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食品配料表里是不可以写等配料的,应当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来列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根据国家规定,营养成分表应遵循“4+1”标注原则。“4”是指四大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而 “1”是指能量。
营养成分表的构成:第一列是项目名称。第二列通常标注的是这种食物每100克(若是液体,有时是100ml)提供的能量,以及4大核心营养素的含量是多少。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标的是每吃进100克(或100ml)这种食物,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素占全天应摄入量的百分比。
有了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假如今天吃了这种食物会不会造成营养素摄入量超标。
合理补充营养:
1、均衡饮食,尤其重视摄入优质蛋白(牛奶、蛋、大豆制品、肉类)和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补充营养素,如蛋白质类、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和亚麻籽油、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膳食纤维以及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
2、避免短期内因活动减少造成肥胖和血糖升高。控制好体重和血糖,对于维持肥胖和糖尿病人的免疫功能尤其重要。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如果运动过少,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如脑中风、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3、避免消瘦和体重下降,因为营养不良直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避免吸烟和饮酒,适当增加运动,但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也要避免去相对封闭的健身房。
不可以。
营养成分的含量只能使用具体的含量数值,不能使用范围值标示。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食品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的一部分。
强制标识营养标签也是为了更好的引导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通过营养标签,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营养需求挑选预包装食品。
1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营养成分的名称、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
营养素参考值(NRV)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2营养成分含量数值获得方式
直接检测方式:
选择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在没有国家标准方法的情况下,可选用AOAC推荐的方法或公认的其他方法,通过检测产品直接得到营养成分含量数值。
间接计算方式:
利用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数据,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
利用可信赖的食物成分数据库数据,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
判定营养成分标示数值准确性时,应以企业确定标签数值的方法(计算法或检测法)作为依据,选用的方法需综合考虑生产情况和产品特性来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