哈、三塘湖等未叠加新生代深坳陷,中生界油藏有相当远景。
我国中部印支前陆盆地,其上未叠合新生代深坳陷,T3—J2地层烃源形成了不同的油区。其中最重要的是秦、祁、贺印支前陆盆地,NW向横卧鄂尔多斯西南部,两侧入湖河流和三角洲(见图52b),各形成一大批油田。构造稳定,范围广阔,储层孔渗低而多变,容易聚集成各种类型油藏,总体散失较少。特别是燕山期后全区成为东升西降的大斜坡,来自西南山区河流三角洲砂体成为上倾尖灭圈闭,出现西峰等大油田。因此,诸多有利因素,石油资源在所有印支前陆盆地首屈一指,而且埋藏深度适宜,因此要强调科学勘探开发,尽可能点滴入库。
四川龙门山印支前陆盆地T3地层烃源巨厚,川西坳陷生烃量高达3500亿t。但上覆红层(J+K)太厚,古地温梯也高,坳陷区已全部演化为气。但T3地层向川中隆起区演化程度变低,在安岳一带井下见油层,由于烃源变差、砂岩致密、圈闭不显,规律尚不清楚。安县(印支)运动后,到J1-2时期山区夷平,碎屑物骤减,川中成为饥饿性湖盆,具优质烃源,但缺乏明显的入湖河流,偶见纯细砂岩;湖滨为周期性介壳灰岩,成为主要储层(裂缝、溶孔)。从深湖烃源到介壳层的输导条件不甚配套,油藏分散。川中还应加强以岩相控油的深入研究,以及构造异常带的石油聚集,川中东部和川北边缘的含油砂岩分布较广,可考虑进行探采。
祁连山两侧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晚期前陆盆地沉积都不太厚,烃源相对不算丰富,但J3、K1时期裂陷带的西南段与此带叠合,玉门、酒西等油藏与此有关。柴达木北部祁连山印支前陆盆地,T3—J2时期油藏尚未发现,但南八仙等新生界油气证明来自侏罗系(见图57),深部找油应有一定前景。
楚雄、十万大山等印支前陆盆地T3—J2地层都发育较好的烃源岩,部分埋藏深,已演化为气。但构造圈闭发育,有一些适宜的背斜中可能保存一些油藏。
3 西藏中生界海相沉积区找油问题
怒江-班公湖特提斯洋和雅鲁藏布新特提斯洋两侧,在中生代都先后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现在仍都见到海相地层。新特提斯洋的两侧由于喜马拉雅晚期的破坏,特别是最重要的南侧,找油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怒江—班公湖两侧侏罗系等海相层找油,一直是学者们非常关心的领域,特别是羌塘盆地。
羌塘和拉萨陆块北部,J+K1地层生、储条件都很优越,怒江-班公湖碰撞缝合甚至喜马拉雅运动前期都提供构造圈闭,形成过许多油田(见图166)。由于印度陆块深挤插,导致喜马拉雅晚期强力推挤及伴生的拉裂作用,高原快速上升,K+E披覆层大多被剥蚀,背斜轴部侏罗系也不同程度暴露,逆断层直通地表[418](见图165),油藏遭受多种破坏、改造。当然,程度有差异,在一些埋藏较深的地区,如北羌塘中、西部和比如、措勤等,仍有可能发现一些中生界海相油藏。本区勘探程度低,急需加深地质研究和地震解释工作。
4 新疆中生界次生油藏与自生油藏问题
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古生界烃源丰富,部分仍在生油窗内,加之海西期构造断层发育,中生界直接与古生界烃源有关。因此,天山南北普遍出现 “古生中储”油藏。但各盆地中生界自身也有相当生油能力,有些小盆地如吐哈、焉耆等已在侏罗系发现自生油藏。尚应结合相邻中亚地区中生界丰富石油资源,综合分析本区中生界自生与次生油藏的规律问题。
5 中国东部的中生界,由于燕山运动而多被剥蚀,残留部分也缺少有效烃源,自身难有大的作为
(四)新生界
新生界烃源岩大多在生油窗内,而且构造破坏机遇小,所以新生界石油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按远景潜力顺序讨论如下:
(1)中国东部弧后裂陷盆地群。主要裂陷期为E1+2,裂后坳陷在E3—N1时期,局部发生构造反转,披覆期为N2+Q。沉积烃源岩的深水—半深水湖与拉张裂度有关,例如郯庐深断裂左侧裂陷,集中了许多大油田(见图209)。凹陷内的次凸或晚期反转的中央构造带,都有利于石油集中聚集。新生界砂岩储层岩性一般都很好,储集输导都有利,是我国主要的以常规储层为主的领域;而且湖中沉积相多变化,容易形成圈闭。特别是入湖三角洲分支砂体,晚期向尖灭方向抬升或断层遮挡,形成大范围上倾灭圈闭,能最有效形成富集油田。
诸裂陷盆地中,渤海湾盆地居首位,其他依次东海、苏北—南黄海、南襄、江汉、南华北等盆地。一般陆上盆地勘探开发程度已很高,今后主要探查断块、古潜山、相带等隐蔽领域,海域的远景潜力更大些。
