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生产可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①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10天,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的培养基。②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滤液在pH2~25的条件下,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青霉素G钠盐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半合成青霉素
以6APA为中间体与多种化学合成有机酸进行酰化反应,可制得各种类型的半合成青霉素。
6APA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酰化酶裂解青霉素G或V而得到。酶反应一般在40~50℃、pH8~10的条件下进行;近年来,酶固相化技术已应用于6APA生产,简化了裂解工艺过程。6APA也可从青霉素G用化学法来裂解制得,但成本较高。侧链的引入系将相应的有机酸先用氯化剂制成酰氯,然后根据酰氯的稳定性在水或有机溶剂中,以无机或有机碱为缩合剂,与6APA进行酰化反应。缩合反应也可以在裂解液中直接进行而不需分离出6APA。
土法制备青霉素原理:首先收集大量青霉,用营养液培养,接着讲培养液过滤,加上菜籽油并搅拌。搅拌之后将水分(精制培养液)抽取出来。通过上面的方法就将大部分的不容性物质和脂容性物质去除了。 将炭磨成粉末,加入精制培养液,让炭吸收青霉素。将吸收了青霉素的炭放在分 离管柱之类的容器内,以蒸馏水及酸性水洗净,然后用碱性水冲洗。那么分划出 来的青霉素便会被分划在某个部分,浓缩再溶解出来,这就是分离管柱色层分离法。 以琼脂培养基去培养葡萄球菌,进行药剂感受性测试,就可以将效果显著的分划 判断出来。
实现:首先还是收集大量青霉(馒头、包子、水果、面条上)。将米磨成汁混合 用芋煮成的汁作为培养液,植入青霉培养7天。将培养液用滤棉过滤,过滤后的 加入菜籽油来溶解脂容性物质,由于青霉素是水溶性,所以油下面的水溶解了青 霉素。 将水加入放了活性炭(煮过消毒)的容器并搅拌。将这些活性炭放入分离管(上 端开口大,下端开小口),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注入酸性水(用醋制造),最后 用碱性水(海草煮汁)注入。这时候在下方出口处加上过滤棉以减小流速。按每 100cc分成多份。 从患者身上取得葡萄球菌用培养基培养。将不同的划分涂在葡萄球菌培养皿上。 几天后如果葡萄球菌只在所涂的青霉素周围生长,那么那分划分便算有药效。 为了避免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注射,注射前要作小剂量的皮试,打过针的都知道。 重复精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青霉素的浓度,不过成本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