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易溶于硝酸、硼氟酸、硅氟酸和醋酸,常温下难溶于硫酸、盐酸、氢氟酸。NH4OH溶液或通空气的稀NaOH溶液能徐徐溶解铅。铅能溶于硝酸银溶液,其他的硝酸盐和氯化物会腐蚀铅。钾、钠、铁、氨的硫酸盐和钾的碳酸盐、氰化物溶液对铅不起作用。
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族,原子半径146pm,Pb半径84pm,第一电离能71896kJ/mol,电负性18,主要氧化数+2、+4。银灰色有光泽的重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变灰暗,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密度1134g/cm,熔点3275℃,沸点1525℃。有较强的抗放射穿透的性能。
铅的再结晶温度在室温以下,压力加工性能极好,不产生加工硬化。铅和铅合金的强度、硬度,特别是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较低,易遭疲劳和蠕变破坏,在设计和用作构件时应予以注意。
扩展资料
铅的地壳丰度较铜、锌、锡小。自然界中最主要的铅矿是硫化矿,其次是氧化铅矿。硫化铅矿主要组成为原生的方铅矿(PbS)。但单一的硫化铅矿很少,常与闪锌矿伴生,合称铅锌矿。另外的伴生矿物常有辉银矿()(Ag2S)、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硫砷铁矿(FeAsS)、辉铋矿(Bi2S3)及铟、锗、镓、铊、碲等稀散元素的矿物。
铅锌矿成分复杂,要预先经过选矿富集方宜进行冶炼。氧化铅矿主要由白铅矿(PbCO3)和铅钒(PbSO4)组成,属次生矿,多出现在硫化矿的上层,或与硫化矿共生。含铅废杂料也是生产铅的重要资源。
铅的提取冶金分火法炼铅和湿法炼铅两类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前者应用较多。传统的火法炼铅方法一般包括铅精矿烧结焙烧、铅熔炼、粗铅火法精炼或(铅电解精炼)三大环节。
传统的铅熔炼方法以鼓风炉还原熔炼法炼铅的应用最为广泛。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铅占总产铅量的85%。鼓风炉还原熔炼法炼铅是一种用焦炭作还原剂把铅的氧化物还原为粗铅的方法,此法须先经烧结焙烧把硫化铅精矿中的大部分PbS转变成PbO,并使烧结焙烧料烧结成块。
铅熔炼产出的粗铅还含有很多杂质,需经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才能获得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满足用户要求的精铅,并回收粗铅中的有价金属。粗铅火法精炼在当今的铅精炼中占主导地位。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学名称:白铅矿(Cerussite)。
2)化学成分:PbCO3。
3)晶系及结晶习性:斜方晶系,晶体少见,多为板状(见图3-3-76)、片状;集合体为致密块状、粒状、钟乳状。
图3-3-76 厚板状白铅矿晶体
4)颜色:白色、灰色、绿色、**、无色。
5)光泽与透明度:玻璃光泽—金刚光泽;不透明—微透明。
6)光性:二轴晶,负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ng=2076,nm=2074,np=1803;双折射率为0273。
8)多色性:无。
9)荧光:长波紫外线下粉红色或**色调,短波紫外线下发蓝色或绿色。
10)特征光谱:未见。
11)解理及断口:{110}、{021}中等至不完全。性脆。
12)摩氏硬度:3~375。
13)密度:64~66g/cm3。
14)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
15)鉴定特征:与其他相似的碳酸盐相比,具有很强的光泽和很大的比重;与光泽较强的铅钒相比,则具有非常大的双折射率。
2宝石学资料
透明者可加工为刻面宝石,有具猫眼效应的品种,但因其硬度低,一般作为收藏。
现保存于加拿大的世界最大白铅矿宝石晶体为126ct,产于非洲楚梅布。
3产状及产地
产于铅锌矿床氧化带中。产地有非洲楚梅布、美国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