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
2、这句话常写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句出自马南_《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出自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1、原文
“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2、解释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扩展资料“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
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
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糟粕读音是:[zāo pò]。
一、基本信息:
糟粕,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也指废弃无用的事物;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所余的废物。常用以比喻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二、近义词和反义词:
1、近义词:渣滓、残余、剩余、残剩、残存。
2、反义词:精华。
三、例句:
1、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2、采取东方方式的关键在于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3、采取东方方式的要害在于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4、中国没有单丢失了糟粕,也丢弃了没有少美妙的传统啊。愿望中汉文化能早日振兴,让中国人过上更中国的生涯。
5、韩剧中好的货色仍是有的,没有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毕竟咱们要做的是“取其精髓,弃其糟粕”
6、交换的目标也便是为了提高。家庭教育若想提高也就得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7、承继的基本主旨在于弘扬,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开展的要害在于翻新,冲破旧论,取得新知。
相关文献:
1、汉代刘向《新序·杂事二》:“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韩诗外传》卷五:“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清戴名世《序》:“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举笔为文,洒洒自远。”
2、《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
3、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发表的《拿来主义》中,涉及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意思,但没有明确地使用这个词语。
4、毛泽东一九四○年一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多次明确提到这个词语。
5、“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意义: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丰富我国文化
2、民族在文化共享和文化交流中进步
3、明白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保持我国特有文化的独立性,利于国民产生民族自豪感
4、防止西方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
: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与此同时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也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流传至今,我们在汲取自己国家的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一下西方的文化史,取长补短,这对于完善我们的文化,促进我们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
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性批判态度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批判、要去除的是其糟粕,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则要继承,要“古为今用”。
2、“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句话不仅阐明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时也指出分辨传统文化中“糟粕”与“精华”的价值标准:
封建性与民主性之分。在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中,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与传统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是本质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人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一贯的理性态度,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重视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是要弘扬我们的价值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来的成功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发展奇迹。
二、是要坚决反对“外来教条主义”。随着当今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外来文化越来越多地传进来。其中当然包含有人类文明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吸收和借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人对外来的东西顶礼膜拜的情况。
尤其是热衷于简单化地搬用西方的范畴、理念和结论,而不问其背景和前提。习惯于用西方话语来解读我国丰富多彩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这就是当今的“外来教条主义。
扩展资料
在近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完全否定本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另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但它们都没能真正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十月革命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是“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辩证否定观的精髓是继承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即继承是批判中的继承,批判是继承中的批判,二者并非二元对立。这种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本质上是科学的、理性的。
光明网——中国***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中国经济网——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及时止损,何其重要。
世界很大,经历的却很多少。
每个人,不可能所有的事都经历,
俗语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你的空间,总有不断地外延,
任何一个环境,都不是孤立存在,
都有触角的外延面。
在一个环境中,待的时间越长,
游戏规则就明白的越透彻,
外延面也就越宽。
这些衍生出来的外延,
有时需要我们花时间,花精力
好好去研究一番,
美其名曰: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思路,
但是环境跟外延面总有捆束,
这个时候如何华丽转身,
那是另一番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