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牌管理的三大法则
品牌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品牌对外需要进行管理维护,对内也同样需要进行精心的呵护与传达。一个好的品牌管理应遵循如下的法则。
法则一:鱼与熊掌兼得
好的品牌管理,应该是内外兼顾,鱼与熊掌兼得是其管理最基本的原则。企业的品牌管理,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注重外部的品牌管理。品牌形象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固然重要,它可以提升社会大众对于企业的好感;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销售力;可以寻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等等。如果说企业对外部的品牌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产品销量等等。那对于企业内部而言,品牌管理就是为了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大大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好感与责任。完善的内部品牌管理可以凝聚内部员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同时,还能大大激发、调整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态度。这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家之主即要处理好各种人情世故、人际来往,同时,又要维护好家庭内部人员的团结一致、和睦相处。
欧莱雅作为法国的一个知名化妆品品牌,不但征服了西方人,同样也征服了东方人。这主要得益于欧莱雅深谙品牌管理之道。一直以来,欧莱雅内外兼顾的品牌管理方式被外界啧啧称赞。欧莱雅认为:品牌的价值创造是建立在消费者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欧莱雅不但通过和外部顾客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外部顾客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欧莱雅的染发产品,最初进入中国的时候,顾客很难接受染发的观念,许多人认为染发是不“正经”的表现。欧莱雅为了消除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影响,主动帮助中国消费者了解染发产品,并邀请巩俐作为广告模特。作为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影星的巩俐拥有标准的东方人的头发,她身上具有东方人的高贵、典雅和美丽,欧莱雅邀请她作为品牌代言人,目的是告知消费者:染发同样适合中国人。以此和中国消费者进行更好地沟通,从而来创造和引导需求。
在非洲市场,为了快速提高欧莱雅在非洲的品牌知名度,欧莱雅通过开办培训班的形式,向当地美发师介绍欧莱雅护发产品,并教给她们使用产品的方法。通过消费者教育,让她们自愿接受欧莱雅,这样一来,欧莱雅很快就在当地建立了品牌影响力。
在内部品牌管理上,欧莱雅认为:内部员工满意是达成顾客满意的第一步,因为员工在经营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部顾客满意度。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决不能仅仅依靠金钱,而完善的培训、开放式交流环境以及灵活的组织机制也是必不可少。
欧莱雅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欧莱雅在新加坡设立了亚洲培训中心,在这里,自亚洲以及澳洲等各个地区分公司的员工可以交流学习,而其中一部分优秀员工还将有机会来到巴黎总部接受培训,在公司的不同部门学习和实地感受欧莱雅的营销战略。培训的共同的目的就是要让员工尽早融入到整个公司的经营运作体系中来,并深深喜欢上欧莱雅这个企业。为了充分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欧莱雅还鼓励每个员工参与决策,并向他们提供机会表达自己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正是这种开放而灵活的管理机制使得欧莱雅的员工满意度不断提升,而这种效果带来的结果就是,顾客通过欧莱雅的员工,对欧莱雅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与好感。
法则二:将每个员工变成企业品牌的管理者
许多人都去过海底捞火锅,印象深刻。有些顾客是这里绝对忠诚的粉丝,不但自己常来这里消费,并且还经常介绍许朋友来这里。顾客们为什么都愿意来这里消费除了海底捞火锅的味道独树一帜之外,其员工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与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吸引顾客的一大“法宝”。
