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蛤蜊含有蛋白质、钙元素以及磷元素、铁元素、铁元素、维生素以及硫磺氨核黄素等,它本身的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比较全面。
2、由于蛤蜊中的这些成分比较充足,可以预防比如脚气病、神经性皮炎、口腔溃疡、夜盲症,由于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尤其有丰富的蛋白质,非常适合一些比如恢复期需要补虚的人群。
3、同时由于蛤蜊中含有的这些有益成分,它能够抑制胆固醇在肝脏的合成和加速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使胆固醇下降,对于有一些高血脂的患者,它能够起到一些降低血脂的功效。
4、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它被用来对于产后或者是手术以后免疫力低下以及作为壮阳类的食物食用。
1、蛤蜊肉味咸、性寒,入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明目、化痰之功效。治痰饮喘咳,水气浮肿,胃痛呕逆,白浊,崩中,带下,瘿瘤,烫伤。
2、蛤蜊具有刺激食欲,化痰利尿,消肿止血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黄疸,水肿等症。蛤蜊也具有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功效。蛤蜊所含的牛磺酸成分,能排出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强化肝功能。其富含的铁质可以预防贫血,使脸色红润。蛤蜊富含铜,具有帮助胎儿神经发育的作用,对孕妇与胎儿都有益处。蛤蜊对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有保健食疗作用。
3、抗癌。现在除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4、怡神除烦恼。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5、调理病症。蛤蜊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多种矿物质,可以滋阴润燥、化痰明目,对于干咳、失眠等病症有调理作用,对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也有疗效。
6、治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
7、治疗口渴干咳。蛤蜊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花蛤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花蛤的作用和功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花蛤有什么营养价值2、蛤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3、花蛤的学名是菲律宾帘蛤,花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4、花蛤的营养价值5、吃花蛤有何好处6、花蛤的功效与作用吃花蛤的好处有哪些花蛤有什么营养价值
花蛤,又称蛤,有花蛤、文蛤、西施舌、海蛤、青蛤、沙蛤、沙蜊、吹潮等诸多品种。
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花蛤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花蛤可食部分为50%,每100克花蛤肉含热量234千焦,蛋白质89克,脂肪19克,糖类08克,维生素B1001毫克,维生素B2001毫克,烟酸17毫克,维生素E226毫克,钾109毫克,钠5777毫克,钙111毫克,镁66毫克,铁65毫克,锰014毫克,锌164毫克,铜003毫克,磷97毫克,硒281微克等。
花蛤还含有丰富的碘、糖类及花蛤素A和花蛤素B。
主要功效1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在海蛤中有一种叫蛤素的物质,对白鼠肉瘤—180和克雷布斯—2腹水癌有效,在试管中对人的Hele型细胞有抗癌效应。
2花蛤肉中,含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3人们在食用花蛤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4中医认为,花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
蛤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蛤蜊的功效与作用:
1、蛤蜊含有类胡萝卜素、脂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聚醚、无机化合物以及其它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凝血、保护心脑血管、解有机磷中毒、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2、蛤蜊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
蛤蜊中的营养物质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氨基酸种类组成及其配比较为合理,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消化,食用蛤蜊之后,可以为自身提供多种营养物质。
扩展资料:
1、挑选技巧
买蛤蜊要选择张嘴换气的,这样的活蛤蜊吃起来更鲜美,而且尽量选择全身舒展的,吐沙比较均匀一些。
不要选张开壳的,有些蛤蜊已经张开壳了,说明蛤蜊已经死亡,这样的蛤蜊炒熟后有股腥臭味。
2、清洗方法
将蛤蜊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泥沙杂物会自动脱离,搓洗至水清。
在干净的淡盐水中滴少许香油,用筷子将装蛤蜊的漏筐支在水盆中央,可让蛤蜊吐出大量泥沙,吐出的沙子直接沉底,再吸进去的水便是干净的,等到蛤蜊吐不出泥沙时即可。
蛤蜊
花蛤的学名是菲律宾帘蛤,花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花蛤的学名是菲律宾帘蛤,花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花蛤主要指一些水生贝类,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
它的热量含量比较低,每100克花蛤不到70卡路里,但胆固醇含量比较高。
食用适量的花蛤能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能起到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的作用,延缓皮肤衰老,改善视神经,改善失眠多梦、烦躁不安,有一定的补钙效果。
但是吃多了很容易引起过敏,所以不建议吃太多。
2吃花蛤可以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它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各种器官的功能。
它是维持健康的重要物质。
花蛤的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平时吃花蛤,对提高人体素质大有裨益。
吃花蛤可以补充矿物质。
花蛤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很多种,如钙、铁、锌、硒、磷等,含量都比较高。
这些物质也是人体正常代谢必不可少的成分。
此外,钙还能提高骨密度,增加骨韧性,预防骨质疏松。
铁是一种微量元素,能促进红细胞再生,有很好的补血作用。
3花蛤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钙、铁、钾、镁等微量元素。
它营养丰富,可以为身体虚弱的人补充营养,经常食用可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
花蛤性微寒,甘咸,有清热利湿、散结化痰的功效。
吃花蛤可以预防很多疾病,比如哮喘、气管炎、甲状腺肿等。
吃花蛤一般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营养丰富,含有高水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能补充钙质,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对肝肾阴虚或易上火发热盗汗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花蛤可以抑制胆固醇,滋润器官,有胆固醇的人可以多吃花蛤。
