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的成败,关系到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而危机事件的发生大部分时候又是不可预测的,作为房地产企业,当危机发生之后如何第一时间妥善处理,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必修课。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品牌房企危机公关谁更强以及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危机公关案例
SOHO中国
现代城“氨气”事件承诺无条件退房 潘石屹力挽危机
2000年1月,现代城有部分业主反映房间里有异味。随后现代城先后与国家环境保护研究所与北京医学研究院联系,终于3月验出了“氨气真相”。在7月中旬的一次公司部门经理例会上,潘石屹决定向所有受害住户表示道歉,并接受住户退房,同时支付住户所缴房款的双倍利息。最后,潘石屹向社会广泛征求驱除氨气的有效办法。在潘石屹承诺无条件退房后,现代城没有客户提出退房。只有两位业主将现代城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数十万元。潘石屹的无条件退房策略,不仅平息了众怒,也给人们留下了良好印象。现代城“氨气”事件,最后以现代城名声大噪、销量大涨而落幕。
大龙地产
北京大龙退“地王” 拒绝对话两亿保证金打水漂
2009年11月20日,大龙地产力压群雄,以50 5亿元竞得北京顺义一块宅地,刷新了当时北京起拍价、总价、楼面地价“三料”地王。自此,大龙地产在北京的知名度一夜飙升。但仅两个月后,由于欠缴地价款,北京市国土局暂停了大龙地产在北京土地市场的交易资格。2010年2月1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再发布公告,取消大龙地产对该地块的竞得资格,同时没收2亿元保证金。突然之间,舆论全部转向。大龙地产的股价也从20元以上,降至不到15元,大多数股民受损。有投资者欲提民事赔偿,诉讼大龙地产涉嫌违规。从拿地时的春风得意,到危机爆发时连股东大会都不敢开的狼狈仓皇,短短几个月,大龙地产上演的这段滑稽剧让人目瞪口呆。而大龙地产在这场危机中闭口不谈,除拍卖当天其董秘表示“拿下这块土地是公司经过充分准备调研后决定的”外,其高层就再也没接受过一次媒体采访。在地王被收回之后,其董秘的电话便一直没有接通。取消股东大会时,其手机干脆直接关机。在2亿元保证金打了水漂后,该司高层的继续沉默,则彻底引爆了媒体、股东的怒火。
绿城中国
“被破产”宋卫平挑灯夜书
在2011年10月底,关于“绿城集团因资金链问题正申请破产”的言论爆发。11月2日凌晨,绿城集团官方微博发布对“申请破产”的官方回应,微博附有其董事长宋卫平挑灯夜书的文章。在这篇1400余字的文章中,宋卫平称,外界说绿城申请破产,“是个冷幽默”。此后一段时间,一些知名企业家也力挺绿城,同时,绿城高层人士也相继在公开场合表态辟谣,其执行主席寿柏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称,“申请破产的言论完全是无中生有,不可能的事。”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也出面回答了公众的`诸多质疑。随后,绿城无锡新项目“开盘两小时销售4 5亿”的消息,渐渐平息了绿城破产传闻。
万科
树大招风的万科
捐款门
万科在2008年的“捐款门”,只因一句“慈善不应该成为负担”的大实话,便成为悲恸情绪的宣泄口,最终几经演化,引发万科的信任危机,王石最终选择公开道歉。“捐款门”事件,对万科造成了重大影响,不仅其股价大幅下滑,万科的品牌价值也在短期内缩水十多亿元。据业内传言,万科当时紧急邀请专业公关公司介入,王石本人也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连发28篇博文,多数在回应网友质疑。据说,此后万科成立了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出台了严格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引入专业公关公司为营销和危机处理提供策略。
地板门
2012年3月,一则安信地板“有毒”的消息把不少大型房企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万科因部分项目使用安信地板产品而被牵涉其中。万科迅速做出了负责任的反映,王石发微博称:“如有问题,万科负全责”。与此同时,万科也将采用过安信地板的楼盘公诸于众,并将地板送检。万科在此次“地板门”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权利、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坚守,具有鲜明的标本意义。一场信誉公关,备受各方关注。
雅江门
日前,一篇“@步知学院”的博文《这个世界会好吗——我被万科慈善豪车队殴打始末》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博文称,一位藏志愿者驾皮卡车去藏区给小学生送物资的途中,遇上多辆豪车组成的成都万科物业慈善车队,并且发生刮蹭事故。这位志愿者在随后的交涉中遭到车队人员殴打,而其8岁的女儿在车中目睹全过程。一时间,万科陷入了“品牌形象危机”中。而万科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危机公关”。万科方面表示,由于自驾团无万科员工随行,因此暂无法清楚还原事件经过,但公司将积极配合查清事实,承担责任。万科方面经过调查后,表示公司在采购考察和活动过程管理上确实没有做好。万科方面愿承担所有应尽的法律义务,并向这们志愿者及家人深刻检讨并无条件道歉。万科表示愿尽全力配合事件的善后处理,希望能让大家都恢复愉快的心情。
碧桂园
躺枪马航事件 未进行危机公关
碧桂园不曾料到,2013年凭借一个项目就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房地产开发商,却在2014年要面临马航事件带来的风险。马航失联这一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已经波及布局马来西亚的中国房地产企业。在业绩发布会现场,碧桂园管理层并没有表示过多担心。当被问及是否会对马来西亚项目作出降价促销时,上述碧桂园战略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碧桂园目前在马来西亚的销售推进工作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上述另一名碧桂园人士则称,突发事件的影响应该不会延续太久,公司并没有对此事进行危机公关。
雅居乐
主席陈卓林深陷“非礼门”
雅居乐控股董事局主席陈卓林涉嫌非礼女秘书的事件持续发酵。随着该公司在2012年8月31日发布公告称陈被警方拘留以及被保释外出后,有机构于2012年9月5日发布报告,警示此事件可能给雅居乐带来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导致40亿元债务违约等。雅居乐高管非礼女职员事件引发该公司股价下跌引发企业动荡,从这起事件中反思房企高管如何自律以及企业危机公关与品牌经营的重要战略意义。此次雅居乐被推上风口浪尖,并非一日之功。各方媒体调查后发现,雅居乐存在着许多违规事件,却一直不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与危机公关管理。
恒大
85折被指作秀 名不副实
2014年5月5日,恒大地产(03333HK)在其业绩发布会上宣布,集团旗下全国所有地产项目将以85折对外销售,并对媒体称:“此次促销是出于响应新政以及为公司战略考虑,希望打破市场的观望僵局。”受此消息影响,根据百度数据统计,其网络关注度大幅提升。而就在不久后,网络中亦出现“恒大85择作秀,欺骗消费者”等负面新闻,经各大网站报道,致使企业形象遭受损害。随后恒大启动危机公关处理机制,积极联系各大新闻网站,并在其网站发布澄清说明,避免了其形象进一步受到损害。
融创
融创绿城和平分手
“再大的生意也只是门生意。”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一语中的。经历了近半年分分合合后,2015年,融创和绿城的合作平台终于有了结果,双方各取所需,和平分手。这出持续三年的中国地产圈最热门“连续剧”终于画上句号。在初期,融创入主绿城一直不被看好。所以分家事件,处置不好可能对融创品牌带来更大负面影响。但孙宏斌很好利用了此事件,用微博发表无论如何都尊重并支持“大哥”的决定,这一“苦肉计”,让人对他同情,反向责难宋的“出而反而”,让舆论支持站到了融创一边。这个就是争取同情法了。
品牌房企危机公关知识房企品牌维护压力日益突显
品牌作为企业竞争的有力资本,随着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市场占有率也随之变化。
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再次将房地产企业推上风口浪尖。事故发生后,周边多个住宅小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品牌房企万科旗下的万科海港城小区,由于距离事发地点仅600米,成为了本次爆炸的重灾区之一。此外,万科旗下的金域蓝湾和双子座小区也受到不同程度波及。
本次事故发生后,受牵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感到很委屈,当年拿的是明明是住宅用地,周边配建的是普通物流仓库,至于后来为什么变成了危险品仓库,却没有人知晓。针对突如其来事故,品牌房企万科专门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万科北京区域首席执行官刘肖赶赴天津,带领万科天津公司参与救援。
事实上,作为品牌房企的万科,已经不是第一次遭遇品牌危机。从七年前的“捐款门”到三年前的“地板门”,再到几个月前的“雅江门”,再到本月发生的“爆炸门”,万科在应对各种品牌危机事件上,均体现了对权利、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责任的坚守,对于房地产企业品牌危机公关具有鲜明的标本意义。
危机公关下的品牌经营战略至关重要
与万科相比,一些房地产企业似乎从来不注重其品牌形象的维护,这也使得这类房企每每遇到公关危机时显得一时束手无策。
雅居乐控股董事局主席陈卓林当年的“非礼门”事件持续发酵。公司主席被警方拘留,机构下调其评级给该公司一时间带来不良社会影响,从而引发公司股价下跌及企业动荡,在该起事件中,作为房地产企业,高管如何自律以及企业危机公关与品牌经营的重要战略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当年的雅居乐被推上风口浪尖,并非一日之功。在各方媒体调查后发现,雅居乐存在着许多违规事件,却一直不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建设与危机公关管理。
我们再把时间回到2009年的11月份,当时大龙地产以50 5亿元竞得北京顺义一块宅地,刷新了当时北京起拍价、总价、楼面地价“三料”地王。但不幸的是,由于欠缴地价款,北京市国土局暂停了大龙地产在北京土地市场的交易资格,并同时没收2亿元保证金。由于该公司没有做出及时的公关危机,一时间,舆论转向,公司股价重挫,企业高层没有接受过一次媒体采访。在2亿元保证金打了水漂后,该司高层的继续沉默,则彻底引爆了媒体、股东的怒火。