(2)南海洋壳拉开两侧大陆边缘张性裂陷盆地,我国在北侧勘探工作较多。拉裂、裂后坳陷、披覆三阶段,与东部弧后型盆地近似而稍迟。最大不同是裂后坳陷开始逐步海进,“陆生海储”为其基本特征。一般是裂陷湖相烃源通过断层进入上覆海相层,由于海相砂体输导良好,可能运移至很远的圈闭中成藏,如东沙隆起上的流花11-1大油田,油源来自北部珠一湖相坳陷。莺歌海、琼东南和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海相沉积厚,深部烃源多演化为气。珠江口和北部湾盆地,上覆海相层厚度适宜,为勘探油藏主要目标。
(3)我国西部新生代构造活跃,特别是昆仑、天山等造山带前陆新生界沉积厚度可达6~8km,尤其是N2+Q时期沉积岩快速堆积,缺乏生油岩。但在新生代初期(E)构造相对稳定,在一些盆地边缘沉积一定厚度的烃源岩,比较重要的有:(1)柴西E3—N1烃源成藏组合。柴达木盆地西部油藏,是我国中西部少见的新生界适时聚集油区。新特提斯洋俯冲关闭后,中国西部开始活跃,阿尔金走滑隆升,导致陆内坳陷,E3—N1时期湖区发育有机丰度较高的生油岩以及相应的砂岩组合。喜马拉雅晚期避开了昆仑山(有祁漫塔格为缓冲)、祁连山的直接锋芒,既未出现过厚的前陆堆积,也未出现剧烈的逆冲推覆,而是形成一批有利的构造圈闭。已发现尕斯库勒、花土沟等一批油田,仍有发展潜力。(2)准南E2+3烃源油藏。E2+3地层为较好的低成熟生油岩,发育在坳陷中心一定范围内,近年在新生界钻井中多处见油流,推测油源来自E2+3烃源岩。可能在准南形成一些油藏。
(4)西藏挤压背景下古缝合带的裂陷盆地。新特提洋俯冲封闭后,印度陆块继续向下挤插,不断积累对大陆的拱抬压应力,在超过极限前的薄弱带产生破裂,主要是在前期缝合带如怒江—班公湖和金沙江带上。伦坡拉裂陷盆地位于班公湖带上(见图170)。裂陷湖水深,烃源良好,并很快进入生油门限。但在越来越紧缩的大环境中,裂陷盆地未能进入裂后坳陷和披覆沉积阶段就终止了。喜马拉雅晚期运动爆发,伦坡拉南侧扇状直立倒转及逆冲断层(见图171c),沥青、油砂很多,北侧推覆断层压到盆缘。两侧对冲断层,实际也保护了盆地的残留部分,深部可能更宽阔,尤其是北侧。钻井中已见到油层和油流,如准确查明深部构造并弄清生油期适时有利圈闭,找到油藏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领域盆地很多,金沙江带后期变动大,可暂不考虑;班公湖带还可加以选择;但突破伦坡拉油藏可作为近期主要目标,然后再相机扩展。
总之,中国石油资源由于三大因素的制约,成藏的领域较窄。古生界只在新疆有油藏,其他地区偶见新生界烃源倒灌的古潜山油藏。有关古生界自生油藏,可设立研究课题,争取有新的进展。中、新生界近期仍将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以东部裂陷盆地、西部前陆盆为基本阵地,探索西藏海、陆相油藏。南海拉裂洋盆西侧,石油资源丰富,需统筹探采规划。
麻江、凯里油砂矿均是一个已知的含油气系统,它具有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及上覆岩系完整组合。油砂矿,处于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其沉积具有复杂性,即既有较典型的台地相沉积,也有较典型的盆地相沉积,还有交替型过渡相斜坡沉积。由于区内经历的构造活动多,控制了“含油气系统”的纵向多组合;瓮安油砂矿属于一个含油气系统,即“∈1n”生油、“∈1j”砂体储、“∈1j”上部泥质岩包绕封盖;麻江油砂矿属另一个含油气系统,即“∈1z”生油,侧向“O1—S1-2w”古溶蚀面及孔洞缝储层储聚,“S1-2w4”泥质岩封盖,;凯里虎庄—凯棠油砂矿属又一个含油气系统,即侧向“S1-2w1+2”生油,“S1-2w2砂体和S1-2w3”砂岩储层储聚,“S1-2w4”泥质岩封盖。
黔东油砂矿的控油构造,形成于加里东构造期的都匀运动及广西运动,被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喜山运动早幕)强烈改造、褶皱、抬升、剥蚀形成现今的地质地貌特征。
图5-33 麻江—瓮安地区油砂资评区块图
(一)地层、沉积概况
本区沉积了厚约5 000~6 000m的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互的上震旦统—三叠系海相地层。油砂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1j)下部的砂体中及志留系翁项群(S1-2w)第二段的砂体(S1-2w2)和第三段砂岩夹层中(S1-2w3)。
(二)构造特征及发展演化
1构造特征
凯里虎庄—凯棠、麻江、瓮安等油砂评价区,属上扬子地台黔南坳陷东部,东邻雪峰古陆、西接黔中隆起。区内“古断裂发育”,大致以北东向陕斑断裂及南北向都匀断裂为界,区内可分三个油砂赋存单元—黄平凹陷区、麻江凸起区、黔中隆起东端区(图5-34)。