如果说俏江南等明星餐厅是提供装修现代的用餐环境和花样百出的时髦菜品,那么海底捞给予顾客的则是一种近乎宠爱的服务。比如,有时顾客刚进服务员就会跑去抢着替人家拿包;客人过生日的时候,服务员会非常真诚的为客人合唱的“生日快乐”;而门口的等候区,则有四五位服务员为排队的客人提供擦皮鞋和美甲的服务。如何完美的服务,许多顾客来到这里之后,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上帝”。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底捞火锅会有一大批忠实顾客。为了享受这样的服务,许多客人甘愿支付比其他火锅店多一点的价钱。就这样,这家连锁火锅店凭借持之以恒的为所有客人提供贴心服务而声名远播。因此可以说,员工成为了海底捞的名片。
据了解,海底捞给员工的待遇也不是特别高。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员工流动频繁的餐饮业,为什么海底捞的员工却非常愿意在这里工作。海底捞员工的年流动率大约是10%,远低于286%的中国餐饮行业员工的平均流动率。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低的员工流动率,主要是源于企业对员工的有效管理。在海底捞看来,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品牌,同时也是品牌的管理者,为了留住员工,让员工真情实意的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同样对员真诚以待,并对这些员工真正的当作合作者,而不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海底捞一个普通的服务员不仅有权给自己的老客户免费送上一盘菜或者果盘,还可以给不满意的顾客打折乃至免单的优惠,充分体现了海底捞对员工的信任与尊重。与此同时,海底捞还非常关心所有员工的其它方面。比如公司请了四川最好的几位老师,在四川简阳投资千万建立了一所学校——通才学校,让海底捞员工的孩子免费上学;店长及以上级别的高管,公司可以帮忙把小孩带到北京上学;所有员工租住配有空调的正式住宅小区的两、三居室,不能是地下室,而且距离店面走路不能超过20分钟;夫妻俩都在海底捞的,还会让他们单独一个房间;为了提高员工的住宿质量,公司还配了阿姨,负责员工宿舍的保洁工作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员工作为品牌执行者的角色,使其变为了品牌的管理者,并真正的以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和管理品牌的形象。
法则三:让品牌影响无处不在
企业品牌的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最关键的差别是,外部管理仅仅让顾客认同并接受品牌的卖点就足够了,而内部管理却不仅仅要让员工知道自己产品与品牌的独特之处,更需要员工知晓品牌的文化、内涵与个性,这样才能在企业与员工间形成一种深度的沟通,并使企业品牌的价值观与员工的价值观形成高度一致。总体而言,企业的内部传播是实现企业品牌与员工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
企业报纸、企业杂志、企业中高层内参、企业网站、企业宣传栏、企业横幅等等都是内部品牌传播的重要阵地,企业品牌管理者要结合这些媒体的实际状况,遵照品牌定位和战略需求,系统规划品牌传播的内容,以从整体上提升品牌对内部员工的影响。
借助内部活动传播
企业一般都会举办各种会议和活动,例如,公司周年庆典、元旦迎新晚会、中秋聚会、公司运动会、新员工入职仪式、公司营销年会、公司年终总结大会、部门例会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进行内部品牌传播的良好机会,企业品牌管理者必须结合品牌定位和战略需求,系统进行规划,从而在公司内部成功传播品牌。
借助内部场所传播
企业厂房车间、企业展厅、楼梯、电梯、办公楼走廊、食堂、洗手间、门卫室、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等等企业固定场所也是内部品牌传播的重要阵地,同样不可忽视。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遵循品牌战略,进行系统规划,有重点的展示品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有效提升品牌。其中,洗手间、车间等场所很容易被企业忽略,这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的洗手间形象决定着顾客对该企业的第一印象。
加强员工层面的传播
企业员工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等都是品牌内部传播的“活广告”,必须遵照品牌战略来加以严格规范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单重视领导层、管理层、营销员以及总台文员等一些常见的“活广告”,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公司保安、清洁工等一些经常被忽视的“活广告”。虽然这些基层员工尽管不大会和客户直接进行交流,但是他们的个人品牌形象往往会极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综合判定,因此,加强员工层面的传播有着非常必要的意义。
;一、欧莱雅的历史
品牌发展历史 1907年,年仅30岁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无毒染发剂,并由此创立了巴黎欧莱雅
欧莱雅在中国的商务始于1966年设在香港的经销处。事实上,该公司1933年曾对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过市场调查。
