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深加工
竹荪精。
竹荪精是纯菌类调味品,不同于传统味精和鸡精以化学物质和动物成分为主要原料,而以提取原生态菌类的鲜味为主要原料,完全摆脱了工业污染和动物疾病的威胁。为传统调味品带来了一次调鲜和健康的革命。
竹荪酒。
竹荪酒是以五粮为基酒,采用竹荪、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配以竹荪发酵液,调和诸味,勾兑而成菌香型白酒。
竹荪茶。
竹笋茶成分为:竹荪、藏茶、黄精、红苋菜。适宜人群:高原旅游、办公室疲劳、大鱼大肉人群。
竹荪的做法大全
竹荪萝卜汤
材料:
竹荪80克,香菇4朵,萝卜、胡萝卜各320克,瘦肉1 60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
(1)所有材料洗净,竹荪用水浸软后切段;香菇浸软后去蒂;萝卜切块;瘦肉汆烫后再洗净。
(2)煲滚适量水,下所有材料,煲滚后改小火煲2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竹荪红枣银耳汤
材料:
竹荪、红枣、银耳、水、蜂蜜各适量。
做法:
(1)红枣洗净,竹荪、银耳洗净泡发,竹荪最好用淡盐水泡发,可以去除怪味。 将竹荪的菌盖头,也就是封闭的一端剪去也可以有效去除一部分怪味。
(2)锅中放入适量的水,竹荪,红枣和银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3)煮40分钟,温凉后淋入适量蜂蜜即可。
火腿竹荪汤
材料:
金华火腿(薄片)7-8片,竹荪3条,香菇5-6个,单晶冰糖3-4粒,料酒2汤匙,枸杞子10颗,开水800毫升。
做法:
(1)选取上等金华火腿,剁斩出一块;将火腿在温水里浸泡一个小时,并擦净表面的发酵层;切成薄片,其余火腿用袋子密封,在冰箱速冻保存。
(2)选取高品质的竹荪,取两三条在水中浸泡。
(3)火腿切薄片,只需7-8片;香菇5-6个洗净泡软后切对开。
(4)锅内放800毫升水烧开后,放入火腿片、竹荪、香菇,倒入2汤匙料酒、3-4颗单晶冰糖,一起炖煮,中火炖20-25分钟,起锅前撒上10颗枸杞子即可。由于火腿已有咸味和独特的风味,因此无需加其他任何调味品。
(5)盛入汤盅上席。火腿系味中极品,竹荪乃名贵山珍;汤品自然奶白,清香鲜咸甘甜。营养丰富,老少咸宜。
竹荪煲鸡汤
材料:
竹荪6根,柴鸡半只,大葱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萝卜半根,盐2茶匙(10克)。
做法:
(1)将柴鸡半只,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只要竹荪回软发脆即可。
(2)将鸡块放入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表面上的浮末。将鸡块放入砂锅中,一次性倒入足量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
(3)趁着煲汤的时间,将浸泡回软的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去除竹荪的生涩味。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汤锅中,继续煲30分钟。
(4)最后,可以放一下小菜心和胡萝卜片在汤中,煮2分钟后即可关火,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即可。
竹荪排骨汤
材料:
排骨300克,干贝3个,香菇5朵,冬笋1根,竹荪约10根,蛤蜊约10粒,盐1/2茶匙。
做法:
(1)香菇以水泡软,洗净捏干水分,去蒂切半;干贝以水浸泡约30分钟;冬笋剥除外壳,切除老皮,切片。竹荪以水泡软,洗净后切斜段。
(2)排骨洗净,以热水汆烫后捞起,锅中另烧约6杯水,烧沸后加入排骨及干贝以小火炖煮约40分钟。
(3)再加入香菇、冬笋及竹荪,继续煮约20分钟,加入蛤蜊,待蛤蜊张开后加盐调味即可。
竹荪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肿瘤患者可以常食。
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不要吃得太多。
如何挑选竹荪
竹荪以色泽浅黄、体大、无虫蛀者为佳。不要选择颜色过于洁白的,有可能是经过硫磺熏烤的。
竹荪的储存方法
干制竹荪的保存比较简单,只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即可。开封后需要尽快食用,并保证每次都把袋口扎严,以防受潮。或可放在密封罐内保存。
食物相克表
