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做实验了,还是要好好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以前没有养过细胞,唯一接触过的细胞是爪蟾卵母细胞,但它又不能传代,每次用每次从爪蟾肚子里取。注射完cRNA后,17度培养3天就用来做实验了。
每两天传代一次
C6/36, Aag2, NPC四天一传
扩毒的C6/36细胞通常培养六天
现在实验室会用到的细胞:血清10%
NPC
SHSY DMEM/F12培养基
BHK 用于空斑实验 DMEM培养基 37度培养 通常1传5
C6/36 1640培养基 30度培养 不需要CO2
Aag2 SDrosophila培养基 30度培养 不需要CO2
RD MEM培养基 37度培养
Vero MEM培养基 其一 用PBS洗细胞三次以后,将胰酶加入培养瓶,10秒左右去掉胰酶,放入37℃培养箱消化,每隔10秒左右轻轻晃动培养瓶,直到观察到有流沙状细胞滑动。 其二 是用PBS洗细胞三次以后,将胰酶加入培养瓶,一分钟以后倒置,将有细胞的面朝上,然后轻轻拍打,使细胞脱落。这两个小tips都很适用的,因为相对于拍打和37℃消化而言,胰酶消化的时间过长,后者引起的细胞伤害更严重。当然除此之外,养Vero细胞和普通细胞一样:要注意无菌操作、不要看细胞太勤、注意轻拿轻放、传一瓶拿一瓶、让细胞尽可能多的享受自己最适的生活环境。做到这些,你的细胞养不好都难。
NPC 悬浮 接毒前NeurCult-XF培养基(05760)+Matrgel (1:100) 传到板子上,使其贴壁
配培养基要加 rhEGF(到200ng/ml) rhFGF(到20ng/ml) Hepran (2mg/ml)
293T 生长快,通常倍增时间不到一天。每3~4 天1:10至1:20稀释,5% CO2条件下培养。细胞贴壁疏松,可只用EDTA消化,不要用胰蛋白酶过度消化。
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
MEM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也称最低必须培养基,它仅含有12种必须氨基酸、谷氨酰胺和8种维生素。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细胞培养。
DMEM :分为高糖和低糖,碳酸氢钠缓冲体系,所以需要CO2。
高糖的适合于高密度悬浮细胞培养,适用于附着性较差,但又不希望它脱离原来生长点的细胞。 低糖的适合于生长速度较快,附着性较差的肿瘤细胞培养。
DMEM/F12 :F12 培养基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DMEM以1:1结合,称为DMEM/F12培养基(DME/F12medium),作为开发无血清配方的基础,以利用F12含有较丰富成分和DMEM含有较高浓度的营养成分为优点。该培养基适用于血清含量较条件下哺乳动物细胞培养。
RPMI-1640 :主要用于悬浮细胞培养,广泛用于哺乳物,特殊造血细胞,正常或者恶性增生的白细胞,杂交瘤细胞。 另外K-562, L-60、urkat、IM-9 等淋巴细胞、T细胞淋巴瘤细胞也可以使用。
McCoy’s 5A : 主要用于肉瘤细胞的培养, 还可以用于骨髓、皮肤、肺等原代培养,用于作组织活检培养、一些淋巴细胞培养以及一些难培养细胞的生长支持。比如HT29,BHL100等上皮细胞。
IMDM (Iscove’s Modified Dulbecco Medium):主要用于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前体培养。培养液中含有微量元素硒以及额外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丙酮酸钠以及HEPES。
M199 Medium 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的细胞培养液,主要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培养时必须辅助血清才能长期培养。
L-15(Leibovitz Medium) 适用于在CO2缺乏的情况下培养肿瘤细胞株,用于快速增值瘤细胞的培养。
Ham’s F-10 : 适用于小鼠细胞以及人的二倍体细胞的培养
Ham’s F-12 : 适用于单细胞培养或者克隆培养, 是无血清培养基中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MCDB131 : 适用于培养内皮细胞。
Opti-MEM I Reduced Serum Media : 适用于培养造血细胞。
用DMEM可以
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存活率和成层率高、吞噬能力强,与RPMI 1640相比,DMEM可作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体外分离培养巨噬细胞的培养基