花蛤的营养价值花蛤肉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
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蛤肉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所有人都可以吃。
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扩展资料:
挑选花蛤的方法:
选择张嘴换气的花蛤。
买花蛤要选择张嘴换气的,这样的活花蛤吃起来更鲜美,而且尽量选择全身舒展的,吐沙比较均匀一些。
不要选张开壳的。
有些花蛤已经张开壳了,说明花蛤已经死亡,这样的花蛤炒熟后有股腥臭味,影响口感。
因此在挑选时要特别注意。
超市的花蛤比摊贩的好一些。
小购买花蛤后对比,发现虽然超市里的比摊贩卖的贵一些,但是吃起来没有异味,主要是超市里用盐水,而且不断供氧,处理较好,摊贩上的花蛤时间较长,死亡的很多。
选择大一些的花蛤。
大花蛤肉多,吃起来更有味道。
因此尽量挑选大一些的。
其他常见贝类的营养价值:
1、牡蛎
牡蛎又名生蚝,也叫海蛎子。
鲜牡蛎肉呈青白色,质地柔软细嫩。
欧洲人称牡蛎“海中的牛奶”,古罗马人把它誉为“圣鱼”,它是唯一能够生吃的贝类。
生蚝是牡蛎品种中个头比较大的一种,一般是生长在江河与大海交融处,在半咸半淡的内湾浅海上。
由于生长条件的限制,它在数量上比其它品种的少,因此它的经济地位也比较高。
牡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有糖元、牛磺酸、谷胱甘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牡蛎的主要成分“糖原”能迅速补充恢复体力,并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牡蛎以体大肥满、颜色淡黄、光泽新鲜、大小均匀者为上品,冬、春两季最为适用。
所以西方人有句俗语说:“不带字母R的月份,不吃牡蛎。
”
这里所谓“不带字母R的月份”,是指英文的五、六、七、八4个月。
到了九月以后,牡蛎体内贮存了大量的糖元,从十月开始到次年三月,牡蛎体内的甜菜碱(三甲胺乙内脂)也在增加,所以滋味更加鲜美。
2、蛏子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是常见的海鲜食材。
蛏子的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
在闽南文化中,蛏子被誉为海里的人参。
蛏肉含丰富蛋白质、钙、铁、硒、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挑选时要注意,质量好的蛏子,个头大而完整,肉质肥厚,色泽淡黄,质地干燥,略带咸味,没有泥沙杂质。
蛏子买回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需要反复换水,浸泡半天至一天即可。
如果需要保存,则要在蛏子死掉之前,放入冰箱冷冻室以保证其鲜度。
3、蚶子
蚶,常见的种类有有魁蚶、泥蚶、毛蚶等。
蚶子的肉质鲜嫩,古人以其味甘,从“甘”字为名。
广东滨海、潮汕一带,是蚶子的主要产地。
每逢农历除夕,家家照例有一盘银蚶,无论男女老幼,必须吃蚶,蚶壳累累,其声锵锵,好像银钱的声音,有预祝“发财”的意思。
蚶子栖息在咸淡水交接处的泥沙中,所以传染病菌或附带虫卵的机会大为减少。
蚶壳平时紧闭,固若金汤。
吃蚶时要先用开水浇过,否则无法剥开。
人民网-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怎么选购和清洗?
人民健康网-常见贝类及营养价值
吃花蛤有何好处花蛤的好处:
1、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
2、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
3、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扩展资料:
吃花蛤的注意事项:
1、经期女性和产后女性不宜吃蛤蜊
蛤蜊是水产,而且性寒,经期女性和产后的女性,应该多吃温补食物,避免吃这类寒凉性的导致气血不畅。
2、胃痛腹泻的人不适宜吃蛤蜊
胃痛和腹泻期间的人,是绝对不可以吃蛤蜊这类寒凉性食物的,否则会加重症状。
3、吃蛤蜊不宜和啤酒
沿海地区的人都爱说“吃蛤蜊,喝啤酒”,原本是形容享受生活的,但是,这种吃蛤蜊的方法却有一定得危害,它容易诱发痛风,还能使痛风病人病情加重。
参考资料:人民网-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怎么选购和清洗?
花蛤的功效与作用吃花蛤的好处有哪些花蛤
别名:杂色蛤
滋阴明目、软坚、化痰
花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各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
含钙、镁、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为人类的营养、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蛤肉以及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人们在食用蛤肉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中医认为,蛤肉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有的贝类还有益精润脏的作用。
所有人都可以吃。
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关于花蛤的功效与作用和花蛤的作用和功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蛤蜊生活在浅海底,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蛤蜊一般就吃浮游生物、藻类等,水中的小昆虫也会吃的。
蛤蜊壳面中部膨胀,向前、后及近腹缘急剧收缩,致前、后缘多少形成肋状,小月面和楯面心脏形。壳面生长纹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具壳皮,顶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极狭的黑色环带。
蛤蜊的作用
蛤蜊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钙离子等多种成分,适当的吃一些蛤蜊,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够给身体补充大量的钙离子。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增强骨骼的强度。
另外蛤蜊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起到补充营养的功效,还可以滋补身体。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预防骨质疏松。
以上内容参考 -蛤蜊、人民网-蛤蜊可补钙抑制焦虑 为你推荐蛤蜊蒸蛋的简单做法
蛤蜊知识介绍:
蛤(Clams)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诸多品种。其肉质鲜美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百味之冠”,江苏民间还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蛤蜊营养分析:
1 蛤蜊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的营养特点;
2 蛤蜊肉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3 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蛤蜊补充信息:
1 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
2 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
3 选购文蛤时,可拿起轻敲,若为“砰砰”声,则文蛤是死的;相反若为“咯咯”较清脆的声音,则文蛤是活的。
蛤蜊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2 有宿疾者应慎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蛤蜊食疗作用:
中医认为,蛤蜊肉性寒,味咸;
能滋阴、化痰、软坚、利水,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
蛤蜊食物相克:
蛤蜊忌于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蛤蜊做法指导:
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干净泥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