图5-34 黔东油砂和沥青评价区与构造单元划分图
2构造发展演化
加里东早期一中期本区以持续沉降为主,在上扬子平缓褶皱浅变质的基底上,除早震旦世冰水沉积外,沉积发育了“晚震旦世、寒武纪、奥陶纪”继承性的北东向海相沉积相带,反映了该时期盆—台格局(东盆、西台)。中奥陶世末的“都匀运动”导致黔南、黔中及黔东地区的整体抬升,奥陶系中统地层几乎剥蚀殆尽,区内仅剩下奥陶统地层。海水北退至石阡、湄潭、遵义一线之北。在抬升的同时并伴以褶皱、断裂、即黔中背斜和麻江次级凸起的雏形形成。
都匀运动的抬升持续至早志留世早期,因而龙马溪组地层沉积仅限于石阡—桐梓一仁怀一线之北。自石牛栏期起,海水自北而南海侵,沉积了本区的翁项群地层。
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是加里东期最为强烈的一次地壳运动,早期的褶皱断裂定型并加强。区内志留系地层广遭剥蚀,使“S1-2w3”油砂的盖层减薄。
海西早期—中期,本区东为“雪峰古陆”所限,西为黔中隆起所阻,仅南侧有泥盆、石炭系地层渐次上超。海西晚期早二叠世广泛海侵、沉积覆盖全区。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早期间的燕山运动,彻底改变了区内的构造格局,经燕山运动(四川运动)强烈改造之后,即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三)油气显示特征
评价区的油气显示,按其赋存特征,分为裂缝孔隙型和裂缝溶蚀孔洞型;按油气的热演化程度可分为油藏残余油及活油苗群、油砂(重质油)和沥青砂及碳质沥青脉或洞穴沥青体等等。
1寒武系的油气显示
该层位的油气显示最为丰富,油苗群以台江革东五河(∈2k)凯里组云岩、灰质云岩裂缝晶洞中褐**轻质原油为代表并伴以大量“降解软沥青”。在“盆—台”过渡相带的丹寨—钢仁等广阔斜坡相带,其各种类型塌积体内的溶蚀孔洞缝中碳质沥青—碳沥青、沥青脉比比皆是。例如,丹寨“古油藏”和铜仁“古油藏”就是较典型的代表,沥青均分布在∈2~∈3等层段中,当适时的构造运动发生,油气就可以从新分配,为上覆储渗体提供油源,其中丹寨“古油藏”及其有关的烃源岩,就可以是麻江“古油藏”的油源。瓮安油砂是裂缝孔隙型油气显示,其下伏的明心寺组(∈lm)灰岩溶蚀缝洞中也见沥青,烃源岩牛蹄塘组(∈1n)上段灰岩夹层溶孔中见沥青,重晶石球体中晶包烃十分丰富等。
2志留系的油气显示
志留系的油气显示亦很丰富,既有裂缝孔隙型。也有生物体腔型和溶蚀缝孔型;既有液态油,也有油砂和沥青砂。其分布范围也较广泛,大致沿湄潭—思南以南,镇远—三都以西,三都—都匀墨冲以北。都匀—福泉以东多有分布。其中以凯里虎庄—旁海—凯棠的残余油藏及油砂最为典型,且连片分布;次为麻江“古油藏”的油砂—沥青砂;再次为石阡本庄高王背斜“S1-2w3”生物点礁残余油藏。
麻江地区的“S1-2w3”黑砂岩,经各家石油地质工作者多年研究后,最终确认该黑砂岩是地史中的含油砂岩,因构造运动抬升而暴露地表的演化产物,它具有原油的地化特征如荧光性、可溶性等。
评价区北侧的石阡本庄—白沙地区,是黔北川南早志留世石牛栏壳相地层东延末稍部位。相当于“S1-2w2上—S1-2w3下”地层的生物滩灰岩或点礁灰岩的裂缝及溶蚀孔洞和生物体腔中,常见大量轻质原油或氧化沥青。呈对称分布于今“高王背斜”的北端两侧。该地区在地史中属黔中背斜的东倾没端北东翼,地伏有“S11—S1s”较好的泥质岩类烃源岩,且向北东延伸方向变好,因而极可能是评价区凯里地区“S1-2w2+3”油砂的烃源所在(此二地相距90~100km)。
(四)烃源岩
从油源的分析结果看出,与本区“∈1j”油砂和“S1-2w3”油砂或沥青砂有关的烃源层主要是“∈1和S1-2w1+2”等两个层段。
黔东地区下古生界,发育有近3 000~5 000m海相泥质岩及碳酸盐岩,其中“∈”地层广布全区,“S”地层发育于评价区北东侧,是烃源岩赋存的主要层系。目前对烃源岩的有效性评价,常采用有机质丰度指标,并结合有机质的成熟程度和有机质类型等综合述评。前面的分析指出,区内油气显示丰富,这无凝说明区内的有机质是成熟的,而且也排出了油气。原油、油砂、沥青砂均有,反映热演化程度不高。海相沉积的事实,反映有机质类型总面貌是过渡型偏腐泥型。本文采用有机残碳丰度结合沉积与热演化程度评价区内烃源岩的有效性。
(五)储层特征
从油气显示特征看,评价区有碳酸盐岩类储层和碎屑岩储层两类,而油砂沥青砂主要赋存于后者,这类储层有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1j)中下部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和志留系翁项群二段(S1-2w2)及三段(S1-2w3)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粗粒石英砂岩条带。