随着房地产企业近年来品牌危机事故的频发,这就要求企业针对外部环境变化给品牌带来的影响进行包括品牌外在形象维护和品牌内涵升级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为企业实施品牌运营提供保障,避免品牌老化,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品牌危机。
就品牌危机管理而言,品牌房企如中海、万科、金地等都针对可能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事件与问题设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热线和投诉机构,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并创建经营与法律维护双渠道。
对房企品牌造成损害的三方面原因
从品牌维护压力来源看,对企业品牌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而品牌房企也正是从历次房地产品牌危机事件中吸取了经验教训,着重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品牌维护活动,应对品牌维护压力。
首先是产品质量和诚信问题。部分房地产企业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为了促进销售对产品品质、装修情况、配套设施及物业服务等内容进行夸大,消费者入住后发现事实与宣传有差距或者确实存在实质性的质量问题,引发了购房者不满,开发商屡遭业主投诉,一些矛盾甚至升级到对簿公堂,导致企业品牌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
其次是新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危机公关不力。品牌负面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人士向企业发出的质疑直接影响到品牌前途,优良的危机公关能平息公众对品牌的质疑,有利于减少在危机中的损失甚至化危机为转机,维护企业形象。而现实中,一些房地产企业既缺乏品牌公关团队建设,不能站在购房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又不能与时俱进积极运用新媒体功能,快速、诚实和负责地还原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以真相示众,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使得舆论在各路媒体对危机事件的单边猜测中形成了一边倒态势,品牌深陷信任危机进而危及企业经营一蹶不振。
最后是来自品牌组合的株连风险。很多房地产企业的企业品牌、子品牌及企业家个人品牌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牌组合在形成协同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一损俱损的威胁。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跨行业品牌延伸时,并未收到理想效果,出现的失误波及到其他产品和整个品牌形象,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不信任甚至全盘否定。
此外,一些知名度高的企业家乃至企业员工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不当言论和个人的不道德行为,也容易遭到媒体和网民的口诛笔伐,累及企业品牌形象受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 摘 要 企业自身的公共关系发展,从一定意义上看,就是试图构建出各种公关系统以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及个体关系的过程。而企业每发展一步,设计出来的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大,结构也更复杂。本文主要分析有效沟通在企业危机公关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有效沟通 危机公关 管理
危机公关是从危机发生到消除的阶段:如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班子,包括对危机发生和蔓延进行监控;展开制定的方针、政策,有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策略;并能及时制止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尽快恢复企业或品牌形象,主动恢复消费者、社会、政府对企业的信任;这些通过传播、广告、营销、公关活动等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手段都是危机公关。
一、危机公关的定义与原则
(一)危机公关的定义
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对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的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也就是组织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采取或实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危机管理的作用是:由建立预警系统,避免危机发生或者及时发现;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与技能,提高危机的处理效率;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好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避免再犯。制定好恢复计划,为企业的再次崛起与立足市场做好准备。总而言之,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公关过程中所遇到的危机,危机公关指企业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公关措施。
(二)危机公关的原则
危机公关是对危机的产生、发展、变化实施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通过公关等一系列手段使危机对组织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就成为公关关系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也成为公共关系的最大价值所在。企业面临公关危机时应该果断采取应对行动,以便化解危机或把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控制到最低。危机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在公众面前怎样管理危机和在实际操作中怎样管理危机对于有效处理危机是同样重要的。危机公关为公关工作赢得了美誉,但同时它也是公关工作中最难以掌控和把握的。相对于营销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而言,企业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危机公关”。
二、企业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企业危机的产生来源于企业内外部,可总结如下:
(一)产品质量危机,损害消费者利益
常见的企业危机源于企业产品质量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猛,GDP 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产品质量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质量低是一个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折射出国内奶粉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国内奶粉整体市场缺乏信心,转而购买国外的奶粉,心理层面就觉得进口奶粉让人更放心,这对国产奶粉市场是个很大的冲击。
(二)由竞争对手危机所引发的行业整体危机
企业与竞争对手必定处于同行业中,如果因为行业标准更换,竞争对手的危机首先爆发,这时企业应引以为戒,因为危机很快可能蔓延到自己身上。如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发生以后,光明乳业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醒,也没有及时导入危机的预警和避免机制,使雀巢的危机故事在光明身上再度上演。
(三)媒体片面、虚假宣传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报道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有所不同,媒体的报道出现失误是常有的现象。一种是媒介对企业的报道不全面或失实,媒体不了解事实真相,报道不能客观地反映事实,引起的企业危机。二是曲解事实,由于新科技的引入,媒体还是按照原有的观念、态度分析和看待事件而引起企业的危机。三是报道失误,人为地诬陷,使媒体蒙蔽,引起企业的危机。
三、有效沟通在企业危机公关管理中的应用
沟通对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最好的化解作用,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及时将事件发生的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以正视听,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有效沟通在企业危机公关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与效果如下:
一是有效沟通的技巧。首先,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在于倾听。积极的倾听有助于沟通者了解听众的想法,及时改进沟通方法。其次是巧妙地发问。有效的发问能使听众保持高度注意力,增强了沟通的有效性。最后还应及时处理沟通反馈的信息。做好反馈工作才能使有效沟通不断延续下去,促使沟通目标的尽快达成。二是实例分析:有效沟通技巧在健力宝危机中的运用。迅速召开发布会,企业高层出面道歉并表决心;专人专点回收金罐,送往鉴定并及时公布结果;善待媒体,加强沟通,争取获得媒体理解;在调查的同时策划危机公关活动,重新赠送金罐;邀请国内主流报刊媒体做专题采访并大量报道;乘胜追击,改变企业宣传策略,借助伦敦奥运造势。(4)预期效果。如采用以上建议,企业及时开展各项危机公关应对活动,通过与社会各界的有效沟通,将使得危机所造成的危害逐渐减小。媒体报道也更加公平公正,网络报刊上多有对企业危机处理得当的褒义之辞。能够较为平稳地度过此次危机,并借助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做了一次成功的企业形象宣传。