1996年,欧莱雅公司和苏州医学院合作建立了苏州欧莱雅有限公司,同年又在苏州建立了第一家化妆品生产厂家,专门生产美宝莲(Maybelline)系列产品。两年后,第二家生产厂家在苏州建立,生产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系列产品。
1997年,欧莱雅公司在上海开办了中国总代表处,负责在中国经销欧莱雅公司各类产品,目前已在50多个城市开办了几百个销售点。
欧莱雅公司聘请了巩俐、李嘉欣、张梓琳、李冰冰,吴彦祖、范冰冰、潘玮柏、鲍春来等作为其在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二、求高手帮我把这段欧莱雅公司的发展历程翻译一下
As one of the Fortune 500 L'Oreal Group, the world's first synthetic hair dye invented the French chemist Eugene Shulai Er was founded in 1907 After nearly a century of trying, today, L'Oreal has a all family business leader in the co etics industry largest in the world November 13, 2002, L'Oreal Group was awarded the "Economist" named "the best multinational panies in Europe in 2002 Achievement Award" In early 2003, L'Oreal topped the "Fortune" named the 2002 Global Most Admired panies list No 23, the French pany at the top of the list selected L'Oreal Group, the cause of more than 15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 with 283 branches and more than 100 agents, with annual sales of up to 143 billion euros in 2002, eighteen years of consecutive profit growth of more than 10% In addition, the L'Oreal Group, the world still has 50,491 employees, 42 factories and more than 500 high-quality brands, products include skin care sunscreen, hair dye, co etics, perfumes, toiletries, pharmacy sales of co etics and dermatological diseases special auxiliary treatment skin care products In 1996, L'Oreal entered the market, set up a joint ven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actory site In the same year, L'Oreal Group acquired the prestigious American public enterprises --- Maybelline co etics pany L'Oreal for its Suzhou plant and factory in Suzhou, respectively, was pleted in missioning ceremony and held a groundbreaking ceremony February 1997, the official L'Oreal China headquarters in Shanghai In 1999, L'Oreal China into a wholly foreign-owned panies After five years of development, at present, L'Oreal Group in China has 3,000 employees, scope of business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Chengdu, more than 400 cities, Paris's L'Oreal, Maybelline, Garnier , Lane, Helena Rubinstein, Biotherm, L'Oreal professional hair, Kérastase, Vichy and La Roche-Posay 10 world-famous star brands, favored by consumers, including Lane, Vichy and Maybelline three brands account for high-end co etics market, respectively, drugstores and mass skin care makeup market first L'Oreal Group is the nearly century-old world's largest co etics pany, but also the "Fortune" magazine's Global 500 and 50 of the world's most admired panies Since the end of 1996, growth in China, L'Oreal Group in Paris has its L'Oreal, Maybelline, Garnier, Lane, Helena Rubinstein, Biotherm, Shu Uemura, L'Oreal professional hair, Kerastase US Qi Si, Vichy and La Roche-Posay twelve other international brands into China, many of which have a market leadership position, such as L'Oreal Paris hair in the luxury market, Maybelline in make-up market, Vichy In the pharmacy, and Lane co etics in upscale markets Late 2003 and early 2004, L'Oreal Group acquired the market well-known Nurse and Yue-Sai co etics brand for the pany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sia opened up a new way Thus, the L'Oreal Group in China's total to 14 brands for different target customers and channel more plete multi-brand strategy pyramid。
三、巴黎欧莱雅诞生于什么年代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是欧莱雅集团里知名度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大众化妆品品牌之一,主要生产染发护发、彩妆及护肤产品,其出众的品质一直倍受全球爱美女性的青睐。
欧莱雅在20世纪的发展史,可说是日化工业发展史的一部分代表。巴黎欧莱雅拥有一流的药学试验室和皮肤学中心,还有遍布全球的研究测试中心,产品研发背景使其不断推出适应全球消费者不同需要的优质产品。
190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办了欧莱雅公司。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已不再是一个小型家庭企业了,而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其经营活动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厂、100多个代理商,以及5万多名员工,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妆品公司,它还是最受赞赏的法国公司,及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四、巴黎欧莱雅创始人是谁法国欧莱雅集团创始人欧仁·舒莱尔。
厄让·舒莱尔1881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作为糕点铺老板的儿子,他本有机会继承家业。然而,19世纪末的那场经济危机改变了这一切。随着父亲的破产,舒莱尔不得不从头做起。
后来,迷恋化学的他考上了巴黎化学研究所,毕业后,他选择进入了法国制药中心。一次偶然的机会,舒莱尔接触到了染发剂领域,3年后,他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毒染发剂,并取名为“欧莱雅”(l'oreal)。“loreal”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pea”,象征着美丽。
1909年7月30日,舒莱尔开始自己创业——他用800法郎成立了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这就是欧莱雅公司的前身。
扩展资料:
舒莱尔晚上生产产品,白天向理发师推销。这个年轻人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打动了一名会计师,此人随即拿出25万法郎投资舒莱尔的事业。随后,舒莱尔将公司迁到卢浮宫大街,并聘请俄罗斯皇宫从前的理发师作公司的销售代表。
1910年,欧莱雅染发剂进入意大利,1911年进入奥地利,1913年进入荷兰,后来甚至远达美国、加拿大、巴西。一战结束后,世界上有更多的女性开始工作,她们更关注自己的形象,并寻求一些方法避免让白发泄露了她们的年龄。由此,欧莱雅染发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39年4月4日,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正式更名为欧莱雅。这时,公司的生产领域已经由单纯的洗染产品扩展到整个日化用品范围。1957年舒莱尔去世时,为他的继承者留下了欧洲最大的化妆品公司。
好。
欧莱雅第三方员工店铺设计专员属于公司平面设计岗位,主要为公司设计海报LOGO宣传单,工作轻松薪资福利待遇好。
欧莱雅是世界最著名的美容品牌之一,提供全世界人们包含最新科技成果的美容及个人护理产品。其高科技的产品配方、高档的产品包装以及愉悦的产品使用感受,为那些追求卓越的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触手可及的奢华。