1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1j)砂岩储层
砂体发育于“金顶山期”的台缘相带。以瓮安朵丁剖面为例,纵向上由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细—粉粒石英砂岩夹含砾泥质粉砂岩组成,具正粒序特征,即下部粗,中上细。砂岩集中段厚64m,油砂岩富集于中下部,向上即变为条带状。砂岩极不均质,据薄片观察,石英粒有次生加大但因沥青阻挡而不明显,粒间孔被沥青和势,且具逆粒序特征,即下细上粗,以黄磷质充填,且粒间孔全为方解石被溶蚀而成(次生),面孔率一般达15%左右,最高达18%,孔径一般为02~03mm,最大达09~10mm。沥青充填剩余孔隙度为199%,渗透率176×10-6μm2。
砂体横向变化较大(图5-35),向东有变粗变厚的趋势,以重安坪剖面为例,纵向上、中下部为中—细粒砂岩、中部为泥质粉砂岩、上部为含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砂岩段厚120m,砂岩集中段厚46m,含油气性不详;向西变细,几乎全为细—粉粒石英砂岩。瓮安三岔塘,砂岩段厚75m,仅中下部夹中粒石英砂岩条带,偶见沥青;再向西至玉华一带相变为薄层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不见沥青痕迹。
对沥青砂,我们作了南北向追踪,向南至下岚关花桥村大窝凼,沥青砂可见4层,累计厚87m。砂岩为中—细粒石英砂岩、砂岩集中段厚约45m,预计油砂还可向南延伸,但到牛场西侧桅杆坪相变为粉砂岩与砂质泥岩互层,不见沥青了;向北至金好石关村,砂岩为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砾状粗砂岩,砂岩集中段厚50多m,见沥青砂层3层,共厚8m,油砂向北延伸至草塘新寨砂岩以细砂岩为主见沥青砂岩3层,厚25m。至余庆小鳃一带,该砂体相变为钙质粉砂岩,未见沥青。
图5-35 翁项地区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1j)油砂层与下伏岩性柱状对比图
2志留系翁项群砂岩储集层
评价区内志留系翁项群的砂岩储集层有两套:翁二段下部(S1-2w2)和翁三段砂岩(S1-2w3)。前者是凯棠地区和旁海地区的富油砂层,后者是麻江古油藏的主力储层,也是虎庄复向斜的主力油砂层,旁海地区和凯棠地区的次油砂层。
(1)翁项群第二段(S1-2w2)砂岩储层。此段砂岩储层,分布于(S1-2w1+2)下部,为中—细粒石英砂岩,一般厚08~4m,凯棠—旁海一带是主要分布区,且均是油砂岩。由凯棠向东南方向至逆冲断带之下有变厚趋势,向西向北渐薄。
据凯哨1井和水珠1井取心制片观察,可见该石英砂岩储层均质性极差,石英无次生加大,孔隙中多为泥质、原油混杂充填,局部可见原油或沥青充填于原生孔隙中,或方解石和泥质杂基充填于原生孔隙中且均被原油侵染,砂岩中还混有生物屑和泥质斑块,含“沥青”5%左右。
据凯棠11井取样测试(石油八普,1972),砂岩孔隙度1024%~1135%,渗透率679×10-3~15×10-3μm2。
(2)翁项群第三段(S1-2w3)砂岩储层。翁三段(S1-2w3)砂岩储层广泛分布于黔东及黔东南地区,是麻江“古油藏”的主要储层和凯里“残余油藏”的主要油气层,也是我们研究和评价的主要油砂层。
本段砂岩储层为滨海相砂坝体,厚度较为稳定。一般为20~38m厚的粉—细粒石英砂砂夹厚度不定的中粒石英砂岩和砂质泥岩及泥岩、其砂泥比多大于2:1,其中砂岩集中段厚多在11~36m之间,南部和北部分布层位较高,厚度大,且北部粒度较粗。例如,南部三都中岩寨—都匀王司段厚达80~166m,砂岩集中段厚35~160m,北部麻江磨刀石厚达65m,砂岩段厚44m。下部较细,为粉砂夹细粒砂岩,中及上部为细砂岩夹中—粗粒石英砂岩。在麻江地区,总的特点是粒度较细,大致以麻江磨刀石一麻江—都匀洛邦—王司一线之西为细砂粒级,之东为细砂—中砂粒级为主夹粗砂层或条带;麻江谷洞—都匀一线之西相变为粉砂质钙质泥岩夹砂质灰岩等非储层。
大致以“陕斑断层”为界,北部的凯里地区“S1-2w3”储层内,多见的是液态油或生物降解沥青,此岩段一般厚55~80m,砂岩集中段厚55~65m,北部厚而细,南薄而粗,东薄较细,中部细、西厚而粗(图5-36、图5-37)。东部的旁海—凯棠地区,一般厚50~70m,东厚而粗,西薄而较细。
