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卡西赞歌》既是对苏美尔啤酒女神宁卡西的赞美之歌,也是一种古老的酿造配方。写于公元前 1800 年左右,这首赞美诗无疑要古老得多,这可以从它详细描述的技术证明,学者们已经确定,在这首赞美诗写成之前很久就实际使用了这些技术。
学者保罗·克里瓦切克( Paul Kriwaczek) 表示,这首赞美诗反映了“一千年前的技术”,并指出在撰写这部作品时,美索不达米亚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啤酒和酿造中采用的新方法 (83)。
最有可能的是,Ninkasi的赞美诗以口头形式保存下来,因为它已经成为一首流行歌曲并最终致力于写作。这首诗轻快的语气,以及对饮料和女神的赞美,无疑也有助于它的保存。
美索不达米亚啤酒的起源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酿造啤酒的证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500-3100 年,位于现代伊朗的Godin Tepe苏美尔人定居点,公元 1992 年,考古学家在那里发现了啤酒的化学痕迹,可追溯到 4 世纪中叶公元前。同一地点还提供了早期酿酒的证据,人们认为酿造啤酒的想法源于烘焙。谷物中明显的发酵过程,可能无人看管,可能激发了葡萄酒和啤酒的创造。
尽管这一理论早已被接受,但学者斯蒂芬·伯特曼指出,谷物实际上可能是专门为酿造啤酒而种植的。他写:
虽然面包是美索不达米亚饮食的基础,但植物学家乔纳森·D·绍尔表示,面包的制作可能不是种植大麦的最初动机。相反,他认为,真正的诱因是啤酒,最初是在发现大麦粒在储存中发芽和发酵时发现的。(292)
然而,正如伯特曼指出的那样,它最初被发现,“啤酒很快成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最喜欢的饮料”(292)。虽然酿造工艺最终会在整个地区实行,但它始于戈丁特佩的小村庄,几乎可以肯定,是由女性发起和培养的。
Godin Tepe 是苏美尔人的前哨,最早有人居住在 c 公元前 5000 年,这里成为著名的丝绸之路 贸易路线沿线的重要城镇和堡垒。应该在那里发现啤酒酿造的证据并不奇怪,因为啤酒是古代苏美尔人的首选饮品;在苏美尔楔形文字中发现的最常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啤酒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 2500 年的 Ebla Tablets(公元 1974 年在叙利亚发现)提供证据表明,另一个苏美尔前哨 Ebla 正在使用许多不同的配方酿造大量啤酒。由于啤酒只使用淡水,而且必须煮沸,因此饮用比可能被动物排泄物污染的运河水更健康。学者杰里米·布莱克写道:
从史前时代起,啤酒是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主食,因为发酵过程是杀死细菌和水传播疾病的有效方法。即使在最早的书面记录中,从公元前四千年后期开始,它的制造也被抄写员记录和控制。啤酒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消费,并在祭祀仪式中供奉神灵和死者。(297)
啤酒还含有其他饮料所没有的营养,正如布莱克所说,它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人民日常饮食中的主食。为劳动者提供啤酒作为他们日常口粮的一部分(埃及也有这种做法),根据艺术作品和著作,这是一种由最低等的劳动者到最高的贵族享用的饮料,并通过吸管饮用。Kriwaczek 指出:
美索不达米亚啤酒似乎有很多种,酿造成不同的强度,在没有啤酒花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成分调味。它在学术文献中普遍受到相当负面的报道。它经常通过大容器中的吸管饮用,这一事实向许多学者(作为一个班级可能在啤酒方面具有特殊专业知识)表明,它充满了被吸管排除的颗粒和沙砾……这肯定是不公平。苏美尔啤酒经过仔细过滤。(83)
由巴比伦人开发的吸管最初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专门用于饮用啤酒,无论啤酒经过多么仔细的过滤,吸管似乎确实是为了让饮酒者免于饮用啤酒的不愉快体验。啤酒中的沉淀物。从美索不达米亚各地发现的艺术作品的证据来看,很明显,人们每天大量消费啤酒,无论是否有沉淀物,并从家庭手工业发展成为利润丰厚的商业企业。来自乌尔市的Alulu Tablet 证明了啤酒的商业化,这是啤酒商 Alulu 交付啤酒的古老收据,可追溯到公元前 2050 年。
诸神之饮
啤酒也是众神的饮料,NINKASI 既是啤酒的酿造者,也是啤酒本身。
啤酒也是神的饮料。这一点从许多神话中都可以看出,例如伊南娜和智慧之神的诗,其中女神伊南娜和智慧之神恩基一起喝醉,伊南娜能够欺骗他为她的城市提供她需要的强大元素。
在这首诗中,恩基因醉酒而丢脸,而在“恩基与宁玛”这首诗中,宁胡尔萨格女神在与恩基的一场饮酒游戏中被殴打而失去了威望。无法“保持自己的饮料”经常被描述为弱点,但啤酒本身从未受到批评;如果饮酒者在饮酒时无法保持自我控制,那就是饮酒者的错。啤酒是为了让心感到轻松而创造的,负责这种提升的女神是 Ninkasi。
就像Nisaba(谷物、账目、写作和学术的守护神)这样的女神一样,Ninkasi 既是啤酒的酿造者,也是啤酒本身。Nisaba 不仅是谷物女神,而且是真正的谷物,一旦她成为文字女神,她不仅是手艺的公正监督者,也是手艺本身的监督者。宁卡西也是如此。她的精神和精髓注入了她指导下生产的啤酒。
Ninkasi,也就是啤酒,与治愈有关,因为她是在母神宁胡尔萨格 (Ninhursag) 的帮助下出生的,当时她正在治愈生病且濒临死亡的恩基。当宁胡尔萨格摆脱恩基的痛苦时,一位新神诞生了,其中包括宁卡西。每一个以这种方式出生的超自然生物都继续为人类带来一些巨大的利益,例如南舍——社会正义和占卜的女神——并且,按照美索不达米亚传统,为神服务的神职人员是同性的, Nisaba、Nanshe 和 Ninkasi 等女神的神职人员都是女性。
Ninkasi 的女祭司是最早的酿酒师,这并不奇怪,因为一般来说,女性在家里酿造啤酒,直到这种饮料开始商业化生产,男性开始接管。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大多数古代对酿酒师的描述都清楚地将她们描绘为女性,尽管一旦酿酒成为一种商业企业,男性就会监督女性酿酒师。
谁监督或酿造啤酒对女神本人来说并不重要;她的责任是尽可能提供最好的饮料。据说 Ninkasi 每天都用最好的原料制作新鲜的啤酒,她的女祭司也会效仿,因为这首赞美诗不仅是一首赞美歌曲,而且是关于如何酿造啤酒的说明。