截止至2022年12月9日,好。
截止至2022年12月9日,工资15000-18000元/月,在家中把原材料加工至成品即可,其工作量大大降低,因此。疫情期间欧莱雅的员工待遇好。
巴黎欧莱雅是欧莱雅集团里知名度最高、历史最悠久的大众化妆品品牌之一,主要生产染发护发、彩妆及护肤产品,其出众的品质一直倍受全球爱美女性的青睐。
[面试]拿到offer,分享欧莱雅面经
周三拿到的欧莱亚羽西的Offer,受斑竹之托,也上来写写“面经”,一拖就是三天,向斑竹诚恳道歉!从来没写过,也没想过自己会写,其实个人感觉,面经的用处并不是很大,以前也没怎么看过,不过至少也能让贸大前仆后继的XDJM们心里踏实些。
说起欧莱亚,我之前从来没有对其产生过多么强烈的感情,基于仅仅知道是个跨国公司,而且貌似挺牛,就投了。算来算去正经八百地做的网申也就这么一个,然后就拿了Offer。没什么厉害的,也没什么神秘的,由于没有笔试,就出现了我这种漏网之鱼。反倒是越往后,对其的认识和感触便愈发强烈。
一面是大家所熟知的“群殴”,11月23日上午11点。
我计划上午面完下午就坐火车回趟家,于是拎着手提电脑和一个旅行包打车到了赛特广场。身着黑色正装长裤,条纹正装上衣,外穿一件大红色的立材版型很好的瘦款风衣。当天我的着装还是比较乍眼的,但个人感觉良好,尽管吸引眼球,我还是自信地接受了大家的注目。毕竟没有穿着清一色的黑,那些传统的面试服装只能让你看起来更嫩,而非成熟。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欧莱亚的三次较量,服装都是自己挑选搭配的,而非简单的套装,那件红色的风衣也的确给我加了不少分。在这里各位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要在里面穿着整洁的套装,外面随便披一件棉袄或羽绒服,那样非常影响整体效果,而且非常不职业。
我在西门子的老板曾经对我说过,我们在世界500强里工作,学的就是如何变得更加Professional,我的理解,Professional绝不仅仅是在工作方面,更是举手投足之间,待人接物的气质。而在欧莱雅这样的时尚行业,更应处处留意,绝不可过于平庸,过于随便。
初面同组10个人,分为两个小组,首先是个人介绍,欧莱雅的特色:抽一张卡片,根据介绍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时间。中英文皆可。
我当时看大家都很犹豫,便自愿第一个发言。我想既然无准备,所以第几都一样。我抽到的是一颗水滴跃出水面。我想既然是要联想就没有统一的答案,于是我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说(千万不要过于冗长,你的所有个人经历都已经在简历上了,他们既然选择了你就一定会认真看的),这颗水滴与其说是水滴,不如说是钻石(形状的确很像钻石),然而所有的宝石都需要细心打磨与雕琢才能彰显价值本质,金子到哪里都发光,钻石更是光彩夺目,永世留传,我并非最出色,但我绝对拥有最出色的潜质,给我一个舞台,我会做到精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谦虚,尽情地展现自己就好了,包括展现自己的自信。 Presentation的时候我选择了中文,虽然是学英语的,但既然没有规定必须英文,干吗要难为自己后面有人选择英语自我介绍,但多数都弄巧成拙,本来这个环节就有一定的难度,HR主要是看你的思维敏捷性与发散能力,所以没必要班门弄斧,再为自己增加难度了。
其他人有抽到水中的王冠,地板上的奶嘴,三色的冰淇淋,多面的水晶球,粉红的调色盘……抽到调色盘的女生很有趣,拿着反而一个一个问我们是什么东西,所有人都说调色盘,并加了各种各样的定语,轮到我这里的时候,我掷地有声地冒出来两个字“胭脂”,连我自己都吓一跳,不过想想很贴切,所谓前面的人说的 “五颜六色的调色盘”纯属胡扯,明明只有粉红色系的粉末与膏体……窃以为,这一创新也是给我加了些分的。所以,对于公司的文化了解,临危不惧的心态,高度紧张的思维运转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环节是,5人一组完成项目。假设你们为公司筹备一场年终晚宴,没有任何其他要求(真是够发散的)。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讨论一下关于“Aggressive”的问题,很多面经里面也都提到了。我个人认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视情况而定,自己需不需要做一个“Aggressive”的角色。千万不要在事前就给自己定位为“计时员”或者“Leader”,HR都不是傻子。切忌为了显示自己而显示自己,而是要基于团队的合作来作出相应的定位;同时更没必要主动说“我来给大家计时吧”,简直就是有预谋地扮演傻瓜而已。如果有一个十分积极的人,你就多听听他说话,如果他说得不对,你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改进。“倾听”,“思考”,“探讨”和“妥协”四者缺一不可,重要性不分先后。这才是所谓的团队精神!
我上来首先说道“‘年度晚宴’决不能是简单的吃吃饭交流交流感情!我们要总结上一财年的工作成果,进行员工嘉奖,同时展望新一年度的工作,邀请公司的重要客户,建立良好的新财年的业务发展远景。”由于我在西门子半年的实习学到的东西非常可观,于是发言也比较有力度。这一定位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组根本没有计时员,因为没有必要,Leader也不是我,在后期我主动放弃了Leader的角色,因为大家都很出色,想法都非常有效。我们分工也十分明确,我作为最后的总结,要提出整场晚宴的财政预算支出。准备时间有限,没有来得及在纸上画的会场设计图也被我急中生智,随便抄了支笔边讲边画出来了。我们的Presentation非常完整,包装华丽,内容丰富,功能性强。实际证明,我们才是专业的。