但是培养基的具体成分,血清加入量等最好你询问一下细胞来源处,这样更利于细胞生长
不同的ES配方多少有些差异基础培养基一般用DMEM或DF12(以下为DMEM培养基为例)
1、提前一天将分装好的FBS从—20℃冰箱取出,放于4℃冰箱化冻;
2、在细胞间中将FBS以及其它需要添加的成分(如,丙酮酸钠、抗生素等),按照比例加入dmem培养基中,作好标签;放入4℃冰箱保存。
ES细胞培养方法:
化冻
将血清(Fetal Bovine Serum,Hyclone)从-20℃冰箱取出,放于4℃冰箱化冻过夜;也可室温(或浸于自来水中)化冻,化冻后若不马上灭活,可以放入4℃冰箱暂时保存;
灭活
(1) 放入室温的水浴锅内开始加热(同时放入一个内装200 ml自来水的血清瓶,插入一根温度计,温度监控以此为准);
(2) 当温度计显示56℃时,控制在此温度30分钟±3分钟;若不小心使温度上升超过56℃,则:若仍未超过60℃,且时间很短(比如:不超过5分钟),则仍可使用;若超过60℃,或者时间较长,则弃去不用,或者尝试用于ME
胞的培养;
(2) 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约需1-3小时),可分装或-20℃继续冻存;
分装
(1)转入细胞间,用移液器将血清分装,注意预先要将血清轻轻摇动数周、混匀;吹出血清时要注意:不要吹出气泡(血清很粘稠,很容易产生气泡;如果已产生气泡,则在酒精灯火焰上过一下);标好批号和日期;
(2)放入-20℃冰箱冻存(分装一次大约可以使用1—2个月)。
原代胚胎成纤维细胞(ME)的制备
1取125-135dpc孕鼠,断颈处死;
2将鼠腹面向上放置,70% 酒精润湿、消毒腹部(防止腹毛飞扬,污染内脏及子宫),剪开皮肤层、肌肉层,打开腹腔,将连接在子宫上的结缔组织及脂肪剪去,将子宫取出,转入无菌10cm平皿中;
3 把平皿转入超净台;
4 用镊子打开子宫壁,挤出鼠胚,并与胚外组织、胎盘等分离,除去鼠胚的头、四肢及各种内脏(主要为肝脏、肺脏、心脏和肠胃等);
5 将鼠胚移入另一新的无菌皿,用PBS洗三次;
6 弃去PBS,用弯头剪将鼠胚剪碎,加入PBS洗至溶液基本无色(1-4次);
7 加入适量Trypsin-EDTA(025% Gibco 25520,下同),体积约等于组织块体积;
8 用滴管轻轻吹匀,室温下消化1-10分钟(或消化至溶液浑浊变粘),加入与消化液等体积培养基,轻轻吹打混匀(5-10次),静置;
9 沉降后将上部溶液轻轻吸出,转入离心管中。
10 将细胞悬液管离心(1000转5分钟);
11 弃去上清,向沉淀中加入适量培养基,轻轻吹打重悬,将其分种至10 cm细胞培养皿,补加适量培养基,作标签(ME-0;注意:若冻存,则可以使用复苏后的0代ME制作Feeder;若直接使用则最好不用0代ME细胞做Feeder,要传到一代以后再用来制作Feeder比较好),转入培养箱培养;
12 视细胞生长情况换液(一般3天换液一次),若细胞已长满,则冻存,或者1:3-5传代(视细胞疏密而定),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此后不用再换液);1-5代的ME细胞均可用来制作Feeder。
饲养层细胞(Feeder)的制备
注:含10 ug/ml丝裂霉素C的DMEM血清培养基(FBS占10%)(实验室所用MMC为10 mg/mL,Calbiochem)
弃去细胞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加入适量含10ug/ml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DMEM+10% FBS);
放入培养箱培养3小时(2-4小时);
用01% 明胶处理培养皿(将明胶加入,摇动使明胶覆盖全部皿底,然后吸出明胶弃去即可),室温放置2小时以上,至皿底明胶干燥为止;
弃去含有丝裂霉素C的培养基,加入2-3 mL PBS,轻轻摇动,弃去PBS,如此洗3-5次(必须洗3次以上,以便彻底洗去残存的丝裂霉素,丝裂霉素是有丝分裂抑制剂,因而对ES细胞有毒性);
加入适量胰酶消化30秒,吸去消化液,静置至细胞层出现裂缝或明显滑壁为止,加入培养基,吹打,种至明胶处理过的培养皿中即可(如细胞过稀,可再补加丝裂霉素处理过的细胞),半小时后即可使用(如果急用,则可以用ES细胞培养基终止消化,然后与ES细胞一起转入明胶处理过的新板上),可使用6-10天,用前更换培养液(如未用明胶处理培养皿,则需在培养箱中放置2小时以上方可使用;最好是前一天下午制作Feeder,第二天上午使用,这时的Feeder状态最好,最适于ES细胞贴壁生长,而且万一制作的Feeder在第二天早上发现出了问题,还可以赶紧补做)。
ES细胞的复苏
提前制备好相应数量的Feeder;
准备37-39℃的热水,从液氮罐中取出所需冻存管(冻存细胞),迅速投入热水中,迅速剧烈摇动直至冻存液全部融化;