与竹荪「相克」的食物 乌鸡 竹荪 乌鸡含矿物质锌,与富含维生素C的苋菜搭配,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导致营养流失。 与竹荪「搭配」的食物 乌鸡肉 竹荪 乌鸡肉低脂肪、高蛋白,竹荪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煮成汤,有助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1231 字) 展开全部内容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营养价值
1、竹荪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
2、竹荪的有效成分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3、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4、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恐怕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能抑制肿瘤的成分。
扩展资料:
竹荪禁忌
1、竹荪平时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也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2、特殊的过敏人群除外,一般来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会对竹荪过敏的人群,所以要是食用过后身体上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建议要马上到医院去诊治。
—竹荪
(陈可义、王亦仁、徐国山)
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er〕属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别名有竹参、竹笙、竹姑娘、面纱菌、臭角菌、仙人笠、僧蕈、虚无僧蕈等。竹荪常于夏秋季散生或群生于湿热地区的多种竹林、杂木林及橡胶林的地下腐竹鞭、腐木基部的偏酸性土壤中。竹荪的自然分布很广,日本、印度、巴西、瑞士以及南北美洲均有生长,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等省。
竹荪不仅营养丰富、脆嫩爽口,属于国宴名肴,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竹荪对高血压症、高胆固醇及腹壁脂肪增厚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云南昭通地区苗族同胞,把竹荪和糯米一起泡水喝,认为有止咳、补气、止痛等作用。
近年来,广东、云南、贵州、浙江等有关单位,人工栽培竹荪相继获得成功,特别是浙江云和的室外栽培、推广面积较大。
一、形态特征
竹荪的生长发育可分为菌丝体、菌蕾(菌蛋)和子实体三个阶段。
菌丝体分菌丝和菌索。菌丝白色,见光或老化时变成粉红色或紫蓝色,呈绒毛状,许多菌丝交错在一起成为菌丝体。菌索白色,比较粗壮,见光后变成紫色或紫蓝色,呈索状。菌丝镜检为无色管状,有分枝,具横隔,并具有较发达的锁状联合,菌丝粗18—24μm。
菌蕾由近地面或地面的一支或数支菌索顶端扭结膨大而成小菌蕾,初形成时小如菜籽,圆形、白色,见光后变成粉红色或咖啡色,成熟后变成竖立的鸡蛋状,俗称“竹鸡蛋”。一般菌蛋直径4—12cm,高5—12cm,蛋壁由内外膜和半透明的胶质体组成,外膜柔韧而富有弹性,内膜白色,中间是半透明的胶质体,壁厚03—05cm。全株高12—40cm。菌盖钟形,直径35—8cm,高4—9cm,有白色多角形网格,大小不一,网格深03—05cm,网格内储藏着胶质粘稠的孢子液,呈黑褐色,成熟时胶质孢子液自溶,同时散发出酒香气味,孢子混在粘稠的胶质中,孢子长椭圆形,透明光滑,长31—39μm,宽15—23μm。菌裙长在菌柄顶端,空气相对湿度在94%以上时,菌裙可以从菌柄与菌帽之间下垂至菌托,一般长8—23cm,形如鱼网或纱罩,网格近似圆形,大小不一,直径03—10cm,色白,脆嫩易破。菌柄上细下粗,白色,中空似管,管壁厚01—05cm,海绵状组织,柄粗直径2—7cm,着生于菌托的底上,很容易与菌托分开。菌托原系菌蕾的外壳,土下部分为白色,见光后呈咖啡色,受伤变成紫蓝色斑块,托底外与菌索及菌丝相联接(图21—1)。