而对手组则设计成了一场化妆晚会,更多着眼于精神传递与细节介绍,由此看来,我们已是胜利在握。事实证明最后进入二面的我们组有两人:我和一个北大的女生;对方组一名:一个北外的女生,也是唯一一个英文Presentation没有被搞砸的。
一面时长1小时。
中午大家都到旁边的麦当劳吃午饭。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二面就定在了下午,然后果然半个小时之后接到了电话通知下午3点20面试,男朋友赶快去北京西站退票换票,折腾到3点终于把火车票改成晚上6点半的,才重又回到赛特广场找到我,原定3点20的面试一直被拖到4点才开始。
第二轮面试:一对一。面试官:新加坡女士Josephine。
本轮就跟考官狂侃就行了,根本没有小组合作的内容,是技巧性最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能让考官最大限度了解你的环节。大家主要注意几点:
首先,不要做作,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内展示自己,千万不要伪装自己,40分钟,怎样天衣无缝的伪装都会被慢慢拆穿,相信自己既然能进入二面就是有实力。
其次,尽量多倾听考官的有限语言,这些都将是你在作答时需着重考虑的方向,他的每一句话都会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我们应当明白他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所在,投其所好。
第三,不要像挤牙膏一样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是要主动地介绍自己,顺藤摸瓜式的积极态度最可取。考官给出话题之后我们将其拓展开来,并有目的性地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同时又将话题转到自己所熟知的领域。不要给考官留下太多时间问问题,最好由你自己来控制安排时间,否则他很可能会突然想到一个刁钻的问题来让你解答,或者随手抄来一本杂志让你分析里面的广告设计(这种情况我在上海三面的时候,听一个清华的研究生姐姐很无奈地抱怨过,不过我个人没有遇到)。
第四,不要自以为是地说太多校内的细枝末节,也许在你看来很重要,但是走进社会你会发现,在校园里面的小风小雨,经历的那些琐碎事情实在是在玩儿过家家而已,既然走进欧莱雅二面,大家在校园里面都应当是出类拔萃的,你经历的那些学生活动啦,大家都经历过,所以尽量找几个自己的闪光点来准备,其他一带而过,或根本不提反倒体现了自己有一定阅历的成熟。如果有实习经历,一定要着重介绍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想,这才是校园与社会的最佳过渡期和结合点,最能体现你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可塑性的方面。
我个人主要介绍了我在西门子的半年工作经历,如何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才智附加值,将原有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改进,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同时强调了个人责任感与工作态度的体现方面。
我在实习期间从来不把自己当作实习生。否则将有如下两种结果:一,你事事低人一头,自己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是个实习生而已,根本找不到那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二,别人也仅仅把你当作实习生,很多工作根本没法要求同事们与你配合。有些工作无法达到目的,不要动不动就找上级去用权力给别人施加压力,而是要找合适的出口自己解决。声音洪亮地告诉他们:你是某某部门负责某某事务的XXX,现在遇到问题需要他们全力配合。
时值被卷入公司的一场小型内部斗争,感慨良多,有针对性地同时带有一定保留地向HR大概介绍了一下,显然就比其它简单实习经历略胜一筹。其他在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校内的各种活动荣誉有的根本没提,有的一带而过。Josephine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这些工作经历没有谈一谈呢我说,相比之下在西门子半年才是真正的工作经历,仅此而已。其余都是让简历上好看些,无甚实际意义,顶多拓展了些人脉关系(笑)。
第五,既然一对一,就是一个平等的谈话关系,不卑不亢是重中之重,不要有考官高高在上的错觉,这样谈话效果才能最佳,在遇到一些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发问才可以随机应变。试想大家在家跟父母争论某事时,从来都是语言流畅,思维敏捷吧。面试也是一个道理。
其间,Josephine问了我一些对于羽西的了解,我坦言我是今天刚刚知道羽西已经被欧莱雅收购了。但谈话期间我的一些个人创业思想与羽西的精神不谋而合。
最后面试结束,Josephine作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她笑着说:“我们的谈话很精彩,我很喜欢你,不过我看不到你对于欧莱雅的Strong Motivation。”