转入无菌间,1000转/分钟离心5-10分钟;
弃上清,加入1 ml ES培养液轻轻吹打重悬,转入铺有饲养层细胞的培养皿中(冻存前细胞来自多大的培养皿,复苏时就用相应大小的培养皿),补加适量培养液;
转入培养箱培养,次日换液;此后每24小时换一次液,每48小时传一次代(视生长情况)。
ES细胞的换液
1 提前半小时左右将培养基从4℃冰箱取出,放于室温(或者放于37℃温箱内);
2细胞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相差显微镜下作常规观察(判断生长情况,并确证未发生污染)后转入无菌操作台内;
3 将ES细胞培养皿内的液体吸出、弃去,换新鲜培养基(6 cm培养皿约5 mL,35 cm培养皿约3 mL培养基;若死细胞较多则可以先用PBS洗一次,再加培养基);
4 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
ES细胞的传代
前一天下午做好所需数量的Feeder细胞板;
提前半小时左右将培养基从4℃冰箱取出,放于室温(或者放于37℃温箱内);
将ES细胞培养皿、Feeder细胞培养皿从培养箱内取出(相差显微镜下作常规观察,Feeder细胞应生长良好,细胞覆盖95%左右,至少90%以上的培养皿面积);ES细胞应生长良好,接近长满培养皿,细胞集落大小一致、疏密均匀,集落形状规则、呈椭圆形、边缘光滑、表面光滑,细胞生长致密、核大、胞质少;
将ES细胞培养皿内的液体吸出、弃去,用PBS 1 mL左右洗一遍,加入胰蛋白酶溶液,作用约30秒,小心吸出胰蛋白酶溶液,弃去;再作用1—5分钟,不时观察,待细胞层(皿底一层白色脏东西样膜)出现裂缝并明显开始下滑时,补加培养基,适度吹打(视消化程度及管口粗细而定,至看不到明显的大的细胞团块为止);平均分到Feeder培养皿中(滴加,以免将Feeder细胞吹脱落下来),滴加补加培养基至5 ml左右(滴加,以免将Feeder细胞吹脱落下来;若为35cm培养皿,则补加至3ml左右),作好标签;
前后左右水平晃动培养皿,使ES细胞均匀分布于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继续培养。
ES细胞的冻存
常规方法将细胞消化成单细胞悬液;
转入试管,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
配适量冻存液(为含10% 二甲亚砜(DMSO),10% FBS的DMEM培养液);
弃上清,每管加入1ml冻存液,吹打成细胞悬液(只要使ES细胞分散成3—5个细胞的小团块即可),转入冻存管,作好标签;
放入程序冻存盒内24小时后转入液氮罐中冻存。
经典的培养基有很多种,其中 DMEM、 RPMI 1640、 MEM 、 DMEM/F12 都是应用最广泛的培养基。其他 如 M199 、 IMDM 、 L15培养基等也用于某些细胞的培养。其具体的特征及应用如下:
基础Eagle培养基(Basal Medium Eagle),1955年Eagle设计,BSS+12种氨基酸+谷氨酰胺+8种维生素。简单、便于添加,适于各种传代细胞系和特殊研究用,在此基础上改良的细胞培养基品种有MEM、DMEM、IMDM等。
又称低限量Eagle培养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1959年在Eagle's基础培养基(BME)上修改而来,删去赖氨酸、生物素,氨基酸浓度增加,适合多种细胞单层生长,有可高压灭菌品种,是一种最基本、试用范围最广的培养基,但因其营养成分所限,针对生产之特定细胞培养与表达时,并不一定是使用效果最佳或者最经济的培养基。
DMEM是由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起初是为小鼠成纤维细胞设计的。DMEM的氨基酸浓度是MEM的两倍,维生素浓度是MEM的4倍,采用双倍的HCO3-和CO2浓度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最初的配方中葡萄糖含量为1000 mg/L,后来为了某些细胞的生长需要,将葡萄糖含量又调整为4500 mg/L,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低糖和高糖了。
低糖适于依赖性贴壁细胞培养,特别适用于生长速度快、附着性较差的肿瘤细胞培养。高糖更适合高密度悬浮细胞培养,也适用于附着性较差,但又不希望它脱离原来生长点的克隆培养,也可用于杂交瘤中骨髓瘤细胞和DNA转染的转化细胞的培养。例如CHO细胞表达生产乙肝疫苗、CHO细胞表达EPO。