借助薄片观察,砂岩的储集空间多被沥青占据,其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裂缝。原生孔隙主要是粒间孔、次生孔为粒内溶孔,裂缝主要是构造缝和成岩缝,其中粒间孔是油砂和沥青砂的主要储集类型。区内分选较好,磨园也较好的中—细粒砂岩,原生孔隙较发育,面孔率达12%~15%,仅局部石英次生加大,占去原生孔隙5%左右,其余原生孔均为“油砂”充填。
图5-36 凯里虎庄志留系翁项群(S1-2w)地层与油砂层(S1-2w3)岩性柱状剖面对比图
图5-37 凯里地区翁三段砂岩储层粒度变化及沉积厚度等值线图
(六)油气充注成藏分析
从生储盖组合特点以及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认为瓮安“油砂矿”、麻江“古油藏”和凯里残余油藏各自有不同的油气充注成藏模式。
图5-38 麻江古油藏成藏模式图
1麻江“古油藏”
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有多种看法,一种认为古油藏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或奥陶系地层沉积之后,理由是烃源层“∈1”有机质生油高峰为早奥陶世,之后即有大量油气运移。实际上,此期间正为“S1-2w1+2”无沉积的剥蚀期,且历时长达8~12Ma之久,这种无盖层的情况,油气难以保存成藏。在对区内油气和有机质(煤)的热演化程度综合研究之后,认为成藏时间大致在“S1-2晚—D1中”(418~398Ma),这期间虽有“广西运动”褶皱断裂活动发生,但其所产生的东西向断裂及北东向“古断裂的活化”,为下伏和侧向(东侧盆相∈1)烃源向上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条件(见图5-38),此次构造运动所伴生的抬升剥蚀,有可能对盖层(S1-2w4)产生影响,据对麻江—都匀一带“麻江古凸起”最高部位的观察,其盖层(S1-2w4)仍有35m以上的保存,在上覆岩系的覆压下,其封堵性是有效的,能保存下伏岩性构造复合型油气藏。在上覆岩系的覆压下,其封阻性是有效的,能保存下伏岩性构造复合型油气藏。
2瓮安“古油藏”
瓮安油砂矿是一个由同期异相沉积包绕的砂体。该砂体自沉积形成之时起,就伴随都匀运动黔中隆起雏形的形成,至广西运动定型,始终叠覆于“隆起”的东倾没端的上倾方向(图5-39),捕获油气的构造条件优越。据地腹烃源层有机质成烃演化推算结果成藏时间大致在P2末—T2中(246~237Ma),这期间没有强烈的构造活动,生储盖保存良好,构造与油气活动匹配好形成岩性油气藏。
图5-39 瓮安、凯里虎庄—凯棠成藏模式图
3凯里“残余油藏”
凯里地区志留系含油系统在都匀运动之后形成,东受限于雪峰古陆,西止于黔中隆起东端斜坡,向南为渐收敛的滨岸沉积,向北及北东向开放,为前滨—台地—台盆沉积。储层砂体(S1-2w3)分布在与古隆起有关的斜坡部位。加里东期末的广西运动,黔中隆起和麻江凸起褶皱隆升定型,凯里地区为斜凹部位。翁项群保存较完好,储层(S1-2w3)砂体的展布有继承性、直至J末—K1的燕山运动之前。据油源分析,该区油源来自志留系本身的侧向油源,成藏期为J1初—J2早(207~166Ma)。由此看出,进油期与古构造匹配较好,从图5-39可以看出凯里地区油砂和残余油气层的充注形成主要与加里东期古构造的关系密切而形成的岩性油气藏。
(七)油砂矿的形成演化破坏、保存与分布特征
油砂单指含有原油或沥青的砂岩。评价区的油砂,是“古油藏”因燕山运动褶皱断裂而初步解体,继而抬升,再经四川运动改造之后大部分含油层暴露地表而形成的次生油砂。
1麻江沥青砂含矿区
麻江次生沥青砂(S1-2w3)含矿区,是麻江“古油藏”于“S1-2晚—D1中”进的油,广西运动遭受局部生物降解,海西期深埋,烃源岩的过熟增生烃类不断注入,造成“古油藏”内原油的“脱沥青作用”及本身的“歧化作用”,轻组份再分配。海西晚期—印支晚期大体上均是持续深埋。主要是油气的“歧化作用”,并演化为沥青砂。经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之后,“古油藏”解体,形成现今的残留断块状次生沥青砂矿区,在古凸起高部位仅零星保存,翼部有成片保存(见图5-40)。
图5-40 麻江地区“S1-2w3”沥青砂矿区地质略图
2瓮安油砂矿
瓮安油砂(∈1j)含矿区,瓮安古油藏是于“P2末—T2中”进的油,主要经历海西晚期—印支早期的较深埋藏。烃源层有机质和储层油气的热演化程度不高,因而“脱沥青作用”弱,原油的“歧化作用”不强,同样在经历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之后而部分暴露地表,经水洗菌解氧化、地表为沥青砂,在瓮安宽向斜有大片保存(见图5-41)。