宁卡西的赞美诗
在一个很少有人识字的时代,Ninkasi的赞美诗以其稳定的节奏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住酿造啤酒的配方。一种是从流水开始,然后制成Bappir(两次烘烤的大麦面包)并与蜂蜜和枣混合。面包在芦苇垫上冷却后,在放入发酵罐之前与水和酒混合。酿造完成发酵过程后,将其放入“发出悦耳声音”的过滤桶中,然后“适当地放在收集桶上”,然后将过滤后的啤酒倒入罐中。根据这首赞美诗,倒啤酒就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奔涌”,意思是像那两条河流一样,
以下是 Miguel Civil对 Ninkasi的赞美诗翻译:
赞美宁卡西
流水
承载,宁呼尔萨格温柔呵护,
流水
承载,宁呼尔萨格呵护,
在神圣的湖边建立了你的城镇,
她为你完成了它的
长城,Ninkasi,在神圣的湖边建立了你的城镇,
她为你完成了它的城墙,
你的父亲是恩基,尼迪木德勋爵,
你的母亲是圣湖女王宁提。
宁卡西,你的父亲是恩基,尼迪木德勋爵,
你的母亲是宁提,圣湖的女王。
你是用大铲子处理面团的人,
在坑里混合,带有甜味芳香的 bappir,
Ninkasi,你是用大铲子处理面团的人,
在坑里混合, [date] 的 bappir - 亲爱的,
你是在大烤箱里烤巴皮尔的人,
把成堆的带壳谷物整理好,
Ninkasi,你是在大烤箱里烤巴皮尔的人,
把成堆的带壳谷物,
你是给地上麦芽 浇水的人,
贵狗连
君王都拒之门外,Ninkasi,你是给地上麦芽浇水的人,
贵狗甚至连君王都拒之门外,
你是那个把麦芽浸泡在罐子里的人,
波浪升起,波浪落下。
Ninkasi,你是将麦芽浸泡在罐子里的人,
海浪升起,海浪落下。
你是把煮好的醪液铺在大芦垫上的,
凉气战胜了,
Ninkasi,你是把煮好的醪
糊铺在大芦垫上的,凉气克服的,
你是双手捧着伟大的甜麦汁的人,
用蜂蜜[和]酒酿造[它]
(你将甜麦汁
放入容器)Ninkasi,()(你将甜麦汁放入容器)
过滤桶发出悦耳的声音,
您适当地放在一个大的收集桶上。
Ninkasi,过滤桶,发出悦耳的声音,
你适当地放在一个大的收集桶上。
当你倒出收集缸过滤后的啤酒时,
就像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涌流。
Ninkasi,你倒出收集缸的过滤啤酒,
它是[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涌流。
结论
这首赞美诗很可能是在古代苏美尔人酿造啤酒时唱的,然后由酿酒大师传给他们的学徒。啤酒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受到高度重视,一旦这种啤酒商业化生产,一个专业的酿酒师就会过得很舒服。然而,即使在那之前,即使是家庭酿酒师也可以通过用优质啤酒换其他物品过上舒适的生活。伯特曼在引用苏美尔人的谚语中强调了这一点,该谚语认为“不懂啤酒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好酒”,并且仅在巴比伦就有70 多种啤酒(292)。
如前所述,啤酒每天都被消耗掉,但在宗教节日和庆祝活动中大量消耗。东方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 (Samuel Noah Kramer) 指出,“啤酒对苏美尔诗人和圣人而言具有神圣和崇高的品质”,并且正如所指出的那样,是众神的饮品 (111)。Ninkasi 的名字直译为“填满嘴巴的女士”,啤酒被认为具有治愈和提升的品质,只能改善一个人的生活。
克莱默写道,“虽然她是‘出生在闪闪发光的淡水中’的女神,但她的初恋却是啤酒”(111)。Ninkasi 对啤酒的热爱和对她的工艺的关注,为凡人提供了众神的饮料,并且在今天仍然如此。2006 年,Jaimie Floyd 和 Nikos Ridge 在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成立了 Ninkasi Brewing Company,该公司生产备受推崇的优质啤酒。证明 Ninkasi 的名字和她的产品在今天仍然像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一样重要和流行。
淡化脸上皱纹。在百顺青春密码酵素提亮护肤品套盒公告中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1日,该套盒的功效是让肌肤具有弹性,淡化脸上皱纹的功效。厦门市青春密码化妆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品牌美尔靓护肤品出品、经销专营公司。
不是。听是指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
听
拼音:tīng,部首:口,笔画:7, 繁体:听,五笔:KRH。
释义:
1、用耳朵接受声音。
2、服从;接受;照办。
3、任凭。
4、判断;治理。
5、英语音译词。金属制的密封罐、筒等。也用作量词。
组词:收听、听众、听话、听课、听讲、听见、听说、听写、倾听、聆听、探听、动听。
笔顺
扩展资料:
一、收听 [ shōu tīng ]
释义:听(广播)。
二、听众 [ tīng zhòng ]
释义: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三、听话 [ tīng huà ]
释义:
1、用耳朵接受别人的话音。
2、听从长辈或领导的话;能顺从长辈或领导的意志。
3、等候别人给回话。
四、听课 [ tīng kè ]
释义:听教师讲课。
五、听讲 [ tīng jiǎng ]
释义:听人讲课或讲演。
伟大英雄
起先吉尔迦美什是乌鲁克城的统治者,作恶多端。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构筑城墙,修建宙宇,害得人民痛苦不堪。苦难中的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神就叫阿鲁鲁创造了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启都,去与吉尔迦美什搏斗。两人使出全部本领,还是不分胜负,都佩服对方的勇敢,于是结拜为友,一同去为人民造福,成为人人爱戴的英雄。 吉尔迦美什与恩启都同心协力,砍死了残害人类的森林魔怪劳巴巴,杀死了危害乌鲁克居民的天牛。但因杀死天牛,得罪了天神,天神惩罚他们,两人中一定要死去一个。结果恩启都死去,吉尔迦美什十分悲痛,他感到死亡的可怕,祈求神的帮助。他翻山过海,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他已列入神籍的先祖居住的地方。他从先祖那里知道,有一种仙草可以使人重获生命,就毫不犹豫地跳到大海里去寻找。