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潮剧,芗剧,黄梅戏,豫剧,越剧,川剧的特点

京剧,潮剧,芗剧,黄梅戏,豫剧,越剧,川剧的特点,第1张

最佳答案:京剧;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在京师的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豫剧;豫剧是我国梆子腔剧种中重要的一支。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乾隆十年(1745年)编纂的《杞县志》卷七《风土风俗》篇,清朝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歧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所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又被称为"梆罗卷"。 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  川剧;川剧;川剧的名称,始见于清末民初,当时叫川戏。但它包含的各种声腔,则早在明代即有戏班在省内各地演出。清朝中叶,一些入川戏班,已有川人演员,或川人组班,开始了本土化。清朝末叶,出现各种声腔同台演出的情况,或一演员能唱多种声腔,已具川剧的雏型。辛亥革命后,各声腔剧种实行联合,成立" 三庆会" ,至此,各声腔溶为一体的剧种形式达到成熟,川剧从此有大的发展 民初,舞台林立,戏班众多,科班继起,是川剧兴盛的第一个高潮。川剧宗师天籁、康子林、萧楷成等皆起于此时。由于各声腔剧种的戏班入川的途径不同,在各地兴起的川剧科班各有声腔特长,大约川西坝长于高腔、胡琴(丝弦)称上坝;川南长于高腔,称资阳河;川北长于弹戏(秦腔演变)、灯戏,称川北河;川东一带则诸腔杂居,称为下川东;故有川剧" 四条河道"之说。而诸条" 河道" 之艺人,从30年代到40年代,自由流动,搭班演出,促进了艺术上的交流和融合,取众家之长而有所独创,涌现了许多名角,如张德成、贾培之、琼莲方,周慕莲、傅三乾等。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一些剧种入川,激发了川剧的进步意识。此时名角迭起,且有黄吉安这样写爱国主义题材的剧作家,川剧的时装戏也走上了舞台,这是川剧兴盛的第二个高潮。 越剧; 越剧表演既体现着中国戏曲表演的共同规律,如综合运用唱、做、念、舞(打)多种表现手段创造舞台形象,表演虚拟化、歌舞化、节奏化,运用程式和注重形式美等;又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吸收了话剧、**表演讲究内心体验,重视真实性的特点,以刻划人物性格为核心,把写实与写意、体验与表现、逼真与美化结合起来。表演与布景、灯光、音乐、服饰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有浓郁的抒情气息。与一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相比,越剧表演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限制,往往根据剧情需要而灵活地运用程式,被视为"有规范的自由行动",比较自由、灵活,富有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与一些比较生活化的地方剧种相比,越剧表演更注重提炼,表现手段也更丰富。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评剧的唱腔属板腔体,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音乐曲调,流畅自然,它的板式结构分为尖板、搭调、大安板、慢板、小安板、三捶、倒板、垛板。流水板、并有反调。伴奏以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河北梆子; 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解放前,它有许多名称,在河北本地叫直隶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外地人称之为京梆、笛棒子、反调等;此外,也有人称它为卫梆子或山西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2年统一称为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在东郊记忆有一家变脸,演出比较搞笑。台上节目内容丰富,有传统地道的川剧非遗绝活《变脸》、《吐火》、《变装秀》、《茶艺秀》,有表现成都好男人形象“耙耳朵”的折子戏《滚灯》,有神奇《手影戏》一双巧手在光影下变幻出人生百态,活灵活现,《变脸木偶》、《杖头木偶》、《水袖木偶》鬼斧神工,《长绸水袖》技艺超群,还有精心编排的接地气爆笑节目《舅舅飞刀》、《三岔口外传》等令人捧腹,高难度杂技《手技球、棒》、《近景变脸》等,惊喜不断,精彩绝伦。

话说川剧变脸(二)