图21—1 竹荪子实体示意图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长裙竹荪属中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6—32℃,以21—25℃为最适,26℃以上与20℃以下生长缓慢,32℃以上停止生长,36℃以上容易死亡,6℃以下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菌蕾形成及生长温度范围是10—30℃,以22—26℃最适,开伞以22—25℃最佳。
2湿度
菌丝生长要求低湿,培养料含水量要求55%左右。子实体生长要求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菌裙能全部开张下垂,低于80%,菌裙很难开张下垂,或呈畸形,甚至难以破蕾。菌蕾生长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5—90%之间,毛毛细雨或阴天是竹荪破蕾开伞放裙最适的天气。
3光照
菌丝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生长正常,色白健壮,光照对菌丝生长有抑制的作用,见光后,菌丝容易变色老化,菌蕾形成的前期,也不需要光照,但菌蕾皮白、细嫩,抵抗力弱,子实体破蕾生长放裙,约需50lx以上的光照,不需要强光直射。
4空气
竹荪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足够的氧气,特别是菌蕾原基形成与生长发育时间,更需足够的氧气。如基质水分过多,或土质水分过大,菌丝和菌蕾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5营养
竹荪属腐生菌,依靠菌丝分泌出各种酶来分解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才能吸收利用。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源和氮源,其次是磷、钾和微量元素钙、镁、铁以及维生素等。
竹荪菌所需要的碳和氮,主要来自竹、木等的腐殖质,栽培时可选用竹类、木屑、杂木、蔗渣等作为制种和栽培的基质。
6酸碱度
竹荪一生均喜偏酸性的生活环境,土壤和培养基的pH值以55—6为宜。
7土壤
竹荪适合在土壤疏松、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砂质团粒结构的土壤中生长。
(二)生活史
当竹荪子实体成熟时,孢子胶质开始自溶,孢子随胶液流出,遇到适宜的生长条件,即萌发成初生菌丝(单核菌丝),核配后形成次生菌丝(双核菌丝),次生菌丝完成营养生长后形成菌索,菌索生理成熟时在顶端膨大而形成菌蕾原基,原基长大成菌蕾,菌蕾成熟后破壳长出子实体——竹荪(图21—2)。
图21—2 竹荪生活史示意图
三、栽培方法
一般采用纯菌种压块栽培和填料栽培两种方法。
(一)菌种制作
1母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 250g
琼脂 23g
水 1000ml
丁维葡葡糖 20g
鲜松针 150g
pH值 55—6
(2)培养基制作
同一般斜面培养基制作方法。
(3)母种分离
竹荪母种分离可采用菌蕾组织分离、孢子分离及基内菌丝分离三种方法,以七八成熟的菌蕾组织分离较理想。
(4)母种培养 竹荪母种分离后应立即放入恒温箱或恒温室,要求全黑暗,温度控制在21—25℃,待纯菌丝长满斜面时择优转管。一般每支母种转8—12支,培养25—32天菌丝长满斜面。
2原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
杂木屑 36kg
米皮糠 6kg
鲜松针 5kg(用煎出液)
石膏 05kg
麦麸 65kg
红糖 1kg
pH值 55—6
(2)培养基制作
先将木屑、麦麸、米皮糠,石膏粉混合拌匀,把红糖溶于水中,取鲜松针煎出液与糖液合并成稀液,然后倒入料中搅拌,直拌至含水量在60%左右时开始装瓶,装好瓶经14kg/cm2压力灭菌1小时,冷却后即可接种。
(3)接种与培养
接种必须无菌操作,尽量避免种块菌丝创伤部位,同时母种不能太老,最好是待母种菌丝长满斜面后用以接原种。接种完毕置黑暗的恒温室,培养温度21—25℃,待菌长满瓶时,在棉塞外面包上防水纸保存待用。
3栽培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
杂木屑 20kg
麦麸 65
红糖 075kg
大豆(磨浆) 125kg
破竹 15kg
米皮糠 6kg
石膏 05kg
pH值 55—6
(2)培养基制作
将碎竹用糖水煮或浸至含水量55%左右;把木屑,麦麸,米皮糠,石膏粉拌匀;再把碎竹倒入料中拌匀,然后将豆浆与糖水混合,倒入料中,继续拌料至含水量60%左右时装瓶;装瓶后经14kg/cm2压力灭菌1小时。
(3)接种与培养