四、结论
危机既可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往往是深刻的,而从危机中获得的经验也往往是非常宝贵的。危机过后,企业如果能够吸取经验和教训,从危机中发现自身弊端,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发展扫除障碍,那么,危机就有可能成为契机。
参考文献:
[1]冯华魁双汇“瘦肉精”事件“余震”未了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1(4):3
[2]王金铎,刘艳龙浅谈企业的危机管理企业导报2009(4)
[3]查先进,陈明红,杨凤竞争情报与企业危机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问题一:企业遇到问题时,有哪些危机处理方式?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危机公关策略
(一)危机准备阶段
1、根据危机影响程度,迅速建立危机管理小组,组成人员包括:决策负责人,公关部经理,人事部经理,保卫部经理等。危机严重时,要有企业一把手挂帅。丰田汽车已酿成人员伤亡,事件非常严重,此时,企业一把手应亲自掌阵。
2、危机小组首先要明确问题,要透过各种方法挖掘危机爆发的缘由。丰田不仅应找出车祸的原因,还应找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产生,深层次的挖掘事件的原因。
3、危机小组要安排调查深入现场,了解事实,并尽快做出初步报告。在美国车祸发生后,丰田公司要迅速开展调查,弄 相并形成报告。
4、危机小组要制定或审核危机处理方案及方针及工作程序,尽快遏制危机的扩散,丰田公司要制定详尽合理的处理方案,应对当前危机。
5、危机小组要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制定新闻发言人,一个声音对外,在此处,丰田要确保公司对外发布的事故原因的一致性,对深层次问题探究也要保持口径一致。
6、危机小组还要决定时候聘请外部专业公关人员来协助处理危机公关事件。针对丰田公司出现的危机,本人认为十分有必要聘请外部公关专家和其他有关专家协助指导,一来事件发生在他国,二来事件较复杂,三来事件的发展会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
(二)危机处理阶段
1、危机发生后,从组织内部的各层管理人员一直到监工都应尽快得到组织危机应对事件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学习。通过前段的准备后,此时丰田可将整理出的应变报告传达给各层人员。
2、在处理时间的过程中要就是论事,实事求是。丰田的公关部门要实事求是的向社会公布事故的缘由。
3、妥善做好善后处理,丰田此段工作相当繁多,如安抚受难人员及其家属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赔偿,召回有危险故障的汽车,向社会大众致歉等。
4、开放现场或组织专门参观,运用参观活动来协助危机解决。在车子的排障阶段,可邀请消费者参观,让消费者亲身体会产品确实可以放心安全的使用。
(三)重塑企业组织形象阶段
1、一般而言,在危机公关过后,企业一般会采用低价促销的策略,先确保销量,即使有利润的损失
2、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多做社会公益活动,如捐建希望小学,大灾难时捐款捐物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化解危机策略
有些公关危机无可避免而爆发之时,你的态度经常会直接影响结果。好比一个人做了点错事,没把事做好,或者扭着脖子狡辩,可想而知结局只会更糟糕。那么勇于承担责任,即使可能在经济上吃有些亏,但有时反而可能把一场危机转化为有利于品牌推广的有利契机。对于这当中的道理,明白怎样驾驭帆船逆水行舟的人才是深谙此道者。
当前面临公关危机时应当果断采取应对策略,以便有效地化解危机或把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控制到最低。针对于以下可以有效化解危机八项应对公关危机的策略,更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1、把危机公关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
当今许多危机公关失利的主要原因由,没有把看起来小型的事件当回事,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然而此种态度将导致事件影响与危害不断递增,甚至不可收拾、发展到完全失控的地步。所有正确的做法是当发生公关危机时不管事件大小如何全都要高度重视,站在战略的角度,并谨慎对待,具体处理方式要要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危机事件迅速解决从而把危害控制到最低。危机发生后活动主办方与运营方要由上至下全员参与其中,最高领导尤其要高度重视,只有所有决策都由最高领导亲自颁布或带头执行,才可以确保执行的有效性。
2、发现问题的本质与根源
许多危机公关人员处理不利的原因多数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哪儿出了问题就抓那儿,而本质性的>>
问题二:企业遇到危机如何处理 此外为了更好的快速的解决危机事件,我还有八点忠告,希望对所有的有危机意识的企业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1态度决定一切,坦诚务实,不要狡辩,慎用沉默:中国人始终强调以德服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出了损害消费者的事情或是有了误会,消费者往往以刻薄的态度去看企业的一言一行。所以辨解和分析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方式,不要给媒体和消费者以狡辩的印象,所以说企业在出现危机事件后态度是最重要的,即不能盲目道歉,一味忍让,也不能态度蛮横,盲目辩解,大耍官腔,诚实的孩子犯错容易被原谅,企业也是一样。同时在中国一定不要轻易的使用沉默,沉默在中国来讲,两三个人说话,沉默是较好的攻击武器,可以是否认可以是蔑视;但面对广大的消费者的关注,你的沉默,往往意味着默认和理亏。,2爱心相伴,主动弥补过失勇于承担责任企业本身就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就有了很多企业经常赞助社会福利事业的感人事迹。一旦企业做了伤害消费者的事情,用多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的方法可以更快的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和重新认可,用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也弥补品牌所受的损伤。3同情弱者原理,合理披露苦衷在中国中庸文化的社会底蕴下,弱者在中国得到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所以作为企业来讲一旦遇到很严重的突发事件,坦诚相待,合理披露一些内幕,往往会获得消费者的同情,媒体也会减少穷追猛打的力度,这样总比傲慢带来的好处多得多,二者相比后果可谓是天壤之别。4看长远的利益,高瞻远瞩;一旦企业必须对消费者或是媒体有个交待,对自己的失误乃至错误进行纠正和弥补,企业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囿制,不然企业所付出的将不仅仅是这点利益了,鼠目寸光的结局没有十分光彩照人的。5尽早收官,让恶梦早日结束;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危机,只要开始是以负面的场景拉开序幕的,一般来说都应该尽早的让他结束,对企业来讲都是恶梦。除非企业的公关手段及其高明,将媒体或是消费者的反应引导到一个对企业非常有利的环境氛围中,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也有利于培养忠诚消费者。否则一定要见好就收,抑或是无力扭转乾坤,早日让时间去慢慢的消化事件的不良反应和负面影响,对企业来讲关注的人少了,慢慢淡化了,危机留下的对企业的伤痕才会慢慢的进入缓慢的疗养过程,可悲的是很多企业在也没有站起来。让消费者尽早的理解,让媒体尽可能的站到企业的立场,减少负面报道,让职能部门也不在一些失误上过度纠缠,这些都是处理危机时必须遵守的一些准则,这样这场危机才算基本结束,不管圆满也好,漏洞百出也好,尽早结束都是最聪明的做法。 6让危机良性延伸,借力打力,纠正错误,弥补损失,恢复形象,用正面形象去引导和涵盖其过失。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危机就像电脑病毒一样,种类繁多,防不胜防。每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善于发现、精心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让危机转化为商机,这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错误地估计形势,并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就象逃学的孩子受到老师责罚,同学质疑,潜意识里已悄然将其定位为坏学生的时候,学生除了改正错误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些好同学才做到的事情,比如助人为乐,考出好成绩等等。企业通过公关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和社会力量,强化自己充满爱心,注重社会责任感,乐于回报社会的正面形象,是医治受损的企业形象,恢复消费者信心和购买指数的最佳途径。比如赞助希望工程,接济下岗职工,建立专项的援助基金等等,比单纯的产品促销来的更有效,更容易让消费者接触。7做好你自己的事业,做好自己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
问题三:企业危机如何管理 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企业通过危机管理对策把一些潜在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必然发生的危机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虽然危机具有偶然性,但是危机管理对策并不是无章可循。我们通过对企业危机实践总结,不难发现危机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排除偶然的原因,多数危机的产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因此,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