最惨烈的兄弟变脸莫过于刘邦与项羽。照理说兄弟或拜把兄弟的变脸,应该是兄弟之间的私事,与旁人无碍;可是他们变脸后竟把一城一国苍民百姓的老命都了陪进去,不仅自私也实在太霸道。他们变脸挑起的战争狼烟,声势浩大而猛烈:十面埋伏,再加四面楚歌,伏尸百万,一代盖世英雄仰天长叹,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朱元璋跟陈友谅、张士诚兄弟间的变脸也演绎很惨烈,非要来个长江决战以定输赢。在长江决战中竟然搭上了几万将士的性命,这样变脸付出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呀!牵涉到的人也太多了吧。

听说,蒋介石同张学良拜过“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时死”的兄弟。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中华大地,民族危急的时候,张学良高举统一抗日的大旗,赤子丹心可鉴日月。如果他有兄弟变脸反目之心,何至于亲自把蒋大哥护送到武汉?可是蒋大哥不顾抗日大业,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反而记“兄弟”私仇,竟将拜把兄弟终身监禁。一代良将屈死槽枥,实在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但是这段往事真还不好说。

这样的兄弟变脸,但愿不要太多,甚至绝种才好。试想,你们兄弟变脸,最后胜者王败者寇,理所当然,为什么偏要杀人如麻血流成河,用那么多尸骨垒成你的王座或者成为你的殉葬品?讲的哪门子仁义道德?

变脸的最高境界是处乱不惊,临危不惧,不是上乘功夫行家里手,定会走火入魔,非中国轻功绝技“凌波微步”“踏雪无痕”不能媲美。曹操在这方面上颇有心得和最有发言权,足可成为后世而万世之师。曹阿蛮在未杀许伯奢一家之前,听说是个白面书生,之后他的脸就变黑了,且更多疑奸诈。杀了伯奢一家大小后,明知是误杀错杀,不仅不愧疚,亦面不改色心不跳,又笑眯眯的一刀刺进了他许伯伯的胸膛,把喷到嘴里的热乎乎的血吞进肚里,当作绝世的补品。纵观天下,有些贪官污吏小人得志的脸也能练到这种境界,他们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整人害人心狠手毒,草菅人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仅凭这一招就足以年年“优秀”“劳模”“十佳”,能同曹操结为拜把子兄弟,甚至连曹操也自愧弗如,要拜师学艺。看那哭哭啼啼的刘皇叔实在小家子气(当然哭啼也是变脸的一种),当曹阿蛮煮酒论英雄时,筷子竟然掉在地上,如此这般沉不住气,脓胞也能当皇帝,皇位真不值钱,难怪诸葛亮对刘备死留下的那个空缺,瞧都不瞧一眼。

还有一种气魄伟岸,任何情景都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的变脸。试看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父子大军压境,设立空城一座,让老弱病残打扫街道,自己正襟危坐,吟诗弹琴,面不改色,心境悠悠。那种以大无畏的气概压倒一切的英雄脸谱,是刘邦、曹操、朱元璋等奸诈小人永远变不出来的。项羽、岳飞等才是中华民族的正宗脸谱,精华与瑰宝,后世人临摹的标本。

不仅人类,动物界也有变脸动物,例如章鱼、变色龙等,那是伪装或保护色,生存的重要砝码。章鱼在受到敌害时,会使自己的身体变成海水或与周围物体的颜色,或者吐出墨汁掩护,逃脱敌害。变色龙随时变换着身体的颜色,伪装得更为严密。任何时候它总是跟周围事物的颜色同步,这片草地是绿色它的身体就是绿色,是枯**它就变成枯**。因此变色龙遭受敌害的可能性极小,生存能力极强

文学艺术上的变色龙形象,首推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他变脸极快又极厚颜无耻,可恶可憎,真正一付小人得志的市侩脸谱;当然,那是人生变脸游戏规则的精华,如果学得一二,包你四面玲珑,八方亨通,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由此观之,变脸不仅是舞台艺术,更是人生艺术。一个人脸谱的拥有量越多,变得越快越勤,他的脸谱越畅销,人生道路四通八达,权、钱、色三兴旺。不会变脸或永远以一付老脸示人的,要么这人大智若愚,高尚士,民族的脊梁;要么憨直木讷,不知变通,木偶一个,注定吃亏蚀本,发不了大财。无论是怎样的情形,总之他们的人生旅途,必然坎坷曲折。

变脸是金!