谁知他后来在水泉洗澡时,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仙草被蛇叼走了。吉尔迦美什灰心丧气,无可奈何地回到乌鲁克城。这时他更加思念亡友恩启都,求得了神的帮助,与恩启都的幽灵见了面,他请求恩启都把“大地的法则”告诉他,这才明白人不能永生。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尚处于懵懂的童年时代,对自然的认识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时,人们往往意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命运的控制权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着——他们把这种不知名的力量叫做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力量渐渐地强大起来,人们似乎预见了战胜自然的可能,他们开始幻想、期待自己的同类中出现一个力量强大的人物,代替他们完成战胜自然的伟大事业。所以有人说,所谓“乱世出英雄”,“时世造英雄”,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人们的呼唤和期待造就了英雄的。 吉尔迦美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英雄业绩在人们长期的传颂中,像所有其它的英雄史诗一样,被赋予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人们在吉尔迦美什身上寄托了自己许多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如美貌、力量、正义、勇敢、友情等。
内容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他并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 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 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 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 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的守护者——神兽芬巴巴,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王。并将所有的财宝收入囊中 在那时候,吉尔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强大,便连众神也会为他的风采所倾倒。 而一个女神就这样爱上了吉尔伽美什。但丰收之女神伊什妲尔在向完美的王者吉尔伽美什求婚的时候,他却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伊什妲尔是一个残忍且性格反复无常,以残害男人为乐的魔女。 伊什妲尔被吉尔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将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赶到了大地上,以此来作为报复。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头神兽,大地整整七年都为饥荒与破坏所笼罩。 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联手对付天之公牛,并漂亮地将其击退。女神又一次没了面子。 伊什妲尔的怒火自然不会就此平息,她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向众神请求杀死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其中一人。 伊什妲尔的愿望被众神所接受,于是两人中的一个,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无法违抗天命,渐渐地衰弱而死。 那便是吉尔伽美什走下坡路的开始。 拥有着不逊于自己的力量,有可能还胜过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这个事实对吉尔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吉尔伽美什惶恐于对“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冥界的旅途追求不老不死。 跨越了漫长的旅途,历经了种种的磨难,吉尔伽美什终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灵药。 但是在归途中,蛇趁他洗澡之时吃掉了灵药,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叹着就此离开人世。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传说,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就是因为偷吃了吉尔伽美什的灵药的缘故。全诗至此结束。
影响深远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初属于口头创作,后来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 《吉尔伽美什》最后完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主要情节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 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 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奇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 他在〔朋友〕跟前不停地徘徊, 一边〔把毛发〕拔弃散掉, 一边扯去,摔碎〔身上〕佩戴的各种珍宝。 吉尔伽美什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既表现了他的探索和反抗精神,也反映出很大的悲观情调。 第四部分(第十二块泥板)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录见了面。 《吉尔伽美什》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面貌,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争,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颂扬英雄
