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出处是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qǔqíjīnghuáqùqízāopò,意思是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中国出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传统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努力从各种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将优秀的元素留存下来,并且摒弃其中不合时宜、无益于社会进步的部分。这一理念不仅在文化传承上有广泛运用,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古代文化传承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周易》这一重要经典。《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它以八卦为基础,通过推演变化来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在《周易》中,就注重提炼事物本质,剔除其中的杂质。这种思想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其他经典著作和思想体系中也都有体现。例如《论语》中孔子提倡学习先贤之道而舍弃其非道之言;《道德经》中老子讲述了“去圣就智”的思想,即强调去除虚伪的学问,回归真实的本心。这些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古代文化传承上的重要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也有广泛运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制度和传统,这些制度和传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将其中具有普世价值的部分保留下来。例如,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出现了诸多先进而富有智慧的理念和方法,如儒家提倡的仁政、孔子倡导的君子之道等。这些思想和实践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被认为是中国政治智慧的瑰宝。随着时代不断变迁,这些传统制度也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比如,中国历史上曾多次进行政治制度改革,通过去除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保留并发扬好的方面。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文化交流和创新发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国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并加以融合和发展。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使得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不断繁荣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例如,在传统艺术领域,中国绘画艺术一直注重取象精微、淡泊明志,具有浓厚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境。而戏曲艺术则通过演员扮演人物形象,将剧情梗概提炼出来,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这些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在文化传统传承方面的重要体现。
中国出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发展中。这一思想在文化传承、社会生活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通过提炼优秀的元素,去除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部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出自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1、原文
“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
2、解释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
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
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扩展资料“精华”和“糟粕”,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实体性的,一种是价值性的。
实体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当作是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存在,是各种文化现象本身固有的性质,认为其中有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好的,是“精华”。
另一些东西本身就是不好的,是“糟粕”;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只要它们存在,就是从来如此,不会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一一找出来,“精华”好好保持,将“糟粕”剔除。
价值性的含义,是把“精华”和“糟粕”看作已有文化现象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和作用,即以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为标准,去看过去留下来的东西是好是坏。
这里暗含的一个前提是,不认为哪些现象的好坏意义是从来如此、固定不变的,而是承认好坏本质上都因人、因时而易。因此,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东西,而重点是从人和社会的现实发展出发,对它们加以选择和改造。
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理解之间,表现出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深刻的差别。前一种理解比较简单直观,因此在人们的看法中比较常见,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思考方式,但它存在着很大的疑点和误区。从理论上说,后一种理解比较符合实际,比较深入和合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