变脸是养生术,永葆青春的秘诀。科学揭秘:如果一个人不苟言笑,死气沉沉木讷一张脸,脸上肌肉不运动,皮肤就变得僵硬呆滞粗糙,变得未老先衰;如果“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随时嬉哈大笑,随时随地都变脸,脸上皮肤就变得细嫩红润,永驻青春容颜。从现代养生术和医学观点看,不会变脸不善于变脸的人,是不懂得养生术的落伍者,一付老古董脸谱实在吓人,让人避而远之。不会变脸的已经凤毛麟角,现在世面上如果偶尔有一张不会变脸的真面目出现,不视为怪胎逆种,要么就是面瘫,要么就该列入大熊猫、藏羚羊等珍稀物种一类加以保护,养在动物园里展览,保证观众云集,赚钱得很。

也许因为变脸是养生这层因素,现代人的变脸更加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仅花样翻新,还拾旧,复古,侍价而沽后,来个古为今用。一场疫情,变脸百出,花样层出不穷。有的纷纷打着爱郭大旗,四处招摇撞骗,稍微有点不如他们的意者,就冠以汉间,卖郭,递刀子的帽子,必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而后快。打着爱郭的牌子,让你无可反驳,实则别有用心,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社会的残渣余孽,祸国殃民,必须铲除的毒瘤,不然于国于民必将后患无穷。我们看到的仿佛是一张张义和湍玟格红尾冰的脸,从历史的黑洞风起云涌的卷来,大有黑云压城之势,多少正义良善之士,受冤受屈,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不得不令人担惊受怕,忧心忡忡,其祸害必然不浅,其后果必然无穷。

从人生大舞台云谲波诡的变脸艺术看,川剧艺术的变脸,就显得次而下之了。川剧艺术家们还得多多的走向社会,走向民间,多多的体验生活,努力创新,丰富川剧变脸品种,使川剧变脸艺术更上一层楼,创造出新颖的群众为之喝彩捧场的变脸新脸谱。

  龙宇1 端庄、秀美、温婉,谦逊……这就是中国变脸顶级女艺术家龙宇给笔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大家眼中,龙宇的川剧不知博得了多少票友的喜爱。三十多年在川剧表演中收获的感悟和积淀,让她在舞台上找到了与艺术交织的人生轨迹,龙宇的幸福足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爱川剧、爱舞台、爱生活、爱身边所有的朋友们……这份骨子里流淌出的感受也渗透在龙宇的每一次登台、每一个举手投足之中,与世界传达并分享着艺术家内心最为丰富的情感。

 龙宇从事川剧表演艺术三十余年,毕业于中国四川省戏曲最高学府——四川省川剧学校。龙宇回忆在1984年十三岁的她从多个省、市几万人的选抜、招生中被选入,非常的有自豪感!进入学校时,对每天专业课和文化课交替高强度的学习很吃不消,加上思乡、思亲之苦,让当时十三岁的她产生了退缩的念头!后来在老师的关心和邦助下,逐渐习惯,进入了学习状态,难忘的是恩师杜凤铸老师,在她进行练嗓发音训练时,恩师细心的进行指导,让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不仅如此,在生活和思想方面也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她,让她对川剧从了解、喜爱到如今的坚守。毕业后,龙宇进入了四川省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工作,该院是国内最负盛名的专业艺术院团之一,其前身为为创立于1912年的最著名的川剧班社“三庆会剧社”。川剧三庆会班社至1949年,前后活动达30余年,在川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千年巴蜀,百年川剧,有约三百年历史的川剧艺术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精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四川省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龙宇在研究院以优异的工作成绩继承发展着川剧艺术,她在同行中以变脸绝技而闻名,享誉海内外,十几年来多次以国家公派和私人应邀名义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她的变脸绝技,将中华的民族文化带向世界。