1、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进行危机管理应该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的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将危机的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首先,对员工进行危机管理教育。教育员工认清危机的预防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的危机意识能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危机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员工时刻把与公众沟通放在首位,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消除危机隐患。其次,开展危机管理培训。危机管理培训的目的与危机管理教育不同,它不仅在于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员工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处理技能和面对危机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能力。
2、建立预防危机的预警系统。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预警系统。信息监测是预警的核心,随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危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信息的收集与监测:一是随时收集公众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和表象进行严密的监测。二是掌握行业信息,研究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三是研究竞争对手的现状、进行实力对比,做到知己知彼。四是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
3、建立危机管理机构。这是企业危机管理有效进行的组织保证,不仅这是处理危机时必不可少的组织环节,而且在日常危机管理中也非常重要的。危机发生之前,企业要做好危机发生时的准备工作,建立起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出危机处理工作程序,明确主管领导和成员职责。成立危机管理机构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顺利处理危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保障。危机管理机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可以是独立的专职机构,也可以是一个跨部门的管理小组,还可以在企业战略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人员来代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的危机的性质和概率灵活决定。
4、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企业应该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危机制定一整套危机管理计划,明确怎样防止危机爆发,一旦危机爆发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等。事先拟定的危机管理计划应该囊括企业多方面的应酬预案。在计划中要重点体现危机的传播途径和解决办法。
(二)进行准确的危机确认
危机管理人员要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
(三)危机处理
1、有效的危机控制。危机发生后,危机管理机构快速调查事件原因,弄清事实真相,尽可能把真实的、完整的情况公布于众,各部门保证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配合有关调查小组的调查,并做好应对有关部门和媒体的解释工作以及>>
问题四:企业如何进行危机管理? 对一个企业而言, 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危机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是危机的监测与预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企业就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对危机进行检测。
通过对组织结构的合理优化以及有效地防控监督,把危机事件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所以危机的监测和预警也是危机管理的首要一环。
处理危机的步骤:
1危机的确认, 危机管理人员做好信息收集,危机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危机信息,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
2危机的处理,危机一旦确认就要对危机进行应对,视危急情况而定,成立以各部负责人为首的危机处理委员会。
3快速调查事件原因,弄清事实真相,尽可能把真实的、完整的顶况公布于众,各部门保证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并做好应对有关部门和媒体的解释工作以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将这个事件调查清楚。
4、迅速拿出解决方案。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每次危机各不相同,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主动、真诚、快速反应、维护公共利益。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发布的信息应该具体、准确,随时接受媒体和有关公众的访问,以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权威性的机构对解决危机的作用,处理危机时,最好邀请权威人士辅助调查,以赢取公众的信任,这往往对企业危机的处理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后就是危机的善后工作。
1、进行危机总结、评估。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对问题进行整顿。通过总结评估提出改正措施,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完善危机管理内容。
3、寻找商机。危机给企业制造了另外一种环境,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危机探索经营的新路子,进行重大改革。这样,危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商机。
同时还要知道危机的特点:
1、突发性2、破坏性。3、不确定性。4、急迫性。 5、信息资源紧缺性。
6、舆论关注性。
危机管理的原则:
1制度化原则 2诚信形象原则3信息应用原则 4预防原则5企业领导重视与参与原则6快速反应原则7创新性原则 8沟通原则。
以上是我上周展示的讲稿,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问题五:企业如何处理危机公关? (一)组织内部对策
1、迅速成立处理危机事件的专门机构。
2、了解情况,进行诊断。成立专门机构,应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事态的发展,判明情况。( 酷 美 网 络 ) 确定危机事件的类型、特点,确认有关的公众对象。
3、制定处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方针、具体的程序与对策。
(二)受害者对策
1、认真了解受害者情况后,诚恳地向他们厦其家属道歉,并实事求是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2、耐心而冷静地听取受害渚的意见,包括他们要求赔偿损失的意见。
3、了解、确认和制定有关赔偿损失的文件规定与处理原则。
4、向受害者及受害者家属补偿方法与标准,并尽快实施。
(三)新闻媒介对策
1、为了避免报道失实,向记者提供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书面形式。介绍危机事件的资料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技术术语或难懂的词汇。
2、主动向新闻界提供真实、准确的消息,公开表明企业的立场和态度,以减少新闻界的猜测,帮助新闻界做出正确的报道。
问题六:企业危机来了!作为员工该怎么办 严重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会带来通货膨胀,钱会越来越不值钱。一直以来,在我国把钱存在银行,表面上看到把钱存在银行有利息,实质上都是贬值的。这样算,CPI就是通货膨胀率,CPI一般正常维持在4%左右,CPI最高的时候到9%左右,而银行的利率一年期才3%,五年期才4%到5%左右。银行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是负的,说明货币的贬值。从股票市场,例如:大小非,分红机制等问题如不解决,市场不会健康。你对资本市场不了解的人就不要进入这个市场。不要去买银行的基金,适当的可以买一些国债。
美元罚黄金就像翘翘板,美元的贬值,黄金就会增值。虽然美国通过了救市计划,可效果不大。在布什闪电签署7000亿的救市计划的当天,道指冲高回落。
房地产是国家支柱行业,不过现在这个时点还不亦买房,房价还会再下跌。
现在可适当的关注一下黄金的走势。
问题七:企业危机处理有人知道怎么做的吗 帖子不好删除的,去百度贴吧投诉中心投诉吧,可以找一下 炫朗甲 他们在这行,删帖比较出名。○
问题八:企业危机处理的主要步骤和原则 根据我们策划、执行的国内企业危机处理事件,总结出六大实效步骤,依次为:监测、应对、化贰、承转、重塑、提升。
问题九:企业危机公关应当如何处理?哪位能介绍一下? 危机公关主要就是处理突发问题,给出公关建议和执行计划。化解这种危机,通过有效的渠道进行分析和说明情况,希望万诚公关能够帮到你
导语: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事件回放
2006年2月22日,新西兰一家网站刊登消息称,包括可口可乐旗下的芬达汽水、百事可乐公司旗下的美年达橙汁等软饮料,都含有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可能构成致癌危险。
旋即,当地时间3月2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证实了新西兰的说法。两则消息迅速传入国内,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又一起食品安全危机来临!