我也笑,回答说:“是的,欧莱雅目前只是我眼中众多光鲜外企中的一个,我对于她的了解太少,不像在西门子半年错综复的感情,没有培养过,哪里来的 Strong Motivation呢但我就是一萝卜,扎进一坑里就老老实实长根,不太喜欢频繁变动,变动本身就带来了成本的浪费,每个员工的离开都是身负许多重要责任的,就算是变动也应当等作出一定成就来再无愧地离开,否则便是在违背我的做人原则。”
Josephine又笑,“如果你能够进入第三面,请注意面试你的将是品牌经理级别的人物,她也许会问你一些更为专业的问题,同时你也应该多多作些 Homework,在网上多作些调查哦!”我表达了感谢之后,保证一定会做充足的相关工作的,同时说,“期待我们上海再见!”起身,离开。
关于二面,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在准备进场之前的时间内,不要漫无目的地跟所有人闲聊。我个人是很讨厌那种表面八面逢缘的活跃分子,谁都知道在场的诸位都是竞争对手,那么表现得过于亲热反而虚假,也没什么意思,更不要妄图从对方嘴里套话出来,大家都是聪明人。有的学生会说两句奉承话,诸如“你们学校学生英语好呀”,“你们学校如何如何呀”云云……,我坦然接受称赞,但是绝不盲目赞美别人。拍马屁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大家就拿实力说话。若单纯论学校而言,我们学校声誉显然不如北大,清华高。但学生水平却未必比他们差,相反和一些所谓北大清华的学生或研究生聊两句话,我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强大的优势,根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心情受一堆叽叽喳喳等待面试的对手影响,就干脆缄口不言,坐在一旁看书,保持“神秘”就行了。
以上便是我的二面经历。时隔10天,周二的下午我接到来自上海的电话,通知我12月10日下午2点去上海三面,那个时候我的浙江神州行手机号码刚刚换成北京动感,虽然电话通知了北京欧莱雅人事,但因为是用小灵通接到的,所以由此看来北京HR们并没有将信息传递给上海,上海人事应该是翻出来我的简历查到的,推测之后对于上海总部人事的尽心负责表示感谢。
在此不说太多关于面试的事情,因为同样是一对一面,只是面对的是羽西品牌经理。我是个很懒的人,不过在最后一面之前还是拜Josephine的嘱托做了很多功课的,包括对于整个收购过程的了解,靳羽西女士本人的态度,前前后后的代言人的更换,由大众品牌向高端品牌的转型,品牌精神与公司给予的厚望等等…… 还包括前任,现任品牌经理的做事风格。
我终于发现,其实作调查并非是为了去应付面试,而是更深层次地发掘这个公司,了解这个职位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在做了很多搜索阅读之后,我终于发现,羽西,一个转型期的高端新秀将为我的职业发展积累可遇不可求的经验,带来丰厚的回报,因为变革总是会创造机遇。在Doing homework期间,我几次深深地产生共鸣,感同身受到陈学勤先生的无奈和蒋巧龄女士的抱负。我觉得这将是一片崭新的天地等待开发,像 Josephine所说,这是欧莱雅人的一个使命,全世界的女性都有权利使用中国的羽西,而欧莱雅是在利用专业化的品牌打造理念,专业化的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在实现这一国际化使命。
“收购各种光怪陆离却代表形态各异的文化的品牌,打造一整套法国式的优雅包装,然后推向有着不同细腻需求的细分人群市场,在各种品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不同渠道中,欧莱雅可以以不同的形象接触差异性很大的不同客户群体。而非让人感觉到是在把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强加于世界人民。”这种定义非常准确。
我的飞机原计划于10日早上9点起飞,由于赶上北京的第一场大雪,全国各地的飞机几乎全部延误,一直到12点多才缓缓离开跑道,之前给上海打过电话解释情况,拜托他们为所有北京的面试另作安排,因为料想所有北京学生都将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上海。
晚上5点半我才走进欧莱雅的面试会场,大家都在有序地办公,我们的面试只是众多工作当中在悄悄进行的一项工作而已。没有紧张的感觉,坐在沙发上随便翻阅着公司内部杂志,和几个来自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的学生闲聊,人很少,很清静。
由于上一个学生面试的时间非常长,所有等待面试的学生都不停地抱怨,说今天“点儿背”,“天降大雪不宜出行”云云……轮到我走进办公室,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况且我们晚上还要赶9点的飞机飞回北京,所以我一进门,蒋巧龄女士就跟我说,很抱歉,我们的时间只有20分钟……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更不要语无伦次。面面俱到,娓娓道来是不可能了,一定要捡重点说,把不必要的废话全部删掉,一针见血切入主题。如果你的话题足够有力,吸引人的话,面试官是不会打断你的,关键是怎样把她的兴趣调动起来。
最后蒋女士的点评道:“你非常聪明,能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把我吸引,把几乎所有的重点全部涵盖,而且向我充分展示了你的职业素养和才华。”
所以,有的时候不利条件同样可以转换为有利条件。我敢很肯定地说,我给蒋女士留下的印象并不比上一个面试学生差,相反也许会更为深刻。