 龙宇出生于川剧戏圣康芷林的故乡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这里是川剧变脸的发源地,名副其实的川剧变脸之乡,同时也是西汉才女文君的故里,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的地方。她的家庭也是川剧世家,父母兄弟都是川剧艺术表演家。至今在邛崃仍然活跃一批七十多岁的老艺术家们组成的-邛崃文君川剧社,龙宇的变脸绝技在这里得到了老艺术家亲授,经过研究创新,将戏曲身段与舞蹈身韵完美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龙宇也长期与文君川剧社合作、相互交流、尽力支持和帮助剧社,剧社于2015年得到了中宣部,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全国双服务先进集体奖”。同时龙宇被剧社聘为名誉社长和艺术指导,也得到邛崃市市政府、固驿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并被当地政府授予“变脸第一女传承人”的荣誉称号。

 说到川剧变脸,相信很多人都会被其新奇的特技所折服。川剧变脸是川剧中独树一帜的绝技,是老艺术家康芷林不断摸索、演变、精化后的绝活。变脸在川剧剧情中对展现人物性格,有着重要作用,将人物的心理思想进行了“外化”和“物化”,在川剧表演中凡是情感波折、内心激变之处,运用变脸都会起到推动剧情、大大增加了剧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龙宇是目前川剧变脸绝技唯一的国家级女传人,她将这门绝技沿袭和发展,使得不一样的脸谱更加完美地展示出了人物内在的思想及感情。

 龙宇从学生走上舞台,到出类拔萃的川剧表演艺术家,龙宇说这些年川剧给了她太多的历练。让龙宇先后把大大小小的奖杯和荣誉捧回家中。早在2005年,她就将京剧《天女散花》移植成川剧,获得了成都市中青年戏曲表演比赛银奖;之后,她在2006年主演《金山战鼓》,由著名的国家一级影视剧编剧张勇,恩师国家一级导演余琛老师,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文训作曲,第一次由闺门旦行当尝试刀马旦,得到导师们的精心授教,并由四川省峨眉音像出版社发行,发行量达到200万余盘;2007年至2011年龙宇多次参演获奖剧目《金山寺》文化日奖,《红梅记》塞纳大奖、《欲海狂潮》文化剧目奖、五个一工程奖、精神文明奖。特别值得骄傲的是,由于龙宇在变脸和川剧表演中的杰出成绩,在2010年被变脸发源地川剧之乡政府授予中国“变脸第一女传承人”称号;同年,以英国申奥艺术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文化艺术文化组织慕名专程来到中国四川成都访问龙宇,并以她为主题,创作出了《成都商人的故事》,应邀到英国公开巡演,两个半月内演出33场,在国际上收获了极高的赞誉!

 一路走来,龙宇至今仍然对自己拿的第一个大奖记忆犹新。龙宇说“那是2005年的一场川剧表演大赛,我对这次比赛非常重视,从自身条件、对剧目上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京剧的《天女散花》移植到川剧之中,请了国家一级编曲王文训老师、和国家一级编导余琛老师为我量身打造,历经一月的刻苦准备,完成了十六米长绸的翻、转、跳、舞技巧,唱、做、念、舞、都十分到位。得到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自此长绸这一技术在剧院得到很好的重用和发展。面对如此之多的荣誉,龙宇坦言十分欣慰。龙宇感谢单位的雷音院长,陈巧茹常务副院长等领导、同仁及亲朋好友对她的鼓励、支持和邦助。热爱让人学会坚持,感恩让人懂得珍惜。一路走来,龙宇铭记着生命中所有的感动。这些经历,是龙宇人生路上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更是她成长的见证,这些丰富的阅历让今天的龙宇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魅力!