案例点评
自述清白,难辨真伪
不出人们所料,事件一开始,这则苯超标的质疑消息遭到“两乐”的一致否认,与数起类似案件如出一辙。“说我们的产品有致癌危险,太没有根据了。我觉得这一消息的来源有问题。”可口可乐(中国)公共事务部一位负责人对媒体辩解说。与可口可乐的表态一样,百事可乐(中国)公共事务总监卢劲也表示,根据公司的综合评估和产品测试,其所有产品都是安全的,完全符合有关苯的所有规定。
显然,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自我辩解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根据新浪网的专项调查,截至3月6日21:30,共有24175人参加了这一调查,其中18402人表示不会继续消费芬达、美年达等软饮料,占投票网民的7612%。
官方验证、化险为夷
虽然对事件做出了迅速反应,但两大巨头也似乎非常清醒的意识到只有自我辩解是远远不够的。但当类似的话语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等官方组织发出的时候,却有着绝然不同的效果。3月7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对“饮料含苯问题”首次正式作出回应。在公开声明中,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称,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市面上出售的230种软饮料检测后发现,大部分样品中苯含量非常低,在世卫组织限制的安全饮用范围之内,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针对引起广泛关注的“少数含有维生素C及苯甲酸钠的饮料中存在苯”的消息,国家质检总局共对进口及国内生产销售的170多批次软饮料产品完成了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样品苯含量均未超过相关规定。
而有关专家的评论意见也给了“两乐”一颗定心丸。针对软饮料会致癌这一说法,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胡亚东教授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研究来证明。胡教授表示:“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使用已有很长的时间,应该说一直是安全的。”胡教授说,软饮料一般是常温甚至低温条件下饮用,如果不加热,即使同时含有这两种物质,也不太可能产生苯。另外,与家庭装修、汽车尾气带来的影响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完全没必要引起恐慌。
权威机构的验证信息和专家的评论,无疑具有极强说服力。众多媒体在经过前期的曝光后,已经开始将报道主题转到“软饮料含苯量不会威胁健康”等方向,而新浪网的“芬达美年达饮料有致癌危险”专题页面的新闻链接数量也远低于2005年的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及肯德基“苏丹红”风波等专题。事件发生仅一个多星期后,至3月13日,国内已经鲜有媒体再进行追踪报道。闹得沸沸扬扬的芬达、美年达等含苯饮料可能致癌一事终于告一段落。
案例反思
处于危机中的企业由于利益关系和社会公众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组织本身发出的信息和解释比较难被公众直接接受,说服力不足。这时如能够灵活变通,曲线救国,向知名专家学者或者权威机构核对验证,通过第三方传递出信息,往往会起到降低社会公众警界心理,重获信任的效果。“芬达美年达致癌风波”中两乐的危机应对,充分显示出通过政府官方和权威部门“代言”的公关效力。
从整个芬达美年达致癌风波事件来看,“两乐”几乎毫发无伤的安然渡过。其主导原因在于事件的爆发初期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及专家的评论信息,并非两大饮料巨头公关人员的声明辩解。而这一招,也被众多成功危机公关的企业多次采用,屡试不爽。丰田锐志漏油事件:出招缓慢,自食其果——2006年上半年著名企业危机案例回顾系列之三
2005年10月26日,一汽丰田的主力产品锐志风光上市,其震撼性的售价和丰田品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至新车发布会时,厂家宣称“从2005年9月1日价格发布以来不到2个月内,锐志订单已达到12498辆”,这让丰田方面激动不已。但随后不久便出现的锐志“发动机油底壳渗漏油”现象,却给雄心勃勃欲大举进军中国的丰田当头一棒。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芝华士风波:一场传媒与品牌的博弈
事件回放
《国际金融报》在异常醒目的头版位置刊登出这篇火药味道十足的曝光文章,文中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所了解的在华销售的国际知名酒类产品芝华士12的成本信息,向欧盟最大的酒类公司保乐力加集团在华经销商-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发出四项质疑:芝华士12成本:“25元”缔造“亿元神话”在华产品销售:大陆市场没有真正的12年酒全体员工赴英旅游:暴利下的奢侈品牌价值:“变了味道的水”
一连串的极具挑战性的发问,将远离普通消费群体的洋酒奢侈品芝华士拉下神坛,一时间,芝华士成本谎言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迅速传播扩散至全国。“芝华士风波”与其说成是新闻曝光,更不如视为传媒向洋酒品牌发起的挑战宣言,2006年度第一场国际品牌在华信任危机在狗年春节到来前爆发。
案例点评:
回顾保乐力加公司对芝华士产品危机的应对,其整体危机管理可以概括为:“亮点颇多,败笔不少”。
亮点一:迅速行动,快速反应。
1月20日,在《国际金融报》刊登文章置疑芝华士12成本的当天,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即委托其公关公司发布新闻公告。公告指责国际金融报的报道并无事实根据,要求给予书面道歉和纠正,并对芝华士12产品的生产年份控制和成本构成做了说明。一则简单的新闻公告虽没有向公众传递更多的信息,但能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快速回应媒体的负面报道而发出自己的声音、表明态度和立场,为其危机公关打好了第一仗。 亮点二:抓住重点,再度回应。
1月24日,芝华士生产商保乐力加集团再度以苏格兰威士忌协会(SWA)的名义通过《第一财经日报》向公众作出回应,表示“芝华士12年”年份是足额的。同时,针对成本仅25元一说,保乐力加中国传播总监王珏向媒体透露:“光增值税一项就超过25元。”但至于芝华士总成本,保乐力加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具体数据。
亮点三:高层云集,现身说法。
1月25日,苏格兰威士忌协会、保乐力加(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和保乐力加集团下属的英国芝华士兄弟有限公司于上海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再次向媒体重申芝华士12年是用多种在橡木桶中醇化了至少12年以上的威士忌调和而成的。
新闻发布会上,保乐力加董事总经理齐德辉,现任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首席主管、芝华士兄弟公司首席调酒师以及芝华士亚太区副总裁潘德施、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及欧盟驻华代表团代表等众多高层人物到场接受记者询问。这一姿态向媒体和消费者进一步表明了保乐力加公司对“芝华士风波”的异常重视,同时,苏格兰威士忌协会、欧盟和英国驻华官员的现身说法,从行业协会和政府组织的两个层面表达了对芝华士的明确支持。
尽管能够在“芝华士风波”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尽管态度坚定的向公众表达着自己的声音,尽管从欧盟、英国政府、保乐力加欧洲总公司到大陆经销商高层对危机事件给予了相当重视,但从事件后各类媒体铺天盖地的持续质疑报道和评论,从门户网站上7776%的消费者表示不再购买芝华士的调查数据,我们仍能感受到在整个“芝华士风波”过程中保乐力加公司危机应对的明显缺陷和败笔。
败笔一:危机信息发布的不透明
保乐力加公司在“芝华士风波”应对过程中的信息发布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发布声明坚决否认国际金融报负面报道的怀疑,二是通过公司高层、欧洲有关协会和政府组织代表在新闻发布会的答疑来“摆平”问题。但在公众看来,保乐力加在对国际金融报进行强烈职责的同时,又以商业秘密为由避而不谈关键问题,拿不出充足的事实证据及数据来证实事件的两个焦点:芝华士12的年份检测结论和产品成本。 在1月25日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来自全国60多家媒体的各种质疑,芝华士各方代表的相关解释似乎仍然不能让现场记者完全信服。以芝华士12的年份检测为例,苏格兰威士忌协会首席主管坦言超过3年的酒类确切年份很难鉴定。而保乐力加方面则一味声称对自身产品有绝对把握,所以认为无需第三方检测报告。继而又表示说英国大使馆的声明也完全可以作为进口国信赖的标准。在这个产品危机事件频频爆发的时代,消除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必须是建立在明确的、充足的、可感知的产品信息发布基础上。