3凯里油砂矿
凯里油砂矿,是凯里“岩性构造油气藏”,经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改造抬升之后而部分暴露地表又经水洗菌解氧化,地表为油砂。埋深25m 之下为重质原油。在野山向斜和凯棠向斜分布有“S1-2w2和S1-2w3”两套油砂,在虎庄复向斜中为“S1-2w3”残余油气层,边部为似沥青砂。
图5-41 瓮安“∈1j”油砂矿地质略图
贵州美食名菜八宝娃娃鱼的做法
江河湖塘的淡水鱼,汪洋大海的咸水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从孟夫子的"鱼我所欲也"到范仲淹的"但爱护鱼美",有多少名人骚客赞美过鱼。但是当人们品尝了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后,一定会觉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因其能发出"娃娃"的叫声,类似婴儿声,故名娃娃鱼;在贵阳又俗称为"狗鱼"。贵州多深山溪谷,很适于娃娃鱼生长繁殖,所以盛产此鱼。贵州黔东南、黔南、铜仁各地均有出产,尤以凯里下司一带所产最多最肥,重的可达四五十斤。黔味名菜八宝娃娃鱼,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贵阳人王仁斋,经常加多种配料制娃娃鱼,久之其技法甚精,颇有名气,当时人们都称他"王狗鱼"。烹制八宝娃娃鱼,大致要经宰杀、装盘、蒸熟等几个主要步骤。杀娃娃鱼可采用剖杀、宰杀和烫杀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烫杀去最为独特:即把娃娃鱼置于木桶中,将沸水倒入并迅速盖上盖子,使它在桶内不断挣扎,自行挣净全身粘液致死,然后剖腹洗争待用。这种杀法不仅能去净粘液,而且鱼血未放出,其肉味更鲜美。将杀好的鱼砍成块,与火腿、鸡片、金钩、玉兰片、冬菇、竹茶、大蒜、鳐柱等八种配料(谓之"八宝")一起人油锅爆炒后拼摆手瓷盘中,加高汤上笼锅蒸透,出笼时撤上胡椒面、淋上麻油,即成名闻遐迩的宝娃娃鱼。此菜美,汤汁清澈,洁若山泉;"八宝"排列,形以花瓣,令人赏心悦目。此菜香,郁香、清香兼而有之,其异香实难言状。开笼出菜,香气四溢,一客食之,满座皆香!此菜鲜,鱼鲜、配料鲜,汤汁更鲜,盖因娃娃鱼鲜而一鲜百鲜。此菜嫩,嫩似豆腐而强于豆腐,嫩似蛋羹而胜于蛋羹!此菜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皆有之。美哉!八宝娃娃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红烧娃娃鱼
〔主料辅料〕
娃娃鱼250 克
(约耗l00 克)
熟猪油50 克
料酒25 克
白糖10 克
水淀粉30 克
葱段20 克
蒜瓣20 克
姜片10 克
食盐10 克
酱油50 克
味精3 克
植物油1000 克
〔烹制方法〕
1先将娃娃鱼头部砍一刀(不要砍断)放血,接着用90℃热水浸烫,刮
洗表皮粘液,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然后用刀切成月牙形小块。
2炒锅坐旺火上,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炸至金**捞出控油。原
锅去油,坐旺火上烧热,加熟猎油25 克
,然后入葱段、蒜瓣、姜片炮出香味,再放鱼块颠翻一下,加入料酒、
酱油、食盐、白糖、鸡汤,烧开后将锅移文火上,加锅盖烧约20 分钟,待鱼
烧熟,将锅再移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熟猪油25 克
颠翻,淋香油盛盘上桌。
问题一:娃娃鱼怎么吃 加药材炖汤如党参枸杞桂圆白芷等 或用辣椒爆炒 娃娃鱼国家保护动物 别吃野生的 吃子二代商品娃娃鱼
问题二:娃娃鱼怎么做好吃 食材食谱热量:1212(大卡)
主料
娃娃鱼 600克
母鸡 1/只
方法/步骤
先将老母鸡洗净入锅,辅料都放进去,炖5个小时左右,熬出一锅浓汤。
在烧一炉开水,把娃娃鱼丢进去,5分钟再把娃娃鱼捞出来,用刀刮洗鱼身上的粘液,剖去内脏清洗干净,切成小肉块,用姜、葱、蒜食盐等佐料腌制半小时。
把腌制好的娃娃鱼块,放入鸡汤中,用小火在炖2小时,娃娃鱼肉的鲜味就会入汤,鲜美的娃娃鱼汤就完成了
注意事项
因为娃娃鱼身体表面黏腻,不好杀,有人用钉子把娃娃鱼定在案板上,在剖腹杀,也有直接砍鱼头底部,就是将鱼的喉管割断,然后再开腹的。这两种杀法都没有烫杀最好,因烫杀不用放血,炖出来汤的味道要比剖杀、宰杀更鲜美!