接种要求无菌操作,每瓶原种接30—40瓶栽培种,培养同原种。
(二)纯菌种压块栽培
1栽培程序
挖种压块→菌丝愈合→排块覆土→管理→采收加工。
2栽培方法
(1)压块与菌丝愈合: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适龄的纯菌种挖出压成一尺见方的栽培块,每块12—13瓶菌种,复膜使菌丝愈合,菌丝愈合期室温15—25℃,在无光条件下培养。待菌丝愈合后进行覆土栽培。(2)选择多云或阴天细整场地,顺坡作成1m宽、长度不限的栽培畦。畦底留10cm厚松土,将栽培块顺坡排列于畦内,覆盖松土8—10cm,表面撒一层竹叶,四周开好排水沟(图21—3)。
图21—3 竹荪栽培畦横断面
A纯菌种压块栽培 B填料栽培
(三)填料栽培
将干竹锯成70cm左右长,劈成片。播种前先细整地作畦,畦底留10cm松土,铺一层竹片,撒一层竹叶,播上菌种(每m2用种9—18瓶),覆土8—10cm,再撒一层竹叶。播种后3个月左右即能形成菌蕾(图21—3)。
(四)栽培管理
1菌丝阶段的管理
竹荪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1—25℃,土壤含水量20—25%,随栽培季节不同其管理方法亦有差异。3—4月上旬栽培的,因气温低和雨水足,应以保温控湿为主;4月中旬后栽培的,则以控温调湿为重,并及时搭好荫棚。7—9月高温季节应加厚荫棚覆盖,遇干旱天气,在早、晚适量喷水,涝季应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2菌蕾阶段的管理
菌蕾生长发育要求温度22—26℃,高于30℃或低于10℃幼蕾易枯萎。土层保持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以75—90%为好。随菌蕾的逐渐长大空气相对湿度亦应随之加大至95%。
3开伞阶段的管理
菌蕾开伞阶段要求土壤潮湿而不积水为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4%以上,温度以22—25℃为宜,如室外温湿度不理想,可将快开伞的菌蕾移至室内底层盛有少量水的桶内,上遮湿纱布,使其在适宜的小气候中完整地开伞。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虫害种类
为害竹荪的病害主要有青霉(Penicillium sp)、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亚木霉(Trichoderma Kningii Oudem)、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根霉(Rhizopus)、毛霉(Mucor)、曲霉(Aspergillus)、墨汁鬼伞〔Coprinus atramentarius(Bull)Fr〕、长根鬼伞〔Cmacrorhizus(Persex Fr)Rea〕等。虫害主要有白蚁(Reticulitermes fiavicepes Oshima)、线虫(蘑菇菌丝线虫)(Ditylenchus sp)、长粉螨(Tyrophagus dimidiatus Herm)、菇疣跳虫(Achorutes armalus Nie)、蛞蝓(Limax)、蜗牛(Eulota)、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等。
2防治方法
(1)选择避风向阳、荫蔽度在70—80%、排水良好、含沙量约50%、偏酸性土壤的场地栽培;(2)杜绝病虫来源:清除场内杂草和污物,严格挑选纯菌种,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栽培料等;(3)药物防治:螨类及跳虫等以05%敌敌畏药液喷治,杂菌用500—-800倍多菌灵进行局部喷雾,白蚁用灭蚁灵防治。在菌蕾生长后期以及子实体生长阶段,切勿施用农药,避免残毒。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约25—7小时,成熟后即开始萎缩,一般12—48小时即倒地死亡。因此,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沿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子实体已成熟)即可采收。采摘时用手指握住菌托,将子实体轻轻扭动拔起,小心地放进篮子,切勿损坏菌裙,影响商品质量。
(二)加工
竹荪子实体采回后,随即除去菌盖和菌托,不使黑褐色的孢子胶质液污染柄、裙。然后,将洁白的竹荪子实体一只一只地插到晒架的竹签上进行日晒或烘烤。无论日晒或烘烤,商品均要求完整、洁白、干燥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