她最后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我给你一个机会问我一个问题。
我问出了我在飞机上思考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何欧莱雅在签订收购协议的时候要求附加条件是‘靳羽西女士今后不许再从事化妆品行业’”我说,“靳羽西女士被视为8、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崛起的中国女性引领时尚的一个里程碑,这个传奇女人以及她打造的传奇品牌羽西化妆品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羽西没有了靳羽西岂不就失去了灵魂”
这个问题其实算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完全是我自始至终的一个必须要问的疑惑。在蒋女士的回答中我发现这个问题果然被我言中,欧莱雅在收购初期的确与靳羽西发生过一些摩擦,但现在摩擦已经消除,二者的关系逐渐升温,同时将越来越密切,一切后期转型尝试都将慢慢回归羽西本色。我感到如释重负……
送我出门之前,蒋巧龄女士跟我告别:“非常非常希望今后能在羽西团队中与你共事。”我微笑着说“希望我们下次再见。”然后差点又补一句,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呵呵~~
9点的飞机晚点到11点起飞,半夜两点才回到宿舍。大家在上飞机前不停地抱怨,说公司应该给安排住宿一晚,改签机票……我只是听着,什么都没有说。我觉得,你要明白自己是来做什么的,抱怨如果有用我就跟你们一起抱怨,全程机票都是公司报销,难不成你打算做几个小时的火车回北京么如果是来旅游的,你大可以去投诉公司,但是你是来面试的,不说最后能不能入职,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去要求公司。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不能容忍这家公司的“不以人为本”的恶劣工作方式,那么就直接告诉他们已经把他们炒掉鱿鱼,不要再给你发Offer好了。无谓的抱怨,在我看来,实在幼稚可笑。
12月13日,从上海回来两天之后我接到了Josephine的电话,她笑着说:“猜到我为什么给你打电话么”于是,我便拿到了欧莱雅羽西的口头 Offer。她问我,手里有没有其他Offer呀我很诚实:“没有,拿了一个就够了。欧莱雅开始面试后就没有再投其他的。”我真得很诚实,太诚实了……>____<
另外,也看了很多网上,BBS上大家对于欧莱雅的负面讨论,并非我拿到了Offer就有了狭隘思想感情,我只想说树大招风,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旦机构庞杂人员繁多,就会出现各式各样难如人愿之处。具体到人际关系复杂这种情况,如果作为一个走出校门准备迎接社会挑战的职场人士还疲于应付或极力回避这些的话,就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准备步入职场。社会与校园的不同之处我已经有所感悟,因此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去迎接那些事与愿违,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加倍努力,如果不想将就,就努力去改变。
而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冰山一角,一人失意之感在网络上,众人舆论中都会被无限地扩大,几倍地脱离事实情况,最终造成一种普遍的认识偏差。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当然,初涉世事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很多给我提醒的朋友我表示十分感谢,但是有一句话我很认同,就是“小马过河”的道理,做什么事情,自己先去试试水深,再决定趟不趟这条河……
没想到一写就写出了这么多话,仅一家之言,没有任何权威性,稳操胜券的成功面霸在咱们学校海了去了,单凭我一人在这里妄加评论实在难服众心。在此谨祝贸大求职大军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眼前一点点挫折不算什么,任何事情发生都是有它的道理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一本书,一门课,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公司的爱都是可以培养的。
最后感谢我的男朋友,尽管这个工作岗位是在上海,家在北京,工作也在北京的他仍然对我表示绝对的支持,二面的时候整整等了我一天,临着包跑到火车站换票,替我解决了所有困难,为的是能让我安心面试。飞往上海前又给我找了很多很多关于公司的评论文章,没有这些,我根本不可能拿到Offer。最令我感动的是,他目前也在努力寻找去上海工作的机会……
离开学校之际,很多恋人都将要面临抉择,如果你的身边也有一个能够无条件支持你,敏感话题在敏感时期暂不涉及,只全心全意对你体贴入微的人,请你一定好好珍惜,好好爱他/她。
--
一张木头的大书桌,一直是我的愿望。可以在上面放上电脑,CD唱机,音箱,酒红布面灯罩的黑铁台灯,很多木头像框,叠成一堆一堆的CD,书和笔记本。包括铅笔,尺子,蜡笔,橡皮茶杯,香水,烛台,香熏炉,放水果的磁碟……所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兰花和仙人球。
天亮了,我也就该睡了……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