 2016年,龙宇作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来到美国西雅图,多次为养老院,教会,各类慈善机构演出,参加了北美群英艺术团的《越洋之声》、《爱在深秋》、西雅图华星艺术团《秋之韵》的大型演出,受邀全美华州中文电台、电视及西雅图中文电台的釆访,并得到美国联邦众议员Suzan Delbene 和华盛顿的副州长Cyrus Habib 以及华盛顿州众议员Mia Gregerson ,参议员Bob Hasegawa的接见、合影,同时获得了“最佳戏曲变脸剧目奖”,特此被北美中国艺术家演出集团聘为名誉理事、艺术顾问。

 2017年,对于龙宇而言可谓厚积薄发的一年,龙宇将用更多的演出成果作为厚礼回馈给喜爱她的观众。谈到未来,龙宇说起了她的两个计划:在第一计划中,龙宇将联合在美国的各大艺术团体相互学习、交流、创新、合作,做一个文化、慈善传播使者,将中国的传统戏曲表演文化、变脸绝技带入学校、社区、老人院等各大场所,让更多人士了解中国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文化,深切体会中国艺术文化底蕴,为促进中美文化艺术交流作贡献!

 关于龙宇的第二计划,她说,她将在美国开办中国传统戏曲舞蹈表演、变脸艺术学校,诚邀各大剧种艺术家亲临指教、传承传统戏曲文化,让更多不同年龄段、出生不同国家,爱好戏曲艺术文化的人士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促进中美文化的发展,让珍稀、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传统戏曲、变脸绝技文化走向世界。坚信艺术是人类共享的财富!

 为川剧而生,为舞台存在!有人说龙宇是一泓清泉,微波荡漾,清新扑面;有人说龙宇是一杯美酒,入口醇香,余韵绵长。当年的璞玉,经过时光的雕琢,已然成为一块美玉,在追逐梦想的旅程,有一个美丽的开始,更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今已在世界艺术舞台上自如游走的龙宇,依旧在不断吸收和寻求突破,将川剧发扬光大,完善自己的风格,使其更加多元化仍是她一如既往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个更好的自己正在向她走来,这一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愿她越走越稳,用最美的艺术表现和最真的情为自己的金色年华留下绚丽的光影。 (文字/大星)

 ‍

 龙宇2

 龙宇3

 龙宇与美国众议员Suzan_Delbene(女)及华州副州长Cyrus_Habib(男)合

成都京剧研究院。

1、历史前身。成都京剧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成都市京剧团,2005年被文化部授予“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京剧院从建院以来一直大力传承京剧艺术,培养京剧优秀人才,不断创编优秀剧目并通过多形式的演出,努力提高京剧艺术影响力。成都市川剧院是国内最久负盛名的专业艺术院团之一,与上世纪最著名的川剧班社“三庆会剧社”一脉相承:有约300年历史的川剧艺术是西部民族文化的精华,其独特的风格在剧院得到继承保留、展现和发展。

2、所获荣誉。成都京剧院,2011年,新编剧目《魂系油气田》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获得第12届中国戏剧优秀剧目奖和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2013年我院以本土题材薛涛打造的京剧精品《浣花吟》,作为四川京剧的代表参加第二十六届梅花奖,并作为开场演出,该剧主演刘露荣获第二十六届梅花奖等。成都市川剧院是获奖“大户”,先后荣获全国、省、市各项大奖,如中宣部“五一个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化新剧目奖”、“文化表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表演奖、编剧奖、音乐奖”、中国戏曲学会奖及振兴川剧等多项大奖。竞华荣获建国以来首届中国“金唱片奖”等。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它是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面具变脸,是演员根据实际需要,事先将不同的脸谱绘制在以木、纸、布、绸、橡皮等不同的材料上,也就是脸壳来施以变幻。如川剧《变脸》中的水上漂,《活捉三郎》中的阎惜姣等人物的变脸就是用的此种方法。