败笔二:缺乏消费者的直接参与
“芝华士风波”源起一篇对芝华士产品的置疑文章,但保乐力加公司应该明白,《国际金融报》报道的最要害之处是令本来对洋酒知之甚少的国内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芝华士品牌信任危机。事实上,中国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洋酒的认知仅限于对品牌的泛泛了解,而具体到不同类洋酒的口感、文化、酿造工艺差别,绝非普通消费者能知晓。在琳琅满目的洋酒市场上,消费者的选择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品牌的感性认识。因此,“芝华士风波”公关的最主要目标是消除现有和潜在消费群体的品牌信任危机。
令人可惜的是,在保乐力加公司的危机应对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任何直接参与的消费者身影。如果在1月25日上海记者发布会上有熟悉芝华士产品的消费者现身说法,解释饮用不同渠道获得的芝华士12的感受体会,又或者组织消费者代表分别饮用感受国内市场及英国本土市场销售的芝华士12产品,感受是否存在口感差异等等,通过直接吸收消费者参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危机公关,相信将会是绝然不同的效果。
败笔三:忽略中国政府及行业部门公关
保乐力加对“芝华士风波”进行危机应对的一个亮点便是请来了欧盟、英国官员以及苏格兰威士忌协会的代表在内的豪华阵容来华游说公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公众和媒体在整个事件中却难听到中国有关管理部门和专业行业协会的声音。尽管拿出了英国政府做挡箭牌,但缺乏国内权威检测部门的证明和解释,中国消费者仍然对芝华士年份问题缺乏信任,甚至连不少媒体记者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都表示了质疑:凭什么认为英国政府的话就一定可信 这个现象一方面体现出国内政府某些部门对芝华士事件的不敏感,同时也折芝华士对国内政府部门公关的失败。对于保乐力加来说,证明自身清白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产品的质量检测。如果经过检测确认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芝华士12年”是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话,必将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不容置疑的品牌声誉和组织形象。
案例反思:
与以往绝大多数知名品牌危机和产品危机不同的是,芝华士事件起源不是由于消费者维权投诉、产品质量安全或重大管理问题,而仅仅由一篇负面性新闻报道引发。自始至终,对最初报道文章的信息是否准确成为了《国际金融报》和保乐力加公司双方争辩的焦点。由于对高端洋酒的了解不多,即便众多消费者对报道内容并不十分确定,但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心理迅速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芝华士品牌的信任危机。
法律赋予大众传媒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但是否合理利用这种权利则成为衡量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标准。对于一家具有高度责任感、公信力和职业道德的媒体来说,应该在普通消费者和企业组织眼中保持一致的形象:既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任何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批判,又不应该干涉参与自由市场竞争的企业行为。
具体到国际金融报最初的曝光文章,在其提出的四项焦点问题中,除对芝华士12的年份质疑外,其他三项如芝华士12的产品成本、销售利润分配方式、芝华士品牌价值等均不属影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行为。正如在同类商品中,总有消费者愿意用高价购买品牌价值更高、影响力更大的产品。但不管价格多少,只要保证应有的产品质量,不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我们便不应将这种完全的市场行为视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所以,“芝华士风波”的真正焦点问题,不是芝华士产品高高在上的售价,不是保乐力加是否从中国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而是“芝华士12”是否是真正的12年酒。只有这个问题,才涉及到保乐力加公司是否有虚假宣传、市场欺诈行为,是否导致中国市场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芬达美年达致癌风波:权威验证,化险为夷——2006年上半年著名企业危机案例回顾系列之二继多个国际品牌在2005年遭遇产品危机之后,在2006年饮料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之际,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饮料巨头同时遭遇旗下产品芬达、美年达中苯含量超标且可能致癌的棘手问题。在对软饮料可能致癌事件本身高度关注的同时,众多媒体和消费者们都在观望着两大巨头的危机公关举动。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思想准备,也是危机处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国内企业尤为突出)都没有摆脱常规经营的定势思维,普遍危机意识淡薄,一旦发现自己陷入了危机,或者束手无策,长期保持沉默,或者本能地去找政府部门帮助化解,或者采取一种对抗强硬的态度。“砸大奔事件”中奔驰公司的傲慢与自大、“马皮阿胶事件”中福胶领导者的矢口否认和“帕杰罗事件”中三菱公司的推卸与周旋,都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凡是成功的危机管理案例必定都是以正确的危机意识为“隐形武器”的,中美史克医药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PPA禁令”有条不紊的从容应对和在SARS危机中,摩托罗拉公司在一名员工患病的不利形势下,快速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就是两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谈到危机意识,就不得不提及两年前深圳华为公司老总任正非那篇引起各大企业管理者共鸣的当代惊世之作——《华为的冬天》,文中“狼来了”的危机意识提高了应对危机制灵敏度,增强企业面对危机与风险的应对能力,在意识的高度上保障了华为的持续发展。
其次,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法律上的胜诉不等于整个危机事件处理的最终成功。在“三砸双菱空调案”中,上海双菱公司仅在陈恩等三人当众砸毁空调后,将三人诉诸公堂并最终胜诉,但“三砸事件”使双菱空调声誉遭受重创,并造成了50余万元的直接损失,显然,上海双菱公司的危机处理措施是不妥当的。要想取得危机事件处理的成功,除了法律手段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之以必要的媒体宣传策略、危机公关策略和全面的沟通策略等。无独有偶,红极一时的三株公司的“猝死”的直接原因与上海双菱公司此次“三砸事件”的大致经历如出一辙,1998年3月31日,湖南省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消费者陈伯顺喝了三株口服液后导致死亡。继而,20余家新闻媒介广泛报道:8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尽管1999年3月底,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三株胜诉,然而,悲剧已无法避免,这场风波使三株陷入始料不及的衰退期。
法律手段只是企业危机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非万全之策,它往往仅能澄清问题的事实,证明企业和产品的清白和无辜,但对于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来说,它实难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原因何在?因为企业危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非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会客观地发生扩散与转移,其过程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法律的手段仅仅只能解决引发危机的“导火线事件”,相当于在多米诺骨牌阵中仅仅扶正倒下去的第一块骨牌。法律手段不是企业处理危机事件的“救命草”。