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史诗颂扬的中心人物是吉尔伽美什,然而对这个形象的描绘是不统一的。开始时把他写成残酷的统治者,后又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这前后变化虽然缺乏内在的联系,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上层人物之间进步思想与落后、反动思想的激烈斗争。显然,在总的倾向上,史诗对作为残酷统治者的吉尔伽美什持批判态度,而对作为英雄的吉尔伽美什则是赞赏和歌颂的。 在民间流传的原始情节中,吉尔伽美什被描写为“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古代英雄。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运,还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史诗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行为,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
反映现实
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当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长已逐渐成为军事民主制的领袖,成为早期的国王。他们自恃勇武过人,在城邦内专横残暴,为所欲为。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关于他的某种特权的描写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史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阶级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会的斗争,带有复杂的性质,需进行具体分析。
艺术表现
史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它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其中大洪水的故事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造方舟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艰苦过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构成了以后《旧约》中大洪水故事“挪亚方舟救渡”的基础。
浪漫主义
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在描写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树林,吉尔伽美什长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见闻和经历,战胜威力强大的“天牛”的场面,等等,都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在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以及众天神的形象描写和刻画上,既带有很大的传奇性,又充满了人间社会生活的气息,形成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
艺术手法
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过梦境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象征并预示即将发出的事件,通过哭泣的场面来渲染感伤的气氛等等,都增强了艺术感人的力量。
启发作用
《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其中为民造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作用。史诗的基调原为歌颂英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变成探索人生奥秘的宗教哲理诗了;而探索的结果又导致了命中天定、死生无常的消极悲观的结论,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歌颂英雄的主题。 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 对于任何在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希伯莱《圣经》相对应的地方。事实上,《吉尔伽美什》是《圣经》的先驱,很明显希伯莱《圣经》中几个关键主题是来自《吉尔伽美什》的。早在《圣经》撰写之前的1000年,这些内容就已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了。
Utu(也称为Shamash、Samas 和 Babbar)是苏美尔人的太阳和神圣正义之神。他是苏美尔传统中月神南娜和生育女神宁格尔的儿子,但被阿卡德人称为沙玛什(Samas),阿努或恩利尔是他的父亲。
在苏美尔人的传统中,他是伊南娜(战争、爱情和性感女神)的孪生兄弟,也是埃雷什基加尔(亡灵女王)和伊什库尔(也被称为风暴之神阿达德)的兄弟。他是美索不达米亚万神殿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并在最早的苏美尔著作中得到证实。公元前 3500 年,虽然似乎是在 Nanna 出现之后。
