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吃饭吃菜的时候摄入的食盐氯化钠进入人体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就生成了胃酸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1) 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 1) 盐酸的作用 盐酸由泌酸腺壁细胞分泌作用:①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②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盐酸进入小肠后:③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主要分解产物是长链多肽、寡肽及少量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为2。随着pH的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当pH升至6以上时,即发生不可逆的变性。 3) 粘液和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 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以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 4) 内因子的主要作用 内因子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对蛋白质水解酶有很强的抵抗力,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可与远端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或内因子分泌不足,将会出现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答案补充 (1胰液由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组成,无机成分主要为水、碳酸氢盐和多种离子;有机成分主要是消化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1) 胰液无机成分的作用: HCO3-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pH7~8)。 2) 胰液的有机成分和作用 :胰淀粉酶:是人体重要的水解淀粉的酶。 胰脂肪酶:能分解中性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肠液中的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由于胰液中含有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酶,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消化功能最全面的一种消化液。 (2) 胆汁的成分很复杂,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胆盐。胆汁生理作用: 1) 促进脂肪的消化。 2) 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4) 刺激肝分泌胆汁: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被排至小肠后,可通过胆盐的肠肝循环刺激肝胆汁分泌
胃酸的分泌是由壁细胞完成的。泌酸所需的氢离子来自壁细胞浆内的水。水解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凭借存在于壁细胞内分泌小管膜上的H+、K+—ATP酶的作用,氢离子被主动的转运入小管腔。壁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碳酸苷酶,它催化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由血浆摄取的二氧化碳迅速的水合成碳酸,随即解离成H+和HCO-3。由碳酸产生的HCO-3则在壁细胞的底侧膜,与氯离子交换而进入血液。进入壁细胞内的氯离子则通过分泌小管膜上特异性的氯离子通道进入小管腔,与H+形成HCl。
胃酸的分泌的影响因素有:
(1)支配胃的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它直接作用于壁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引起盐酸分泌。
(2)胃泌素主要由胃窦粘膜内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释放后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刺激其分泌盐酸。
胃液中无机物的主要为Na+、K+、H+和Cl-,含量大量的H+,这使得胃液的pH为09~18,即为酸性溶液。
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约为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约15~25L。胃液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份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盐酸
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又称胃酸。胃酸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为游离酸;另一种为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分。
盐酸的分泌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H+浓度比血液中的高三、四百万倍,壁细胞分泌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程。根据生物化学的研究,已知H+来源于壁细胞内物质氧化代谢所产生的水、H2O解离成OH-和H+。H+借存在于细胞内小管。膜上的H+泵的作用,主动转运入小管内,合成HCl所需要的Cl-来自血浆,它一部分是顺着浓度差弥散入壁细胞内,一部分则借载体转运。当Cl-进入壁细胞后,则依靠细胞内小管膜上的Cl-泵,主动转运入小管内。H+和Cl-在细胞内小管中形成HCl,然后进入腺腔(图8-4)。壁细胞在分泌盐酸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ATP。
盐酸的作用①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⑤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胃蛋白酶
胃腺主细胞分泌入胃腔的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对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膘和胨,少量多肽和氨基酸。但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pH为20,随着pH的增高,其活性降低。
黏液
胃内的黏液是由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泌酸腺的黏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其主要成份为糖蛋白。黏液覆盖于胃黏膜的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有的还认为胃黏膜表面的黏液细胞既分泌很稠的黏液覆盖于粘膜上,又能分泌HCO-3,黏液和HCO-3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此屏障可保护黏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它物质损伤。但如果饮酒过多或服用乙酰水杨酸一类药物过多时,就可能破坏这种保护因素。
内因子
在人体,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使与回肠黏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若机体缺乏内因子,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液为酸性液体,除含大量水外,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分:
1盐酸,由壁细胞分泌,生理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3)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维持胃及小肠内的无菌状态;
(4)进入肠道后,促进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
(5)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盐酸的作用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3黏液,由胃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泌酸腺等腺体的黏液细胞分泌。可与入胃内的HCO3-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黏膜不受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
4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并促进其吸收。如果内因子分泌不足,将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液主要分为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
盐酸的作用①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⑤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
胃蛋白酶的主要左右是水解蛋白质
粘液覆盖于胃粘膜的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
胃液主要由胃腺分泌,为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正常人每日分泌量15~25L。胃液除水外,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元、内因子和粘液等。 盐酸 也称胃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
盐酸有多种作用:
1激活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
2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3杀灭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促进胰液、小肠液及胆汁的分泌;
5盐酸在小肠内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