最后,没有抓住因“三砸事件”形成的高关注度,对品牌进行有利宣传,做到成功借势。伪记者钱广如撰写歪曲事实真相的文章和陈恩、金月根、金家祥三人的恶意砸空调事件,对双菱空调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是上海双菱公司难以接受的事实。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危机就是“危险”和“机会”的统一体,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希望,既是危险又是机会,是风险与机遇的混合体。对于企业而言,在危机来临时,除了要妥善处理好危机事件,同时也要有危机中寻找潜在的成功因素,这便是危机管理的精髓所在。2001年3月中旬,南方一家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刊登了一篇题为《酱油浪起》的文章,把欧盟少数国家禁止部分中国酱油进口的事情夸大为“欧盟封杀中国酱油”,并对矛头指向了行业老大——海天味业,3月20日至23日,短短3天,全国各类媒体关于酱油的消息相当于平常3年的信息量,媒体莫衷一是,消费者在疑惑,市场在观望。海天通过在全国8家强势媒体上发表说明事实真相、极具权威性和引导性的《本色逐浪高》文章;安排国内权威媒体记者对老总的专访及组织参观海天独有的天然晒池和即时进行大手笔的广告投放等多种有效措施,最终不但丝毫未损,还成功借势发力,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
“三砸双菱空调案”的危机处理策略(事后分析,以事实为根据):
一、危机潜伏期:2001年11月,陈恩等人购机后以空调器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向上海双菱空调器制造有限公司投诉,双菱公司派员赴连云港进行检测和协商,但最终双方并未达成一致意见。
应对策略:分析问题所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澄清双方责任,最大可能减少危机的可能性,同时做好危机应急管理的必要准备。
二、危机爆发期:2001年12月,记者钱广如撰写违背事实的《噪音超标被处罚,客户索赔200万——84台双菱空调惹麻烦》,发表在《南京晨报》上,对“双菱空调”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造成了损害,此时“双菱空调危机”已经爆发。2002年1月,伪记者钱广如又续写《双菱空调惹麻烦有续闻——业主停业索赔300万元》一文,登载于《南京晨报》。
应对策略:通过权威媒体,借助必要的资料和数据,来说明“双菱空调”的产品质量,推翻“噪音超标”的不实说法,说明事实真相,对文章进行有力回击,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借助因文章风波而形成的双菱品牌高关注率,对“双菱空调”进行有力的软性宣传,减少文章对“双菱空调”造成的声誉损害。
三、危机强化期:2002年3、5月间,陈恩、金月根、金家祥三人分别在上海、南京两市商业、交通要道,悬挂“双菱空调、质量低劣”的宣传语,当众各砸毁双菱空调一台。
应对策略:此恶性事件对“双菱”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立即将三人绳之以法,通过媒体澄清事实真相外,还要对双菱空调进行一系列的正面报道,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品牌形象,与“双菱空调”的用户及广大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 -题记
一事件概述
8•8九寨沟地震发生于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村,震中东距九寨沟县城永乐镇39公里、南距松潘县66公里、东北距舟曲县83公里、东南距文县85公里、西北距若尔盖县90公里,东偏北距陇南市105公里,南距成都市285公里。
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震害相关研究的归纳,本次地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70级;震源偏深,有20千米;地震影响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部分地区。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都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四川芦山70级、云南鲁甸65级地震。
二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八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经过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后的新建建筑达到了抗震设防要求,经受住了此次地震的考验。四川省地震、住建等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从建筑设计、工匠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在这次地震中充分显现了成效。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当地正在科学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转移安置难度
地震发生后 国家旅游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示,一是要求四川旅游委速报游客安全情况,二是速按应急预案釆取措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立即成立应急中心,将对外发布有关消息。
8月9日凌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联合工作组由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紧急赶赴灾区指导和帮助做好抢险救援、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伤病员救治和灾区交通通讯抢通保通等各项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派出省委省政府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强调首先要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要迅速把群众和游客转移到安全地带;要尽快了解情况,加强震情监测,防范次生灾害。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通过与旅行社、酒店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各种渠道收集游客信息,并在9日凌晨1点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了由主任傅勇林、党组书记胡斌为组长的抗震救灾工作组,明确了相关工作职责,落实了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抗震救灾工作组要求各成员单位继续核查省内外游客的伤亡和失踪情况,分阶段报送相关信息;核查旅行社、酒店等涉旅企业的受灾情况;敦促各旅行社、酒店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游客的安抚和疏散工作;敦促阿坝州旅发委、九寨沟县旅游局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游客的安抚和疏散工作,并及时上报信息;通知相邻的绵阳市、德阳市、理县、红原、若尔盖等地旅游部门,主动为路经的游客提供必要帮助。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由于当地通信和交通不畅,加之九寨沟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团队游客和自驾游客均较平日大幅增长,目前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正连夜收集汇总游客信息。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抗震救灾工作组副组长杨健将于9日清晨随“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前往九寨沟县,现场了解灾情。
为保证游客游览安全,九寨沟景区停止接待游客。具体接待游客时间另行通告。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表示,已经预订了8月9日及以后门车票的游客可到阿坝文旅办理退票,已出8月9日票的游客,在九寨沟景区沟口售票大厅办理退票。