Guilber 和Iscove将Dulbecco' Medium 改良为 Iscove's Medium,用于培养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前体。此种培养液含有硒、额外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丙酮酸钠和HEPES。并用硝酸钾取代了硝酸铁。IMDM还能够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LPS刺激的B细胞,骨髓造血细胞,T细胞和淋巴瘤细胞的生长。IMDM为营养非常丰富的培养液,因此可以用于高密度细胞的快速增殖培养。
Moore等人于1967年在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研制,针对淋巴细胞培养设计,含BSS+21种氨基酸+维生素11种等。现也用于悬浮细胞培养,如哺乳动物、特殊造血细胞、正常或恶性增生的白细胞,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其它像K-562、HL-60、Jurkat、Daudi、IM-9等成淋巴细胞、T细胞淋巴瘤细胞以及HCT-15上皮细胞等均可参考使用。
1963年Ham设计,含微量元素,可在血清含量低时用,适用于克隆化培养。F10适用于仓鼠、人二倍体细胞,特适于羊水细胞培养。
Ham's F12是为在低血清浓度下克隆CHO细胞而设计的,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克隆形成率的分析及原代培养。F12还可以与DMEM等体积混合使用,得到一种高浓度与成分多样化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培养基已应用于许多原代培养及更难养的细胞系的培养。由于营养成分丰富,且可以使用较少血清,故也常作为无血清培养基的基础培养基。
1950年Morgan等设计的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的细胞培养液,即M-199。除BSS外,含有53种成分,为全面培养基,主要用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此培养液必须辅以血清才能支持长期培养。M-199可用于培养多种种属来源的细胞,并能培养转染的细胞。现广泛用于病毒学、疫苗生产。
1959年MeCoy为肉瘤细胞设计,BSS+40种成分。可支持多种(如骨髓、皮肤、肺和脾脏等)的原代移植物的生长,除适于一般的原代细胞培养外,主要用于作组织活检培养、一些淋巴细胞培养以及一些难培养细胞的生长支持。例如Jensen大鼠肉瘤成纤维细胞、人淋巴细胞、HT-29、BHL-100等上皮细胞。
L-15培养液适用于快速增殖瘤细胞的培养,用于在CO2缺乏的情况下培养肿瘤细胞株。此培养液采用磷酸盐缓冲体系,氨基酸组成进一步改良,并由半乳糖替代了葡萄糖。
至于选择何种培养基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建立某种细胞株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培养这种细胞首选的培养基。可以查阅参考文献,或在购买细胞株时咨询。也可以在一些生物公司的网站上搜索,如Invitrogen网站上有一个Cell Line Database的工具,选择你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它就会弹出推荐的培养基、血清和转染试剂等,有时还有优化好的转染步骤,很方便。
(2) 其它实验室惯用的培养基不妨一试,许多培养基可以适合多种细胞。
(3) 根据细胞株的特点、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培养基。如小鼠细胞株多选RPMI1640 。
(4) 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可以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等指标判断,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培养基,这是最客观的方法,但比较繁琐。
你是讲的细胞冻存时候的保存液吗
如果是的话,里面的基本成分,可以直接用培养细胞的培养基(通常为DMEM高糖培养基)+10%胎牛血清(FBS)+抗生素这个混合液再加10%的DMSO(二甲基亚砜)如果是非常娇贵的细胞可以直接用90%培养基+10%DMSO,冻存后细胞复苏效果更好
其作用:
DMSO: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因为冻存的时候形成的冰晶都很尖锐锋利,可能会刺穿细胞使其死亡),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
培养基:提供细胞一个基本的缓冲环境(算是对体内环境的模拟)
因为是做这个方向的,所以比较了解,如果有不清楚的欢迎追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