问题三:娃娃鱼能吃吗?吃了犯法吗 当然能吃了,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只不过是国家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不允许滥捕。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最好还是别吃吧。蓝海舰队蓝莓分析但是人工饲养的应该可以吃或者吃金鲵保健养生品。野生的吃了犯法。
问题四:娃娃鱼怎么家养?吃什么的? 人工饲养:从野外引进一批具有繁殖能力的娃娃鱼放人人工生态模拟池饲养。这种饲养池是根据娃娃鱼畏光喜暗、栖藏孔洞的特点。人工饲养池均建在光线较暗的拱室内,每口池4―5平方米,池深l米,放25―5公斤的鱼4―5尾。饲养池的水源为天然溪水,水温变幅全年保持在10―22℃范围。人工饲养娃娃鱼的日常管理重点是做好授食管水,投喂螃蟹、蛀类、鱼虾及动物肉等。只要娃娃鱼吃食活动正常,生长发育就能收到良好效果。除投足适口饵料外,池水的管理也很重要。如果池水过满,娃娃鱼会自行逃循;水质不好,环境恶化,则会引起损伤死亡。因此,人工饲养应经常注意水质、水温情况,更新池内水体,使娃娃鱼有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工繁殖:对性成熟雌雄亲体,采用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催情、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获得人工繁殖的娃娃鱼苗。娃娃鱼卵呈念珠带状。颗粒大(卵球直径为17一18厘米),胚胎发育变化缓慢,受精卵从开始到出苗需35―40天,这样孵化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受精卵的孵化是用静水孵化法,孵化用水的水质要清新,水温要较稳定,以18―20°C为宜,24小时内交换孵化水体4一5次。水体更换的次数可根据水质、水温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水温变幅不大,受精卵经30多天孵化期即可出苗。孵出的幼苗待开口吃食后,即可入池培育。幼苗培育池不宜大,以 l一2平方米为宜,池深60―80厘米,每口池放鱼苗10尾左右、饲养管理方法与成体差不多,只是投喂的食料在份量和数量上要适合幼体胃口。每次投量不宜多,投喂料要便于幼体摄取吞食。娃娃鱼苗的培育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管理要精细,不得疏忽。
问题五:娃娃鱼吃什么?怎么喂它吃东西,我喂它鱼肉和猪肉都不吃,怎么办? 首先,饲养娃娃鱼,如果自己不能在静静的观察它中体会到它的可爱,那么饲养娃娃鱼几乎就毫无乐趣可言了娃娃鱼特别懒惰,懒到刚养的时候你每天都在担心它是不是已经死了。因为它几乎每天都是趴在窝里或者缸壁上一动不动,吃食的时候基本也只有嘴会动,娃娃鱼基本都是趴在原地等食物自己过来的。所以,你永远不要期待娃娃鱼作出什么有趣的行为可以博你一乐,我每天会静静的看它们一会,然后发现这些家伙春困秋乏夏打盹,冬天睡懒觉,就觉得特别逗;其次,娃娃鱼虽然懒,但并不代表它温顺,它上颚有两排牙齿,下颚一排,注意,它是会咬人的,无经验者请勿触摸,两栖动物咬人都不松口;第三,正如所有两栖动物一样,娃娃鱼并不像小狗那样养长了就认主,你给它起了名字,叫一辈子它也当没听见,事实上,它根本就是没听见;第四,也就是真正让好多饲养老手都对娃娃鱼望而却步的一点,饲养娃娃鱼,费心费力,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首先说喂食,前面说过了,娃娃鱼只会趴在原地等食物游过来,所以最好喂活食。幼鲵投喂线虫和血虫,最好是血虫,就是那种直径约一毫米,长约1~2厘米,颜色鲜红的虫子。每天都投喂,数量自己估计,娃娃鱼的食量不一。投进去的虫子,没有吃完的话,2小时就捞出来,以免破坏水质。另外,这种虫子的保存方法有个窍门,用塑料袋包起来,倒上水,放到冰箱里,冻起来,每次喂之前拿出来掰下一块,里面的虫子仍然是活的。至于成年的娃娃鱼,喂食的选择就多了,羊肉(这个我在冬天喂,热量大)、鲫鱼、草鱼苗(这个不建议,因为成年的娃娃鱼吃这个要吃一盆)、鲢鱼、青蛙,喂食的量还是自己估计,但是随季节变化有不同,食由少到多排列为冬、春秋、夏。当然,娃娃鱼的耐饿能力也是超强的,由于很少活动,娃娃鱼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偌大的身体,每天只需吃200―300克食物就行,而且还不用天天都吃。