除了政府行动以为各旅游企业也纷纷行动如同程旅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微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联系排查震区同程跟团游及自由行客人的安全情况。经过紧急核实,同程旅游目前在九寨沟景区的跟团游以及自由行客人,全部安全。目前,同程旅游针对8月8日夜里以及8月9日全天涉及九寨沟的行程均提供无损退订处理,同程客人入住的酒店未因地震发生倒塌等,酒店方面也已经将客人疏散安排在停车场等空旷地带。同程旅游已经通过地接和领队对客人进行安抚,并将持续关注事态进展。
12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5个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并于12月10日经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依据《“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5个专项实施方案包括《“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景区恢复提升和产业发展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专项实施方案》《“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恢复重建专项实施方案》,实施范围为烈度7度及以上区域。将修复3条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在55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专职监测员,把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前者分为生态保护区、封闭保育区和开放游览区,后者分为生态保护区和开放游览区。九寨沟景区封闭保育区为景区的保护与恢复重点区,暂时不对游人开放,根据保护与修复的具体情况逐年减小面积,直到完全开放。提出完成遗产地产业发展任务,基本形成基于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川西北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并将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
二案例分析
21危机特征
危机之所以可怕,往往是因为具有以下特征:
1突发性
2意外性
3紧急性
3危害性
4信息资源紧缺性
6强烈的舆论关注性
7双重性
9媒体性
22旅游危机管理的概念
事物的矛盾不但具有特殊性,还具有普遍性。旅游危机也不例外,通常认为旅游危机管理为避免和减轻危机事件给旅游业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的目的,进行的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旅游业危机管理体系包括政府(主要指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公众(旅游者)等多个行为主体;其主要途径包括沟通、宣传、安全保障和市场研究等多个方面。这次九寨沟地震震中仅距九寨沟核心景区5公里,很显然对九寨沟的旅游业带来了危机。因此本事件当属旅游危机。
23旅游危机的特征
矛盾具有普遍性,旅游危机与其他危机一样,都是各种不利情境、严重威胁、不确定性的高度集聚,因而具有危机的一般特征;矛盾除普遍性外还具有特殊性,危机的特征,旅游危机不一定全具有。结合本次危机事件我认为具有如下特征:
231突发性
旅游业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行业,许多危机并非由旅游业本身造成,而来至于外部,旅游危机往往突然爆发。本次九寨沟景区突发地震,事先无法预料。正说明了旅游危机具有突发性。
232紧迫性
旅游危机事件爆发后,即会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到此次地震后产生游客的救助与转移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各级政府与国家旅游局、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等具体职能部门以及旅游企业正是如此做的。
233危害性
此次地震爆发后,对九寨沟旅游业在极短时间内受的冲击,相关产业也一并受到影响。景区也停止接待游客。退一步讲即使不停止接待,短时间内人们也必然会对九寨沟旅游望而却步。对九寨沟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极大危害。
24旅游危机管理的原则
同旅游危机的特征一样,旅游危机管理的原则也与危机管理有着相同的地方,同理旅游危机管理原则也有着其特殊之地,不过矛盾的特殊性不但体现在不完全具备普遍矛盾的所有特点,还体现在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旅游危机管理的原则还着一般危机管理所不具备的原则。
241预防性原则
我国有句古话叫: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此次旅游危机发生后国家旅游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为此次危机的处理有条不紊奠定了基础。既为预案,势必事先制定。体现了预防性原则。
242公开性原则
危机发生后,若不公开信息势必处于被动,也不能被动等上级有关部门主动调查,而应主动沟通。上级有关部门也不能封锁消息以恐误导公众。可以看到在此危机中有关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遵循了公开性原则。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243公众利益至上原则(特有)
本次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后,无疑九寨沟旅游业遭受到极大损失,还有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旅游管理部门首先考虑的是公众利益,尤其是涉及游客的生命安全。各旅游企业只有保护公众利益,才不会声誉受损,并有可能获得声誉。在该事件中景区退票,各旅游企业也做了许多保护游客的好事可谓做好了危机公关。无疑旅游企业今后的经营有利。
244诚实性原则
诚实性原则与公开性原则是相关的,公开的信息当是真实的。否则公开信息便也没了意义。可疑公布虚假信息,其危害可想而知。该点也无需赘述。由结果反推这一点在此次危机中做的很好。
245及时性原则
2451公布信息的及时
在危机中及时发布信息可避免各种流言,也有利于事件正确处理避免信息不对称,这一点似乎也毋庸赘述。事实证明此次危机信息发布及时,处理极好。
2452处理的及时
在前文分析旅游危机的特征是已然论述,危机具有紧迫性。既具有紧迫性,那旅游危机管理必当采取果断措施。事件发生当晚党和国家与政府部门就及时启动了应急响应。可谓处理及时。
25旅游危机管理阶段模型
251危机前
前文论述危机管理具有突发性时便以说明旅游危机具有突发性,且往往其于外部,难以预料。在论述管理原则之时也业以提到预防性原则。基于此我认为。旅游危机前的预防主要应以制定应急预案为主。关于此次旅游危机的预案在分析预防性原则是已然提到,便不再阐述。
252危机中
2521迅速反应
前文在论述旅游危机管理的原则时曾谈到及时性原则其中又有处理的及时。当旅游危机来临之时,旅游危机管理者应马上予以重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充分利用黄金24小时,控制危机的局势,由于旅游危机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和危害性。前面已然论述,综上所述。在旅游危机中应当迅速反应。此次地震发生后各方立即采取了措施。可谓迅速。
2522勇担社会责任——实施危机隔离与救助
前文在论述旅游危机管理的原则时曾谈到有公众利益至上原则,旅游业应该保护公众利益,在该事件中景区退票,各旅游企业也做了许多保护游客的好事可谓做到了勇担社会责任。
2523积极面对公众与外界联系
旅游危机爆发后政府与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积极面对了工作并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2524发挥高层作用
处理危机高层领导的重视极其重要,高层的直接参与,可以极大的整合各种资源,提升对危机解决的信心。8月9日凌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为此次危机的顺利解决发挥了极大作用。
2525加强信息沟通
前文曾多次谈到应避免信息不对称,也曾提到在此次危机中各方在信息沟通这方面做的很好,不再赘述。
253危机后
2531 旅游危机管理恢复阶段树立变危为安的意识
危机后旅游业还要继续,必须立变危为安的意识,甚至要恢复的比以前好,四川省公布的五个重建文件的精神正是如此。
2532旅游危机管理恢复阶段需要有效的综合协调机构
恢复系统的,如文件提到的恢复生态恢复交通恢复基础设施,涉及到各个方面,无疑需要综合协调。
253.3旅游危机管理恢复阶段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
拿破仑曾说战争有三个要素,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
这个放到其他事物上是也是有道理的。恢复涉及到各个方面无疑需要大量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