他通常被描绘成一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人,他的肩膀散发着光芒,但也被描绘成太阳圆盘,或者在新亚述时期(公元前 912-612 年),被描绘成一个带翅膀的圆盘。著名的法 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年至1750年)的名字,并声称这是谁沙马什与法律规定人类解决沙马什。在苏美尔,他的崇拜中心在拉尔萨和埃里杜,在北部的阿卡德,他在西帕尔受到了著名的崇拜。他的庙宇被称为E-babbar(“白宫”或“光辉之家”),这个名字将其与神联系在一起,称为巴巴尔,即发光的神。
Utu/Shamash 的妻子是 Serida(阿卡德语,Aya),黎明女神,在旧巴比伦时期(公元前 2000-1600 年),她是naditu的守护神。这些是与世隔绝的女性,她们献身于神圣,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当今天主教修女的某些命令。该naditu常规与乌图/沙马什相关的,因为他们的修道院被连接到他的寺庙,但他们实际上崇拜,并担任他的妻子Serida /绫。
大多数以乌图/沙马什为主角的神话都强调他的善良和慷慨。
以沙马什(Samas)的名字写给这位神的第一首文学赞美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 BCE,但他作为乌图或沙马什定期从问世引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楔形文字 书写(约公元前3500年),直到它放弃℃。公元前 100 年,三千多年。他的太阳圆盘符号是一个圆圈,四个点向基本方向突出,四条波浪线从它们之间斜向外发出,代表太阳的力量、光、温暖和范围。
正义之神
太阳划过天空,显然可以看到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乌图/沙玛什不仅是光的使者,也是正义的仲裁者。东方学家杰里米·布莱克 (Jeremy Black) 指出 Utu/Shamash 如何“代表每天返回的灿烂阳光照亮人类的生活,并提供有益的温暖,使植物生长”(182)。太阳的光芒被认为能够穿透和穿透地球的每一个层面,甚至到冥界,照亮人类的心灵。因此,Utu/Shamash 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学者 EA Wallis Budge 指出:
在原始时代,他应该步行跨越天空,但在后来的时代,他会乘坐一辆由一个布内内 (Bunene) 驾驶的动物拉着的炽热战车。他被认为是一位仁慈的神,因为他帮助了所有有困难的人,使死者复活,并释放了被捆绑的人。拥有能看清一切事物的能力,他知道一切,并且正确地判断人。(85)
Bunene,一个小神,经常被描绘成他的儿子,在西帕、乌鲁克和阿舒尔被崇拜为正义之神。作为 Nanna 的儿子,Utu/Shamash 总是被列为他父亲的次要位置,但他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他的符号和标志,以及神话和赞美诗,是美索不达米亚文物、铭文和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多的。
汉谟拉比是一位非常聪明和谨慎的国王,他很清楚在他的法律代码中引用沙玛什的名字会赋予它更多的分量。这并不是说他不相信这个神或他的力量,但他可以很容易地选择马尔杜克(他毕竟是他的巴比伦之城的守护神)或恩基,众所周知的智慧之神。然而,乌图/沙马什是明确的选择,因为他的存在每天都在阳光下如此明显。
太阳神
每天早晨,乌图/沙玛什都会从东方的天堂之门中出现。两个小神为他挥开这扇门,踏上他的战车,向西驰骋,另外两个神也为他打开了大门,让他进入。然后他在冥界休息,直到黎明时被妻子叫醒,再次回到自己的战车上。美索不达米亚冥界的入口被认为位于西方,非常靠近太阳神的西方大门,在某些时代,人们认为乌图/沙马什在黄昏时降临冥界以审判死者。
死者的审判是对死者灵魂平等的标准冥界观点的有趣变化。死亡是伟大的平衡器,将国王和乞丐带到了同一个地方;没有天堂或地狱的界限,只有一个昏暗的领域,灵魂在那里吃灰尘和喝泥泞的水坑。然而,在苏美尔人的信仰中,死者会受到审判,这种审判会影响他们来世的未来,即使影响很小。东方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 ( Samuel Noah Kramer) 写道:
死者并没有得到同样的对待;太阳神 Utu 对死者进行了审判,在某种程度上,月神 Nanna 也对死者进行了审判,如果审判有利,死者的灵魂大概会生活在幸福和满足中,并拥有它想要的一切。然而,迹象表明,苏美尔人对在阴间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几乎没有信任,即使是为了善良和应得的人。总的来说,苏美尔人相信冥界的生活只是地球上生活的悲惨、悲惨的反映。(135)
尽管如此,由于太阳甚至可以照亮最黑暗的地方,似乎有希望 Utu/Shamash 能够进入阴间世界并触摸已故者的灵魂。就像他的父亲 Nanna 一样,Utu/Shamash 然后充当了生者和那些已经传递到另一边的人之间的桥梁。人们相信食物、水和其他祭品应该继续被带到死者身上,因为它们继续存在,只是没有尸体,仍然需要食物。
不管乌图/沙玛什对他们的审判如何,很明显灵魂仍然存在需要审判,所以生者继续用祭品来纪念他们。如果死者值得太阳神注意,凡人也可以花时间来纪念和纪念他们。Utu/Shamash 几乎总是被描绘成一个善良的恩人,自由地给予生命的礼物,但像许多最重要的美索不达米亚诸神一样,他是一个完全实现的人,并且拒绝拒绝给他带来不便的请求。
神话中的乌图/沙玛什
大多数以乌图/沙马什为主角的神话都强调他的善良和慷慨。在埃塔纳的神话中(公元前 2334-2279 年阿卡德的萨尔贡统治之前),英雄请求沙玛什帮助他的妻子怀孕,同时一只鹰和一条蛇正在争夺一棵杨树的所有权并且也在寻求帮助。上帝公正而谨慎地处理每一个请求,就像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帮助英雄征服雪松森林的恶魔洪巴巴一样。然而,他并不总是那么随和。
在Inanna 和 Huluppu-Tree的故事中,女神将一棵年轻的 Huluppu 树(可能是柳树)移植到她的乌鲁克市,认为当这棵树成熟时,她会用它的木头来制作一个王座和沙发可以斜倚。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条蛇在它的根部筑巢,一只Indugud鸟在它的树枝上筑巢,在它的中心,一只Lillitu的恶灵建立了房子。一天晚上,当伊南娜来给她的树浇水时,发现这些不速之客,她坐下来哭了一夜。
黎明时分,她的孪生兄弟乌图/沙玛什从东方升起,开始了他的旅程。伊南娜打电话给他,告诉他她的麻烦,但他无法停止每天的跋涉,并进一步告诉她,他觉得没有必要。伊南娜寻求吉尔伽美什的帮助,吉尔伽美什杀死了蛇,赶走了鸟,并让莉莉图恶魔逃跑。之后,他砍倒了这棵树,并把它献给了伊南娜的宝座和沙发。