饲养环境,是最令人头痛的,除非你养的娃娃鱼跟市面上1元1只的一样大,否则,你就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养它了。娃娃鱼喜阴,所以池子外面一定要有类似棚子一类的东西,让整个池子都不见阳光,但是又不能直接给它盖上盖,那会使空气不流通。然后,娃娃鱼的适宜饲养温度为18-22度,这就代表你一年至少有两季需要每天关注娃娃鱼的水温。另外,池子底下需要有孔穴,足够大的孔穴,因为娃娃鱼是每天都在里面睡觉的。最后,任何水生动物的饲养,过滤器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娃娃鱼喜欢流动水,又不好动,每天换水可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的池子长只有一米左右,那么买个桶式的就ok了,这东西几乎没有噪音,如果缸子再大就要用上式了,过滤效果强,但是噪音大。由于娃娃鱼不晒太阳,所以水几乎没有蒸发,就没有必要每天给它加水,但这也意味着,它不能像乌龟那样成年的不换水,只要水稍有浑浊,就要换。注意!不每天换水是在你有足够功率的过滤器前提下的!小娃娃鱼是最难养的,因为娃娃鱼饲养时水量要控制在即将漫过它的身体的状态,这就限制了过滤器的使用。
如果饲养了多条娃娃鱼,那么要注意,娃娃鱼和乌龟、鱼等水生动物一样,是没有什么家族观念的,对于大娃娃鱼来讲,幼鲵只是一只比自己小很多的动物,所以经常会出现挤压导致幼鲵受伤,甚至成年娃娃鱼饥饿时吃掉幼鲵也不是不可能的。同缸饲养多条娃娃鱼,请注意它们的体形差异。
对于娃娃鱼的疾病防治,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准确的说法。我的做法是,换水前用鱼缸用消毒液给水消毒,然后每天在食料里拌一点维生素投下去,每个月投一次消炎药,土霉素就行。如果娃娃鱼真的得了什么病,我基本上就是综合乌龟和鱼的病征来判断然后治疗。现在它们仍健康的活着,期间其中一只皮肤上长过一>>
问题六:娃娃鱼怎么吃 和其它鱼的做法一样,红烧,清炖,清蒸,油炸,做火锅鱼都行。娃娃鱼是野生鱼类,属珍惜物种,是国家一级稀有保护鱼类动物,分布陕西南部。不过,现在也有人工养殖,只要不是野生的,买人工养殖的吃,是不违法的,可以吃的。
问题七:野生娃娃鱼怎么吃好吃 红烧娃娃鱼
主料辅料:娃娃鱼 900克(约耗l00克)、熟猪油 200克 、料酒 28克、白糖 15克、水淀粉 80克、葱段 28克、蒜瓣50克、姜片 30克、食盐 20克、酱油40克、味精 3克、植物油 700克
烹制方法:1先将娃娃鱼头部砍一刀(不要砍断)放血,接着用90℃热水浸烫,刮洗表皮粘液,再从肚剖开,除去内脏,然后用刀切成月牙形小块。(内脏可以另作他用)2炒锅坐旺火上,加植物油烧热,投入鱼块,炸至金**捞出控油。原锅去油,坐旺火上烧热,加熟猎油25克,然后入葱段、蒜瓣、姜片炮出香味,再放鱼块颠翻一下,加入料酒、酱油、食盐、白糖、鸡汤,烧开后将锅移文火上,加锅盖烧约22分钟,待鱼烧熟,将锅再移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最后加熟猪油25克颠翻,淋香油盛盘上桌。
工艺关键:1鱼块用酱袖先淹渍12分钟,然后烹制,则是陕西汉水地区传统风味。2不用勾芡,中火烧至2/5时加入味精,出锅装盘即成,此所谓“自来芡”。火中取宝,技高一筹。
问题八:小娃娃鱼吃什么食物? 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问题九:野生娃娃鱼怎么养,要喂它吃什么? 如果是2公分以上的,就喂它大鱼,是1公分左右的,就喂它很小很小的小虾。这要根据娃娃鱼的大小才能决定喂鱼的大小。 查看原帖>>
问题十:娃娃鱼怎么煮最好吃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因其能发出娃娃的叫声,类似婴儿声,故名娃娃鱼;在贵阳又俗称为狗鱼。贵州多深山溪谷,很适于娃娃鱼生长繁殖,所以盛产此鱼。贵州黔东南、黔南、铜仁各地均有出产,尤以凯里下司一带所产最多最肥,重的可达四五十斤。黔味名菜八宝娃娃鱼,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贵阳人王仁斋,经常加多种配料制娃娃鱼,久之其技法甚精,颇有名气,当时人们都称他王狗鱼。烹制八宝娃娃鱼,大致要经宰杀、装盘、蒸熟等几个主要步骤。杀娃娃鱼可采用剖杀、宰杀和烫杀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烫杀去最为独特:即把娃娃鱼置于木桶中,将沸水倒入并迅速盖上盖子,使它在桶内不断挣扎,自行挣净全身粘液致死,然后剖腹洗争待用。这种杀法不仅能去净粘液,而且鱼血未放出,其肉味更鲜美。将杀好的鱼砍成块,与火腿、鸡片、金钩、玉兰片、冬菇、竹茶、大蒜、鳐柱等八种配料(谓之八宝)一起人油锅爆炒后拼摆手瓷盘中,唬高汤上笼锅蒸透,出笼时撤上胡椒面、淋上麻油,即成名闻遐迩的宝娃娃鱼。此菜美,汤汁清澈,洁若山泉;八宝排列,形以花瓣,令人赏心悦目。此菜香,郁香、清香兼而有之,其异香实难言状。开笼出菜,香气四溢,一客食之,满座皆香!此菜鲜,鱼鲜、配料鲜,汤汁更鲜,盖因娃娃鱼鲜而一鲜百鲜。此菜嫩,嫩似豆腐而强于豆腐,嫩似蛋羹而胜于蛋羹!此菜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皆有之。美哉!八宝娃娃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