评剧: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你还漏掉一个大剧种,就是越剧

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演员初由男班演出,后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在1852年前后,嵊县农民创立了落地唱书,这是越剧形成雏形前的最初形式,到了1906年,落地唱书第一次登上农村舞台。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探索,创新至3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并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站稳了脚跟。

当时,这种年轻的剧种的名称还不统一,有“女子文戏”,“绍兴文戏”,“的笃班”等,称谓不一。1939年,在越剧史上第一位专职编导攀篱和当时“越剧皇后”姚水娟的倡议下,正式将名定为“越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66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随机推荐

  • 法兰琳卡眼部精华液需要每天用吗

    25岁是年轻肌肤与老化肌肤的分水岭,老化肌肤的标志就是皱纹生成,而第一条皱纹多生成在眼周。随着使用眼霜人群的逐渐偏低龄化,所以,建议18岁至24岁的年轻女孩必须养成用眼霜的习惯。对于眼袋的话,这里给MM们特别推荐这几款眼霜。雅漾舒缓眼霜含春

    2024-04-15
    52600
  • 医美之后用什么护肤品?医美品牌护肤品有哪些好用?

    医美之后,一般建议使用含有抗炎、抗过敏成分的护肤品,以减轻皮肤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以下是一些医美品牌护肤品,它们在抗炎、抗过敏方面表现良好: 绽媄娅水乳:由第四军医大学研发,适合痘肌、敏感肌、激素脸的水乳,不仅修复屏障还添加了抗炎抗过敏成分

    2024-04-15
    45200
  • 黑洞的意思黑洞的意思是什么

    灵魂学,宇宙篇:灵魂黑洞场论序言: 这篇是以宇宙黑洞为核心,来思索灵魂视界的可能性。  通过黑洞的视界理论,衍生出了灵魂学的一些模块思想,真实视界和灵魂视界,也是实体理论和虚体理论的细化。 万物非实即虚。  能改变和扩大世界观宇宙观的,只有

    2024-04-15
    38300
  • 妮维雅的东西到底怎么样呢?

    分类:生活 >> 美容塑身问题描述:杂志上说妮维雅粉红色的那个水很好但是,也有人跟我说妮维雅的东西含化学成分多,都是调出来的,不好我本来想用用粉红色的那款水,现在也不知道了 解析:妮家的东西我基本上全都

    2024-04-15
    37800
  • 妮维雅男士护肤品使用顺序

    妮维雅男士护肤品使用顺序在男士的日常护肤过程中,正确的使用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确保产品充分发挥功效,还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皮肤的需要。对于妮维雅男士护肤品的使用顺序,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洁面是护肤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选

    2024-04-15
    43300
  • 妮维雅补水保湿爽肤水怎么样

    妮维雅补水保湿爽肤水属于一款任何肤质的人群都可以使用的,因为是爽肤水所以使用的感觉非常情况不会油腻,而其中也添加了一些保湿成分,所以还可以起到不错的补水保湿功效。在这款爽肤水同时也蕴含了抗氧化的成分,所以可以有效舒缓肌肤的同时,还可以起到预

    2024-04-15
    44000
  • 兰蔻粉水和红水感肌水光精华露哪个先用?

    首先使用兰蔻粉水。洁面后,首先使用粉水能滋润皮肤,打开肌肤吸收的通道,然后使用水感肌水光针,修护肌肤。兰蔻粉水是一款二次清洁水,主要的功效为补水,最适合干性肌肤使用,缓解皮肤干燥的问题,水乳质地,容易吸收,令肌肤水润细腻。水感肌水光针是一款

    2024-04-15
    45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