这不是她自私的要求,因为她从这棵树上为吉尔伽美什创造了神圣的鼓和鼓槌,他本应将其用于善事,但后来被滥用于战争;他们被从他身边带走并被带到阴间。这个故事随后为吉尔伽美什的战友和他最好的朋友恩奇都下到冥界将他们带回来的神话奠定了基础,在他死后,乌图/沙玛什撕开了面纱,这样两个朋友就可以最后说一说。
这个神话突出了乌图/沙马什个性的一个核心方面:他参与了一个人生活中最私密的方面。杰里米·布莱克(Jeremy Black)在列出了上帝关于太阳和正义的方面之后对此发表了评论,他写道:
乌图的第三个方面是他对人类事务的直接兴趣。乌鲁克早期传说中的一位国王在名为“苏美尔国王列表”的作文中被描述为“乌图之子”,而乌图则是该市一些后来的英雄国王的特别保护者,例如吉尔伽美什。在吉尔伽美什的巴比伦史诗中,沙玛什帮助英雄对抗雪松森林的可怕守护者洪巴巴。在苏美尔诗歌《杜木子的梦》中,乌图帮助杜木子逃离了来带他去冥界的加拉恶魔。(184)
在整个吉尔伽美什史诗中,乌图/沙玛什以他对英雄的善良和勤奋着称,因此被视为旅行者和流浪者的守护神。他还与最高的神灵,甚至神灵的恩人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家。
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当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启程前往雪松森林时,吉尔伽美什对他的战友说:“能爬上天堂的人在哪里?只有众神才能与光荣的沙玛什一起永生,但至于我们男人,我们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的职业是一阵风”(桑德斯,71)。人类的希望与梦想、抱负与奋斗,都不过是一团雾气,但乌图/沙玛什却是永恒的,在任何个体的生命都只是回忆之后,他还会继续存在很久。尽管随着基督教被接受,他的名字被遗忘了,但一个爱神之子、世界之光的愿景却没有。
《吉尔伽美什史诗》史诗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优美出色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史诗所述的历史时期据传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早200到400年。1845年,一位英国考古学者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亚述都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发掘古迹,奇迹地发现了一座豪华的王宫。宫殿里设有一个宏大的图书馆,据记载,那是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阿树尔巴纳帕尔下令建造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他心爱的二万多块用楔形文字写的泥版书。后来,这些珍贵的藏书成了大英博物馆的陈列品。
19世纪中叶,英法学者译读楔形文字成功。人们发现,流传千古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史诗就记载在其中的十二块泥版上。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吉尔伽美什史诗》史诗围绕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半人半兽的恩奇都,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的君主,但暴虐无度。他的人民只能求助于诸神。创造女神阿鲁鲁便制造了恩奇都,来到乌鲁克与吉尔伽美什大战一场,英雄相惜,结为好友。
第二部分讲述了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在日神沙马什帮助下打败衫树林怪兽洪巴巴。女神伊丝塔为吉尔伽美什的魅力所倾倒向他求爱被拒绝,于是以死威胁其父神安努派出带来旱灾的天牛下凡复仇,被两人杀死。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成为众人拥戴的英雄。
第三部分讲述了恩奇都梦见他因为杀死洪巴巴和天牛被众神惩罚,病重而死。吉尔伽美什受到触动开始了艰难跋涉,向乌特纳比西丁大洪水唯一生还者和永生者探索生死奥秘。他去海底得到了永生之草,但不幸被蛇偷吃。吉尔伽美什只得返回乌鲁克。
第四部分是吉尔伽美什通过沙马什创造的生死通道与恩奇都对话,恩奇都向他描述了死后世界的阴暗悲惨。他请求恩奇都把“大地的法则”告诉他,这才明白人不能永生。史诗中比较著名的一段内容是水神伊亚要用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被后人称作诺亚方舟的美索不达米亚版本。
吉尔迦美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英雄业绩在人们长期的传颂中,像所有其他的英雄史诗一样 ,被赋予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人们在吉尔迦美什身上寄托了自己许多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如美貌、力量、正义、勇敢、友情等。
北欧系统:
永恒神枪Gungnir
雷神之锤Mjollner
长青剑(槲寄生之剑)米斯特汀
福瑞的光芒之剑
巨人舒尔特之剑
圣剑格拉默(Gram)
斩裂剑提尔锋
凯尔特系统:
贯雷枪布里欧纳克
追魂剑Fragarach
魔枪Gae Bolg
魔剑Kaladbolg(Caladbolg)
石中剑Caliburn
断钢剑Excalibur
希腊系统:
阿喀琉斯的护具
埃阿斯之盾
海格力斯之箭
神盾Aegis
美杜莎之盾(雅典娜的盾牌上镶嵌美杜莎的头颅)
Harpy(杀死美杜莎的武器)
阿波罗的太阳车
埃及系统
奥西里斯的天平
拉的太阳船
苏美尔系统:
艾尔之剑(开天辟地的神剑)
天之弓(狩猎女神曾因为贪念而害死凡人,引起灾厄)
克苏鲁系统(可以不看):
黄之印
银之钥(The Silver Key)
黄金蜂蜜酒(Brew Spase-Mead)
妮托克莉斯之镜(The Mirror of Nitocris)
光辉之四边形体(Shining Trapezohedron)
阿撒托斯之书(Book of Azathoth)
死灵之书(Necronomicon)
纳克特抄本(The Pnakotic Manuscripts)
在四大文明中,古印度不是最古老的,但它的神秘程度可以堪称世界之最。它的突然消失,使得人们至今不能完全了解这个谜一般的国度!
寻找古文明的主人
当印度河流域文明被发现的消息传遍世界时,各地的学者就开始探索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一高度发达的文明?
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来自两河流域的物品。而在这之前,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西亚也发现了不是当地出产的印章和陶器、石珠,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出土文物把南亚和西亚两个相隔千里的文明联系在一起。
麦克唐奈尔认为,从时间上看,苏美尔文明比印度河流域文明要早l000年,而且苏美尔文明曾经有过向其他地区扩张的历史,因此他断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从两河流域传入的,创始人是苏美尔人。有些语言学家也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研究,认定两地的文字属同一个语系,从而更加强了苏美尔人创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权威性。
甚至还有人把这一文明的传播始末也勾勒出来:在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处于两河流域南端的苏美尔人已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那些富有的人们用粘土做成刻有自己家庭地位和身份标记的印章,盖在属于自己私有的粮、油、酒等的贮存容器上,奴隶出现并大量增加,城邦国家产生了。出于对财富和人口土地的需要,苏美尔人开始向东方扩张,其中有一部分人从海路或陆路来到印度河流域,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变为殖民地,而当地人则成为他们的奴隶。苏美尔人也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这里,以后渐渐改变了原有的特色,成为与两河流域文明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文明。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才提出就遭到许多人的批评。美国探险家赫尔调侃地说,为什么要说文明是从苏美尔传到印度河的,难道就不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吗?即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之母,苏美尔文明是印度人创造的。
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两河流域更多的地方出土了印度河流域印章和其他物品,而且对楔形文字的释读也使人们明白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着商业往来。在两地都发现了有明显差异的来自对方的物品,这只能说明它们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文明体系。
几乎就在上述观点提出的同时,有几位英国考古学家提出是雅利安人创造了这一文明的看法。塞·兰顿和G·罕特认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文字和后来的吠陀梵文文字有直接的承袭关系,从而创造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也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
但是当学者试图用释读梵文的方法来释读印章文字时,却彻底失败了。通过碳14等科学手段对出土器物的测定年代也表明早在雅利安人进入次大陆之前近千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就已衰落了,雅利安人不可能是这一文明的创造者。另外,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与印度河流域居民也存在着很多差异。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马在其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吠陀文献中多次提到马。可是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上几乎看不到马的踪迹。雅利安人不吃鱼,而印度河流域居民则很喜欢吃鱼,捕鱼钓鱼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活动。印度河流域居民修筑大浴池淋浴,进行宗教活动,这与雅利安人的风俗习惯毫无共同之处。
与上面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是,许多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其创造者当然就应该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是印度的土著居民?
一些英国的和印度的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可能就是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原始居民,他们皮肤颜色较深,鼻子扁平,说着达罗毗荼方言。严格地说,他们的最早家园也不是印度河流域,但他们很早就定居在这里,创造了从新石器时代向铜器青铜器时代过渡的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特别是对文字的释读,也提供了众多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观点。
然而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当最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来时,更新的观点又出现了。
在摩亨佐-达罗的遗址中先后发掘出十多具古人遗骸,科学家在对这些骨骸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并不属于单一的种族,而是包括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地中海人种、蒙古人种等,因而有人提出,创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种族,除了达罗毗荼人之外,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等也参与了这一文明的创造。随着对这一时期文字的释读,学者们所提出的文明创造者的名单进一步扩大,又加上了布拉灰人、帕尼人、阿修罗人、乌拉提亚人、瓦黑卡人、那迦人等等。
这种众说纷纭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后两种观点,但即便在后边的观点中也依然存在着许多未知因素。看来关于谁创造了这一文明的问题还会长期探索和争论下去,谜底真正能够解开吗?这本身也许就是一个谜。
隐藏在朦胧纱雾之中
关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时间,翻开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述:“英国考古学家M·威勒爵士提出的公元前2500年到1700年的观点被一般人所接受。”另一位学者D·阿格拉沃尔把考古和碳14测定时间相结合,也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
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摩亨佐-达罗城位于印度河岸边,由于泥沙沉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印度河的河床已抬高了许多,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低于河水平面深度的时候,渗过泥沙层的河水不断涌出,他们明知下面还有文化遗迹,但也只能望水兴叹了,因而他们所说的这一文明开始时间,也只是根据已发掘的内容定出的。
此外,考古学家们在调查和发掘中不断还有新发现。从1974~1980年的6年间,巴基斯坦和法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印度河西岸的距摩亨佐-达罗仅190多公里的麦赫尔迦尔地区,发掘出一系列农业文化遗址。这里的人们使用铜制工具,手工业十分发达。它的工场每年都生产数以百万计的小珠子和成百上千的粘土容器,除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外,还输往整个印度河流域。在这些遗址中,还发现了来自伊朗的绿松石和阿拉伯海湾的贝壳。最让学者感兴趣的是,这些村庄和小镇己用砖修建起规整的、永久性的房子,而这正是印度河流域文明乃至今日这一地区民居的建筑方式。另外,棉花的种植已经开始。与摩亨佐-达罗隔河相望的科特·迪吉,它的居民为防止洪水侵袭,在村边用石块筑起护墙,然后沿墙建起砖房。在对这些遗址进行分析后,人们确定其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600年。
那么,这些遗址所代表的文化与印度河流域文明有没有承袭关系?学者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有,那么前者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农业,而后者是比较典型的城市文明,两者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如果说没有,两者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又有很多相通之处。严谨的学者有时也不得不讲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来,他们把前面提到的发现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现统称为早期哈拉巴文化。至于它们应不应该归于一个体系,让读者自己去考虑吧——或者,说句恭敬的话——让历史去回答吧。
和其它文明一样,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一个向四周扩展的过程,从总的趋势看是从西向东发展,但也有向南发展的迹象,正是后一种迹象对学者们所认为的文明下限时间观点提出了挑战。古代港口罗塔尔是位于印度河流域文明地域最南瑞的遗址之一,发现得较晚,在时间上,也是延续最晚的一个文明遗址。当学者们对从这里出土的物品进行分析后,认为它的存在时间可能延续到公元前l000年,比权威的观点晚了700年!
时间上存在着的前移数千年,后延数百年的情况使这一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的定位难以确定。它们只能说,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但它存在的确切时间却依然隐藏在朦胧纱雾之中。
一只看不见的手
不少人在谈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总是津津乐道于它所独具的和平、民主的气氛。你看,偌大一座拥有数万居民的城市中,居然找不到一座与众不同的宫殿建筑,也没有令人们顶礼膜拜的寺庙大殿。在出土的成千上万件物品中,竟没有一件被认定是代表权威标志的东西。表现人、兽、万物的雕塑、图案等令人叹为观止.可是那处于人上人的王在哪里,似乎至今仍未被发现。在这里很少见到武器一类的东西,矛尖和箭镞只占青铜器的一小部分,而在其他文明遗址中,武器往往成为青铜器或铁器的代表器物。就是在公共墓地中,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一种平等,被葬者的姿势基本一致,随葬品也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几乎就是同一时期的其他文明遗址,巨大的王陵、令人目眩的随葬品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由此,一些人便把这里描述为一个不存在专制制度的,充满和平的理想之境。他们认为,人们的差别仅仅在财富拥有的数量方面,富者高楼大宅,贫者矮房陋室。但人们是平等的,特别是那些富有的市民,对城市事务抱有极高的热情。他们出资兴建房屋和公共设施,参与经济和宗教方面的管理。宗教成为维系市民团结甚至整个城市机器运转的重要手段,人们尊奉共同的神灵,循行相同的祭祖仪式。总之,维护这个文明的基本力量不是权威和武力。甚至有人称这里就是真正的“乌托邦”。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整齐,一切就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连文字、度量衡也全地域统一,这种“壮观的”统一文化似乎给我们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控制着一切。
从经济角度看,印度河流域的生产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齐头并进。但是这里却没有发现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货币。我们至今仍无法确定地说,这种商品交换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经贸活动。一位研究两河流域经济史的学者波拉尼认为,两河流域的贸易由政府垄断并由其决定价格,也许这也正是对印度河流域贸易的最好解释,如果真是这样,印度河流域就不再有一种所谓的平民管理城市的民主制度,而是存在着一个操纵着经济活动的强大的机器,这个机器的能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一块比今日巴基斯坦疆域还大的土地统一到,这种程度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这个观点也只是一种猜想。也许,当人们有朝一日能把印章文字全部破译,或者又有新的发现时,就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更清楚的答案了。
未知的突然失落之谜
真奇怪,那广阔而存在了数千年,发展水平极高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突然几乎是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在后世的文字典籍中,几乎见不到一点对这一文明的记载:在以后的印度文明发展过程中,几乎看不到一点这一文明的影响,它失落得无影无踪!它沉睡在泥沙之下,不为世人所知。几千年过后,当它重见天日之初,人们也只把它当做一个与以后的文明锁链毫不相关的环节。它失落了,只留下许多假设。
大凡时间久远的历史文化,总会给后人留下一些未知数。然而像印度河流域文明这样的情况,大概并不多见。几乎在每一个关键问题上,它都给我们出了难题,而人们也喜欢在解决这些难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事实上,今天的很多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五花八门的观点究竟哪一个更正确,他们不仅为印度河流域向人们所展示出来的文明成果而入迷,也为这个伟大文明遗留下来的谜而着迷,更为人们在解决这些谜时所做出的努力和创造而赞叹。这也许就是古印度文明的最迷人之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